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储程序原理是谁提出来的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1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2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依此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3程序与数据一样存贮,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4这一原理最初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2. 存储程序的控制原理是什么
冯·诺伊曼原理
电子计算机采用了“存贮程序控制”原理。这一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提出的,所以又称为“冯·诺伊曼原理”。这一原理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影响,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直到现在,各类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还是采用冯·诺伊曼原理思想。冯·诺伊曼原理的核心是“存贮程序控制”。
第一步:将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
第二步:启动运行后,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 令要求什么事;
第三步: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如加法、减法),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操作数据取出送往运算器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指定的单元中;
第四步:当运算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存贮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是:
(1)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 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贮器中,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贮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3) 由运算器 、存贮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这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冯·诺伊曼思想实际上是电子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思想,奠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开创了程序设计的时代。
3. 计算机存储原理的提出者到底是谁
冯·诺依曼
计算机存储程序原理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6年提出的,把程序本身当作数据来对待,程序和该程序处理的数据用同样的方式储存,这正是治愈“神童”ENIAC健忘症的良方。冯·诺依曼和同事们依据此原理设计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计算机雏形,并确定了存储程序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冯·诺依曼的这一设计思想被誉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供参考
4. 存储程序原理是由谁于1946年提出的,它明确了计算机硬件组成的五大部分
它是由冯·诺依曼于1946年提出的。
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5. 以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谁提出的
冯·诺依曼
解释:
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 在典型情况下,完成一条指令需要3个步骤,即:取指令、指令译码和执行指令。
6. 什么是存储程序控制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存储程序控制:对自动交换设备的一种控制方式。其中呼叫的处理是由存储在一个可变存储器中的程序控制的。
20世纪30年代中期,冯·诺依曼大胆的提出,抛弃十进制,采用二进制作为数字计算机的数制基础。同时,他还说预先编制计算程序,然后由计算机来按照人们事前制定的计算顺序来执行数值计算工作。冯·诺依曼和同事们设计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计算机雏形,并确定了存储程序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冯·诺依曼的这一设计思想被誉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冯·诺依曼成功将其理论运用在计算机的设计之中,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计算机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冯·诺依曼式计算机是1949年研制的EDVAC,由于他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突出贡献,因此冯·诺依曼又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又称冯·诺依曼原理。
7. 计算机采用的“程序存储”原理,提出这个原理的谁
提出计算机采用“程序存储”原理的是:冯·诺依曼
中文名:约翰·冯·诺依曼
外文名:John von Neumann
国籍:匈牙利-美国
民族:犹太人
出生地:匈牙利布达佩斯
出生日期:1903年12月28日
逝世日期:1957年2月8日
职业: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毕业院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化学系、布达佩斯大学数学系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冯·诺依曼结构 博弈论
代表作品:《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血型:O型
主要成就:计算机、经济学、数学、物理学
冯·诺依曼于1946年提出的,把程序本身当作数据来对待,程序和该程序处理的数据用同样的方式储存,这正是治愈“神童”ENIAC健忘症的良方。冯·诺依曼和同事们依据此原理设计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计算机雏形,并确定了存储程序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冯·诺依曼的这一设计思想被誉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一般认为ENIAC机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是由美国科学家研制的,于1946年2月14日在费城开始运行。其实由汤米、费劳尔斯等英国科学家研制的“科洛萨斯”计算机比ENIAC机问世早两年多,于1944年1月10日在布莱奇利园区开始运行。
ENIAC机证明电子真空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技术,不过,ENIAC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
(1)没有存储器;
(2)它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甚至要搭接几天,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ENIAC机研制组的莫克利和埃克特显然是感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想尽快着手研制另一台计算机,以便改进。
8. 1946年是谁提出的存储程序原理
答案是 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储程序原理
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6年提出的,把程序本身当作数据来对待,程序和该程序处理的数据用同样的方式储存,这正是治愈“神童”ENIAC健忘症的良方。冯·诺依曼和同事们依据此原理设计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计算机雏形,并确定了存储程序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冯·诺依曼的这一设计思想被誉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虽然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但“存储程序原理”至今仍然是计算机内在的基本工作原理。自计算机诞生的那一天起,这一原理就决定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主要方式——编写程序和运行程序。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提高程序设计的自动化水平,改进用户的操作界面,提供各种开发工具、环境与平台,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加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可以少编程甚至不编程来使用计算机,因为计算机编程毕竟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但不管用户的开发与使用界面如何演变,“存储程序原理”没有变,它仍然是我们理解计算机系统功能与特征的基础。 EDSAC于1949年5月建成,它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实现内部存储程序的电子计算机,其中凝集着冯·诺依曼等人设想,也是后来所有电脑的真正原型和范本。
9. 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程序存储思想”是由__提出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指构成计算机的电子线路、电子元器件和机械装置等物理设备,它包括计算机的主机及外部设备。软件系统:指程序及有关程序的技术文档资料。包括计算机本身运行所需要的系统软件、各种应用程序和用户文件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具体工作的程序和数据,是整个计算机的灵魂。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部分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冯诺依曼原理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所以又称为“冯诺依曼原理”。该原理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的工作方式,直到现在,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依然沿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2、“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 ①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②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储器中(程序存储),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程序控制)。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3、计算机工作过程第一步:将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第二步:启动运行后,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令要做什么事。第三步: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如加法、减法),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操作数据取出送往运算器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指定的单元中。第四步:当运算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10.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理论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存储程序”原理,将根据特定问题编写的程序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然后按存储器中的存储程序的首地址执行程序的第一条指令,以后就按照该程序的规定顺序执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结束执行。
程序控制又称为PLC控制,通过设置参数的方式给变频器编制电动机转向、运行频率和时间的程序段,然后用相应输入端子控制某程序段的运行,让变频器按程序输出相应频率的电源,驱动电动机按设置方式运行。
(10)存储控制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扩展阅读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的要点是,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存储在内存储器中(存储原理),在运行时,控制器按地址顺序取出存放在内存储器中的指令(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然后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功能,遇到转移指令时,则转移到转移地址,再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程序控制)。
理论和实践证明,无论多复杂的算法均可通过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出来。每种结构仅有一个入口和出口。由这3种基本结构组成的多层嵌套程序称为结构化程序。所谓顺序结构程序就是指按语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执行的程序结构,是结构化程序中最简单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