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程为华长江存储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程为华长江存储

发布时间: 2022-08-21 16:43:52

㈠ 武汉弘芯项目烂尾背后:武汉合肥半导体产业优势对比与风口的思考

自中兴、华为事件发生后集成电路的地位不断提升, 社会 与资本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初衷确实是为了实现国产替代、自主可控,虽然这种思路没错但格局着实有点狭隘。当然如果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放到实现国家战略安全的地位,对产业的认识也会更深刻一些。

顶层设计的确瞄向了国家战略安全这一方向,但落脚到这个产业中,产业和资本的高度还是无法达成统一,因为各自的诉求不同。以中微公司创始人尹志尧为代表的产业从业者固然可以做到十年磨一剑,将刻蚀设备做到全球一线水平,但狂热资本的不断涌入,更多的是看到科创板、注册制等的实施带来的短期套利空间,毕竟相比以往如今上市的门槛和难度大幅降低。

集成电路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如果放到国产替代和国家安全的角度还是一个政策密集型的产业,如果将这四种重要的要素实现深度整合,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如果这四种要素中任何一个对集成电路产业的理解与认知出现偏差甚至误区,则会出现很大的问题,20年前的"汉芯一号"造假事件如此,武汉弘芯项目烂尾也是如此。

武汉弘芯一开始就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有所误区,比如一开始就定下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武汉弘芯项目原计划投资1280亿元,主要投资目标是建成一条月产能3万片的14nm逻辑工艺生产线、月产能3万片的7nm及以下逻辑工艺生产线以及相应的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但在2017年国内最好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刚搞定28nm HKMG工艺不久,直到2019年才在梁孟松的带领下搞定了14nm FinFET工艺。

2017年全球晶圆厂中有能力量产14nm及以下FinFET工艺的也就台积电、英特尔、三星和格芯,其中台积电和三星将技术节点推进到10nm,格芯是12nm,英特尔是14nm++ FinFET工艺,与格芯的12nm相当:

行业龙头也刚推进到14-10nm,武汉弘芯一开始就要上马14nm,就当是国内集成电路的产业基础,可能吗?

2017年国内技术达不到,资本目的不纯,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认知较浅,武汉弘芯项目如何推进?

可惜了蒋尚义的一腔热血。

武汉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还是相当薄弱,更没法与江苏和上海这两个产业集聚地相比,将之比喻为荒漠中的绿洲也不为过。

按申万行业分类,目前在A股上市的湖北半导体企业有盈方微和台基股份两家,其中台基股份主要从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生产与销售,是一家功率半导体企业。但盈方微在湖北荆州,台基股份在湖北襄阳,均不在武汉。

在新三板上挂牌的湖北半导体企业是思存 科技 (839113.OC),公司主要研发与销售多种类别的Wi-Fi模块及相关解决方案。公司在技术上得到高通的支持, 2019年营收与净利润分别达到2.50亿元和0.08亿元,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较弱。

东芯通信(430670)是位于合肥市的一家从事LTE基带芯片研发、销售及提供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但目前由于4G网络已经成为过去,公司业绩也一落千丈,2019年营收仅有0.15亿元,净利润亏损0.12亿元,已经连续四年亏损。

过去的终究要过去。

在光模块及光芯片领域武汉具有一定优势,光迅 科技 、华工 科技 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其中光迅 科技 是国内少有的业务涉及光芯片、光器件和光模块产业链的企业,而且公司依靠大股东烽火集团旗下的烽火 科技 ,产品可以很好的切入终端。但是在目前火热的高通量光模块领域公司相比中际旭创和新易盛有所滞后,相比已经研发出1000G光模块的华为以及Finisar等国外巨头差距更是明显:

合肥与武汉在存储器领域的竞争优势相当明显。武汉长江存储在3D NAND领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技术上4月份推出的X2-6070是业内首款128层QLC规格的3D NAND,拥有业内已知型号产品中最高单位面积存储密度、最高I/O传输速度和最高单颗NAND闪存芯片容量的存储器件。技术上与海力士、三星、铠侠等差距也就1-2代,如果公司能及时推出196层甚至256层3D NAND,技术上的差距已经相当小了。另外武汉新芯(XMC)除了Nor Flash等存储器件,自有晶圆厂也可以为客户提供55nm制程的低功耗逻辑和射频等工艺。

在DRAM领域合肥长鑫实现了重大突破,公司现有产品主要有DDR4内存芯片、LPDDR4X和DDR4模组,而且在中低端消费电子领域实现商业化。不过目前三星、海力士等已经将技术延伸到DDR5,在技术上还有一代的差距。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领域,武汉精测电子和合肥芯碁微是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精测电子是从事TFT-LCD/OLED等平面显示信号测试技术研发、开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在平面显示信号测试领域位于国内领先水平。不过公司目前将业务向半导体检测延伸,未来公司有望形成平面显示+集成电路检测双主业格局。

合肥芯碁微主要从事以微纳直写光刻技术为核心的直接成像设备及直写光刻设备研发、制造及销售,但目前公司的直写光刻机主要用于PCB,在平面显示领域有一定布局。由于技术自身局限,合肥芯碁微的直接成像技术还不能很好的应用于硅基半导体器件深亚微米节点的制造。

综上所述,从目前集成电路产业布局来看,除了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的存储器件,武汉和合肥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总体逊于江苏和上海,但以光迅 科技 为代表的光模块企业、以精测电子、合肥芯碁微为代表的设备制造企业在个别领域具有一定规模。

除了合肥长鑫,合肥的集成电路产业亮点不多,但如果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合肥的产业基础要略好于武汉。

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分为设计、制造和封测,目前武汉和合肥在设计领域存在明显短板。武汉昊昱微电子是从事功率半导体及模拟半导体设计的企业,公司基于CMOS、BiCMOS、BCDMOS等工艺开发了HYM533低功耗8位四路DAC、音频功放IC等器件;合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企业有合肥芯谷微电子、合肥恒烁半导体等设计企业,而且这些企业由"最牛风投机构"合肥市政府投资,部分设计企业颇具特色,但相比圣邦股份、兆易创新等企业,差距太明显。

在封测领域合肥的基础要好得多,而武汉则一片空白。封测领域合肥目前拥有合肥合晶和合肥速芯两家封测企业,其中成立于2000年的合肥合晶覆盖TO、SOT和DIP封装技术;成立于2018年12月的合肥速芯是集成电路行业咨询公司摩尔精英旗下封测企业,拥有QFN、BGA、SiP等封装技术:

当然合肥速芯的竞争力还来自于摩尔精英在集成电路行业中的资源整合能力,这一点可能是合肥合晶所不拥有的。

在制造领域武汉和合肥均有晶圆厂,其中合肥长鑫和长江存储各有一座300mm晶圆厂,主要是这两家企业均采用了IDM模式,这也是三星和海力士等存储器龙头的典型模式。除此以外PowerChip和XMC(武汉新芯)分别在合肥和武汉拥有一座300mm晶圆厂,产能较小,而且主要以成熟节点为主。

合肥集成电路产业的优势是打通了设计、制造和封测,武汉虽然有武汉新芯这样的晶圆代工厂,但封测还有短板。

当然在光模块等领域武汉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有人曾将中国半导体投资者归纳为无知者无畏型、无耻者无畏型和既无知又无耻型三类,其中无知者无畏型主要是地方政府,出于各种目的往往会出现"义和团"式的"造芯运动",典型代表就是武汉弘芯这个烂尾项目。无耻者无畏型主要是产业内企业"杠杆"式的"堵芯",怀着撞大运的心理借着主业的成功赌博式发展集成电路这个副业。既无知又无耻型就是那些暴躁狂热的资本,他们对产业规律视而不见,搞跨界投机式的"骗芯"。

一级市场如此,二级市场同样炒作投机之风盛行,最典型的就是中芯国际上市前后的炒作以及半导体板块的暴涨暴跌,让一众投资者吃了闷瘪。

集成电路行业是一个大投资、重积累、长周期、慢回报和高风险的行业,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推出只是解决了一个资本顺利退出的通道,但产业本身特征是无法在资本加持下能改变的,如果只是抱着投机甚至赌或骗的心态闷头扎入集成电路行业,可能自己怎么没的都不知道。

65nm制程的SoC芯片设计及流片成本2850万美元,16nm的设计及流片费用高达1.06亿美元,足可以让很多中小型设计企业倒闭好多次了。

㈡ 国产芯片三大龙头股是哪三个

1、兆易创新

兆易创新位列全球Nor flash市场前三位,且随着日美公司的退出,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存储价格不断高涨,公司的盈利能力亮眼。

公司产品线覆盖刻蚀机、PVD、CVD、氧化炉、清洗机、扩散炉、MFC等七大核心品类,下游客户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力微电子等国内一线晶圆厂为主。

㈢ 合肥长鑫和长江存储两个企业的存储芯片和未来发展哪个更有潜力

长鑫是内存,长江是闪存。内存断电数据丢失,闪存断电数据依然在,技术层面,闪存技术难度更高!另外长鑫是买的国外底层技术,然后升级优化发展,发展有一定局限性,且与世界一流水平有2-3代的差距!而长存完全自主研发,技术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从市场发展来看,内存技术有天花板,需求市场几乎停止增长,而闪存技术革新空间很大,市场需求每年更是以30%的增长速度扩张。综合来看长江存储发展前景更大!

两家企业之间内部高层人员同属于紫光派系。因此在产业结构分工上是协调合作方式。合肥长鑫主攻可读存储;长江存储以研发可写存储。

长江存储属于国家队,合肥长鑫地地道道属省级队。由此看来,长江存储比合肥长鑫起步高。不过合肥长鑫率先将上市产品对标到世界同等级别,而长江存储还需时日。

另外,众所周知,玩存储晶圆是个烧钱项目,风险变数极大,所以这些企业背靠的是有实力的大级别体量玩家。长江存储背靠武汉,是国家倾尽全力打造的存储之都;合肥近几年靠集成芯片(京东方)实实在在是挣到百千亿的,夹持国家科学中心名头不可小觑!

综叙,潜力谁大不好说,一个是小狮子,逐渐霸气侧漏想挑战王位;一个是小老虎,虎虎生威欲占山为王!

冲出重围千亿起步,强敌环伺巨头统治。

存储芯片的前景如何展望?

合肥长鑫,成立于2016年5月, 专注于DRAM领域 ,整体投资预计超过1500亿元。目前一期已投入超过220亿元,19nm8GbDDR4已实现量产,产能已达到2万片/月,预计2020年一季度末达4万片/月,三期完成后产能为36万片/月, 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DRAM厂商。


长江存储,成立于2016年7月, 专注于3DNANDFlash领域 ,整体投资额240亿美元,目前64层产品已量产。根据集邦咨询数据,2019年Q4长江存储产能在2万片/月,到2020年底有望扩产至7万片/月,2023年目标扩产至30万片/月产能, 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NANDFlash厂商。

最近利基型内存(Specialty DRAM)的价格大涨,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DRAM 是什么?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作用原理是利用电容内存储电荷的多寡,来代表一个二进制比特是1还是0。这一段听不懂,听不懂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它运算速度快、常应用于系统硬件的运行内存,计算机、手机中得有它,你可能没听说过DRAM,但你一定知道内存条, 没错,DRAM的最常见出现形式就是内存条。

近几年的全球DRAM市场,呈现巨头垄断不变,市场规模多变的局面。



全球DRAM生产巨头是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分别占据了41.3%、28.2%和25%的市场份额。

2019年市场销售额为62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7%。其中美国占比39%排名第一,中国占比34%排名第二,中美是全球DRAM的主要消费市场。细分市场,手机/移动端占比40%,服务器占比34%。

总结来说,巨头垄断,使得中国企业没有议价权,DRAM芯片受外部制约严重。 当前手机和移动设备是最大的应用领域,但未来随着数据向云端转移,市场会逐步向服务器倾斜。

未来,由于DRAM的技术路径发展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微缩制程来提高存储密度。那么在进入20nm的存储制程工艺后,制造难度越来越高,厂商对工艺的定义已不再是具体线宽,而是要在具体制程范围内提升技术,提高存储密度。

当前供需状况,由于疫情在韩、美两国发展速度超过预期,国内DRAM企业发展得到有利发展。

合肥长鑫、长江存储 两家都是好公司,都在各自的赛道中冲刺,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打破寡头垄断的格局。

看哪家产品已经销售了,其他吹得再好都是假的

目前看合肥长鑫优势明显

合肥长鑫和长江存储两个企业的存储芯片和未来发展哪个更有潜力?闪存也好内存也罢都是国内相当薄弱的环节,都是要在国外垄断企业口里夺食,如果发展得好都是相当有潜力的企业。只是对于市场应用的广度而言,合肥长鑫的内存可能相对来说更有潜力一些。



这两家企业一家合肥长鑫以DRAM为主要的专注领域,长江存储以NAND FLAH领域,而且投资都相当巨大,都是一千亿元以上的投资。长江存储除了企业投资之外,还有湖北地方产业基金,另外还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介入,显得更为有气势。而合肥长鑫主要以合肥地方投资为主,从投资来看看似长江存储更有力度更有潜力一些。


不管时闪存还是内存,目前都被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外的几家主要企业所垄断,价格的涨跌几乎都已经被操纵,国内企业已经吃过不少这方面的苦。DRAM领域的三星、海力士、镁光,NAND领域有三星、东芝、新帝、海力士、镁光、英特尔等,包括其他芯片一起,国内企业每一年花在这上面购买资金高达3000多亿美金,并且一直往上攀升。



这两家企业携裹着大量投资进入该领域,但短时间之内要改变这种态势还很难,一个是技术实力落后,另一个是市场号召力极弱。目前与国外的技术距离差不多在三年左右,况且这两家的良品率和产能还并不高没有完全释放,在市场应用上的差距就更为悬殊。


从市场应用上来看,各种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及移动产品将会蓬勃发展,内存的应用地方相当多,甚至不可缺少,这带来极大的需求量。相对而言,闪存应用地方可能要稍稍窄小一点,但需求同样庞大。



国外三星、海力士等处于极强的强势地位,而合肥长鑫和长江存储要想从他们嘴里争夺是相当不容易的。不过有国内这个庞大的市场作后盾,相信这两家未来都有不错的前景,一旦发展起来被卡脖子的状况将会大为改观。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风高扬》。

理论上说长江存储潜力更大,技术水平距离三星更近。长鑫的话制程跟三星还有一些差距,另外gddr5和ddr5长鑫都还没影。

市场来说长鑫的dram内存价值更大。

但是不论nand还是dram存储市场都是需要巨额投入和多年坚持的,所以谁钱多谁潜力大。

合肥长鑫是国产芯片的代表企业,主要从事存储芯片行业中DRAM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计划总投资超过 2200 亿元,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自主研发实力、工作经验丰富的成建制国际化团队,员工总数超过 2700 人,核心技术人员超过 500。

长江存储成立于2016年7月,总部位于武汉,是一家专注于3D NAND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集成电路企业。目前全球员工已超 6000 余人,其中资深研发工程师约 2200人,已宣布 128 层 TLC/QLC 两款产品研发成功,且进入加速扩产期,目前产能约 7.5 万片/月,拥有业界最高的IO速度,最高的存储密度和最高的单颗容量。

存储芯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存储芯片行业起步晚,缺乏技术经验累积。中国本土制造商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仍在努力追赶。

谁先做出产品谁就有潜力,两家现在主要方向也不一样,一个nand一个dram,也得看技术和顶级玩家三星的差距

当然是长江存储更有潜力,长江存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堆叠工艺平台,是国家存储产业基地,长鑫买的外国专利授权,发展受到外国技术限制。长江存储可以依靠3d堆叠工艺平台轻松杀入dram领域,而长鑫却没有可能进入nand领域。

㈣ 黄冈的江滩与武汉有何区别能不能建设江滩公园

江滩大同小异,武汉江滩背靠大都市的繁华,人流量大,而黄冈江滩则保持比较自然的生态,都是不可多得的休闲游览资源。武汉在开发江滩资源上起步早,为市民办了一件大好事,是民心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鄂州在这方面也做得不错,围绕三国文化,打造观音阁公园,成为鄂州市民休闲 娱乐 和 旅游 的一大亮点。黄冈市可以借鉴上述两市的经验作法,结合自己的实际,考虑文化和人文因素,建设江滩公园,让古城黄州更加美丽动人。

黄州历来是三国赤壁 旅游 胜地,黄州的赤壁文化 旅游 价值较大,更有利于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黄州江滩公园正在建设,战略定位十分重要。黄州江滩没有一个较雄伟的赤壁大门,有可能只停留在绿化建设,不利于打造5A赤壁风景区。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武汉与黄冈的位置关系,先看看下面一张图:

武汉与黄冈同处于长江岸边,桐柏山与大别山脚下,江汉平原东缘处。武汉恰好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处,并把武汉分割三个镇:汉口、汉阳、武昌。黄冈位于武汉东100多公里的长江北岸,车程一个小时左右。

从自然环境优劣来看,武汉与黄冈处于山前冲积平原地带上,地势低平,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成了这块肥沃的土地,特别适合农耕生产,人口在这里集聚,密度较大,武汉人口1400多万,黄冈人口约700多万。

近些年来,两座城市发展都很快,武汉对沿江进行了改造,把江滩充分利用起来,建起一座座江滩公园,成为了人民休闲,举办文化活动, 旅游 观光的去处。那么与武汉咫尺之遥的黄冈能建江滩公园吗?与武汉的江滩有什么区别呢?

江滩,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河岸,武汉、黄冈都在长江岸边,地质构造来说也没有什么区别,黄冈在武汉下游,仅从长江的影响,江滩形成来看,长江也不会厚引彼比,给武汉带来的泥沙多,黄冈少,形成的江滩也不会有多大差别。

但综合比较,武汉有汉水交汇,扩大的泥沙来源。另外两条河流交汇,河水流速要变慢,泥沙就要开始沉积,那么形成的江滩,武汉资源要丰富一些,事实上也是如此,汉口、汉阳、武昌都能形成江滩,陆续得到开发利用。而黄冈周边的举水、巴水、浠水带来泥沙毕竟不能与汉水相比,面积较小。既然江滩是河水带来的,武汉与黄冈江滩还是有区别的,只是存在着数量多少,面积大小的区别。

说到时这里,黄冈的朋友可能要说,我们家门前的一块江滩怎么也没开发呢?这可是这个问答的焦点。

地理学上讲的区位优势是指一个地区位置,与周边事物的空间联系,包括:政治、经济发展、交通、人口分布、城市吸引等。

武汉从2001年起,汉口长江江滩开始苏醒,仅仅几年时间,一座芳草萋萋,绿树成荫,集休闲 娱乐 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江滩公园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了武汉 旅游 新名片,随后汉江江滩,青山江滩,武昌江滩相继开建。它依赖于什么,政治因素起了很多作用。

武汉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政策的倾斜,资金的流向与黄冈相比不是在一重量级上,江滩的开发得需要地方政府砸钱,国家因为河流的治理也会有相当一大部分资金支持。其次,武汉的交通位置是有目共睹的,江滩改造好,外商投资也跟进来,会形成良好生态效益与与 社会 效益。富土康、长江存储等这么优秀的企业不是被吸收来了吗。

黄冈也是 历史 文化名城,但GDP产值与武汉就不能PK了,经济受限,尽管也有与武汉同样的江滩,还没有开发利用,不要急,这么好的资源总会开发的,与武汉一样成为沿江美景之一。

如果我们放眼全局,长江中下游两岸,未来会成为我们国家经济 发达 地带、文化长廊,毕竟这里的区位优势这么好,内河运输,公路、铁路、航空、水资源都有优势。如果我们开发华北平原成为可能吗?水资源一个要素就会卡住脖子,而长江却有非常好的条件,武汉只是长江两岸规划的一个缩影,未来规划的不仅仅是黄冈、鄂州,长江中下游沿岸有二十多座城市,江滩都会得到陆续开发,黄冈江滩只是迟早的事。

还有就是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 修建,武汉这一带防洪标准达到了千年一遇,为此江滩资源开发才有底气,如果不建三峡,谁会把大笔大笔钱砸到河里,什么时候打水漂?会如履薄冰。也许三峡水库给中下游带来有很多机会,未来会有一个个迷底揭开。

我还是今年十月份才去过武汉,

在汉口火车站下车,

在一家小客栈住了二天,

然后搭地铁到武汉天河机场飞回北海的。

我的这张头像就是在汉口江滩照的。

横过长江母亲之河,令我兴奋无比。

我看到长江大桥,长江二桥,十分震憾。

我还没有去过黄冈,但是我有一位同学就是黄冈的。我还有一位老师是黄州的。

我希望有机会去

看看黄洲,

看看赤壁。

看看黄州江滩公园。

武汉,加油!

黄州,加油!

度过疫情,必胜!

建江滩公园不是说建就建的,首先要有经济实力。一,江滩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大量的建筑材料,游玩设施,名贵的花草树木;二,有一群管理江滩的工作人员,有绿化管理人员,有江滩清洗车辆,有几十人的保安人员,还有几十人的保洁工……这都是需要钱来维持的,不然,要不了几天江滩就成了垃圾滩,没有人再去游玩了。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长江作为中国第一长河绵延6300公里,途径11个省市,沿途重要的城市有上海、南京、芜湖、宜昌、武汉、重庆等。我家就在南京长江大桥附近(附照片)也有幸去过一些长江沿途的城市。

因为长江毕竟是天险,受制于交通,多数城市都是沿江发展,城区和江边隔着点距离。武汉和重庆两座城市是拥江发展的代表,南京也慢慢开始拥江发展。现在南京城区两条过江隧道、两条过江地铁、一座大桥,目前还有几条在建过江通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过江通道建设,城市会把长江作为城市的名牌,会沿着着长江两岸发展城市,而不是受制于长江天险。相信黄冈的江滩也会陆续开发成为滨江公园,希望黄冈早日把江滩打造成黄冈靓丽的风景线。(附广州珠江两岸花团锦簇的照片)

武汉加油!!

黄冈的江滩带有乡土气息按地气散发出泥土的芬芳,武汉的江滩明显现代化些,亭台舞榭缺少黄冈那种原始气息。黄冈是个经济欠发达城市,没有必要建江滩公园。

黄冈江滩和武汉江滩差别大了,不能比较的,武汉江滩是两江四岸,包括汉口江滩,青山江滩,武昌江滩,江夏江滩,汉阳江滩,光一个汉口江滩就7公里!而且武汉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且武汉三镇是同步发展。

黄冈江滩讲的主要是黄州那一段,但黄州城区只有30万人口,而且对面是鄂州,并不一定能协同发展,经济状况也比较差。并且黄州的地势比较低,防洪压力比较大。更多的可能要考虑到防洪功能,而不是简单的观光状态。

您是说的武汉汉口的那个江滩公园嘛?

我是武汉的在读大学生,汉口的江滩公园是我平日里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

基本上每年开春返校我都会抽一个周末时间去汉口江滩,顺便去去归元寺数个罗汉。

汉口江滩公园位于两江交互处(长江,汉水) 武汉三镇的交接点。现在长江的运输业没有原来那么发达了,所以江面上除了几艘观光船也没什么了。所以其实江滩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

我一般到那里的时候都是下午,我会在那儿静静的坐着,等着天渐渐暗下来,听着浪拍打亲水平台石台阶的声音,回顾回顾过去,憧憬憧憬未来。

随着太阳的日渐低沉,望着从沿江步道前走过的老人,有的独自杵着拐杖蹒跚着走过,有的相互依偎着走过,也有的背着卡通书包手脚不那么利索的跟着孩子走过……

——————————————

好,扯远了。

江滩公园的建设属于市政工程,需要政府出资建设。

武汉江滩公园建设的好处:

1.武汉沿江地区居民众多,建设江滩公园为惠民工程,便于居民散步跳广场舞,利用率高。

2.武昌那侧有重点 旅游 景区——黄鹤楼(5A) ,汉口侧有晴川阁(4A)。 外地游人较多,提升武汉整体形象,故适合建设江滩。

3.武汉市有较多的企业,经济水平较好,政府税收总额较周边城市多,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这么长的沿江步道和美丽的江滩公园。

4.该处原来就是多个码头和水上加油站,故岸边原来就有配套道路,改造起来易如反掌。

5.在汉口江滩公园处可以隔岸遥望武汉的高楼大厦,风景相对来说比较好。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3.武汉政府资金充足。武汉不止有汉口江滩公园及沿江步道,在武昌还有东湖绿道以及武汉森林公园等惠民场所。

黄冈等地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之后,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谈谈建设江滩公园的事宜。

[附图为江滩公园拍摄的武汉华灯初放的夜景*3; 武汉街拍;武汉的口号展板;以及市政建设时间轴]

希望武汉这次可以挺住,更美好的明天等着我们!武汉!每天不一样!加油!

没啥大的区别,只是武汉作为省会更加繁华,所以开发得也更多,黄冈也有滨江公园,当然也可以不断开发、建设。

㈤ 紫光国微行业分析,002049行业分析

近来,科技板块表现突出,相关个股的上涨很多,市场上的投资者也将目光投向了科技板块。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讲讲科技板块中细分行业,特种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头羊--紫光国微。


在开始分析紫光国微前,给大家分享我排好名次的特种集成电路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即可获得: 宝藏资料:特种集成电路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紫光国微是国内特种集成电路老大,主营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销售,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的开发、生产与销售,LED蓝宝石衬底材料生产和销售。此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有SIM卡芯片、银行IC卡芯片、存储器、总线器件等。


大家浏览完了紫光国微的基本情况,下面了解一下紫光国微公司有什么优势,适不适合投资呢?


亮点一:拥有创新技术以及众多的知识产权


公司在创新技术方面有很突出的表现,建立了单片及组件总线产品的设计、验证和测试平台,现场可编程技术与系统集成芯片被结合,现已成功研发了具备现场可编程功能的高性能系统集成产品;通过多年的努力开发实践之下,公司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和产业化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等核心产品领域,人才和知识产权优势超越业内,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让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确立了坚固的基础。


亮点二:突出的市场渠道与品牌优势


公司积累的客户资源也是十分雄厚的,与全球各大行业客户形成紧密合作,产品在全球各地的市场上都有卖。并且与智慧连接、智慧金融等方面厂商开展长远的战略配合,芯片生态系统越来越发展强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在提高。 将来,公司将不断注重市场需求,抓住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汽车电子以及数字货币等方面快速进展的机会,发扬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把不一样的产品与服务提供,与此同时在产业链上下游市场上进行了积极开拓,在获得资本市场力量帮助的情况下,达成了公司战略发展的目标,不断地在行业内学习与探索,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篇幅有规定,更多关于紫光国微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学姐已经整合到这篇研报里了,直接戳这里就可以了: 【深度研报】紫光国微点评,建议收藏!


一、从行业角度来看


科技板块成长性很强,处在一条景气度十足的赛道上。作为科技板块的细分行业,特种集成电路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军事武器中,美国的科技封锁、我国的政策支持以及国防信息化的需求牵引为我国特种集成电路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因为资质、技术、市场等都属于该行业的多重壁垒,竞争格局基本稳定;下游智能芯片的需求空间非常大,这也给国产提供了充分的替代空间,行业内还有非常充足的发展余地。紫光国微子借助其多年技术的积累、充足的产品线、涉及面广的市场布局,有希望在国产化的大背景下,使市场优势地位更加稳固,从而在行业的发展当中优先获得红利。


综合而言,本人认为紫光国微现在已经属于特种集成电路行业里的龙头老大,能够在这个行业转变的关头,趁着时代较好,迎来高速发展。不过文章还是存在滞后性的,比较好奇紫光国微未来行情的话,戳一下这个链接就可以了,会有专业的投顾为你提供诊股的帮助,能够知道紫光国微现在行情是不是在一个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紫光国微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㈥ 微电子是系统工程,一些集成度较低的芯片已经把价格压得很低了,要创造微电子 产品 很难吗能干些啥事

微电子的设计,从使用者端去考虑,一点都不难,尤其是你也知道系统工程,从电子线路的配套布局,千变万化,总是会有空间的较低成本,以及应用创新,可以干的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