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存储器商机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存储器商机

发布时间: 2022-08-21 11:53:59

1. 什么是eMMC

eMMC的一个明显优势是在封装中集成了一个控制器,它提供标准接口并管理闪存,使得手机厂商就能专注于产品开发的其它部分,并缩短向市场推出产品的时间。这些特点对于希望通过缩小光刻尺寸和降低成本的NAND供应商来说,具有同样的重要性。EMMC的结构
eMMC
结构由一个嵌入式存储解决方案组成,带有MMC
(多媒体卡)接口、快闪存储器设备及主控制器——
所有在一个小型的BGA
封装。接口速度高达每秒52MB,eMMC具有快速、可升级的性能。同时其接口电压可以是1.8v
或者是3.3v。EMMC的应用
eMMC现在的目标应用是对存储容量有较高要求的消费电子产品。今年已大量生产的一些热门产品,如Palm
Pre、Amazon
Kindle
II和Flip
MinoHD,便采用了eMMC。为了确认这些产品究竟使用了哪类存储器,iSuppli利用拆机分析业务对它们进行了拆解,发现eMMC身在其中。EMMC的发展
eMMC规格的标准逐渐从eMMC4.3世代发展到eMMC4.4世代,eMMC4.5即将问世,eMMC下一个世代将会由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主导的UFS(Universal
Flash
Storage)规格接棒。未来其他像更进一步的MCP产品也会把Mobile
RAM一起包进去,因此要打内嵌式内存之战,也是要看各家内存资源和技术的齐全度。
以台厂布局来看,目前都是NAND
Flash设计公司孤军奋斗,像是群联与内存模块龙头大厂金士顿(Kingston)合作,双方更将合资成立新公司,擎泰与美光合作eMMC产品等。
但以台系内存模块厂而言,目前还在寻找商机的切入点,除非找到愿意全面支持的内存大厂,否则未来可能只能做大陆山寨手机市场。
来源:什么是emmc

2. 移动存储套装是什么意思

移动存储套装是指便携式的数据存储装置,指带有存储介质且(一般)自身具有读写介质的功能,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其他装置(例如计算机)等的协助。

现代的移动存储主要有移动硬盘、USB盘和各种记忆卡。不属于移动存储的存储设备有硬盘、软盘、光盘等介质,内置/外置磁盘驱动器等。

移动存储设备具有高度集成、快速存取、方便灵活、性价优良、容易保存等性能。从存储介质上来区分,的移动存储设备大致分为磁介质存储(如ZIP、LS-120、USB移动硬盘等)、光介质存储(如CD-RW、dvd、MO)和闪存介质存储(如USB闪存盘、各种闪存卡)三种。


发展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存储的需求不断增加,用户对于可靠的低成本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灵活性、性能、数据备份和信息共享方面。这就使移动数据存储设备在数据备份、存档和交换等各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在网上搜寻大量的信息、数据以服务于学习和工作,已成为人们上网的基本需求。对数据存储设备的需求将以每年85% 的速度增长。大部分的行业用户、电脑DIY用户都会把移动存储产品作为一种电脑标配。

随着IT产业的迅速发展、网络的蓬勃兴起、存储交换的日益频繁及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会出现移动存储产品蓬勃发展的局面。未来个人财产、个人信息与电子资料的安全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带有全息照片并附带全部个人资料、能随时存储信息的“一卡通”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移动存储市场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力,容量更大、功能更全、速度更快、体积更小、应用更广、无需驱动、价格低廉、功耗更低、使用更方便、保密安全性高、稳定性强、时尚化、外观新颖别致的移动存储产品将倍受青睐,为网络信息时代增添无限的光彩。

3. 疫情中的电子元器件商机有哪些eimkt

电子元器件产业快速发展 电感器行业前景较好


4. 关于酒店会议的设计方案

I-MEET---艾玛拓
I-MEET(艾玛拓)多媒体中控会议系统等产品2011详细资料
(招投标方案设计专用)




广州艾玛拓电子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3
二、设计原则及依据3
2.1、设计原则3
2.2、设计依据6
2.3、工作环境7
三、功能与定位7
3.1、中央控制系统7
3.1.1、系统描述7
3.1.2、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7
3.1.3、中央控制设备8
3.1.4、应用软件8
3.2、会议发言系统9
3.2.1、系统描述9
3.2.2、发言设备9
3.4、视频会议系统9
3.4.1系统设计原则11
3.4.2系统设计总体目标12
3.4.3系统方案设计说明13
3.4.4系统方案功能说明13
3.5扩声系统15
四.智能会议系统设备说明21
4.1中控设备21
4.1.1、超强版可编程多媒体会议中控MT-680021
4.1.2、可编程多媒体中控MT-660025
4.1.3、七寸无线触摸屏:MT-650728
4.1.4、双色无线5.7寸触摸屏:MT-650530
4.1.5、电源控制器:MT-620832
4.1.6、音量调节器:MT-620633
4.1.7、VGA矩阵切换器:MT-VGA080835
4.1.8、AV矩阵切换器:MT-AV080839
4.2会讨设备42
4.2.1、多功能数字会议系统主控机:MT-880042
主席单元特性MT-8806/MT-881644
代表单元特性MT-8808/MT-881845
4.2.2、轻便式会讨主机:MT-890046
主席单元:MT-890648
代表单元:MT-890849
4.2.3会议延长线MT-802049
4.3红外线语言分配系统50
4.4.2高速云台摄像球:MT-800050
4.5扩声系统51
五.系统培训53
5.1、培训计划53
5.2、培训内容54
5.2.1培训教材的编制与管理54
5.2.2培训方式与时间、人员安排54
六.售后服务55
6.1、售后服务说明55
6.2、售后服务内容56
6.2.1、会场保障措施56
6.2.2、故障响应时间56
6.2.3、设备硬件和软件的维护服务57
6.2.4、设备包修和回访制度57
6.3、售后服务承诺58
七.工程案例59
一、概述
此次担任***********的音响和数字会议系统设计工作,我们所提供的设备完全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现场的条件和工作环境。因此,我们所设计的系统可满足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性能可靠的使用要求。
二、设计原则及依据
2.1、设计原则
AV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需求分析、系统规划、发展考虑、产品选择、可行性论证、工程施工、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按照标书要求及经济实力,结合当今流行的技术,在明确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
我们在实施AV系统设计时,遵循"积极兼容、安全可靠、先进实用、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总体设计原则,在充分考虑甲方要求、招标文件及所提供相关图纸的基础上,结合我公司多年从事电子会议系统工程经验,对"**********会议系统的具体应用需求"进行了深入的规划和设计,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合理美观又便于维护、服务的特点,主导思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安全可靠性原则
在本系统设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考虑对系统安全性的要求,AV系统的建设应尽可能把安全漏洞降到零。各子系统应具有中心监督和管理能力,要充分考虑设备和线路的容错机制及冗余能力,对决策性会议系统和通信能够提供稳定、即时启动和扩充。在设备选型方面,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质量信誉的品牌产品。
?经济性原则
要从经济性着眼,在完成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出最大的效益。系统规划时应根据核应急实际的需求、财力及投资水平,不盲目追求功能大而全,要注重经济实用。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处理好各系统应用对平台性能的需求,尽量节省设备投资。
?可扩展性原则
可延展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提供将来新的多媒体信息载体出现时的端口和新的分支预先作好硬件、软件和管理接口。二是AV系统平台必须具有升级能力,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从而为将来电子会议系统升级到其他更新的技术作好准备。
?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
AV平台应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使本系统易于扩充,使相对独立的各子系统易于进行组合和调整。同时,设备要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充分利用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网络的优势,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求硬件设备,传输介质,软件系统相互独立,自成平台,使相互间依赖减至最小,使其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要保证音、视频和灯光系统的互联、互动,为信息的互通和应用的互操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先进性原则
当前AV系统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设备不断涌现并趋于成熟,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起点要高,应尽量选用先进的技术及数码设施,将系统的技术水平定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在系统规划及选择设备时,应从一个较长的需求出发,以便使系统的发展相对稳定,也就是说当AV系统建成后,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实用性和易操作性
在AV系统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实用性和易于操作性,确保使用当前技术成熟的设施和通信技术,会议工作人员熟悉的操作界面及其易学易懂的应用系统,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实用性则保证系统的建设能在发挥应有的作用外,又不铺张浪费。
?智能会议系统连线图
作为现代化办公的AV系统,我们认为其功能应参照现代多媒体电子会议来设计的,即兼容化、数字化、媒体化、智能化、集中化模式。所有部分均围绕着准确的语音图像信息传送、还原来考虑。我们这次设计的AV系统应为业主提供多种多样的多媒体电子会议手段,并保证AV系统具有技术的先进性和系统的可靠性;对会议室的数字会议、同声传译、视频影像、音频扩声、灯光控制和环境控制等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建设,力求系统配置合理,并保证各系统日后的互操作性和可兼容性;为配合行政决策支持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平台构造方案,对多种软硬件平台做出分析,论述并评估结果。
2.2、设计依据
本次方案的主要设计依据有:
?JGJ-57-2000/T67-200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GB95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J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GB/T14476-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16-92(95年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扩声译音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5-1995)
2.3、工作环境
电子会议系统及设备可满足以下运行环境的要求。
设备运行环境:
"环境温度:-10℃~+40℃
"月最大平均相对湿度:≤90%
"工作电源:三相交流380V±10%,50Hz±5%,三相五线制
单相交流220V±10%,50Hz±5%
三、功能与定位
3.1、中央控制系统
3.1.1、系统描述
本次会议室的中央控制系统要求达到以下标准:
XXXXXXXXXXXXXXXX
3.1.2、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
数字会议以其简单的网络系统处理和传送数字信号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会议系统。它是利用网络时分复用技术,并将语言数字化的会议系统,在同一根电缆上实现多路同时发言,多路同时同声传译、投票、表决等功能。它对于所有类型的会议都提供灵活的管理,具有多功能、高音质、数据传送保密等优点,可以对会议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控制。
智能型会议系统一般由中央控制设备、发言设备、同声传译和语种分配设备、资料分配显示设备和应用软件组成。
3.1.3、中央控制设备
中央控制设备(CenterControlUnit)是会议系统的核心。它可以独立操作,实现自动会议控制,也可以由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控制,实现更复杂的管理。
全自动的会议管理不需要工作人员操作,能自动管理会议的进程。功能包括:话筒管理,同声传译,电子表决,控制多个高品质的数字音频通道、数据通道和通讯通道。这些功能可以保证在无人监管的条件下对会议进行有效的控制;
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控制的会议管理,不但具备全自动的会议管理的所有功能,而且可以由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实施控制。功能包括:先进的同声传译和话筒管理,资料产生和显示,三种表决方式,内部通讯,建立代表数据库,出席登记和音频处理。
3.1.4、应用软件
一般系统都设计了功能丰富的软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在PC机上由MicrosoftWindows执行,从而使会议的准备、管理和控制在多功能的图形计算机环境下进行,按照特定的系统要求可以将任何的模块结合装入,运行软件的PC与系统相连接,因此,通过系统的总线与发言,翻译,控制设备形成直接链路,所以会议的全面管理可以集中到一点来控制,使得操作更方便,高效,也使数据分配更容易。
3.2、会议发言系统
3.2.1、系统描述
根据大会议室使用功能要求,满足各种会议的语言扩声需要所必备的会议硬件设施,系统中配备了专业的手拉手带表决数字会议发言系统。此会议系统配合后续介绍的先进的视频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后成为了一套先进的电子智能化会议系统。在本方案的设计中,我们使用了手拉手带表决数字会议系统。
为了满足当今日益增长的国际会议的需要,司设计了整套手拉手带表决数字会议系统。
本系统最大可操作120台话筒装置,可满足不同大小的会议规模。
3.2.2、发言设备
固定发言席包括主席机和代表机。话筒有很强的方向性,因此即使在很嘈杂的环境也有很好的表现。话筒有一个红色的指示环,当打开话筒时指示环亮起来。为了防止声反啸叫,当打开话筒后,扬声器停止发声。
3.4、视频会议系统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当今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断增加,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加快企业运作,提高竞争力,已是众多企业的当务之急。会议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的研究表明,有效的信息55%依赖于面对面的视觉效果,38%依赖于说话者的语音,而只有7%依赖于内容。传统通信工具,如电话、传真等,都无法达到面对面或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沟通效果。
视频会议使人们能进行自然的、计划好的会议,而摆脱了距离的限制也避免了进行耗时、费力的长途旅行。视频会议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再现实地会议的效果,减小因距离因素而产生的与会者之间的隔阂。然而,图像通信所占的带宽太大,无法应用于实际的通信中。
进入90年代,随着ITU制定第一个H.320标准和H.323标准,视频会议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视频会议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手段,已逐步被众多政府部门和跨地区企事业单位所采用。
视频会议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入世脚步声的临近,各企事业单位都面临更大的商机,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视频会议可以在多方面哦提升您的通信效率和工作效果。
节省会议旅费、时间
大量的财务数据表明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每年的公务差旅费都很高,而且每次开会或会面中大约80%的时间需花费在路途中。可见视频会议的应用意味着更大金钱和时间的节约。
提高开会的效率
由于召开视频会议的费用大致与开会的时间成正比,就促使与会代表节省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而且由于与会人员就在本地,和会议的资料、文件、实物都在身边,可以充分方便地相互交流。
增加参加会议的人员
在很多场合,参加会议的代表往往因为工作紧张或经费有限,无法参与会议。而使用视频会议后,则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员参加会议。此外在利用电视会议来进行问题研究、方案制定时,可以随时方便地增加一些与会代表,真正做到集思广益。
从以上不难看出视频会议是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媒体通信技术,它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并在网络通信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由于一、网络和数字压缩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H.323协议栈的确定),使整个会议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二、是因为它能够给客户带来显着的效益,比如大大节省时间,减少员工出差频率,提高双方的联系次数,较快的做出决定,使生产成本得到大大的降低等。
对于大型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如同工商等针对国家机关等单位来说,常年超负荷运转,出差开会,已成为令人苦恼,望而却步的事。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既达到召开会议的目的,又避免了出差外地。从效果上来看,可以缓解交通紧张状况,节省时间和经费,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一些紧急性会议,视频会议在争取时间,及时商讨决策、及时贯彻上级重要指示、及时取得重要信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我们还可以在"视频会议系统"基础之上开展远程培训、企业电子商务等延伸业务。
所以大力发展和使用视频会议这一先进工具,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可以更好的保护国家利益、人民权益。
3.4.1系统设计原则
☆先进性
由于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发展极为迅速,更新换代频繁,为保证系统有较长的生命力,设计的网络方案,要选择较高的起点,不仅满足现在应用的需要,而且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使网络能够在尽可能长的时期内保证应用的需要。
☆实用性
设计网络系统时,必须保证网络的实用性,并在性能接近情况下,使网络结构尽可能简洁。
☆灵活性
在保证使用要求和技术可行性的前提下,电视会议系统所有终端设备具有便于操作、管理、实用有效的卓越特性,并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修改和扩充系统设备功能。
☆开放性
系统必须接受具备国际标准协议的设备入网。
☆扩展性
随着应用变化的需要,网络的性能和结构应能够方便灵活的扩展,局域网的内部结构及站点的调整不影响骨干网。初期采用的设备支持以后的网络平滑的扩容,保证在网络的成长过程中,网上业务不会受到影响
☆经济性
在设计网络系统时,应提供性能价格比高的解决方案,并综合考虑设备价格变化,设备升级扩展等因素。
☆可靠性
本系统具有良好的远程图像传输功能,图像清晰,伴音与图像严格同步。
主机高度集成一体化设计;
断电、误操作不会导致设备损坏;
无操作系统故障,不会死机;
不惧怕病毒的袭扰,攻击;
功耗,能够长时间(数小时,数天,数月)开机工作
☆快速实时性
能够在任何时间及时召开内部电视会议,迅速将主会场图像传送到其他各分会场,保证图像清晰并与伴音同步,保证图像动态连续性和实时性。
☆网络管理的统一性
完善的网络管理是电视会议系统组网成功的重要保证,而能否建立起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对于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在进行网络设计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网络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建设效果。
3.4.2系统设计总体目标
根据视频网络系统集成的经验,以及我国多媒体通信网建设的现状,本方案应具有如下特性:
可扩展性:这是首要的,本方案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实施方案,必须易于添加新的服务系统。
安全性:系统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
兼容性:目前,国内各种网络的建设方兴未艾,保证系统良好的兼容性是业务扩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经济性:网络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和公众,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进而产生收益和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
演绎性:系统建设是一个可持续滚动发展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吸收营养、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为了实现上述特性,我们将本着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宽带网络是整个方案的实现基础,对宽带IP网络的设计,要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所流行的主流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运行系统,汲取国内外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经验,从网络信息化的实际要求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网络资源,确保网络内部的互联互通。
3.4.3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在此方案中,主会场以配备一台I-MEET(艾玛拓)会议室终端设备,并且,主会场视频终端设备带内置MCU,因目前共有八个会场,所以需在另一分会场配置一台带内置MCU实现级联。在其余六个分会场同样分别配备I-MEET(艾玛拓)视频终端,所有会场的I-MEET视频终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点对点视频会议,同时通过主会场视频终端内置MCU可以实现多点的视频会议,并且可以实现数据画面的同步传输。
3.4.4系统方案功能说明
I-MEET视频终端实现的功能:
超凡的画质
?在H.261、H.263+、H.263++和MPEG4的视频编解码协议。
?采用隔行扫描的视频编辑模式和噪音过滤功能;
网络界面:
?LAN线路可达:PCS-1P支持2Mbps
强大的实时表述功能:
?通过数据处理盒PCS-DSB1和XGA解决方案进行数据共享;
?通过电子白板进行实时的表述;
?通过记忆棒演示JPEG格式的幻灯片;
支持内置MCU
?实现ISDN和IP线路的最多六点的1+5分屏的视频会议功能;
?级连的情况下可实现十点的视频会议功能;
?支持H.320&H.323分路功能;
实现IP线路的稳定连接:
?适应性的网速自动控制功能
?数据传输速度根据网络的流通情况进行自动调整;
?实时自动重复请求功能
?通过编码器的缓冲功能恢复传输过程中的丢包;
极好的音响效果:
?(I-MEET)可以加强音频接收器和扬声器的效果;多方向的麦克风将自动捕获声音;
?全方向扬声器;
?回波消除功能;
多种新功能
?双显示器功能:一个显示视频,一个显示数据
?可连接多个摄像头;
?远端摄像头控制功能;
?可通过网络浏览器进行外部控制;
?支持多语种功能;
I-MEET(艾玛拓)视频会议终端从混合音频、视频、计算机数据传输,到电子白板,为您提供无限自由的的视像会议系统,具有数据会议和多点会议组合功能。在外型设计上结合了办公室环境,采用了摄像机和机身分离安装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会议室中自由应用,6点摄像头机位预置,声音反馈抑制,实现更清晰的音质。
产品视频通讯技术严格依照ITU-T频会议国际标准H.323和H.320协议,配备标准的(10BaseT和100BaseTX)IP接口,使用IP方式连接最大带宽可达2Mbps、ISDN连接方式接最大带宽可达768kbps(ISDN连接需要配备PCS-B768)。
I-MEET(艾玛拓)音视频会议终端具备灵活的扩展性、多种配置的选择,使用者能够自由的控制会议设施的成本。利用PCS-323M1/PCS-320M1经过升级后,通过IP/ISDN方式可以召开多达10点的视频会议(当主机串联的时候)。在使用一台I-MEET(艾玛拓)音视频会议终端作会议主机的情况下,利用PCS-323M1经过升级后,通过IP方式可以召开多达6点的视频会议;使用PCS-320M1经过升级后,通过ISDN方式可以召开多达6点的视频会议。
利用PCS-DSB1数据连接盒可将PC画面实施的传送到远端。传送的PC画面的能达到XGA的分辨率,PCS-1同时具备PCS-DSB1RGB的功能。(在使用IP连接/ISDN连接时,可收到连续的4CIF画面)。终端配备电子白板接口,在mimioXi上可以使用USB接口进行直接连接,可以将预先准备的数据资料发送给其他人。
与无线文件传输台PCS-DS150的红外线无线传送对应。使用PCS-DS150降低成本,将物体的立体影像传送到远方,4CIF静止画面连续输出。
动态的网络连接速率控制功能,可以在网络繁忙的时候,自动的降低通信速率,使在连接速率不稳定的状况下进行顺利的视频会议成为可能。支持56kbps网络连接64kbps网络连接,自动判断线路连接状态。通过WEB控制,联网自动检测状态。ITU-TH.281支持远程摄像机操控功能。
内置存储器,利用存储器可以实现内部JPEG图像传送、电话账单数据保存、电子白板数据的保存。帮助功能、简单的GUI操作画面。多点会议登记,消息群发。
3.5扩声系统
我们在充分考虑到系统今后的使用方式及使用功能后,重点侧重于语言清晰度、传声增益,以及方便的操作性和灵活的功能转换等方面。此外,还要充分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可靠性及扩展性。
音频扩声系统方案特色
1)选用最优秀的音箱和功率放大器及其专用处理器,具有多重控制及保护功能,确保系统的关键部分;
2)音箱采用吊装方式安装,力求声场覆盖均匀,整齐美观;
3)采用媒体矩阵数字处理器进行控制及处理,计算机调试,可以预存各种使用模式(如普通会议模式、报告模式、演出模式等),操作简单只需轻触无线触摸屏选择按钮,避免误操作;
4)采用全数字计算机控制数字会议系统超心型会议话筒,最大限度地杜绝声反馈,极大提高了传声增益;
5)配置多种信号记录及播放源(DVD/CD光盘机、硬盘录像机等),数字化程度极高,音质效果好、记录时间长、易于存放。
6)室内设置多路音频输出接口,方便外部系统的配接使用;
7)系统设备均采用各厂家所长的产品,性能价格比好,配套性强;
8)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为今后系统的升级预留了条件。
对建声处理的建议
混响时间(T60):混响时间是衡量厅堂音质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简言之,语言扩声要求混响时间

因内容过长,请提供 有关的邮箱,方便发!!!

5. 什么是区块链分布式存储,IPFS挖矿分布式存储商机与Filecoin未来发展趋势

中心化存储和分布式存储
当前的存储大多为中心化存储,存储在传统的中心化服务器。如果服务器出现宕机或者故障,或者服务器停止运营,则很多数据就会丢失。
区块链,作为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则能很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是由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决定了的。区块链上的数字记录,不可篡改、不可伪造,智能合约让大家更高效地协同起来,从而建立可信的数字经济秩序,能够提高数据流转效率,打破数据孤岛,打造全新的存储模式。

6. 控制器没有足够的带宽供USB大容量存储设备

只有比较新的主板芯片才支持.
可以混用,就是快慢的不同

U口设备也有1.1和2.0之分,买时问问,最好试一下速度,与商家所说的1.1接口的设备对比一下,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了.

传输无极限
USB2.0专题
乌云

part1 USB世界一瞥

高速需求与落后的接口规范

IT产业的一切都变化很快,尤其是在电脑方面,笔者使用的PC的处理器从30MHz发展到如今高达3000MHz,变化何止100倍这么简单,但是有些东西的变化却实在跟不上节奏。放眼PC上众多的接口种类,随口说出的信息就足以让人吃惊:

● 串口,通常简称COM,学名RS232的接口,早在AT/XT时代就开始使用,经过一次升级后其传输速率最高也只有115.2Kbps。

● 并口,通常也称为打印口、LPT口等,比COM稍晚后开始使用,至今已经用了超过10年,最高传输速率也只有1Mbps。

● PS/2,通常作鼠标、键盘口使用,也是一种并行传输设备,运行频率比并口高,应用时代较晚,但也已经有足足8年之久。

这三种外部接口的年龄加起来大概也可以相当于一个中年人了吧,与如今不到一年就会有一次变革的电脑技术相比,它们实在是太长命百岁了。但是,人们对外设的应用需求实在是越来越大,现有的这些外部接口根本无法满足它们的需要。

● 目前电信主推的ADSL宽带网络提供的传输速率为512Kbps,对于通讯设备我们一般使用串行接口,但COM口区区115.2Kbps的可怜带宽实在太令人失望了。

● 高分辨率扫描仪扫描一张海报,文件容量达到几十兆已经很常见了,但我们必须等待LPT口传输时间长达数分钟,但Photoshop处理一下却只要几秒。

● PS/2接口的鼠标分辨率太差了,每秒只有40到60次的数据交换对如今越来越频繁移动鼠标的人们而言显得有些难以为继。

除此以外,老式接口都无法扩展延伸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设需要接口,摄像头、数码相机、MP3随身听、外置硬盘、光驱等接踵而来,这么多的设备往哪儿接呢?面对人们的日趋扩大的需求,老式的外部接口虽经人们一再改进、加强,却实在无法继续“老当益壮”了。

USB规范实现外部接口大一统

需求和不足引起了矛盾,于是精明的商人们察觉出了其中的商机,一个全新的外设接口规范应运而生了。USB,中文全称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其接口总共只使用4根连线,其中两根为电源线,两根为数据线,是典型的串行数据传输模式。

USB2.0的工作示意图

USB第一版的规范定为1.1,其最大传输速率为12Mbps,最多可支持127个USB外设连接到计算机系统,物理结构为星型,也就是说,即使你的主板上只有一个USB接口,只要你能找到合适的USB Hub,你就可以实现连接最多127个USB设备。

USB规范的传输模式覆盖了原先我们现有的三种传统外部接口,其中同步传输模式满足了打印机等设备要求高速、持续的数据传输模式,中断传输模式满足了类似鼠标、键盘这样的轮寻机制、低速传输设备的需求,而块数据传输则让各类调制解调器设备得以充分发挥。除了上面的这些传输模式以外,USB规范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即插即用。我们常用的外部接口往往是只能通过主动而且手动发送检测信号来获取接口上设备的种类信息,甚至有时候我们还无法查到。COM设备的型号种类检测不易,一般需要手动设置,LPT口在开机状态下不能安装或者拆除,因为并行设备在带电操作时插拔接口可能导致短路,烧毁电脑,PS/2接口电流量小,保护措施妥当,一般不会导致烧毁,但开机时插上设备并不能让电脑检测出来,无法使用。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越来越多外设的使用,USB规范提供的即插即用技术有效帮助人们解决了使用方便性问题,无论何时,只要你想使用,你就可以将设备插入接口,使用完毕就可以拔下,大大提高了电脑的使用效率。

随着全新的USB 2.0规范诞生,USB设备的传输速率已经高达480Mbps,原先在USB 1.1上可以使用,但嫌速度不够的设备也成为可供选择的对象,人们不但能够使用USB接口的鼠标、键盘,USB接口的扫描仪、打印机,更多的则是越来越流行的数码设备和移动存储设备。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有不少人在使用PS/2的鼠标、键盘,LPT口的打印机,COM的调制解调器,但是凭借内置电源供应,高速传输速率,以及PnP即插即用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便利性,USB实现外部接口大一统并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需求是USB发展的原动力

USB技术的产生是由于人们迫切需要更快速、更方便、更统一的接口标准,那么它的发展原动力也由需求来提供。

快速:现有的USB 2.0传输速率已经高达480Mbps,折合约60MB/s的峰值传输速率,虽然从目前看来,这个速度已经足够应付绝大多数应用,但谁都知道,速度的提升永远没有极限。以对速度需求最大的移动存储设备来看,酷鱼V硬盘的峰值传输速率已经超过70MB/s,持续传输速率也高达44MB/s,由它构成的移动硬盘即使用USB 2.0接口也难以实现最大速率,由此可见,比480Mbps带宽更高的USB 3.0也指日可待。

方便:USB设备在即插即用方面设计得不错,但是人们会期待更可靠、方便的USB设备规范,人们会期待USB可以提供更高的电流(现有的为500mA),这样移动刻录机可以不再需要外接电源,人们会期待USB的热插拔技术会更加可靠,这样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不必担心数据会意外丢失。

USB OTG标准的提出,让USB2.0可以摆脱一定要有主机端与设备端依赖,大大扩展了USB2.0标准的应用范围

兼容:USB是一种通用的串行接口规范,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接口的结构和形状都没有改变,人们会越来越依赖它作为标准的外设接口,所以,在今后的USB规范中,我们可以相信它的外形和结构将不会改变,无论是USB 3.0还是4.0,都应该与1.1和2.0兼容,毕竟一个并非新生的规范最重要的就是向前兼容性。

USB技术是一种平民化产品,它诞生之初就没有非常惊人的参数规格,但它所提供的却是用户最期待的,在可以预计的将来,未来的USB将沿着现在廉价而又优秀的轨道继续前进,对科技来说,只有需求才会创造技术。

无限扩展的USB应用

USB开始使用到现在已经有超过5年的历史了,在这5年中,USB规范一直没有什么更改,但USB的应用则在不断增加,早期人们还只是用它作简单的鼠标外设接口,随后才出现了USB接口的键盘、打印机、扫描仪。随着USB 2.0的正式投入使用,USB接口的各类存储设备发展之快让人目不暇接,不仅成熟的USB硬盘伴随着USB 2.0那高达480Mbps的带宽一举突破瓶颈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便携刻录机、闪盘存储器也因为速度的提高而为人们所接受。

USB的发展将不会停止,串行接口已经被人们确认为未来发展的方向,频率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使用越来越方便,将成为USB 3.0乃至4.0努力的方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USB将可以把它的应用领域扩展到现在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到的领域。USB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对于USB的依赖也将越来越明显。

part2 USB2.0带来了什么

USB 1.1 vs USB 2.0:

速度上的鸿沟

为电脑硬件制订标准无疑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制订USB规范显然就是其中之一,但如果你要说制订USB 2.0规范是为什么,那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USB 1.1与USB 2.0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的区别究竟有多大?其实,USB 2.0和1.1之间的差异并不如我们通常所想的那么夸张,但你也千万不要把它看得太小了。

USB 1.0/1.1传输速度上与老式的接口相比提升了10倍有余,此外,4芯电缆提供了500mA的电流让我们可以不需要其他外接的电源,总体来说,它是一种廉价而且使用方便的接口。

魅力四射的NetMD离不开USB2.0

USB 2.0是USB 1.1的升级版本,USB 1.1设备与USB 2.0是相互兼容的。USB 2.0规范中详细规定了如何通过硬件来辨别USB 1.1还是USB 2.0,所以,他们的相互兼容性问题毫不存在,只是如果你将一个USB 1.1设备与一个USB 2.0设备相连,你会发现它的速度只能达到USB 1.1的标准。既然没有兼容问题,而且规格中也没有涉及到电源供电问题,那么唯一的差异就表现在突出的速度改变上:USB 1.1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2Mbps,而USB 2.0的最大传输速率高达480Mbps!

480Mbps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是传统串行接口COM口速度的40000倍,加强型并行LPT口速度的48倍,USB 1.1版本的40倍,百兆以太网络的4.8倍,即使与高端外设接口IEEE 1394相比,它也比IEEE 1394a规范高出80Mbps的带宽。如此高的速度,让人们不禁感叹USB 2.0和过去老式的外设接口之间真是有着巨大的速度鸿沟。

迅速扩展的应用领域

USB 2.0的流行只是在最近才开始的,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到其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展,无论是何种外设,每个厂商都在研发或者生产相应的产品,而消费者也期待着新技术被应用到各种新产品上去。

USB2.0有望在DV上和IEEE1394共存

对USB 2.0技术反应最强烈的莫过于对带宽需求巨大的移动存储设备领域。移动存储设备是自USB规范诞生以来受益最大的产品类型之一,过去我们所能使用到的移动存储设备大概只有笨重的硬盘抽取盒,而当USB规范诞生之后,人们可以在开机状态下热插拔闪盘存储器,可以使用大容量而安装方便的笔记本硬盘盒,更有意思的自然是移动刻录机。但是,虽然USB 1.1技术提供了比原先更大的带宽和更方便的安装方式,它那12Mbps,折合1.5MB/s的传输速率瓶颈仍然严重制约了设备的实用意义。当USB 2.0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之后,符合USB 2.0规范的移动硬盘、移动刻录机、移动光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过去20GB数据要花超过3小时才能移动完毕,如今USB 2.0只要不到6分钟就能做到,仅此一项就足以让所有人心动。正因为如此,移动硬盘的种类由原先以小容量笔记本硬盘为主,转向大容量高速硬盘,甚至部分还使用了台式电脑的7200转硬盘,充分利用USB 2.0的大带宽优势。移动刻录机、光驱方面,原先这类设备最大速度只能达到8倍速,绝大多数甚至只能达到4倍速或者6倍速,现在却无一例外开始使用20速甚至24速的高速规格,可谓是飞越式的发展。

除了存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也是非常关注USB 2.0应用的设备。过去LPT口的打印机、扫描仪在对大容量图片进行处理时速度非常慢,而且往往在传输数据时无法对电脑进行操作,换成USB 1.1时,这个情况得到了相当的改善,但当输入输出图片的质量越来越高,逐渐向照片质量发展时,USB 2.0的应用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此外,MP3播放器、数字视频录像等都可以开始面对USB 2.0,它们可都是数据传输的大户,非常急需高速传输的带宽。

坚强的竞争对手——IEEE 1394

IEEE 1394,又称为FireWire或iLink,是Apple公司开发的一个名为FireWire的、高速、实时串行标准。IEEE 1394无需集线器,可以在一条带宽为400Mbps的总线上最多连接63台设备,但若一味以一线串珠方式的(Staight Line)连接,最多只能连接16台设备,只有采取混合连接才能实现额定的63台设备连接。设备间采用树形或菊花链拓扑结构,最多可以有1023个总线进行互连。如果需要,IEEE 1394可以为接入设备供电。对于内部设备来说,IEEE 1394所供应的电量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外接设备,一般还是需要再使用专门的外部电源供电。

便携硬盘的瓶颈被打破

从上面这个规格看来,IEEE 1394是一个与USB 2.0相比非常有竞争力的规范,现在使用的1394a标准于1995年就开始制订,到现在持续了7年之久,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外设规范。它之所以没有普及,关键在于它高贵的身价和定位。目前IEEE 1394已经成为数码影像设备的传输标准,并且被广泛地用来连接包括硬盘、扫描仪以及数码相机等在内的计算机外设。

如果将USB 2.0和IEEE 1394a进行对比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区别。

首先是USB 2.0的传输速率与IEEE 1394a大致相当,但最新设计的IEEE 1394b即将出台, USB 2.0的480Mbps传输速率与IEEE 1394b的4Gbps相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发展计划上IEEE 1394规范更具有前瞻性。

扫描时快速的数据传输无需等待

其次USB设备对CPU资源的占用率大,而IEEE 1394设备有专门的数据传输处理芯片,所以对CPU占用率相当小,这在实际使用中就可以了解,USB 2.0的移动硬盘在传输数据时资源占用率是IEEE 1394版本的10倍。

再次是设备无关性问题,IEEE 1394设备可以被广泛应用,被用到不同的电脑平台,甚至连普通家电都可以直接使用,因为它具有设备无关性,而USB则无法脱离电脑生存。

从数码相机中下载图片的速度大增

然后是扩展能力,IEEE 1394每个总线可以连接最多63个设备,这似乎比USB要少,但实际上IEEE 1394可以允许1023个总线再进行互连,实际上其设备总数可以达到63×1023个之多,远远超过了USB。

有了USB2.0,外置刻录机的速度不再被羁绊在4X左右

上面提到的四点都是纯技术问题,从技术上看,IEEE 1394确实非常先进,无论从任何方面说,它都有相当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IEEE 1394未必可以取代USB技术,最关键在于它的市场定位。IEEE 1394是一种高技术的规范标准,长期以来它都定位于高端的数字影像传输等方面,由于拥有独立的数字处理芯片,它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上非常高,但价格也相对昂贵,与价廉物美的USB 2.0相比,无法实现普及。在可以预见的将来,USB 2.0将把绝大多数普及的外设接口统一起来,而IEEE 1394系列则会延续其高端贵族应用的形象,继续在数字视频领域独领风骚。

part3 USB2.0高速设备初体验

USB 2.0规范的诞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按照这个规范设计出的产品逐渐开始普及于世,除了对带宽尤其不敏感的鼠标、键盘之类小型设备,诸多设备都开始转向USB 2.0模式。

控制芯片

要体验USB 2.0给我们带来的极速外设快感,首先得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你的电脑必须内置有USB 2.0接口的支持。USB 1.1和USB 2.0为了相互兼容固然在接口规格上完全相同,但是数据处理上则有快有慢,将一个USB 2.0规格的外设与一台只有USB 1.1规格的电脑相连,其结果只能让该设备运行于USB 1.1模式下,传输速率也只能降低到12Mbps。

Intel在南桥芯片中增加了对USB 2.0规范的支持,推动了USB 2.0的普及

支持USB 2.0规格的主板必须要有相应的控制芯片,目前来说,我们常见的系统有三种不同的芯片来支持USB 2.0接口:来自威盛(VIA)的VT6202和NEC的D720100AGM两款芯片是专门为支持USB 2.0设备而设计的芯片产品,多用于集成在主板上,也被单独制作成USB 2.0控制卡,供早期电脑使用;而来自Intel的FW82801DB芯片则是一款多用途的南桥芯片,也被称为ICH4芯片,配合Intel的i845、i850系列芯片组使用。

推出时间较早的NEC USB控制芯片在早期被高档主板纷纷采用

在这三款控制芯片中,NEC的产品发布时间最早,是全世界第一款民用批量生产的USB 2.0控制芯片,在稍早一些的高档主板上较为常见,但由于芯片自身表面积太大,很不适合用于制造独立控制卡。因此,不久以后威盛就看准时机,推出专用的USB 2.0控制芯片VT6202,逐渐开始取代NEC D720100AGM,成为目前最常用的专用USB 2.0支持芯片。VT6202的表面积只有NEC产品的35%左右,而且在各项测试中,VIA控制芯片的CPU资源占用率非常小,作为老电脑配套使用的USB 2.0专用控制卡相当合适。Intel的FW82801DB在支持USB 2.0方面也相当出色,与其他两款产品不同的是,它在支持USB 2.0时充分利用了其内置的HUB式结构,虽然资源占用率稍高,但不占用PCI总线带宽,不影响系统其他设备的使用,而且数据传输性能也独占鳌头。

采用VT120芯片的USB 2.0控制卡是现在的主流产品

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

除了硬件上要支持以外,软件也必须给予支持。我们现在能使用到的最新版本操作系统莫过于Windows XP了。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微软在研发Windows XP之时还没有任何一款USB 2.0芯片被开发出来,更不会有人将它送到微软去认证驱动程序,于是微软也自然不会把USB 2.0驱动程序包含在Windows XP中。所以,也有人说微软的Windows XP不支持USB 2.0。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驱动程序毕竟只是一个软件,Windows XP自己不曾携带也可以由别人提供。目前,NEC、Intel和VIA就已经各自提供了自己芯片所需要的驱动程序。NEC D720100AGM的驱动程序发布最早,有多个版本,其中早期为Beta版,由NEC与微软共同开发而成,是一个集驱动程序和Windows的USB 2.0支持补丁包共存的软件集合,只是兼容性始终有些问题。VIA的驱动程序更新速度较快,目前已经到2.42版,其兼容性和稳定性都让人满意。Intel在驱动方面本应该直接添加入主板驱动包内,但不知为何Intel始终将其独立出来提供,最新版本为2002年7月开发,无论兼容性和稳定性都不错。

移动硬盘

存储类设备的确是对USB规范扩展最有实际需要的产品,而其中尤其以移动硬盘为甚。移动硬盘基本上是以桌面台式硬盘或者笔记本硬盘为核心,加装IDE转USB的控制系统组建的移动存储设备,它的特点在于存储容量大,单位容量的成本较低,而且存储设备的传输速率非常高。但是移动硬盘往往容易碰到的问题就是即插即用的接口很难选择,价格低廉的USB 1.1只有12Mbps速率,而选择速率高达400Mbps的IEEE 1394a又会碰到价格高、没有普及的问题。所以,现在USB 2.0刚开始普及,众多厂商都纷纷看好,推出各式各样的移动硬盘来。

移动硬盘在USB 1.1模式下一般只能达到大约1MB/s的传输速率,一旦到了USB 2.0下那将会有多大提高呢?根据笔者使用迈拓3000LE的测试来看,使用各种不同的控制芯片,其传输速率都有不同,最快的Intel芯片可以维持在17MB/s左右,而NEC和VIA则一般维持在13MB/s左右,小文件传输时一般维持在3.54MB/s到4MB/s之间,这个数据虽距离480Mbps的USB 2.0极限(相当于60MB/s)还相当远,但与早期USB 1.1规范的移动硬盘相比提高还是非常之大。过去,若使用一个20GB容量的移动硬盘,想要将其填满,恐怕得花上5小时还不止,所以早期的移动硬盘大多只有2GB、3GB容量,至多也不过10GB,即便如此,2GB容量的移动硬盘也得花半个多小时才能复制完,实用意义寥寥。如今USB 2.0的移动硬盘虽然不能真的提高40倍速度,却至少提升了10倍有余,移动硬盘使用意义大为增加,可以说是USB 2.0规范应用后得益最大的一种产品了。

在选购移动硬盘时,我们会发现,无论你的硬盘有多快,实际上它的持续传输速率都不会超过控制芯片的参数,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移动硬盘使用的高规格的硬盘(例如5400转或者7200转),而你的USB 2.0控制芯片却是较低的VIA或者NEC芯片,那么你的投资就会有相当部分的浪费。通常来说,USB 2.0移动硬盘即使只使用5400转的硬盘也已经达到了速度极限,更高档次产品则只有微小的提高了。如百事灵外置PC硬盘有一款使用7200转硬盘的产品,在使用USB 2.0时性能也只比5400转的Disk On The Go系列略微提升,只有改用IEEE 1394接口后才有更大幅度的提升。

扫描仪和打印机

扫描仪和打印机是一个长期使用LPT口的领域,这个领域的厂商长期以来就对USB接口规范非常感兴趣。USB 1.1的到来解决了这些外设的即插即用问题,让人们在安装打印机、扫描仪时不必太担心会导致接口短路、主板烧毁的问题,但是始终没有办法解决传输速率问题。在使用USB 1.1接口连接的打印机或扫描仪在处理高质量大幅面照片时,人们往往要等待数分钟的数据传输才能让设备开始动作,而且由于USB资源占用率颇高,此时的电脑运行起来也相当缓慢。如今USB 2.0正式大面积投入使用,厂商焉有不投怀送抱之理。

USB 2.0接口的打印机和扫描仪种类和数量颇多,让人目不暇接,主流的Epson、Canon和HP都有相应产品,但基本上我们可以发现一点,那就是无论打印机还是扫描仪,基本上都以中高档级别产品才提供USB 2.0支持。低档打印机和扫描仪只能处理低分辨率的图片信息,数据传输量不大,用USB 2.0没什么意义,而高档的打印机、扫描仪往往使用的是专业的SCSI接口,一些商用打印机则采用了百兆网络接口,提供打印服务,所以USB 2.0存在也没多大用处。

7. 家用机,商用机,服务器,工作站有什么区别

家用机 提供日常的音乐 游戏 娱乐 等功能
商用机 高安全性和稳定
服务器 规格要求严密,稳定性要求的高。能够长时间的持续性工作,并对外提供服务。
工作站 一种高档的微型计算机,通常配有高分辨率的大屏幕显示器及容量很大的内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并且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功能和高性能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以及联网功能。

8. 移动互联网时代,哪些板块最多商机

近几年移动终端用户的增长迅猛,手机逐渐成为继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之后的全新媒介形式,俗称“第五媒体”。手机是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拥有随时接触、传播、反馈、一对一到多点互动等特点,其信息个性化、定向沟通、低廉成本等优势。由于新媒体其特有的优势,能对前四大媒体进行有效整合与补充,所以第五媒体成为大家都看好的一座金矿。随着2009年3G牌照正式发放,智能手机普及率提高,移动应用服务日趋丰富,移动互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手机广告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分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4月,Apple公司发布iAD;5月,Google公司收购AdMob,4月1日,国内首家移动广告平台有米平台上线,手机广告成为移动互联网热门行业。随着未来网络资费下降、智能手机普及率提升,手机广告市场前景看好。借助新媒体,广告主可以根据广告诉求、广告内容和目标受众的不同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广告表现形式,以达到最佳的广告投放效果。基于手机的个人专属性,结合客户的手机行为数据分析更能做到个性化推送,手机广告的效果将更加高于其他传统广告模式。而移动互联网迅猛的发展及别具创意的商业模式,正在颠覆着传统营销渠道。毫无疑问,手机广告今后将成为企业营销利器。

9. 谷歌将终止无限照片免费存储,这是为什么

谷歌将终止无限照片免费存储,开始收费。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策略吧,毕竟从出来到现在都好几年了,一直没有收钱,突然收钱,肯定是他们的策略,可能谷歌要出台新的产品了,就在这个方面,好像是有15g的免费存储空间,这其实对于一些平时不拍照,然后又很少出去的人来说是够了的,毕竟也没有多少照片可以存的,这些空间都太多了,就像我本人就是这样的,大概有个5个g的照片吧。对于谷歌这种做法,我个人觉得肯定会走一部分人的,就是那些之前用的不多,刚开始用的新用户,一看,我去,这刚开始使用就要收费,这谁受的了啊,从此就退出了谷歌,一看我们的网络网盘,和一刻相册,真的相比之下我们这个产品良心多了,给你那么多的免费存储空间,而且只要你充值一次svip就送永久的2t空间,这还不香嘛,我推荐大家要存照片的都去使用一刻相册,无限空间是真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