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菱PLC中的M寄存器和D寄存器有何区别
M寄存器是位寄存器,也可以作为虚拟的继电器使用,16个或者32个连续的M寄存器也可以存储2进制的数据,D寄存器就是存放数据用的寄存器,好像只能存放数据,倒是没用过其他的。
B. 三菱plc所有的存储单元都是16位的吗如果不是,那是如何区分三菱存储器和寄存器的存储单元大小的呢
是的,如需双字操作,只需在指令前加个D、即可,需要注意;它会隐含赋值,如DMOV D0 D2 (D0D1→D2D3)
C. 三菱FX3U PLC的锁存寄存器和断电保持寄存器有什么区别
锁存寄存器和断电保持寄存器其实是一个概念。在三菱PLC参数中是可以设置锁存地址的:数据寄存器从D0到D511默认是断电不保持的,而D511以后默认是断电锁存的。所以在编程时,要注意数据地址的分配。如果需要断电保持,尽量选择D511以后的D区
D. 三菱PLC数据寄存器
三菱PLC存储指令,使用DMOV指令可使数据寄存器D存放32位数据,可以存储更多数据。
MOV指令存储数据是单字节的16位数据,范围是-32765到32767,如果超过这个范围,这个数超过16位(2进制意义上的)即十进制里面的32767,我们就需要用到DMOV指令了,DMOV指令可以传送32位以内的数。DMOV K10 D0,就是把十进制的10传送到D0和D1中,其中D1存高位,D0存低位,其中D1D0组成就是32位存储器。
E. 三菱PLC 变量存储器
您说的变量存储器应该指的就是变址寄存器。
变址寄存器V与Z同普通的数据寄存器一样,是进行数值数据的读入,写出的16位数据寄存器,V0--V7,Z0--Z7共有16个。这种变址寄存器除了与普通的数据寄存器有相同的使用方法外,在应用指令的操作数中,还可以同其他的软元件编号或数值组合使用,可在程序中改变软元件编号和数值内容,是一个特殊寄存器。在处理32位应用指令中的软元件或者超过16位范围的数值时,必须使用Z0--Z7。
10进制数的软元件,数值:例如V0=K5,执行D20V0时,被执行的软元件为D25(D20+5)。另外,也可以在程序中常改变数值。一般情况下,在程序中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时,会用到变址寄存器,举个例子:DMOV D20Z0 D200,如果Z0=K2,则程序执行时,会把D22的值送到D200中。
F. 三菱PLC中的M叫辅助继电器还是辅助寄存器有什么区别
PLC内有很多辅助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的线圈与输出继电器一样,由PLC内各软元件的触点驱动。辅助继电器的动合和动断触点使用次数不限,在PLC内可以自由使用。但是,这些触点不能直接驱动外部负载,外部负载的驱动必须由输出继电器执行。在逻辑运算中经常需要一些中间继电器作为辅助运算用。这些元件不直接对外输入、输出,但经常用作状态暂存、移位运算等。它的数量比软元件X、Y多。内部辅助继电器中还有一类特殊辅助继电器,它有各种特殊功能,如定时时钟、进/借位标志、启动/停止、单步运行、通信状态、出错标志等。FX2N系列PLC的辅助继电器按照其功能分成以下三类。
a.通用辅助继电器M0~M499(500点) 通用辅助继电器元件是按十进制进行编号的,FX2N系列PLC有500点,其编号为M0~M499。
b.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M500~M1023(524点) PLC在运行中发生停电,输出继电器和通用辅助继电器全部成断开状态。再运行时,除去PLC运行时就接通的以外,其它都断开。但是,根据不同控制对象要求,有些控制对象需要保持停电前的状态,并能在再运行时再现停电前的状态情形。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完成此功能,停电保持由PLC内装的后备电池支持。
c.特殊辅助继电器M8000~M8255(256点) 这些特殊辅助继电器各自具有特殊的功能,一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只能利用其触点,其线圈由PLC自动驱动。例如:M8000(运行监视)、M8002(初始脉冲)、M8013(1s 时钟脉冲)。另一类是可驱动线圈型的特殊辅助继电器,用户驱动其线圈后,PLC做特定的动作。例如,M8033指PLC停止时输出保持,M8034是指禁止全部输出,M8039是指定时扫描。
数据寄存器(D)
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位置控制、数据I/O时,需要许多数据寄存器存储参数及工作数据。这类寄存器的数量随着机型不同而不同。
每个数据寄存器都是16位,其中最高位为符号位,可以用两个数据寄存器合并起来存放32位数据(最高位为符号位)。
a.通用数据寄存器D0~D199 只要不写入数据,则数据将不会变化,直到再次写入。这类寄存器内的数据,一旦PLC状态由运行(RUN)转成(STOP)时全部数据均清零。
b.停电保持数据寄存器D200~D7999 除非改写,否则数据不会变化。即使PLC状态变化或断电,数据仍可以保持。
c.特殊数据寄存器D8000~D8255 这类数据寄存器用于监视PLC内各种元件的运行方式用,其内容在电源接通(ON)时,写入初始化值(全部清零,然后由系统ROM安排写入初始值)。
d.文件寄存器D1000~D7999 文件寄存器实际上是一类专用数据寄存器,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例如采集数据、统计计算器数据、多组控制参数等。其数量由CPU的监视软件决定。在PLC运行中,用BMOV指令可以将文件寄存器中的数据读到通用数据寄存器中,但不能用指令将数据写入文件寄存器。
= 8 \* GB2 ⑻内部指针(P、I)
内部指针是PLC在执行程序时用来改变执行流向的元件。它有分支指令专用指针P和中断用指针I两类。
a.分支指令专用指针P0~P63 分支指令用指针在应用时,要与相应的应用指令CJ、CALL、FEND、SRET及END配合使用,P63为结束跳转使用。
b.中断用指针I 中断用指针是应用指令IRET中断返回、EI开中断、DI关中断配合使用的指令。
G. 三菱L系列PLC的U/G2416和U/G5928两个缓冲存储器有什么不同
应该用的是三菱的,分别是指的PLC的系列。
Q系列,L系列,FX系列
Q,中大型PLC
L,简化版Q系列
FX,小型PLC
H. 三菱FX PLC寄存器D有数据寄存器和文件寄存器的区别
没有区别。
1.通用数据寄存器(D0~D199)
共200点。当M8033为ON时,D0~D199有断电保护功能;当M8033为OFF时则它们无断电保护,这种情况PLC由RUN →STOP或停电时,数据全部清零。
2.断电保持数据寄存器(D200~D7999)
共7800点,其中D200~D511(共12点)有断电保持功能,可以利用外部设备的参数设定改变通用数据寄存器与有断电保持功能数据寄存器的分配;D490~D509供通信用;D512~D7999的断电保持功能不能用软件改变,但可用指令清除它们的内容。根据参数设定可以将D1000以上做为文件寄存器。
3.特殊数据寄存器(D8000~D8255)
共256点。特殊数据寄存器的作用是用来监控PLC的运行状态。如扫描时间、电池电压等。未加定义的特殊数据寄存器,用户不能使用。具体可参见用户手册。
4.变址寄存器(V/Z)
FX2N系列PLC有V0~V7和Z0~Z7共16个变址寄存器,它们都是16位的寄存器。变址寄存器V/Z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用途的数据寄存器,其作用相当于微机中的变址寄存器变,用于改变元件的编号(变址),例如V0=5,则执行D20V0时,被执行的编号为D25(D20+5)。变址寄存器可以象其它数据寄存器一样进行读写,需要进行32位操作时,可将V、Z串联使用(Z为低位,V为高位)。
I. plc中数据存储器和数据寄存器D有什么区别
是三菱的plc吗,存储器是D,寄存器是V和Z。D是存数据的地方,有断电不保持型和断电保持型;V和Z是D的位置的,都是断电不保持型。
例如:mov D100Z1 D99中,假设Z1=1,D0Z1就是D101;假设Z1=2,D0Z1就是D102
J. 三菱PLC里的文件寄存器的使用
CPU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时,往往先把数据取到内部寄存器中,而后再作处理。外部寄存器是计算机中其它一些部件上用于暂存数据的寄存器,它与CPU之间通过“端口”交换数据,外部寄存器具有寄存器和内存储器双重特点。有些时候我们常把外部寄存器就称为“端口”,这种说法不太严格,但经常这样说。
外部寄存器虽然也用于存放数据,但是它保存的数据具有特殊的用途。某些寄存器中各个位的0、1状态反映了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或方式;还有一些寄存器中的各个位可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也有一些端口作为CPU同外部设备交换数据的通路。所以说,端口是CPU和外设间的联系桥梁。
CPU对端口的访问也是依据端口的“编号”(地址),这一点又和访问存储器一样。不过考虑到机器所联接的外设数量并不多,所以在设计机器的时候仅安排了1024个端口地址,端口地址范围为0--3FFH。
(10)三菱plc寄存器和存储器区别扩展阅读
每组寄存器数目越小,对应的地址位线翻转电容也越小,寄存器访问的动态功耗也越低。其次,在RISC体系结构下,不同寄存器的访问频率并不相同,32个寄存器中4个~10个寄存器占据了总访问次数80%~90%。因此,将这些被频繁访问的寄存器单独成组,可有效降低整体寄存器的地址译码开销,从而降低功耗。
由扩展寄存器文件数据读通道和扩展寄存器文件数据写通道可知,寄存器配置位保证了每次只有4个寄存器组处于允许访问状态。如$0~$7寄存器组和$32~$39寄存器组每次只有一组处于允许访问状态,由相应的寄存器配置位进行配置。类似的,其他3对寄存器组也由相应的配置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