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光盘工作的原理
光盘,在中国大陆称为光盘,港澳台称为光盘,即高密度光盘(Compact
Disc)是近代发展起来不同于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用聚焦的氢离子激光束处理记录介质的方法存储和再生信息,又称激光光盘.。
光盘的种类有:CD:为记录音乐信息而开发的一种光盘格式。盘片的面积:厚1.2mm,直径12mm。CD的一般标准的可记录4分钟的声音。VCD为记录数码活动图像和声音的一种光盘格式。MD:烽码录音光盘:直径64MM的磁盘,可进行曲74分钟的数字录音可无限次录放。DVD:能储存在35分钟的高画质影像。SVD:即超组级VCD。DVCE:即数码VCD。DAT:即数码录音带。CD-R:即可记录CD。CD-ROM:即只读存储CD。蓝光DVD:是DVD光盘的下一世代光盘格式。光盘刻录的工作原理:(以CD-R 、CD-RW为例说明)CD-R的刻录原理:由高功率镭射光照射CD-R光盘的染料层,使其产生化学变化;而所谓化学变化,即表示再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CD-R光盘片,只能写入一次,不能重复写入,而由刻录机照射染料层所产生之化学变化所造成CD-R光盘片平面产生之凹洞(Pit),而在一般光驱读取这些平面(Land)与凹洞(Pit)所产生的0与1的讯号,
经过译码器分析后,组织成我们想要看或听的资料。CD-RW的刻录原理:所谓CD-RW,是为CD-ReWritable的缩写,为一种可以重复写入的技术,而将这种技术应用在光盘刻录机上的产品即称为CD-RW。而CD-RW在刻录所使用的光盘也称为CD-RW光盘。刻录机除了能刻录CD-RW光盘之外,理所当然也有向前整合的功能,也就是说,刻录机也能刻录一般的CD-R光盘。而此种刻录的原理为在光盘内部镀上一层200~500埃(1埃=10-8cm)的薄膜,而此种薄膜的材质多为银,铟,硒或碲的结晶层,这个结晶层的特色是能呈现出结晶与非结晶的状态,故由激光的照射,使这两种状态之间相互转换,而这两种状态也在光盘片上呈现出平面(Land)与凹洞(Pit)的效果。同样的,而在一般光驱读取这些平面(Land)与凹洞(Pit)所产生的0与1的讯号,经过译码器分析后,组织成我们想要看或听的资料光盘的保养:1.正确取放光盘片。使用时用手拿盘片内、外边,不要用手触摸光盘片表面。2.不要在光盘片表面粘贴任何标签和记号。3.有裂纹或弯曲变形的光盘片,不要放入机内播放,否则易击坏激光头。4.光盘片上有指纹、灰尘、污渍时,可用不起毛的柔软织物由中心向边擦拭,如污渍严重,可用专用清洁(由中性洗涤剂)擦拭,切忌用汽油、磁头清洁剂等擦拭。5.每次光盘片用毕,应及时从机内取出放入封套,并在存片架内直立存放。6.万一光盘片有轻度变形,可夹在两块玻璃中,并置入4-5公斤重的书籍在上,1-2天当可矫正。
② VCD光盘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光盘刻录机之前,建议运行 SCANDISK.EXE 和 DEFRAG.EXE(以后定期运行),提高系统写入和读出 光盘刻录机的性能。此外,为了避免一些硬件上的故障,要尽量选用高配置PC,好的盘片及好的外部环境。刻录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如:刻录用的CD - R/RW介质不良导致刻录时中止,出现错误画面及刻录完毕, 但读取时有数据损坏现象或读取性能降低; 使用PC性能差导致刻录中途停止,显示缓存区欠载的错误信息及刻录时的效果优良(抖动小),但再读取时数据损坏等等现象。
在进行刻录操作时遇到的最多的错误提示就是缓存区欠载。光盘刻录中要刻录的数据从主机到刻录过程结束,必须连续传输,当数据的传输不畅,刻录机的缓存区变空时发生刻录错误就叫缓存区欠载(BufferUnder run)。导致缓存区欠载的原因很多:如CD复制时源盘有错误或者读源盘的驱动器短时间内停止运转;源盘的文件读取速度低(CD-ROM)驱动器或网络驱动器;主机性能降低CPU速度,RAM容量,硬盘容量或硬盘速度);应用程序正在后台运行时(如屏幕保护程序);因PC的电源管理使PC机变成了节电方式;使用了硬盘压缩;刻录过多的小文件等。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公司采取的措施是:在使用说明书上详细说明系统最低要求和使用时注意事项。如果使用试刻失败时,推荐降低刻录的速度;或者把刻录速度改为2倍速,在CD复制模式中手动选择映象文件的刻录方法。
此外,合理的PC配置、正确的BIOS及操作系统设定、确保硬盘有足够空间和经常消除碎片都能保障刻录过程的顺利进行。
③ 音频,视频如何在计算机硬盘中存储原理是啥
声音是通过声音的编码储存的。主要介绍波形编码中的脉冲编码调制。PCM通过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
采样:一次振动中,必须有2个点的采样,关于为什么有2个点采样,我在视频课程中已经介绍了,这里不再赘述。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因此要满足人耳的听觉要求,则需要至少每秒进行40k次采样,用40kHz表达,这个40kHz就是采样率。
量化:每个声音样本若用8位存储,样本只能存储0-255个信息,每个声音样本若用16位存储,则可以存储0-65535个信息,说明量化精度越高,声音质量越好。
编码:量化后的抽样信号十进制数字信号,应将十进制数字代码变换成二进制编码。
常用的采样率:
8kHz为电话采样。
11.025kHz能达到AM调幅广播的声音品质。
22.05kHzFM调频广播所用采样率。
44.1kHz音频CD,也常用于MPEG-1音频(VCD,SVCD,MP3)所用采样率。
48kHzminiDV、数字电视、DVD、DAT、电影和专业音频所用的数字声音所用采样率。
(3)vcd存储原理扩展阅读
声音数字化过程:
比如用麦克风录下10秒的声音。声音的波形,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而电脑正试图在电脑上尽可能地模拟这条平滑的曲线。第一步是对曲线进行采样,假设计算机每秒对曲线进行一次采样,然后计算机在计算机上模拟10秒的声音。
但这一次我们发现模拟波形和离开原来的实际波形差异很大,可以提高计算机的采样频率,从1每秒每秒采样2次,采样频率越高,计算机模拟曲线更接近于原始声音,将恢复原来的声音。
然后第二步是量化模拟声音,和定量手段如考试成绩是51岁,60岁,65年,23岁,95年,78个这样的点,但在公布成绩,学校发现太多,成绩发布太麻烦的话,那么学校的规定,低于60点,作为一个合格的60-70分之间,71-100。
把这些不同的分数分为三个不同的年级,然后当学校公布成绩的时候,就会说,我校今年不合格的人数3人,合格的人数100人,优秀的人数500人,这是量化的。
一旦量化完成,最后一步就是编码。假设量化级别1(如不合格级别)等于0001,级别2(如合格级别)等于0011,以此类推,然后将这些级别记录为相应的0和1序列。在这里,计算机完成了将声音数字化的过程。
④ CD VCD DVD等的工作原理
在光盘表面烧出小坑来记录数据,计算机数据采用 0 1 方式记录,有坑的就是1,没有的地方代表0。
光头发出的激光打到这些小坑的时候反射会不一样,以此来读取数据。硬盘的磁道是同心圆,而光盘的光道是螺旋型的。
CD和VCD的物理结构是一样。
⑤ vcd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当微处理器收到入盒的指令后,便发出装盒的指令,送到托盘电机驱动电路,驱动托盘电机反时针转动,通过皮带轮使中间轮顺时针转动,中间轮上部的小齿轮与主凸轮咬合,主凸轮变反时针转动,其上部的月牙齿因与托盘上的齿条咬合,托盘变随月牙齿的反时针转动而作水平移动,同时,托盘齿条在同步齿轮的带动下,将托盘由机外想机内移动。当托盘移动到机内的播放位置后,托盘电机继续反时针转动,其内层上的三个齿轮变与升降凸轮上的三个齿咬合,使升降凸轮顺时针转动升降销变倾斜条向上滑动至最高平台,机心座随之上升,主轴电机旋转盘边将托盘中的光盘抬起,升至夹持器,将光盘紧紧的压在旋转盘上,同时,主凸轮上的朔料检柱碰压光盘到位检测开关,使起闭合,此信息送到微处理器,使其发出制动指令,托盘电机刹车停转。
微处理器收到出盒的指令后,发出卸盘指令,送到驱动电路,驱动托盘电机顺时针转动,中间轮反时针转动,主凸轮顺时针转动,内层上的三个齿与升降凸轮的三个齿咬合升降凸轮反时针转动,升降销变从最高平台沿着倾斜面向下移动,当移至底下时,机心座也变下降到位,托盘旋转盘上的光盘随之下降到托盘上,当机心座上的旋转盘与激光头下降到远离托盘面时,托盘电机继续顺时针的转动,同时主凸轮上的月牙齿正好与托盘上的齿轮咬合,将托盘由机内送到机外,当托盘向外移动到规定的位置时,托盘右边尾部的托盘开关检测杆碰压出盒开关,使其闭合,微处理器变发出制动指令,使电机刹车停转。
⑥ VCD播放器用的光盘是否应用磁性材料
没有
VCD用的是光存储原理
硬盘一般是磁介质
⑦ VCD光盘、光盘到底有没有磁性
VCD光盘(光盘)是无磁性的。
其基板使用的材料是聚碳酸酯,记录层(染料层)是三大类有机染料花菁(Cyanine)、酞菁 (Phthalocyanine) 及偶氮 (AZO) 。 反射层为为纯度为99.99%的纯银金属。 保护层材料为光固化丙烯酸类物质。印刷层是种无磁性印刷层。所有这些都是无磁性材料。
⑧ CD.VCD.DVD片的原理
原理很复杂,我只知道DVD是双层的。薄膜上面凹凸不平,有坑有凸起,坑和凸起分别表示的0和1,从而记录了数据。VCD是单层的。一张薄片原理上可以有四层,现在还没有研制出来,VCD是一层,DVD是两层,以后肯定有更大容量的碟,我猜他可以叫SDVD(super DVD)。
⑨ 公交IC卡,DVD光盘,VCD光盘,磁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当然是IC卡是继磁卡之后的新型记录信息工具,它不是用磁性物质做成,是用集成电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嵌入符合ISO 7816标准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ic卡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射频读写器向IC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IC串联协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这样在电磁波激励下,LC协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荷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作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受读写器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