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中药材的储存方法
控制温湿度,防止发霉变质。空气中存在着大量霉菌孢子,若散落在药物表面,遇适当温湿度就会萌发成菌丝,产生蛋白酶,侵入药材组织内部导致药材霉烂变质。当药物内部水分蒸至表面,温度在20℃-35℃时,霉菌开始繁殖。故饮片的贮藏应低温、通风、干燥、控制含水量在8%-10%,库房相对湿度在65%以下,温度在25℃以下为宜。
选择密闭容器,防止氧化变色。中药材的天然色泽是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色泽的变异,说明药物内在质量已发生了变化。如含有苷类、羟基蒽醌类及鞣质等成分的药物,由于贮藏过久或经常翻晒,其中所含有的酶在适宜温度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药材的色泽发生变化。含有蛋白质的药物,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后也能引起中药变色。容易变色的药材如花类、全草、叶类等应贮于避光密闭容器中。如苏合香、藏红花等必须保持湿润状,否则易变色。加酒、醋炮制的饮片,如大黄、黄芩、延胡素等,宜置密闭容器内,以防酒、醋味挥散而失效。盐制品易受潮或高温后析出盐分,故宜放阴凉干燥处,切忌用金属容器存放。
在密闭的条件下,配合中药材气调养护技术(气调剂)保存中药材,,该技术主要通过调节空气中气体组成技术,如降低氧气浓度,提升二氧化碳浓度等物力方法来达到杀虫防虫防霉防止变色,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持中药材的品质不变。该技术绿色环保,安全无毒,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原药材、饮片药材都适用,是目前相比较而言,最适用的养护技术。在国内很多大型的药企都在使用,同时该技术能够满足中药材追溯等,《药典》也规定存储30天以上的中药材要使用气调养护等技术。
避免高温,克服走油现象。某些中药饮片由于受潮或在高温下表面溢出油状物,俗称走油。如含脂肪的杏仁、桃仁、郁杏仁、柏子仁等,含挥发油的当归、肉桂等,含有黏液性糖质的麦冬、天冬、太子参、枸杞子等也容易走油。干燥时不宜用高温烘烤或暴晒,宜贮于阴凉干燥处。又如种子、果实类含淀粉、脂肪油较多的薏苡仁、麦芽、莱菔子、苏子等,炮制后可待蒸气散尽趁热装入容器内贮存;含油较多的药物宜凉透干燥后,置容器内盖紧,放于阴凉干燥处
❷ 餐厅厨房常备药物
厨房必备餐具:锅碗瓢盆。有汤碗、饭碗、面碗、鱼盆、菜盆、筷子、勺子等。
用品有铁锅、陶瓷煲、电饭煲、高压锅、微波炉、锅铲、汤勺、汤漏;菜刀、剪刀、刮皮刀;砧板等。
❸ 厨房物料存储离地高度
离地一般不得小于10cm
以前有规定离墙不小于30cm如果墙边有虫害设施,储存距离不应妨碍虫害作业的实施。
❹ 家中应该常备的药品有哪些
1、感冒药:
可备酚麻美敏片、维C银翘片。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多休息、多喝热水也可以自愈,但服药可缓解症状,所以口服感冒药通常是家庭药箱的常见成员。
2、解热镇痛药:
常见的有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芬片。该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感冒后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3、止咳化痰药:
可备氢溴酸右美沙芬片、蛇胆川贝枇杷膏;化痰药物可以选择盐酸氨溴索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4、止泻药:
可备口服补液盐散、蒙脱石散。前者能预防和纠正腹泻导致的脱水;后者是高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具有改善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5、助消化药:
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
(4)厨房药物存储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第一,根据家庭人员的组成和健康状况备药,注意老人、小孩与孕妇的用药;严禁混入家庭成员过敏的药物。
第二,选择不良反应较少的非处方药(OTC药)。
第三,选择疗效稳定、用法简单的药物,如口服药、外用药等。
第四,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用药。家庭备药一般只是作为应急或方便,无需面面俱到。
❺ 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常温区阴凉区的温度要求
常温区需在0-30℃内,阴凉库需在20℃以下。
应按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其存放于相应的库中,药品经营企业各类药品储存库均应保持恒温。对每种药品,应根据药品标示的贮藏条件要求,分别储存于冷库(2-10℃)、阴凉库(20℃以下)或常温库(0-30℃)内,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45%—75%之间。
所设的冷库、阴凉库及常温库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应以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品规定的储存条件为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即所经营药品标明应存放于何种温湿度下,就应当设置相应温湿度范围的库房。如经营标识为15-25℃储存的药品,就应当设置15-25℃恒温库。
对于标识有两种以上不同温湿度储存条件的药品,一般应存放于相对低温的库中,如某一药品标识的储存条件为:20℃以下有效期3年,20-30℃有效期1年,应将该药品存放于阴凉库中。
(5)厨房药物存储扩展阅读
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应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性质设置相应的储存仓库,合理控制温湿度条件。对于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应设置密封、干燥、凉爽、洁净的库房;对于经营量较小且易变色、挥发及融化的品种,应配备避光、避热的储存设备,如冰箱、冷柜。
对于毒麻中药应做到专人、专帐、专库(或柜)、双锁保管。
针对不同的仓储条件,结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各项要求,在日常工作当中,加大对药品储存及养护保管的重视,加强工作责任心,熟悉各种药品理化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药品的储存,是保证药品质量可控的必要措施,也是药品发挥治病救人本质属性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❻ 药品可以放进冰箱里么
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
❼ 药品应该如何保存
1、性能相互影响,容易串味,名称容易搞错的品种也应分开存放。
2、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毒性药品应专库或专柜存放,指定专人保管。
3、危险品应严格执行公安部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储存管理暂行办法”、“爆炸物品管理规则”和“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等规定,按其危险性质,分类存放于有专门设施的专用仓库。
4、有效药品按效期远近,按批号,依次专码堆放。并按“中国医药公司医药商品调拔责任制”规定的期限,定期报告业务部门及时销售。
5、长期储存的怕压商品定期翻码整垛,货垛间应采取必要的隔垫措施等。
(7)厨房药物存储扩展阅读
药品有效期是控制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药品有效期是控制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对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依据《药品管理法》之规定,已属于劣药。过期药也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不能再用。
药品在有效期内,伴随时间的推移,经受各种物理、化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各种变化。国家药品研究、生产单位在药品上市之前,均考虑了上述影响,并依据科学方法的参数,制定了每个药品的有效期限,即保证质量的时间段。一旦过了有效期限,药品质量就难以保证。
光线中的紫外线能量极大,是药品发生化学变化的催化因素,长时间的光照能直接引起或促进药品发生氧化、还原、分解、聚合等化学反应,出现色泽改变、药效降低甚至无效。
❽ 中药材可以放在冰箱里储存吗
不可以。
把中药材放入冰箱里,时间长了不但各种细菌容易侵入中药材内,而且还容易受潮和变质,影响中药材的药性,甚至发生副作用,所以中药材不宜贮藏在冰箱内。
对一些贵重的中药材,如人参、鹿茸、天麻、党参等,可用适量的糯米或粘米慢火炒至焦黄,俟炒米晾凉以后,把中药材和炒米一起放入一只密封性好的玻璃瓶或小口瓷坛里,旋紧盖子,置于阴凉通风处,中药材即可较长时间保存。
如果一定要放,放冰箱之前首先应该妥善密封,如果能接近真空封存,效果会更好。若无特殊要求,名贵药材应该放置在5℃左右的冷藏柜,不要冷冻,因为各种药材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经低温冷冻后水分结成冰,会对药材的有效成分造成损伤。
(8)厨房药物存储扩展阅读:
常见中药材的保存方法
1、天麻:易生虫、霉变,应贮存在密闭、干燥的容器内。放置干燥通风处,以防回潮霉变。同时,在每年虫蛀季节前(3月-4月份),应取出反复暴晒,以防虫蛀。
2、参类药材:参类药材包括野山参、红参、糖参、生晒参、西洋参等,因含有较多的糖类、黏液质和挥发油等,所以容易出现受潮、泛油、发霉、变色、虫蛀等变质现象。对确已干透的参,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气,置阴凉处保存即可。
3、鹿茸:鹿茸要放在一个通风的地方,然后用布包一些花椒放在旁边。也可喷洒少量95%药用酒精或50°左右的白酒密封贮存。如果保存得当,三五年内鹿茸的药效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4、藏红花:是着名的活血中药,它的贮存要注意经常保持油润,因此宜将它放入密封的小瓷缸内,置于阴凉处保存。
5、菊花、金银花等花类药材:含有挥发油类成分,且易变色、生虫,长时间保存,要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❾ 为了保证化学药品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应考虑哪些问题
A、根据药品的性能及储存条件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易串味药品库,阴凉库、冷库。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条件要求的药品,应设立相应的库房温湿度条件,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B、在库药品实行分类储存管理:(1)药品与非药品分库;(2)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区;(3)性质互相影响,易串味药品分库;(4)中药材、中药饮片专库;(5)特殊药品的中毒性中药材专库存放,专人、专帐、双人保管。(6)危险品专库存放;(7)不合格药品专区存放;(8)退货药品专区存放;(9)近效期药品设《近效期药品警示卡》管理。
C、药品储存温湿度条件:冷库2—10℃,阴凉库≤20℃,仓库内相对湿度应保持有45%—75%之间。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和药品的性质及时调控药品储存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D、库存药品堆码规范、合理、整齐、牢靠,无倒置现象,并按药品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存放,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
E、药品堆码严格按“五距”(药品与墙、顶、灯、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距离不少于30厘米;与地面的距离不少于10厘米)。
F、药品在库保管按“六防”(防火、防潮、防盗、防鼠、防霉、防污染)规定做好消防、消毒、杀虫、捕鼠和防盗工作,并勤检查设施的清洁卫生。
G、对报废、待处理及有问题药品与正常药品分开存放,建立不合格药品台帐,防止错发、重复报损,造成质量、账货混乱的严重后果。
H、药品仓库应配备消防安全设施,并不定期检查维护,做好防火、防盗、防灾工作。
药物储存保管的原则和方法:
任何一种药物都会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改变其理化性质使其变质。因此,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当的外界条件进行保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选择的外界条件得以实施,使药物的质量得到保证,这就是药物贮存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1)密闭贮存:
是指将盛装药物的容器闭密后,在一般的处理、运输、贮存和发售情况下,保护内装药物不受外来的尘土及异物等的混入和药物本身不致散失的贮存方法。凡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药物,通常采用本办法贮存。
(2)密封、熔封或严封贮存:
(A)密封是指将容器密封,保护药物不受外来异物污染,阻止空气中湿度对药物的影响,防止药物风化、吸潮或挥发。
(B)熔封或严封是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材料严封,能完全防止外界空气、水份及其他气体的浸入,并防止污染。必要时抽出空气或灌气惰性气体后熔封。凡易吸潮、稀释、风化、升华、挥发、串味、吸收二氧化碳、变质、易被空气中氧化、吸水、水解等的药物均需采用本法贮存。
(3)避光贮存:
是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容器。凡见光易变色或遇光易被氧化、分解等的药均采用本法贮存。
(4)阴凉处、凉暗处及冷处贮存:
A阴凉处:指将药物置于温度不超过20℃的地方贮存。
沸点低易挥发的药物,温度高易熔化的低熔点药物,具有升华性的药物,易被氧化或分解变质的药物等采用本法。
B凉暗处:指将药物置于避光并不超过20℃的地方贮存。
通常在温度较高、遇光能加速分解或氧化变质的药物采用本法。
C冷处:指将药物置于2℃—10℃范围内的地方贮存。
主要是生物制品类药物,某些抗生素及抗肿瘤药采用本法。
(5)干燥处贮存:
干燥处贮存一般是指将药物置于相对湿度不超过45%(冬季)至75%(夏季)的地方贮存的方法。凡易吸湿后引起潮解、发霉、稀释、氧化或分解的药物均应贮于干燥处。
(6)防冻贮存:
某此液体药物或药物的水溶液当温度太低时,会使药物变质或容器破裂,故贮存时需防冻。
❿ 药品储存的问题
药品储存受温度、湿度、光线、空气、储存时间以及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每种药品的包装上和说明书中都会有【贮藏】这一项,里面会列出药品的储存条件,这些储存条件都有其严格对应的要求。
2哪些药品需冷藏储存?
有些药品在常温或高温下极易变质失效,应放入冰箱内低温保存。这些药品通常在包装上注明了贮藏温度。例如:
注射剂:重组人胰岛素及所有的胰岛素制剂;
口服药:西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脾氨肽口服冻干粉;中药阿胶、当归片、人参等;
外用药: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爱尔凯因)、受热易变形的放于肛门的栓剂、阴道栓剂等。
1.不是所有的药品都适合放在冰箱中储存,除非是强调需要冷藏的特殊药品,一般药品不建议放冰箱。因为冰箱潮湿的环境对一般药品的性状会有影响。例如已开封的水剂放入冰箱保存,导致液体药剂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下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或糖分被结晶,使药物变质。
2.有些生物制剂,如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等字样的药品,不能置于冰冻层,因为在药品冻融过程中,会造成药品效价的降低,影响药品疗效。
3.开封前后要求不同。还要提醒患者的是,有些药品在开封前长期保存和开封使用后短期存储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优泌林和诺和灵,在使用前要求2-8℃冰箱冷藏,一经开封使用后,只需25℃以下保存,可存放约4周。若室温环境超30℃必须存放在冰箱的情况下,需用前使药品恢复至室温。还有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开始使用后也不需要冷藏,可室温放置约4周。
3哪些药品需密闭、密封、防潮储存?
大多数药品受湿度、空气、微生物影响比较大,容易水解失效,都需要密闭、防潮保存。因此不能保存在浴室、厨房和床柜下阴暗潮湿的地方,应选择放置在地势较高的、湿度适中的地方或干燥箱内。
易吸潮变质药品:有些药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吸水后的药品可出现溶化、发霉,发酵、粘连等现象,不能再用。如阿司匹林、胰酶、酵母片、复方甘草片、阿卡波糖(拜糖苹)、维生素B1、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小柴胡冲剂、枸杞子、党参、中药丸剂以及各种胶囊剂等。因此,这类药品最好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包装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