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移动存储新宠电路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移动存储新宠电路

发布时间: 2022-08-03 19:08:07

❶ 移动硬盘电路板故障常见的怎么维修

可以修的。移动硬盘,全部都是移动硬盘盒+硬盘的组合。看图,这是一只移动硬盘拆开后的硬盘盒电路部分。USB接口,只是移动硬盘盒里的电路板上的一个小元器件。坏了,换一个即可。

❷ U盘什么牌子最好使用寿命长

像创见的600系列,高品质芯片,性能和质量都不错。
金士顿也有垃圾货,性能让人想撞墙。。。
寿命的话只要你买的是正品,寿命都差不多。(带帽的直插式比较耐用)推荐答案2:我曾经买过一个纽曼的,4G,挺好的,可惜被同学弄丢了。后来我又买了个SANDISK 的,45,从京东还是当当忘了,觉得还行。后来另一个同学要我在网上帮他买个U盘,也要4G的,可是我这个型号没有了,就帮他买了个SANDISK 别的型号的,好像是cz36,也是45。
虽然这个是外国的牌子,可都是中国制造。
别的牌子也可以,一般只要是正品都可以的。
推荐答案3:我现在用的是SSK(飚王)魔碟系列的(8g),又一次我忘了把u盘拿出来(放在裤子里了),我妈就把我的裤子洗了,后来那个叫急啊(重要资料都在里面),拿出来以后不敢用,凉了一天,在插上使用,居然没有问题,检测软件一次,很好(本人亲身经历),骗你也没意思。真的好用我才推荐的。现在还在用这款(已用了两年了),金士顿的怕买到假的。
推荐答案4:一般都是用金士顿。不过假的多。国外的有sandisk,东芝是最早做sd卡的,稳定高速,特别是东芝的,读写速度可以达到sd卡的class4价格。价格只比其他同类产品贵10%,用一次就知道,一次性包装,基本无假货,值得推荐推荐答案5:推荐联想的,质量和读写速度比普通的快不少,我看中了新出的t180,防痕设计比较耐磨,价格也还可以接受~哈哈推荐答案6:a la随着USB技术的普及和迅速应用,我们早先最为熟知的软驱的生命期变得很短,到现在基本已走到尽头。从三年前,我们第一次接触到U盘,到今天轻松买到各类功能多样的U盘,可以说,它已经完成了一个产品最初的研发期,进入成熟期。说到U盘的优点,不言而喻,容量大、速度快、体积小、抗震强、功耗低、寿命长,U盘已逐渐成为移动存储领域的新宠。然而,面对目前市场上品种繁多、功能各异的U盘,到底应该怎么选?
不可否认,价格是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U盘价格差距很大,便宜的有一、两百元,高的可以上千。这是因为U盘的物理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所需的技术含量也不高,直接导致了目前市面上有数百个品牌的U盘产品出现,品质好坏良莠不齐、价格相距甚远。经常有用户反映,闪存盘发生丢失数据、无法写入数据的现象,究其原因,杂牌U盘品质没保证。虽然某些杂牌厂商的价格相对较低,但实质上却是“低价低质”,一些厂商为了节约成本力拼价格战,甚至在PCB电路板和元器件上大做手脚,偷工减料,采用旧芯片,以次充好,去年年底国内就有媒体披露有个别厂商利用软件改造技术,将原本32M的U盘摇身一变成为了64M,而实际容量只有32M,完全欺骗了消费者,所以买U盘并非越便宜越好,千万不能贪图便宜,花了几百块钱买个次品回来。
U盘价格的高低,决定的主要因素是闪存容量,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具体用途和需要,还要想得长远一点。毕竟作为一个不易升级的产品,有效地保障自己的资金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平时只需满足小型数据的移动存储,比如工作备份、文档文件记录、实现启动等,购买64M容量的U盘是比较合适的。如果经常需要记录大量数据,比如MP3、数码照片、视频等,那么可以购买大容量的128MB甚至256MB闪存产品,毕竟大容量存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说到趋势,众所周知,即插即用的USB接口技术已经让我们感觉到无比的便捷,但由于当初设计有限,USB1.1的传输速度对于与日俱增的U盘容量,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而USB2.0的异军突起彻底打破了这个界限,比 USB 1.1 快4-6倍的传输速度,即使是大容量文件也能在转瞬间轻松完成复制,节省用户的宝贵时间。随着需求量的提高,价格的下降,采用这一技术的U盘将成为2004年最主流的产品。
随着U盘的广泛运用,不仅在技术上,在性能上的要求也逐渐增多,数据加密功能就是今年关注的焦点。数据加密功能是将存储在盘内的数据经过特定的加密算法加密后存储,读取盘内的数据时需经过解密后再传回给用户。经过加密的U盘,在没有得到使用者授权的情况下,其他人是无法读取盘内数据的真正内容。这样的技术确保了使用者文件以及私人资料的安全,就算U盘遗失,也不用担心别人看到你的小秘密。
前面我们一直在说性能,下面换个视角,来谈谈外观设计。在这样一个个性张扬的年代,人们追逐时尚更崇尚个性化,从衣着到手机都是个性宣扬的主题,一件简单的产品除了内在的性能和品质以外,外观已经成为了左右用户做出选购至关重要的因素。目前的U盘产品,无论是品牌还是型号都是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其中也充斥着粗制滥造的产品,不要说外形个性化,就连最起码的做工和手感都难以恭维,所以选择设计好、做工好的产品,不仅自己看得舒服,就连品质也有保证。最近就有一款获工业设计奥斯卡奖——iF设计大奖的产品登陆大陆市场,这就是国内着名IT品牌BenQ推出的 USB随身盘,采用伸缩式设计,使USB插口获得最大程度的保护,也让整体外观显得更加小巧玲珑,要知道U盘荣获该项设计大奖,这在国内市场还属唯一。对于U盘品牌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❸ 移动硬盘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最好有图解释。

移动硬盘主要由外壳、电路板(控制芯片、数据和电源接口)和硬盘三大部分组成。

一、电路板(控制芯片、数据和电源接口)

1、数据接口:目前移动硬盘常见的数据接口是USB和IEEE1394两种。USB是目前移动硬盘盒的主流接口方式,也是目前几乎所电脑都有的接口。目前都是USB2.0标准并兼容USB1.1。

USB是目前移动硬盘盒的主流接口方式,它有两种标准:一种是USB1.1接口,其理论传输速度最高只有12Mbps,一种是USB2.0接口,其理论传输速度最高达480Mbps(60MB/s),兼容USB1.1。目前USB1.1接口移动硬盘盒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USB2.0接口一统天下。
IEEE1394接口又称Firewire接口(俗称“火线”)。1394标准又分1394a和1394b。一般所说的1394通常指1394a标准接口,数据传输速率理论上可达到400Mbps(50MB/s);1394b接口的传输速率理论上最少可达到800Mbps(100MB/s)。目前IEEE1394接口移动硬盘盒基本上是IEEE1394a标准的,在中国大陆市场多数以苹果机上使用。
选择USB2.0接口的而更具优势,理由很简单首先,USB2.0接口是主流,非常普及,倘若购置1394接口的,如果碰到和没有1394接口的电脑进行数据对拷时就非常尴尬了;其次价格有优势,便宜的只要几十元,最好的二百多元,而1394接口的便宜的也要 两百以上;再次,USB2.0接口的挑选余地大,品牌众多。
2、控制芯片:对于移动硬盘而言,主控制芯片在很大程度决定最终传输稳定性与速度。目前控制芯片主要分高、中、低三个档次。

高端控制芯片:美国赛普拉斯公司出品的Cypress ISD300A1(原为ISD公司后被C ypress公司收购)、日本NEC公司出品的NECμPD720133。特点:产量小,价格贵,很少买得到。中端控制芯片:台湾旺玖科技(Prolific)公司出品的PL2507(性能非常不错,合理的价格,高端的速度)、美国赛普拉斯公司出品的CY7C68300B(低功耗高速度,可以算是由原ISD公司的经典产品ISD300A控制芯片二次开发得来)、扬智科技 ALi M5621(台湾)、世纪民生 Myson CS8818G(台湾)、创惟科技 GL811E(台湾)。特点:性能稳定,价格适中。低端控制芯片:扬智科技 ALi M5642(台湾)、创惟科技 GL811(台湾)、特点:稳定性和数据传输性能相对比较差,但价格低廉,低端组装的硬盘盒一般都选择这类控制芯片,(可惜的是现在扬智科技已经倒闭,所以市面上的ALi芯片组再难有品质的保证)。在nForce芯片组和VIA芯片组的主板上会有不兼容问题;二是在大数据流写入的情况下,经常会报“写入延缓出错”,硬盘在写入过程中和主机断开,主机找不到原来的盘符;三是性能低下,速度逊于其他芯片。而Ali 5642芯片据说用在某些高速盘上会不兼容。市场上中低端移动硬盘盒基本都采用ALi M5621芯片,产品性能不错,兼容性较好。而廉价的移动硬盘盒则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GL811芯片,性能上的缺陷加上粗劣的做工,此类产品问题较多。
目前主流2.5英寸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约为15-25MB/s,写入速度约为8-15MB/s。如果我们以10MB/s的写入速度拷贝一部4GB的DVD电影到移动硬盘的话,需耗费时间约为6分40秒;如果以20MB/s的读取速度从移动硬盘中拷贝一部4GB的DVD电影到电脑主机硬盘的话,需要时间约为3分20秒。常见的2.5英寸笔记本硬盘品牌有日立、希捷、西部数据、三星等,他们之间的速度差异相对来说不是太明显,但有款城市骆驼的移动硬盘的读写速度达到了惊人的31MB/S,说明采用高端的芯片组。
3、供电:有不少劣质台式电脑主板的机箱前置USB端口容易出现供电不足情况,这样就会造成移动硬盘无法被Windows系统正常发现的故障。在供电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给移动硬盘进行独立供电。一般情况下,一个usb接口供电已经足够。但是有可能会遇到需要同时接两个接口的情况,因此大部分移动硬盘都设计了DC-IN直流电插口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硬盘
现在的移动主要采用笔记本硬盘做为存储介质。我们来看看衡量硬盘的几个标准:
厚度:但是笔记本电脑硬盘有个台式机硬盘没有的参数,就是厚度,标准的笔记本电脑硬盘有9.5,12.5,17.5mm三种厚度。9.5mm的硬盘是为超轻超薄机型设计的,12.5mm的硬盘主要用于厚度较大光软互换和全内置机型,至于17.5mm的硬盘是以前单碟容量较小时的产物,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机型采用了。
转数: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最快的是5400转2M Cache,支持DMA100(主流型号只有4200转512K Cache,支持DMA66),但其速度和现在台式机最慢的5400转512K Cache硬盘比较起来也相差甚远,由于笔记本电脑硬盘采用的是2.5英寸盘片,即使转速相同时,外圈的线速度也无法和3.5英寸盘片的台式机硬盘相比,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已经是笔记本电脑性能提高最大的瓶颈。
接口类型:笔记本电脑硬盘一般采用3种形式和主板相连:用硬盘针脚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用特殊的硬盘线和主板相连,或者采用转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效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取决于厂家的设计。
早期的笔记本的接口采用的主要是UltraATA/DMA 33,然而笔记本硬盘转速以及容量的提高使得它成为一个阻碍本本电脑速度的瓶颈。为此正如台式机的发展趋势, Ultra ATA/DMA 66/100/133也被运用到了笔记本硬盘上。目前使用的是Ultra ATA100,E-IDE接口的产品在提供了高达100MB/s最大传输率的同时还将CPU从数据流中解放了出来。
现在SATA串口技术已在广泛使用在了台式机的硬盘中,目前在笔记本硬盘中也开始广泛应用Serial ATA接口技术,采用该接口仅以四只针脚便能完成所有工作。该技术重要之处在于可使接口驱动电路体积变得更加简洁,高达150Mb/s的传输速度使厂商能更容易地制造出对处理器依赖性更小的微型高速笔记本硬盘。
容量及采用技术:由于应用程序越来越庞大,硬盘容量也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来说,不但要求其容量大,还要求其体积小。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普遍采用了磁阻磁头(MR)技术或扩展磁阻磁头(MRX)技术,MR磁头以极高的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了磁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同时还能减少磁头数目和磁盘空间,提高磁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震动性能。它还采用了诸如增强型自适应电池寿命扩展器、PRML数字通道、新型平滑磁头加载/卸载等高新技术。
目前的移动硬盘由笔记本硬盘+硬盘盒和台式机硬盘+硬盘盒两种,而市面上笔记本硬盘有2.5英寸,3.5英寸和微盘三种规格,而2.5英寸的产品由于兼具大容量、轻便灵活、可靠性高等特点,成为市场上的绝对主流。其中希捷、迈拓和西部数据三大硬盘厂商依然保持着高关注度,在品牌格局方面依然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
三、硬盘盒与抗震
目前常见的移动硬盘盒用料一般有塑料、 铝以及铝镁合金三种,这些材质的区别不光表现在移动硬盘盒的重量上,散热性能也表现不同。价格低廉的移动硬盘盒一般采用的是塑料材料,散热效果较差。 用这样的产品短时间内使用硬盘还表现正常,但如果长时间的连续工作, 由于塑料硬盘盒的散热性能较差,导致硬盘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尽,淤积于硬盘盒之中, 温度直线上升,严重时会使硬盘停滞、数据损坏,甚至是死机。 而目前品牌大厂及正规厂商的移动硬盘盒大都采用铝质材料,甚至是铝镁合金的材质, 它们极大减轻了硬盘盒的质量,而且作为热的良导体,它们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可以使你的硬盘更长时间、更加稳定地工作。

硬盘盒与硬盘之间的防震触点
另外一个跟材质相关的是硬盘盒的抗震性能。 由于震动是硬盘的大忌,轻则数据丢失,重则造成磁道损坏, 而移动硬盘盒的设计就是在于便携性,因此硬盘盒的抗震设计是关键。从这一点而言, 那些轻薄型、小巧玲珑的家伙反而不具有优势。
移动硬盘盒的设计,一款移动硬盘盒是否使用方便,设计是关键,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散热孔:如果移动硬盘盒的壳体不是热的良导体, 其上应遍布散热孔,以帮助硬盘散热。不过对于2.5英寸硬盘,由于本身发热就控制得比较好, 这方面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防尘设计:在移动硬盘盒的壳体上安装密封圈以减少灰尘的入侵,当然,前提是壳体散热良好。
防滑设计:在移动硬盘盒的壳体设计上防滑的花纹,或安装防滑塑料垫等等,以增大壳体的磨擦,防止硬盘盒无意中从手中脱落。
防震设计:好的硬盘盒,在内部、表面,尤其是易于磕碰的边角都应该覆盖有弹性材质,或者处理圆角,以减少外来冲击对硬盘的影响。通常,防滑材料也起到抗冲击缓冲垫的双重作用。
硬盘指示灯:在壳体上留有硬盘信号灯,当硬盘有数据读取或存储的时候指示灯会闪动,以提醒用户注意。另外,指示灯应该位于便于看到的位置。有些设计简单的产品要么没有指示灯,要么指示灯在电路板上的位置不理想,理接口太近,视线容易被挡住。
其实,对于硬盘盒设计的直观感受, 可以参考市售的名牌成品的一些设计。如图1就是爱国者移动存储王, 它的外壳设计就非常典型:边角全部是流线型,抗冲击能力强;正面、侧面都有防滑条的设计, 便于携带和手持;指示灯位于正面,便于阅读。
除了硬盘盒的材质外,组装与原装也是消费者需要考虑的。当然,最好是使用原装的移动硬盘,这样对你的数据会有保证,因为组装的经常会有烧毁或者线路接触不好的问题,会给你的使用造成很多麻烦,尤其是数据丢失以后就麻烦了,如果使用原装的话,会有生产厂家的技术给你做后盾,并且副送各种配套软件使你放心使用。这里不的不提的是市面上有不少所谓的“品牌”移动硬盘其实是由经销商自己组装的,也就是说,厂商提供给经销商的只是移动硬盘盒,经销商拿到盒子后再把硬盘装进去。这种“品牌”移动硬盘的品质是无法得到保证的,水货硬盘甚至返修硬盘很有可能就被奸商装进移动硬盘盒里卖给了不知情的消费者。

❹ 我移动硬盘电路板上的芯片插上十秒就烫手~是不是电路问题呢

另外,板子是不能随便换的,板子上的EEPROM存储了该硬盘的配置信息和固件,再次补充:从你描述的80G硬盘的故障来看,有可能以简单的方法解决:检查电路

❺ 什么牌子的移动U盘质量较好

金士顿是移动u盘比较好质量有保证.
金士顿科技: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芳泉谷,金士顿在全球拥有超过2400名员工。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1] 。
从1987年的单一产品的生产者,金士顿发展到拥有2000多种储存产品,支持计算机、服务器和打印机到MP3播放器、数字相机和手机等几乎所有的使用储存产品的设备。2007年,公司的年营收突破了45亿美金。
U盘,全称USB闪存盘,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种使用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U盘的称呼最早来源于朗科科技生产的一种新型存储设备,名曰“优盘”,使用USB接口进行连接。U盘连接到电脑的USB接口后,U盘的资料可与电脑交换。而之后生产的类似技术的设备由于朗科已进行专利注册,而不能再称之为“优盘”,而改称谐音的“U盘”。后来,U盘这个称呼因其简单易记而因而广为人知,是移动存储设备之一。

❻ 移动硬盘电路板一般会用到什么晶振

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类客户朋友询问一些没有接触过的频点,这不上午有客户询问3*8封装,40KHz的晶振和60KHz的晶振,目前移动硬盘会用到的KHz频点是32.768KHz和76KHz。过了一会,又有客户朋友问75KHz的晶振,这个晶振生产但是周期比较长,问到客户用于什么产品,客户说用在移动硬盘上面。

❼ 中国移动数据电路租赁是一个怎样的业务

中国移动数字电路租赁是中国移动的一项新的业务,主要客户是针对数据传输量大,要求数据严密的事业单位公司,如,银行,证券,金融,政府,公路交通,等领域! 这是一种最新的数据传输模式,是以SDH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其产品特点有以下:
产品特点
网络带宽:通信速率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有2Mbps、155Mbps、622Mbps、2.5Gbps等速率;光纤传输网络,高速安全,传输质量高,时延小。
网络可靠性:中国移动数字电路租赁做到任何一个节点都采用双机备份;下级节点和上级之间采用环形链接;任何一个节点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正常工作。
透明传输:对客户通信协议没有任何要求,客户可自由选择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可支持数据、图像、话音等多媒体业务。
专线优势:数字电路租赁业务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SDH、VPN等大容量的透明传输通道的数据传送业务,实现为客户点对点、点对多点的数据专网组建,网络负载率远远低于竞争对手;更低的租赁费用;布网方式更安全稳定。

❽ U盘是一种,可移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存储器。 是对还是错为什么

你好,是对的。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用第一个字母U命名,所以简称“U盘”。U盘是半导体存储器,U盘内集成的是Flash芯片,存储介质为半导体,为mos管。而mos管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半导体(semiconctor)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绝缘体(insulator)—半导体。所以你的判断是对的。如有问题,欢迎继续讨论。祝开心!

❾ 优盘是一种可移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存储器吗

U盘即USB盘的简称,而优盘只是U盘的谐音称呼。U盘是闪存的一种,因此也叫闪盘。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是移动存储设备之一。一般的U盘容量有64M、128M、256M、512M、1G、2G、4G、8G等,价格上以最常见的1G为例,40元左右就能买到。2G的Kingston才65元.U盘容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如:4G、8G,16G的U盘。它携带方便,属移动存储设备,所以当然不是插在机箱里了,我们可以把它挂在胸前、吊在钥匙串上、甚至放进钱包里。
编辑本段存储原理
计算机把二进制数字信号转为复合二进制数字信号(加入分配、核对、堆栈等指令)读写到U盘芯片适配接口,通过芯片处理信号分配给EPROM2存储芯片的相应地址存储二进制数据,实现数据的存储。 EPROM2数据存储器,其控制原理是电压控制栅晶体管的电压高低值(高低电位),栅晶体管的结电容可长时间保存电压值,也就是为什么U盘在断电后能保存数据的原因。
编辑本段使用方法
U盘有USB接口,是USB设备。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 2000/XP/2003/Vista或是苹果系统的话,将U盘直接插到机箱前面板或后面的USB接口上,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如果系统是Windows 98的话,需要安装U盘驱动程序才能使用。驱动可以附带的光盘中或者到生产商的网站上找到。
每次使用U盘(当你把U盘插到USB接口时)系统会报告“发现新硬件”。稍候,会提示:“新硬件已经安装并可以使用了”。(有时还可能需要重新启动)这时打开“我的电脑”,可以看到多出来一个图标,叫“可移动磁盘”。经过这一步后,以后再使用U盘的话,可以插上后,直接打开“我的电脑”了。此时注意,在屏幕最右下角,会有一个小图标,就是USB设备的意思。(U盘是USB设备之一), 接下来,你可以象平时操作文件一样,在U盘上保存、删除文件。但是,要注意,U盘使用完毕后,关闭一切窗口,尤其是关于U盘的窗口,正确拔下U盘前,要右键点右下角的USB设备图标,再左键点“安全删除硬件”,按“停止”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再点“确定”。当右下角出现提示:“你现在可以安全地移除驱动器了”这句提示后,才能将U盘从机箱上拔下。拔下还有另外一种更方便的方法是直接左击多出的那一个图标,然后再点击 停止USB接口 ,等提示你现在可以安全地移除驱动器了”这句提示后,左击确定就可以拔下了。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 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一度成为全球闪存领域震惊中外的专利权之争.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美国时间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全球发明者.
现在的闪存盘都支持USB2.0标准;然而,因为NAND闪存技术上的限制,它们的读写速度目前还无法达到标准所支持的最高传输速度480Mbit/s。目前最快的闪存盘已使用了双通道的控制器,但是比起目前世代的硬盘,或是USB2.0能提供的最大传输速率来说,仍然差上一截。目前最高的传输速率大约为20-40MB/s,而一般的文件传输速度大约为10MB/s。较旧型的“fullspeed”12Mbit/s设备传输速率最大约只有1MB/s。其中业界的表表者有香港公司深圳朗科公司,M-Systems公司,新加坡Trek公司。U盘、USB接口与即插即用.通俗地讲,USB就是一种外围设备与计算机主机相连的接口类型之一.除了USB接口外,还有如并行总线等接口.然而USB接口却有个极大的优点使得它在这个领域非常的普及,那就是具有这种接口的设备可以在电脑上即插即用(即插即用有时也叫热插拨). 电脑开机的时候要先开外围设备再开主机电源,而关机时候的顺序恰好相反。之所以要遵循这种开机顺序,就是因为在电脑启动之前必须先让所有的外围设备的电源都打开做好准备,然后等待主机对这些设备逐一进行检查并安装相应的软件.只有这样电脑才能正常运行,否则将可能出现外围设备不可用或者电脑不能识别外围设备的情况. 而USB接口的出现却改变了这种状况,如果某个设备是USB接口,那么它就可以随时插入电脑主机不管电脑此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而如果要取走这个设备,只需按照规范操作便可以将这个设备安全的从电脑上移走.这无疑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因此,从U盘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存储盘是USB接口的,因为这个存储盘是USB接口,所以这个存储盘也就能够在电脑上即插即用,也就是说这个存储盘是可以移动的存储盘,它可以随身携带.因此,广义上的U盘实际上就是指的移动存储设备.
然而,狭义上的U盘仅仅指闪盘. 闪盘是指采用闪存技术来存储数据信息的可移动存储盘.闪存技术是计算机领域刚刚兴起没有几年的存储技术.它与传统的电磁存储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一,这种存储技术在存储信息的过程中没有机械运动,这使得它的运行非常的稳定,从而提高了它的抗震性能,使它成为所有存储设备里面最不怕震动的设备.二,由于它不存在类似软盘,硬盘,光盘等的高速旋转的盘片,所以它的体积往往可以做得很小.而现在的MP3播放器可以做得很小的原因就是因为采用了这种存储技术. 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某个人说他有一个U盘,那它可能只是普通的移动硬盘,也可能是最近几年刚刚出现的微硬盘,还有可能是闪盘.当然了,正如前文所说,现在的U盘一般指闪盘,因此,我们通常理解为他拥有的是一块闪盘. 相关软件与病毒 Vista ReadyBoost ReadyBoost是windows vista中的新技术,它利用了闪存随机读写及零碎文件读写上的优势来提高系统性能。如果你的U盘达到规格,可以通过启动ReadyBoost来提升系统速度。 在线存储——“网络U盘” 有断点“上载”、断点“下载”功能,不仅实现大文件下载,还有断点续传功能,可以将文件分段传输,也大大节约传输时间。 但 上传/下载 速度较慢,且对于超过200M的文件,实用性不高。 “U盘寄生虫”(Checker/Autorun) “U盘寄生虫”是一个利用U盘等移动设备进行传播,并利用autorun.inf自动播放文件触发的蠕虫病毒。autorun.inf文件一般存在于U盘、MP3、移动硬盘和硬盘各个分区的根目录下,当用户双击U盘等设备的时候,该文件就会利用Windows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优先执行所要加载的病毒程序,从而破坏用户计算机,使用户计算机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