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位地址4ch在内部数据存储区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位地址4ch在内部数据存储区

发布时间: 2022-04-25 09:03:09

⑴ 绿色发光二极管发橙光之迷

随着无铅焊料应用的普及,无铅焊料焊点的可靠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美国AT&T的H Anthony Chan认为电子产品的失效主要源于元件问题、设计不良和组装过程。电子器件服役时,在环境温度变化(或功率循环)时由于芯片与基板、元器件与印制电路板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在焊点内产生热应力而造成焊点的疲劳损伤;相对于服役的环境温度,焊料自身熔点较低,随着时间的延续,产生明显的黏性行为而导致焊点的蠕变损伤。

本项目中所开发的测量系统主要是针对手机领域的应用。手机生产商要保证手机的质量,因此对手机中的焊点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焊点材料的设计要考虑到使用过程中机械和化学因素的影响。如果材料硬度过大,焊点就容易从电路板上脱落。如果材料硬度不够,就容易断掉。因此,要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对手机受加速度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进行测试,从而可以对焊点材料的设计提供依据。

基于ATMEL芯片的数据采集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三部分组成。数据采集模块由加速度传感器、湿度和温度传感器、 ADC、调压电路模块及辅助电路组成,数据存储模块由Multi Media card完成,数据分析模块在LabView中实现。

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湿度、温度传感器采集湿度及温度信息,输出为数字信号。XY方向采用相同的加速度传感器,Z方向加速度则采用另外一种传感器进行测量,输出的加速度信号均为模拟信号。调压电路将系统所供的3.6V电压调整为5V,以满足加速度传感器要求。ADC对模拟加速度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从而得到数字加速度信号。所采集到的数字加速度,湿度以及温度信号由微控制器控制,经由SSPI存储到MMC card。在PC上,通过读卡器读取MMC卡中存储的数据信息并使用LabView软件进行分析和显示。

图1 系统框图

湿度和温度传感器

SHT系列传感器包括一个湿度传感器、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on-chip AD转换单元以及数字逻辑单元。On-chip AD转换单元将测到的湿度信号转换成14位的数字输出,将温度信号转换成12位的数字输出。数字逻辑单元执行on-chip标定,以及用来同微控制器进行两线接口通信。此传感器的缺点在于,它的两线接口同其他两线接口不兼容。因此要实现同微控制器的接口通信,需要进行额外的软件或者硬件设计。本设计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同微控制器的接口通信,虽然速度比硬件慢一些,但是因为温度以及湿度的测量速度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本文选择采用软件编程以实现接口通信。

加速度传感器

X、Y轴传感器芯片都采用了ADXL193,Z轴传感器芯片采用MMA1200D。 三个方向的传感器具有相同的动态范围±250g,并且具有相同的灵敏度8mV/g和响应带宽400Hz。不同之处在于MMA1200D拥有一个4阶Bessel滤波器,而ADXL193只具有2阶Bessel滤波器。它们的输入电压为5V,输出信号为模拟信号。由于输出数据为模拟信号,需要经过ADC单元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硬件电路

本系统采用的微控制器是Atmel公司的Atmega128L,此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是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高速处理器。它的工作电压为2.7~5.5V。ATmega128 具有如下特点:两个可编程的串行USART、可工作于主机/ 从机模式的SPI 串行接口以及六种可以通过软件选择的省电模式。LED可由MCU控制以显示系统运行状态。

图2 系统硬件平台

ADC

虽然Atmega128L本身具有ADC模块,但是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电压范围是0~5V,而在本文中Atmega128L ADC模块的输入信号电压范围仅为0~3.6V,不能满足需要,所以要使用外部ADC。本文采用TLC3544进行模数转换,它比Atmega128的内部ADC具有更高的转换精度和速度。一般来说,ADC转换周期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命令阶段(4个串行时钟周期),选择读通道,并写入配置的寄存器。

采样阶段(12个串行时钟周期),一个采样信号被送入转换器。

转换阶段,将采样信号转换成数字编码。

命令阶段结束之后,采样阶段自动开始。采样阶段结束之后,转换自动开始。当收到新的命令,按此顺序再次进行。在前两个阶段总计16个串行时钟周期里,前一个A/D转换周期的转换结果被送给微控制器。

我们所采用的Texas Instruments TLC3544 ADC的最大采样率可以用下面方式计算出。根据datasheet,转换阶段大约需要2.8μs。命令及采样阶段持续16个串行时钟周期,对于Atmega128L,最小的串行时钟周期为半个CPU时钟,也就是4MHz。所以命令及采样阶段总共耗时4μs,加上转换阶段所需时间,一个AD周期大约需要7μs,理论上能到达的最大采样率为142kS/s。

实际达到的采样率可用如下方法测量。使用微控制器的内部硬件计数器,每一个CPU时钟周期都会自动计数。硬件计数器与CPU的ALU单元并行运行,因此计数并不影响程序的运行。三个转换周期(X,Y,Z)总共持续了223个时钟周期。 CPU的时钟频率为8MHz,所以三个转换周期持续的时间为223/8=28μs,也就得到了其采样率为3/(28×10-6)=107kS/s

电源管理

手机电池提供的电压为3.6V,因此在挑选系统组件时,尽量选择组件所需供电电压范围在3.3~3.6V。但是,本文所选的加速度传感器不能达到电压要求,其需要5V供电电压。因此,需要一个调压电路,将电压从3.3~3.6V调制5V。此外,由于是手机电池供电,测量系统的功耗也要尽可能小。

本文使用了CAT3200-5以实现DC/DC转换,其输出电压为固定值5V。整个系统的电压配置图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供电图

数据存储

由于微控制器的内存有限,Flash为128KB,EPROM为4KB,这个存储容量远远不能满足本系统的数据存储需求。MMC(MultiMediaCard)提供了经济并且相对简单的方式来扩展Flash存储容量。MMC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将其从测量系统中取出来,通过读卡器将数据传送到PC上。

MMC能够在MMC以及SPI两种模式下操作,本系统在SPI模式下使用MMC,因为微控制器具有SPI接口硬件,便于数据传输。MMC能够在3.6V电压下工作。精简卡(RS-card)的大小比较理想,其体积只有16 mm×24 mm×1.4mm。

在SPI模式下,只使用1-7脚。MMC内部的闪存是以512B的Sector为单位的。MMC有其自己内部的数据控制器,对外部命令进行执行。要访问MMC的内存,有两个常用的命令:read_block和write_block。 MMC没有cluster或者head,所以它的sector以零开始直至尾结束。比如512MB MMC的最高sector的号是1048575。

软件外围串行接口SSPI

一般的SPI包括3条线路,串行时钟(SLCK)、主入从出方向的数据线(MISO)和主出从入方向的数据线(MOSI)。主从之间的数据交换就是通过这三根数据线。而本文采用的软件外围串行接口增加了一条数据线,如图4所示。本文有两个slave,ADC和MMC,而Master即为微控制器。

图4 SPI总线

通过使用SSPI,在将数据传送到MMC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采集,这样就实现了连续的数据采集,采集频率设定为2kHz。如果采用SPI,就无法实现连续数据采集。

为了实现数据的连续采集,还要进行另外的设计。在微控制器里要使用两个缓冲区to_disk和to_disk2。当一个用于写时,另一个用于读,数据流如图5所示。

图5 数据流

LabView

使用Labview可以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很好的处理,并以图形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来。为此,在Labview里进行了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的设计:

读加速度.vi :从MMC卡中读出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并存储到计算机中。
读湿度.vi: 从MMC卡中读出湿度值,并存储到计算机中。
读温度.vi: 从MMC卡中读出温度值,并存储到计算机中。
显示.vi:可以将以上存储到计算机中的数值以图形显示出来。
如图6所示为三个方向加速度测量的显示画面。

图6 测试结果

结论

经过初步的加速度、湿度及温度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传感器能够符合预计要求, LabView也能准确地显示所测数值。所设计的PCB的体积也符合手机测量使用的需要。但是工作中尚有不太完善的地方,现在设计出的PCB是两面板,一面为数字信号,一面为模拟信号,下一步要进行改进设计,使其简化到一面中来。由于是用于手机中测量焊点材料的物理负载,因此系统设计得越简单效果越好。

⑵ 小弟急求数据结构论文2篇,一篇也行。关于数据结构的就行。 谢谢了。。。。。

在DOS操作中,我们所谈及的文件称之为外部文件。外部文件是存储在外部设备上, 如:外存储器上,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如用dir、type等命令直接对文件进行操作。

Pascal所谈及的文件,称之为内部文件。内部文件的特点是文件的实体(实际文件)也是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成为外部文件的一分子,但在使用时必须在程序内部以一定的语句与实际文件联系起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用内部文件的逻辑名对实际文件进行操作。内部文件的逻辑名必须符合PASCAL语言标识符的取名规则。

Pascal中的文件主要用于存放大量的数据。如:成绩管理,原始数据很多,使用文件先将其存入磁盘,通过程序读出文件中的数据再进行处理,比不使用文件要来得方便、有效。

Pascal中的一个文件定义为同一类型的元素组成的线性序列。文件中的各个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可以从头至尾访问每一个元素,从定义上看,文件与数组相似,但它们之间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文件的每一个元素顺序存贮于外部文件设备上(如磁盘上)。因此文件可以在程序进行前由Pascal程序或用文字编辑软件,如edit、ws、Turbo Pascal的edit命令等产生,或在运行过程中由程序产生,且运行完后,依然存贮在外部设备上。
(2)在系统内部,通过文件指针来管理对文件的访问。文件指针是一个保存程序在文件中位置踪迹的计算器,在一固定时刻,程序仅能对文件中的一个元素进行读或写的操作,在向文件写入一个元素或从文件读取一个元素后,相应的文件指针就前进到下一元素位置。而数组是按下标访问。
(3)在文件类型定义中无需规定文件的长度即元素的个数,就是说元素的数据可动态改变,一个文件可以非常之大,包含许许多多元素,也可以没有任何元素,即为一个空文件。而数组的元素个数则是确定的。

使用文件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说明文件类型,定义文件标识符;
(2)建立内部文件与外部文件的联系;
(3)打开文件;
(4)对文件进行操作;
(5)关闭文件。
Turbo Pascal将文件分为三类:文本文件(顺序)、有类型文件(顺序或随机)和无类型文件(顺序或随机)。下面将介绍这些文件及其操作。
一、文本文件

文本文件又称为正文文件或行文文件,可供人们直接阅读,是人机通信的基本数据形式之一。文本文件可用文字编辑程序(如DOS的edit或Turbo Pascal的编辑命令edit)直接建立、阅读和修改, 也可以由PASCAL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建立。

1、文本文件的定义:
文本文件的类型为TEXT,它是由ASCII字符组成的,是Pascal提供的标准文件之一。标准文件 TEXT已由Pascal说明如下:
TYPE TEXT=FILE OF CHAR;
因此,TEXT同标准类型INTEGER、READ等一样可以直接用于变量说明之中,无需再由用户说明。 例如:
VAR F1,F2:TEXT;
这里定义了两个文本文件变量F1和F2。

2、文本文件的建立
文本文件的建立有两种方法:

(1)直接用Turbo Pascal的Edit建立原始数据文件。
例1 将下表中的数据存入名为A.dat的文件中。
3 4
29 30 50 60
80 90 70 75
60 50 70 45
操作步骤:
①进入Turbo Pascal的编辑状态;
②输入数据;
③存盘,文件名取A.dat。
此时,已将数据存入文本文件A.dat中。文本文件也可用DOS中的Edit等软件建立。

(2)用程序的方式建立中间数据或结果数据文件。
用程序的方式建立文件操作步骤为:
①定义文本文件变量;

②把一外部文件名赋于文本文件变量,使该文本文件与一相应外部文件相关联;
命令格式:ASSIGN(f,name)
f为定义的文本文件变量
name为实际文件文件名
如:ASSIGN(F1,`FILEIN.DAT`)
或:ASSIGN(F1,`PAS\FILEIN.RES`)
这样在程序中对文本文件变量F1的操作,也就是对外部实际文件`FILEIN.DAT`或`FILEIN.RES`的操作。上例中文件`FILEIN.DAT`是存贮在当前目录中,而文件`FILEIN.RES`则是存贮在PAS子目录中。

③打开文本文件,准备写;
命令格式1:REWRITE(f)
功能:创建并打开新文件准备写,若已有同名文件则删除再创建
命令格式2:APPEND(f)
功能:打开已存在的文件并追加

④对文件进行写操作;
命令格式:WRITE(f,<项目名>)
或:WRITELN(f,<项目名>)
功能:将项目内容写入文件f中

⑤文件操作完毕后,关闭文件。
命令格式:CLOSE(f)

例2 从键盘上读入表12.1的数据,用程序写入名为B.dat的文件中。

3、读取文本文件
文本文件内容读出操作步骤:
①定义文本文件变量;
②用ASSIGN(f,name)命令,将内部文件f与实际文件name联系起来;
③打开文本文件,准备读;
命令格式:READ(f,<变量名表>) READLN(f,<变量名表>)
功能:读文件f中指针指向的数据于变量中
文本文件提供了另外两个命令,在文本的操作中很有用处,它们是:
EOLN(f):回送行结束符
EOF(f):回送文件结束符
⑤文件操作完毕,用CLOSE(f)命令关闭文件。

例3 读出例12.1建立的文本文件,并输出。

由于文本文件是以ASCII码的方式存储,故查看文本文件的内容是极为方便,在DOS状态可使用 DOS中TYPE等命令进行查看,在Turbo Pascal中可以象取程序一样取出文件进行查看。

4、文本文件的特点

(1)行结构
文本文件由若干行组成,行与行之间用行结束标记隔开,文件末尾有一个文件结束标记。由于各行长度可能不同,所以无法计算出给定行在文本文件中的确定位置,从而只能顺序地处理文本文件,而且不能对一文本文件同时进行输入和输出。
(2)自动转换功能
文本文件的每一个元素均为字符型,但在将文件元素读入到一个变量(整型,实型或字符串型)中时,Pascal会自动将其转换为与变量相同的数据类型。与此相反在将一个变量写入文本文件时,也会自动转移为字符型。

例4 某学习小组有10人,参加某次测验,考核6门功课, 统计每人的总分及各门的平均分,将原始数据及结果数据放入文本文件中。

分析
(1)利用Turbo Pascal的EDIT建立原始数据文件TESTIN.DAT存贮在磁盘中,其内容如下:
10 6
1 78 89 67 90 98 67
2 90 93 86 84 86 93
3 93 85 78 89 78 98
4 67 89 76 67 98 74
5 83 75 92 78 89 74
6 76 57 89 84 73 71
7 81 93 74 76 78 86
8 68 83 91 83 78 89
9 63 71 83 94 78 95
10 78 99 90 80 86 70

(2)程序读入原始数据文件,求每人的总分及各门的平均分;
(3)建立结果数据文件,文件名为TEXTIN.RES.

程序:

例5 读入一个行长不定的文本文件。排版,建立一个行长固定为60个字符的文件, 排版要求:(1)当行末不是一个完整单词时,行最后一个字符位用'-'代替, 表示与下一行行头组成完整的单词;(2)第一行行头为两个空格,其余各行行头均不含有空格。

分析
(1)建立原始数据文件。
(2)程序边读入原始数据文件内容,边排版。
(3)每排完一行行长为60字符,并符合题中排版条件,写入目标文件中。

设原始数据TEXTCOPY.DAT文件内容如下:
Pavel was arrested.
That dat Mother did not light the stove.
Evening came and a cold wind was blowing.
There was a knock at the window.
Then another.
Mother was used to such knocks,but this time she gave a little start of joy.
Throwing a shawl over her shoulders,she opened the door.

程序:

对TEXTCOPY.DAT文本文件运行程序得到排版结果文件TEXTCOPY.RES内容如下:
Pavel was arrested.That dat Mother did not light the stov-
evening came and a cold wind was blowing.There was a knock
at the window.Then another.Mother was used to such knocks,b-
ut this time she gave a little start of joy.Throwing a shawl
over her shoulders,she opened the door.

二、有类型文件

文本文件的元素均为字型符。若要在文件中存贮混合型数据,必须使用有类型文件。

1、有类型文件的定义
有类型文件中的元素可以是混合型的,并以二进制格式存贮,因此有类型文件(除了字符类型文件,因为它实质上是文本文件)不象文本文件那样可以用编辑软件等进行阅读和处理。
有类型文件的类型说明的格式为:
类型标识符=File of 基类型;
其中基类型可以是除了文件类型外的任何类型。例如:
FILE1=FILE OF INTEGER;
FILE2=FILE OF ARRAY[1--10] OF STRING;
FILE3=FILE OF SET OF CHAR;
FILE4=FILE OF REAL;
FILE5=FILE OF RECORD;
NAME:STRING;
COURSE:ARRAY[1--10] OF READ;
SUN:READ;
END;
等等,其中FILE2,FILE3,FILE5中的数组、集合、记录等类型可以先说明再来定义文件变量。
例如:
VAR
F1:FILE;
F2,F3:FILE3;
F4:FILE5;
与前面所有类型说明和变量定义一样,文件类型说明和变量定义也可以合并在一起,例如:
VAR
F1:FILE OF INTEGER;
F2,F3:FILE OF SET OF CHAR;
F4:FILE OF RECORD
NAME:STRING;
COURSE:ARRAY[1--10] OF REAL;
SUM:READ;
END;

Turbo Pascal对有类型文件的访问既可以顺序方式也可以用随机方式。
为了能随机访问有类型文件,Turbo Pascal提供如下几个命令:
命令格式1:seek(f,n)
功能:移动当前指针到指定f文件的第n个分量,f为非文本文件,n为长整型
命令格式2:filepos(f)
功能:回送当前文件指针,当前文件指针在文件头时,返回,函数值为长整型
命令格式3:filesize(f)
功能:回送文件长度,如文件空,则返回零,函数值为长整型

2、有类型文件的建立
有类型文件的建立只能通过程序的方式进行,其操作步骤与文本文件程序方式建立的步骤相仿,不同之处:(1)有类型文件的定义与文本文件的定义不同;(2)有类型文件可以利用SEEK命令指定指针随机写入。

3、有类型文件的访问
有类型文件访问的操作步骤与文本文件的程序访问操作步骤相仿,区别之处:(1)有类型文件的定义与文本文件的定义不同;(2)有类型文件可以利用SEEK命令访问文件记录中的任一记录与记录中的任一元素。

例6 建立几个学生的姓名序、座号、六门课程成绩总分的有类型文件。

分析:为简单起见,这里假设已有一文本文件FILEDATA.TXT,其内容如下:
10
li hong
1 89 67 56 98 76 45
wang ming
2 99 87 98 96 95 84
zhang yi hong
3 78 69 68 69 91 81
chang hong
4 81 93 82 93 75 76
lin xing
5 78 65 90 79 89 90
luo ze
6 96 85 76 68 69 91
lin jin jin
7 86 81 72 74 95 96
wang zheng
8 92 84 78 89 75 97
mao ling
9 84 86 92 86 69 89
cheng yi
10 86 94 81 94 86 87

第一个数10表示有10个学生,紧接着是第一个学生的姓名、座号、6科成绩,然后是第二个学生,等等。
从文本文件中读出数据,求出各人的总分,建立有类型文件,设文件名为filedata.fil,文件的类型为记录studreco,见下例程序。

程序:

例7 产生数1-16的平方、立方、四次方表存入有类型文件中, 并用顺序的方式访问一遍,用随机方式访问文件中的11和15两数及相应的平方、立方、四次方值。

分析:建立有类型文件文件名为BIAO.FIL,文件的类型为实数型。
(1)产生数1-16及其平方、立方、四次方值,写入BIAO.FIL,并顺序读出输出;
(2)用SEEK指针分别指向11和15数所在文件的位置,其位置数分别为10×4和14×4(注意文件的第一个位置是0),读出其值及相应的平方、立方、四次方值输出。

程序: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另外,Turbo Pascal还提供了第三种形式文件即无类型文件,无类型文件是低层I/O通道,如果不考虑有类型文件、 文本文件等存在磁盘上字节序列的逻辑解释,则数据的物理存储只不过是一些字节序列。这样它就与内存的物理单元一一对应。无类型文件用128个连续的字节做为一个记录(或分量)进行输入输出操作,数据直接在磁盘文件和变量之间传输,省去了文件缓解区,因此比其它文件少占内存,主要用来直接访问固定长元素的任意磁盘文件。
无类型文件的具体操作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请参看有关的书籍。

三、综合例析

例8 建立城市飞机往返邻接表。文本文件CITY.DAT内容如下:
第一行两个数字N和V;
N代表可以被访问的城市数,N是正数<100;
V代表下面要列出的直飞航线数,V是正数<100;
接下来N行是一个个城市名,可乘飞机访问这些城市;
接下来V行是每行有两个城市,两城市中间用空格隔开,表示这两个城市具有直通航线。
如:CITY1 CITY2表示乘飞机从CITY1到CITY2或从CITY2到CITY1。
生成文件CITY.RES,由0、1组成的N×N邻接表。
邻接表定义为:

分析
(1)用从文本文件city.dat中读入N个城市名存入一些数组CT中;
(2)读入V行互通航班城市名,每读一行,查找两城市在CT中的位置L、K,建立邻接关系,lj[l,k]=1和lj[k,j]=1;
(3)将生成的邻接表写入文本文件CITY.RES中。

设CITY.DAT内容如下:
10 20
fuzhou
beijin
shanghai
wuhan
hongkong
tiangjin
shenyan
nanchan
chansa
guangzhou
fuzhou beijin
fuzhou shanghai
fuzhou guangzhou
beijin shanghai
guangzhou beijin
wuhan fuzhou
shanghai guangzhou
hongkong beijin
fuzhou hongkong
nanchan beijin
nanchan tiangjin
tiangjin beijin
chansa shanghai
guangzhou wuhan
chansa beijin
wuhan beijin
shenyan beijin
shenyan tiangjin
shenyan shanghai
shenyan guangzhou

程序:

得到CITY.RES文件内容如下:
10
1 fuzhou
2 beijin
3 shanghai
4 wuhan
5 hongkong
6 tiangjin
7 shenyan
8 nanchan
9 chansa
10 guangzhou
0 1 1 1 1 0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1 0 0 0 1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0 0 1 0 0 0

例9 对例12.3的FILEDATE.FIL文件内容按总分的高低顺序排序。
分析:
文件的排序就是将文本文件的各分量按一定要求排列使文件有序,文件排序有内排序和外排序二种,内排序是指将文件各分量存入一个数组,再对数组排列,最后将该数组存入原来的文件。外排列不同于内排列,它不是将文件分量存入数组,而是对文件直接排序,内排序比外排序速度要快,但当文件很大时,无法调入内存,此时用外排序法较合适。
本程序使用过程SEEK,实现外排序。

程序:

习 题

1、编一程序,计算文本文件中行结束标志的数目。
2、计算文本文件的行长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3、一文本文件FILE.DAT存放N个学生某学科成绩,将成绩转换成直方图存入FILE.RES文件中。
如FILE.DAT内容为:
5
78 90 87 73 84
得到直方图文件FILE.RES内容为:
5
********
*********
*********
*******
********
4、银行账目文件含有每一开户的账目细节:开户号、姓名、地址、收支平衡额。写一程序,读入每一开户的账目,生成银行账目文件。
5、通讯录文件每个记录内容为:姓名、住址、单位、邮编、电话,编一程序按姓名顺序建立通讯录文件,要求先建立文件,再对文件按姓名顺序进行外排序。

⑶ Ssrc 是什么听说用这个音效会好些。

流媒体技术基础-流媒体传输协议
作者/来源:未知

实时传输协议RTP与RTCP

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是用于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RTP被定义为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情况下工作,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通常使用UDP来传送数据,但RTP也可以在TCP或ATM等其他协议之上工作。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会话时将使用两个端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RTP本身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它依靠RTCP提供这些服务。通常RTP算法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层来实现,而是作为应用程序代码的一部分。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TCP(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在RTP会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RTCP包。RTCP包中含有已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等统计资料,因此,服务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动态地改变传输速率,甚至改变有效载荷类型。RTP和RTCP配合使用,它们能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开销使传输效率最佳化,因而特别适合传送网上的实时数据。

6.2.1 RTP数据传输协议

RTP提供端对端网络传输功能,适合通过组播和点播传送实时数据,如视频、音频和仿真数据。RTP没有涉及资源预订和质量保证等实时服务,RTCP扩充数据传输以允许监控数据传送,提供最小的控制和识别功能。RTP与RTCP设计成独立传输和网络层。

2.1.1 RTP固定头
RTP 头格式如下:
-----------------------------------------------------------------------------------------------
|V=2|P|X| CC |M| PT | 系列号 |
-----------------------------------------------------------------------------------------------
| 时标 |
-----------------------------------------------------------------------------------------------
| 同步源标识(SSRC) |
-----------------------------------------------------------------------------------------------
| 作用标识 (CSRC) |
| .... |
-----------------------------------------------------------------------------------------------

开始12个八进制出现在每个RTP包中,而CSRC标识列表仅出现在混合器插入时。
2.1.2 复用 RTP 连接
为使协议有效运行,复用点数目应减至最小。RTP中,复用由定义RTP连接的目的传输地址(网络地址与端口号)提供。例如,对音频和视频单独编码的远程会议,每个媒介被携带在单独RTP连接中,具有各自的目的传输地址。目标不在将音频和视频放在单一RTP连接中,而根据SSRC段载荷类型进行多路分解。使用同一SSRC ,而具有不同载荷类型的交叉包将带来几个问题:
如一种载荷类型在连接期间切换,没有办法识别新值将替换那一个旧值。
SSRC定义成用于标识单个计时和系列号空间。如媒体时钟速率不同,而要求不同系列号空间以说明那种载荷类型有丢包,交叉复用载荷类型将需要不同计时空间。
RTCP发送和接收报告可能仅描述每个SSRC的计时和系列号空间,而不携带载荷类型段。
RTP混合器不能将不兼容媒体流合并成一个流。
在一个RTP连接中携带多个媒介阻止几件事:使用不同网络路径或网络资源分配;接受媒介子集。
对每种媒介使用不同SSRC,但以相同RTP连接发送可避免前三个问题,但不能避免后两个问题。

2.1.3 对RTP头特定设置的修改
可以认为,现用RTP数据包头对RTP支持的所有应用类共同需要的功能集是完整的。然而,为维持ALF设计原则,头可通过改变或增加设置来裁剪,并仍允许设置无关监控和记录工具起作用。标记位与载荷类型段携带特定设置信息,但由于很多应用需要它们,否则要容纳它们,就要增加另外32位字,故允许分配在固定头中。包含这些段的八进制可通过设置重新定义以适应不同要求,如采用更多或更少标记位。如有标记位,既然设置无关监控器能观察包丢失模式和标记位间关系,我们就可以定位八进制中最重要的位。
其它特殊载荷格式(视频编码)所要求的信息应该携带在包的载荷部分。可出现在头,总是在载荷部分开始处,或在数据模式的保留值中指出。如特殊应用类需要独立载荷格式的附加功能,应用运行的设置应该定义附加固定段跟随在现存固定头SSRC之后。这些应用将能迅速而直接访问附加段,同时,与监控器和记录器无关设置仍能通过仅解释开始12个八进制处理RTP包。如证实附加功能是所有设置共同需要的,新版本RTP应该对固定头作出明确改变
6.2.2 RTP控制协议-- RTCP
RTCP协议将控制包周期发送给所有连接者,应用与数据包相同的分布机制。低层协议提供数据与控制包的复用,如使用单独的UDP端口号。RTCP执行下列四大功能:
主要是提供数据发布的质量反馈。是作为RTP传输协议的一部分,与其他传输协议的流和阻塞控制有关。反馈对自适应编码控制直接起作用,但IP组播经验表明,从发送者收到反馈对诊断发送错误是致关重要的。给所有参加者发送接收反馈报告允许问题观察者估计那些问题是局部的,还是全局的。诸如IP组播等发布机制使网络服务提供商类团体可能接收反馈信息,充当第三方监控者来诊断网络问题。反馈功能由RTCP发送者和接收者报告执行。
RTCP带有称作规范名字(CNAME)的RTP源持久传输层标识。如发现冲突,或程序重新启动,既然SSRC标识可改变,接收者需要CNAME跟踪参加者。接收者也需要CNAME 与相关RTP连接中给定的几个数据流联系
前两种功能要求所有参加者发送RTCP包,因此,为了RTP扩展到大规模数量,速率必须受到控制。让每个参加者给其它参加者发送控制包,就大独立观察参加者数量。该数量用语计算包发送的速率。
第四个可选功能是传送最小连接控制信息,如参加者辨识。最可能用在\"松散控制\"连接,那里参加者自由进入或离开,没有成员控制或参数协调,RTCP充当通往所有参加者的方便通道,但不必支持应用的所有控制通讯要求。高级连接控制协议超出本书范围。
在IP组播场合应用RTP时,前3个功能是必须的,推荐用于所有情形。RTP应用设计人员必须避免使用仅在单播模式下工作的机制,那将导致无法扩展规模。

6.2.2.1 RTCP 包格式
下面定义几个携带不同控制信息的RTCP包类型:
SR:
发送报告,当前活动发送者发送、接收统计。
RR:
接收报告,非活动发送者接收统计。
SDES:
源描述项,包括CNAME。
BYE:
表示结束。
APP:
应用特定函数。
类似于RTP数据包,每个RTCP包以固定部分开始,紧接着的是可变长结构元素,但以一个32位边界结束。包含安排要求和固定部分中长度段,使RTCP包可堆叠。不需要插入任何分隔符将多哥RTCP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RTCP组合包,以低层协议用单一包发送出去。由于需要低层协议提供提供整体长度来决定组合包的结尾,在组合包中没有单个RTCP包显式计数。
组合包中每个RTCP包可独立处理,不需要根据包组合顺序。但未了执行协议功能,强加如下约束:
接收统计(在SR或RR中)应该经常发送,只要带宽允许,因此每个周期发送的组合RTCP 包应包含报告包。
新接收者需要接收CNAME,并尽快识别源,开始联系媒介进行同步,因此每个包应该包含SDES CNAME。
出现在组合包前面的是包类型数量,其增长应该受到限制,以提高常数位数量,提高成功确认RTCP包对错误地址RTP数据包或其他无关包的概率。
因此,所有RTCP包至少必须以两个包组合形式发送,推荐格式如下:
加密前缀(Encryption prefix):
仅当组合包被加密,才加上一个32位随机数用于每个组合包发送。
SR或RR:
组合包中第一个RTCP包必须总为一个报告包,方便头的确认。即使没有数据发送,也没有接收到数据,也要发送一个空RR,那怕组合包中RTCP包为BYE。
附加RR:
如报告统计源数目超过31,在初始报告包后应该有附加RR 包。

SDES:
包含CNAME 项的SDES包必须包含在每个组合RTCP包中。如应用要求,其他源描述项可选,但受到带宽限制。
BYE或APP:
其它RTCP包类型可以任意顺序排列,除了BYE应作为最后一个包发送,包类型出现可不止一次。
建议转换器或混合器从多个源组合单个RTCP包。如组合包整体长度超过网络路径最大传输单元,可分成多个较短组合包用低层协议以单个包形式发送。注意,每个组合包必须以SR或RR包开始。附加RTCP包类型可在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ANA)处注册。

6.2.2.2 RTCP传输间隔
RTP设计成允许应用自动扩展,连接数可从几个到上千个。例如,音频会议中,数据流量是内在限制的,因为同一时刻只有一两个人说话;对组播,给定连接数据率仍是常数,独立于连接数,但控制流量不是内在限制的。如每个参加者以固定速率发送接收报告,控制流量将随参加者数量线性增长,因此,速率必须按比例下降。
一旦确认地址有效,如后来标记成未活动,地址的状态应仍保留,地址应继续计入共享RTCP带宽地址的总数中,时间要保证能扫描典型网络分区,建议为30分钟。注意,这仍大于RTCP报告间隔最大值的五倍。
这个规范定义了除必需的CNAME外的几个源描述项,如NAME(人名)和EMAIL(电子邮件地址)。它也为定义新特定应用RTCP包类型的途径。给附加信息分配控制带宽应引起注意,因为它将降低接收报告和CNAME发送的速率而损害协议的性能。建议分配给单个参加者用于携带附加信息的RTCP带宽不要超过20%。而且并没有有意让所有SDES项包含在每个应用中。
6.2.2.3 发送者与接收者报告
RTP接收者使用RTCP报告包提供接收质量反馈,报告包根据接收者是否是发送者而采用两种格式中的一种。除包类型代码外,发送者报告与接收者报告间唯一的差别是发送者报告包含一个20个字节发送者信息段。如某地址在发出最后或前一个报告间隔期间发送数据包,就发布SR;否则,就发出RR;SR和RR都可没有或包括多个接收报告块。发布报告不是为列在CSRC列表上的起作用的源,每个接收报告块提供从特殊源接收数据的统计。既然最大可有31个接收报告块嵌入在SR 或 RR包中,
丢失包累计数差别给出间隔期间丢掉的数量,而所收到扩展的最后一个系列号的差别给出间隔期间希望发送的包数量,两者之比等于经过间隔期间包丢失百分比。如两报告连续,比值应该等于丢失段部分;否则,就不等。每秒包丢失绿可通过NTP时标差除以丢失部分得到。
从发送者信息,第三方监控器可计算载荷平均数据速率与没收到数据间隔的平均包速率,两者比值给出平均载荷大小。如假设包丢失与包大小无关,那么特殊接收者收到的包数量给出此接收者收到的表观流量。

6.2.2.4 SDES: 源描述RTCP包
SDES 包为三层结构,由头与数据块组成,数据块可以没有,也可有多个,组成项描述块所表明的源。项描述如下:
版本(V)、填充(P)、长度:
如SR包中所描述。
包类型(PT):
8位,包含常数202,识别RTCP SDES包。
源计数(SC):
5位,包含在SDES包中的SSRC/CSRC块数量,零值有效,但没有意义。
源描述项内容如下:
CNAME: 规范终端标识SDES项
CNAME标识属性如下:
如发生冲突或重启程序,由于随机分配的SSRC标识可能发生变化,需要CNAME项提供从SSRC标识到仍为常量的源标识的绑定。
象SSRC标识,CNAME标识在RTP连接的所有参加者中应是唯一的。
为了提供一套相关RTP连接中某个参加者所采用的跨多媒体工具间的绑定,CNAME应固定为那个参加者。
为方便第三方监控,CNAME应适合程序或人员定位源。
NAME:用户名称SDES项
这是用于描述源的真正的名称,如\"John Doe, Bit Recycler, Megacorp\",可是用户想要的任意形式。对诸如会议应用,这种名称也许是参加者列表显示最适宜的形式,它将是除CNAME外发送最频繁的项目。设置可建立这样的优先级别。NAME值至少在连接期间仍希望保持为常数。它不该成为连接的所有参加者中唯一依赖。
EMAIL:电子邮件地址SDES项
邮件地址格式由RFC822规定,如\"[email protected]\"。连接期间,电子邮件仍希望保持为常数。
PHONE:电话号码SDES项
电话号码应带有加号,代替国际接入代码,如\"+1 908 555 1212\"即为美国电话号码。

LOC:用户地理位置SDES项
根据应用,此项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节。对会议应用,字符串如\"Murray Hill, New Jersey\"就足够了。然而,对活动标记系统,字符串如\"Room 2A244, AT&T BL MH\"也许就适用。细节留给实施或用户,但格式和内容可用设置指示。在连接期间,除移动主机外,LOC值期望仍保留为常数。
TOOL:应用或工具名称SDES项
是一个字符串,表示产生流的应用的名称与版本,如\"videotool 1.2\"。这部分信息对调试很有用,类似于邮件或邮件系统版本SMTP头。TOOL值在连接期间仍保持常数。
NOTE: 通知/状态SDES项
该项的推荐语法如下所述,但这些或其它语法可在设置中显式定义。NOTE 项旨在描述源当前状态的过渡信息,如\"on the phone, can´t talk\",或在讲座期间用于传送谈话的题目。它应该只用于携带例外信息,而不应包含在全部参加者中,因为这将降低接收报告和CNAME发送的速度,因此损害协议的性能。特殊情况下,它不应作为用户设置文件的项目,也不是自动产生。
当其为活动时,由于NOTE项对显示很重要,其它非CNAME项(如NAME)传输速率将会降低,结果使NOTE项占用RTCP部分带宽。若过渡信息不活跃,NOTE项继续以同样的速度重复发送几次,但以一个串长为零的字符串通知接收者。然而,如对小倍数的重复或约20-30 RTCP间隔也没有接收到,接收者也应该考虑NOTE项是不活跃的。
PRIV: 专用扩展SDES项
该项用于定义实验或应用特定的SDES扩展,它包括由长字符串对组成的前缀,后跟填充该项其他部分和携带所需信息的字符串值。前缀长度段为8位。前缀字符串是定义PRIV项人员选择的名称,唯一对应应用接收到的其它PRIV项。应用实现者可选择使用应用名称,如有必要,外加附加子类型标识。另外,推荐其它人根据其代表的实体选择名称,然后,在实体内部协调名称的使用。
注意,前缀消耗了总长为255个八进制项的一些空间,因此,前缀应尽可能的短。这个设备和受到约束的RTCP带宽不应过载,其目的不在于满足所有应用的全部控制通讯要求。SDES PRIV前缀没在IANA处注册。如证实某些形式的PRIV项具有通用性, IANA应给它分配一个正式的SDES项类型,这样就不再需要前缀。这简化了应用,并提高了传输的效率。
6.2.2.5 BYE:断开RTCP包
如混合器接收到一个BYE包,混合器转发BYE包,而不改变SSRC/CSRC 标识。如混合器关闭,它也应该发出一个BYE包,列出它所处理的所有源,而不只是自己的SSRC标识。作为可选项,BYE包可包括一个8位八进制计数,后跟很多八进制文本,表示离开原因,如:\"camera malfunction\"或\"RTP loop detected\"。字符串具有同样的编码,如在SDES 中所描述的。如字符串填充包至下32位边界,字符串就不以空结尾;否则,BYE包以空八进制填充。
6.2.2.6 APP:定义应用的RTCP包
APP包用于开发新应用和新特征的实验,不要求注册包类型值。带有不可识别名称的APP包应被忽略掉。测试后,如确定应用广泛,推荐重新定义每个APP包,而不用向IANA注册子类型和名称段。
实时流协议RTSP

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是由RealNetworks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HTTP与RTSP相比,HTTP传送HTML,而RTP传送的是多媒体数据。HTTP请求由客户机发出,服务器作出响应;使用RTSP时,客户机和服务器都可以发出请求,即RTSP可以是双向的。

6.3 RTSP协议
实时流协议(RTSP)是应用级协议,控制实时数据的发送。RTSP提供了一个可扩展框架,使实时数据,如音频与视频,的受控、点播成为可能。数据源包括现场数据与存储在剪辑中数据。该协议目的在于控制多个数据发送连接,为选择发送通道,如UDP、组播UDP与TCP,提供途径,并为选择基于RTP上发送机制提供方法。
6.3.1 简介
6.3.1.1 目的
实时流协议(RTSP)建立并控制一个或几个时间同步的连续流媒体。尽管连续媒体流与控制流交叉是可能的,通常它本身并不发送连续流。换言之,RTSP充当多媒体服务器的网络远程控制。RTSP连接没有绑定到传输层连接,如TCP。在RTSP连接期间,RTSP用户可打开或关闭多个对服务器的可靠传输连接以发出RTSP 请求。此外,可使用无连接传输协议,如UDP。RTSP流控制的流可能用到RTP,但RTSP操作并不依赖用于携带连续媒体的传输机制。实时流协议在语法和操作上与HTTP/1.1类似,因此HTTP的扩展机制大都可加入RTSP。协议支持的操作如下:
从媒体服务器上检索媒体:
用户可通过HTTP或其它方法提交一个演示描述。如演示是组播,演示式就包含用于连续媒体的的组播地址和端口。如演示仅通过单播发送给用户,用户为了安全应提供目的地址。
媒体服务器邀请进入会议:
媒体服务器可被邀请参加正进行的会议,或回放媒体,或记录其中一部分,或全部。这种模式在分布式教育应用上很有用,会议中几方可轮流按远程控制按钮。
将媒体加到现成讲座中:
如服务器告诉用户可获得附加媒体内容,对现场讲座显得尤其有用。如HTTP/1.1中类似,RTSP请求可由代理、通道与缓存处理。

6.3.1.2 协议特点
RTSP 特性如下:
可扩展性:
新方法和参数很容易加入RTSP。
易解析:
RTSP可由标准 HTTP或MIME解吸器解析。
安全:
RTSP使用网页安全机制。
独立于传输:
RTSP可使用不可靠数据报协议(UDP)、可靠数据报协议(RDP),如要实现应用级可靠,可使用可靠流协议。
多服务器支持:
每个流可放在不同服务器上,用户端自动同不同服务器建立几个并发控制连接,媒体同步在传输层执行。
记录设备控制:
协议可控制记录和回放设备。
流控与会议开始分离:
仅要求会议初始化协议提供,或可用来创建唯一会议标识号。特殊情况下, SIP或H.323
可用来邀请服务器入会。
适合专业应用:
通过SMPTE 时标,RTSP支持帧级精度,允许远程数字编辑
演示描述中立:
协议没强加特殊演示或元文件,可传送所用格式类型;然而,演示描述至少必须包含一个RTSP URI。
代理与防火墙友好:
协议可由应用和传输层防火墙处理。防火墙需要理解SETUP方法,为UDP媒体流打开一个\"缺口\"。
HTTP友好:
此处,RTSP明智的采用HTTP观念,使现在结构都可重用。结构包括Internet 内容选择平台(PICS)。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控制连续媒体需要服务器状态, RTSP不仅仅向HTTP 添加方法。
适当的服务器控制:
如用户启动一个流,他必须也可以停止一个流。
传输协调;
实际处理连续媒体流前,用户 可协调传输方法。
性能协调:
如基本特征无效,必须有一些清理机制让用户决定那种方法没生效。这允许用户提出适合的用户界面。
6.3.1.3扩展RTSP
由于不是所有媒体服务器有着相同的功能,媒体服务器有必要支持不同请求集。RTSP 可以如下三种方式扩展,这里以改变大小排序:
以新参数扩展。如用户需要拒绝通知,而方法扩展不支持,相应标记就加入要求的段中。
加入新方法。如信息接收者不理解请求,返回501错误代码(还未实现),发送者不应再次尝试这种方法。用户可使用OPTIONS方法查询服务器支持的方法。服务器使用公共响应头列出支持的方法。
定义新版本协议,允许改变所有部分。(除了协议版本号位置)
6.3.1.4操作模式
每个演示和媒体流可用RTSP URL识别。演示组成的整个演示与媒体属性由演示描述文件定义。使用HTTP或其它途径用户可获得这个文件,它没有必要保存在媒体服务器上。
为了说明,假设演示描述描述了多个演示,其中每个演示维持了一个公共时间轴。为简化说明,且不失一般性,假定演示描述的确包含这样一个演示。演示可包含多个媒体流。除媒体参数外,网络目标地址和端口也需要决定。下面区分几种操作模式:
单播:
以用户选择的端口号将媒体发送到RTSP请求源。
组播,服务器选择地址:
媒体服务器选择组播地址和端口,这是现场直播或准点播常用的方式。
组播,用户选择地址:
如服务器加入正在进行的组播会议,组播地址、端口和密匙由会议描述给出。
6.3.1.5 RTSP状态
RTSP控制通过单独协议发送的流,与控制通道无关。例如,RTSP控制可通过TCP连接,而数据流通过UDP。因此,即使媒体服务器没有收到请求,数据也会继续发送。在连接生命期,单个媒体流可通过不同TCP连接顺序发出请求来控制。所以,服务器需要维持能联系流与RTSP请求的连接状态。RTSP中很多方法与状态无关,但下列方法在定义服务器流资源的分配与应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SETUP:
让服务器给流分配资源,启动RTSP连接。
PLAY与RECORD:
启动SETUP 分配流的数据传输。
PAUSE:
临时停止流,而不释放服务器资源。
TEARDOWN:
释放流的资源,RTSP连接停止。
标识状态的RTSP方法使用连接头段识别RTSP连接,为响应SETUP请求,服务器连
接产生连接标识。

6.3.1.6 与其他协议关系
RTSP在功能上与HTTP有重叠,与HTTP相互作用体现在与流内容的初始接触是通过网页的。目前的协议规范目的在于允许在网页服务器与实现RTSP媒体服务器之间存在不同传递点。例如,演示描述可通过HTTP和RTSP检索,这降低了浏览器的往返传递,也允许独立RTSP 服务器与用户不全依靠HTTP。
但是,RTSP与HTTP 的本质差别在于数据发送以不同协议进行。HTTP是不对称协议,用户发出请求,服务器作出响应。RTSP中,媒体用户和服务器都可发出请求,且其请求都是无状态的;在请求确认后很长时间内,仍可设置参数,控制媒体流。重用HTTP功能至少在两个方面有好处,即安全和代理。要求非常接近,在缓存、代理和授权上采用HTTP功能是有价值的。
当大多数实时媒体使用RTP作为传输协议时,RTSP没有绑定到RTP。RTSP假设存在演示描述格式可表示包含几个媒体流的演示的静态与临时属性。

6.3.2 协议参数

6.3.3 RTSP 信息
RTSP是基于文本的协议,采用ISO 10646 字符集,使用UTF-8编码方案。行以CRLF中断,但接收者本身可将CR和LF解释成行终止符。基于文本的协议使以自描述方式增加可选参数更容易。由于参数的数量和命令的频率出现较低,处理效率没引起注意。如仔细研究,文本协议很容易以脚本语言(如:Tcl、Visual Basic与Perl)实现研究原型。
10646字符集避免敏感字符集切换,但对应用来说不可见。RTCP也采用这种编码方案。带有重要意义位的ISO 8859-1字符表示如100001x 10xxxxxx.。RTSP信息可通过任何低层传输协议携带。
请求包括方法、方法作用于其上的对象和进一步描述方法的参数。方法也可设计为在服务器端只需要少量或不需要状态维护。当信息体包含在信息中,信息体长度有如下因素决定:
不管实体头段是否出现在信息中,不包括信息体的的响应信息总以头段后第一和空行结束。
如出现内容长度头段,其值以字节计,表示信息体长度。如未出现头段,其值为零。
服务器关闭连接。
注意:RTSP目前并不支持HTTP/1.1\"块\"传输编码,需要有内容长度头。假如返回适度演示描述长度,即使动态产生,使块传输编码没有必要,服务器也应该能决定其长度。如有实体,即使必须有内容长度,且长度没显式给出,规则可确保行为合理。
从用户到服务器端的请求信息在第一行内包括源采用的方法、源标识和所用协议版本。RTSP定义了附加状态代码,而没有定义任何HTTP代码。
6.3.4 实体
如不受请求方法或响应状态编码限制,请求和响应信息可传输实体,实体由实体头文件和试题体组成,有些响应仅包括实体头。在此,根据谁发送实体、谁接收实体,发送者和接收者可分别指用户和服务器。
实体头定义实体体可选元信息,如没有实体体,指请求标识的资源。扩展头机制允许定义附加实体头段,而不用改变协议,但这些段不能假定接收者能识别。不可识别头段应被接收者忽略,而让代理转发。
6.3.5 连接
RTSP请求可以几种不同方式传送:
1、持久传输连接,用于多个请求/响应传输。
2、每个请求/响应传输一个连接。
3、无连接模式。
传输连接类型由RTSP URI来定义。对 \"rtsp\" 方案,需要持续连接;而\"rtspu\"方案,调用RTSP 请求发送,而不用建立连接。
不象HTTP,RTSP允许媒体服务器给媒体用户发送请求。然而,这仅在持久连接时才支持,否则媒体服务器没有可靠途径到达用户,这也是请求通过防火墙从媒体服务器传到用户的唯一途径。
6.3.6 方法定义
方法记号表示资源上执行的方法,它区分大小写。新方法可在将来定义,但不能以$开头。
某些防火墙设计与其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videoonline.com/
在这个网站里有下载方式
你可以查看一下

⑷ 幼年小悲伤蛙的表情包叫什么

幼年小悲伤蛙的表情包叫一只单纯不做作的小呱呱,它的走红就是因为常常又丧又悲伤的表情。 因为它总是丧着一张脸所以大家亲切的称它悲伤蛙,但是没想到很多人还和悲伤蛙撞脸了。

就是这样一个有点重口同时有点鬼畜的漫画,2009年1月22日被网友放到4chan这个网站上,然后就火了。网友在这只好爽蛙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把它的嘴巴调了一个方向,然后就诞生了后来火遍全球的悲伤蛙。

2020年11月28日,在草莓音乐节三亚站现场,悲伤蛙等知名二次元形象纷纷破壁空降音乐节现场。悲伤蛙作为近些年受到年轻人追捧的二次元形象,其萌贱,悲伤中又不失乐观的属性。

不仅与年轻群体的日常有着微妙的共鸣,也与民谣,电音等音乐爱好者群体有着重合,因此在今年的草莓音乐节筹备期,摩登天空便与悲伤蛙大中华区代理商爱闪达成了合作意向,在草莓音乐节现场搭建专属区域,让粉丝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只雅痞蛙蛙。

2021年5月,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项目携手悲伤蛙pepe开展栽在你手里,种出绿色笑脸系列环保主题倡导活动。此次活动邀请到龚俊,欧阳娜娜,陈意涵,许凯,马天宇等多位公益明星大使参与传播倡导,并在微博平台开展话题互动,吸引粉丝及公众关注并身体力行保护生物多样性。

这张集颓废,悲伤和loser为一体的表情,常常被用来表达失望,悲伤,受挫等心情,正好符合当时4chan论坛多数用户的心理状态。随着围绕青蛙Pepe的表情包创作一发不可收拾,青蛙Pepe很快走出4chan,侵占整个社交网络。从2014年开始,青蛙Pepe成为一个流行梗,粉丝包括水果姐Kate Perry等等。

更经过网友们的不断恶搞后,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表情,还有漫画。不过,在网友们的各种创作下,这个表情包的走向渐渐难以控制。2015年9月,有一个马来西亚的创作者把Pepe和川普联系了起来,创作出了下面的表情包。

随着和川普的联系越来越多,Pepe的形象也逐渐黑化和扭曲,网民自创的pepe表情包里开始含有一些极端标志比如希特勒小胡子,三K党兜帽,各种白人至上符号等,这只蛙也变成了代表仇恨的表情包。

到9月27日,美国的反诽谤联盟正式把这只青蛙形象加入种族仇视数据库。一旦有人使用这个表情包,网站就会告诉人们使用者可能有种族歧视,白人至上倾向。

⑸ 中国怎么玩4chan

4chan官网App是日本4chan官方推出的一款安卓手机APP,二次元系列的朋友对此应该不会陌生,4chan的作用相当于国内的贴吧等网络平台,以匿名发帖、发图为主,主要汇聚一些绅士、内涵、社会杂闻等信息,最大的特色就是消息的即时性,4chan中的帖子二十四小时之后就会自动删除。

Image 50.png

4chan中文网简介:
4chan是一个简单的基于图像的公告板,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评论和分享图片。有板专用于各种话题,从日本的动漫游戏和文化,音乐和摄影。用户在参与社区之前不需要注册帐户。随时点击一个板下面你感兴趣和跳转权!

Image 57.png

功能特色:
4chan源自日本的2chan,不过2chan仅限漫画方面,4chan涉及各种内容。

4chan最开始只有一个管理员,由于人手的限制,论坛基本没有人管理,任由其自由发育,崇尚互联网自由主义。

大家访问可以感觉网站很简陋,但这也是他的最大特色,大部分用户都是匿名发帖,而且帖子24小时会自动删除。

网站用户还会自发组织活动,创造一些热点事件、爆料等,类似国内网络贴吧的地位。

⑹ 学生笔记本电脑推荐

笔记本电脑品牌众多,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分类:
分类一:轻薄笔记本
如果是追求轻薄便携,日常影音娱乐,使用一些Office办公软件,2D类的平面设计,玩一些如英雄联盟,刀塔2,卡牌类等不吃性能的游戏,续航时间较长,此类需求就比较适合轻薄本或者全能本。
比如戴尔灵越7400采用14.5英寸大屏,屏占比高达91%,16:10黄金比例,但机身只有14英寸笔记本大小。不仅能让用户拥有大屏,一屏承载更多内容,清清楚楚看到每处细节,还能实现双屏办公,多任务窗口并列显示,办公效率大大提升,还有最重要的是机身依旧保持便携小巧,轻松携带毫无负担。
分类二:游戏笔记本
如果是追求高性能,想拥有一台功能强、速度快、轻薄等品质的游戏笔记本。正常来讲预算6000元起步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比如戴尔G7游戏本最高可搭载300Hz屏幕,每秒刷新帧数更多,消除画面卡顿撕裂,尤其适合FPS类实时竞技游戏,及时洞悉变化,精准猎捕敌人。
分类三:商务笔记本
如果对性能和外观有要求,需要办公的流畅性与稳定性,同时注重实用笔记本的安全性的话,那么商务笔记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戴尔XPS 13的整机重量轻至1.27kg,外观的6000系航空铝金属搭配内部C面的黑色碳纤维/白色硅纤维,散热系统双风扇分开放置,散热区域更大,并配备双冷凝器,同时散热口隐藏在转轴之中。
如果有购买笔记本的需求,推荐戴尔灵越13 Pro,它是首款搭载英特尔11代酷睿H35标压处理的13英寸轻薄本。处理器有11代i5和i7两种处理器版本可选,集显和独显也可以选择,戴尔灵越13 Pro搭载了一颗功率高达35W的11代英特尔酷睿i5-11300H标压处理器,这颗处理器采用4核心8线程架构,睿频可至4.4GHz,比起11代低压处理器i5-1135G7性能提升47%。在此基础上,戴尔灵越13 Pro还配备了16G运行内存、512G高速固态硬盘,其配置之强可见一斑。
一方面戴尔灵越13 Pro的机身本身就采用了流线设计,机身前端更薄,使用时手掌更加舒适;另一方面戴尔灵越13 Pro的屏幕转轴也进行了特别处理,采用了翘起式转轴设计,使用时机身后部会随之微微抬起,进一步提升机身的倾斜角度,不仅更符合人体工学,而且还提升了散热效果。上戴尔官网快人一步抢先体验

⑺ MH370真相 ,在哪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否存在隐情

近日,又有人借助MH370大做文章。而有人却对文章提出了质疑,认为《马航MH370调查(终结篇)》是一个谣言大荟萃,“调查”的内容完全摘抄自网络,没有实地调研和采访,而更重要的是该“调查”摘抄的网络内容并非官方渠道的正式调查信息,而是来自于网络上的不实谣言。


较真要点


1、“MH370失联是美国为了劫持4位中国籍工程师,让飞思卡尔获得KL-02芯片的专利”,这是一条经过改编的老旧谣言。谣言的最初版本是“MH370失联是罗斯柴尔德的专利阴谋,4位中国籍KL-03发明专利持有者全部失踪,罗斯柴尔德将获得100%(唯一)专利权”。


2、无论是KL-02芯片还是KL-03芯片,它们的专利所有权属于飞思卡尔公司,中国籍专利发明人的生死对专利所有权没有任何影响。另外,几位发明者也不在MH370航班上,并没有失踪或者死亡。


3、KL-02芯片是在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商业级民用产品,并非震惊全世界国防工业的专利。


4、专利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了一个民用产品的专利,而去“劫持MH370”,这样的结论不可信。


查证过程


《马航MH370调查(终结篇)》是一个谣言大荟萃,这篇“调查”的内容完全摘抄自网络,没有实地调研和采访,而更重要的是该“调查”摘抄的网络内容并非官方渠道的正式调查信息,而是来自于网络上的不实谣言。较真已经针对文中的航空知识错误进行了查证,此篇将较真“MH370失联是美国的专利阴谋吗?”。


谣言一:“MH370航班上有4位就职于Freescale(飞思卡尔)公司并发明了KL-02微型芯片的中国工程师,MH370失联就是美国为了劫持这4位工程师,让飞思卡尔获得KL-02的专利。”



如果用Picasa随便给某张图片添加Diego Garcia海军基地的GPS信息,再用软件查看图片十六进制编码,发现该信息和漆黑照片内的GPS信息编码一模一样。


所以,这张图片既没有记录下任何有用的图像信息,所包含的GPS信息也并不是拍照时所记录,而是后期用Picasa软件添加进图片EXIF的,显示格式与Picasa的坐标格式完全一致。


还原整个事件可知,该消息原始首发的内容早已被证实毫无可信度,照片也被修改过,人为添加了GPS内容。而《马航MH370调查(终结篇)》一文又添加了自己杜撰的内容,将明文首发在4Chan的内容篡改为菲利普伍德通过加密语音发送给身在北京的巴伊兹女士,可谓假上加假。


总结:为了一个民用产品的专利而劫持MH370的结论是不靠谱的,“神秘的自拍照和sos求救信号”也早已被证伪。


图片来源:[1]KL-02产品数据手册 https://www.nxp.com/docs/en/data-sheet/KL02P20M48SF0.pdf

查证者:德味儿

⑻ 西门子840D中的参数编程

报警输出的屏蔽
11411 报警激活
11412 报警响应 CHAN_NOREADY 有效
11413 报警参数作为文本输出
11420 记录文件大小(KB)
11430 数字化时的通道定义
11432 选择 3 轴或 3+2 轴数字化
11450 参数化搜索
11460 异步往复的模式表单
11470 重新配置的属性
11480 OB1中PLC轨迹数据的缓存深度
11481 OB35中PLC轨迹数据的缓存深度
11482 OB40中PLC轨迹数据的缓存深度
11500 受保护的同步动作
11510 最大允许的IPO负载
11600 固定的BAG响应
11602 ASUP运行时不考虑停止的原因
11604 ASUP_START_MAS 优先级有效
11610 用户定义 ASUP 程序激活
11612 用户定义ASUP编程的保护级
11620 PROG_EVENT的程序名称
11640 使能间隔在MD $MC_AXCONF_MACHAX_USED
11649 打开在#MC_AXCONF_MACHAX_USED中的保护
11660 可能的电子齿轮箱数量
11700 NC卡代码
12000 轴进给倍率开关编码
12010 轴进给倍率系数
12020 灰度 - 编码轨迹进给率开关
12030 路径进给倍率的系数
12040 灰度码快速运行倍率开关
12050 快速进给的倍率系数
12060 灰度码主轴倍率开关
12070 主轴倍率的系数
12080 回参考点速度的倍率
12082 进给倍率
12100 二进制编码的倍率限定
12200 在倍率0时运行
12202 直线轴的固定进给率
12204 旋转轴的固定进给率
12205 主轴固定转速
12510 在NCU组中的NCU代码
12520 NCU号,总线终止阻抗有效
12540 联接总线波特率
12550 信息存储区重复的最大量
12701 在轴系列1中的轴清单
12702 在轴系列2中的轴清单
12703 在轴系列3中的轴清单
12704 在轴系列4中的轴清单
12705 在轴系列5中的轴清单
12706 在轴系列6中的轴清单
12707 在轴系列7中的轴清单
12708 在轴系列8中的轴清单
12709 在轴系列9中的轴清单
12710 在轴系列10中的轴清单
12711 在轴系列11中的轴清单
12712 在轴系列12中的轴清单
12713 在轴系列13中的轴清单
12714 在轴系列14中的轴清单
12715 在轴系列15中的轴清单
12716 在轴系列16中的轴清单
12750 轴系列名称
12970 数字PLC输入地址的起始地址
12971 数字输入地址号
12974 数字PLC输出地址的起始地址
12975 数字输出地址号
12978 模拟PLC输入地址的起始地址
12979 模拟输入地址号
12982 模拟PLC输出地址的起始地址
12983 模拟输出地址号
13000 驱动在运行
13010 逻辑驱动号
13020 驱动模块的功率部分代码

⑼ 数字填图概述

我国开展的数字填图技术研究瞄准野外数据采集技术这一科学技术前沿,进行了原创性研究,从地质调查源头出发,以野外地质数据获取过程的数字化为核心,研究数字地质填图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PRB(Point Routing Boundary)数字填图理论与技术方法。在确定描述粒度、空间粒度和存储粒度的分割技术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了地质调查与填图野外数据获取技术,使数字填图技术及其方法真正成为了一种通用的技术方法和平台。

数字填图技术(Digital Mapping Technique):采用嵌入GPS、运行PLAM OS或Win-dows CE、并装入了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和数字地形图的掌上或平板电脑构成野外数据采集器。通过野外数据采集器,直接在野外获取各类数据化的原始地质资料,与相配套的桌面系统一并建立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测试等手段形成的原始调查资料数据库,并通过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对地质、地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多源地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地质制图,形成地学调查的各类成果数据库(如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多媒体地质调查报告等)和通用的数据仓库,实现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中的数据库共享。

总之,数字填图技术是基于GIS、GPS、RS 技术为一体的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和信息的数字化获取技术及其数字化成果的一体化的组织、一体化的管理、一体化处理和个性化的社会化服务计算机科学技术。

PRB数字填图技术(PRB Digital Mapping Technique):把野外地质调查观测路线的过程,用实体点——地质点、网链——分段路线、全链或几何拓扑环——点和点间界线的数据模型和组织方式,对野外路线观测的对象及其过程的描述进行定义、分类、聚合和归纳,分层并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相结合的储存在空间数据库中。相应的数据模型称为PRB数据模型,用PRB组合的关系描述野外路线观测描述的过程称为数字PRB 过程,采用这种PRB过程进行数字填图的技术被称为PRB数字填图技术。

PRB 数据模型(PRB Data Model):是描述PRB的基本过程、支配PRB 基本过程组合的规则及运用整个PRB 过程的公共机制的数据模型,由10个野外数据采集实体数据模型构成。它们是设计路线、地质点、分段路线、点上和点间界线、GPS点位、样品、化石、产状、素描、照片。PRB数据模型均有描述空间位置和观测内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描述)的三部分组成。每个过程的空间位置数据库解决了地质制图的问题,每个过程的结构化数据库解决调查内容结构的规范化,每个过程的非结构化数据——自由文本开辟了地质思维自由发挥的空间,既能满足计算机处理的需要,又能保证地质工作者取全、取准观测数据和参数。

PRB基本过程(Basic Process of PRB):由地质点(Point,简写为P)、点间路线(Routing,简写为R)、点上和点间界线(Boundary,简写为B)三个基本过程组成。地质点P过程是指野外路线所通过的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或重要地质现象等进行地质观测点控制的过程。分段路线R 过程是两个地质观测点之间的实际分段路线描述记录的控制过程。该实际路线根据两个地质观测点之间的内容和变化来进行分段描述,该变化可以是两个地质实体的界线、也可以是一个地质实体的内部变化。点间界线B过程是依赖于R的过程。它是对两段R之间的界线来进行分段描述。同R一样,该界线可以是两个地质实体的界线、也可以是一个地质实体的内部变化界线。B过程在室内PRB过程中,是地质连图的重要依据。

PRB基本过程的组合规则(The Rule of Basic PRB Process Combination):描述了PRB基本过程的组合规则。地质点P过程是PRB 过程的核心,分段路线R 过程、点间界线B过程必须隶属P过程。一个P过程可以有1个至n个R过程,0个至n个B过程。一个R过程可以有0个或1个以上的B 过程。

PRB过程的公共机制(The Public M echanism of PRB Process):根据数字填图的特点,PRB过程的公共机制由PRB划分、PRB过程字典与PRB过程扩展机制组成。PRB过程划分是描述PRB的划分及过程编码规则;PRB过程字典是PRB过程采用的三种类型字典的规则;PRB 过程扩展机制是描述在PRB 过程的采样过程规则,这些采样过程包括产状、化石、素描、照片、影像、样品的数据采集。

PRB过程基本程式(The Basic Styles of PRB Process): PRB过程基本程式是由PRB组合而成,是路线地质调查的最小组合单位。它由以下几种最小单元的组合模式:①P适合区域地质调查中的补点工作;②P-R-P,P-(B)-R-(B)-P,P-P组合,适合地质内容中等复杂程度的填图工作;③P-(B1,B2,…)-R-(B1,B2,…)-P组合,适合地质内容复杂程度大的填图工作。

PRB数据操作(The Data Operation of PRB Process):把PRB野外手图的组织、图幅PRB库创建、野外PRB 手图库组织与管理、PRB 实际材料图数据的综合处理、编稿数字地质图的成图、PRB数据质量检查、PRB库信息检索、PRB地质连图、PRB工作量统计等操作统称为PRB数据操作。

PRB 字典(PRB Dictoinary):PRB字典是为解决地层、构造、岩性等地质内容分类与描述的规范化、野外数字填图中专门术语的灵活查阅、提高野外数据采集效率而设立的。PRB字典的建立可以减少或避免在地质填图中存在的分类与描述不够规范等问题,为PRB 数据库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效共享提供了基本保证。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了3种类型PRB字典:PRB过程一般术语字典、PRB过程野外记录结构化描述字典和PRB 过程规范结构化填空补缺式描述字典。

PRB过程一般术语字典(The General Technical Term Dictionary of PRB Process):也称PRB 过程2级(需二级查询)字典。由填图项目组根据工作区的地质特征,定义词典目录与相应词条。词典目录文件由大类的专业术语构成,词条文件按词典目录的记录为文件名,记录由组成该同典目录的词条组成。电子词典数据文件可用常用的字处理软件(如记事本等)形成。

PRB过程野外记录结构化描述字典(The Sturcture Technical Term Dictionary of PRB Process for Data Collection in Field Geological Mapping):也称PRB过程l级(直接查询)字典,为保证记全、记准野外地质观测现象,野外数据采集系统采取结构化自由文本描述方式,由填图项目组根据测区的地质特点,自己定义结构化术语词条文件,其数据文件可用常用的字处理软件形成。数据格式与词条文件的建立方法相同。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使用字典中的术语不须通过二级查找就能获得,故称PRB过程1级字典。

PRB过程规范结构化填空补缺式描述字典(The Filling Structure TechnicalTerm Dictionary of PRB Process):该字典主要包括对一些填图单位描述的内容,如岩石名称、颜色,厚度等,留有少部分描述,如特殊矿物及其含量变化等,需根据野外实际情况进行填写。该字典的建立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把测区的所有填图单位的基本岩性描述事先建好,以便野外填图作为字典查询,有助于识别野外地质体:二是避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常规的描述,将重点放在观测对象属性特征的描述上。规范结构化填空补缺式描述字典包含的内容为:专门词典目录文件和二级电子词典。专门词典目录文件名可由用户专门命名,避免在词典目录文件中查找,故称1.5级字典。

三级PRB体系(ThreeClasses PRB Framework):根据工作的阶段和周期,把PRB过程分为三级体系。一级PRB 过程:为两个地质点之间野外路线观测的PRB的最小单元过程,它由以P开始的多个B、R进行的任意组合,是构成二、三级PRB 过程的重要基础;二级PRB过程:为多个PRB的最小单元过程组合成的一条PRB填图路线;三级PRB 过程:把数字地质填图过程规范化为前期PRB过程、PRB初期过程、野外PRB过程、野外驻地PRB过程、室内PRB终结过程、PRB成果提交过程,把上述6个子过程统称为三级PRB过程。

数字剖面系统(Digital Section System):基于GIS、GPS、RS技术为一体的野外实测剖面数据测量、分层描述、采样数据的获取及其厚度计算、剖面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剖面图、柱状图的计算机自动成图系统。

PRB数据质量定量评价(The Evaluation for the Quality of PRB Data):根据本技术要求和数字填图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指南,对数字地质填图的PRB 数据库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主要评价内容为:工作量完成情况、实际材料图完备程度与精度、地质实体有效控制精度等。

PRB数据流“栈”(Data Flow Stack Model for PRB Process):根据数字区调数据处理的特点,采用原型库、背景图层、PRB图幅库、野外手图库、实际材料图、采集日备份作为数据流的“栈”,用于不同PRB阶段数据存放、交换和传递。

数据流“栈”是野外路线观测所获得的各种数据,包括从PRB野外手图到PRB图幅库,到PRB实际材料图、到PRB 编稿地质图直至到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流向的“逻辑渠道”。该“逻辑渠道”为不同阶段数据库的互通、实现区域地质调查全流程的数字一体化提供保证。

数据流“栈”由PRB原型库、背景图层、PRB图幅库、PRB野外手图库、PRB实际材料图、PRB 采集日备份数据目录组成,用于不同PRB阶段数据存放、交换和传递。

在不同PRB 阶段数据存放、交换和传递过程中,采用下列技术来为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的继承提供技术支持:①PRB 野外手图库完全继承了 PRB 原型库的数据结构与内容;②PRB 图幅库完全继承了PRB 野外手图库的空间数据结构与内容,而共享PRB 野外手图库非结构化的数据;③PRB实际材料图部分继承了PRB图幅库的空间数据结构,采用线—线,面—线属性自动复制技术实现部分继承;④PRB编稿地质图部分继承了PRB图幅库的空间数据结构,同时采用对半结构化数据的提取技术实现要素类和对象类数据转换的部分继承;⑤基于地质图一体化的描述、组织和存储的数据建模原则,得出了基于PRB数据模型为基础的PRB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由17个基本要素类、6个对象类、8个综合要素数据集构成,并对实体名称、要素与对象编码、空间数据类型、实体间的关系、主关键字名称、子关键字名称、注释要素类编码、实体属性内容说明进行了定义和说明。

⑽ 目前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有哪些

战略分析工具是企业战略咨询及管理咨询实务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分析方法。

(一)SWOT分析法: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公司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内部因素评价法:又称做为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矩阵)是一种对内部因素进行分析的工具。其做法是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找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数,再按企业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三)外部要素评价法:又称做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是一种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工具,其做法是从机会和威胁两个方面找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数,再按企业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四)竞争态势评价法:又称做竞争态势矩阵(CPM矩阵)用于确认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及相对于该企业的战略地位,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特定优势与弱点。CPM矩阵与IFE矩阵的权重和总加权分数的涵义相同。编制矩阵的方法也一样。但是,CPM矩阵中的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问题,评分则表示优势和弱点。

(五)波士顿矩阵法:波士顿矩阵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BCG)等。

(10)位地址4ch在内部数据存储区扩展阅读:

战略分析工具是企业战略咨询及管理咨询实务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分析方法。战略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从复杂的信息与线索中,清理出重点影响客户战略形成的因素,以便于下一步的战略选择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