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曾经差点被卖掉,武汉新芯怎样从矮矬穷秒变高富帅
武汉新芯成立于2006年,是湖北省与武汉市的重大战略投资项目,成立之初,原计划主打生产动态存储器(DRAM),孰料遭遇全球DRAM市场的价格崩盘,利润一再下滑。在此背景下,武汉新芯被迫将产品线转向闪存。2008年9月,武汉新芯牵手Spansion半导体。Spansion向中芯国际转移65nm、43nm相关生产工艺及技术,武汉新芯则作为Spansion半导体的重要生产基地,为其提供NAND存储器产品代工,2008年其12寸产线正式完工并开始投片。管理权几次变更,武汉新芯命运多舛
武汉新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6~2011,2011~2013以及2013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是围绕武汉新芯的管理权的变更展开的。
‘贰’ 那些工作一两年离开长江存储的人怎么样了
那些工作一两年离开长江存储的人还不错,混了一圈又回到长江存储继续工作了。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7月26日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赵伟国,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集成电路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等。
2016年12月底,由长江存储主导的国家存储器基地正式动工,计划分三个阶段,共建三座3D-NAND Flash厂房。
第一阶段的厂房已2017年9月完成建设,预计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搬入机台,第四季进行试产,初期投片量不超过1万片,用于生产32层3D-NAND Flash产品,并预计在自家的64层技术成熟后,再视情况拟定第二、第三期的生产计划。
长江存储计划设有三座厂房,总产能可能高达每月30万片,不排除长江存储完成64层产品开发后,可能将进行大规模的投产。
‘叁’ 武汉东湖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武汉东湖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是1999-08-31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洪山区珞瑜路456号。
武汉东湖存储技术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1007179034261,企业法人黄浩,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武汉东湖存储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计算机存储系统及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系统集成及信息咨询;经营本企业和成员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和成员企业科研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
通过爱企查查看武汉东湖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肆’ 长江存储过了28岁就不要了吗
当然不是,主要看个人能力,因为是私企,主要是靠个人。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总部位于“江城”武汉, 是一家专注于3D NAND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集成电路企业,同时也提供完整的存储器解决方案。
长江存储为全球合作伙伴供应3D NAND闪存晶圆及颗粒, 嵌入式存储芯片以及消费级、企业级固态硬盘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消费数码、计算机、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等领域。
长江存储成立于2016年12月21日,注册资本386亿元。由紫光集团控股子公司紫光国器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国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其中紫光国器出资197亿元人民币,占51.04%。
‘伍’ 武汉市投资千亿的芯片制造项目,为何会出现烂尾的风险
建设近三年,投资7亿余的芯片制造大厂——武汉弘芯,现在却传出了因资金链断裂而出现烂尾的消息。目前,武汉弘芯把全新进口的荷兰光刻机抵押给银行。
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再017年11月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以来,一直被视为当地的重点半导体项目,由武汉弘芯为主导建立的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产业园,也是2018年武汉单个投资最大的项目。在2020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中,半导体项目位居世界第一,总额投资也是世界第一。而且,武汉弘芯不仅引进了国内唯一能生产7纳米芯片的核心设备ASML高端光刻机,预计建成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也任命台积电前CTO蒋尚义为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
我国现在正遭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全方位打压,芯片又是我国在推进领域里面被卡脖子的环节。半导体行业本就是一个高门槛,需要资金长期投入的产业。在保障资金链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应该火眼金睛,做好功课,避免钱哗哗流出去,最后换回一堆吃灰的废铜烂铁。这是一种比浪费粮食更为可耻一种行为!
‘陆’ 微电子是系统工程,一些集成度较低的芯片已经把价格压得很低了,要创造微电子 产品 很难吗能干些啥事
微电子的设计,从使用者端去考虑,一点都不难,尤其是你也知道系统工程,从电子线路的配套布局,千变万化,总是会有空间的较低成本,以及应用创新,可以干的可多了。
‘柒’ 大盘将维持强势震荡,操作注重节奏,重点关注科技和金融
【本期摘要】
重点推荐
国办: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鼓励电商设置外贸产品专区
我国重新启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
市场点评
市场点评:大盘将维持强势震荡,操作注重节奏,重点关注科技和金融
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渠道,推进节奏有望超预期
宏观视点:芯片半导体个股大涨,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开工
期货情报
金属能源:黄金397.40,涨1.33%;铜47410,涨0.55%;螺纹钢3585,跌0.19%;橡胶10615,跌0.28%;PVC指数6155,跌0.57%;郑醇1759,涨0.34%;沪铝13590,涨0.89%;沪镍102060,跌1.39%;铁矿739.0,跌2.25%;焦炭1949.0,跌0.43%;焦煤1174.0,跌0.93%;布伦特油43.33,涨2.51%;
农产品:豆油5804,涨0.62%;玉米2103,跌0.94%;棕榈油5130,涨1.18%;郑棉11840,跌1.33%;郑麦2523,跌0.12%;白糖5051, 涨0.24%;苹果7878,跌2.57%;红枣10025,跌1.38%;
汇率:欧元/美元1.13,涨0.76%;美元/人民币7.07,跌0.04%;美元/港元7.75,涨0.01%。
二、重点推荐
1、国办: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鼓励电商设置外贸产品专区
事件:6月2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意见,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依托各类网上购物节,设置外贸产品专区。在符合国内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引导主要步行街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
点评:在疫情冲击下,今年的外贸出口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由于出口产业链对于稳就业影响很大,因此稳定出口企业的经营意义重大。我国拥有庞大的内需消费市场,加之在政策的扶持下,外围经济下行对于外贸出口企业的冲击将降低。在基本面下行可控及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市场有望继续演绎结构性行情。
(投资顾问 钟燕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20024)
2、我国重新启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
事件: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消息,6月16日推迟执行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相关技术问题已排除,任务重新启动,将于6月23日择机发射。
点评:随着北斗全球组网的完成,北斗应用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北斗产业链未来成长空间广阔,这对于相关上市公司将是重要发展机遇。
(投资顾问 钟燕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20024)
三、市场点评
市场点评:大盘将维持强势震荡,操作注重节奏,重点关注科技和金融
周一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互现,其中创业板指继续飘红收涨1.01%,日K线七连涨,再创四年半新高。市场成交量放大,两市合计成交8286亿元,行业板块呈现分化格局,其中券商与半导体板块强势领涨。当日北向资金净流入37.9亿元。目前市场对于疫情的悲观预期已经基本消散,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加之外围局势趋于稳定,预计后市有望维持强势整理。操作上建议把握节奏参与,逢低关注半导体、券商、大金融、大消费,新能源等。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芯片半导体个股大涨,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开工
事件:6月20日,由长江存储实施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土建)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开工。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3D NAND闪存芯片工厂,一期项目规划产能每月10万片,二期将达到20万片,总体投资240亿美元。项目一期于2016年底开工建设,32层、64层存储芯片产品现已实现稳定量产,并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128层QLC三维闪存芯片。
点评:存储器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核心芯片,最能代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先进制造工艺,也是中国进口金额最大的集成电路产品。近些年内存、固态硬盘、显卡价格屡现上涨,根源在于存储芯片掌握在少数国外厂家手中。国产化将降低国内半导体产品成本,并提升上游设备公司订单。相关龙头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建议积极关注相关机会。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渠道,推进节奏有望超预期升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数字货币是未来货币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数字货币的发展是今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和渠道。新加坡政府及银行高层也表示期待与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进行合作,称可以考虑将新加坡作为中国数字货币的枢纽地。韩国、泰国央行近期也在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的发展。分析认为:近期全球央行,尤其是亚洲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积极态度将有利于推进未来数字货币在跨境贸易及支付结算中的应用,提升数字货币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国内数字货币测试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后续落地节奏有望再超预期。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捌’ 存储芯片是什么怎么没有听说存储芯片被卡脖子
存储芯片主要包括DRAM芯片和NAND芯片,这个行业确实是拼制造,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被卡脖子。我国投资370亿元之巨的福建晋华,主要制造DRAM芯片,在2018年10月30日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至今前途未卜。今天我到晋华的官网去逛了逛,发现“大事记”的时间线停在了2018年10月20日,也就是试产运行之日,至今1年半过去,就没有量产的消息传出。
半导体设备基本被日美垄断,成为套在国产存储芯片企业头上的紧箍咒。下图是网上流传的晋华存储器生产设备采购清单,可以看出,清一色的日本、美国企业。实际上,全球前10大半导体设备公司,美国占了5个,日本有4个,欧洲1个。这就意味着,人家一断供,没有生产设备,钱再多,你也生产不了先进存储芯片。总之,看起来没有CPU等逻辑芯片复杂的存储芯片,对目前的我国来说,仍然是一块硬骨头,还需要多多努力。
‘玖’ 武汉长江存储是国企吗
武汉长江存储不是国企。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7月26日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赵伟国,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集成电路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等。
中国存储芯片产业以投入NAND Flash市场的长江存储、专注于移动存储芯片的合肥长鑫以及致力于普通存储芯片的晋华集成三大企业为主。以三家厂商的进度来看,试产时间预计将在2018年下半年,量产时间可能都在2019年上半年,这预示着2019年将成为中国存储芯片生产元年。
2016年12月底,由长江存储主导的国家存储器基地正式动工,计划分三个阶段,共建三座3D-NAND Flash厂房。
第一阶段的厂房已2017年9月完成建设,预计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搬入机台,第四季进行试产,初期投片量不超过1万片,用于生产32层3D-NAND Flash产品,并预计在自家的64层技术成熟后,再视情况拟定第二、第三期的生产计划。
2020年9月13日,中国安防半导体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会上对长江存储等第一届成员进行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