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外存储器中信息功能管理的模块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外存储器中信息功能管理的模块

发布时间: 2022-08-02 09:54:25

⑴ 计算机外存是指什么外设和外存有什么区别

计算机外存既是输出设备,也是输入设备。

存储器的功能是长期存放程序和数据。外存上的信息主要由操作系统来管理,外存一般只和内存进行信息交换。

计算机处理完成的结果可以存放到外存,计算机也可以通过内存将数据、指令信息从外存调人主机。

外设和外存区别如下:

1、处理对象不同。

内存和外存的本质区别是,一个是内部运行提供缓存和处理的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协同处理的通道;而外存主要是针对储存文件、图片、视频、文字等信息的载体,也可以理解为储存空间。

2、处理功能不同。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

3、分工不同。

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而外存为了扩大存储容量,在计算机中还配备了存储容量更大的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称为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此类储存器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1)外存储器中信息功能管理的模块扩展阅读

计算机外存的特点:

外存储器的特点是容量大,作为内存储器的补充,就像纸和笔记本对大脑的补充一样。它把大量的暂时不直接参与运算的数据、指令和中间结果存放起来,当需要时可以成批地补充给内存储器,以参加运算。

正如我们的大脑可记住的东西有限,而笔记本可记录的东西却可以足够多一样,计算机外存储器的容量也是足够大的。

今天,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一般由磁盘机、磁带机和软磁盘机等担任。充当外存储器的磁带机和软磁盘机与我们所熟悉的录音机原理一样。

假如有一台录音机,就可以用它录制许许多多存储数据的。一片软盘或一盘磁带满了,可以再换一盘。这样,就使得它的存储能力相当大。

⑵ 操作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是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分别是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1、处理器管理

处理器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处理中断事件,配置了操作系统后,就可对各种事件进行处理。处理器管理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处理器调度,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调度策略。

2、存储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主要是指针对内存储器的管理。主要任务是分配内存空间,保证各作业占用的存储空间不发生矛盾,并使各作业在自己所属存储区中不互相干扰。

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指负责管理各类外围设备,包括分配、启动和故障处理等。主要任务是当用户使用外部设备时,必须提出要求,待操作系统进行统一分配后方可使用。

4、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在操作系统中,将负责存取的管理信息的部分称为文件系统。文件管理支持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以及文件的保护功能。

5、作业管理

每个用户请求计算机系统完成的一个独立的操作称为作业。作业管理包括作业的输入和输出,作业的调度与控制,这是根据用户的需要来控制作业运行的。

⑶ 计算机功能模块主要由哪几个功能模块构成。

计算机硬件五大功能部分

1.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2.控制器 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步加工的中间数据以及最后处理完成的有用信息都存放在存储器中。而且,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即规定对输入数据如何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两种。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包括数据和指令)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便于人们识别的形式。

⑷ 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
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也称为微处理器。计算机利用中央处理器处理数据,利用存储器来存储数据。CPU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控制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CPU的性能。

运算器又称为算术逻辑单元。操作时,控制器从存储器取出数据,运算器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并把处理后的结果送回存储器。

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使整个计算机能够自动的运行。执行程序时,控制器从主存中取出相应的指令数据,然后向其他功能部件发出指令所需的控制信号,完成相应的操作,再从主存中取出下一条指令执行,如此循环,直到程序完成。

2、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记忆存储部件。存储器既能够接受和保存数据,又能够向其他部件提供数据。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两大类。

在计算机系统中,习惯上把内存、CPU合称为主机。

(1)内存
内存储器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三类。内存一般指的是RAM。

(2)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主要包括硬盘、光盘、U盘和移动硬盘等。

3、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主要包括键盘、鼠标等。

(1)键盘
键盘是计算机的标准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向计算机输入各种指令、程序、数据等。

(2)鼠标
鼠标是微机的标准输入设备,使用鼠标可以方便地对图形界面中的图标和菜单等进行可视化操作。目前微机上使用的主要是第2代光电鼠标,采用即插即拔的USB接口。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主要有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1)显示器
显示器是微机必备的“软拷贝”输出设备,比较常见的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

(2)打印机
打印机是微机的常用的“硬拷贝”输出设备。在显示器上输出的图像只能当时查看。为了将图像长久保存,就需要使用打印机输出。

软件部分
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的基础,软件才是计算机的灵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上只有安装了软件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用不同的软件,计算机可以完成各种不同的工作。配备上软件的计算机才成为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针对某一需要而为计算机编制的指令序列成为程序。程序连同有关的说明文档构成软件。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分为两大类,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持机器运行,应用软件满足业务需求。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由计算机生产厂或“第三方”为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支持应用软件运行而提供的基本软件,最常用的有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联网及通信软件等。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微机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硬件资源(例如CPU、内存空间,磁盘空间、外部设备等),并且负责将用户对机器的管理命令转换为机器内部的实际操作。例如WIndowsXP、Windows2000等。

(2)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机器语言的运算效率是所有语言中最高的;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高级语言不能直接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编译程序产生的目标程序往往比较庞大、程序难以优化,所以运行速度较慢。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安装在操作系统之上的一种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软件,主要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微机上比较着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Access、Oracle、SQL server、Sybase等。Access是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适合于一般的商务活动,而SQL Server是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业务应用。

(4)联网和网络管理系统软件
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要比单机上丰富得多,因此出现了专门用于联网和网络管理系统软件。例如着名的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UNIX、Linux、WindowsNT等。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指除了系统软件以外,利用计算机为解决某类问题而设计的程序的集合,主要包括信息管理软件、辅助设计软件、实时控制软件等。

(1)办公软件
微型计算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日常办公,微软开发的Office2003办公软件包含WOrd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和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等组件。这些组件协同使用,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办公的也许需要。

(2)工具软件
常用的工具软件有压缩/解压缩工具、杀毒工具、下载工具、数据备份与恢复工具、多媒体播放工具以及网络聊天工具等。例如Winrar、Winzip、Rising、Ghost、Thunder、QQ等。

(3)信息管理软件
信息管理软件用于对信息进行输入、存储、修改、检索等,例如工资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仓库管理软件等。这种软件一般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后台支持,使用可视化高级语言进行前台开发,形成客户机/服务器或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简称MIS。

(4)辅助设计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用于高效地绘制、修改工程图纸,进行设计中的常规计算,帮助用户寻求好的设计方案,例如二维绘图设计、三维几何造型设计等。这种软件一般需要AutoCAD和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的支持。

(5)实时控制软件
实施控制软件用于随时获取生产装置、飞行器等的运行状态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按预定的方案对其实施自动或半自动控制。这种软件需要汇编语言或C语言的支持。

⑸ 1. 分别叙述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的含义与功能

所谓内存储器就是指CPU得catch 内村,用来存放系统运行是的信息。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小。
外存储器也叫辅助存储器,用来存储永久信息。特点:速度慢,容量大。
虚拟存储器:所谓虚拟存储器就是 把内外村统一起来使用,起基本思想是把正在是用的部分保留在内存中。把暂时不用的部分防在外村中,使用时调入内存,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与cpu的地址结构有关,如奔腾的地址位是32位,那么他的寻址空间就是2的32次方,4GB,就是说他的最大寻址空间是4GB。

⑹ 在操作系统中,()是负责管理计算机主存储器的功能

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磁盘缓存均属于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管辖范畴,掉电后它们存储的信息不再存在。固定磁盘和可移动存储介质属于设备管理的管辖范畴,它们存储的信息将被长期保存。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分成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在程序执行期间被计算机频繁地使用,并且在一个指令周期期间是可直接访问的。外存储器要求计算机从一个外贮藏装置例如磁带或磁盘中读取信息。

(6)外存储器中信息功能管理的模块扩展阅读

访问内存的有效时间

从进程发出指定逻辑地址的访问请求,经过地址变换,到在内存中找到对应的实际物理地址单元并取出数据,所需要花费的总时间,称为内存的有效访问时间(EAT)。

假设访问一次内存的时间为t,在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中,有效访问时间分为第一次访问内存时间(即查找页表对应的页表项所耗费的时间t)与第二次访问内存时间(即访问页表项中的物理块号与页内地址所拼接成的实际物理地址所耗费的时间t)之和: EAT = t + t = 2t;

在快表中查找到所需表项存在着命中率的问题。所谓命中率,是指使用快表并在其中成功查找到所需页面的表项的比率。

则:EAT = а×λ + (t+λ)(1-а) + t = 2t + λ - t×а;

上式中,λ表示查找快表所需要的时间,а表示命中率,t表示访问一次内存所需要的时间。

⑺ 存储器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又叫什么,外存叫什么

电脑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又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rom是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这里的存放信息能长期保存而不受停电的影响,关机后开机,又可以从中读出信息。因此rom中常存放管理机器本身的监控程序和一些服务程序。

ram的特点是可读可写,但关机后里面的信息自动消失。因此一般用来存储电脑运行时所需要的程序,我们通常说的内存条指的就是ram。

外存是电脑中存储信息的重要部件,它用来存储大量数据,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等。其中硬盘固定在电脑主机箱内,容量从几十g到几百g不等。

(7)外存储器中信息功能管理的模块扩展阅读:

存储器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一般指内存;外存储器一般指硬盘、光盘、U盘等。

1、内存储器,一般指内存。内存分为ROM、RAM和CACHE三类。通常是指RAM,内存条。RAM的特点是速度快,但关机断电后数据就没有了。

2、外存储器,是存储数据用的。一般是指硬盘,现在有更多的存储方式,比如U盘、光盘等。

⑻ 系统功能处理模块怎么打开

系统功能处理模块打开流程:

1.我们首先点击左下角的一个菜单按钮。

2.点击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控制面板项,打开我们控制面板。

3.打开控制面板之后我们依次点击程序和功能选项。

4.在程序和功能选项下我们还需要找到左边的打开和关闭系统功能。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分别是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1、处理器管理

处理器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处理中断事件,配置了操作系统后,就可对各种事件进行处理。处理器管理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处理器调度,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调度策略。

2、存储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主要是指针对内存储器的管理。主要任务是分配内存空间,保证各作业占用的存储空间不发生矛盾,并使各作业在自己所属存储区中不互相干扰。

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指负责管理各类外围设备,包括分配、启动和故障处理等。主要任务是当用户使用外部设备时,必须提出要求,待操作系统进行统一分配后方可使用。

4、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在操作系统中,将负责存取的管理信息的部分称为文件系统。文件管理支持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以及文件的保护功能。

5、作业管理

每个用户请求计算机系统完成的一个独立的操作称为作业。作业管理包括作业的输入和输出,作业的调度与控制,这是根据用户的需要来控制作业运行的。

⑼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为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分别是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1、处理器管理

处理器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处理中断事件,配置了操作系统后,就可对各种事件进行处理。处理器管理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处理器调度,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调度策略。

2、存储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主要是指针对内存储器的管理。主要任务是分配内存空间,保证各作业占用的存储空间不发生矛盾,并使各作业在自己所属存储区中不互相干扰。

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指负责管理各类外围设备,包括分配、启动和故障处理等。主要任务是当用户使用外部设备时,必须提出要求,待操作系统进行统一分配后方可使用。

4、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在操作系统中,将负责存取的管理信息的部分称为文件系统。文件管理支持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以及文件的保护功能。

5、作业管理

每个用户请求计算机系统完成的一个独立的操作称为作业。作业管理包括作业的输入和输出,作业的调度与控制,这是根据用户的需要来控制作业运行的。

(9)外存储器中信息功能管理的模块扩展阅读:

1、操作系统的分类:

(1)根据工作方式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等;

(2)根据架构可以分为:单内核操作系统、多内核操作系统等;

(3)根据运行的环境可以分为:桌面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4)根据指令的长度分为:8bit, 16bit, 32bit,64bit的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也提供一个让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操作界面。

⑽ 哭求 计算机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 回答好的追加一百分

上机考试试题是随机抽的,每次都不一样,要也没用。
一、选择题

1.计算机之所以能按人们的意志自动进行工作,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采用了

A)二进制数制 B)高速电子元件 C)存储程序控制 D)程序设计语言



2.微型计算机主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CPU和内存储器 C)CPU和硬盘存储器 D)CPU、内存储器和硬盘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主机和它的外部设备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编译系统和应用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D)程序、相应的数据和文档



5.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A)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B)存储各种控制信息 C)保持各种控制状态 D)控制计算机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6.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是

A)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达到充分发挥计算机资源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友好界面



B)对用户存储的文件进行管理,方便用户

C)执行用户键入的各类命令

D)为汉字操作系统提供运行的基础



7.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出设备和

A)键盘 B)鼠标 C)输入设备 D)显示器



8.下列各组设备中,完全属于外部设备的一组是

A)内存储器、磁盘和打印机 B)CPU、软盘驱动器和RAM

C)CPU、显示器和键盘 D)硬盘、软盘驱动器、键盘



9五笔字型码输入法属于

A)音码输入法 B)形码输入法 C)音形结合的输入法 D)联想输入法



10.一个GB2312编码字符集中的汉字的机内码长度是

A)32位 B)24位 C)16位 D)8位



11.RAM的特点是

A)断电后,存储在其内的数据将会丢失 B)存储在其内的数据将永久保存 C)用户只能读出数据,但不能随机写入数据

D)容量大但存取速度慢



12.计算机存储器中,组成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

A)4 B)8 C)16 D)32



13.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A)硬盘 B)I/O设备 C)内存储器 D)CPU



14.无符号二进制整数10111转变成十进制整数,其值是

A)17 B)19 C)21 D)23



15.一条计算机指令中,通常包含

A)数据和字符 B)操作码和操作数 C)运算符和数据 D)被运算数和结果



16.KB(千字节)是度量存储器容量大小的常用单位之一,1KB实际等于

A)1000个字节 B)1024个字节 C)1000个二进位 D)1024个字



17.计算机病毒破坏的主要对象是

A)磁盘片 B)磁盘驱动器 C)CPU D)程序和数据



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19.在计算机技术指标中,MIPS用来描述计算机的

A)运算速度 B)时钟主频 C)存储容量 D)字长



20.局域网的英文缩写是

A)WAM B)LAN C)MAN D)Internet

二、录入题

当宇航员从太空中俯视我们这颗云蒸霞蔚、生机勃勃的行星时,当月球上的摄影机拍下一轮巨大的地球从月平线上升起时,我们都会为眼前的景象砰然心动。这就是我们地球母亲美丽的容颜,这就是我们人类永远的故乡。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

地球的年龄究竟有多大?这个难题曾经考验过许多科学家的智慧。有人想出用沉积岩形成的时间来测定,有人主张用海水含盐浓度的增加来推算,而最精确可靠、量程最大的宇宙计时器,显然要数放射性元素的蜕变了。根据对月球岩石和太阳系陨星的测定和比较,我们地球的高寿应该是46亿岁了。

三、Windows基本操作题

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操作方式不限。

1.在考生文件夹下建立peixun文件夹;

2.在考生文件夹下查找所有小于80K的word文件,将找到的所有文件复制到peixun文件夹中;

3.将peixun文件夹中tt.doc文件重命名为“通讯录。doc”;

4.将peixun文件夹设置为“只读”属性;

5.将peixun文件夹在资源管理器的显示方式调整为“详细资料”并且按“日期”排列。



四、操作题

请用Word2000对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1.将文中所有错词“生硬”替换为“声音”。

2.将标题段文字(“声音是什么”)设置为二号蓝色空心黑体、加粗、居中、字符间距加宽6磅。

3.将正文第一段(“就人而言···表现形式。”)设置首字下沉2行(距正文0。2厘米);其余各段文字悬挂缩进0。65厘米。



(文档开始)

生硬是什么

就人而言,生硬是指人耳听到的那些东西,话音、歌声、音乐以及人们并不爱听的一些噪音都是生硬的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说,生硬是一种振动,一个物体向后和向前运动(振动),瞬间把它附近的空气往一边推,然后返回原处时产生了一点真空,这个过程称为振动。一系列振动产生了一个波,就像把一块石头仍进水中时产生波纹一样。以波的形式运动的空气粒子使你的耳鼓膜振动,并传给内耳神经末梢,内耳神经末梢再接着把这些振动脉冲传送给大脑,大脑把它们感知为生硬。

(文档结束)

五、Excel操作题

建立如下表格:

学生类别 人数 占总学生数的比例

专科生 2050

本科生 6800

硕士生 1200

博士生 500

要求:

1.计算各类学生比例:

2.选择“学生类别”和“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两列数据,绘制嵌入式“分离型三维饼图”,在“数据标志”中选择“显示百分比”,图表标题为“学生结构图”。嵌入在学生工作表的A7:F17区域中:

3.将该表格更名为“各类学生构成比例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D 6.A 7.C 8.D 9.B 10.C

11.A 12.B 13.D 14.D 15.B 16.B 17.D 18.B 19.A 20.B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
4.了解字表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环境下Word和Excel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电子邮件及浏览器的使用。
6.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知识。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l.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技术指标。
2.数制的概念,二、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3.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字符与ASCII码,汉字及其编码。
二、微型计箕机系统的组成
l.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PU、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高级语言)的概念。
3.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病毒及其防治。
三、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2.操作系统的组成,文件(文档)、文件(文档)名、目录(文件夹)、目录(文件夹)树和路径等概念。
3.Windows的使用
(1)Windows的特点、功能、配置和运行环境。
(2)Windows“开始"按钮、“任务栏”、“菜单”、“图标”等的使用。
(3)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4)文档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打开、创建、移动、删除、复制、更名、查找、打印及设置属性。
(5)复制软盘和软盘的格式化,磁盘属性的查看等操作。
(6)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卸除、选用和屏幕显示,中文DOS方式的使用。
(7)快捷方式的设置和使用。
4.附件的使用。
四、字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中文Word的基本功能,Word的启动和退出,Word的工作窗目。
2.熟练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
3.文档的创建、打开,文档的编辑(文字的选定、插入、删除、查找与替换等基本操作),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
4.文档的保存、复制、删除、插入、打印
5.字体、字号的设置、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设置与打印预览。
6.Word的图形功能,Word的图形编辑器及使用。
7.Word的表格制作,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五、中文Excel的功能和使用
1.电子表格Exool的基本概念、功能、启动和退出。
2.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输入、编辑、保存等基本操作。
3.工作表中公式与常用函数的使用和输入。
4.工作表数据库的概念,记录的排序、筛选和查找。
5.Exool图表的建立及相应的操作。
六、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计算机通信的简单概念:Modom、网卡等。
3.计算机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
4.因特网(Internet)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电子邮件(E-mail)的收发、浏览器IE的使用。

*******************************************
考试方式

1.全上机操作:90分钟。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2000;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0。
3.在指定时间内,使用微机完成下列各项操作:
(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20分)
(2)Windows的基本操作(20分)
(3)汉字录入能力测试(15分)
(4)Word操作(25)
(5)Excel操作(20)
成绩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合格证书。成绩均优秀者,合格证书上注明“优秀”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