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层次结构发展历程什么原因导致存储器发展
SRAM一般用来作为计算机中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DRAM是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的读写周期为10至15ns。 SDRAM基于双存储体结构,内含两个交错的存储...
❷ 外部存储器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型号
安森美半导体的CAT24M01。你可以上他们的官网搜一下,这个器件适用于高可靠性应用,之前我们的产品上用的就是它。接口协议比较简单,并且1MHz时钟能够加快运行速度。安森美半导体的器件一直以来都是行业老大。当然,你还是要根据你自己的产品情况来做具体决定,可以多上安森美半导体的官网看看或者问问他们的sales。
❸ 什么牌子的NAS网络存储器比较好
看你的应用环境:
如果是个人使用,采用大品牌的4盘位左右的产品即可,有些产品还带无线路由功能,比较超值。
如果是单位或公司使用,需要确认容量及性能要求以及预算规模,低端应用可选择国内品牌,基本都是x86架构,或选择台湾厂商的RISC架构NAS(不太多);中高端应用可以选择国外大厂的产品,EMC的Cellara是名气比较大的NAS系统,后端连接CX系列存储盘阵作为存储空间,性能不错,再高端的可以选择华赛的8800系列集群NAS系统,可构建NAS集群
❹ cpu中的四级缓存有什么作用呢
决定电脑CPU的性能,主要由主频、核心、线程、架构等参数决定。其中,主频、核心线程、架构作为核心参数,我们会关心得比较多一些。而CPU缓存相对比较容易被忽视。缓存大小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
❺ 什么是存储器的四级存储结构
CPU一级、二级、三级缓存+外部RAM存储器总共是四级存储。
CPU缓存到硬盘,一级比一级快,如果没CPU缓存、内存,直接让CPU读取硬盘的话,CPU会一直等硬盘慢慢地把数据传过来给它处理,这样慢死了。所以先把硬盘上准备处理的数据传到内存等待,最急着处理的就由内存传到CPU缓存里,CPU可以以最高的速度读取要处理的数据。
(5)四级存储器推荐扩展阅读
目前,闪存阵列已经逐渐普及,新端口的固态硬盘、NVMe网络架构,使存储系统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未来,随着新技术带来的存储效率大幅提升,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闪存阵列来满足数据实时性应用需求。
高效、易于扩展的分布式平台引领存储架构新趋势。分布式存储系统采用可扩展的架构,不仅能提高存储的效率和数据的安全性,还可以进行性能和容量的横向扩展,解决大规模、高并发场景下的存储访问问题。
❻ 什么是存储器的四级存储结构
CPU一级、二级、三级缓存+外部RAM存储器总共是四级存储。
CPU缓存到硬盘,一级比一级快,如果没CPU缓存、内存,直接让CPU读取硬盘的话,CPU会一直等硬盘慢慢地把数据传过来给它处理,这样慢死了。所以先把硬盘上准备处理的数据传到内存等待,最急着处理的就由内存传到CPU缓存里,CPU可以以最高的速度读取要处理的数据。
CPU出现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处理器架构设计的迭代更新以及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提升促使其不断发展完善。从最初专用于数学计算到广泛应用于通用计算,从4位到8位、16位、32位处理器,最后到64位处理器,从各厂商互不兼容到不同指令集架构规范的出现,CPU 自诞生以来一直在飞速发展。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在该体系结构下,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指令和数据需要从同一存储空间存取,经由同一总线传输,无法重叠执行。根据冯诺依曼体系,CPU的工作分为以下 5 个阶段:取指令阶段、指令译码阶段、执行指令阶段、访存取数和结果写回。
❼ CPU有4级缓存的吗
未来也许会有,但是现在没有.....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L1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L2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普通台式机CPU的L2缓存一般为128KB到2MB或者更高,笔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缓存只是内存中少部分数据的复制品,所以CPU到缓存中寻找数据时,也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因为这些数据没有从内存复制到缓存中去),这时CPU还是会到内存中去找数据,这样系统的速度就慢下来了,不过CPU会把这些数据复制到缓存中去,以便下一次不要再到内存中去取。随着时间的变化,被访问得最频繁的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刚才还不频繁的数据,此时已经需要被频繁的访问,刚才还是最频繁的数据,又不频繁了,所以说缓存中的数据要经常按照一定的算法来更换,这样才能保证缓存中的数据是被访问最频繁的。
❽ 读写最快的存储器
通常来说,内存速度最快,但不排除特殊情况,比如nvme固态硬盘要比几年前ddr2内存还快,不过nvme固态延迟ms级,内存延迟是nm级,固态还是不能取代内存的。但是最快的要属CPU中的缓存,一级缓存最快,比内存还快几百上千倍,其次是二级缓存,三级缓存。也有部分CPU设计了四级缓存,速度类推。
储存卡读写速度的快慢是有差异的,对于内存卡来说,读写速度是以class做标志的,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C4、C6、C10。分别表示最低写入速度为4M/s、6M/s、10M。C4等级为最常见的内存卡,C6/C8为高速卡,通常能良好满足相机等设备高速连拍、高清摄像。
资料拓展:
存储器单元实际上是时序逻辑电路的一种。按存储器的使用类型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者的功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描述上也有所不同。
存储器是许多存储单元的集合,按单元号顺序排列。每个单元由若干三进制位构成,以表示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数值,这种结构和数组的结构非常相似,故在VHDL语言中,通常由数组描述存储器。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采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
❾ 计算机4级都考什么
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
3.熟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和应用知识。
4.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5.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
6.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知识。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基本概念:
⑴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⑵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⑶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运算方法基础与运算器:
⑴ 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⑵ 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⑶ 数据校验码。 ⑷ 基本的算术运算。 ⑸ 基本的逻辑运算。 ⑹ 运算器的组成。
3.指令系统及控制器:
⑴ 指令格式和指令的寻址方式。 ⑵ 指令类型。 ⑶ 控制器的组成。 ⑷ CPU的总体结构。 ⑸ 中断系统。
4.存储系统
⑴ 存储系统原理。 ⑵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⑶ 主存储器的组成与读写操作。 ⑷ 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5.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
⑴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⑵ 程序查询方式。 ⑶ 程序中断方式。 ⑷ DMA方式。 ⑸ 通道方式。 ⑹ 典型总线。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基本概念:
⑴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⑵ 算法的定义、性质、描述与算法分析。
2.线性表:
⑴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⑵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
3.数组:
⑴ 数组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操作)。 ⑵ 数组的存储方法。 ⑶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4.堆栈与队列:
⑴ 堆栈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⑵ 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 堆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⑷ 队列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⑸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⑹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5.树和二叉树:
⑴ 树的基本概念(定义,名词术语)和存储方法。 ⑵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⑶ 二叉树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 ⑷ 二叉树的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按层次遍历)。 ⑸ 线索二叉树。 ⑹ 二叉排序树(建立与查找)。
6.图:
⑴ 图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名词术语)。 ⑵ 图的存储方法(邻接矩阵存储方法,邻接表存储方法)。 ⑶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⑷ 最小生成树。 ⑸ 最短路径问题。 ⑹ 拓扑排序。
7.文件及其查找:
⑴ 数据文件的基本概念。 ⑵ 顺序文件及其查找方法(顺序查找方法,折半查找方法)。 ⑶ 索引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⑷ 散列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8.内排序:
⑴ 排序的基本概念(定义,功能,分类)。 ⑵ 插入排序方法。 ⑶ 选择排序方法。 ⑷ 起泡排序方法。 ⑸ 希尔排序方法。 ⑹ 快速排序方法。 ⑺ 堆排序方法。 ⑻ 二路归并排序方法。
五、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⑴ 软件与软件危机。 ⑵ 软件工程定义。 ⑶ 软件生命周期。 ⑷ 软件过程模型。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⑴ 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 ⑵ 软件需求分析。 ⑶ 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 ⑷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⑸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⑹ 模块结构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 ⑺ 用户界面设计。
3.原型化开发方法:
⑴ 原型化开发的基本原理。 ⑵ 原型化开发模型。 ⑶ 原型化开发过程。 ⑷ 软件复用。
4.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⑴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⑵ 面向对象分析。 ⑶ 面向对象设计。 ⑷ 统一建模语言(UML)。
5.软件测试:
⑴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⑵ 软件测试方法。 ⑶ 测试用例设计。 ⑷ 软件测试过程。
6.软件维护:
⑴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 ⑵ 软件维护活动。 ⑶ 软件可维护性。 ⑷ 软件维护的负作用。
7.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⑴ 软件开发工具。 ⑵ 软件工程环境。
8.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质量度量:
⑴ 软件质量概念。 ⑵ 软件质量保证。 ⑶ 软件质量度量与评价。 ⑷ 软件技术的评审。 ⑸ 软件可靠性。
8.软件管理:
⑴ 软件管理职能。 ⑵ 软件项目组织与计划。 ⑶ 风险分析。 ⑷ 项目进度与跟踪。 ⑸ 软件配置管理。 ⑹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 ⑺ 软件工程标准化与软件文档。 ⑻ 软件产权保护。
❿ 求推荐MR25H10CDCR存储器的供应商
你好,MR25H10CDCR 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深圳市明佳达电子有这款存储器,价格挺合理的,全新原装正品,质量方面可保障。
MR25H10CDCR 是一个1,048,576位的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器件,由131,072个8位字组成。 该器件提供串行EEPROM和串行闪存兼容的读/写时序,没有写延迟,并且读/写寿命不受限制。
一、规格参数:
封装 / 箱体: DFN-8
接口类型: SPI
存储容量: 1 Mbit
组织: 128 k x 8
电源电压-最小: 2.7 V
电源电压-最大: 3.6 V
最小工作温度: - 40 C
最大工作温度: + 85 C
二、产品特征:
没有写入延迟
无限的写续航力
数据保留超过20年
断电时自动数据保护
阻止写保护
快速,简单的SPI接口,时钟速率高达40 MHz
2.7至3.6伏电源范围
低电流睡眠模式
工业温度
直接替换串行EEPROM,闪存,Fe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