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非挥发存储器的技术含量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非挥发存储器的技术含量

发布时间: 2022-07-22 07:23:31

1. 存储的高密度性是什么意思

一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集成电路,包含一确定在一半导体基板内的凹陷区域。此凹陷区域具有自一底面延伸的基本上垂直的边侧。一场效三极管经确定以邻接于该凹陷区域。一包含有下电容器板、电容介电体及上电容器板的电容器结构,确定在该凹陷区域中、该场效三极管上方,借此提供较大的电容器表面。

2. 闪存卡的存储原理是什么

闪存卡存储原理是什么?闪存(Flash Memory)是非挥发存储的一种,具有关掉电源仍可保存数据的优点,同时又可重复读写且读写速度快、单位体积内可储存最多数据量,以及低功耗特性等优点。其存储物理机制实际上为一种新型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是SCM(半导体存储器)的一种。早期的SCM采用典型的晶体管触发器作为存储位元,加上选择、读写等电路构成存储器。现代的SCM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存储芯片,每个芯片中包含相当数量的存储位元,再由若干芯片构成存储器。目前SCM广泛采用的主要材料是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MOS),包括PMOS、NMOS、CMOS三类,尤其是NMOS和CMOS应用最广泛。RAM(随机存取存储),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必须在通电情况下工作,否则会丧失存储信息。RAM又分为DRAM(动态)和SRAM(静态)两种,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PC机内存即是SDRAM(同步动态RAM),它在运行过程当中需要按一定频率进行充电(刷新)以维持信息。DDR DDR2内存也属于SDRAM。而SRAM不需要频繁刷新,成本比DRAM高,主要用在CPU集成的缓存(cache)上。PROM(可编程ROM)则只能写入一次,写入后不能再更改。EPROM(可擦除PROM)这种EPROM在通常工作时只能读取信息,但可以用紫外线擦除已有信息,并在专用设备上高电压写入信息。EEPROM(电可擦除PROM),用户可以通过程序的控制进行读写操作。闪存实际上是EEPROM的一种。一般MOS闸极(Gate)和通道的间隔为氧化层之绝缘(gate oxide),而Flash Memory的特色是在控制闸(Control gate)与通道间多了一层称为“浮闸”(floating gate)的物质。拜这层浮闸之赐,使得Flash Memory可快速完成读、写、抹除等三种基本操作模式;就算在不提供电源给存储的环境下,也能透过此浮闸,来保存数据的完整性。 Flash Memory芯片中单元格里的电子可以被带有更高电压的电子区还原为正常的1。Flash Memory采用内部闭合电路,这样不仅使电子区能够作用于整个芯片,还可以预先设定“区块”(Block)。在设定区块的同时就将芯片中的目标区域擦除干净,以备重新写入。传统的EEPROM芯片每次只能擦除一个字节,而Flash Memory每次可擦写一块或整个芯片。Flash Memory的工作速度大幅领先于传统EEPROM芯片。 MSM(磁表面存储)是用非磁性金属或塑料作基体,在其表面涂敷、电镀、沉积或溅射一层很薄的高导磁率、硬矩磁材料的磁面,用磁层的两种剩磁状态记录信息"0"和"1"。基体和磁层合称为磁记录介质。依记录介质的形状可分别称为磁卡存储器、磁带存储器、磁鼓存储器和磁盘存储器。计算机中目前广泛使用的MSM是磁盘和磁带存储器。硬盘属于MSM设备。ODM(光盘存储)和MSM类似,也是将用于记录的薄层涂敷在基体上构成记录介质。不同的是基体的圆形薄片由热传导率很小,耐热性很强的有机玻璃制成。在记录薄层的表面再涂敷或沉积保护薄层,以保护记录面。记录薄层有非磁性材料和磁性材料两种,前者构成光盘介质,后者构成磁光盘介质。ODM是目前辅存中记录密度最高的存储器,存储容量很大且盘片易于更换。缺点是存储速度比硬盘低一个数量级。现已生产出与硬盘速度相近的ODM。CD-ROM、DVD-ROM等都是常见的ODM。

3. ROM和RAM有啥区别

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本来的含义是: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意思,也就是说这种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而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这个词的由来是因为早期的计算机曾经使用磁鼓作为内存,而磁鼓和磁带都是典型的顺序读写设备。RAM则可以随机读写,因此得名。
不过这是30年前的概念了。在半导体和计算技术突飞猛进的30年中,它们的含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在ROM通常指非挥发的存储器,或者说,不掉电。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它们仍然可以保持数据。所以光盘也有CD-ROM或者DVD-ROM的说法。而RAM通常都是没电之后就没有数据的,典型的就象计算机的内存,需要系统重新启动的时候从硬盘重新载入数据。有的时候,如果数据可以擦写,也会借用RAM这个概念,譬如DVD-RAM,其实只是可以擦写的DVD光盘而已,并非真正的半导体存储器。

4. 存储器分类及各自特点有哪些

存储器分类依据不同的特性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工作性质/存取方式分类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每个单元读写时间一样,且与各单元所在位置无关。如:内存。
•顺序存取存储器 (SAM) -数据按顺序从存储载体的始端读出或写入,因而存取时间的长短与信息所在位置有关。例如:磁带。
•直接存取存储器 (DAM) -直接定位到读写数据块,在读写数据块时按顺序进行。如磁盘。
•相联存储器 -按内容检索到存储位置进行读写。例如:快表。
(2)按存储介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双极型,静态MOS型,动态MOS型
磁表面存储器:磁盘、磁带
光存储器:CD,CD-ROM,DVD
(3)按信息的可更改性分类
读写存储器:可读可写
只读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
(4)按断电后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
非易失(不挥发)性存储器:信息可一直保留, 不需电源维持。
易失(挥发)性存储器
(5)按功能/容量/速度/所在位置分类
•寄存器 -封装在CPU内,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和使用的数据 -用触发器实现,速度快,容量小(几~几十个)
•高速缓存-位于CPU内部或附近,用来存放当前要执行的局部程序段和数据 -用SRAM实现,速度可与CPU匹配,容量小(几MB)
•内存储器 -位于CPU之外,用来存放已被启动的程序及所用的数据 -用DRAM实现,速度较快,容量较大(几GB)
•外存储器-位于主机之外,用来存放暂不运行的程序、数据或存档文件 -用磁表面或光存储器实现,容量大而速度慢

5. 什么叫"非挥发"存储器

化肥会挥发
非化肥会非挥发

6. 存储芯片的组成

存储体由哪些组成
存储体由许多的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里面又包含若干个存储元件,每个存储元件可以存储一位二进制数0/1。

存储单元:
存储单元表示存储二进制代码的容器,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连串的二进制代码,这串二进制代码被称为一个存储字,代码的位数为存储字长。

在存储体中,存储单元是有编号的,这些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号。而存储单元地址的分配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大端、大尾方式、小端、小尾方式。

存储单元是按地址寻访的,这些地址同样都是二进制的形式。
MAR
MAR叫做存储地址寄存器,保存的是存储单元的地址,其位数反映了存储单元的个数。

用个例子来说明下:

比如有32个存储单元,而存储单元的地址是用二进制来表示的,那么5位二进制数就可以32个存储单元。那么,MAR的位数就是5位。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 知道了MAR的位数,存储单元的个数也可以知道了。

MDR

MDR表示存储数据寄存器,其位数反映存储字长。

MDR存放的是从存储元件读出,或者要写入某存储元件的数据(二进制数)。

如果MDR=16,,每个存储单元进行访问的时候,数据是16位,那么存储字长就是16位。

主存储器和CPU的工作原理
在现代计算中,要想完成一个完整的读取操作,CPU中的控制器要给主存发送一系列的控制信号(读写命令、地址译码或者发送驱动信号等等)。

说明:

1.主存由半导体元件和电容器件组成。

2.驱动器、译码器、读写电路均位于主存储芯片中。

3.MAR、MDR位于CPU的内部芯片中

4.存储芯片和CPU芯片通过系统总线(数据总线、系统总线)连接。

7. 试比较RAM和ROM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先说说什么是ram、rom。
他们都是存储器,属于半导体存储器,只是从读、写数据(或者说存、取数据)功能上分为ram和rom。
ram是由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的首字母构成的,意为随机存储器,即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可以往存储器中随时读写数据。根据存储单元工作原理的不同,ram又可分为静态存储器(sram)和动态存储器(dram)。ram的特点:可读可写;给存储器断电后,里面存储的数据会丢失。我们经常说的内存,比如计算机的内存,手机的内存,包括cpu里用的高速缓存,都属于ram这类存储器。
rom是由英文read
only
memory的首字母构成的,意为只读存储器。顾名思意,就是这样的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像ram一样可以随时读和写。它只允许在生产出来之后有一次写的机会,数据一旦写入则不可更改。它另外一个特点是存储器掉电后里面的数据不丢失,可以存放成百上千年。此类存储器多用来存放固件,比如计算机启动的引导程序,手机、mp3、mp4、数码相机等一些电子产品的相应的程序代码。
在微机系统里,ram一般用作内存,rom用来存放一些硬件的驱动程序,也就是固件。

8. 什么是挥发性存储器非挥发性存储器呢

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存储器跟掉电丢失与否有关。前者为掉电数据丢失。
RAM为随机存取存储器,理论上断电后数据全丢失,但是非挥发性RAM内置了一个电源,有个检测系统是否掉电的电路,当监测到掉电时,即接通内部电源以确保时间保持和内存数据不受破坏。这相当于没有掉电,即RAM的数据也没丢失。

9. 介绍存储器

内存(memory),亦称为存储器,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技术做成的电子装置,用来储存资料。电子电路的资料是以二进制的方式储存,内存的每一个储存单元称做记忆元或记忆胞(Cell)。

分类
根据储存能力与电源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挥发性(Volatile)内存:指的是当电源供应中断后,内存所储存的资料便会消失,一般称之为RAM。有两种主要的类型
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
SRAM:静态随机存取内存
非挥发性(Non-Volatile)内存:即使电源供应中断,内存所储存的资料并不会消失,重新供电后,就能够读取内存资料
ROM(Read-Only Memory,唯读内存)
一种只能读取资料的内存。在制造过程中,将资料以一特制光罩(mask)烧录于线路中,其资料内容在写入后就不能更改,所以有时又称为光罩式唯读内存(mask ROM)。此内存的制造成本较低,常用于计算机中的开机启动。
PROM (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唯读内存)
内部有行列式的镕丝,视需要利用电流将其烧断,写入所需的资料,但仅能写录一次。
EPROM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抹除可编程唯读内存)
利用高电压将资料编程写入,抹除时将线路曝光于紫外线下,则资料可被清空,并且可重复编程使用。通常在封装外壳上会预留一个石英透明窗以方便曝光。
OTPROM(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OTP,一次编程唯读内存)
写入原理同EPROM,但是为了节省成本,编程写入之后就不再抹除,因此不设置透明窗。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子式可抹除可编程唯读内存)
类似EPROM 但是抹除的方式是使用高电场来完成,因此不需要透明窗。
Flash memory (闪存)
此内存每一个记忆胞都具有一个控制闸与浮动闸,利用高电场改变浮动闸的临限电压即可进行编程动作。

10. 半导体存储器分哪两类,区别是什么

半导体存储器可区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存储器两大类。挥发性的如DRAM和SRAM,若其供应电源关闭,将会丧失所储存的信息。相比之下,非挥发性存储器却能在电源供应关闭时保留所储存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