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磁带存储器的读写原理
在磁带存储器中,利用一种称为磁头的装置来形成和判别磁层中的不同磁化状态。磁头实际上是由软磁材料做铁芯绕有读写线圈的电磁铁 当磁头经过载磁体的磁化元时,由于磁头铁芯是良好的导磁材料,磁化元的磁力线很容易通过磁头而形成闭合磁通回路。不同极性的磁化元在铁芯里的方向是不同的。当磁头对载磁体作相对运动时,由于磁头铁芯中磁通的变化,使读出线圈中感应出相应的电动势e。负号表示感应电势的方向与磁通的变化方向相反。不同的磁化状态,所产生的感应电势方向不同。这样,不同方向的感应电势经读出放大器放大鉴别,就可判知读出的信息是1还是0。
❷ 磁带式摄象机和数码摄像机的原理有什么区别
磁带式摄象机是以磁带作储存的介质的摄象机。它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码信号的二种方式储存在磁带上。分别可称磁带式摄象机和数码摄像机。笼统叫磁带式摄象机,正确的应称:模拟磁带式摄象机和数码磁带式摄象机。由于二种储存方式的不同,一般数码磁带式摄象机采用0-1的数字编码形式存取视频信息,消除了存取时磁头和磁带摩擦产生的噪声。所以一般数码磁带式摄象机还原视频信息质量要优于模拟磁带式摄象机。
❸ 磁带机的磁带存储的工作原理
磁带是磁带存储系统是所有存储媒体中单位存储信息成本最低、容量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常用存储介质之一。它互换性好、易于保存,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具有高纠错能力的编码技术和即写即读的通道技术,大大提高了磁带存储的可靠性和读写速度。根据读写磁带的工作原理可分为螺旋扫描技术、线性记录(数据流)技术、DLT技术以及比较先进的LTO技术 该类磁带又分为DLT(数字线性磁带)磁带和IBM3480/3490/3590系列磁带两类。由于DLT磁带技术发展较快,已成为网络备份磁带机和磁带库系统的重要标准,又因为容量大、速度高和独一无二的发展潜力,使其在中高备份系统中独占鳌头。DLT磁带每盒容量高达35GB,单位容量成本较低;IBM3480/3490/3590系列磁带是由IBM公司生产,每盒磁带的存储容量可达10GB,所对应的驱动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磁带库,可以存放多盒磁带,其机械手可自动选择其中任意一盒磁带到驱动器上。
❹ 录像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951年11月,美国克罗斯公司在马林的带领下,研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磁带录像机。它是依据磁带录音的原理制作的,磁带以每秒254毫米的速度通过多磁迹磁头。这台录像机性能很差,但仍然被誉为一项出色的技术成就。
同声音信号相比,图像信号的带宽非常宽,因而在磁带上记录图像信号便出现了困难。马林在1951年制造的录像机,其最大分解力仅为1/135的图像高度。后来,英国广播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对这种录像机加以改进。美国无线电公司于1953年11月展出了彩色电视录像机,它采用宽1.27厘米磁带,每秒钟的带速可达900厘米。这种录像机被称为纵向扫描磁带录相机。录像机的磁带通过磁头的速率太高,美国安派克斯公司的工程师们想到,不增大磁带在录像机内的运转速率,也能增加磁带与磁头之间的接触速率。1956年4月,该公司展示了他们的新型录像机。它装有4个录像磁头,每秒钟仅使用38厘米磁带,而磁带与磁头的接触速度达到每秒3962厘米。他们让磁头旋转,沿横向越过磁带的宽度。
早在1953年,日本的东芝公司就开始研制一种旋转磁头的录像机。这种录像机称为螺旋扫描磁带录像机,磁带以螺旋线形状围绕磁鼓,磁鼓上装有水平旋转的磁头。日本的东芝公司在1960年开始供应螺旋扫描磁带录像机,采用宽度为5.04厘米的磁带。磁带输送速率为每秒38厘米。螺旋扫描磁带录像机尺寸小,耗用磁带少,而且能达到广播质量要求。随着录像机的不断改进,磁带带宽由5.04厘米改为1.27厘米,磁带速率也从每秒38厘米降为每秒25.4厘米。后来,日本索尼公司开始生产家用录像机系列,采用1.27厘米宽的磁带,磁带速率为每秒19厘米,价格仅为广播用录像机的几分之一。以后,磁带录像机逐渐走入人们的家庭生活。
❺ 运用于电子计算机的磁带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在磁带存储器中,利用一种称为磁头的装置来形成和判别磁层中的不同磁化状态。磁头实际上是由软磁材料做铁芯绕有读写线圈的电磁铁。当写线圈中通过一定方向的脉冲电流时,铁芯内就产生一定方向的磁通。由于铁芯是高导磁率材料,而铁芯空隙处为非磁性材料,故在铁芯空隙处集中很强的磁场。上述过程称为写入。显然,一个磁化元就是一个存储元,一个磁化元中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当载磁体相对于磁头运动时,就可以连续写入一连串的二进制信息。当磁头经过载磁体的磁化元时,由于磁头铁芯是良好的导磁材料,磁化元的磁力线很容易通过磁头而形成闭合磁通回路。不同极性的磁化元在铁芯里的方向是不同的。负号表示感应电势的方向与磁通的变化方向相反。不同的磁化状态,所产生的感应电势方向不同。这样,不同方向的感应电势经读出放大器放大鉴别,就可判知读出的信息是1还是0。
❻ 求录像机工作原理
录像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磁头系统,磁带传动系统,视频信号处理系统,伺服系统,机械控制系统,音频信号处理系统,电源等。
①磁头系统
磁头系统包括视频录放磁头、音频录放磁 头、控制信号录放磁头、消磁头等。视频磁头是磁带录像机的关键部件,通过磁头来实现视频信号与磁信号的相互转换。
②磁带传动系统
录像机借助压带轮的压力由主导轴驱动磁带走带。磁带放入录像机后,机械装置便自动将磁带导出完成穿带任务,这一任务就是由磁带传动系统完成的。
③视频信号处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对视频信号与音频信号的记录与真实地重放再现。所以系统由记录通道和重放通道两部分组成。
④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包括磁鼓伺服、主导轴伺服和磁带张力伺服。它的基本功能是保证录像机信号记录和重放过程的顺利进行 。 它是一种通过机械的或电子线路的作用对某一运动或变化着的受控量进行取样、反馈,并与基准信号进行比较,由两者产生误差信号去控制受控量对象,使伺服系统误差限定在给定范围。
⑤机械控制系统
主要由穿退带机构、带盒自动装卸机构、磁带运行机构以及电机驱动和各种定位杆、引导杆等组成。而机械控制系统是由功能操作按钮、逻辑电路及机电动作部件等构成。
❼ 磁带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录音磁头实际上是个蹄形电磁铁,两极相距很近,中间只留个狭缝。整个磁头封在金属壳内。录音磁带的带基上涂着一层磁粉,实际上就是许多铁磁性小颗粒。
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
放音头的结构和录音头相似。当磁带从放音头的狭缝前走过时,磁带上“小磁铁”产生的磁场穿过放音头的线圈。由于“小磁铁”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它在线圈内产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放大后就可以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
(7)磁带摄录机的存储原理扩展阅读:
磁带按用途可大致分成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带和仪表磁带四种。
1、录音带
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是用量最大的一种磁带。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研制成盒式录音带,由于具有轻便、 耐用、 互换性强等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
2、录像带
自从1956年美国安佩克斯公司制成录像机以来,录像带已从电视广播逐步进入到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电影和家庭娱乐等领域。
3、计算机带
计算机带作为数字信息的存贮具有容量大、价格低的优点。主要大量用于计算机的外存贮器。如今仅在专业设备上使用(比如计算机磁带存储器、车床控制机)。
4、仪表磁带
也称仪器磁带或精密磁带。近代科学技术,常需要把人们无法接近的测量数据自动而连续地记录下来,即所谓遥控遥测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磁带
❽ 摄像机为什么要录在磁带上
可以录在卡上
录磁带上是比较早也用了比较久的记录方式
属于模拟信号,缺点是难以采集,存放体积大
优点就因为是模拟信号,录制时间只跟磁带长度有关,录制信号是无损信号。采集出来编辑比较好。
现在流行硬盘和闪存的,克服了磁带存储的缺点,但是非高清机型也带了了效果不好的缺点,因为直接录制硬盘和闪存的是利用压缩算法把视频信号记录起来,录出来就是有损的。
因此专业机构,现在依然是用磁带机
❾ 简述磁带录像机的工作原理
录像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头与涂有强磁性材料的磁带之间的作用,把视频和音频信号用磁信息方式记录在磁带上,并可将磁带上的磁信息还原为音视频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