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页式管理的基本原理
将各进程的虚拟空间划分成若干个长度相等的页(page),页式管理把内存空间按页的大小划分成片或者页面(page frame),然后把页式虚拟地址与内存地址建立一一对应页表,并用相应的硬件地址变换机构,来解决离散地址变换问题。页式管理采用请求调页或预调页技术实现了内外存存储器的统一管理。
② 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内存块的大小与页面大小的关系
1、内存块大:将要执行的页面装入分页内存,装入多少页面,不同系统算法不同。
2、内存太小:将非活动进程的页面,移入虚拟内存,装入要执行的页面,.NET系统会同时进行垃圾回收。
③ 分页式存储器的地址分成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但它仍是线性地址.为什么
分页式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采用分页存储器允许把一个作业存放到若干不相邻的分区中,既可免去移动信息的工作,又可尽量减少主存的碎片。分页式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如下: 1、 页框:物理地址分成大小相等的许多区,每个区称为一块
④ 分页式存储管理与分段式管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页和分段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概念上两者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
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确定,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一个系统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
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维一的,即单一的线性空间,程序员只须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地址。
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需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⑤ 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
分页式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采用分页存储器允许把一个作业存放到若干不相邻的分区中,既可免去移动信息的工作,又可尽量减少主存的碎片。分页式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如下:
1、 页框:物理地址分成大小相等的许多区,每个区称为一块;
2、址分成大小相等的区,区的大小与块的大小相等,每个称一个页面。
3、 逻辑地址形式:与此对应,分页存储器的逻辑地址由两部分组成,页号和单元号。逻辑地址格式为
页号 单元号(页内地址)
采用分页式存储管理时,逻辑地址是连续的。所以,用户在编制程序时仍只须使用顺序的地址,而不必考虑如何去分页。
4、页表和地址转换:如何保证程序正确执行呢?采用的办法是动态重定位技术,让程序的指令执行时作地址变换,由于程序段以页为单位,所以,我们给每个页设立一个重定位寄存器,这些重定位寄存器的集合便称页表。页表是操作系统为每个用户作业建立的,用来记录程序页面和主存对应页框的对照表,页表中的每一栏指明了程序中的一个页面和分得的页框的对应关系。绝对地址=块号*块长+单元号
以上从拓扑结构角度分析了对称式与非对称式虚拟存储方案的异同,实际从虚拟化存储的实现原理来讲也有两种方式;即数据块虚拟与虚拟文件系统.
数据块虚拟存储方案着重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冲突和延时问题.在多交换机组成的大型Fabric结构的SAN中,由于多台主机通过多个交换机端口访问存储设备,延时和数据块冲突问题非常严重.数据块虚拟存储方案利用虚拟的多端口并行技术,为多台客户机提供了极高的带宽,最大限度上减少了延时与冲突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块虚拟存储方案以对称式拓扑结构为表现形式.
虚拟文件系统存储方案着重解决大规模网络中文件共享的安全机制问题.通过对不同的站点指定不同的访问权限,保证网络文件的安全.在实际应用中,虚拟文件系统存储方案以非对称式拓扑结构为表现形式.
虚拟存储技术,实际上是虚拟存储技术的一个方面,特指以CPU时间和外存空间换取昂贵内存空间的操作系统中的资源转换技术
基本思想:程序,数据,堆栈的大小可以超过内存的大小,操作系统把程序当前使用的部分保留在内存,而把其他部分保存在磁盘上,并在需要时在内存和磁盘之间动态交换,虚拟存储器支持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目的:提高内存利用率
管理方式
A 请求式分页存储管理
在进程开始运行之前,不是装入全部页面,而是装入一个或零个页面,之后根据进程运行的需要,动态装入其他页面;当内存空间已满,而又需要装入新的页面时,则根据某种算法淘汰某个页面,以便装入新的页面
B 请求式分段存储管理
为了能实现虚拟存储,段式逻辑地址空间中的程序段在运行时并不全部装入内存,而是如同请求式分页存储管理,首先调入一个或若干个程序段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调用到哪段时,就根据该段长度在内存分配一个连续的分区给它使用.若内存中没有足够大的空闲分区,则考虑进行段的紧凑或将某段或某些段淘汰出去,这种存储管理技术称为请求式分段存储管理
⑥ asp.net中的存储过程分页原理
存储过程不是asp.net中的名词
存储过程是数据库中的一个功能。
存储过程是SQL语句和可选控制流语句的预编译集合,以一个名称存储并作为一个单元处理。存储过程存储在数据库内,可由应用程序通过一个调用执行,而且允许用户声明变量、有条件执行以及其它强大的编程功能。
存储过程可包含程序流、逻辑以及对数据库的查询。它们可以接受参数、输出参数、返回单个或多个结果集以及返回值。
可以出于任何使用SQL语句的目的来使用存储过程,它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在单个存储过程中执行一系列SQL语句。
2.可以在自己的存储过程内引用其它存储过程,这可以简化一系列复杂语句。
3.存储过程在创建时即在服务器上进行编译,所以执行起来比单个SQL语句快。
4.存储过程的功能取决于数据库所提供的功能。
⑦ 分页机结构原理
自动分页机通过轮轴与产品的接触和摩擦从而产生速度差,将一叠叠的包装袋、纸盒与卡类等产品进行单张地分开,并呈单张地传送至输送带上,使得喷码、检测、贴标等作业自动化完成。
3
自动分页机如何使用
1.必须从原稿的末页进行复印,分页器一般是15格,可以将复印品分为15份,当复印品超出了15份时,需要先复印15份,然后再复印所剩余的份数。
2.当使用自动分页机时,纸盒内的纸张需要凸面朝上,这样不会使复印品进入分页格时出现错差现象。通常每层分页格大概可以容纳30页的复印品,超出时容易出现卡纸。所以,当复印品过多时,需要在复印途中去除并分别放好,等全部都复印完毕,再将两部分都分叠在一起进行装订。
3.当自动送稿器与分页器一起使用时,需防止原稿偏斜造成复印品问题,以使残品被夹进复印品中而难以发现。因此,在复印过程中需随时留意分页器最上层的复印品,一般情况下,只要这页没问题,以下多层的都会是好的。
4.当自动送送稿器与自动分页器同时使用,遇到原稿大小不同,而复印分数又在分页份数之上时,可先复印分页器分页份数的剩余份数,。
5.当对色调不同的多页原稿进行多份复印之时,也可以先复印余份统一色调,之后才以复印品为原稿进行多份复印,避免反复调节显影浓度带来的问题。
6.使用自动分页器,需要选用光洁度佳、尺寸合适的复印纸,并在复印之前将纸盒里的纸张抖动下,将其充分抖开,否则,如果因静电吸引而粘在一起,会出现复印品缺陷或卡纸问题,造成分页的错误。
⑧ 说明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
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将主存空间和辅存空间分别等分为大小相等的若干页,页的大小为个字节,如(1KB),(2KB),(4KB)等,并且为每个页按顺序指定一个页号,即0页、1页、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