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般药品入库储存程序是怎样的各环节工作内容与要求有哪些
储存标准:为了有效控制药品储存质量,应对药品按其质量状态分区管理,为杜绝库存药品的存放差错,必须对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
药品质量状态的色标区分标准为:
合格药品――绿色;不合格药品――红色;质量状态不明确药品――黄色。
按照库房管理的实际需要,库房管理区域色标划分的统一标准是:待验药品库(或区)、退货药品库(或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库(或区)、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库(或区)、待发药品库(或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或区)为红色。三色标牌以底色为准,文字可以白色或黑色表示,防止出现色标混乱 [1] 。
(2)搬运和堆垛要求
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防止造成包装箱挤压变形。药品应按品种、批号相对集中堆放,并分开堆码,不同品种或同品种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防止发生错发混发事故。
(3)药品堆垛距离
药品货垛与仓间地面、墙壁、顶棚、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设置足够宽度的货物通道,防止库内设施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保证仓储和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药品垛堆的距离要求为:药品与墙、药品与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另外仓间主通道宽度应不少于200厘米,辅通道宽度应不少于100厘米。
(4)分类储存管理
应有适宜药品分类管理的仓库,按照药品的管理要求、用途、性状等进行分类储存。可储存于同一仓间,但应分开不同货位的药品有:药品与食品及保健品类的非药品、内用药与外用药。应专库存放、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存于同一仓间的药品有: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特殊管理药品以及危险品等。
(5)温湿度条件
应按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其存放于相应的库中,药品经营企业各类药品储存库均应保持恒温。对每种药品,应根据药品标示的贮藏条件要求,分别储存于冷库(2-10℃)、阴凉库(20℃以下)或常温库(0-30℃)内,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45%—75%之间。
所设的冷库、阴凉库及常温库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应以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品规定的储存条件为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即所经营药品标明应存放于何种温湿度下,就应当设置相应温湿度范围的库房。如经营标识为15-25℃储存的药品,就应当设置15-25℃恒温库。
对于标识有两种以上不同温湿度储存条件的药品,一般应存放于相对低温的库中,如某一药品标识的储存条件为:20℃以下有效期3年,20-30℃有效期1年,应将该药品存放于阴凉库中。
(6)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
应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性质设置相应的储存仓库,合理控制温湿度条件。对于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应设置密封、干燥、凉爽、洁净的库房;对于经营量较小且易变色、挥发及融化的品种,应配备避光、避热的储存设备,如冰箱、冷柜。
要求:(一)对人员的基本要求
任职资格
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根据企业规模,应有符合企业质量负责人任职资格的专职人员任职条件 能坚持原则 有实际经验 可独立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药品质量管理、检验、验收、养护及计量的工作人员:批发企业 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的4%,最低不应少于3人;零售连锁企业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的2%,最低不应少于3人。
健康检查
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质量管理、药品验收、养护、保管:定期检查
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岗位的疾病:精神病、传染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健康检查时间 ,
人员培训教育
质量管理和验收人员:每年应接受省级药监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
养护、计量等人员:应定期接受企业组织的继续教育
培训教育内容:1、药品法律、法规、规章 2、专业技术、药品知识、职业道德
(二)对设施与设备的要求
1、仓库面积(建筑面积)
小型企业 500 m 中型企业 1000m大型企业 1500 m
2、温湿度条件
有适宜药品分类保管和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库房:冷库温度2℃—10 ℃;阴凉库温度: < 20℃;常温库温度:0℃—30 ℃;库房湿度: 45%—75%
3、药品检验室
面积:大型企业:150m 中型企业:100 m 小型企业:50 m
4、验收养护室
面积:大型企业:50 m 中型企业:40 m 小型企业:20m
设备:防潮、防尘仪器:千分之一天平、澄明度检测仪、标准比色液、崩解仪中药材、中药饮片用仪器 水分测定仪、紫外荧光灯、显微镜。
② 关于常见化学药品的储存方法
氢氧化钠溶液应该保存于橡皮塞的仪器中,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对玻璃有一定的腐蚀(效果很小,对仪器没什么影响,但是长期不用会使瓶盖粘住瓶身,不好打开)
弄硫酸,主要是只能存在玻璃仪器中,并且盖子也必须对玻璃的,用橡皮塞做瓶盖的话,会让瓶盖老化。
酒精和盐酸基本对仪器没什么要求,关键是密封要好,因为酒精和盐酸容易蒸发。
然后我给你总结一下吧
(1)、酸性溶液需要玻璃盖子,甲苯、乙醚等有机溶剂应用玻璃塞不宜用胶塞,碱性溶液需要橡皮塞盖子。
(2)、一些特殊药剂需要保存于塑料瓶中,比如说氢氟酸。因为氢氟酸能腐蚀玻璃。SiO2 + 4 HF ——— SiF4↑+ 2 H2O.
(3 )固体一般用广口瓶、液体一般用细口瓶
(4 )见光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一般盛于棕色瓶,如硝酸、硝酸银、氯水等。置 于冷暗处。其它一般用无色瓶。
(5 )易被氧化而变质的试剂:①活泼镐钾、钠、钙等保存在爆油中
②碘化钾、硫化亚铁、硫酸钠等平时保存固体而不保存溶液。使用硫酸亚铁或氧化亚铁溶液时内放少量铁粉或铁钉。
(6 )因吸收二氧化碳或水蒸气而变质的试剂应密封保存(如NaOH 、石灰水、漂白粉、水玻璃,Na2O2 等)石灰水最好现用现配
(7 )白磷少量保存在水中
(8 )液溴保存于细口瓶中,液面上加水,使之“水封”,瓶口并用蜡封好
(9 )浓盐酸、氨水、碘及苯、甲苯、乙醚等低沸点有机物均保存在瓶内加塑料盖密封,置于冷暗处。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③ 药品库存管理制度这么写
在库药品管理制度
目的:
加强在库药品的养护检查,确保储存药品的储存质量、管理安全及药品运转。
责任人:
库房管理员。
内容:
1、药品维护指在药品储存过程中,对药品进行科学保养的技术性工作,是保证药品在储存期间保持质量完好的一项重要措施。
2、库房管理员负责在库药品的养护工作。
3、应每日对库房(包括冷库和冰箱)温度、湿度进行检测,并做记录。发现库房温度、湿度超出或临界规定范围时,及时采取降温或增温、除湿或增湿措施,使其恢复到规定的温度、湿度范围内,并予以记录。
4、应与每月末检查、汇总在库储存近期药品情况并报告。
5、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药品、易变质的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近期药品,以及首次经营药品等,应适当增加养护次数。
6、应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在养护过程中发现的有质量疑问的药品,并采取必要措施。
7、质量管理员负责对有质量疑问的药品进行复检,并做出结论。
8、经质量管理员复查确认合格的药品,可以储存、发放、使用。经复查确认不合格药品,应停止发出。必要时召回发出药品。
9、药房管理员应随时按照质量管理员根据药品质量信息、国家质量公告不合格药品、明令禁止销售的药品、药监部门抽检不合格药品等情况下发的通知,对在库药品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报药品供应室主任、质量管理员,并采取必要措施。
10、养护员应定期对库房、药房的温湿度、药品的堆放、清洁和防火、防潮、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进行检查。
11、近效期药品应有明显的效期标志,并设有药品效期板挂在明显地方以便及时查看。
④ 库存药品盘点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编号:
起草部门: 起草人: 审阅人: 批准人:
起草日期: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版本号:
(1) 为保证对药品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正确、合理地储存,保证药品储存质量,
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2) 按照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
(3) 应按照经营规模的需要,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底垫、货架等储存设施,配置必要的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设施;
(4) 应设置温湿度条件适宜的恒温库。阴凉库温度≤20℃,冷库(指冰箱)温度在2—10℃
之间,各库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75%之间。根据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应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条件要求的药品,应设定相应的库房温湿度条件,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5) 按照药品性能,对药品应实行分区、分类储存管理。具体要求: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存放。
(6) 库存药品应按药品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集中码放,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
(7) 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库房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上、下午定时各一次观测并记录“库房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库房条件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8) 药品存放应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区、退货区——黄色:合格品区——绿色;不合格品区——红色。
(9) 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控制性管理,不合格药品应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10) 实行药品的效期储存管理,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应按月进行催销。
(11) 储存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立即将营业场所陈列和库存的药品集中控制并停
售,报质量负责人。
(12) 保持库内环境、货架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做好防尘、防污染、防潮、防鼠、防虫、防霉变等工作。
⑤ 药品的管理与存放
浅谈中学化学药品管理与存放
湖口中学 沈志勇
中学化学药品种类繁多,性能复杂,一物多危,相互增危,增毒,有毒无毒,有危无危,绝对难分等等情况存在。因而造成管理与存放的极大困难。本人从事本行工作二十年来的管理与存放中未发生过任何危险危害事故。本人的主要做法是在兼顾方便取用相结合的原则下着重于主体规律性和特性的分存法。管理的主要重点是人为的责任心,全面了解药品性能,存放要点,存放规律,地址,做到经常观察,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
一、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白磷、黄磷暴露在空气中会自燃,燃气有剧毒,均用水封存。溴易挥发,蒸气有毒,放低温通风处保存。
2、金属K、Na、Ca、Li、Zn粉、CaC2 Na2O2见水易燃易爆, K、Na用煤油封存,遇水易燃品严禁漏水和接触水源。
3、强氧化剂与易燃品接触,会产生氧化而自燃引起爆炸,要绝对分隔存放,严禁混放,靠放,集中存放,撞击,近火源。
4、剧毒品,强腐品必须严加管理,严格控制发放量和发放对象。
5、有机物大多数有易燃,气毒,腐蚀多重性,管理中还要注意良好的通风排气。
⑥ 药品库房管理制度(请同行的老师回答)
(1)色标管理
为了有效控制药品储存质量,应对药品按其质量状态分区管理,为杜绝库存药品的存放差错,必须对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
药品质量状态的色标区分标准为:
合格药品――绿色;不合格药品――红色;质量状态不明确药品――**。
按照库房管理的实际需要,库房管理区域色标划分的统一标准是:待验药品库(或区)、退货药品库(或区)为**;合格药品库(或区)、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库(或区)、待发药品库(或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或区)为红色。三色标牌以底色为准,文字可以白色或黑色表示,防止出现色标混乱。
(2)搬运和堆垛要求
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防止造成包装箱挤压变形。药品应按品种、批号相对集中堆放,并分开堆码,不同品种或同品种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防止发生错发混发事故。
(3)药品堆垛距离
药品货垛与仓间地面、墙壁、顶棚、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设置足够宽度的货物通道,防止库内设施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保证仓储和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药品垛堆的距离要求为:药品与墙、药品与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另外仓间主通道宽度应不少于200厘米,辅通道宽度应不少于100厘米。
(4)分类储存管理
企业应有适宜药品分类管理的仓库,按照药品的管理要求、用途、性状等进行分类储存。可储存于同一仓间,但应分开不同货位的药品有:药品与食品及保健品类的非药品、内用药与外用药。应专库存放、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存于同一仓间的药品有: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特殊管理药品以及危险品等。
(5)温湿度条件
应按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其存放于相应的库中,药品经营企业各类药品储存库均应保持恒温。对每种药品,应根据药品标示的贮藏条件要求,分别储存于冷库(2-10℃)、阴凉库(20℃以下)或常温库(0-30℃)内,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45%—75%之间。
企业所设的冷库、阴凉库及常温库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应以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品规定的储存条件为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即所经营药品标明应存放于何种温湿度下,企业就应当设置相应温湿度范围的库房。如经营标识为15-25℃储存的药品,企业就应当设置15-25℃恒温库。
对于标识有两种以上不同温湿度储存条件的药品,一般应存放于相对低温的库中,如某一药品标识的储存条件为: 20℃以下有效期3年, 20-30℃有效期1年,应将该药品存放于阴凉库中。
(6)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
应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性质设置相应的储存仓库,合理控制温湿度条件。对于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应设置密封、干燥、凉爽、洁净的库房;对于经营量较小且易变色、挥发及融化的品种,应配备避光、避热的储存设备,如冰箱、冷柜。
对于毒麻中药应做到专人、专帐、专库(或柜)、双锁保管。
⑦ 药品的储存管理上都有哪些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合作打击非法贩运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及其前体的协议》的决定 2004.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修订) 2001.02.28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的决定 1989.09.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09.20
行政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 2013.06.16
·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 2013.04.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2013.03.26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12.01.2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8.11.10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没收财产是否应进行听证及没收经营药品行为等有关法律问题的答复 2004.09.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惩处生产销售伪劣食品、药品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通知 2004.06.21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安定注射液是否属于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的精神药品问题的答复 2002.10.2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2.08.16
·最高人民检察院、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医药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系统预防工作中加强联系配合的通知 2001.08.02
部门规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乙肝疫苗问题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 2014.01.0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乙肝疫苗问题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 2014.01.0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执行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3.12.3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3年第53号――关于无菌药品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有关事宜的公告 2013.12.3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指定并公布食品添加剂酸式焦磷酸钙等产品生产许可检验机构的通知 2013.12.31
⑧ 企业储存药品的要求
第八十五条企业应当根据药品的质量特性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进行储存;
(二)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35%~75%;
(三)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
(四)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
(五)搬运和堆码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外包装标示要求规范操作,堆码高度符合包装图示要求,避免损坏药品包装;
(六)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
(七)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库存放;
(八)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
(九)拆除外包装的零货药品应当集中存放;
(十)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
(十一)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业区,储存作业区内的人员不得有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
(十二)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⑨ 保存药物的基本要求
不知您要知道的是专业药品储存要求?还是个人家庭药品储存要求?不过我还是提供你专业的知识吧,比较具体,你也可从中得到参考,并从中找到您所需要的:
一、药品储存的设施条件 按照GSP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设备、设施(略).
二、药品的储存要求,设置不同温、湿度条件的仓库。其中冷库温度为2~10℃;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常温库温度为0~30℃;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三、 药品仓储管理 药品存储要按照安全、方便节约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储存分区、分库管理。堆码合理、整齐、牢固、做到无倒置现象。
1. “六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区存放;性能相互影响的药分库存放,根据药品要求的储存条件(冷藏、阴凉、常温)分库储存。名称与外包装容易混淆的药品分开(隔垛)存放;药品与非药品分库存放;同品种不同批号的要按效期隔开存放并作明显的效期标志。
2. “堆码三距”:垛间通道距离不小于60cm;垛与墙、垛与梁、垛与柱间距不小于30cm;垛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cm。药品不准触地,靠墙且便于查看.
3. “三色标管理”:待验药品、退货待验、停售待查的药品黄色标记;合格品、待发品绿色标记;不合格品红色标记。
4. “温湿度管理”:严格仓库的温湿度管理,坚持每日2次按时观察库内外温湿度,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气候情况及时调控温湿度并作好温湿度调控记录及调控记录及调控设备的运行记录,保证仓储条件符合要求。
5. “药品催调管理”:电脑设置好,对存放时间超过三个月、半年的药品分别自动提示。销售退回的药品、效期短,近效期一年以下的药品、不易保存、易变质的药品也列入催销表中。
6. 仓库须按照清洁卫生制度要求,定期进行扫除,保持库房,货架清洁,同时还要做好防火、防潮、防霉、防热、防虫、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四、退货药品,不合格药品,特殊管理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管理另还有具体规定(略)
⑩ 药品的正常储存方式有哪些开封后还能放多久
药品在拆开封口之后会受到周边温度、湿度和空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降低治疗效果,甚至会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对于药物的正常储存方式有哪些呢?药品开封之后还能在存放多久?
药品储存的温度和环境
药膏制剂:软膏在正常室温稳定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存放两个月左右,如果出现明显的溶化、出水现象就不宜再继续使用。
眼药水、鼻用制剂:眼药水、眼药膏、滴鼻液等在开封之后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除非医生特别说明。
药品跟其他的生活用品不一样,关系着家人的健康安全,所以家庭用药的管理更应该谨慎,一次用不完的药品不要怕浪费而等到下次再继续使用,如果不慎服用了变质或过期的药品,反而会给家人的身体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