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什么是第五代存储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什么是第五代存储

发布时间: 2022-08-15 03:43:38

1. 固态硬盘和内存条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需要从技术层面入手才能回答清楚、说透本质,讲速度、内部结构只能触及皮毛。固态硬盘的正式名称叫闪存(Flash
Memory),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一种,内存条的正式名称叫随机动态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为DRAM),属于易失性存储器。

两者虽然都是半导体存储器,但原理却完全不同。内存的基本单元叫DRAM
CELL,都是由一个晶体管(Transistor)和两个电容器(Capacitor)组成,原理结构如下图。

Flash
Memory是东芝公司的藤尾增冈在1980年发明,属于第五代非易失性存储器。固态硬盘(Flash
Memory)虽然也是通过存储电荷完成数据“写入”,但是由于不是采用电容存储电荷,断电之后并不会马上失去电荷,所以可以长久存储数据。

总之,内存(DRAM)断电后会失去存储的数据,固态硬盘(Flash
Memory)则不会,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其次,在数据独写速度上,内存远远超过固态硬盘。不过,存储数据的固态硬盘如果长期不用,也容易丢失数据,需要时不时拿出来插入电脑,以免数据丢失。

2. 现代计算机统称为第五代计算机,为什么

现代计算机应该是第四代计算机吧?根据计算机组成原件的不同分的代

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计算机,它的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磁带等。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运算速度只是每秒几千次~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仅几千个字。程序语言处于最低阶段,主要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编程,后阶段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因此,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局限于一些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科学计算。

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体管计算机。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10年后晶体管取代了计算机中的电子管,诞生了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逻辑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1958年夏,美国德克萨斯公司制成了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集中了几十个或上百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存储器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用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由于采用了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各方面性能都有了极大提高:体积缩小,价格降低,功能增强,可靠性大大提高。

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集成了上千甚至上万个电子元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发展进入了第四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替代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

3.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是什么

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或图形图象交换信息。第五代计算机又称新一代计算机。
1981年10月,日本首先向世界宣告开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并于1982年4月制订为期10年的“第五代计算机技术开发计划”,总投资为1000亿日元,目前已顺利完成第五代计算机第一阶段规定的任务。
第五代计算机是为适应未来社会信息化的要求而提出的,与前四代计算机有着本质的区别,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当前电子计算机存在的主要不足有:
首先,目前的电子计算机虽然已具有一些相当幼稚的“智能”,但它不能进行联想(即根据某一信息,从记忆中取出其他有关信息的功能)、推论(针对所给的信息,利用已记忆的信息对未知问题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功能)、学习(将对应新问题的内容,以能够高度灵活地加以运用的方式进行记忆的功能)等人类头脑的最普通的思维活动。
其次,目前电子计算机虽然已能在一定程度上配合、辅助人类的脑力劳动,但是,它还不能真正听懂人的说话,读懂人的文章,还需要由专家用电子计算机懂得的特殊的“程序语言”同它进行“对话”。这就大大限制了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及大众化。
最后,目前的电子计算机虽然能以惊人的信息处理来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例如遥控已发射的火箭),但是它仍不能满足某些科技领域的高速、大量的计算任务的要求。例如,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耐震设计时,为解析一种立柱模型受到摇动时的三维振动情况,用目前的超大型电子计算机算上100年也难以完成。又如,原子反应堆事故和核聚变反应的模拟实验、资源探测卫星发回的图象数据的实时解析、飞行器的风洞实验、天气预报、地震预测等要求极高的计算速度和精度,都远远超出目前电子计算机的能力极限。由此可见,当今的电子计算机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在崭新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上创制新一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基本结构通常由问题求解与推理、知识库管理和智能化人机接口三个基本子系统组成。
问题求解与推理子系统相当于传统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与该子系统打交道的程序语言称为核心语言,国际上都以逻辑型语言或函数型语言为基础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它是构成第五代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各种超级软件的基础。
知识库管理子系统相当于传统计算机主存储器、虚拟存储器和文体系统结合。与该子系统打交道的程序语言称为高级查询语言,用于知识的表达、存储、获取和更新等。这个子系统的通用知识库软件是第五代计算机系统基本软件的核心。通用知识库包含有:日用词法、语法、语言字典和基本字库常识的一般知识库;用于描述系统本身技术规范的系统知识库;以及把某一应用领域。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技术知识集中在一起的应用知识库。
智能化人-机接口子系统是使人能通过说话、文字、图形和图象等与计算机对话,用人类习惯的各种可能方式交流信息。这里,自然语言是最高级的用户语言,它使非专业人员操作计算机,并为从中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提供可能。
当前第五代计算机的研究领域大体包括人工智能,系统结构,软工程和支援设备,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是未来信息处理的主流,因此,第五代计算机的发展,必将与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等的研究紧密相联,并为其发展提供新基础。目前的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先将程序存入存储器中,然后按照程序逐次进行运算。这种计算机是由美国物理学家诺伊曼首先提出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因此又称诺伊曼机器。第五代计算机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诺伊曼机器的概念。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应包括逻辑程序设计机、函数机、相关代数机、抽象数据型支援机、数据流机、关系数据库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布式信息通信网络等。
第五代计算机的发展必然引起新一代软件工程的发展,极大地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和可靠性。为改善软件和软件系统的设计环境,将研制各种智能化的支援系统,包括智能程序设计系统、知识库设计系统、智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输助设计系统、以及各种智能应用系统和集成专家系统等。在硬件方面,将出现一系列新技术,如先进的微细加工和封装测试技术、砷化镓器件、约瑟夫森器件、光学器件、光纤通信技术以及智能辅助设计系统等。另外,第五代计算机将推动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促进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的发展和通信业务的多样化,并使多种多样的通信业务集中于统一的系统之中,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

4. 第五代计算机是什么样子

第五代计算机是一种更接近人类的人工智能型计算机。它能理解人的语言、文字和图形,人无需编写程序,依靠讲话就能对计算机下达命令,驱使它工作。它能将一种知识信息和与之相关联的其它知识信息连贯起来,作为对某一知识领域具有渊博知识的专家系统,成为人们从事各方面工作的得力助手和参谋。第五代计算机还是能“思考”的计算机,能帮助人们进行推理和判断,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它在理论和工艺技术上看与现在的计算机也有根本不同,它能提供更为先进的功能,以摆脱传统计算机的技术限制,为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提供一种强有力的、不可替代的工具。

1981年10月,日本首先向世界宣告开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并于1982年4月制订为期10年的“第五代计算机技术开发计划”,总投资为1000亿日元,目前已顺利完成第五代计算机第一阶段规定的任务。

第五代计算机基本结构通常由问题求解与推理、知识库管理和智能化人机接口三个基本子系统组成。

问题求解与推理子系统相当于传统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与该子系统打交道的程序语言称为核心语言,国际上都以逻辑型语言或函数型语言为基础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它是构成第五代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各种超级软件的基础。

知识库管理子系统相当于传统计算机主存储器、虚拟存储器和文体系统结合。与该子系统打交道的程序语言称为高级查询语言,用于知识的表达、存储、获取和更新等。这个子系统的通用知识库软件是第五代计算机系统基本软件的核心。通用知识库包含有:日用词法、语法、语言字典和基本字库常识的一般知识库;用于描述系统本身技术规范的系统知识库以及把某一应用领域,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技术知识集中在一起的应用知识库。

智能化人机接口子系统是使人能通过说话、文字、图形和图象等与计算机对话,用人类习惯的各种可能方式交流信息。这里,自然语言是最高级的用户语言,它使非专业人员操作计算机,并为从中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提供可能。

现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已经三位一体化,未来的计算机将把人从重复、枯燥的信息处理中解脱出来,从而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给人类和社会拓展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第五代计算机是为适应未来社会信息化的要求而提出的,与前四代计算机有着本质的区别,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5. 什么是第五代智能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或图形图象交换信息。第五代计算机又称新一代计算机。
1981年10月,日本首先向世界宣告开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并于1982年4月制订为期10年的“第五代计算机技术开发计划”,总投资为1千亿日元,目前已顺利完成第五代计算机第一阶段规定的任务。
第五代计算机是为适应未来社会信息化的要求而提出的,与前四代计算机有着本质的区别,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6. 至今计算机经历了5代变化,请问这5代计算机的诞生的时间和采用什么作为基本元件,采用的主内存储器

计算机从产生到至今只有四代。第五代还没有定型。 计算机的诞生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加州问世,ENIAC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运算速度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用的存储设备为打孔机。 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由于一部计算机需要几千个电子管,每个电子管都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如何散热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电子管的寿命最长只有3000小时,计算机运行时常常发生由于电子管被烧坏而使计算机死机的现象。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从1960年到1964年,由于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所以我们将这段时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接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这时,开始使用磁盘和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 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不过,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VLSI)。1975年,美国1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C(PersonaI Computer), 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或图形图象交换信息。第五代计算机又称新一代计算机

7. 第五代计算机是指什么

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

第五代计算机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或图形图象交换信息。第五代计算机又称新一代计算机。

计算机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而又崭新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从功能单一、体积较大发展到了功能复杂、体积微小、资源网络化等。

计算机的未来充满了变数,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实现性能的飞跃却有多种途径。不过性能的大幅提升并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路线,计算机的发展还应当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同时也要注重环保等等。

计算机从出现至今,经历了机器语言、程序语言、简单操作系统和Linux、Macos、BSD、Windows等现代操作系统四代,运行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第四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几十亿次每秒。

8. 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微处理器有哪些怎样区分

中央处理单元 (CPU) 是任何计算机的大脑,CPU执行程序编译以后得到的指令,也决定计算机内信息流动的方向。微处理器和CPU这两个术语可以互换,CPU的内核是微处理器。CPU运行计算机程序并且决定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的信息流动。 通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区分微处理器: 数据总线带宽:CPU单次指令中可发送或接收的二进制比特数目。 时钟速度:以MHz表示,时钟速度决定每秒钟处理器可以执行的指令数目。 这两种情况都是其值越高,CPU的处理能力越强。例如,工作频率为400MHz的64位微处理器比工作于100MHz下的16位微处理器运行能力更强。绝大多数台式机采用单一的Intel架构处理器(如Pentium 奔腾处理器),尽管Intel是世界上最大的微处理器制造商,但它并未完全占据整个处理器市场份额,AMD公司也能够生产与Intel Pentium同等水平的处理器。 目前在我国微型计算机中使用的主流微处理器是Intel近几年推出的32位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而且主频都选用l00Hz以上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Pentium微处理器:又写作P5,是Intel的第五代微处理器。延续以前的X86系列,俗称为586。 ②Pentium Pro微处理器:又写作P6,是Intel的第六代微处理器,也称为“高能奔腾”。延续以前的X86系列,俗称为686。 ②Pentium MMX微处理器:又写作P55C,属于Intel第五代“增强型”的微处理器,也称为“多能奔腾”。内含MMX(Multi Media eXtension)技术,追加了针对多媒体应用 的57条指令。 ④Pentiuum II微处理器:是在Pentium Pro基础上加入MMX技术推出的第六代Pentium系列产品。它的浮点运算性能、MMX性能都是最出色的。今后还将继续改进,计划把主频逐步提高到400、600、800 MHz;总线速率提高到100MHz;并将MMX扩展为MMX2。 ⑤Pentium Ⅲ微处理器:是Intel第七代微处理器,字长64位,并支持MMX。它增加了全新的指令,可以提高三维图像、视频、声音等程序的运行速度,并可优化操作系统和网络的性能。 2.主存储器 主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存储各种信息的部件。按其功能和性能,可分为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二者共同构成主存储器。但通常说“内存容量”时,则指RAM,不包括ROM在内。 (1)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 又称为读写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特点:其中信息可读可写,存取方便;信息不能长期保留,断电便丢失。关机前应将RAM中的程序和数据转存到外存储器上。 (2)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 由生产厂家将开机检测、系统初始化、…等程序固化其中。 特点:其中信息固定不变,只能读出不能重写;关机后原保存的信息不丢失。 3.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分为如下三组,每组都由多根线组成。 (1)数据总线DB(Data Bus):用于CPU与主存储器、CPU与I/O接口之间传送数据。数据总线的宽度(根数)等于计算机的字长。 (2)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用于CPU访问主存储器或外部设备时,传送相关的地址。此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CPU的寻址能力。 (3)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用于传送CPU对主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这样一种结构使得各部件之间的关系都成为单一面向总线的关系。即任何一个部件只要按照标准挂接到总线上,就进入了系统,就可以在CPU统一控制下进行工作。 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也称为I/O电路(INPUT/Output),即通常所说的适配器、适配卡或接口卡。它是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的桥梁。 (1)接口电路结构:一般由寄存器组、专用存储器和控制电路几部分组成,当前的控制指令、通信数据、以及外部设备的状态信息等分别存放在专用存储器或寄存器组中。 (2)接口电路的连接:所有外部设备都通过各自的接口电路连接到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上去。 (3)通信方式: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并行通信

9. alphago计算机是第几代计算机

alphago计算机是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
第五代计算机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10. 第五代计算机是什么

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

它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或图形图像交换信息。第五代计算机又称新一代计算机。


(10)什么是第五代存储扩展阅读


电子计算机又叫电脑。可是为什么把电子计算机称为电脑呢?这是因为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电子计算机已经部分地替代了人类大脑的功能。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微处理机的出现,使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脑不仅在传统的科学计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它已经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能帮助人们处理办公室事情;

能帮助各级领导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决策,能帮助各行各业的专家工作。许多需要人类大脑思维的工作都可以用计算机代替,电脑已经成为人脑的重要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