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数据库内部存储原理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数据库内部存储原理

发布时间: 2022-08-15 03:40:50

㈠ 什么是数据库存储,原理是怎样的

数据库列存储不同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其数据在表中是按行存储的,列方式所带来的重要好处之一就是,由于查询中的选择规则是通过列来定义的,因 此整个数据库是自动索引化的。

按列存储每个字段的数据聚集存储,在查询只需要少数几个字段的时候,能大大减少读取的数据量,一个字段的数据聚集存储,那就 更容易为这种聚集存储设计更好的压缩/解压算法。这张图讲述了传统的行存储和列存储的区别:

㈡ 数据库系统原理 什么是存储过程有什么优点

存储过程也可以看成是函数的一种, 而且存储过程中的过程如果放到了开发 系统的 D 层的时候执行效果也是相同的。 存储过程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一个程序 块, 里面包含了自己定义的一段程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比如要选择数据库的表 里面的记录,就可以使用下面的存储过程的框架:
这个实现的过程比较简单, 就是利用的是数据库自带的存储过程的模版,新 建存储过

程的时候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 存储过程中使用的 是数据库的语言, 跟其他的高级语言的用法相似,熟练的使用数据库的语言可以 加快开发的效率,技术也是很厉害的。 存储过程的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一定要用存储过程吗? 存储过程的优点: 1.存储过程只在创造时进行编译,以后每次执行存储过 程都不需再重新编译,而一般 sql 语句每执行一次就编译一次,所以使用存储过 程可提高数据库执行速度。 2.当对数据库进行复杂操作时,可将此复杂操作用 存储过程封装起来与数据库提供的事务处理结合一起使用。更多数据库的知识, 尽在南京宝云官网。 3.存储过程可以重复使用,可减少数据库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4.安全性高,可设定只有某此用户才具有对指定存储过程的使用权。 存储过程有利于实现一系列的操作简化,提高系统的执行效率,而且放在存 储过程中的 SQL 语句是直接在数据库中编译过了的, 系统在执行的时候就可以减 少这部分代码的资源开销。 但是对于机房重构中,有时候我们只需要更新一个记录中的某一个字段的值, 这个时候用存储过程就有点不划算了,这个时候系统如 果不用存储过程直接用 SQL 语句来说,是比较方便的。所以存储过程并不是所有 的地方用都好,凡事都有一个合适的问题,一个度的问题。 可能有的人想存储过程这么有用,而且对系统的性能有提升,那就强迫症的 都去使用存储过程。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存储过程的作用主要是对数据库进行 操作, 那么学过数据库系统原理的我们就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了,如何防止死锁? 毫无节制的使用存储过程, 而不考虑数据库结构是不科学的。对于相同的表进行 不同的操作,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产生的顺序也是不一样的,如何在存 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操作来使系统健康强壮,这是需要注意的。 通过使用存储过程, 可以更加清晰的理解数据库和系统是如何相互关联工作 的,存储过程的使用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提升,更是思想上的一种启发,在今后 的开发工作中是否有相同的地方需要这样的抽象封装呢。 面对更多的重复出现的 封装,我们的工作也将更加高效、简洁。

㈢ 内存条存储数据的原理

内存的存储原理

内存,英文名为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全称是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的作用就是存储代码和数据供CPU在需要的时候调用。但是这些数据并不是像用木桶盛水那么简单,而是类似图书馆中用有格子的书架存放书籍一样,不但要放进去还要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准确的调用出来,虽然都是书但是每本书是不同的。对于内存等存储器来说也是一样的,虽然存储的都是代表0和1的代码,但是不同的组合就是不同的数据。让我们重新回到书和书架上来。

如果有一个书架上有10行和10列格子(每行和每列都有0~9编号),有100本书要存放在里面,那么我们使用一个行的编号和一个列的编号就能确定某一本书的位置。如果已知这本书的编号36,那么我们首先锁定第3行,然后找到第6列就能准确的找到这本书了。

在内存中也是利用了相似的原理现在让我们回到内存上,对于它而言数据总线是用来传入数据或者传出数据的。因为存储器中的存储空间是如果前面提到的存放图书的书架一样通过一定的规则定义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规则来把数据存放到存储器上相应的位置,而进行这种定位的工作就要依靠地址总线来实现了。

对于CPU来说,内存就像是一条长长的有很多空格的“线”,每个空格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与之相对应。如果CPU想要从内存中调用数据,它首先需要给地址总线发送地址数据定位要存取的数据,然后等待若干个时钟周期之后,数据总线就会把数据传输给CPU。当地址解码器接收到地址总线送来的地址数据之后,它会根据这个数据定位CPU想要调用的数据所在的位置,然后数据总线就会把其中的数据传送到CPU。

CPU在一行数据中每次知识存取一个字节的数据。会到实际中,通常CPU每次需要调用64bit或者是128bit的数据(单通道内存控制器为64bit,双通道为128bit)。如果数据总线是64bit的话,CPU就会在一个时间中存取8个字节的数据,因为每次还是存取1个字节的数据,64bit总线将不会显示出来任何的优势,工作的效率将会降低很多。这也就是现在的主板和CPU都使用双通道内存控制器的原因。

㈣ MySQL数据库能大量储存数据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就是硬盘容量大,硬盘容量不够大, mysql 怎么存大量数据?

另外,数据库的功能不在于能存大量数据,如果只是存的话,直接存文件也行,一样可以存大量数据。
数据库的主要能力是提供针对这些数据的可编程能力和快速灵活的查询功能。

㈤ 数据库的底层存储机制

数据库被放入底层库,什么是底层库
低层库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比如你写了一个函数,传入a,b返回他们相加的值
function
f(a,b){
return
a+b;
}
然后把这个函数放到一个文件里面

㈥ oracle数据库的存储原理是什么

表空间,oracle逻缉存储结构,表空间下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物理的文件存储。
所有用户对象存放在表空间中。
与系统有关的对象存放在系统表空间中。

㈦ 几个关于数据库基本原理的简答题、高分求答案

为了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人们为数据库设计了一个严谨的体系结构,数据库领域公认的标准结构是三级模式结构,它包括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美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n N ational Standard Instit ut e,ANSI)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小组于1 9 78年提出了标准化的建议,将数据库结构分为3级:面向用户或应用程序员的用户级、面向建立和维护数据库人员的概念级、面向系统程序员的物理级。
用户级对应外模式,概念级对应模式,物理级对应内模式,使不同级别的用户对数据库形成不同的视图。所谓视图,就是指观察、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范围、角度和方法,是数据库在用户“眼中"的反映,很显然,不同层次(级别)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是不相同的。
1模式.
模式又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对应于概念级。它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全局视图)。它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模式描述语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来描述、定义的,体现、反映了数据库系统的整体观。
2.外模式
外模式又称子模式,对应于用户级。它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用户可以通过外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对应于用户的数据记录(外模式),也可以利用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 uage,DML)对这些数据记录进行。外模式反映了数据库的用户观。
3.内模式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对应于物理级,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是数据库最低一级的逻辑描述,它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翱物理结构,对应着实际存储在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库。内模式由内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它是数据库的存储观。
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只有唯一的数据库, 因而作为定义 、描述数据库存储结构的内模式和定义、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模式,也是惟一的,但建立在数据库系统之上的应用则是非常广泛、多样的,所以对应的外模式不是惟一的,也不可能是惟一的。
4.三级模式间的映射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数据库在三个级别 (层次)上的抽象,使用户能够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物理表示和存储。实际上 ,对于一个数据库系统而言一有物理级数据库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进行数据库操作的基础,概念级数据库中不过是物理数据库的一种逻辑的、抽象的描述(即模式),用户级数据库则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它是概念级数据库的一个子集(外模式)。
用户应用程序根据外模式进行数据操作,通过外模式一模式映射,定义和建立某个外模式与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将外模式与模式联系起来,当模式发生改变时,只要改变其映射,就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对应的应用程序也可保持不变;另一方面,通过模式一内模式映射,定义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模式)与存储结构(内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改变模式一内模式映射,就能保持模式不变,因此应用程序也可以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