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储技术发展历史
最早的外置存储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为了解决人口普查的需要,霍列瑞斯首先把穿孔纸带改造成穿孔卡片。
他把每个人所有的调查项目依次排列于一张卡片,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在相应项目的位置上打孔。在以后的计算机系统里,用穿孔卡片输入数据的方法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数据处理也发展成为电脑的主要功能之一。
2、磁带
UNIVAC-I第一次采用磁带机作外存储器,首先用奇偶校验方法和双重运算线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最先进行了自动编程的试验。此时这个磁带长达1200英寸、包含8个磁道,每英寸可存储128bits,每秒可记录12800个字符,容量也达到史无前例的184KB。从 此之后,磁带经历了迅速发展,后来广泛应用了录音、影像领域。
3、软盘(见过这玩意的一定是80后)
1967年 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张“软盘”,直径32英寸。随着技术的发展,软盘的尺寸一直在减小,容量也在不断提升,大小从8英寸,减到到5.25英寸软盘,以及到后来的3.5英寸软盘,容量却从最早的81KB到后来的1.44MB。在80-90年代3.5英寸软盘达到了巅峰。直到CD-ROM、USB存储设备出现后,软盘销量才逐渐下滑。
4、CD
C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盘、光盘,诞生于1982年,最早用于数字音频存储。1985年,飞利浦和索尼将其引入PC,当时称之为CD-ROM(只 读),后来又发展成CD-R(可读)。因为声频CD的巨大成功,今天这种媒体的用途已经扩大到进行数据储存,目的是数据存档和传递。
5、磁盘
第一台磁盘驱动器是由IBM于1956年生产,可存储5MB数据,总共使用了50个24英寸盘片。到1973年,IBM推出第一个现代“温彻斯特”磁盘驱动器3340,使用了密封组件、润滑主轴和小质量磁头。此后磁盘的容量一度提升MB到GB再到TB。
6、DVD
数字多功能光盘,简称DVD,是一种光盘存储器。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荷兰飞利浦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始使用激光光束进行记录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们的研究获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场。最初的产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激光视盘(LD,Laser Vision Disc)系统。它们的直径多是120毫米左右。容量目前最大可到17.08GB。
7、闪存
浅谈存储器的进化历程
闪存(Flash Memory)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包含U盘、SD卡、CF卡、记忆棒等等种类。在1984年,东芝公司的发明人舛冈富士雄首先提出了快速闪存存储器(此处简称闪存)的概念。与传统电脑内存不同,闪存的特点是非易失性(也就是所存储的数据在主机掉电后不会丢失),其记录速度也非常快。Intel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闪存并将其投放市场的公司。到目前为止闪存形态多样,存储容量也不断扩展到256GB甚至更高。
随着存储器的更新换代,存储容量越来越大,读写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级硬盘单盘容量已经达到10TB以上,目前使用的SSD固态硬盘,读速度达:3000+MB/s,写速度达:1700MB/s,用起来美滋滋啊。
2. 云计算块存储是什么,谁能给个解释呢
什么是块存储?
块存储与存储区域网络(SAN)是同义词,并且支持网络附加存储(NAS)系统中使用的文件存储技术无法实现的存储服务。块存储涉及将数据保存在块或原始存储卷中。
这些存储块中的每一个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硬盘驱动器出现在外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操作系统依次使用光纤通道(FC)、以太网上的光纤通道(FCOE)或ISCSI协议来访问这些块。
块存储和SAN因此在企业IT环境中很普及的原因是由于其灵活性和性能特征。块存储支持各种需要低延迟、基于网络的存储操作的工作负载,其中包括业务关键型应用程序、虚拟机、RAID实施和数据库。
虽然不应该将其与文件存储系统混淆,这种类型使组织能够通过网络使用NAS-a文件系统为员工提供共享文件服务,可以将其分层存储在块存储上,因为块存储显示为原始存储到服务器操作系统。
在云平台中,块存储可从AWS ElasTIc Block Store或AWS EBS等服务获得,该服务提供可扩展块存储,供ElasTIc Compute Cloud(EC2)实例使用。
3.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联系是什么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联系:
通常来讲,磁盘阵列都是基于Block块的存储,而所有的NAS产品都是文件级存储。
1. 块存储:DAS SAN
a) DAS(Direct Attach Storage): 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存储方式,每台服务器有独立的存储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存储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室,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则更复杂。
应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技术实现较早。
b)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是一种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存储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联接方式,如:SCSI,ESCON及Fibre-Channels.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但是由于SAN系统的价格较高,且可扩展性较差,已不能满足成千上万个CPU规模的系统。
应用:对网速要求高、对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
2. 文件存储
通常NAS产品都是文件级存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存储设备,通常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它采用NFS或CIFS命令集访问数据,以文件为传输协议,可扩展性好、价格便宜、用户易管理。目前在集群计算中应用较多的NFS文件系统,但由于NAS的协议开销高、带宽低、延迟大,不利于在高性能集群中应用。
3. 对象存储:
总体上讲,对象存储同时兼具SAN高级直接访问磁盘特点及NAS的分布式共享特点。
核心是将数据通路(数据读或写)和控制通路(元数据)分离,并且基于对象存储设备(OSD),构建存储系统,每个对象存储设备具备一定的职能,能够自动管理其上的数据分布。
对象储存结构组成部分(对象、对象存储设备、元数据服务器、对象存储系统的客户端)
(3)以下存储技术中属于块存储的扩展阅读: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区别如下:
1、速度不同
块存储:低延迟(10ms),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不同技术各有不同;
对象存储:100ms-1s,冷数据;
2、可分步性不同
块存储:异地不现实;
文件存储:可分布式,但有瓶颈;
对象存储:分步并发能力高;
3、文件大小不同
块存储:大小都可以,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适合大文件;
对象存储:适合各种大小;
4、接口不同
块存储:Driver,kernel mole ;
文件存储:POSIX;
对象存储:Restful API ;
5、典型技术不同
块存储:SAN;
文件存储: HDFS,GFS;
对象存储:Swift,Amazon S3;
6、适合场景不同
块存储:银行;
文件存储:数据中心;
对象存储:网络媒体文件存储。
4. 存储技术的分类
网络存储技术(NetworkStorageTechnologies)是基于数据存储的一种通用网络术语。网络存储结构大致分为3种: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Storage,DAS)、网络存储设备(NetworkAttachedStorage,NAS)和存储网络(StorageAreaNetwork,SAN)。
1.DAS
DAS是一种直接与主机系统相连接的存储设备,如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内部硬件驱动。到目前为止,DAS仍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数据存储方法。DAS英文全称是DirectAttachedStorage,中文翻译成“直接附加存储”。顾名思义,在这种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接口电缆)直接连接到服务器的。I/O(输入/输出)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DAS也可称为服务器附加存储(Server-AttachedStorage,SAS)。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
2.NAS
NAS的中文意思是“网络附加存储”。按字面意思简单地理解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或者“网络磁盘阵列”。从结构上讲,NAS是功能单一的精简型计算机,因此在架构上不像个人计算机那么复杂,在外观上就像家电产品,只需电源与简单的控制钮。
NAS是一种专业的网络文件存储及文件备份设备,它是基于LAN(局域网)的,按照TCP/IP协议进行通信,以文件的I/O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LAN环境下,NAS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异构平台之间的数据级共享,比如NT、Unix等平台的共享。
一个NAS系统包括处理器、文件服务管理模块和多个硬盘驱动器(用于数据的存储)。NAS可以应用在任何网络环境当中。主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非常方便地在NAS上存取任意格式的文件,包括SMB格式(Windows)、NFS格式(Unix,Linux)和CIFS(CommonInternetFileSystem)格式等。
3.SAN
SAN是指存储设备相互连接且与一台服务器或一个服务器群相连的网络。其中的服务器用作SAN的接入点。在有些配置中,SAN也与网络相连。SAN将特殊交换机当作连接设备,这些特殊交换机看起来很像常规的以太网络交换机,是SAN中的连通点。SAN使得在各自网络上实现相互通信成为可能,同时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
具体来说,SAN是一种通过光纤集线器、光纤路由器、光纤交换机等连接设备将磁盘阵列、磁带等存储设备与相关服务器连接起来的高速专用子网。SAN由3个基本的组件构成:接口(如SCSI、光纤通道、ESCON等)、连接设备(交换设备、网关、路由器、集线器等)和通信控制协议(如IP和SCSI等)。这3个组件再加上附加的存储设备和独立的SAN服务器,就构成一个SAN系统。SAN提供一个专用的、高可靠性的基于光通道的存储网络,SAN允许独立地增加存储容量,也使得管理及集中控制(特别是对于全部存储设备都集群在一起的时候)更加简化。而且,光纤接口提供了10km的连接长度,这使得物理上分离的远距离存储变得更容易。
5. iSCSI存储技术
因为每个应用环境都是不同的,即使在一个地方表现良好,那也不能保证在其他地方同样合适。对于服务器虚拟化环境来说,光纤通道存储是比较传统的选择。但现在iSCSI和NAS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毕竟它们的性价比更加突出。下面本文就来看看每一种网络存储技术的规格特性,并逐一分析它们的优势和不足。光纤通道存储单从性能和可靠性的角度看,光纤通道无疑是出色的存储架构,其它产品很难与之PK.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使用光纤通道存储的确获得了高性能,可用户却不得不承担更高的成本,以及面对更复杂的技术架构。不过,光纤通道技术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历史很长,基础非常好,因此比较大的虚拟化环境通常都倾向于选择光纤通道,这些用户主要还是考虑速度和可靠性的因素(光纤通道当前的带宽是8Gbps,下一代是16Gbps)。另外,光纤通道存储网络一直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与基于以太网的存储设备相比安全性更好。可问题是,光纤通道需要特殊的HBA主机适配器、特殊的交换机,而且这些配件比以太网络使用的同类配件更加昂贵。客观的说,如果要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光纤通道网络代价是很高的。除此之外,光纤通道环境的部署和管理也更复杂,与传统网络架构相比,它配置起来难度很大,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才也偏少。当前,很多公司都有技术熟练的网络管理员,但其中却很少有光纤通道存储网络方面的管理人才。设计并管理一个SAN架构通常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这无形中又进一步增加了实施的费用。光纤通道存储的优势:FC是部署企业级存储架构的首选,而且许多应用环境本身就已经在使用SAN了;由于具有更高的可用带宽,通常情况下性能表现最好;独立的光纤通道网络更安全;还有LUNzoning和LUNmasking等访问控制机制;支持bootfromSAN(从存储启动系统),服务器本地不再需要硬盘;基于block的块存储类型,可以使用VMwarevSphere自带的VMFS卷(一种文件系统)。光纤通道存储的不足:从零开始构建的话,部署成本会很高;需要特殊的、昂贵的配件,比如交换机、线缆和HBA卡;实施和管理也许更复杂,通常需要专职的存储管理员;可用的安全控制功能较少,实现认证和加密比较复杂。如果用户的物理服务器上准备运行多个虚拟机,且应用类型对磁盘I/O有较高的要求,那么为了得到最佳的性能,用户或许应该认真考虑使用光纤通道存储系统。此外,FCoE也是一个选择,它相当于在传统的以太网设备上承载光纤通道协议。但目前FCoE必须部署在同样昂贵的10Gbps以太网环境,需要特殊的交换设备。如果用户的应用环境中已经有了FCSAN,那么在构建虚拟化平台时使用光纤通道储存是很合适的。扩展一个已有的SAN环境很容易,而且比部署一个全新的环境要便宜许多。如果用户的预算充足,而且有管理复杂环境的技术能力,那么选择光纤通道存储一定没错。
6.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区别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区别如下:
1、速度不同
块存储:低延迟(10ms),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不同技术各有不同;
对象存储:100ms-1s,冷数据;
2、可分步性不同
块存储:异地不现实;
文件存储:可分布式,但有瓶颈;
对象存储:分步并发能力高;
3、文件大小不同
块存储:大小都可以,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适合大文件;
对象存储:适合各种大小;
4、接口不同
块存储:Driver,kernel mole ;
文件存储:POSIX;
对象存储:Restful API ;
5、典型技术不同
块存储:SAN;
文件存储: HDFS,GFS;
对象存储:Swift,Amazon S3;
6、适合场景不同
块存储:银行;
文件存储:数据中心;
对象存储:网络媒体文件存储。
(6)以下存储技术中属于块存储的扩展阅读: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联系:
通常来讲,磁盘阵列都是基于Block块的存储,而所有的NAS产品都是文件级存储。
1. 块存储:DAS SAN
a) DAS(Direct Attach Storage): 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存储方式,每台服务器有独立的存储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存储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室,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则更复杂。
应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技术实现较早。
b)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是一种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存储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联接方式,如:SCSI,ESCON及Fibre-Channels.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但是由于SAN系统的价格较高,且可扩展性较差,已不能满足成千上万个CPU规模的系统。
应用:对网速要求高、对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
2. 文件存储
通常NAS产品都是文件级存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存储设备,通常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它采用NFS或CIFS命令集访问数据,以文件为传输协议,可扩展性好、价格便宜、用户易管理。目前在集群计算中应用较多的NFS文件系统,但由于NAS的协议开销高、带宽低、延迟大,不利于在高性能集群中应用。
3. 对象存储:
总体上讲,对象存储同时兼具SAN高级直接访问磁盘特点及NAS的分布式共享特点。
核心是将数据通路(数据读或写)和控制通路(元数据)分离,并且基于对象存储设备(OSD),构建存储系统,每个对象存储设备具备一定的职能,能够自动管理其上的数据分布。
对象储存结构组成部分(对象、对象存储设备、元数据服务器、对象存储系统的客户端)
7. ceph这款云存储技术怎么样
Ceph是一套高性能,易扩展的,无单点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基于Sage A. Weil的论文开发,主要提供以下三个存储服务: 对象存储(Object Storage),既可以通过使用Ceph的库,利用C, C++, Java, Python, PHP代码,也可以通过Restful网关以对象的形式访问或存储数据,兼容亚马逊的S3和OpenStack的Swift。 块存储(Block Storage),作为块设备像硬盘一样直接挂载。 文件系统(File System) ,如同网络文件系统一样挂载,兼容POSIX接口。 Ceph的结构,对象存储由LIBRADOS和RADOSGW提供,块存储由RBD提供,文件系统由CEPH FS提供,而RADOSGW, RBD, CEPH FS均需要调用LIBRADOS的接口,而最终都是以对象的形式存储于RADOS里。 Ceph集群的节点有三种角色: Monitor,监控集群的健康状况,向客户端发送最新的CRUSH map(含有当前网络的拓扑结构) OSD,维护节点上的对象,响应客户端请求,与其他OSD节点同步 MDS,提供文件的Metadata,如果不使用CephFS可以不安装
8.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区别是什么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区别如下:
1、速度不同
块存储:低延迟(10ms),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不同技术各有不同;
对象存储:100ms-1s,冷数据;
2、可分步性不同
块存储:异地不现实;
文件存储:可分布式,但有瓶颈;
对象存储:分步并发能力高;
3、文件大小不同
块存储:大小都可以,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适合大文件;
对象存储:适合各种大小;
4、接口不同
块存储:Driver,kernel mole ;
文件存储:POSIX;
对象存储:Restful API ;
5、典型技术不同
块存储:SAN;
文件存储: HDFS,GFS;
对象存储:Swift,Amazon S3;
6、适合场景不同
块存储:银行;
文件存储:数据中心;
对象存储:网络媒体文件存储。
(8)以下存储技术中属于块存储的扩展阅读: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联系:
通常来讲,磁盘阵列都是基于Block块的存储,而所有的NAS产品都是文件级存储。
1. 块存储:DAS SAN
a) DAS(Direct Attach Storage): 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存储方式,每台服务器有独立的存储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存储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室,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则更复杂。
应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技术实现较早。
b)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是一种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存储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联接方式,如:SCSI,ESCON及Fibre-Channels.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但是由于SAN系统的价格较高,且可扩展性较差,已不能满足成千上万个CPU规模的系统。
应用:对网速要求高、对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
2. 文件存储
通常NAS产品都是文件级存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存储设备,通常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它采用NFS或CIFS命令集访问数据,以文件为传输协议,可扩展性好、价格便宜、用户易管理。目前在集群计算中应用较多的NFS文件系统,但由于NAS的协议开销高、带宽低、延迟大,不利于在高性能集群中应用。
3. 对象存储:
总体上讲,对象存储同时兼具SAN高级直接访问磁盘特点及NAS的分布式共享特点。
核心是将数据通路(数据读或写)和控制通路(元数据)分离,并且基于对象存储设备(OSD),构建存储系统,每个对象存储设备具备一定的职能,能够自动管理其上的数据分布。
对象储存结构组成部分(对象、对象存储设备、元数据服务器、对象存储系统的客户端)
9.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速度不同
块存储:低延迟(10ms),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不同技术各有不同;
对象存储:100ms-1s,冷数据;
2、可分步性不同
块存储:异地不现实;
文件存储:可分布式,但有瓶颈;
对象存储:分步并发能力高;
3、文件大小不同
块存储:大小都可以,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适合大文件;
对象存储:适合各种大小;
4、接口不同
块存储:Driver,kernel mole ;
文件存储:POSIX;
对象存储:Restful API ;
5、典型技术不同
块存储:SAN;
文件存储:HDFS,GFS;
对象存储:Swift,Amazon S3;
6、适合场景不同
块存储:银行;
文件存储:数据中心;
对象存储:网络媒体文件存储;
(9)以下存储技术中属于块存储的扩展阅读:
文件存储的优缺点:
优点
(1)、造价低:随便一台机器就可以,另外普通的以太网就可以,根本不需要专用的SAN网络,所以造价低。
(2)、方便文件共享。
缺点
(1)、读写速率低,传输速率慢:以太网,上传下载速度较慢,另外所有读写都要1台服务器里面的硬盘来承受,相比起磁盘阵列动不动就十几上百块硬盘同时读写,速率慢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