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当数据保存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上时,就被称为文件,这句话对吗
不对,外存储主要指,硬盘,光盘,软盘等。内部存储器主要指内存,外存是可以永久性的存储东西,可是内存就不是了,它只是一个临时存储的地方以方便计算机提取数据,因为访问内存要比访问外存来得快些,是加快计算机运行速度的
⑵ 文件和文件夹在外存储器是以什么结构而存在的
文件是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任何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上,通常存放在磁盘上。文件夹是在磁盘上组织程序和文档的一种手段,它既可包含文件,也可包含其他文件夹。所以,文件或文件夹在外存储器是采用了树型结构存在的。
⑶ 简述计算机存储系统的三级存储体系概念
计算机存储器包括主存(main memory),辅存(mass storage)和寄存器(register)。主存就是平时所说的内存,计算机运行时操作系统和其它进程的代码存储在其中。辅存主要指硬盘,也包括其它辅助存储设备,如软盘,U盘,光盘等,可以存放大量数据。寄存器位于CPU内,在指令执行时起临时存放作用。
寄存器和主存、主存和辅存之间存在不停的数据传输和交流,其速度和容量就影响了计算机的性能。如果寄存器和主存之间每条指令和每个数据都进行一次传输,那么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就受到限制。因此出现了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memory),用于成批处理寄存器内的数据,以同主存进行交流。而且频繁使用的数据,CPU可以直接从高速缓存中读取,减少CPU的等待时间,提高系统效率。内存的容量有限,有时不能一次载入硬盘中所需的数据,这里会出现虚拟存储(virtual memory)的概念。虚拟存储是指当要接收的数据超过内存容量时,系统会在硬盘内分配足够的空间存储这些数据,再把这些数据分成很多页(page),再根据需要实时地把一定的页载入内存,这样用户感觉内存的容量就比真实的容量偏大。
另外,缓冲区(buffer)是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区域,使进程之间的相互等待变少,从而使从速度慢的设备读入数据时,速度快的设备的操作进程不发生间断。
这里再顺便说下脱机(spooling)的概念。脱机是指当多个进程要求同时使用非共享资源如打印机时,系统会根据需求把所有的数据同时读取到硬盘,再在打印机上逐个打印,这样给用户的感觉就是一台打印机同时打印多个进程包含的文件。
以下引用主要区别高速缓存(cache)和缓冲区(buffer):
Cache:高速缓存,是位于CPU与主内存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内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 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Cache又分为一级Cache(L1 Cache)和二级Cache(L2 Cache),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L2 Cache早期一般是焊在主板上,现在也都集成在CPU内部,常见的容量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
Buffer:缓冲区,一个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区域。通过缓冲区,可以使进程之间的相互等待变少,从而使从速度慢的设备读入数据时,速度快的设备的操作进程不发生间断。
Buffer和cache都是占用内存:
Buffer: 作为buffer cache的内存,是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
Cache: 作为page cache的内存, 文件系统的cache
如果cache的值很大,说明cache住的文件数很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⑷ 简述计算机三级存储体系结构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层次可分为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三级。高速缓冲存储器用来改善主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的速度匹配问题。辅助存储器用于扩大存储空间。
1、高速缓冲存储器
存在于主存与CPU之间的一级存储器, 由静态存储芯片(SRAM)组成,容量比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 接近于CPU的速度。在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是介于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它和主存储器一起构成一级的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主存储器之间信息的调度和传送是由硬件自动进行的。
2、主存储器(Main memory)
计算机硬件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数据,并能由中央处理器(CPU)直接随机存取。现代计算机是为了提高性能,又能兼顾合理的造价,往往采用多级存储体系。即由存储容量小,存取速度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适中的主存储器是必不可少的。
主存储器是按地址存放信息的,存取速度一般与地址无关。32位(比特)的地址最大能表达4GB的存储器地址。这对多数应用已经足够,但对于某些特大运算量的应用和特大型数据库已显得不够,从而对64位结构提出需求。
3、外储存器
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以外的储存器,此类储存器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4)文件是一组存储在外存储器扩展阅读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不能同时满足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和成本低的要求,在计算机中必须有速度由慢到快、容量由大到小的多级层次存储器,以最优的控制调度算法和合理的成本,构成具有性能可接受的存储系统。存储系统的性能在计算机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主要原因是:
1、冯诺伊曼体系结构是建筑在存储程序概念的基础上,访存操作约占中央处理器(CPU)时间的70%左右。
2、存储管理与组织的好坏影响到整机效率。
3、现代的信息处理,如图像处理、数据库、知识库、语音识别、多媒体等对存储系统的要求很高。
⑸ 文件是存储在什么上的集合
文件存储之后都会存储到我们的硬盘,本机就硬盘的位置,然后进行所有数据信息的集合存储下来,保证数据安全。
⑹ 电脑中的文件分为哪两大类
电脑处理的大量信息都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磁盘或光盘上的,因而我们使用电脑做任何事情,几乎都离不开和文件打交道。
电脑中的文件是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它可以是一个程序、一批数据或者其他信息。通常情况下,电脑所处理的各种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上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特定的符合MS—DOS规定的文件标识符,或称文件名以区别其他的文件。MS—DOS的文件管理系统将依据指定的文件标识符,统一管理各文件的建立、存取、复制、删除和重命名等操作。
各种各样的文件主要可分为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两大类。
程序文件通常是复杂的指令集合,这些指令用来指挥电脑工作。Windows磁盘操作系统本身就是一组程序文件,各种应用软件也都是各种不同的程序文件。在Windows状态下,可执行程序的文件内容一般不能在屏幕上显示,即使显示出也无法读懂。如果你不是程序员或高级用户就不要修改或删除程序文件,否则这些程序将不再能运行,甚至导致电脑不能工作。
数据文件与程序文件不同,它包括我们存入电脑的文章与信件、程序资料、各种报表、字库点阵信息,以及图形数据信息等。数据文件往往是通过相应的应用程序建立起来的,例如,文章和信件是由字处理程序建立的,数据库信息则是由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建立的。
各种数据文件的内部组织形式不尽相同,因而一般只能在各自对应的程序环境下正常显示,一旦脱离原程序就不一定能被读懂。在MS—DOS状态下,可以正常显示和被完全读懂的数据文件叫做文本(text)文件或ASCII码文件。此种文件常可作为各类数据文件之间进行数据通讯的桥梁。
⑺ 把按一定格式存储在外存储器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称为什么
把按一定格式存储在外存储器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称为文件。
文件定义
文件是具有符号名的,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一组相关信息项的有序序列。
信息项是构成文件内容的基本单位。读指针用来记录文件当前文件之前的读取位置,它指向下一个将要读取的信息项。
写指针用来记录文件当前的写入位置,下一个将要写入的信息项被写到该处。
存储在外存介质上。
分类
按性质和用途分类:系统文件。用户文件。库文件。 按文件的逻辑结构分为:流式文件。记录式文件。 按信息的保存期限分类:临时文件。永久性文件。档案文件。 按文件的物理结构分类:顺序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HASH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按文件的存取方式:顺序存取文件。随机存取文件。 UNIX系统中文件分类: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文件的分类:①按文件的用途分类:主文件、处理文件、工作文件、周转文件(存放、其他文件。②按文件的组织方式分类: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存取文件。
⑻ 平时我们在计算机中存储的文件是在内存储器中存放着还是在外存储器中存放着
所有的文件都存储在外部存储器里面,硬盘、U盘、光盘和软盘都是外部存储器而内存无法长久保持数据,是一种随机存储器。
⑼ 所有的数据和程序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上
不是文件,是二进制形式
⑽ “文件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上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这句话正确还是错误呢如果错误,为什么呢
错误。是数据不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