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ibm存储钥匙32mb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ibm存储钥匙32mb

发布时间: 2022-08-20 19:47:15

1. IBM笔记本冷机启动慢是什么回事啊`

电脑运行慢的原因:

有很多人,都说自已的计算机如何慢、如何慢,其实令自已的计算机慢的原因,如果将所有原因算出来,简直多的是!不过我会在这里简介一下令计算机慢的主因!

1、在开机时加载太多程序

2、桌面上开启桌布

3、没有定期清理硬磁盘和重组硬盘

以下的,我就会很详细地说明一下如何加速计算机和令计算机慢的病征!解决七大常见影响计算机表现的原凶当计算机忽然慢下来时,你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甚么而引致损害了计算机?其实不必太介怀,因为一个小小改变,都可能会影响到计算机运作表现,而且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都会引起各种些微的改变。任何问题总有方法可以解决的,就让我细细道出七大常见影响计算机表现的原因,解决了它们之后,便可以安心享用计算机的高性能。

4、删除常驻程序

何谓常驻程序呢?常驻程序就是在开机时加载的程序,而那些程序就叫做常驻程序。常驻程序不但拖慢开机时的速度,而且更快地消耗计算机资源以及内存,但你可能会问:那些程序全都有用的耶!那我可以答你的就是:你想要那些有用的程序来牺牲速度,还是不要那些程序来回复速度呢?自己想一想吧!一般来说,如果想删除常驻程序,可去"启动"清单中删除,但如果想详细些,例如是icq、popkiller之类的软件,是不能在"启动"清单中删除的,要去"附属应用程序",然后去"系统工具",再去"系统信息",进去后,按上方工具列的"工具",再按"系统组态编辑程序",进去后,在"启动"的对话框中,就会详细列出在启动电脑时加载的常驻程序了!

5、桌面上不要摆放桌布和关闭activedesktop

不知大家有否留意到,我们平时一直摆放在桌面的桌布,其实是很浪费计算机资源的!不但如此,而且还拖慢计算机在执行应用程序时的速度!本想美化桌面,但又拖慢计算机的速度,在这时,你是否会有一种"不知怎样"的感觉呢?还有一点,不知大家有否试过,就是当开启桌布时,每逢关闭一个放到最大的窗口时,窗口总是会由上而下、慢慢、慢慢地落,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你必须关闭桌布!方法是:在桌面上按鼠标右键,再按内容,然后在"背景"的对话框中,选"无",建议在"外观"的对话框中,在桌面预设的青绿色,改为黑色。。。。。。至于关闭activedesktop,即是叫你关闭从桌面上的web画面,例如在桌面上按鼠标右键,再按内容,然后在"背景"的对话框中,有一幅桌布,名为windows98,那副就是web画面了!所以千万不要开启。依我所说,布只可拿四个字来形容,就是"红颜祸水"!

6、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字型

系统运行得慢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字型多少的关系!安装的字型愈多,就占用愈多的内存,从而拖慢计算机的速度!所以我们要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字型。要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字型,你可到控制台,再进去一个叫"字型"的数据夹,便可删除字型,但,要怎样才知道,那些字有用,那些字没用呢?例如:如果你不常到ms_dos模式的话,就删除dos字型!因为各个人都可能喜爱某种字型,所以我也不能确定要删除那些字型,不过我在此,有个秘决教你,如果你有华康粗黑字型,且又有新细明体的字型,建议你删除华康粗黑字型,如果你有新细明体,且又有细明体,就删除细明体吧!

7、定期重组硬磁盘

计算机硬盘中最细小的单位是扇区,一个档案通常会占用若干扇区,每当硬盘用久了,无数次的新增、更改和删除档案后,就会造成很多断断续续的扇区,因而非连续性的档案便会愈来愈多,硬盘磁头便需要花更多时间跳来跳去来读取数据,这就导致硬盘速度减慢。有见及此,windows才会有"重组磁盘"出现。只要执行"重组磁盘",所有非连续性的档案都会被重新编排得整整齐齐,至于执行时间,大约一星期左右执行一次便可了。

8、设定虚拟内存

硬盘中有一个很宠大的数据交换文件,它是系统预留给虚拟内存作暂存的地方,很多应用程序都经常会使用到,所以系统需要经常对主存储器作大量的数据存取,因此存取这个档案的速度便构成影响计算机快慢的非常重要因素!一般win98预设的是由系统自行管理虚拟内存,它会因应不同程序所需而自动调校交换档的大小,但这样的变大缩小会给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令系统运作变慢!有见及此,用家最好自定虚拟内存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避免经常变换大小。要设定虚拟内存,在"我的计算机"中按右键,再按内容,到"效能"的对话框中,按"虚拟内存",然后选择"让自已设定虚拟内存设定值",设定"最小值"为64,因为我的计算机是32mbram,所以我就设定为64,即是说,如果你的内存是64mbram,那在"最小值"中,就设为128。顺带一提,在"效能"的对话框中,选择"档案",将原先设定的"桌上型计算机",改为"网络服务器",是会加快系统运作的;还有,在"磁盘"的对话框中,不要选"每次开机都搜寻新的磁盘驱动器",是会加快开机速度的!

9、更改开机时的设定

虽然你已知道了如何新增和移除一些常驻程序,但你又知不知道,在开机至到进入win98的那段时间,计算机在做着什么呢?又或者是,执行着什么程序呢?那些程序,必定要全部载完才开始进入win98,你有否想过,如果可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开机时的程序,开机时的速度会否加快呢?答案是会的!想要修改,可按"开始",选"执行",然后键入win.ini,开启后,可以把以下各段落的内容删除,是删内容,千万不要连标题也删除!它们包括:[compatibility]、[compatibility32]、[imecompatibility]、[compatibility95]、[molecompatibility]。

10、彻底删除程序

大家都知道,如果想移除某些程序,可到"新增/移除程序"中移除,但大家又知不知道,它只会帮你移除程序,而不会帮你移除该程序的注册码和一些登录项目呢?这不是win98蠢,而是它在这方面不够专业,要彻底删除程序,要找回些"专业"删除软件来移除才成事!先前symantec公司出品的nortonuninstall(以下简称为nud),因为有某部份破坏了某些删除软件的版权,故此全世界已停止出售,正因如此,symantec才出了cleansweep(以下简称为cs),不过论功能上,还是nud更胜一寿!言归正传,其实除了这两个软件外,还有很多同类软件都能有效地移除程序,既然nud已绝版,那我就说cs吧。下载并安装后,如果你想移除程序,只要用cs来移除,它便会一拼移除该程序的登录项目和注册码!我在此帮"新增/移除程序"改了个别名,就是"新增垃圾、移除程序"!垃圾是指被遗弃的登录项目和注册码,程序就是程序 !

做好以上十点,相信你的爱机已经是健步如飞了。当然了,如果还是很慢的话,那就应该考虑硬件升级了。

2. 我的本本是ibmt42以前玩网游时能双开,现在不行了,说是显存小于32mb

您好,
ibmt42是商务应用机型,游戏处理性能不是太好。
您说的上面情况,请仔细查看进程,是否是其他程序占用显存资源。
进BIOS进行设置,更改显存。
最重要的一点,不知道您玩的是什么游戏?可咨询客服。

3. ibm power9 cpu性能如何

IBM Power7是一个单晶片的八核处理器 最大特点是它具有12个执行单元,以及4个同步多线程。每个Power7具有4个同步多线程,Power5和Power6都是两个。同步多线程是充分利用乱序架构的好方法,相对来说,顺序架构利用起来就比较难。近年来处理器的发展是追求低功耗、大规模并行,越来越走向多路处理了,既然走向了多核心,那么走向更多路的SMT同步多线程也就顺理成章了,相对来说Power7的功耗并不高,见后。在并行编程方面,进展比较缓慢,但进步总是有的。
IBM Power7具有4层缓存架构——这取决于你怎么看,我们暂且这么认为。首先每个核心具有单独的32KB的L1(笔者认为应该是L1-I和L1-D分别32KB)和256KB的L2,以及32MB的L3(或者说L4)缓存,为什么说它有四层缓存呢?因为在这32MB L3(L4)当中,有4MB的缓存,其延迟只是L3(或者说L4)的1/5,特别快,足以认为它形成了一个新的缓存层。这个缓存层属于L3的一部分,可以被其他核心访问。L2缓存的延迟为8个时钟周期,比Nehalem的10个时钟周期要快一些。
Power7的L3——L4缓存值得一提,它的容量达到了32MB(包括特别快速的L3或者说L2.5在内)!实际上,这些缓存(至少是大部分)属于DRAM(Dynamic RAM,动态内存),和通常CPU使用的SRAM(Static RAM,静态内存)不同,IBM称之为eDRAM,embedded DRAM,集成动态内存。DRAM也就是我们通常的内存条使用的技术。
Power7最终实现了复杂的结构,在32路处理器、8核心、总共256个处理内核的SMP系统里,可以同时维持20000个缓存一致性操作。

相比i9
Gulftown 生产工艺:32纳米 主频:2.4GHz 二级缓存:L2=6×256K 三级缓存:L3=12M 完全跟power7不是一个档次的~~

POWER7主要用在服务器等大型超级计算机里面 i9主要是个人

4. IBM服务器与浪潮服务器的详细比较

有些技术虽然已经炒了很久,但依然是IBM服务器明年的火红话题:例如虚拟化、节能、刀片、Power。

日前,IBM系统暨科技事业处(STG)总经理黄维德表示,根据IBM的随需应变(on demand)大方向,明年该部门的重点将确立在四项技术:横跨在各个服务器产品线的虚拟化(virtualization)技术;由x86服务器领军的System x刀片服务器;突破Unix服务器市场逐渐萎缩困境的System p;以及持续降低耗电量的节能(green)议题。

“这些都是长远的计划,明年会持续下去,只不过作法略有不同,”黄维德说。

他举例道,例如System p在今年推出入门机种,抢进部分中小企业市场,在今年第三季以52.6%的占有率创下IBM历史新高点后,明年将朝解决方案的方向前进:针对不同产业别的应用,与软件厂商合作,推出套装产品。例如针对银行金融业者推出的风险管理方案。

这个方向与惠普(HP)进来的作为相仿。惠普日前才宣布旗下的Integrity rx2660服务器与SAP和Oracle的ERP软件绑在一起提供给中型企业用户。黄维德表示,System p也会朝类似的方向发展。

“System p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是抢竞争对手的市场;而是怎么把饼做大。Unix服务器市场逐渐萎缩已经是个事实,”黄维德说。

IBM对Power一直难以忘情也是理所当然。因为Power芯片由IBM砸下重金一手开发,再加上Power 6芯片方于今年5月发表,IBM将于下周发表搭载Power 6处理器的JS22刀片服务器。

而刀片服务器的发展,根据IBM系统暨科技事业处System x业务经理杨维楷先前所述,将以BladeCenter S主攻中小企业用户市场,突破以往BladeCenter因第一次购买门坎较高,多受大型企业青睐的困境。

至于虚拟化和节能技术的推动,黄维德则未具体说明IBM的作法。不过从IBM近来的动作可嗅出,这间最早从大型主机时代就开始提供虚拟化技术的蓝色巨人,继今年力推System p用户启动虚拟化技术后;IBM接下来将把虚拟化应用延伸到System x这类价位比较低的x86机器。该公司在今年稍早,即与虚拟化软件大厂VMWare合作,将仅有32MB大小的精简版虚拟化软件ESX Server 3i嵌入闪存中销售给企业用户。让Sytem x3850 M2实时成为虚拟机器,用户只要启动后就可以开始使用虚拟化功能。

在硬件毛利低到不能再低的今日,这间服务器霸主不排除明年启动价格战的可能性。

“疯狂的行为背后,如果有个商业逻辑在,就叫做策略,”黄维德说

5. IBM电脑机箱锁钥匙丢了怎么办

要是不见了可以报警啦!也可以找开锁公司的人

6. 谁知道ibm笔记本全系列型号

IBM PS/2系列的P70 386(1988.06),IBM第一款便携机型
主要配置:Intel 80386处理器(主频20MHz),单色等离子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4MB内存(可扩展至16MB),120MB硬盘,重9.4Kg。

IBM PS/2系列的L40 SX(1991.03)
主要配置:Intel 386SX处理器(主频20MHz),10英寸TFT单色液晶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2MB内存(可扩展至18MB),60MB硬盘,重3.5Kg。

IBM PS/55 5535-s(1990)
1990年推出的PS/55 5535-S仍然不能称之为笔记本,它是IBM第一台采用STN彩色显示器的便携PC,同时采用了Intel 386处理器,它拥有16MHz主频、2MB内存、40MB硬盘,性能与此前老机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PS/55 note 5523-S(1991.03)
这是IBM首台笔记本电脑。在ThinkPad还没有成为IBM的笔记本电脑品牌之前,PS/55 note系列产品使IBM保持了移动计算市场主要竞争者的地位。
主要配置:Intel 80386SX处理器(主频12MHz/16MHz),9.5英寸单色液晶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2MB内存(可扩展至6MB),40MB或80MB硬盘,重2.4Kg。

IBM PS/55 N27sx

IBM PS/2 N51sx(1992.3)

PS/55 T22sx
用键盘和笔都能操作的笔记本,这就是PS/55 T22sx,IBM第一款平板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700C(1992.10)
主要配置:Intel 80486SL处理器(主频25MHz),10.4英寸TFT彩色液晶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4MB内存(可扩展至16MB),120MB硬盘,重3.5 Kg。

ThinkPad 230CS
ThinkPad 230CS是IBM推出的第一款超便携笔记本机型,它采用Intel 486/50MHz处理器、20MB内存和540MB硬盘等,它甚至比后期推出的采用奔腾133处理器的便携机型还要小。

ThinkPad 750P
1993年,IBM提出了“more time thinking and less time typing”的概念。并为此设计了ThinkPad 750P平板电脑。ThinkPad 750P是ThinkPad系列的第一款平板电脑。

ThinkPad 755CD(1994.10)
1994年11月发布的ThinkPad 755CD是世界上的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高容量的存储器,而且光驱的使用大大地提升了笔记本电脑的可用性。ThinkPad 755CD标志着笔记本电脑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它的主要荣誉包括《PC World》1996年最佳产品和最佳便携式电脑等。
主要配置:Intel 80486DX4处理器(主频100MHz),10.4"TFT彩色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8MB内存(可扩展至40MB),810MB硬盘,重3.3kg。

ThinkPad 701C(1995.03)
主要配置:Intel 80486DX4处理器(主频75Mhz),10.4"TFT或DSTN彩色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8MB内存(可扩展至24MB),540MB硬盘,重2.0kg。

ThinkPad 755CDV
ThinkPad 755CDV它的特色在于它能够当投影仪使用。当时在投影机还没有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演示操作一般都是通过幻灯机来进行演示工作,当时的幻灯机不能与电脑接驳,必须先把演示材料制作成幻灯片,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时间和成本,ThinkPad 755CDV为此而诞生。
ThinkPad 755CDV平时看起来跟一般的笔记本电脑没什么区别,但在需要演示时,它可以拆掉屏幕顶盖,将机器直接放在幻灯机上,这时屏幕就成为可以随时变换的幻灯片,这是当时是非常酷的设计

ThinkPad 760CD(1995.10)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多媒体功能、第一个采用12.1"SVGA高分辨率显示的笔记本电脑。支持多媒体处理意味着笔记本电脑从纯商用开始走向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此时的笔记本电脑正如当年的PC一样,开始走向普通大众。ThinkPad 760cd的主要荣誉包括《PC Magazine》编辑选择奖和年度最佳产品奖、《Mobile Computing》头等产品、《PC World》世界级PC奖等。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处理器(主频120MHz),12.1"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8MB内存(可扩展至40MB),1.2GB硬盘,重3.4Kg

Palm Top PC110
IBM Palm Top PC110,是史上个头最小的486级别笔记本电脑;国内还是比较难求的;一方面存量很有限,当时只在日本发信。另一方面由于造型异常小巧、可爱给人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所以即使有它的玩家也都在收藏没有几个愿意出。

ThinkPad 560(1996.05)
这款产品开创了便携式电脑的新典范,机身超薄只有1.2英寸厚,重量只有1.9Kg,“超级便携”由此成为移动计算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560还可通过红外线进行数据的无线传送和通讯。和700C一样,560获得过业界的几乎所有荣誉,包括《BYTE》COMDEX最佳产品、《Info World》“头等的头等”奖、《PC Magazine》技术卓越奖、《PC Magazine》编辑选择奖、《PC Computing》1996年最有价值产品奖和最佳轻便型便携机奖等。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处理器(主频133/120/100MHz),11.3"DSTN或12.1"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8MB内存(可扩展至40MB),1.08GB硬盘,重1.9Kg。

ThinkPad 380D(1997.05)
这是ThinkPad历史上最成功的机型之一,全内置、多功能、易用性极高,是台式机的理想替代品,它在18个月内售出100多万台。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MMX处理器(主频150MHz),12.1"DSTN或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16MB内存(可扩展至80MB),2.1GB硬盘,重3.1Kg。

IBM ThinkPad 770(1997.09)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带有14.1"彩色显示器和DVD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和多媒体功能极为强大,并在通讯、存储、TrackPoint上都进行了创新。它所获得的荣誉包括《PC Computing》1997年最有价值产品奖、《PC Magazine》技术卓越奖、编辑选择奖和1997年最佳高端笔记本电脑等。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MMX处理器(主频233/200MHz),13.3"和14.1"TFT彩色显示器(XGA分辨率1024×768),32MB内存(可扩展至160MB),3.2GB硬盘,重量3.4Kg。

IBM ThinkPad 600(1998.04)
这是ThinkPad历史上销售量最大机型,它把性能和便携性进行了完美的均衡与结合,将“超级便携”推到了一个新的技术高峰。600受到了各种类型的市场和用户的一致欢迎,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商业周刊》年度最佳产品设计、《PC Magazine》编辑选择奖、《PC Computing》最佳超级便携产品、《Mobile Insights》最佳移动性能奖和最佳轻便型产品等。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II处理器(主频266/233MHz),13.3"TFT彩色显示器(XGA分辨率1024×768),32MB内存(可扩展至160MB),3.2GB硬盘,重2.5 Kg,带有CD-ROM。

IBM ThinkPad 390(1998.10)
这是一款面向中小企业商务应用的全内置机型,它在易用性和易管理性方面考虑周到,获得的荣誉包括《Computer World》笔记本电脑最佳预算奖、《Smart Computing》最有价值奖、《Windows Magazine》赢家名单奖等。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II(主频266MHz/233MHz),12.1"/14.1"TFT彩色显示器(XGA分辨率1024×768),32MB内存(可扩展至256MB),3.2GB硬盘,重3.4Kg。

IBM ThinkPad 240(1999.05)
主要配置:Intel Celeron处理器(主频300MHz),10.4"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64MB内存(可扩展至192MB),6.4GB硬盘,重1.32Kg。

IBM ThinkPad T20
ThinkPad T20使用700MHz的Intel便携式Pentium Ⅲ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了Intel SpeedStep技术,在保证处理速度的同时,优化了电池的性能,电池使用时间可达4个小时。ThinkPad T20采用100MHz前端系统总线,配置了128MB的SDRAM内存(可扩展至512MB)、12GB的S.M.A.R.T.硬盘和35.8cm(14.1英寸)显示屏;增强型AGP图形卡支持多显示器显示;内置V.90标准的56Kbps迷你型PCI调制解调器,并随机附带内置RJ-11和RJ-45端口,只需一步就可连接调制解调器和网络。
IBM还为ThinkPad T20提供了许多新的可选特色,增强了T20的灵活性和功能扩展能力,例如所有T20面板顶部的边缘处都有一个UltraPort连接器,这一创新的端口为BlueTooth装置预留出实现无线通讯的位置,支持数码相机和电源管理等功能。

IBM ThinkPad X24
IBM ThinkPad X是IBM笔记本家族中最轻巧的一个系列,在ThinkPad诞生10周年之际,新品ThinkPad X24正式上市。全新的ThinkPad X24采用支持SpeedStep技术的Intel PⅢ 1.13GHz移动处理器,标准内存为256MB,硬盘容量为30GB。为让用户有满意的显示效果,ThinkPad X24还专门配备了ATI Radeon Mobility显卡。
ThinkPad X24可以说是目前网络连接性能最为完善的一款超轻薄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TransNote
将笔记本电脑的机身设计成屏幕80度折叠形式,并且将整部电脑分成两大块,一块是主机一块是称为Digital NotePad的手写板。最妙绝的是,这两块既可以分开使用又可以一同使用。不过此款机器只在美国才有销售,销售业绩也不是很好,卖了很短时间就停产了,由此成为了真正“笔记本”的绝响!

ThinkPad S30
B5尺寸ThinkPad S30主要定位于携带使用,重量为1.45kg,该机在采用小型机体设计的同时,还确保了能够流畅输入的键盘 尺寸。键距为18.25mm,键高为2.5mm。ThinkPad s30备有内置遵循IEEE 802.11b的无线LAN模块的款式和内置100BASE-TX/10BASE-T LAN端口及IEEE 1394端口的款式。其他配置则基本相同:超低电压版Mobile Pentium III(600MHz、支持SpeedStep功能)、128MB(最大256MB)主内存和20GB硬盘、显示器为10.4英寸TFT液晶(分辨率为1024×768)、内置56k调制解调器。外形尺寸为长257mm×宽213mm×厚22.5~32.3mm。

ThinkPad T30
IBM ThinkPad T30系列笔记本电脑综合了ThinkPad T系列的卓越品质,特别采用了功能强劲的1.6GHz英特尔P4-M 处理器,并进一步增强了无线通讯、系统安全、高效管理以及选件等方面的功能,为繁忙的商务旅行用户提供了绝佳的电子化体验。与传统的ThinkPad T系列不同的是,ThinkPad T30部分机型特别设置了IBM UltraNav双重指点系统,配合TrackPoint和IBM客户化的触控板,实现了指点的灵活性,此举使一些习惯触控板的用户也能够选择ThinkPad;所有机型中均内置有双天线的802.11b无线技术

ThinkPad A31P
经历了A系列的诞生以及A21P、A22P、A30P的优秀表现,在人们眼中,以P结尾的A系列便因为拥有最顶级的硬件配置而成为ThinkPad最具有移动工作站气质的一个系列,而终极之作A31p作为ThinkPad首次以移动工作站级名义发布的笔记本,在推出后凭借强大的性能、丰富的外设支持并辅之以突出的多媒体特性,迅速成为移动工作站的代名词,并将其他品牌笔记本的移动工作站压得透不过气来。在ThinkPad A31系列产品中,ThinkPad几乎用上了所有能加上去的功能,像是UltraPort 2000与Ultraport Plus接头、ThinkPad FlexView Display 170度视角、选购的嵌入式保全子系统(Embedded Security Subsystem),支持新型数字键和Palm底座的Ultrabay Plus、ThinkLight键盘灯功能、内建802.11b无线网络功能(屏幕两旁都有内建天线)、选购的蓝牙支持,以及搭配64M DDR内存的新ATI Mobility FireGL 7800显示芯片。过去这些功能都分散在不同型号的机种当中,不过这倒是第一次ThinkPad把所有功能都作在同一台机器上。

ThinkPad X30
ThinkPad X30笔记本电脑沿袭了此前X系列机型的设计风格,钛合金的外壳不仅让这款笔记本电脑比其它机型更轻便、结实,外观也漂亮多了。与目前市场的一些轻薄机型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并没有采用当时日趋流行的移动P4处理器。而采用的是更节能的PIII-M 1.06GHz或1.2GHz处理器。

ThinkPad T40
2003年3月,正当Intel向全世界宣布史上第一颗针对笔记型计算机开发的CPU---Pentium-M正式公开时,IBM也向世人展示其最新一代的旗舰机种---ThinkPad T40-Series。

ThinkPad G40
ThinkPad G40系列采用了Pentium 4 2.4GHz-3.06GHz或赛扬2.0Ghz处理器,移动I852GM芯片组,内建Intel Extrame 3D显示核心,同主内存最高共享64M作为显示内存,128M或256M内存,20G或40G 4200转硬盘,14.1/15.0 英寸 XGA或者15.0英寸SXGA+液晶显示屏,CDROM、DVDROM或COMBO驱动器,部分型号内置无线网卡

ThinkPad R50P
在IBM的笔记本电脑系列定位中,R系列以往一向是追求性能价格比的型号,而且配置一直是低于旗舰机种T系列,但2003年发布的R50系列改变了这一历史。原因很简单,IBM的A系列停产之后,ThinkPad产品线中一直缺乏移动工作站级别的产品,现有的T系列因为要兼顾便携性和性能,无法采用15英寸级别的高质量显示屏,所以在R50P出现之前,A系列移动工作站可以说是后继无人。值得一提的是,R50P采用的是7200转的笔记本硬盘,这在2003年是件值得了不起的创举。

ThinkPad X40
IBM ThinkPad X40一改它IBM以往商务稳重大哥的形象,12英寸的屏幕虽然纤秀,却一点不失IBM的面子。IBM X40号称为IBM史上最具便携性的笔记本,是一款侧重移动性和便携型的超轻薄本本。X40外观简约,体积轻巧,重1.23kg,携带性和移动性强。

ThinkPad X41 Tablet
X41 Tablet基于Intel Centrino Sonoma平台,采用低电压版Intel Pentium M处理器758型号1.50 GHz (FSB 400/2MB L2),Intel 915GM高速芯片组,内含英特尔图形媒体加速器(Intel Graphic Media Accelerator 900,简称Intel GMA 900),硬盘容量为40 GB,内存子系统为双通道规格DDR2-4200,操作系统为最新的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

ThinkPad Z60t
Z60系列是ThinkPad首个宽屏系列,可以看出宽屏在消费领域已经变得越来越受欢迎。Z60t拥有14.1英寸显示屏,分辨率为1280x768(WXGA),目前该系列还没有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可选。宽屏对于同时显示多个视窗比较方便,当然电子表格和宽屏DVD电影等应用就更不用说。200nit的亮度可能并不算太高,而Z60m将提供MaxBright可选,达到300nit

ThinkPad Z60m
作为宽屏Z60系列的旗舰机型,钛金版Z60m采用了主频高达2.0GHz的P-M760处理器,512M DDR II 533MHz内存,80G 5400转硬盘,带128M独立显存的ATI X600显卡,RAM刻录光驱,15寸高亮度显示屏,分辩率高达1680×1050(WSXGA+),这就意味着Z60m具有比一般的15寸屏幕多出约30%可视面积,更有利于满足视觉效果

这是以前的,现在的就是X系列的X30,X31,X60,X61等,R40,R60,R60e,R61等,T系列的T42,T43,T60,T61,T61p等等。
以及今年推出的X300,将要推出的X200,X400,X500等就不介绍了,这些型号和介绍都非常好找,主要就是以前的不好知道。

7. IBM T43 标准配置是什么

ThinkPad T43 是IBM于2005年3月16日发布的 第一台支持Sonoma平台的电脑。是新联想收IBM PC部门后发布的第一台ThinkPad笔记本。被美国《PC Magazine》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安全的笔记本”。拥有三大新技术:支持Sonoma平台、生物指纹识别、支持Express Card 。 CPU类型Intel Pentium M 750【标称频率】 1.73GHz~2.0GHz【CPU描述 FSB 533MHz【显示屏尺寸】 14.0" SXGA和15.0" SXGA【显示分辨率】 1024x768 和1400 x 1050【内存类型】 DDR2【内存大小】 512MB
一、存储性能【硬盘大小】 40-80GB【硬盘描述】 ATA-100【光驱类型】 CD-RW/DVD-RW光驱 (CD 24x 读, 16x写) (DVD 3x 读, 2x 写)
二、视频音频【显卡描述】 独立ATI Mobility RADEON x300【显存容量】 64~128 MB【音频系统】 SoundMAX【显卡描述】 集成intel(R) 915GM/GMS ,910GML express【显存容量】 128 MB
三、输入输出【键盘】 全尺寸【网卡】 集成千兆以太网卡 内置Intel PRO/Wireless 2915802.11a/b/g 无线网卡【调制解调器】 56K V.92 designed modem【标准接口】 2个USB 2.0,红外,Type II,VGA接口,耳机接口,麦克风
四、电能规格【电池类型】6芯锂电池【电池时间】 3小时
五、基本特征【厚度】 31.4mm【重量】 2.33Kg【尺寸】311mm X255mm X31.4mm
六、其他特性【预装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XP中文专业版【质保时效】 3年部件及人力(系统电池:1年)
七、产品参数详细信息--WINDOWS 7、Vista支持显卡:只有ATI Mobility RADEON X300支持,请注意,要使用VISTA驱动(驱动在联想官网有下载)显卡AERO:ATI Mobility RADEON X300支持 INTEL显卡不支持声卡:支持其他:支持最终评分:2.0 因为ATI Mobility RADEON X300 这显卡是中低端显卡:
1.86G/1G/40G/DVD/14.1"TFT普分(1024X768)/无线/集成Intel 128MIBM-T43 PM二代1.86G/1G/40G/COMBO/14.1"TFT普分(1024X768)/无线/蓝牙/集成Intel 128MIBM-T43 PM二代1.86G/1G/40G/COMBO/14.1"TFT普分(1024X768)/无线/蓝牙/集成Intel 128M/指纹IBM-T43 PM二代2.0G/1G/40G/DVD/14.1"TFT普分(1024X768)/无线/集成Intel 128MIBM-T43 PM二代2.0G/1G/40G/COMBO/14.1"TFT普分(1024X768)/无线/集成Intel 128M/指纹IBM-T43 PM二代2.0G/1G/40G/DVD/14.1"TFT普分(1024X768)/无线/X300独显64MIBM-T43 PM二代1.86/1G/40G/COMBO/14.1"SXGA 高分(1400X1050)无线/X300独显64M

8. IBM t60 有时开机一长二短问题,有时正常。求解决

看看这个,对你有帮助!
我不太懂硬盘,不过看你的情况应该是硬盘有物理损坏了。先确定你的硬盘没有遭受重击,然后检查散热问题,天热了,散热很重要。如果硬盘里有重要数据,建议找个正规的恢复公司恢复数据吧,如果没什么的话,买块新的。。。祝你好运
用分区工具修复分区表试试
fdisk/mbr
其功能是在硬盘上无条件地重新写入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并且不对DOS引导扇区、文件分配表和目录区进行初始化。也就是说,执行FDISK/MBR后,可在不破坏硬盘上原有数据信息的情况下,重建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
一.把你硬盘装到别的机器上做从盘,把重要文件COPY出来,再FORMAT
二.用硬盘修复工具试试
三.你这种死机现象我也出现过,内似于主板的电熔坏了
听了你非常详细的介绍
1、低格肯定无效
2、不排除是物理坏道

应该不是分区表的事,因为如果是分区表,可以通过FDISK或其他分区软件从分区。我个人认为有可能是 零磁道

解决1、用“效率源”修复试试,如果不是零磁道和物理坏道的问题,效率源可以修复。2、如果效率源无法识别或无法修复那就肯定是零磁道问题了,只能调整零磁道位置。调零磁道位置我也只是听说,从来没做过,技术含量很高,还是找专业硬件维修的地方修吧,最简单是买新的,省事省心,花钱买心情舒畅。呵呵!
一、分区备份

使用Ghost进行系统备份,有整个硬盘(Disk)和分区硬盘(Partition)两种方式。在菜单中点击 Local(本地)项,在右面弹出的菜单中有3个子项,其中 Disk表示备份整个硬盘(即克隆)、Partition 表示备份硬盘的单个分区、Check 表示检查硬盘或备份的文件,查看是否可能因分区、硬盘被破坏等造成备份或还原失败。分区备份作为个人用户来保存系统数据,特别是在恢复和复制系统分区时具有实用价值。
选 Local→Partition→To Image 菜单,弹出硬盘选择窗口,开始分区备份操作。点击该窗口中白色的硬盘信息条,选择硬盘,进入窗口,选择要操作的分区(若没有鼠标,可用键盘进行操作:TAB键进行切换,回车键进行确认,方向键进行选择)。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备份储存的目录路径并输入备份文件名称,注意备份文件的名称带有 GHO 的后缀名。 接下来,程序会询问是否压缩备份数据,并给出3个选择:No 表示不压缩,Fast表示压缩比例小而执行备份速度较快,High 就是压缩比例高但执行备份速度相当慢。最后选择 Yes 按钮即开始进行分区硬盘的备份。Ghost 备份的速度相当快,不用久等就可以完成,备份的文件以 GHO 后缀名储存在设定的目录中。

二、硬盘克隆与备份

硬盘的克隆就是对整个硬盘的备份和还原。选择菜单Local→Disk→To Disk,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源硬盘(第一个硬盘),然后选择要复制到的目标硬盘(第二个硬盘)。注意,可以设置目标硬盘各个分区的大小,Ghost 可以自动对目标硬盘按设定的分区数值进行分区和格式化。选择 Yes 开始执行。
Ghost 能将目标硬盘复制得与源硬盘几乎完全一样,并实现分区、格式化、复制系统和文件一步完成。只是要注意目标硬盘不能太小,必须能将源硬盘的数据内容装下。
Ghost 还提供了一项硬盘备份功能,就是将整个硬盘的数据备份成一个文件保存在硬盘上(菜单 Local→Disk→To Image),然后就可以随时还原到其他硬盘或源硬盘上,这对安装多个系统很方便。使用方法与分区备份相似。

三、备份还原

如果硬盘中备份的分区数据受到损坏,用一般数据修复方法不能修复,以及系统被破坏后不能启动,都可以用备份的数据进行完全的复原而无须重新安装程序或系统。当然,也可以将备份还原到另一个硬盘上。
要恢复备份的分区,就在界面中选择菜单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还原的备份文件,再选择还原的硬盘和分区,点击 Yes 按钮即可。
一、系统不认硬盘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二、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三、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Windos 95的DOS,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四、分区表错误引发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的错误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分区表中还有其它数据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它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

恢复的工具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方便。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五、分区有效标志错误的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此字节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盘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六、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COMMAND.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它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在Windows 95携带的DOS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DOS引导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后使用SYS C:命令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七、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表记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CHK文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文件内容。

八、目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目录表记录着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该文件的起始簇号。目录表由于没有自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目录损坏将丢失大量的文件。一种减少损失的方法也是采用CHKDSK或SCANDISK程序恢复的方法,从硬盘中搜索出*.CHK文件,由于目录表损坏时仅是首簇号丢失,每一个*..CHK文件即是一个完整的文件,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即可恢复大多数文件。

九、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当用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上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可仿照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的分区及数据。如果已经对分区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可按下面的方法恢复分区数据。

十、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DOS高版本状态下,formAT格式化操作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这样通过运行UNformAT命令即可恢复。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记录当前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故障解决:从提示的信息来看,这个故障应该与硬盘有关。于是笔者拆开机箱检查硬盘插口,但没有发现不妥的地方。笔者又考虑会不会与操作系统有关,于是笔者建议机房老师重新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但他却说刚刚才安装完,是从另一台同一配置的学生机上直接克隆过来的。这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是不是克隆时出了问题?于是重新克隆一次,但还是不能进入Windows。奇怪了,这些学生机的配置都是一样的,应该不存在兼容问题。

笔者把两台主机拆开对照内部部件,什么都一样,唯独不能进入Windows的主机上没有安装硬盘保护卡“看门狗”。而用来克隆Windows操作系统的那台学生机则安装了。于是笔者Windows操作系统问他在克隆Windows操作系统前是否把“看门狗”的驱动程序卸载了,他说没有。很明显,问题就出在“看门狗”的驱动程序上。“看门狗”要实现保护硬盘数据,必须安装驱动程序。其驱动程序会在硬盘上写入一些保护程序。如果在Windows操作系统克隆之前没有把其驱动程序卸载,在克隆时就会使克隆的数据不完整而导致出错,这也是为什么有故障的那台主机不能进入Windows的原因。为了证实这一观点,笔者卸载了“看门狗”的驱动程序后再次克隆,这一次可以顺利进入Windows了。

故障总结:其实不单是硬保护会有这问题,一些纯软件的保护也会出现这类现象。如果在克隆之前不把保护程序御载了,克隆后的硬盘也不能正常使用,这一点希望进行克隆的朋友要注意。
由于计算机硬盘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且安装在一个密闭腔体内,工作环境清洁、性能较稳定、使用方便,因此,在微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如果对硬盘使用不当或感染病毒后,容易引发故障。硬盘故障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两大类,其中软故障出现较频繁。
故障现象
大都表现为硬盘不能自启动。当硬盘出现软故障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很重要,下面介绍的“三检”只是相对于最常见的故障情况而进行的检查、处理步骤。

●一、检查CMOS设置及处理方法:

CMOS系统设置错误所引起的硬盘软故障,现象表现不一。有的开机后屏幕无显示,有的仅显示一个死光标,有的显示“Non-System Disk Error”(非系统盘或盘出错)等提示。特别是在从A盘转入C盘时,屏幕出现“Invaild Driver Specification”(无效驱动器),令用户误以为硬盘“0”磁道坏或硬盘系统破坏等,从而采用低级格式化、重建Dos分区、重新拷入DOS系统和高级格式化等方法。虽然对硬盘初始化可以排除软故障,但硬盘数据却被破坏。所以,由于CMOS设置错误引发的软故障不用重新设置CMOS的办法去解决,必然有所损失。而且因CMOS设置错误引起的软故障较普遍,我们在检查软故障时最好第一步从检查CMOS系统设置入手。

检查和处理方法:

首先检查后备电池是否失效,如失效则更换电池,再进入CMOS设置。对于高档微机,可以开机后按Del、Esc键或Ctrl-Backspace、Ctrl-Alt-Esc等组合键进入CMOS设置状态。对于低档机,只能从A驱动器引导SETUP软件进入CMOS设置状态。CMOS检查中,重点检查CMOS系统设置中硬盘参数是否正确,特别是检查硬盘类型号(TYPE)与硬盘驱动器厂家提供的参数是否相一致。如果发现错误,将参数更改为以前备份好的正确参数,保存后退出CMOS设置再重新用硬盘引导系统。万一找不到备份参数,对于有些高档机器,可以采用CMOS设置中的功能选项“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来找到正确的硬盘参数。如果CMOS设置中无此选项,可以打开机器,硬盘表面一般都有一个标签对硬盘参数进行介绍。即使没有介绍,至少标明此类硬盘的名称,再根据硬盘名称查阅各类硬盘参数资料,就可以查到正确配置参数。另外,借助于DM等应用软件也可以检测到硬盘的参数(条件是A驱必须能自举)。
●二、检查病毒及处理方法:

硬盘出现软故障时,在启动后屏幕显示“Invaild Partition Table”(无效分区表),这时应该首先想到可能是病毒原因所造成,而且通常是致命性病毒将DOS分区或DOS引导记录破坏。

病毒的目的就在于破坏系统,尤其是操作系统型病毒,它以病毒区取代正常操作系统的引导部分。在系统启动时,病毒进入内存,一旦这类病毒直接或间接得以运行,必将破坏硬盘系统。硬盘出现了软故障,必须查找这方面的原因。用清毒盘检测硬盘,发现病毒应及时清除。重新用C盘引导系统,如不成功,可重新向C盘传送系统。如还不能正常启动,将备份DOS分区表拷入硬盘,如再不行,只能采取硬盘初始化。有些病毒用手中的清毒盘未必能检查出来,我们可以借助于DEBUG、PCTOOLS等工具进行检测和清除。

●三、检查转盘情况及处理方法:

1.A驱正常启动后转入C盘时失效,屏幕出现“Invaild Drive Specification”。

从提示看,系统不承认硬盘的存在。这时如果CMOS设置是正确的,通常认为是硬盘“0”磁道坏使磁盘中“0”柱面“1”扇区中分区表损坏。

处理方法:用A盘引导系统后,重建DOS分区,将引导分区改在1柱面,对磁盘进行高级格式化。

2.C驱自举失败,A盘启动后转入C盘成功。

笔者发现,有时CMOS中硬盘参数不正确,虽A盘启动可正常转入C盘,但C盘不能启动,读写不正常,有时只能列目录。如果CMOS参数正确,多数原因在于C盘DOS系统文件错误。故障现象为启动C盘后,屏幕会出现“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错误安装DOS)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DOS丢失,系统破坏)等提示。

处理方法:用干净系统盘(DOS版本与C盘一致)从A驱启动,删除C盘上的DOS系统文件,利用SYS命令传送系统到C盘。

通过“三检”之后如仍不能排除软故障,在确认无硬故障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对硬盘初始化的办法排除软故障。所谓硬盘初始化,指的是对硬盘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低级格式化可采取CMOS设置状态中的功能选项进行操作,也可以采用DM、DIAGS、SETUP等软件来完成;分区、高级格式化均可采取DOS命令完成(分区:A:FDISK←;高级格式化:A:FORMAT C:/S←)。 对故障进行检查、处理固然重要,但防范措施也很重要。如定期检测磁盘,尽量不使用外来盘,即使要使用,运行前先用病毒清洗盘进行检测,以预防病毒;定期检查、更换后备电池,正确配置CMOS参数;备份CMOS参数、DOS分区表和DOS引导记录等。这些工作平时做好了,可以有效地预防硬盘软故障的发生。即使出现了故障,也能迅速加以排除,保护好硬盘数据
故障现象:笔者准备使用Ghost软件对C盘做镜像(C盘为系统盘),以便以后系统出故障时可以快速恢复系统。
笔者是在Win98下使用ghost的,在用Ghost做镜像时忘记了查看硬盘空间(笔者的硬盘为30GB,分为5个区,笔者把Ghost软件和镜像文件都放到了D盘的Ghost文件夹里),在镜像文件制作到一半的时候系统弹出窗口提示硬盘空间不足,Ghost停止制作镜像文件。于是笔者选择退出,返回Win98界面。笔者重新运行Ghost软件,把镜像文件换到了E盘下,重新开始制作镜像文件。

可是Ghost在出现进度条时停止了响应,死机。于是笔者重新启动计算机,在运行到Win98的蓝天白云画面时停止响应,但是并没有死机,可就是进不了Win98。

笔者以为是系统崩溃了,于是找来Win98安装盘,打算重新格式化后安装系统。可是笔者运行了Format C:命令,光标下移一行后开始闪烁,并没有出现每次格式化时的提示语,过了一会儿在屏幕的左上角出现了一个白色的方格,格内有提示语:“ATTENTION�A Serious disk error has occurred while writing to drive C. Retry�r?”按“R”键重试后过一会儿又出现这个提示语。

故障解决:根据这个提示语笔者分析可能是C盘出现了逻辑错误或是坏道,笔者用Scandisk对C盘进行扫描,发现了几处逻辑错误,并且排除了它。因为笔者在使用Ghost的时候也对D、E盘进行了读写,所以也对D、E盘进行了扫描,在D盘里发现了错误,E盘并没有错误。修复所有错误后退出重启。这次进入Win98的蓝天白云界面后,电脑又长时间没有响应,但是没有死机,也没有出现提示语。再次用启动盘重启,使用Scandisk扫描硬盘并没有发现错误。

难道还有别的故障?笔者运行了一下Fdisk发现,C盘大小为5GB、D盘大小为7GB,而笔者的C盘原来只有3GB,D盘原来只有5GB,看来分区表还有错误,于是使用硬盘分区魔术师软件对硬盘分区表进行修改,进入软件后提示分区重叠,进行修复后退出,重新启动,故障排除。

故障总结:这次故障是由于笔者使用Ghost时,没有正常操作,造成硬盘逻辑错误和分区重叠错误。在这里笔者提醒大家,出现这种故障的时候,一定要先使用Scandisk扫描硬盘,再用分区魔术师,因为分区魔术师在硬盘有逻辑错误的时候不能运行。还有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解决故障的时候,不要只使用一种工具软件,有的时候多种软件一起使用才能达到解除故障目的。
内容导航
第1页:硬盘常见故障的判断第2页:硬盘常见安装故障的处理第3页:硬盘常见“软故障”的处理第4页:硬盘常见“坏道”的处理

一、硬盘常见故障的判断

一般来说,硬盘的故障可以分为纯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相对来说,软件引起的硬件故障比较复杂,因为硬盘牵涉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但是解决的方式有时候却比较简单,比如主引导扇区被非法修改导致系统无法启动、非正常关机后引起的逻辑坏道等,一般通过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解决。而纯硬件的故障就比较棘手??硬件故障又可以分为系统引起的,例如主板的IDE接口松动、与其他硬件设备不兼容、电源不稳定等等,而另一个就是硬盘本身的故障了,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眼睛观察一下电路板是否有芯片被烧毁,用耳朵仔细听听启动时是否有异常响声等方式来判断。硬盘故障包括了磁头损坏、电路板问题、芯片信息丢失、马达不转等,最直观的现象就是进入主板BIOS设置后,无法识别硬盘。

根据电脑开机后的出错提示也是可以确定硬盘故障大致类型的。比如开机后屏幕显示:“Device 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提示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开机后屏幕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一般是由于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而造成的。屏幕显示“Error Loding Operating System”或者“Missing Operating System”表明硬盘的主引导记录被破坏,或者分区的结束标志遭到破坏,还有可能是由于CMOS重硬盘参数设置错误引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CMOS参数被改动;硬盘下的系统文件IO.SYS和MSDOS.SYS遭到破坏;硬盘DOS引导记录(BOOT)遭到严重破坏,或者DOS引导记录的结束标志(01FF的55 AA)丢失;也可能是硬盘的主引导数据被破坏,或主引导结束标志(080。081的55 AA)丢失而造成。而系统显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或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其它硬盘时其0扇区出现红色“B”。硬盘0扇区损坏,是大家比较头痛的故障,一般情况下也就判了硬盘死刑,很难修复了。如果屏幕显示“SMART Failure Predicted on Primary Master:ST310210A”然后是警告:“Immediately back-up your date and replase your hard disk drive. A failure mauy be immnent.”此时,须按F1才能继续, 这是S.M.A.R.T技术诊测到你的硬盘可能出现了故障或不稳定情况,警告你需要立即备份数据并更换硬盘。出现这种提示后,除了更换新盘外,没其他解决方法

二、硬盘常见安装故障的处理

硬盘安装不当会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故障。比如IDE接口与硬盘接的电缆线未连接好;或是IDE电缆接头处接触不良或再现断裂;硬盘未接上电源或电源接头未插牢;跳线设置不当等都会导致在BIOS中检测不到硬盘,或无法识别全部容量。如果检测时硬盘灯亮几下,但BIOS仍然报告没有发现硬盘,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上某个部件损坏或者是主板IDE接口及IDE控制器出现故障。另外,使用了不合格的信号线(未按要求使用80针信号线)或未安装主板芯片组驱动(补丁)程序,将会导致不能打开DMA模式的故障。

有些朋友在新加了一个硬盘后,WIN98就无法启动了,取下新加的硬盘后一切又正常了。这是因为你的WIN98装在原硬盘的非C盘(如D盘)上,而加装双硬盘后在原硬盘存在多分区的情况下,要引起盘符交错,导致原硬盘的盘符发生了变化,WIN98在启动时找不到安装时默认的相关系统文件及众多应用程序,自然不可能正常启动。在多分区的情况下,硬盘分区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主硬盘的主分区仍被计算机认为是C盘,而第二硬盘的主分区则被认为是D盘,接下来是第一硬盘的其他分区依次从E盘开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盘的其他分区接着第一硬盘的最后盘符依次排列。要使加上第二硬盘后盘符不发生变化,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如果你只使用WIN98的话,比较简单,在CMOS中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即可,但在纯DOS下不认第二个硬盘。第二种方法是接上双硬盘后,给第二个硬盘重新分区,删掉其主DOS分区,只分扩展分区。这样盘符也不会交错。当然若第一硬盘只有一个分区的话,也就不会存在盘符交错的问题了。另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硬盘安装故障就是在老主板上不能正确使用大容量硬盘,解决的方法很多,比如升级主板BIOS或使用EZ等特殊分区软件分区。

SATA硬盘电源接口与传统的IDE硬盘所使用的端口大不相同,目前普通电源很少能直接支持Serial ATA硬盘,需使用专门的转接头。不过也有少数Serial ATA硬盘采用了双电源设计,除了Serial ATA标准的15针电源接口外,还有传统的电源接口,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了。另外,Serial ATA硬盘对电源供电质量要求比并行接口硬盘更严格,使用Serial ATA硬盘的朋友,最好配一个功率足够的好电源。还要注意的是,由于Serial ATA硬盘对主板AGP/PCI频率很敏感,如果你进行了超频操作,就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硬盘或使用不稳定的现象。建议大家超频后尽量保持总线频率的稳定。还应注意,在完成Windows安装后,一定要安装IAA加速补丁或者VIA、SiS、Promise以及Silicon的相关补丁,程序会自动根据硬盘的物理特性使用最佳传输模式,以便充分挥发Serial-ATA硬盘的性能。如果主板 BIOS不支持 48bit LBA模式,就无法直接使用超过137G容量的硬盘。遇到这种情况建议你升级最新的主板BIOS。如果不升级,也可以使用硬盘自带的分区软件DM,提供了INT13H的扩展功能,从而绕开主板BIOS支持大硬盘。大家也可以用Windows 2003的系统盘来进行分区,都能够识别出160G以上的大容量硬盘。

9. IBM 打造移动办公“全家福”

如今笔记本电脑可谓是“与时俱进”,越来越强大的功能让我们不得不慨叹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成熟。不过,对于时尚的移动办公一族来说,光有一台功能强大的笔记本电脑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让自己移动办公更为方便,还需要配置各种能够与电脑“亲密合作”的选件,构成一个完整的移动办公环境。

所谓的移动办公环境,就是一个能够随时随地满足移动用户各种办公需求的环境。以往的IT厂商只注重笔记本自身性能的提升,却忽视了为用户营造这样一个完整的移动办公环境,只零零散散地提供扩展电池、鼠标等选件,让用户自行选择,这样难免会造成工具之间不兼容、无法发挥移动特点等诸多麻烦。正是基于这种考虑,IBM积极倡导为用户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移动办公环境理念。

IBM认为,搭建移动办公环境首先要以笔记本电脑为核心,然后根据移动办公一族对无线连接、移动存储、会议演示等多方面的需求,配置不同的选件。IBM特别为ThinkPad推出了功能强大、品种繁多的选件,帮助用户充分享受移动办公带来的无穷乐趣。

移动办公环境的内核

笔记本电脑是实现移动办公的基础。一个功能强大的笔记本电脑,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移动办公解决方案。搭建一个完整的移动办公环境,不仅需要笔记本电脑的功能强大,携带方便,还要求在使用上更能想用户之所想,让用户更为方便快捷的办公。在这一点,轻盈便携且性能卓越的IBM ThinkPad 系列无疑是移动办公一族的理想选择:钛复合外壳材料,轻巧耐用,大大降低了人为外在物理损坏的风险;ThinkLight键盘灯独具匠心的设计,便于在黑暗环境下实现移动办公;优化的网络连接性,可以在旅途和办公室内轻松接入网络。

无线连接方案

为了带给用户更为方便的无线连接感受,ThinkPad所有机型中均内置有双天线,IBM还特别设计了高速无线局域网PC卡和接入设备(Access Point)。移动用户可以随时通过它们或蓝牙无线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无线连接。Access Connection可以将连接设置保存起来,并方便地在调制解调器、以太网和无线网络之间进行切换,用户还可通过ThinkPad笔记本电脑中快捷键迅速访问相关信息、资源和技术帮助,获得强大快捷的技术支援。

移动存储方案

笔记本电脑受自身重量、体积等限制,其存储容量对于同时需要高移动性和大量资料的移动办公一族,是一个瓶颈。而对于IBM移动办公环境解决方案来说则不是问题。ThinkPad选件有两个存储宝贝:存储钥匙Memory Key和迷你硬盘Microdrive。存储钥匙Memory Key用于取代重量大、体积大、容量低的传统软驱,体积只有一般钥匙扣的大小,存储容量达到了32MB,而且兼容所有的USB口,不仅可以用于ThinkPad,还可以用于其他电脑。

存储钥匙可以解决不少问题,但是当碰到更大的数据资料,容量为1GB的IBM Microdrive迷你硬盘可以满足您的需求。它仅相当于名片大小的1/3,重量仅16克,体积不到1平方英寸,而容量却是3.5英寸软盘700倍之多。可拆卸的Microdrive迷你硬盘安装方便、即插即用,不仅可直接用于笔记本电脑的PCMCIA插槽,还可通过USB接口联接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彻底消除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之间数据交流的障碍。

商务演示方案

还有这样一个移动办公的好帮手--IBM iL1210全数字投影机。有了这台重量仅为1.4千克的便携式投影仪,就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做会议展示以及客户演示了。该款投影机具备高达1100流明的亮度,400:1的对比度。通过窗口式菜单系统,它可以同时对Gamma和色温进行调节。光学和数字缩放功能轻松调节图像的尺寸,数字式重心调节使得iL1210无论在何处都能够投射出平整的图像。基于图像和文字的菜单系统具有11国文字,提供轻松导航。

扩展方案

IBM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习惯,特别准备了不同的扩展选件:从鼠标、数字列阵麦克风、到可以直接手写输入的UltraBase TM X2媒体薄板、甚至包括数字键盘。通过ThinkPad扩展坞(Dock)和另一个扩展设备Ultrabay Plus可以连接不同的设备托架,给人以非常真实的办公室感觉。

视频处理方案

UltraPort II数码摄像机是IBM专为新型ThinkPad A系列、ThinkPad T系列和ThinkPad X系列笔记本电脑而设计的。它可拍摄分辨率在640 x 480的静止画面,还可以每秒30帧的速度拍摄320 x 240的连续视频画面,无需额外电源支持且功耗很小。新款数码摄像机可方便接驳于ThinkPad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上方的USB接口,也可通过随机提供的三脚架、USB线缆和转换器与电脑相连,方便用户使用。

IBM为新款数码摄像机捆绑了功能强大的软件包:视频电话Video Phone、数字相机和编辑器HiScale Photo、视频电子邮件VideoMail、AVI视频编辑器Video Edit和环境监视器WatchDog等一整套完备的、具有创新性的软件。利用这些软件,用户更可将数码数相机的完备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尽可在轻松实现简短视频捕捉与发送之余,尽情享受数字编辑带来的种种乐趣。

能源方案

目前,购买第二块电池的笔记本用户也越来越多。因此,IBM还专门为ThinkPad配备了第二块电池,用户既可以选择高品质的锂电池,也可以选择便宜的镍氢电池。通过IBM独有的Ultrabay 2000,为您的笔记本提供双保险。两块电池交替使用,笔记本在移动中可以使用长达6-8小时,让时间不再成为移动办公的束缚。

IBM一直在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的移动办公环境,使企业职员能够利用传统和和非传统的设备随时随地通过无线安全方便地连接企业电脑网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IBM所营造的移动办公环境一定会给越来越多的移动办公族带来无尽的乐趣与轻松。(责任编辑 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