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存储器中对换是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存储器中对换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4-19 19:54:54

‘壹’ 请求换页虚拟存储和对换技术有什么区别

存储系统必须在能力和性能上直线升级,将问题推给硬件系统并不是解决法。存储虚拟化需要全新的软件方式来平衡扩容体系架构来实现数以千兆的数据传输和存储。相关的存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基于主机的存储虚拟化依赖于代理或管理软件,它们安装在一个或多个主机上,实现存储虚拟化的控制和管理。由于控制软件是运行在主机上,这就会占用主机的处理时间。因此,这种方法的可扩充性较差,实际运行的性能不是很好。基于主机的方法也有可能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为有可能导致不经意间越权访问到受保护的数据。这种方法要求在主机上安装适当的控制软件,因此一个主机的故障可能影响整个SAN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软件控制的存储虚拟化还可能由于不同存储厂商软硬件的差异而带来不必要的互操作性开销,所以这种方法的灵活性也比较差。但是,因为不需要任何附加硬件,基于主机的虚拟化方法最容易实现,其设备成本最低。使用这种方法的供应商趋向于成为存储管理领域的软件厂商,而且目前已经有成熟的软件产品。这些软件可以提供便于使用的图形接口,方便地用于SAN的管理和虚拟化,在主机和小型SAN结构中有着良好的负载平衡机制。从这个意义上看,基于主机的存储虚拟化是一种性价比不错的方法。基于存储设备的存储虚拟化方法依赖于提供相关功能的存储模块。如果没有第三方的虚拟软件,基于存储的虚拟化经常只能提供一种不完全的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对于包含多厂商存储设备的SAN存储系统,这种方法的运行效果并不是很好。依赖于存储供应商的功能模块将会在系统中排斥JBODS(JustaBunchofDisks,简单的硬盘组)和简单存储设备的使用,因为这些设备并没有提供存储虚拟化的功能。当然,利用这种方法意味着最终将锁定某一家单独的存储供应商。基于存储的虚拟化方法也有一些优势:在存储系统中这种方法较容易实现,容易和某个特定存储供应商的设备相协调,所以更容易管理,同时它对用户或管理人员都是透明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因为缺乏足够的软件进行支持,这就使得解决方案更难以客户化(customzing)和监控。一般而言,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的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是将其分为三种:交换架构虚拟化,磁盘阵列虚拟化,以及整合到应用设备内的虚拟化。对于三种不同的虚拟化方式,存储供应商都有各自的独门兵器。飞康的IPStor/NSS存储虚拟化产品在2001年就已经出现在市场上,截止2014年已经正式发布了其第七代存储虚拟化产品,技术成熟度和广泛的应用范围都具备良好的可参考性。飞康NSS在接管底层存储子系统的磁盘卷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实现接入:一种是将底层磁盘卷直接虚拟化为VirtualDisk(虚拟磁盘)以供NSS管理和分配;另一种可将磁盘卷转换为SED(Service-EnabledDevices)磁盘设备以供NSS管理和分配。当转换为SED设备时,磁盘卷原有数据不会被修改,可以快速通过NSS分配给主机系统,整个接入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数据迁移,停机时间很少,当然也可以实现快速回退,磁盘重新分配给原主机系统,可以被正确识别和使用IBM自两年前推出SVC(SAN卷控制器)(IBMSANVolumeController对于存储虚拟化,IBMSANVolumeController(SVC)能够将多个磁盘系统的容量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容量池”。SVC可帮助节省空间和能源,并能通过合并来简化存储资产的管理,这将极大地提高现有存储器的利用率,并减少额外的存储需求。)产品后,在这一领域独占鳌头。去年,HDS(日立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发布了TagmaStore通用存储平台(USP),这是基于磁盘阵列的解决方案。近几个月,EMC公司新发布的Invista网络存储虚拟解决方案则是基于存储交换的解决方案。

‘贰’ 通用寄存器与存储器数据交换的区别

从根本上讲,寄存器与RAM的物理结构不一样。
一般寄存器是指由基本的RS触发器结构衍生出来的D触发,
就是一些与非门构成的结构,这个在数电里面大家都看过;
而RAM则有自己的工艺,一般1Bit由六MOS管构成。所以,
这两者的物理结构不一样也导致了两者的性能不同。寄存器
访问速度快,但是所占面积大。而RAM相反,所占面积小,
功率低,可以做成大容量存储器,但访问速度相对慢一点.

‘叁’ 虚拟存储器有哪些特征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虚拟存储器有离散性,多次性,对换性和虚拟性这四个主要特征:

1、离散性,是指内存分配时采用离散分配的方式。若采用连续分配方式,需要将作业装入到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样需要连续地一次性申请一部分内存空间,无法实现虚拟存储功能,只有采用离散分配方式,才能为它申请内存空间,以避免浪费内存空间。

2、 多次性,多次性是指一个作业被分成多次调入内存运行。作业在运行时,只将当前运行的那部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以后再陆续从外存将需要的部分调入内存。

3、 对换性,对换性是指允许在作业运行过程中换进换出。允许将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从内存调至外存的对换区,以后需要时再从外存调入到内存。

4、 虚拟性,虚拟性是指能够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使用户所看到的内存容量远大于实际的内存容量。

(3)存储器中对换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虚拟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内存管理的一种技术。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拥有连续的可用的内存(一个连续完整的地址空间),而实际上,它通常是被分隔成多个物理内存碎片,还有部分暂时存储在外部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

虚拟存储器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自动实现存储信息调度和管理的。它的工作过程包括6个步骤:

①中央处理器访问主存的逻辑地址分解成组号a和组内地址b,并对组号a进行地址变换,即将逻辑组号a作为索引,查地址变换表,以确定该组信息是否存放在主存内。

②如该组号已在主存内,则转而执行④;如果该组号不在主存内,则检查主存中是否有空闲区,如果没有,便将某个暂时不用的组调出送往辅存,以便将这组信息调入主存。

③从辅存读出所要的组,并送到主存空闲区,然后将那个空闲的物理组号a和逻辑组号a登录在地址变换表中。

④从地址变换表读出与逻辑组号a对应的物理组号a。

⑤从物理组号a和组内字节地址b得到物理地址。

⑥根据物理地址从主存中存取必要的信息。

‘肆’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多次性和对换性,因而决定了实现虚拟存储器的关键功能是什么功能

封装颗粒

‘伍’ 物理内存,交换区和虚拟内存各是什么意思

物理内存(RAM)指的是RAM(即内存条)提供的临时数据存储空间
交换区指Unix/Linux系统前台与后台之间数据交换的场所,即为Unix/Linux系统的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泛指将临时数据存储于磁盘存储器上的技术(简单点说就是划出一部分磁盘作为临时的RAM),Windows系统的“虚拟内存”,Linux系统的“交换区”都是虚拟内存

‘陆’ 内存储器是如何与外层数据交换次数的交换次数又回产生什么影响外层数据代表什么意思,是外存吗

1 DMA概述
直接内存存取(DMA)对计算机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CPU在运行指令的同时,系统能实现从外部存储器或设备中存取数据,也可以在CPU不参与的情况下,由专用的DMA设备存取数据。
对于浮点DSP芯片来讲,DMA的作用更是重要。众所周知,DSP芯片主要是面向实时的信号处理,其核心的运算部件具有很高的运算速度,常以MFLOPS(每秒百万次浮点运算)来衡量。ADSP2106x为120MFLOPS,但该速度是以存储在芯片内部存储器中的程序和数据为前提的。在DSP内部往往采用多总线的哈佛结构,数据总线和程序总线相互独立,即指令的存取和数据的存取并行不悖;另外在ADSP2106x内部还有各种接口总线,用以提高数据的流通能力。但在芯片的外部,所有的总线都合并在一起了。因此为了发挥DSP核心运算单元的高速运算能力,首先必须把程序和数据传输到芯片的内存中,这通常需要DMA操作来实现。
另一方面,DSP系统总要与各种外部信号打交道,它从外部输入数字信号,经过各种算法的处理后,再输出给其他设备。不仅如此,对于浮点DSP系统,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常常是连续不断的。试想,如果用DSP的核心部件来完成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它高速的运算能力又如何发挥得出来呢?所以,浮点系列的DSP芯片大都把DMA控制部分直接集成到了芯片上,用DMA来完成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高效的DSP系统通常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在内存中开辟出四块缓存区,两个作为输入缓存,两个作为输出缓存,用来实现输入、输出的乒乓切换。核心处理单元直接从输入缓存中取数运算,然后把运算结果写入输出缓存;而数据从外部接口的输入和输出则完全由DMA来实现,不需核心处理单元的参与。只要核心处理单元的运算速度和DMA的数据率满足要求,图1所示的结构就可以完成连续的数据流输入和输出。当然,从外部看,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是连续的,但在芯片内部却是分段处理的。分段处理虽然带来一些误差,但只要缓存的数据足够长,就可以使误差降到允许的范围。因为间隔越长,前后数据间的相关性越小,相互间的影响就越小,故分段处理是可行的。由于分段处理,也给DSP芯片的结构带来了一个重要影响,那就是尽可能地增加其内部存储器的容量。对于ADSP21060,其内部的SRAM容量达4Mbit,可以满足大多数分段处理的需要。
下面首先对ADSP2106x中的DMA做概要介绍,然后对几种典型的DMA操作进行详细分析。
2 ADSP2106x中的DMA
ADSP2106x中的片内DMA控制器可以同时控制10个通道的DMA,完成下列类型的数据传输操作:
·内存外存或外部存储器映射设备
·内存其他ADSP2106x的内存
·内存主机接口
·内存串行口
·内存Link口
·内存外部设备
·外存外部设备
丰富的数据流向可以使ADSP2106x实现对各种外设的接口;另外,由于ADSP2106x的内存是双口SRAM,因此在进行上述DMA操作的同时,核心处理单元仍可以读写内存,使DMA操作与内部运算处理达到高度的并行性。当然,应尽量避免二者同时对同一内存地址进行读写。
每个DMA通道都有一个(或两个)用FIFO实现的数据缓存器,最大的缓冲深度为6级,用以提高DMA数据传输率。所有的DMA数据传输都是通过这10个数据缓存器来完成的,这些缓存器如表1所示。其中通道1、3、6、7都是两个缓存器共用一个DMA通道。所有数据缓存器作为I/O寄存器被映射到内存的前256个地址中。
DMA的编程是通过内部核心处理单元或外部主机对片内有关的I/O寄存器设置来实现的,这些I/O口寄存器也被映射到内存的前256个地址上。与DMA操作有关的I/O寄存器除了前面的数据缓存器外,主要还包括:
·DMA控制寄存器:DMAC6~9,LCTL,STCTL0~1,SRCTL0~1。
·地址-计数寄存器:II0~9,IM0~9,C0~9,EI6~9,EM6~9,EC6~9。
·链式操作指针寄存器:CP0~9。
·二维操作寄存器(也可作DMA通用寄存器):GP0~9,DA0~5,DB0~5。
·DMA状态寄存器:DMASTAT。
DMA设置传输过程一般如下:
(1)设置对应通道的地址-计数寄存器。
(2)设置对应通道的DMA控制寄存器,并将其中的DMA使能位设为有效。
(3)开始DMA数据传输。
(4)DMA传输结束后,产生对应的中断,程序对中断进行处理。
3 几种常用的DMA操作
在基于ADSP2106x的DSP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最常用到以下几种DMA操作:内存与外存、内存与主机、内存与外设、内存与Link口间的数据交换。
3.1 内存与外存间的DMA
内存与外存间的DMA传输可用DMA通道6~9这四个通道中的任一个。这里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假如要把内存地址0x26000~0x263ff中的1024个数用DMA通道6传送到外存0x400000~4003ff中,可用下面的编程来实现:
/*设置内存地址-计数寄存器*/
R0=0x26000;
DM(II6)=R0; /*设置内存起始地址*/
R0=1
DM(IM6)=R0; /*设置内存地址增加值*/
R0=1024;
DM(C6)=R0 /*设置内存读数次数*/
/*设置外存地址-计数寄存器*/
R0=0x400000;
DM(E16)=R0; /*设置外存起始地址*/
R0=1;
DM(EM6)=R0; /*设置外存地址增加值*/
R0=1024;
DM(EC6)=R0; /*设置外存写数次数*/
R0=0x0205;
DM(DMAC6)=R0;;/*设置DMA控制寄存器
DMAC6*/
/*设置为Master和从内存读数方
式,并使能DMA*/
/*DMA通道6开启DMA传数操作*/
这里需要说明两点:(1)I/O寄存器不能用立即数来直接赋值,而要通过通用寄存器R0~15或USTAT0~1来赋值;(2)在ADSP2106x中,由于数据的宽度有8、16、32和48几种方式,通过DMA传输时,内存和外部接口上的宽度可以不同,因此对应的读写次数可能不同,故内部计数器和外部计数器要分别设置。
对于外部存储器映射设备,其接口地址是固定的,此时内存与该外设间DMA的编程更加简单。比如某外设的地址设在0x400000,要把内存0x26000~0x263ff中的1024个数用DMA通道6传送到该外设接口上,只需把上面程序中的EM6设为0即可。
3.2 内存与主机间的DMA
在ADSP2106x芯片上包含了一个主机(host)接口,可以使其方便地与通用16位或32位计算机相连接,此时,通用计算机就作为ADSP2106x的主机,它可对ADSP2106x的片内存储器进行访问。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主机对ADSP2106x寻址的地址线根数,以降低硬件复杂性,主机往往只对ADSP2106x的I/O寄存器(有256个)寻址,寻址的地址线只需8根1。BittWare公司的ADSP2106xEZ-LAB开发板即采用了此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主机与ADSP2106x内存间的数据交换大多是通过DMA完成的。下面通过运行在微机上的一段C语言程序来说明,此时EZ-LAB板插入微机的ISA总线插槽上,微机作为ADSP2106x的主机,ADSP2106x的I/O寄存器可由微机通过ISA总线上的I/O口来访问。该程序把数据d[1024]通过DMA通道6加载到ADSP2106x内存0x26000~0x263ff中。具体程序如下:
#injclude"conio.h"
#include "def21060.h" /*ADSP I/O寄存器地址定义文件*/
#include :stdio.h"
#define ADDR 0X402 /*定义ADSP地址线对应
的ISA总线I/O口地址*/
#define DATA 0x404 /*定义ADSP数据线对应
的ISA总线I/O口地址*/
main()
 {int n,d[1024];
/*设置ADSP中DMA通道6的地址-计数寄存器及控制寄存器*/
outpw(ADDR,II6); /*寻址起始地址寄存器II6*/
outpw(DATA,0x6000);/*设置II6的低16位*/
outpw(DATA,0x2); /*设置II6的高16位*/
outpw(ADDR,IM6); /*寻址地址增加寄存器IM6*/
outpw(DATA,1); /*设置IM6的低16位*/
outpw(DATA,0); /*设置IM6的高16位*/
outpw(ADDR,C6); /*寻址计数寄存器C6*/
outpw(DATA,1024); /*设置C6的低16位*/
outpw(DATA,0); /*设置C6的高16位*/
outpw(ADDR,DMAC6); /*寻址DMA控制寄存器
DMAC6 */
outpw(DATA,0x41);/*设置DMAC6的低16位*/
outpw(DATA,0); /*设置DMAC6的高16位*/
/*ADSP的DMA通道6设为16/32位模式,
并开启就绪,等待微机传数*/
/*微机向DMA通道6的数据缓存器EPB0中连续写入数据d[.]*/
outpw(ADDR,EPB0); /*寻址DAM通道6的数
据缓存器EPB0*/
for(n=0;n<1024;n++)
 {outpw(DATA,d[n]); /*写数据d[n]*/
outpw(DATA,0); /*高16位写0*/
}
}
对以上程序需要说明的有两点:(1)ADSP2106x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是通过ISA总线上两个I/O口地址(ADDR和DATA)来访问的;(2)ISA总线为16位,而ADSP2106x的I/O寄存器和内存的数据都为32位,因此微机要用高、低16位分别传输,同时把DMA6设置为16/32位模式。关于EZ-LAB的详细情况可参见文献[1]。
3.3 内存与外设间的DMA
对于某些外部设备,其输入或输出是与某个外部时钟同步的,而与ADSP2106x的读写时钟不相干。当这样的设备与ADSP2106x接口时,通常的做法是在接口端加FIFO或双口RAM,把ADSP2106x的读写与该外设的输入或输出时钟隔离开来。但ADSP2106x芯片本身提供了更灵活、更高效的方式,即DMA通道7和8的握手DMA方式(Handshake),可以完全省去FIFO或RAM,其典型应用电路如图2所示。
图中以8位数据线宽度为例,以DMA通道7为输出,对应的握手信号为DMAR1和DMAG1;以DMA通道8为输入,对应的握手信号为DMAR2和DMAG2。整个电路只用到了最常用的74273和74374芯片,外设的读写时钟最高可达40MHz。在这种握手DMA方式中,外设不占用ADSP2106x的外部地址总线。关于上面电路的详细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给出设置握手DMA的对应程序。这里假设要从外设2中输入1024个数据到内存0x26000~0x264ff中,则需对DMA通道8进行如下编程:
/*设置内存地址-计数寄存器*/
R0=0x26000;
DM(II8)=R0; /*设置内存起始地址*/
R0=1;
DM(IM8)=R0; /*设置内存地址增加值*/
R0=1024;
DM(C8)=R0; /*设置内存写数次数*/
/*设置外存计数寄存器*/
R0=1;
DM(EM8)=R0; /*设置外存地址增加值*/
R0=1024;
DM(EC8)=R0; /*设置外存输入次数*/
R0=0x401;
DM(DMAC8)=R0; /*设置DMA控制寄存器
DMAC8*/
/*设置为Handshake和向内存写数方式,并使能DMA*/
/*DMA通道8开启,等待外设的输入时钟,每接 收到一个时钟,输入一次*/
对上面程序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电路中没有用到外存地址,但外存计数寄存器EM7和EC7也必须设置。
如果要向外设1中输入数据,则需要对DMA7进行类似的编程。
3.4 内存与Link口间的DMA
ADSP2106x具有很强的并行工作能力,不需加任何外部仲裁电路,6片ADSP2106x和一个主机就可以很方便连在一起并行工作。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既可以通过共享的外部数据、地址总线来实现,也可采用点对点的Link口来完成。6个Link口是ADSP2106x芯片所独有的高速数据接口;每个Link口包含4根数据线、一个时钟线和一个应答信号线,最高的数据传输率为40Mbyte/s。
用Link口进行片间数据交换,通常情况下都要采用DMA方式,这样才能将其优点充分发挥。在使用DMA方式进行Link口通讯时,除了要进行地址-计数寄存器的设置外,还要进行传输速率选择寄存器(LCOM)和缓存-口配对寄存器(LAR)的设置;最后设置DMA控制寄存器LCTL,并开启DMA操作。
假设有两片ADSP2106x,它们相互间用Link5口相连;我们要把第一片内存0x26000~0x263ff中的1024个数用Link5口传输到第二片的内存0x23000~0x23fff处,则两片ADSP2106x的DMA编程设置如下:
/*第一片*/
r0=0X3f000;
dm(LCOM)=r0; /*把Link口设为2x clock*/
r0=0xfff7f;
dm(LAR)=r0; /*link port5--> link buffer2,
对应DMA通道4*/
r0=0X26000;
dm(II4)=r0; /*设置起始地址*/
r0=1024;
dm(C4)=r0; /*设置读数次数*/
r0=1;
dm(IM4)=r0; /*设置地址增加值*/
r0=0Xb00;
dm(LCTL)=r0; /*enable output DMA*/
/*第二片*/
r0=0X3f000;
dm(LCOM)=r0; /*把Link口设为2x clock*/
r0=0xfff7f;
dm(LAR)=r0; /*link port5-->link buffer 2,对
应DMA通道4*/
r0=0x23000;
dm(II4)=r0; /*设置起始地址*/
r0=1024;
dm(C4)=r0; /*设置读数次数*/
r0=1;
dm(IM4)=r0; /*设置地址增加值*/
r0=0x300;
dm(LCTL)=r0; /*enable input DMA*/
对于上面的两段程序,应分别加载到两片ADSP2106x中。需要说明的是:Link Buffer 2对应DMA通道4。如果把其他的Link Buffer与Link口5配对,则需设置与该Buffer对应的DMA通道。
ADSP2106x中DMA操作功能强大,形式多样,除了本文所介绍的部分外,还有链式DMA、二维DMA等,因此要全部掌握并熟练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通过对各种DMA的应用,可以使数据进出芯片变得更加流畅,也可以使其核心处理单元的运算能力发挥到极致

‘柒’ 计算机操作系统为什么要引用对换

1.当时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c )。
A.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B.充分利用存储器
C.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等待时间 D.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2. 在单处理机计算机系统中,( B )是并行操作的。
A.程序与程序B.处理机的操作与通道的操作C.主程序与子程序D.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
3.下面哪一个不是程序在并发系统内执行的特点( A )。
A.产生死锁的必然性 B.资源分配的动态性C.程序执行的间断性 D.相互通信的可能性
4.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D )。
A. 进程分时使用CPU,程序独占CPU B.进程存储在内存,程序存储在外存
C. 进程在一个文件中,程序在多个文件中 D.进程为动态的,程序为静态的
5.在下列情况( B ),系统需要进行进程调度。
A. 某一进程正访问一临界资源 B.某一进程运行时因缺乏资源进入阻塞状态
C.某一进程处于运行状态,而另一进程处于自由状态
D.某一进程正在访问打印机,而另一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6.与设备控制器关系最密切的软件是( B )。
A.编译程序 B.设备驱动程序 C.存储管理程序 D.处理机管理
7. 若进程P一旦被唤醒就能够投入运行,系统可能( A )。
A.在抢占调度方式中,P的优先级高于当前运行的进程 B.进程P的优先级最高
C.就绪队列为空队列 D.在抢占调度方式中,P的优先级高于就绪队列中所有的进程
8.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预防死锁的方法是( A )。
A.剥夺资源法 B.资源分配图法 C.资源随意分配 D.银行家算法
9. 如果要使装入内存的程序,在内存中移动后仍能正常运行,必须要有( B )的支持。
A. 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 动态链接D.静态链接
10. 段页式管理中,地址转换表是( )。
A. 每个进程一张段表,一张页表 B.每个进程的每个段一张段表,一张页表
C.每个进程一张段表,每个段一张页表 D.每个进程一张页表,每个段一张段表
11.下列( C )存储管理方式能使内存碎片尽可能少,避免内存的整理。
A.固定分区 B.可变分区 C.分页管理 D.段式管理
12.为了提高系统的交互性,人们设计了( B )。
A.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实时系统 D.分布式系统
13. 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D )。
A.程序I/O方式 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C.DMA控制方式 D.I/O通道控制方式
14. 引入缓冲可以( C )。
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提高CPU的处理速度
C.提高CPU与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 D.降低计算机的硬件成本
15. 操作系统实现按名存取的关键在于解决( B )。
A.文件逻辑地址到文件具体的存储地址的转换
B.文件的符号名与文件具体的存储地址的转换和映射
C.文件逻辑结构到文件名称转换
D.文件名称到文件逻辑地址的转换
16.一般用户需要知道( A ),才能使用文件中的信息。
A.文件的符号名 B.文件的逻辑结构 C.文件的物理结构 D.文件的存取方法
17. 如果有三个进程共享同一互斥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互斥段,则信号量的初值应设置为( C )
A.0 B.1 C.2 D.3
18.当系统中进程发生死锁时,解除死锁所付出代价较小的措施是( A )。
A. 撤消发生死锁的进程 B.阻塞没有发生死锁的进程
C.创立新进程 D.挂起一些没有发生死锁的进程
19.( A )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A.访问控制 B.双磁盘镜像 C.钥匙盘 D.增加口令
20. ( B )进程调度算法适合多用户分时系统。
A.先来先服务 B.轮转 C.可抢占优先级 D.优先级
21. 当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时,线程( B )。
A. 正在占用处理机 B.没有占用处理机 C. 将进入执行状态 D.将进入结束状态
22.当多道程序系统中发生死锁时,( C )。
A. 计算机系统不能处理任何事情 B某个进程不能够执行
C一组进程相互等待,并进入阻塞状态 D不能进行输入和输出
23. 在文件系统中,采用位图主要是实现( B )。
A. 磁盘的驱动调度 B. 磁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C. 文件目录的查找 D. 页面置换
24.进程调度的基本功能是选择( A ).
A.就绪的进程 B.后备的作业 C.空闲内存 D.空闲设备
25.对于普通用户而言,OS的( B )是最重要。
A.开放性 B.方便性 C.有效性 D.可扩充性
26.计算机的普通用户通常通过( D )使用OS所提供的服务。
A.中断键盘 B.控制接口 C.特权指令 D.系统调用
27.( B )进程调度算法适合分时系统.
A.先来先服务 B.轮转 C.短作业优先 D.最高优先级
28.进程的控制信息和描述信息存放在( B )。
A.JCB B.PCB C.AFT D.SFT
30.( D )进程调度算法适合紧急事件的处理。
A.先来先服务 B.轮转 C.可抢占优先级 D.优先级
31.进程依靠什么从阻塞状态过渡到就绪状态( D )。
A.操作人员的命令 B.系统服务 C.等待下一个时间片到来 D.由"合作"进程唤醒
32.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B )。
A. 程序I/O方式 B. 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C. 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方式 D. I/O通道控制方式
33.新创立的进程首先进入( A )状态。
A.就绪 B.执行 C.阻塞 D.挂起
34.在OS中,文件的存取控制可以使( A )。
A. 用户间不能相互删除文件 B. 内存中的多道程序间不相互破坏
C. 内存中的程序不破坏OS D. 防止黑客攻击
35.页的逻辑地址形式是:页号24位,页内地址10位,内存128M,辅存10G,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D ) 。
A.1024K B.16G C.10G D.10G+128M
36.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A )完成的。
A.页表 B.快表 C.存储键 D.索引
37.用户使用( D )形式的文件。
A.链接 B.连续 C.物理 D.逻辑
38.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并能执行的程序代码必须是可( B )。
A.动态链接 B.重定位 C.可重入的 D.静态链接
39. 采用(A )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A.分页式存储管理 B.分段式存储管理
C.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 D.段页式存储管理
40. 假脱机技术中,对打印机的操作实际上是用对磁盘存储实现的,用以替代打印机的部分是指( C )。
(A)共享设备 (B)独占设备 (C)虚拟设备 (D)物理设备
模块2:
1.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 。
A. 利用率 B.可靠性 C. 稳定性 D. 兼容性
2.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该考虑系统的(B)。
A. 可靠性和灵活性 B.实时性和可靠性
C. 分配性和可靠性 D.灵活性和实时性
3.如果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D) 。
A.程序 B.内存 C.CPU D.中断
4. 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的最小单位是(C) 。
A. 字符 B. 数据项C. 记录 D. 文件
5.要保证一个程序在主存中被改变了存放位置后仍能正确执行,则对主存空间应采用(B )技术。
A.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C.动态分配D.静态分配
6. 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 B.2 C.3 D.4
7.(B )结构的文件最适合于随机存取的应用场合。
A.流式B.索引C.链接D.顺序
8. 对磁盘进行移臂调度的目的是为了缩短 (A)时间。
A. 寻找 B. 延迟 C. 传送 D. 启动
9.为防止用户使用共享文件时可能造成文件被破坏,通常可采用( C)方法来保护文件。
A.建立多个副本 B.定时转储文件C.规定使用权限D.设置口令
10. 下面的存储管理方案中,(A) 方式可以采用静态重定位。
A. 固定分区 B. 可变分区 C. 页式 D. 段式
11. 用 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C)。
A. 运行 B. 等待 C. 就绪 D. 完成
12.如果有多个中断同时发生,系统将根据中断优先级响应优先级最高的中断请求。若要调整中断事件的响应次序,(D)可以利用。
A. 中断禁止 B.中断嵌套 C. 中断响应 D.中断屏蔽
13. 若在磁盘格式化时把每个盘面划分成大小相等的 10个扇区,磁盘的转速为20毫秒/圈,则传送一块所需的时间为 A毫秒。
A.2 B.1 C.20 D.10
14. 进程间采用信箱通信方式时, send原语把发送者的信件存放到A 中。
A.信箱 B.消息缓冲区 C.接收者的PCB D.指定的工作区
15.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如何分段是在(B )决定的。
A.分配主存时 B.用户编程时 C.装作业时 D.程序执行时
16. 用来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的 PV操作实际上是由 D过程组成的。
A.一个可被中断的 B.一个不可被中断的 C.两个可被中断的 D. 两个不可被中断的
17. 磁盘是可共享的设备,因此每一时刻D 作业启动它。
A. 可以有任意多个 B. 能限定几个 C. 至少能有一个 D. 至多能有一个
18.并发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是( C)。
A.由进程的程序结构决定的 B.由进程自己来控制的
C.与进程调度策略有关的 D.在进程被创建时确定的
19.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分类,______是基本的操作系统。(B )
A.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B.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C.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D.分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20.在______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及时处理过程控制装置反馈的信息,并作出响应。
( C )
A.网络 B.分时 C.实时 D.批处理
22.对计算机系统起着控制和管理作用的是( B )
A.硬件 B.操作系统 C.编译系统 D.应用程序
23.进程在执行中状态会发生变化,不可能出现的状态变化情况是(D )
A.运行变为就绪 B.运行变为等待 C.等待变为就绪 D.等待变为运行
24.若在一个单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5个并发进程,则任何时刻允许占用处理器的进程数为( B )
A.至少1个 B.最多1个 C.至少5个 D.最多5个
25.实存的存储分配算法用来决定输入的程序和数据放到主存中的位置,采用“总是把程序装入主存中最大的空闲区域”的算法称为( B )
A.最优适应算法 B.最坏适应算法 C.最先适应算法 D.循环最先适应算法
26.虚拟存储系统中,完成地址转换工作的是( D )
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 C.装入程序和地址转换程序 D.装入程序
27.通过______表示磁盘上每一磁盘块的唯一地址。( B)
A.柱面号、扇区号 B.磁头号、扇区号 C.柱面号、磁头号 D.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
28.UNIX中对可分配磁盘存储空间采用______方法管理。( B )
A.位示图 B.空闲块成组链 C.空闲块单向链 D.空闲块表
29.属共享型设备的是( C )
A.打印机 B.磁带机 C.磁盘机 D.输入机
30.等待当前磁道上的某指定扇区旋转到磁头下所需的时间称为( C )
A.寻找时间 B.启动时间 C.延迟时间 D.传送时间
31.作业调度选中一个作业并把它装入主存,就为该作业创建一个进程,这个进程的初始状态为( B )
A.收容状态 B.就绪状态 C.执行状态 D.等待状态
32.能使平均周转时间最小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A )
A.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 B.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 C.优先数调度算法 D.均衡调度算法
33.引起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为等待状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C )
A有更高优先级的进程就绪 B某外围设备完成了指定的操作 C进程调用了P操作 D进程调用了V操作
34.在实现进程通信时会导致调用Send原语的进程被设置成“等信箱”状态的原因是 D
A.指定的信箱不存在 B.调用时没有设置参数 C.指定的信箱中无信件 D.指定的信箱中存满了信件
35.对资源采用按序分配的策略可以使产生死锁的______条件不成立。( D )
A.互斥使用资源 B.占有并等待资源 C.不可抢夺资源 D.循环等待资源
36.在下列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 B )
A.银行家算法 B.资源有序分配法 C.定时运行死锁检测程序法 D.资源分配图化简法
37.要求进程一次性申请所需的全部资源,是破坏了死锁必要条件中的( B )
A.互斥 B.请求与保持 C.不剥夺 D.循环等待
38.使用一个信号量协调6个进程对2个同类临界资源的访问,下列哪个信号量值不应该出现( A )
A.3 B.0 C.–1 D.–3
39.可执行程序存在于( D )

A.名空间 B.逻辑地址空间 C.储存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
40.从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B
A.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
B.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
C.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
D.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
41.可解决文件重名问题的最简单的目录结构是(C )
A.单级目录 B.树型结构目录 C.二级目录 D.便于共享的目录
42.系统利用 SPOOLING技术实现( B)
A.对换手段 B.虚拟设备 C.系统调用 D.虚拟存储
存储管理
 1。一个32位地址的计算机系统使用二级页表,虚地址被分为9位顶级页表,11位二级页表和偏移。试问:页面长度是多少?虚地址空间共有多少个页面?解答:
 因为32-9-11=12,所以,页面大小为4KB
 页面个数为2的20次访个
 2。在一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逻辑地址长度为16位,页面大小为4096字节,现有一逻辑地址为2F6AH,且第0、1、2页依次存在物理块10、12、14号中,问相应的物理地址为多少?
 解答:因逻辑地址长度为16位,页面大小4096字节,
 所以,前面的4位表示页号。
 2F6AH的二进制表示:0010 1111 0110 1010
 可知页号为2。故放在14号物理块中。
 十六进制表示为:EF6AH
 3。设一页式管理系统,向用户提供的逻辑地址空间最大为16页,每页2048字节,内存中共有8个存储块。试问逻辑地址至少应为多少位?内存空间有多大?解答:
 逻辑地址: 211╳24,为15位
 内存大小为: 23╳211=214 B=16KB
 4``一个有快表的请页式虚存系统,设内存访问周期为1微秒,内外存传送一个页面的平均时间为5毫秒,如果快表命中率为75%,缺页中断率为10%。忽略快表访问时间,试求内存的有效存取时间。解答:
 内存命中率15%
 内存的有效存取时间:
 1╳75%+2╳15%+(5000+2)╳10%=501.25微
5.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每页为1KB,内存16KB。假定某时刻一用户页表中已调入内存的页面的页号和物理块号的对照表如下:
页号 物理块号
0 3
1 7
2 11
3 8
则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什么?
解答:
0A5C(H): 0000 1010 0101 1100
2
查表得: 11
0010 11
拼接得: 0010 1110 0101 1100
2E5C(H)
在存储器管理中,页面是信息的 物理 单位,分段是信息的 逻辑 单位。页面大小由 系统 确定,分段大小由_用户程序确定。
4.银行家算法中,若出现下述的资源分配情况:

已分配 尚需资源 未分配
P0 0 0 1 0 2 0 1 0 2 4 3 1
P1 1 0 0 0 0 7 5 1
P2 1 3 5 4 1 0 0 4
P3 0 1 3 1 0 0 4 1
P4 0 0 1 4 0 5 4 2
⑴该状态是安全的吗?
⑵如果P1再提出资源请求Request(0 3 2 1),系统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它?
解:系统的已分配资源数数为(2 4 10 9),可用资源数为(2 4 3 1)
⑴ P0(2 4 4 1)-> P3(2 5 7 2)->P4(2 5 8 6)->P2(3 8 13 10)
->P1(4 8 13 10)为其中一个安全序列,所以该状态安全。
⑵ 不能。因为一旦分配,P1还需P1(0 4 3 0),系统的可用资源数为(2 1 1 1),在所有进程中只有P0(2 0 1 0),为其分配,作上完成标志,可用资源为(2 1 2 1);而P1/P2/P3/P4均不能作上完成标志
5.一个请求页式存储系统中,一个程序的页面走向为2,3,1,2,4,3,5,7,2,3,4,3,6,2,1,3,4,1假设分配给程序的存储块数为3块,请给出OPT、FIFO、LRU每种页面置换算法的页面走向,并计算缺页率。
解:
1. OPT最佳置换算法:淘汰最远将来才使用的页。
2. FIFO先进先出置换算法:淘汰最先进来的页。
3. LRU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
FOPT=10/18=56% FIFO=14/18=78% LRU=15/18=83%

1. 6.操作系统如果采用段页式存储分配方案,要求:(8分)有5个批处理的作业A,B,C,D,E几乎同时到达一个计算中心,估计的运行时间分另为2,4,6,8,10min,它们的优先权分别为1,2,3,4,5(5为最高优先级)。请用下面的调度算法,分别计算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忽略作业的切换开销):
(1)时间片轮转(时间片为2min)
(2)最短作业优先
解:(1)时间片轮转,各作业的执行结束时间分别为2,12,20,26,30,平均周转时间为:
T=(2+12+20+26+30)/5=18min
(2)最短作业优先,各作业的执行结束时间分别为2,6,12,20,30,平均周转时间为:
T=(2+6+12+20+30)/5=14min

⑴给出段页式存储分配方案的基本思想及产生什么零头?
⑵如果一页为2K,请通过以下给出的表计算出逻辑地址2/3673的物理地址

解:⑴段页式存储的基本思想:把程序按本身的逻辑结构分成若干段,每段都有自己的地址,内存等分成若干大小相等位置固定的块,分配是以块为单位进行分配,装入时把每段分成与块相等的页,页装入到块中,一个程序不用所有的段,一段不用所有的页都装入就可运行。零头:最后一页可能在存储时出现空间闲置。

⑵如果一页为2K,请通过以下给出的表计算出逻辑地址2/3673的物理地址。

解⑵从题意和表中看出属2段,页号1对应的块号33
物理地址=块的大小×块号+页内位移=2K×33+1625=69209
9.有一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主存空间为100K,采用可变分区管理及最先适应算法,作业和进程调度均采用FCFS算法,作业序列如下
作业 提交时间 运行时间 主存要求 装入时间
1 10.1 0.3小时 15K
2 10.3 0.5小时 60K
3 10.5 0.4小时 50K
4 10.6 0.4小时 10K
5 10.7 0.2小时 20K

• (1)作业装入主存的时间及次序;J1→J2→J4→J5→J3
(2)计算周转时间,及平均周转时间
作业 提交时间 运行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1 10.1 0.3小时 10.1 10.4 0.3
2 10.3 0.5小时 10.4 10.9 0.6
3 10.5 0.4小时 11.5 11.9 1.4
4 10.6 0.4小时 10.9 11.3 0.7
5 10.7 0.2小时 11.3 11.5 0.8
12. 段表如下:
段号 基址 长度 ……
0 1300 390 ……
1 400 780 ……
2 2900 1000 ……
3 230 30 ……
逻辑地址[1, 282]的物理地址是 (1) 682 ;
逻辑地址[2, 1003]的物理地址是 (2)溢出 ;
逻辑地址[3, 28]的物理地址是 (3)258 。
39.某个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配有输入机和打印机各一台,现有程序A和程序B并行执行,且程序A先开始50ms。假定程序A的执行过程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程序B的执行过程为:计算50ms,输入数据60ms,再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当忽略调度和启动外设等所花费的时间时,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把程序A和程序B并行执行时各自使用CPU与外设的时间用实线画在下图中

时间

CPU

输入机

打印机

(2)在程序开始执行直到两道程序都执行结束时,处理器的利用率是
________。
(3)程序B从开始执行直到结束实际花费的时间是________。
40.假设有一磁盘含有64000块,每块长度为1024字节,块号记为1~64000,现用2000个32位(Bit)的字作该盘的位示图,试问第59999块对应于位示图中第几字的第几位(字位均从0开始);而第1599字的第17位(同上,从0开始)对应于第几块?(10分)
41.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下列四个作业,采用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的调度算法,当第一个作业进入系统后就可以开始调度,忽略调度及I/O所化的时间。(8分)
(1)按上述要求填充表中空白处
作业号 进入系统时间 需计算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1 10:00 24分钟
2 10:06 1小时
3 10:12 36分钟
4 10:18 12分钟
(2)四个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为________。

‘捌’ 在操作系统中,什么是进程的作业调度,交换调度和进程调度

高级调度:又称作业调度。其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从输人的一批作业中选出若干个作业,分配必要的资源,如内存、外设等,为它建立相应的用户作业进程和为其服务的系统进程(如输人、输出进程),最后把它们的程序和数据调人内存,等待进程调度程序对其执行调度,并在作业完成后作善后处理工作。

低级调度:又称进程调度。其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将CPU分派给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执行低级调度功能的程序称做进程调度程序,由它实现CPU在进程间的切换。进程调度的运行频率很高,在分时系统中往往几十毫秒就要运行一次。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一种调度。在一般类型的操作系统中都必须有进程调度,而且它的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计能。

中级调度:又称交换调度。为了使内存中同时存放的进程数目不至于太多,有时就需要把某些进程从内存中移到外存上,以减少多道程序的数目,为此设立了中级调度。特别在采用虚拟存储技术的系统或分时系统中,往往增加中级调度这一级。所以中级调度的功能是在内存使用情况紧张时,将一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讲程从内存对换到外存上等待。当以后内存有足够的空闲空间时,再将合适的进程重新换人内存,等待进程调度。引人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它实际上就是存储器管理中的对换功能

‘玖’ 存储器实验如何实现两个存储单元的交换

在存储器实验当中,想要进行两个存储单元的交换,可以利用命令的方式来进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