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画8086内存分布图
p,pp,c这些变量存储在stack中,new出来的对象在heap中同时这些变量指向heap中的这些对象。即可画出。
在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中,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存储部件,是信息存储的核心,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CPU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内存。外存用于帮助主存记忆更多的信息,外存内的信息必须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所使用。因此,内存是CPU与外存进行沟通的桥梁。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操作系统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从内存调到CPU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功能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内存条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内存颗粒、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内存是临时存储程序以及数据的存储空间。例如,当我们使用office处理文稿时,通过键盘敲入的字符就被存入内存中。而当你进行存盘保存数据时,内存中的数据才会被存入外存(如硬盘等)中。在进一步理解它之前,还应认识一下它的物理概念。内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以及高速缓存(CACHE)。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储器,它又分为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DDRRAM(双倍速率随机存储器)。其中,SDRAM为168脚,这是目前PENTIUM及以上机型使用的内存。SDRAM将CPU与RAM通过一个相同的时钟锁在一起,使CPU和RAM能够共享一个时钟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每一个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便开始传递数据,速度比EDO内存提高50%;DDRRAM是SDRAM的更新换代产品,它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这样不需要提高时钟的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
② 计算机组成原理 关于画出存储器的结构图的问题
这题你不要问人,功利的讲,画图很麻烦,而且这是大题,网络80分差不多。。。。
而且,这个你可以做出来的,参照组成原理存储器设计的第一个例题,第一步列出rom和ram需要的存储空间的二进制表示,第二选择最少的元件,第三部连接串联还是并联的连接。做完这么两三道,就不会忘啦!以后也会很容易,花你半小时时间久能掌握这个知识点,期末考试和考研必考!相信我吧。
对不起,实在是画图太麻烦了
③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画出下列数据段定义的内存储单元分配图。要求: (1)指出各变量的偏移地址
DAT1 1000h:0 1,2,18h,34h,35h,36h,45h,0f0h
DAT2 1000h:8 0ch,0,0dh,0,0fbh,0ffh
COUNT=7
1000h:0eh 12h,0,78h,56h
DAT3 1000h:12h 0,3,0,0,8,0,0,0
④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如何依题意画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例如,16k*8位的DRAM芯片组成64k*32位存储器。
按大小来看,一共需要16块DRAM芯片,将每四块分为一组,形成32位的数据宽度,根据该储存容量大小一共需要16位地址线(可以根据储存容量除以数据宽度来确定)。将地址线的低14位作为全部DRAM芯片的地址,然后将高2位作为组片选信号,即选择各组输出的32位数据。
⑤ 地址变换过程图怎么画
首先设置段表寄存器,其中存储段表起始地址和段长SL。在地址转换过程中,段号s用于与段长sl进行比较。
⑥ cpu与存储器的连接图怎么画
第一步:将16进制的地址码转换为2进制地址码,确定其总容量
系统程序区:6000H~67FFH
6000:0110 0000 0000 0000
67FF:0110 0111 1111 1111
因为有16根地址线,所以排列为A0~A15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0 1 1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1
(后面的用不到了,做题的时候表格要体现<最好是全部都写出>)
同理用户程序区:6800H~6BFFH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0 1 1 0 1 0 0 0
0 1 1 0 1 0 1 1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芯片
RAM用来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并可以在程序运行中反复的更改其内容,所以用户程序一般选用RAM芯片,而ROM基本上存储不变或基本不变的程序和数据,所以系统程序一般选用ROM芯片。
接下来就是选择芯片大小的问题
系统程序区:A0~A10编码从全0变为全1,一共11根地址线,也就是2k,8根数据线,系统程序区总容量2k x 8位,所以我们就选取一片2k x 8位的ROM芯片
用户程序区:A0~A9编码从全0变为全1,一共10根地址线,也就是1k,8根数据线,用户程序区总容量为1k x 8位,但根据题干未给出1k x 8位的RAM芯片,此时我们需要进行位扩展(如果对于字扩展和位扩展不熟悉,就去找一下其他博客了解一下吧,或者评论我也可以),我们就选取2片1k x 4位的RAM芯片。
第三步:分配地址线画图
说明:
A0~A10接2k x 8位的ROM
A0~A9分别接1k x 4位的RAM
A11~A15作为片选线
38译码器:A11、A12、A13分别连接A、B、C
G1 高电平(A14根据那个表可以看到始终为1->高电平)
G2A、G2B需要高电平工作(A15始终为高电平,但是连接的位置注意有个小圈圈哦–取反的是意思MREQ低电平有效)
输出Y4、Y5(这个需要看连接A、B、C的A11、A12、A13的编码,将其三位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就是其下标)
就像这样,当然你需要去看大量的题来看不同的38译码器的连接情况。
⑦ 用16k*8位SRAM芯片构成64k*16位的存储器,要求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和地址分配表
共八个SRAM, 每四片串联(地址线并联,数据线连一起),得到两组64K*8的存储组,然后将两组并联(地址线连一起,数据线并联),即64K*16BIT,地址分配可分为8个块区,高低字节分别译码选择,然后进行四个16K的寻址,访问具体数据的映射地址。上班不方便画图啊 呵呵
⑧ 操作系统地址变换图怎么画
①根据逻辑地址计算出页号、页内偏移量
②判断页号是否越界:页表长度就是页表中页表项的个数,有多少个页表项就有多少个页面。如果页号 P >=页表长度 M ,则抛出越界中断。否则,进入③
③查询页表,找到页号对应的页表项,确定页面存放的内存块号:根据页号 P 和页表起始地址 F 得到该页号对应的页表项在内存块中的地址=页号 P *页表项大小+页表起始地址 F 。通页表项在内存块中的地址,找到这个页表项之后,便可以得到页表项中的内存块号,然后进入
④用内存块号和页内偏移量得到物理地址: b 号内存块号(即 P 号页面)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b *毎个内存块的大小。然后得到物理地址=内存块号*每个内存块的大小+页面偏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