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计算机系统中对信息存储、处理、传输能力进行衡量的单位包括有哪些
MB/S 兆比特每秒
‘贰’ 什么是信息储存
�阋耍�谰帽4嫘院茫�⒂胁灰淄扛男浴4媸�帧⑽淖趾屯枷褚谎�菀住� 缺点:传送信息慢,检索起来不方便胶卷优点:存储密度大。查询容易 缺点:阅读时必须通过接口设备,不方便,价格昂贵。 计算机 信息储存-材料沿革 信息贮存材料在50年前到现在一直是以磁记录为主。磁盘的记录密度已经超过108位/厘米2,磁带为0.2×108。磁盘和磁带都是将磁粉(γ-Fe2O3铁氧体)涂在磁盘或有机膜上而成,产品的成本低,稳定性好。60年代发展出CrO2和以(Co++)改性的氧化铁粉是记录密度更高的材料。70年代发展出超微细铁粉(0.2μ×0.02μ),到80年代(BaO·6Fe2O3)钡铁氧体的超微细粉涂于(0.1μ直径)和(0.01μ厚度圆盘)都具有良好的磁记录性能。从50年代就开始研究的金属薄膜记录,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成分的薄膜材料:Co、CoNi、CoNiCr和CoCr/NiFe垂直记录双层薄膜等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途。以下比较三种材料的磁记录性能:铁氧体(γ-Fe2O3)、溅射连续薄膜 (Co-Cr)、垂直记录双层膜(CoCr/FeNi),它们的商业应用水平分别为12,000 (位/吋)、40,000(位/吋)、150,000(位/吋);应用极限分别为<30,000(位/吋)、70,000(位/吋)、500,000(位/吋);面密度分别为 107 (位/吋2)、108(位/吋2)、109(位/吋2)。 从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光储存和磁光储存的光盘,储存密度高,可以达到(1010位/cm2), 使用寿命长(105次)并且具有高保真度,可以擦除。光盘的发展很快,目前已经普遍使用。磁光材料的早期应用非晶态GdCo,后来采用三元合金、过度族和稀土元素:GaTbFe,TbFeCo。采用Co和Pt的薄膜重叠可以获得更好效果,其厚度分别只有4Å和10~20Å,需要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进行制备。 信息储存-作用 信息的储存市信息系统的重要方面,如果没有信息储存,就不能充分利用已收集、加工所得信息,同时还要耗资、耗人、耗物来组织信息的重新收集、加工。有了信息储存,就可以保证随用随取,为单位信息的多功能利用创造条件,从而大大降低了费用。 优点:存取速度极快,存储的数据量大 信息储存-与汉字 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加突出了汉字的优越性。21世纪新的电脑将采用声控系统,它将摒弃由字母编制的键盘,由于英语的英节多达10000 个以上,而汉语只有400 多音节,每个音节最多4 个音素,因由美国语言学家盖利. 吉宁斯在《世界语言》一书中对汉语的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和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努力,才把西文语法书里的种种麻烦抛个精光,最后只留下几千个单字和若干条效率极高的排字规则。英国《新科技杂志》原主编,科技发明报道专家迈克.克鲁斯断言,不久的将来,汉语将充分发挥威力,到那时世界关于语言文字结构的研究中心有可能转移到中国。在20世纪初年的中国,人们由于愤慨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力图摆脱文字的阻隔,向世界认同,曾经发出汉字拼音化的呼吁。曾几何时,中国的汉字即以强劲的生命力证 明了它无穷的潜力。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因此有人称它为电脑文字,表明它是人类中具有最佳的信息交换应用程序的语种。 信息储存-未来发展 从最早的磁带机到今天的LTO,现代存储技术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在IBM特别为此举行的纪念活动中,专家们描述了未来智能化存储的趋势。 1952年,IBM推出了第一台磁带机726。它使人类正式告别了使用打孔机存储数据的方式。1962年激光二极管的发明,奠定了光读写的基础。于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早期,掀起一股以增加功能、缩短服务时间、减少设备占地面,以积简化磁带通路为目的的热潮。1970年IBM发明的软盘成为便携式存储的中流砥柱。上个世纪末,虚拟磁带服务器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共享能力和磁带的效率。而世界上最小最轻的硬盘驱动器(microdrive)则为移动存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随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发展,存储在企业网络中的数据就成为企业最珍贵的资产,存储已不再是附属于服务器的辅助备份设备,日益走向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信息的有效存储保护,备份和灾难恢复已成为企业构建IT基础设施迫切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 未来的存储不仅具有更高的容量、速度和性能价格比,而且还将具有自恢复和自管理功能,同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叁’ 什么表示计算机存储信息的能力
如果你要是单单来看存储的话就是硬盘ROM,要是看你的电脑运行的读取存储能力就是RAM运存了
‘肆’ 存储器的容量反映计算机记忆信息的能力
一般内存叫mem,外存叫‘辅存’,都能叫存储器。但是看这个题目的意思,肯定是指“外存--辅存”【存储器的容量反映计算机“记忆信息”的能力】,因为‘内存’没有记忆能力,只有‘辅存’才能记忆信息。所以肯定指得是‘外存’。
题目中“存储器”这个字眼有点太泛了
‘伍’ 信息存储技术的信息存储技术的三大支柱
磁储存技术、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存储技术的三大支柱。现代信息存储技术不仅使信息存储高密度化,而且使信息存储与快速检索结合起来,已成为信息工作发展的基础。
1.磁存储技术
磁储存系统,尤其是硬磁盘存储系统是当今各类计算机系统的最主要的存储设备,在信息存储技术中占据统治地位。
(1)磁储存介质磁介质都是在带状或盘状的带基上涂上磁性薄膜制成的,常用的磁存介质有计算机磁带、计算机磁盘(软盘、硬盘)、录音机磁带、录像机磁带等。
(2)磁存的特点
磁能存储声音、图像和热机械振动等一切可以转换成电信号的信息,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存储频带宽广,可以存储从直流到2兆赫以上的信号;信息能长久保持在磁带中,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重放;能同时进行多路信息的存储:具有改变时基的能力。磁存储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科技信息工作,信息服务之中。磁存储技术为中小文献信息机构建立较大的数据库或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建立分布式微机信息网络创造了条件。
2.缩微存储技术
是缩微摄影技术的简称,是现代高技术产业之一。缩微存储是用缩微摄影机采用感光摄影原理,将文件资料缩小拍摄在胶片上,经加工处理后作为信息载体保存起来,供以后拷贝、发行、检索和阅读之用。
(1)缩微制品的类型
缩微制品按其类型可分为卷式胶片与片式胶片两大类。卷式胶片采用16mm和35mm的卤化银负片缩微胶卷作为记录介质,胶卷长一般30.48—60.96m,卷式胶片成本低存储容量大,安全可靠,适用于存储率低的大批量资料。片式胶片可分为缩微平片、条片、封套片、开窗卡片等。缩微制品按材料可以分为庙化银胶片、重氮胶片、微泡胶片三种。卤化银胶片是将含有感光溴化银或氯化银晶粒的乳胶涂在塑料片基上制成的,它是最早,也是目前使用广泛的胶片,一般用于制作母片。供用户使用的拷贝片一般采用价格较低的重氯胶片或微泡胶片。
(2)缩微存储技术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缩微技术发展很快,应用相当广泛。其特点有:缩微品的信息存储量大,存储密度高:缩微品体积小、重量轻,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需要的存储设备较少;缩微品成本低价格便宜:缩微品保存期长,在长温下可以保存50年,在适当的温度下可以保存100年以上;缩微品忠实于原件不易出差错;采用缩微技术储存信息,可以将非统一规格的原始文件规格化、标准化,便于管理,便于计算机检索。
(3)缩徽技术的应用缩微技术最引入注目的就是它与微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许多性能优异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把微电子和复印技术与传统的缩微阅读器相结合,可以生成自动检索的阅读复印机:COM技术能将计算机输出的二进制信息转换成人读缩微影像,并直接把它们记录在缩微片上;CIM技术能将计算机输出的人读影像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可读二进制信息介质,从而扩大缩微品的应用范围:CIR是一种能将计算机、缩微品和纸三者的长处融为一体的影像资料自动管理系统;CAR具有在一分钟内从一百万页以上的资料中检索出任意一页的能力;视频缩微系统是由缩微、视频和计算机三种技术结合在一起生成的影像资料全文存储检索系统,从中找出任意一页原文文献只需14秒;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相结合能生成复合系统。
3.光盘存储技术
光盘是用激光束在光记录介质上写入与读出信息的高密度数据存储载体,它既可以存储音频信息,又可以存储视频(图像、色彩、全文信息)信息,还可以用计算机存储与检索。
(1)光盘的种类
光盘产品的种类比较多,按其读写数据的性能可分为以下种类:一是只读式光盘(CD—ROM)已成为存放永久性多媒体信息的理想介质。二是一次写入光盘WORM),也称追记型光盘。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进行记录,但记录的信息无法抹去。WORM的存储系统由WORM光盘、光盘驱动器、计算机、文件扫描器、高分辨率显示器、磁带或磁盘驱动器、打印机、软件等部分组成。三是可擦重写光盘,这种光盘在写入信息之后,还可以擦掉重写新的信息。用于这类光盘的介质有晶相结构可变化的记录介质和磁光记录介质等。
(2)光盘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工作中,可以利用光盘技术建立多功能多形式的数据库,如建立二次文献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声像资料数据库等:在信息检索中,用CD—ROM信息检索系统检索信息,可反复练习、反复修改检索策略,直到检索结果满意为止。利用光盘可以促进联机检索的发展,可以建立分布式的原文提供系统,节省通信费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咨询服务人员也可以利用各类光盘数据库系统向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检索与快速优质的咨询服务。
‘陆’ 信息技术能力包括哪些能力
1、信息搜集的能力:搜索、查阅检索、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等四处寻找你要的信息的能力;
2、信息筛选的能力:通过对信息进行分类、比较、去粗取精,进而得出某些结论,找到某些数据图表,获得某些关键信息重要结论等,总之要心里有数了,有底了;
3、信息整合能力: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把有用的信息和自己已有(已懂、已学、已会,已记等)的资料、知识、技能等等进行形式组合、逻辑比较、包装创新,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观点、理论、定律、定理等等的能力(这个最重要,关乎你的职称评定、产品开发、学问开创、理论创新等等的大事),
4、信息保密、建档、分类储存的能力:花了这么多时间找信息,分析、处理,最后当然不能一仍了之,必须把它分类建档存储好、甚至秘密藏好,方便下次参考使用,,(这个也挺重要的毕竟打了江山也得守江山嘛)。
总体上就以上四点能力,如果偏要再加点,你可以说还有:信息安全技术——加密与保密(军事、情报、计算机等的应用)、信息传输技术(发送和接收装置和手段,如:光缆、电磁、手机、电话等)等等。
‘柒’ 信息能力,从过程上包括哪五个
信息能力指理解、获取、利用信息能力及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理解信息即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决策。具体来说就是分析信息内容和信息来源,鉴别信息质量和评价信息价值,决策信息取舍以及分析信息成本的能力。获取信息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搜集、查找、提取、记录和存储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即有目的地将信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用于学习和科学研究之中,通过已知信息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和意义并综合运用,以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即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工具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发布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信息能力
概述
理解、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等
内容
利用新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等
信息因子结构
收集,判断,处理等信息的能力
始于
20世纪70年代
发展及内涵
国外对信息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美国信息上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首次使用信息能力这个概念 。他认为:一个人通过培训能把信息资源应用到其工作中,便可被认为具备了信息能力。进入80年代,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信息处理过程,因此专家们都认为,信息能力首先是要具备利用计算机了解和获取信息的过程,包括:能为不同目的选择最佳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了解各种信息资源系统和鉴别信息的价值;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其基本点是具备信息处理技术,具备筛选,鉴别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到了90年代,专家们则认为信息能力是一个含义广泛和综合性的概念,这种能力必须终身学习才能获得和不断发展。综上所述,信息能力的概念包括:
(1)能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来获取和处理所需的信息;
(2)遇到问题时,知道需要某种信息,乐意去查找和使用信息;
(3)掌握查找信息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具备组织、分析、鉴别、评价信息价值的能力;
(4)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捌’ 什么是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1、保密性。
也称机密性,是不将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用户的特性。可以通过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通信协议等技术实现,信息加密是防止信息非法泄露的最基本手段,主要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
2、完整性。
是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保持信息不被破坏或修改、不丢失和信息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特性,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
3、可用性。
也称有效性,指信息资源可被授权实体按要求访问、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性(系统面向用户服务的安全特性)。在系统运行时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意外攻击或破坏时,可以迅速恢复并能投入使用。是衡量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一种安全性能,以保障为用户提供服务。
4、可控性。
指网络系统和信息在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的可控程度。是对网络系统和信息传输的控制能力特性。
5、不可否认性。
又称拒绝否认性、抗抵赖性,指网络通信双方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本身和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不可否认或抵赖本人的真实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样性和完成的操作与承诺。
(8)什么表示信息存储的能力扩展阅读
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输入功能: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
存储功能:存储功能指的是系统存储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处理功能: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技术。
输出功能: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都是为了保证最终实现最佳的输出功能。
控制功能: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