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堆栈的硬件由谁组成,存取按什么原则
在单片机应用中,堆栈是个特殊的存储区,主要功能是暂时存放数据和地址,通常用来保护断点和现场。在计算机领域,堆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堆栈是一种数据结构。堆栈都是一种数据项按序排列的数据结构,只能在一端(称为栈顶(top))对数据项进行插入和删除。
堆栈是一个特定的存储区或寄存器,它的一端是固定的,另一端是浮动的。对这个存储区存入的数据,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所有的数据存入或取出,只能在浮动的一端(称栈顶)进行,严格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存取,位于其中间的元素,必须在其栈上部(后进栈者)诸元素逐个移出后才能取出。在内存储器(随机存储器)中开辟一个区域作为堆栈,叫软件堆栈;用寄存器构成的堆栈,叫硬件堆栈。
2. 堆栈数据区的存取原则是
一般计算机都要在随机储存器RAM中开辟出某个区域用于重要数据的储存。但这个区域中数据的存取方式却和RAM中其他区域有着不同的规则:它必须遵从“先进后出”,或称“后进先出”的原则,不能无顺序随意存取。这块存储区称作堆栈。
在堆放货物的栈仓里,比如粮食,先来的货物放在最下面,后来的货物依次向上堆放,越码越高。在需要取出货物的时候,不能先取最早放入的、堆在下面的货物,只能先把最后放入的、放在货堆顶端的货搬下来。这样逐次向下取货搬出,最先放的货要等到最后才能搬出,这就是后进先出原则。
3. 堆栈的操作规则是什么
数据的写入堆栈我们称为入栈(push,有些文献也称作插入运算或压入),从堆栈中取出数
据称为出栈(pop,也称为删除运算或弹出),堆栈的最主要特征是“后进先出”规则,也即最
先入栈的数据放在堆栈的最底部,而最后入栈的数据放在栈的顶部,因此,最后入栈的数据出栈
时则是最先的。这和我们往一个箱里存放书本一样,需将最先放入箱底部的书取出,必须先取走
最上层的书籍。这个道理非常相似。
4. 什么是堆栈堆栈的操作方式有哪两种
堆栈是一种执行“后进先出”算法的数据结构。
堆栈就是这样一种数据结构。它是在内存中开辟一个存储区域,数据一个一个顺序地存入(也就是“压入——push”)这个区域之中。有一个地址指针总指向最后一个压入堆栈的数据所在的数据单元,存放这个地址指针的寄存器就叫做堆栈指示器。开始放入数据的单元叫做“栈底”。数据一个一个地存入,这个过程叫做“压栈”。在压栈的过程中,每有一个数据压入堆栈,就放在和前一个单元相连的后面一个单元中,堆栈指示器中的地址自动加1。读取这些数据时,按照堆栈指示器中的地址读取数据,堆栈指示器中的地址数自动减 1。这个过程叫做“弹出pop”。如此就实现了后进先出的原则。
最基本的操作方式 就是 入栈和出栈
5. java中堆和栈是怎么存储数据的.
栈是一种线形集合,其添加和删除元素的操作应在同一段完成。栈按照后进先出的方式进行处理。
堆是栈的一个组成元素
6. 堆栈的功能,操作过程和特点
堆栈其实是数据结果中的两个概念 ,是存放数据的方式,堆:顺序随意;栈: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要说用处,那就是在写代码的时候,有时数据存取肯定是要有规定的顺序的,这个是你自己规定的,然后按照你所写程序的用处的特点来用堆还是栈还是队列之类的顺序 追问: 程序设计时,为什么要对堆栈指针SP重新赋值? 回答: 这不是初始化嘛
堆栈是个特殊的存储区,主要功能是暂时存放数据和地址,通常用来保护断点和现场。它的特点是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存取数据,这里的进与出是指进栈与出栈操作。
80C51片内RAM的部分单元可以用做堆栈。有一个8位的堆栈指针寄存器SP,专用于指出当前堆栈顶部是片内RAM的哪一个单元。80C51单片机系统复位后SP的初值为07H,也就是将从内部RAM的08H单元开始堆放信息。
但是,80C51系列的栈区不是固定的,只要通过软件改变SP寄存器的值便可更动栈区。为了避开工作寄存器区和位寻址区,SP的初值可置为2FH或更大的地址值。如果CPU在操作中要使用两组工作寄存器,如果不使用位变量,SP的初值至少应为0FH或更大的值;如果使用位变量,SP的初值至少应为2FH或更大的值;KeilC51编译器会自动计算SP的初始设定值,无需编程者关心。
7. 使用堆栈存取数据,须遵循( )和( )的原则。
它必须遵从“先进后出”,或称“后进先出”的原则,不能无顺序随意存取。
8. 在8086微机系统中,堆栈内数据存储的规则是什么指令队列代码存取的特点又是什么
对,是先入后出老师讲课的时候做了个很贴切的比喻,比如往箱子里装衣服最先放的最后取出反之最后放的最早取出指令队列代码的存取是指对存贮器的访问和读取
9. 堆栈的基本操作有哪几个
其实就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基本操作的话大致有栈的初始化、出栈、进栈等操作。
基本的操作分为两种:压栈和出栈
压栈是将数据存入栈区,出栈是提取存进去的数据。堆栈的操作特点是,先进先出
10. 简述51单片机堆栈进栈和出栈操作规则
1.堆栈用于响应中断或调用子程序时保护断点地址,也可通过栈操作指令(push
和pop保护和恢复现场)其中入栈时先SP+1再将内容压入当前SP所指示的堆栈单元
中,出栈则先将SP所指示的内部ram单元中内容送入直接地址寻址的单元中,再将
SP减1.
2.中断允许寄存器的功能是控制CPU对中断的开放和屏蔽以及每个中断源是否允许
中断结构包括EA(CPU中断总允许位),ES(串行口中断允许位)ET1(定时器1中
断允许位)EX1(外部中断1中断允许位)ET0(定时器0中断允许位)EX0(外部中
断0中断允许位)
3.T机=12/fosc=12/(6*E6)=2us
X=2*E13-T/T机=8192-200/2=8092=1F9CH=1111
1100
1110
0B
因为TL1的高3位未用,
修正后X=1111
1100
0001
1100B=FC1CH
4.LJMP为长转移指令,可转向64KB程序存储器的任一单元;SJMP为相对转移指令
,偏移范围-128~+127共259字节;AJMP为绝对转移指令,转移目的在指令后一个
存储单位所在2K区间内。
5.按键抖动:在触点抖动期间检测按键的通与断状态,可能导致判断出错,即按
键一次按下或释放被错误认为是多次操作。
6.汽车的温控系统,测控系统,防盗报警等多项系统中应用单片机。汽车电子中
涉及A/D和D/A转换的模块基本都会有单片机的存在。以下以汽车倒车雷达为例,
雷达控制部分由89C51单片机构成,前端数据采集由超声波测距,系统由发射和接
收装置来获取数据,根据所测得的距离来判断是否调用声音报警程序,距离小于
预置点时,调用报警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