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使用objectoutputstream来储存对象时,需要存储对象实现什么接口
ObjectOutputStream 将 Java 对象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图形写入 OutputStream。可以使用 ObjectInputStream 读取(重构)对象。通过在流中使用文件可以实现对象的持久存储。如果流是网络套接字流,则可以在另一台主机上或另一个进程中重构对象。
B. 企业文件保存的方法
企业文件保存的方法:
一、公司各职能部门设有专人负责文件的发放、存档工作;
二、文件起草打印完毕,需经本部门主管审核签字,报公司总经理审批签字后,方可下发。
三、建立文件发放登记表,登记表将记录文件名称、发放时间及各部门、收件人等内容。
四、发文部门持所发文件及文件发放登记表,由各部门收件人签字后领取文件。
五、文件登记表与所发文件一并存档。
六、各部门建立本年度各类文件文件夹,文件根据文号编排顺序放入文件夹。
七、每月对文件夹内的文件进行整理,如有遗漏,尽快与发文部门联系补齐。
八、年底将所有文件夹内的文件整理、分类、装订成册,存入文件柜备查。
九、公司重要文件按年度、类别装订造册,存入文件柜中,在文件柜门上附有柜内文件目录。
十、凡借阅重要文件者,经部门负责人同意签字后,到办公室打借条,办理借阅手续。
十一、借阅文件要按时归还,撤消借条。
十二、对于重复、过时和无保存价值的文件,经部门主管审核同意,报办公室粉碎销毁。
C. 有个用的比较久的单机版的基于数据库的软件,怎么提供数据接口给别人,需要开发吗
如果你们有开发能力的话,可以直接按对方的要求去开发接口。如果没有开发能力的话,可以搞个数据平台带集成功能的,比如魔方网表这种,用它直接配置的方式获取到数据库的数据,同时还提供的有外部的接口,直接可以用。这样省去了开发过程。
D. 有没有云存储,并且有提供API接口的
联想私有云存储是联想自主开发的,是前后台一体化云存储解决方案。
联想云存储能够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同时针对企业内部数据管理特征提供了一套数据管理应用解决方案。
联想企业云存储系统包括:【文件管理服务端】和【文件存储服务系统】。首先文件管理服务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企业数据应用、管理、监控的应用系统。文件存储服务系统是联想自主研发的一套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为文件管理服务端提供底层数据存储及管理服务。可以作为标准的存储系统为企业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的数据存储。同时提供一套完毕的SDK开发包,为第三方应用提供API接口。另外,还可以为企业定制专属的企业logo,为企业定向 研发功能需求。
E. 什么时候用接口(interface),接口是用来做什么的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之间在对于抽象类定义的支持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可以相互替换,因此很多开发者在进行抽象类定义时对于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的选择显得比较随意。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对于它们的选择甚至反映出对于问题领域本质的理解、对于设计意图 的理解是否正确、合理。本文将对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一番剖析,试图给开发者提供一个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的依据。
理解抽象类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在Java语言中都是用来进行抽象类(本文中的抽象类并非从abstract class翻译而来,它表示的是一个抽象体,而abstract class为Java语言中用于定义抽象类的一种方法,请读者注意区分)定义的,那么什么是抽象类,使用抽象类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中,我们知道所有的对象都是通过类来描绘的,但是反过来却不是这样。并不是所有的类都是用来描绘对象的,如果一个类中没有包含足够的信 息来描绘一个具体的对象,这样的类就是抽象类。抽象类往往用来表征我们在对问题领域进行分析、设计中得出的抽象概念,是对一系列看上去不同,但是本质上相 同的具体概念的抽象。比如:如果我们进行一个图形编辑软件的 开发,就会发现问题领域存在着圆、三角形这样一些具体概念,它们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又都属于形状这样一个概念,形状这个概念在问题领域是不存在的,它就是 一个抽象概念。正是因为抽象的概念在问题领域没有对应的具体概念,所以用以表征抽象概念的抽象类是不能够实例化的。
在面向 对象领域,抽象类主要用来进行类型隐藏。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固定的一组行为的抽象描述,但是这组行为却能够有任意个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这个抽象描述就是 抽象类,而这一组任意个可能的具体实现则表现为所有可能的派生类。模块可以操作一个抽象体。由于模块依赖于一个固定的抽象体,因此它可以是不允许修改的; 同时,通过从这个抽象体派生,也可扩展此模块的行为功能。熟悉OCP的读者一定知道,为了能够实现面向对象设计的一个最核心的原则OCP(Open- Closed Principle),抽象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从语法定义层面看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
在语法层面,Java语言对于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方式,下面以定义一个名为Demo的抽象类为例来说明这种不同。
使用abstract class的方式定义Demo抽象类的方式如下:
abstract class Demo {
abstract void method1();
abstract void method2();
…
}
使用interface的方式定义Demo抽象类的方式如下:
interface Demo {
void method1();
void method2();
…
}
在abstract class方式中,Demo可以有自己的数据成员,也可以有非abstarct的成员方法,而在interface方式的实现中,Demo只能够有静态的 不能被修改的数据成员(也就是必须是static final的,不过在interface中一般不定义数据成员),所有的成员方法都是abstract的。从某种意义上说,interface是一种特殊 形式的abstract class。
从编程的角度来看,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都可以用来实现"design by contract"的思想。但是在具体的使用上面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首先,abstract class在Java语言中表示的是一种继承关系,一个类只能使用一次继承关系。但是,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interface。也许,这是Java语言的设计者在考虑Java对于多重继承的支持方面的一种折中考虑吧。
其次,在abstract class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赋予方法的默认行为。但是在interface的定义中,方法却不能拥有默认行为,为了绕过这个限制,必须使用委托,但是这会 增加一些复杂性,有时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在抽象类中不能定义默认行为还存在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可能会造成维护上的麻烦。因为如果后来想修改类的界面(一般通过abstract class或者interface来表示)以适应新的情况(比如,添加新的方法或者给已用的方法中添加新的参数)时,就会非常的麻烦,可能要花费很多的时 间(对于派生类很多的情况,尤为如此)。但是如果界面是通过abstract class来实现的,那么可能就只需要修改定义在abstract class中的默认行为就可以了。
同样,如果不能在抽象类中定义默认行为,就会导致同样的方法实现出现在该抽象类的每一个派 生类中,违反了"one rule,one place"原则,造成代码重复,同样不利于以后的维护。因此,在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间进行选择时要非常的小心。
从设计理念层面看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
上面主要从语法定义和编程的角度论述了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的区别,这些层面的区别是比较低层次的、非本质的。本小节将从另一个层面: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所反映出的设计理念,来分析一下二者的区别。作者认为,从这个层面进行分析才能理解二者概念的本质所在。
前面已经提到过,abstarct class在Java语言中体现了一种继承关系,要想使得继承关系合理,父类和派生类之间必须存在"is a"关系,即父类和派生类在概念本质上应该是相同的(参考文献〔3〕中有关于"is a"关系的大篇幅深入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对于interface 来说则不然,并不要求interface的实现者和interface定义在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仅仅是实现了interface定义的契约而已。为了使 论述便于理解,下面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进行说明。
考虑这样一个例子,假设在我们的问题领域中有一个关于Door的抽象概念,该Door具有执行两个动作open和close,此时我们可以通过abstract class或者interface来定义一个表示该抽象概念的类型,定义方式分别如下所示:
使用abstract class方式定义Door:
abstract class Door {
abstract void open();
abstract void close();
}
使用interface方式定义Door:
interface Door {
void open();
void close();
}
其他具体的Door类型可以extends使用abstract class方式定义的Door或者implements使用interface方式定义的Door。看起来好像使用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没有大的区别。
如果现在要求Door还要具有报警的功能。我们该如何设计针对该例子的类结构呢(在本例中,主要是为了展示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反映在设计理念上的区别,其他方面无关的问题都做了简化或者忽略)?下面将罗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从设计理念层面对这些 不同的方案进行分析。
解决方案一:
简单的在Door的定义中增加一个alarm方法,如下:
abstract class Door {
abstract void open();
abstract void close();
abstract void alarm();
}
或者
interface Door {
void open();
void close();
void alarm();
}
那么具有报警功能的AlarmDoor的定义方式如下:
class AlarmDoor extends Door {
void open() { … }
void close() { … }
void alarm() { … }
}
或者
class AlarmDoor implements Door {
void open() { … }
void close() { … }
void alarm() { … }
}
这种方法违反了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个核心原则ISP(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ciple),在Door的定义中把Door概念本身固有的行为方法和另外一个概念"报警器"的行为方法混在了一起。这样引起的一个问题是那些仅仅 依赖于Door这个概念的模块会因为"报警器"这个概念的改变(比如:修改alarm方法的参数)而改变,反之依然。
解决方案二:
既然open、close和alarm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ISP原则应该把它们分别定义在代表这两个概念的抽象类中。定义方式有:这两个概念都使 用abstract class方式定义;两个概念都使用interface方式定义;一个概念使用abstract class方式定义,另一个概念使用interface方式定义。
显然,由于Java语言不支持多重继承,所以两个概念都使用abstract class方式定义是不可行的。后面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它们的选择却反映出对于问题领域中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对于设计意图的反映是否正确、合理。我们一一来分析、说明。
如果两个概念都使用interface方式来定义,那么就反映出两个问题:1、我们可能没有理解清楚问题领域,AlarmDoor在概念本质上到底是 Door还是报警器?2、如果我们对于问题领域的理解没有问题,比如:我们通过对于问题领域的分析发现AlarmDoor在概念本质上和Door是一致 的,那么我们在实现时就没有能够正确的揭示我们的设计意图,因为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上(均使用interface方式定义)反映不出上述含义。
如果我们对于问题领域的理解是:AlarmDoor在概念本质上是Door,同时它有具有报警的功能。我们该如何来设计、实现来明确的反映出我们的意思 呢?前面已经说过,abstract class在Java语言中表示一种继承关系,而继承关系在本质上是"is a"关系。所以对于Door这个概念,我们应该使用abstarct class方式来定义。另外,AlarmDoor又具有报警功能,说明它又能够完成报警概念中定义的行为,所以报警概念可以通过interface方式定 义。如下所示:
abstract class Door {
abstract void open();
abstract void close();
}
interface Alarm {
void alarm();
}
class AlarmDoor extends Door implements Alarm {
void open() { … }
void close() { … }
void alarm() { … }
}
这种实现方式基本上能够明确的反映出我们对于问题领域的理解,正确的揭示我们的设计意图。其实abstract class表示的是"is a"关系,interface表示的是"like a"关系,大家在选择时可以作为一个依据,当然这是建立在对问题领域的理解上的,比如:如果我们认为AlarmDoor在概念本质上是报警器,同时又具有 Door的功能,那么上述的定义方式就要反过来了。
结论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是Java语言中的两种定义抽象类的方式,它们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对于它们的选择却又往往反映出对于问题领域中的概 念本质的理解、对于设计意图的反映是否正确、合理,因为它们表现了概念间的不同的关系(虽然都能够实现需求的功能)。这其实也是语言的一种的惯用法,希望 读者朋友能够细细体会。
F. 实现文件存储一般需要使用哪些类型的类主要编程步骤及代码有哪些
TurboC2.0支持四种变量存储类型。说明符如下:autostaticexternregister下面分别来介绍9517一、autoauto称为自动变量。局部变量是指在函数内部说明的变量(有时也称为自动变量)。用关键字auto进行说明,当auto省略时,所有的非全程变量都被认为是局部变量,所以auto实际上从来不用。局部变量在函数调用时自动产生1739但不会自动初始化,随函数调用的结束,这个变量也就自动消失了,下次调用此函数时再自动产生,还要再赋值,退出时又自动消失。二、static?螅簦幔簦椋愠莆蔡淞缡根据变量的类型可以分为静态局部变量和静态全程变量。1.静态局部变量它与局部变量的区别在于:在函数退出时,这个变量始终存在,但不能被其它函数使用,当再次进入该函数时,将保存上次的结果。其它与局部变量一样。2.静态全程变量TurboC2.0允许将大型程序分成若干独立模块文件分别编译,然后将所有模块的目标文件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编译速度,同时也便于软件的管理和维护。静态全程变量就是指只在定义它的源文件中可见而在其它源文件中不可见的变量。它与全程变量的区别是:全程变量可以再说明为外部变量(extern),被其它源文件使用,而静态全程变量却不能再被说明为外部的,即只能被所在的源文件使用。三、extern?澹簦澹颍畛莆獠勘淞俊N耸贡淞砍嗽诙ㄒ逅脑次募锌梢允褂猛猓’挂”黄渌募褂谩R虼耍”匦虢瘫淞客ㄖ恳桓龀绦蚰?槲募〈耸笨捎谩。澹簦澹颍罾此得鳌!∷摹ⅲ颍澹纾椋螅簦澹颉。颍澹纾椋螅簦澹虺莆拇嫫鞅淞俊K荒苡糜谡秃妥址捅淞俊6ㄒ宸颍澹纾椋螅簦澹蛩怠∶鞯谋淞勘唬裕酰颍猓铩。茫玻按娲⒃冢茫校盏募拇嫫髦校《皇窍笃胀ǖ谋淞磕茄娲⒃谀凇〈嬷校≌庋梢蕴岣咴怂闼俣取5牵裕酰颍猓铩。茫玻爸辉市硗倍ㄒ辶礁黾拇嫫鞅淞浚∫坏┏礁觯”嘁氤绦蚧嶙远亟拗剖康募拇嫫鞅淞康弊鞣羌拇嫫鞅淞俊±创韒rt因此,寄存器变量常用在同一变量名频繁出现的地方。另外,寄存器变量只适用于局部变量和函数的形式参数,它属于auto型变量,因此,不能用作全程变量。定义一个整型寄存器变量可写成:registerinta;对于以上所介绍的变量类型和变量存储类型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通过例行程序中的定义、使用来逐渐加深理解。参考资料:..com/question/37129863.html
G. 常用的存储设备接口有哪些
sata、ide、scsi等,甚至部分固态硬盘会采用PCI E的接口
H.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有什么区别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区别为:存储设备不同、特点不同、缺点不同。
一、存储设备不同
1、对象存储:对象存储的对应存储设备为swift,键值存储。
2、文件存储:文件存储的对应存储设备为FTP、NFS服务器。
3、块存储:块存储的对应存储设备为cinder,硬盘。
二、特点不同
1、对象存储:对象存储的特点是具备块存储的高速以及文件存储的共享等特性。
2、文件存储:文件存储的特点是一个大文件夹,大家都可以获取文件。
3、块存储:块存储的特点是分区、格式化后,可以使用,与平常主机内置硬盘的方式完全无异。
三、缺点不同
1、对象存储:对象存储的缺点是不兼容多种模式并行。
2、文件存储:文件存储的缺点是传输速率低。
3、块存储:块存储的缺点是不能共享数据。
I.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区别有哪些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区别如下:
1、速度不同
块存储:低延迟(10ms),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不同技术各有不同;
对象存储:100ms-1s,冷数据;
2、可分步性不同
块存储:异地不现实;
文件存储:可分布式,但有瓶颈;
对象存储:分步并发能力高;
3、文件大小不同
块存储:大小都可以,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适合大文件;
对象存储:适合各种大小;
4、接口不同
块存储:Driver,kernel mole ;
文件存储:POSIX;
对象存储:Restful API ;
5、典型技术不同
块存储:SAN;
文件存储: HDFS,GFS;
对象存储:Swift,Amazon S3;
6、适合场景不同
块存储:银行;
文件存储:数据中心;
对象存储:网络媒体文件存储。
(9)文件存储需要开发接口吗扩展阅读: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联系:
通常来讲,磁盘阵列都是基于Block块的存储,而所有的NAS产品都是文件级存储。
1. 块存储:DAS SAN
a) DAS(Direct Attach Storage): 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存储方式,每台服务器有独立的存储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存储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室,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则更复杂。
应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技术实现较早。
b)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是一种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存储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联接方式,如:SCSI,ESCON及Fibre-Channels.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但是由于SAN系统的价格较高,且可扩展性较差,已不能满足成千上万个CPU规模的系统。
应用:对网速要求高、对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
2. 文件存储
通常NAS产品都是文件级存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存储设备,通常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它采用NFS或CIFS命令集访问数据,以文件为传输协议,可扩展性好、价格便宜、用户易管理。目前在集群计算中应用较多的NFS文件系统,但由于NAS的协议开销高、带宽低、延迟大,不利于在高性能集群中应用。
3. 对象存储:
总体上讲,对象存储同时兼具SAN高级直接访问磁盘特点及NAS的分布式共享特点。
核心是将数据通路(数据读或写)和控制通路(元数据)分离,并且基于对象存储设备(OSD),构建存储系统,每个对象存储设备具备一定的职能,能够自动管理其上的数据分布。
对象储存结构组成部分(对象、对象存储设备、元数据服务器、对象存储系统的客户端)
J. 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这三者的本质差别是什么
一、概念及区别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的分布式存储方案也会不同,因此有了对象存储、块存储、文件系统存储。这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存储接口:
1. 对象存储:
也就是通常意义的键值存储,其接口就是简单的GET,PUT,DEL和其他扩展,
2. 块存储:
这种接口通常以QEMU Driver或者Kernel Mole的方式存在,这种接口需要实现Linux的BlockDevice的接口或者QEMU提供的BlockDriver接口,如Sheepdog,AWS的EBS,青云的云硬盘和阿里云的盘古系统,还有Ceph的RBD(RBD是Ceph面向块存储的接口)
3. 文件存储:
通常意义是支持POSIX接口,它跟传统的文件系统如Ext4是一个类型的,但区别在于分布式存储提供了并行化的能力,如Ceph的CephFS(CephFS是Ceph面向文件存储的接口),但是有时候又会把GFS,HDFS这种非POSIX接口的类文件存储接口归入此类。
二、IO特点
按照这三种接口和其应用场景,很容易了解这三种类型的IO特点,括号里代表了它在非分布式情况下的对应:1. 对象存储(键值数据库):
接口简单,一个对象我们可以看成一个文件,只能全写全读,通常以大文件为主,要求足够的IO带宽。
2. 块存储(硬盘):
它的IO特点与传统的硬盘是一致的,一个硬盘应该是能面向通用需求的,即能应付大文件读写,也能处理好小文件读写。但是硬盘的特点是容量大,热点明显。因此块存储主要可以应付热点问题。另外,块存储要求的延迟是最低的。
3. 文件存储(文件系统):
支持文件存储的接口的系统设计跟传统本地文件系统如Ext4这种的特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它比块存储具有更丰富的接口,需要考虑目录、文件属性等支持,实现一个支持并行化的文件存储应该是最困难的。但像HDFS、GFS这种自己定义标准的系统,可以通过根据实现来定义接口,会容易一点。
因此,这三种接口分别以非分布式情况下的键值数据库、硬盘和文件系统的IO特点来对应即可。至于冷热、快慢、大小文件而言更接近于业务。但是因为存储系统是通用化实现,通常来说,需要尽量满足各种需求,而接口定义已经一定意义上就砍去了一些需求,如对象存储会以冷存储更多,大文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