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存储器芯片的扩展方法有哪三种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存储器芯片的扩展方法有哪三种

发布时间: 2022-04-23 21:27:07

⑴ 问:什么是位扩展,什么是字扩展

存储芯片的扩展包括位扩展、字扩展和字位同时扩展等三种情况。1、位扩展位扩展是指存储芯片的字(单元)数满足要求而位数不够,需对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进行扩展。例:用1K×4的2114芯片构成lK×8的存储器系统。分析:每个芯片的容量为1K,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容量要求。但由于每个芯片只能提供4位数据,故需用2片这样的芯片,它们分别提供4位数据至系统的数据总线,以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字长要求。设计要点:(1)将每个芯片的10位(1k=2^10)地址线按引脚名称一一并联,按次序逐根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10位。(2)数据线则按芯片编号连接,1号芯片的4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D0-D3,2号芯片的4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D4-D7。(3)两个芯片的端并在一起后接至系统控制总线的存储器写信号(如CPU为8086/8088,也可由和/M或IO/组合来承担)(4)引脚分别并联后接至地址译码器的输出,而地址译码器的输入则由系统地址总线的高位来承担。当存储器工作时,系统根据高位地址的译码同时选中两个芯片,而地址码的低位也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从而选中它们的同一个单元。在读/写信号的作用下,两个芯片的数据同时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或者同时将来自数据总线上的字节数据写入存储器。2、字扩充字扩展用于存储芯片的位数满足要求而字数不够的情况,是对存储单元数量的扩展。例:用2K×8的2716A存储器芯片组成8K×8的存储器系统分析:由于每个芯片的字长为8位,故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字长要求。但由于每个芯片只能提供2K个存储单元,故需用4片这样的芯片,以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容量要求。设计要点:同位扩充方式相似。(1)先将每个芯片的11(2*2^10)位地址线按引脚名称一一并联,然后按次序逐根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11位。(2)将每个芯片的8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D0-D7。(3)两个芯片的端并在一起后接至系统控制总线的存储器读信号(这样连接的原因同位扩充方式),(4)它们的引脚分别接至地址译码器的不同输出,地址译码器的输入则由系统地址总线的高位来承担。当存储器工作时,根据高位地址的不同,系统通过译码器分别选中不同的芯片,低位地址码则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选中它们的相应单元。在读信号的作用下,选中芯片的数据被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3、同时进行位扩充与字扩充存储器芯片的字长和容量均不符合存储器系统的要求,需要用多片这样的芯片同时进行位扩充和字扩充,以满足系统的要求。例:用1K×4的2114芯片组成2K×8的存储器系统分析:由于芯片的字长为4位,因此首先需用采用位扩充的方法,用两片芯片组成1K×8的存储器。再采用字扩充的方法来扩充容量,使用两组经过上述位扩充的芯片组来完成。设计要点:每个芯片的10根地址信号引脚宜接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10位,每组两个芯片的4位数据线分别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高/低四位。地址码的A10、A11经译码后的输出,分别作为两组芯片的片选信号,每个芯片的控制端直接接到CPU的读/写控制端上,以实现对存储器的读/写控制。当存储器工作时,根据高位地址的不同,系统通过译码器分别选中不同的芯片组,低位地址码则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组,选中它们的相应单元。在读/写信号的作用下,选中芯片组的数据被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或者将来自数据总线上的字节数据写入芯片组。

⑵ 由存储器芯片扩展成存储器由哪几种译码方式各由什么特点

容量扩展主要有两种方式,并位和串位,举个例子,有个2KB的存储器,我再扩展个2KB的存储器,如果是并位扩展方式,地址范围还是2k的空间,不过每次读出的是16bit;如果是串位方式,则直接扩展成4KB,有4k的地址范围,每次读出8bit,不知道你明白了没有?这个跟片选信号连接方式,以及地址、数据线连接方式有关. 一般来说是以Byte为读取单位,通常都是串行扩展,即地址线性扩展,2KB的空间,再增加2KB,一共就4KB的存储器,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地址线的高位通过译码电路构成片选信号,低位为每片的地址信号.

⑶ 微机原理总的存储器字扩展问题

存储芯片的扩展包括位扩展、字扩展和字位同时扩展等三种情况。

1、位扩展
位扩展是指存储芯片的字(单元)数满足要求而位数不够,需对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进行扩展。

例: 用 1K × 4 的 2114 芯片构成 lK × 8 的存储器系统。

分析: 每个芯片的容量为 1K ,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容量要求。但由于每个芯片只能提供 4 位数据,故需用 2 片这样的芯片,它们分别提供 4 位数据至系统的数据总线,以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字长要求。

设计要点 :
(1) 将每个芯片的 10 位(1k=2^10)地址线按引脚名称一一并联,按次序逐根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 10 位。
(2) 数据线则按芯片编号连接,1 号芯片的 4 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 D0 -D3 , 2 号芯片的 4 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 D4 -D7 。
(3) 两个芯片的 端并在一起后接至系统控制总线的存储器写信号(如 CPU 为 8086/8088,也可由 和 /M 或 IO / 组合来承担)
(4) 引脚分别并联后接至地址译码器的输出,而地址译码器的输入则由系统地址总线的高位来承担。

当存储器工作时,系统根据高位地址的译码同时选中两个芯片,而地址码的低位也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从而选中它们的同一个单元。在读/写信号的作用下,两个芯片的数据同时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或者同时将来自数据总线上的字节数据写入存储器。

2 、字扩充

字扩展用于存储芯片的位数满足要求而字数不够的情况,是对存储单元数量的扩展。

例 : 用 2K × 8 的 2716 A存储器芯片组成 8K × 8 的存储器系统

分析:
由于每个芯片的字长为 8 位,故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字长要求。但由于每个芯片只能提供 2K 个存储单元,故需用 4 片这样的芯片,以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容量要求。
设计要点 : 同位扩充方式相似。
(1) 先将每个芯片的 11(2* 2^10) 位地址线按引脚名称一一并联,然后按次序逐根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 11 位。
(2) 将每个芯片的 8 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 D0 -D7 。
(3) 两个芯片的 端并在一起后接至系统控制总线的存储器读信号(这样连接的原因同位扩充方式),
(4) 它们的 引脚分别接至地址译码器的不同输出,地址译码器的输入则由系统地址总线的高位来承担。
当存储器工作时,根据高位地址的不同,系统通过译码器分别选中不同的芯片,低位地址码则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选中它们的相应单元。在读信号的作用下,选中芯片的数据被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

3 、同时进行位扩充与字扩充
存储器芯片的字长和容量均不符合存储器系统的要求,需要用多片这样的芯片同时进行位扩充和字扩充,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例 : 用 1K × 4 的 2114 芯片组成 2K × 8 的存储器系统

分析: 由于芯片的字长为 4 位,因此首先需用采用位扩充的方法,用两片芯片组成 1K × 8 的存储器。再采用字扩充的方法来扩充容量,使用两组经过上述位扩充的芯片组来完成。
设计要点 : 每个芯片的 10 根地址信号引脚宜接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 10 位,每组两个芯片的 4 位数据线分别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高 / 低四位。地址码的 A 10 、 A 11 经译码后的输出,分别作为两组芯片的片选信号,每个芯片的 控制端直接接到 CPU 的读 / 写控制端上,以实现对存储器的读 / 写控制。
当存储器工作时,根据高位地址的不同,系统通过译码器分别选中不同的芯片组,低位地址码则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组,选中它们的相应单元。在读 / 写信号的作用下,选中芯片组的数据被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或者将来自数据总线上的字节数据写入芯片组。

⑷ 存储器容量扩充方法有哪几种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字扩展与位扩展,但是它们两个合起来才是一种完整的存储器扩展方法。

⑸ 在已有的芯片基础上,如何进行位扩充、如何进行字扩充

1.位扩充:当使用的存储器芯片单元数目符合要求,但每单元的位数较少时,需要进行这种扩充。例如,使用4164(64K*1)扩充64KB存储系统,就需要进行位扩充。

连接示意图如下所示:

如图显示的是将两片32K*8芯片连接成64K*8的存储系统。采用字扩充,其连接要点是:两芯片的低位地址线分别并接在一起,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位;两芯片的数据线分别并接在一起,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系统高位地址线,进行译码,译码的输出分别接至两芯片的片选端CS1,CS2。

⑹ 存储器扩展时走哪几种驿马方式特点是什么

那快到期走到哪的话,他的方式特点是嗯,他就有那个扩展性,让人们能够很快的去接受事物

⑺ 《计算机组成原理》存储器的字扩展法

4片需要4个片选信号,高两位地址产生经2-4译码器产生4个片选信号。1k*4到
2k*8从4位到8位是位扩展,其实字扩展的只是将两个1k*8得到2k*8,只需两个片选信号即可,一位高位地址线即可。


1.给的芯片的数据线只有4条,但要你通过位扩展到8条
2,3.其实就是用现有芯片得到扩展芯片的连线图,然后与cpu的数据线和控制线相连
4.是的

⑻ 什么是位扩展法

位扩展是把用位数较少的多片存储器(ROM或RAM)组合成位数更多的存储器的扩展方法。一般是在字数够用而每个字的位数不能够用的情况下使用。

存储信息一般是存储在存储器(ROM、RAM)上的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一片ROM或RAM芯片不能满足对存储器容量需求的情况,这就需要用若干片ROM或RAM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存储容量更大的存储器。而组合方式有字扩展和位扩展两种。

把用位数较少的多片存储器(ROM或RAM)组合成位数更多的存储器的扩展方法。位扩展只是扩展的位数。

⑼ 什么是寄存器的扩展方法

1、单片机并行口扩展,扩展I/O口采用和数据存储器相同的寻址方式。其方法有三种:

1)总线扩展,通过锁存器对P0口扩展,这一扩展方法只分时占用P0口,而不会影响P0口与其他扩展电路的连接作用。

2)串口扩展,通过串口的工作方式完成I/O口的扩展,多通过移位寄存器164/165实现,缺点明显,占用了串口,采用移位方式,速度较慢。

3)通过片内I/O口扩展,也就是不通过P0口而通过其他片内I/O口扩展,例如8255等。

⑽ 单片机片外扩展的方法有哪些填空

可以看看书上的资料
单片机的系统扩展主要有程序存储器(ROM)扩展,数据存储器(RAM)扩展以及I/O口的扩展。
外扩的程序存储器与单片机内部的程序存储器统一编址,采用相同的指令,常用芯片有EPROM和EEPROM,扩展时P0口分时地作为数据线和低位地址线,需要锁存器芯片,控制线主要有ALE、。
扩展的数据存储器RAM和单片机内部RAM在逻辑上是分开的,二者分别编址,使用不同的数据传送指令。常用的芯片有SRAM和DRAM以及锁存器芯片,控制线主要采用ALE、、。
常用的可编程I/O芯片有8255和8155。用8255扩展并行I/O口时需要锁存器,8155则不用。对扩展I/O口的寻址采用与外部RAM相同的指令,因此在设计电路时要注意合理分配地址。8255和8155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对命令控制字的编程来实现的,在使用时首先要有初始化程序。
MCS-51单片机有很强的扩展功能,外围扩展电路、扩展芯片和扩展方法都非常典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