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ng储罐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LNG储罐内LNG分层和“翻滚”的预防和控制
当船运LNG注入LNG储罐时,LNG在充装时可以从上部管口直接进入LNG储罐,也可以通过顶部插入管由底部进入LNG储罐。这样的设计可使不同比重的LNG以不同的方式进入LNG储罐。通常,为防止LNG储罐内的LNG发生分层和“翻滚”,较重的LNG从上部进入,较轻的LNG从下部进入。同时,也可通过LNG低压输送泵使罐内LNG循环到上部或底部,从而有效防止分层、翻滚现象的产生。在LNG储罐顶设置环状喷嘴,可以在LNG储罐充装LNG之前,用少量LNG对LNG储罐进行预冷,以避免LNG储罐在充装时温度急剧变化导致过高的应力和LNG的大量蒸发气化,这种设计对LNG储罐的安全很重要。如果该调峰LNG储罐储有LNG并持续一段时间未再注入或使用LNG,则由于外界热量的导入,使LNG蒸发,从而使罐内的LNG密度提高,这时再注入LNG就有可能形成LNG的分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防止LNG分层和“翻滚”:
1)根据LNG的密度等因素,设计合理的LNG充装工艺;
2)设置循环系统;
3)监控LNG的蒸发速率;
4)针对罐内LNG的整个高度进行温度、密度检测;
5)避免在同一个LNG储罐内储存品质相差较大的LNG;
6)LNG的氮含量应低于1mo1%。
一旦LNG储罐内发生LNG“翻滚”,气化后的大量天然气将难以及时通过泄放装置排放。为防止发生事故,还需设置安全排放口、排放火炬、回收压缩系统等。
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能源,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能源供应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这是因为LNG除了可用在工业燃料和化工原料外,还可用作民用燃料,尤其在城市配气系统中作为调峰的手段,能充分保证城市安全、平稳的供气。这就使我国迅速成为跨入LNG进口大国的行列。为此,本文对LNG特有的物理现象加以分析,介绍了LNG在储存和运输中的各种潜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对加强LNG的安全利用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LNG储罐压力控制
LNG储罐的内部压力需要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LNG储罐内压力过高或出现负压对贮罐都是潜在的危险。影响贮罐压力的因素很多,诸如热量进入引起液体的蒸发、充注期间液体的闪蒸、大气压下降或错误操作,都可能引起LNG储罐内压力上升。另外,在非常快的速度进行排液或抽气、充注的液体温度较低时,有可能使LNG储罐内形成负压。LNG储罐应具有罐内压力的控制装置,使LNG储罐内的压力在允许范围之内。除此之外,贮罐还必须有足够的压力安全阀和真空安全阀。真空安全阀能感受当地的大气压,以判断LNG储罐内是否出现真空。前者防止LNG储罐超压,后者预防LNG储罐出现负压。LNG储罐的压力安全阀和真空安全阀与LNG储罐体之间还需设置有一个手动开关的截止阀,以便安全阀的检修。安全排气装置还应充分考虑在火灾情况下如何进行安全排放。
3如何控制LNG储罐低温带来的烧伤问题
低温表面包括LNG液体表面、LNG低温管线及设备等。如果与这些低温表面接触的皮肤区域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就会导致低温冻伤。冻伤的程度由接触时间的长短以及皮肤与冷源之间的热传导率决定。皮肤与液体及低温金属物之间的热传导率较高。如果皮肤的表面潮湿,与低温物体接触后,皮肤就会粘在低温物体的表面。这时候如硬将皮肤从低温表面挪开,就会将这部分皮肤撕裂。因此,可通过加热的方式将粘结的皮肤从低温表面挪开。对于接触低温的操作人员,一定要穿上特殊的劳保服,防止皮肤与低温液体直接接触。LNG工厂操作工人特殊的劳保包括:配带防护镜或护目镜、安全帽、隔音耳塞或耳机,以保护暴露在外的眼睛及脸部;必须戴上皮手套,穿长裤、长袖的工装及高筒靴,这些衣物都要求由专门的合成纤维或纤维棉制成,且要尺寸宽大,便于有低温液体溅落到上面时,快速脱下。
对于低温设备,包括低温管线及阀门,设计上都考虑到了操作工的安全,对它们都要求进行保冷、防护,这样就可避免操作工直接与低温金属表面相接触。对于其它表面及结构,例如支撑物或其它组件,由于LNG或低温气体的排放,它们就可能变成低温。这时操作工除了可能与低温表面接触造成伤害外,还会面临由于材料自身特点发生变化而造成意外伤害。 因此,工厂操作人员应熟悉与低温接触的这部分构件的性质,避免产生意外伤害。
人员与低温气体接触后,其接触面比与低温液体的接触面大。低温气体大量释放,其导热率相应较高,会大面积地冻伤人体。呼吸低温蒸气有损健康,在短时间内,将导致呼吸困难,时间一长,就会导致严重的疾病。所有的LNG蒸气并没有毒,但它们会降低氧气的含量,导致窒息。如果吸纯LNG蒸气,很快就会失去知觉,几分钟后便死亡。当空气中氧含量逐渐降低,操作工人可能并不会意识到。等最后意识到时,已经太迟。要预防低温气体对人体产生窒息危害,则需配备可燃气体探测器。在封闭房间内,应安装固定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在室外,应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随时探测低温气体浓度。一旦低温气体浓度达到报警值,探测器就会发出报警,避免低温气体对人员造成伤害。
2. 液化烃、液氨等储罐安装时,有哪些消防安全要求
(1)液化烃储罐的承重钢支柱应当覆盖耐火层,其耐火极限不应当低于1.5h。
(2)液化烃储罐的储存系数不应当大于0.9,理由与液氨储罐同。
(3)液化烃储罐应当设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以及高液位报警装置或高液位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装置。对于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还应当设真空泄放设施和高低温度检测设施,并应当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连。
(4)液化烃储罐的安全阀出口管应当接至火炬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就地放空,但其排气管口应当高出8m范围内储罐罐顶平台3m以上。
(5)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宜采用有防冻措施的二次脱水系统,储罐根部宜设紧急切断阀。
(6)液化烃储罐开口接管的阀门及管件的管道等级不应当低于2.0MPa,其垫片应当采用缠绕式垫片。阀门压盖的密封填料应当采用难燃材料。
(7)液化烃蒸发器的气相部分,应当设压力表和安全阀。
(8)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应当安装为储罐注水用的管道及阀门。以备当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发生泄漏时向储罐内注水,以抬升储罐内液化烃液面,置破损点于水面之下,减少液化烃的泄漏。
3. LNG储气库安全距离要求
罐与重点建筑最大防火距离为80,一般处于25-80M之间
4.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lng加气站安全设施有哪些了
LNG加气站安全管理措施
通过对LNG加气站危险性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加气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在加气站日常运行中,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杜绝事故发生。
1、应加强对加气站设计、施工等环节的控制,确保本质安全。
(1)加气站设计
加气站设计要围绕防止LNG泄漏和防止火源产生这两个方面展开,工艺设计要简洁、设备管道布置要合理、安防系统设置要有效。
加气站应具备完善的运行功能和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站址选择、设备选型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施工、验收标准必须明确,不能因设计缺陷而给加气站日后的生产运行留下隐患。
(2)加气站施工
加气站施工安装必须由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单位负责实施。根据加气站内容器、管道的设置,加气站施工单位应取得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GC2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资格以及1级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资格(或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资格,或2级及以上锅炉安装许可资格)。
加气站运行设备、管材等所有物资的采购,必须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不能擅自更改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
加气站施工验收应按设计标准执行,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必须严格把关,上道工序验收未合格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3)技术档案管理
涉及加气站建设的技术档案包括加气站前期的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整套施工资料、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及文件等。这些资料是加气站建设的依据,应统一保管、永久保存。
2、要依法取得LNG车用气瓶充装资格,做到合法经营。
《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1-2006)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后,方可在批准的范围内从事气瓶充装工作。因此,LNG加气站竣工验收完毕,加气站经营单位应立即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气瓶充装资格许可的书面申请,经评审合格取得充装许可证后,方可从事LNG汽车加气业务。
3、应加强安全基础管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1)建立健全加气站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健全完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加气站应结合LNG的特性和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性,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遵照执行,从而规范加气站操作人员的作业行为、夯实加气站安全管理的基础、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气站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事故报告和处理、危险作业、场站管理等。加气站应制定的操作规程主要包括LNG槽车卸液、加气、储罐运行、仪表风系统、PLC控制系统等。
(2)落实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防护工作,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加气站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学习加气站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以促进其安全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提高。
加气站要重视操作人员安全防护,应根据LNG的特性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冻手套、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并指导、督促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防止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气站特种作业人员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应取得的上岗证
(3)做好生产现场的巡检工作,消除各项安全隐患。
加气站应重视日常安全巡查工作。根据LNG低温的特性,储罐或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或绝热失效时,会出现结霜、冰冻或罐壁“冒汗”等易于辨认的迹象。检查人员在巡查中能及时发现这些安全隐患并予以处理,从而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操作人员要定时现场巡查LNG储罐、低温泵等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储罐液位、压力等运行参数,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日常巡查还能有效杜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发生。
4、应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加气站应建立设备管理台帐,完善设备管理台帐。压力容器(储罐、泵池)、压力管道(LNG管线)应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取得《压力容器使用证》、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加气站运行设备应做到定人管理,定期维护、定期检验。对站内消防设施也应定期检查或试车,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
5、应完善事故应急抢险预案,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制订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事故的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控制危险源,排除现场灾患,消除危害后果,分析总结事故经验。
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要明确事故上报流程、事故预警等级、接警处置程序、应急人员工作职责、事故应急措施等内容。事故应急措施的制定要科学,要结合加气站的危险性分析,应具有可操作性。
事故应急预案应定期组织演习,每年不得少于1次。要通过演练,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从而提高加气站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5. LNG加气站施工过程是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1、LNG
在环境大气压下具有极低的温度:-162℃;
2、具有很大的气液体积比,如果减压措施不当,将导致压力迅速升高。LNG
的气液体积比大致为620:1;
3、前期加注量小,自然汽化回导致气损率偏大;
4、城市内LNG车辆不可避免的存在放散问题;
5、天然气是易燃性气体,生产区域有明显的安全标识;
6、撬装式LNG
汽车加气站应在有完备的安全措施及固定点使用,
严禁随便移动使用,真空工艺管线不允许踏踩;
7、运输过程严禁碰撞储罐,储罐必须保持真空度;
8、保持设备所在地区通风良好;
9、在维修或保养设备时确保系统已泄压;
10、远离易燃品或电火花;
11、电气部分及仪表部分不能进水;
12、所有电气设备都应符合危险区域防爆等级的要求;
13、在有LNG
的区域内,不能使用明火或任何未经允许的电气及通讯设备,例如手机和无线电广播发射机。注意事项
6. 加气站中的LNG储罐能否埋地敷土安装有规范支持你吗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第9.1.2条规定:
在城市中心区内,各类LNG加气站及加油加气合建站应采用埋地LNG储罐、地下LNG储罐或半地下LNG储罐。
7. 40立方液态LNG储罐安全距离是多少
么有安全距离可言,基本现在市面上所见到的所有lng储气罐都不会发生爆炸。特殊情况也是会有的,一般情况只会起火,当储气罐里的气体都排除后温度高到可以将储气罐烤的通红的时候不排除爆炸的可能。安全距离一般都说不准,它根据储气罐的结构,厚度安全距离都不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