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光盘能存储相片吗
可以.
首先:光盘是存储介质,当然可以存储,
再次:光盘的存储功能要比U盘和其他的存储介质时间长.
最后:存储了照片以后,如果要打开还需要相应的软件,如果你要打开的电脑上有相应的软件,则你直接打开就行了.如果没有,则需要你先安装图片浏览软件,再打开.
⑵ 存储在光盘中的数字音乐、JPEG图片等都是计算机软件吗
存储在光盘中的数字音乐、JPEG图片等都是计算机数据,需要用专门的软件去调用。例如,用音乐软件(多达几百款)调用和处理数字音乐,用图形图像软件(也多达几百款)调用和处理JPEG图片等。
⑶ 如何将CD光盘中的歌曲转存到电脑中
CD光盘中的歌曲,不能复制到电脑中,CD光盘中的歌曲,只能通过转换的方法,将CD中的光盘信号转换为MP3音频格式而存储到电脑的磁盘中,如使用网络音乐来转换,具体方法是:
1、在光驱中插入CD光盘。
2、打开网络音乐。如下图:
3、点击添加,打开CD光盘,如下图:
4、选择需要提取的音乐,或者全部选中。
5、右键--转换格式,如下图:
6、点击开始转换,如下图:
拓展资料:
CD发展史
在1982年10月1日,索尼在日本发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商用光盘播放器CDP-101,揭开了数字音频革命的序幕。它昭示了一种新的音频媒介的"黎明",这种媒介承诺向习惯了黑胶唱片那种嘶嘶噼噼声的一代消费者交付一种如水晶般透明清澈的音乐体验。
在上市以后的头一个十年里,光盘机对许多消费者而言都代表着一种可以触摸到的、连接现实与未来的纽带。它将激光和数字电脑这两种当时的尖端技术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相对来说不那么贵的消费者产品,其功能仅仅在十年以前都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然后,光盘出现了,这种产品在微小的凹点中存储音频,然后由播放器用反射激光来进行读取。虽然之前曾有过光学影碟,但CD才真正成为了激光在大众市场上进行应用的重大突破点。就这种音频格式所取得的令人震惊的成功而言,CD代表着对激光的"最终辩护"--无论作为一种发明,还是作为一种商业化的产品来说都是如此。
在1972年,飞利浦向新闻界展示了一种新型的家庭音频媒介,也就是光学影碟。这种技术被飞利浦称为"Video
Long
Play"(VLP),是在飞利浦经过多年研究后开发出来的,目标是将其作为一种把家庭视频引入大众市场的方式。VLP影碟看起来就像是一种体型较大的CD,但需要在大得多的光盘中存储音频和视频内容,而且使用的是一种模拟格式(这种技术随后被称为"激光视盘")。
在1979年3月8日,飞利浦在荷兰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新闻记者首次体验了数字音乐。飞利浦的这种新产品得到了热烈的回应,但这家公司能感觉到亚洲电子行业巨头正虎视眈眈。在几年以前,多家日本电子公司都已经展示了自己的数字音频光盘原型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整个音频电子行业都在争相研究新技术,目的是开发出体积更小的CD播放器,使其尺寸能符合hi-fi机箱的要求。索尼碰巧首先发布了自己的能满足这种要求的CD播放器;在当时,短短六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10种各有不同的CD播放器。
电子行业在不久以后就发现了CD的潜力,明白这种产品不只是能作为一种音乐的搭载工具。电子公司开始将其用于静止视频图像(CD+G)、模拟视频/数字音频混合(CD
Video)、纯数字视频(Video
CD)、互动元素(CD-i)、照片存储(Photo
CD)等许多领域。
在音频光盘首次问世的时候,消费者媒体自然而然地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待这种发明,那就是可作为体积很小的、耐用性强的无噪声音频媒介。电脑工程师也同样在关注这项技术,注意到一张4.7英寸(约合12厘米)的光盘能存储令人惊愕的63亿字节的信息。
有六家电脑媒体公司几乎是在马上就展开了一场竞争,目的是重新定义CD的用途,将其作为用于电脑软件的一种媒介。由这六家电脑媒体公司所创造的与消费者紧密联系的CD光驱原型最早在1983年底就已经出现,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984年。
索尼和飞利浦认识到,一场可能发生的子格式"大战"正在酝酿中,因此两家公司决定创造一种官方的标准,它们将这种标准称作CD-ROM(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的缩写,即只读光盘驱动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CD-ROM的地位已经被DVD-ROM以及其他的光学技术所取代,其人气度也已经渐渐衰退。但是,真正"杀死"CD-ROM作为最流行的软件交付方法的发明并非DVD-ROM或其他技术,而是互联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正在逐渐"杀死"音频CD的同样也正是互联网。
⑷ 我想请教一下各位高手光盘是靠什么原理存储图像和声音的
CD光盘原理
在使用CD(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的时候,盘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质量的问题直接影响到CD音质的好坏,再好的音乐源如果用了很差的盘片,那么播放出来的效果可能是“惨不忍睹”的。要知道盘片的质量如何,首先要知道CD盘片的原理。
光盘物理结构
一般的盘片有两种,即大批量生产出来的压制盘和个人用计算机制作出来的刻录盘。这两种标准盘片一般直径为120mm、厚度为1.2mm。在光盘的印刷面(也就是正面)。从里到外分别是直径为15mm的中心孔、宽度为2mm的透明圆形内环、宽度为7mm的透明圆形高压区、宽度为1mm的透明圆形止胶沟槽、宽度为40.5mm的圆形印刷面,最外围是宽度为1.5mm的圆形内环。其不同之处在于径向截面,大规模生产出来的盘片其径向截面共有三层:第一层是聚碳酸脂做的透明衬底;第二层是反射层;第三层是漆保护层。而刻录盘其径向截面共有4~5层:第一层是聚碳酸脂注塑成型的衬盘;第二层是在衬盘上镀的一层很薄的有机材料记录层;第三层是用抗腐蚀的金膜做反射层;第四层是涂漆保护层,有些CD-R光盘在涂漆保护层之上还用吸墨材料做第五层印刷层,用户可用喷墨打印机直接在CD-R光盘背面打印,也可用软笔进行标注。
CD的盘片上的信息是通过光盘上的细小坑点来进行存储的,并由这些不同时间长度的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组成了一个由里向外的螺旋轨迹。一般来说,两个相邻螺旋轨迹之间的间距约为1.6μm。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由通道码(把数据转换之后得到的代码)来确定。CD盘片等高密度数字存储器都使用0和1表示的通道码。当激光光束扫描这些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组成的轨迹时,由于反射的程度不同,产生了计算机里面的0和1,通过将通道码还原之后,就得到了所要的数据。一张刻满信息的CD光盘其播放时间约为74min,展开的螺旋轨迹长度可接近6km。由于CD盘片是单面的盘片,因此,光盘有一面专门用来印刷标签,而另一面用来存储数据。在读取过程中,激光束必须穿过透明衬底才能到达凹坑,读取数据,因此,盘片上存储数据的那一面表面上的任何污痕都会影响数据的读出性能。
光盘数据结构
CD盘片同磁盘、磁带一类的数据记录媒体一样,受到盘的制作材料的性能,生产技术水平、驱动器以及使用人员水平等的限制,从盘上读出的数据很难完全准确。据有关研究机构测试和统计:一张未使用过的只读光盘,其原始误码率约为3E-4,有伤痕的盘约为5E-3。针对这种情况,一般的CD盘片存储采用了功能强大的错误码检测与纠正措施。采用的具体对策归纳起来有三种:1.错误检测码EDC。采用CRC码检测读出数据是否有错,但没有开发它的纠正功能,因此只能用它来检测错误。2.错误校正码或称为纠错码ECC。采用里德-索洛蒙码CIRC。这个码可以理解为在用RS编译码前后,对数据进行插值和交叉处理。
光盘材质分析
下面来说说CD盘片中至关重要的反射层。一张盘片上的坑点与坑点之间的平面都是被制作在反射层上的。因此,反射层的好坏就关系到了整张盘片质量的好坏。通常,普通盘片的反射层都是由铝和铝加金(这里的含金量很少,没有什么回收价值)组成,反映出来的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银盘和金盘;而CD-R用来写入数据的记录层和反射层的组成通常有四种:有机材料酞菁的记录层与银的反射层所做成的金盘,有机材料花菁的记录层与黄金的反射层所做成的绿盘以及金属化AZO有机材料和银的反射层所做成的蓝盘。
在选购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究竟是刻录盘好还是批量生产的盘好?批量制作的盘中金盘好还是银盘好?
一般来说金盘好与银盘,而银盘又好与刻录盘:由于金盘在反射层中使用了黄金,因此其反射性能比银盘好,而且在强光的照射下,金盘上数据的误码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刻录盘在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多了一层有机材料记录层,它的存在阻碍了光的传播,激光头的反射功率就要减小。这就是为什么一些CD播放器读取不了CD-R光盘的缘故。银盘则处于上述两种盘之间,但基本上日常的应用已经足够了。
在挑选批量制作的盘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呢?如果有条件,把盘片拿出来对着光源看看,如果能透出后面的光则说明反射层太薄,这对于数据读取和激光头的保养都不利;再者,把盘片放在水平桌面上,看看是否平整,有无凹下和突起,如果有有上述情况则容易使驱动部件受损;最后,用手掂掂分量,质量好的盘片其分量都比较大,这是由于聚碳酸脂做的透明衬底比较厚,而有些盘片的透明衬底比较薄,因此质量比较小,这种盘片对于长期保存是极为不利的。
最后,给出一点盘片使用的建议:1.有条件最好使用正版的盘片,无论是长期保存还是对机器都是有好处的;2.最好买批量制作的金盘,刻录盘能不用则尽量不用;3.盘片不用时最好放在单独的光盘盒内,最好不要放在光盘册里面,以免刮坏。
祝大家都能选购到称心如意的CD盘片。
⑸ 光盘是如何存储信息的
一,CD-R/CD-RW的来源
1、CD的诞生
CD代表小型镭射盘,是一个用于所有CD媒体格式的一般术语。现在市场上有的CD格式包括声频CD,CD-ROM,CD-ROM XA,照片CD,CD-I和视频CD等等。在这多样的CD格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个或许是声频CD,它是一个用于存储声音信号轨道如音乐和歌的标准CD格式。CD数字声频信号(CDDA)是由Sony和Philip在1980年期间作为音乐传播的一个形式来介绍的。因为声频CD的巨大成功,今天这种媒体的用途已经扩大到进行数据储存,目的是数据存档和传递。和各种传统数据储存的媒体如软盘和录音带相比,CD是最适于储存大数量的数据,它可能是任何形式或组合的计算机文件、声频信号数据、照片映像文件,软件应用程序和视频数据。CD的优点包括耐用性、便利、和有效的花费。
2 、扩展CD的标准
1989年,日本Taiyo Yuden 公司开发出一种表面包上一薄层金的有机纯基CD媒体。这种新媒体不仅提供和银质压缩CD同样的物理特性和容量,而且也具有比商用复制CD较好的反射特性。这种媒体能通过一个可在光盘上写信息的专门设备进行记录,并且反过来所写的光盘能被任何CD-ROM驱动器读取。记录信息到媒体上的设备称为光盘记录器(CD-记录器)而媒体称为一个可记录光盘CD-R(CD Recordable)。CD-R技术的发明带来许多好处如:(1)你可用低花费在一个桌面PC上制造你自己的CD-ROM光盘;(2)你可以选择任何合适的CD格式记录你的信息;(3)避免与商务培训相关的昂贵培训花费和复制设施。因为典型的CD-R媒体有70-100年的寿命,它对数据长期保存是很理想的。对于寿命短得多的磁性媒体,这是一个显着的提高。CD-R技术是一个突破,它将引进下一个数据贮存技术的革命,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对大容量的需要是与日俱增的。
3、CD的标准
ISO9660是个国际上认可的CD媒体逻辑级标准,它定义了CD-ROM上文件和目录的格式.此标准允许有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计算机访问同样的数据格式.CD-ROM当前的成功不仅应归于媒体自身明显的优势,而且归于通过ISO9660之类的标准完成了媒体的全世界认同和彼此协作性.所有计算机平台将数据作为一个文件系统放在光盘.文件系统被设计成为UNIX,VAX\VMS,MS-DOS和Mac及它们的各种派生系统所公认,ISO9660意味着与不同操作系统兼容.这种兼容性是通过使用所有目标系统共有功能来实现.因此,ISO9660要求以下几条限制:
1)目录树不可超过8级
2)没有长文件名:一文件名包括它的扩展名必须是少于30个字符.但是,对于在MS-DOS下使用,它有更多限制:文件名最多8个字符,而扩展名最多3个字符
3)在目录名里没有扩展名
4)只可是大写字母
5)不允许一些特殊字符,如%或@.
光盘刻录软件将帮助你在正式传送数据到CD记录器进行记录之前创建一ISO9660映像文件.使用很方便,并且有助于去除运行时记录错误.如缓存区欠载运行.
4、扩展ISO9660----Joliet和Romeo文件系统
在ISO9660中有一些限制,如字符设置限制,文件名长度限制和目录树深度限制.这些规定阻碍了用户复制数据到可被不同计算机平台读取的CD-ROM.因此,一些操作系统出售商已经以几种方式扩展ISO9660.
Joliet文件系统是扩展文件系统之一,由Microsoft提出和实现.它以ISO9660(1988)标准为基础.如果一CD是用Joliet文件系统创建,它只能在window 9x和window NT4.0 或更新版下读取,但是不能在任何其它平台上读取.在Joliet文件系统下,长文件名允许字符数最多为64,长目录允许数目最多为64.但是,文件名加它的完全路径总字符数不能超过120.
Romeo只定义为window9x长文件名,最多128字符。
4、光盘的规格
在光盘上存储信息前,必须使用某种特定的方法来压缩数据,为了统一压缩方式,各厂商制订了许多标准,让刻录出来的光盘可以在不同机器上使用。这些标准是在不同的年代制订出来的,以各种颜色的封装来表示,常见规格如下:
1) 红皮书(Red Book)
它是由Philips和Sony于1980年制定的,是用于存储音频声音轨道的CD-DA光盘标准,此规格仅包含音频扇区的轨道。由于CD-ROM来源于音频CD,光盘上储存的大量信息可根据分钟、秒、桢测定,其中:
1分=60秒
1秒=75桢
1桢=2048字节(2千字节)模式1用户数据
注意由于扇区边界的额外消耗,光盘上文件占用的实际空间通常大于其原大小。光盘的容量是用单倍速(150KB/秒)计算的,一张光盘可以存储74分钟音乐或650 MB数据,换算方法为74(分)* 60(秒)* 150(KB)=666000KB=650MB,双速刻录音乐CD的时间为74/2=37分钟,即37分钟可以刻650MB数据。
2)黄皮书(Yellow Book)
它是由Philips和Sony于1983年制定的CD-ROM数据光盘标准,此规格仅包含数据扇区,其中分为两种模式。
Mode 1
在CD-ROM中加入了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错误检查修正)校验,每个磁区可存储2048 Byte数据,适合存储常规资料。
Mode 2
撤除ECC校验,增加了文件存储空间,每个磁区可存储2336 Byte,适合存储图形和音乐资料。
在黄皮书中定义一个2352字节的单位称为块(Block)
3)绿皮书(Green Book)
于1986年制定,是CD-I互动光盘的标准。
4)黄皮书+(Yellow Book Advanced)
于1989年制定,补充了CD-ROM/XA(CD-ROM eXtended Architecture)光盘的标准。增加了Mode 2的规格:
form1:加入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错误检查修正)校验,每个磁区可存储2048 Byte,并能作为Mode 1格式。
form 2,撤除ECC校验,增加了文件存储空间,每个磁区可存储2328 Byte,和Mode 2一样适合存储图形和音乐资料。
黄皮书增强版的最大用处是可以交错地存放数据或音像,避免音像同传时产生的断续现象。
5)橙皮书(Orange Book)
它包含了CD-R可刻录光盘的标准,CD的物理结构定义为:扇区包含在轨道中,轨道包含在数据区中,且数据区包含在光盘中。
6)白皮书(Write Book)
它定义了VCD(Video CD,视频CD)的标准
7)蓝皮书(Blue Book)
此标准定义了额外模式光盘(CD-Extra),规定第一个轨道为CD-DA音乐段,第二个轨道为CD-ROM数据段。
4、金质光盘和银质光盘间的差异
金质光盘,也称为CD-R光盘,是在一空白光盘上包上一薄反射性的金质层。银质光盘,也称为商用复制CD,具有一铝制薄层。因为不同的镀层方式,物理外观,特别是颜色,在这二类CD之间是不同的。一个空白金质光盘可用作可记录媒体,你可以使用一个CD记录器写数据和音乐信号到金质光盘,而一个银质光盘不能作为一个可记录的媒体使用,因为数据已经被压缩进聚碳酸酯。银质光盘的寿命大约是25年而金质光盘的寿命是70--100年。这个事实指出它们的不同用途:银质光盘是适用于数据传递和大量商用复制,而金质光盘对于数据存档来说是理想的。
CD-R、CD-RW光盘按表面涂层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绿盘
由Taiyo Yuden公司研发,原材料为Cyanine(青色素),保存年限为75年,这是最早开发的标准,兼容性最为出色,制造商有Taiyo Yuden、TDK、Ricoh(理光)、Mitsubishi(三菱)。
2) 蓝盘
由Verbatim公司研发,原材料为Azo(偶氮),在银质反射层的反光下,你会看见水蓝色的盘面,存储时间为100年,制造商有Verbatim和Mitsubishi。
3)金盘
由Mitsui Toatsu公司研发,原材料为Phthalocyanine(酞菁),抗光性强,存储时间长达100年,制造商有Mitsui Toatsu、Kodak(柯达)。
4)紫盘(CD-RW)
它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只有类似紫玻璃的一种颜色。CD-RW以相变式技术来生产结晶和非结晶状态,分别表示0和1,并可以多次写入,也称为可复写光盘。
5、CD-ROM、CD-R、CD-RW的不同之处
虽然CD-ROM、CD-R、CD-RW都是光盘,但它们的实质大不相同。CD-ROM是最常见的,表面是白色的,也叫银盘。它由光盘加工线大批量生产出来,一生产出来就已经有内容了,刻录机是无法做出CD-ROM的。
CD-R的表面涂有反射层(绿、蓝或金色),刚生产出来时是无内容的,你可以发现在刻录之后,盘片的颜色会改变,此时资料已经存储进去了。现在的CD-R/CD-RW无需格式化就可使用,就像软盘买回来就可以用一样,非常方便哦!
CD-RW(Compact Disc-Rewritable,可重复刻录光盘)也有反射层(紫色),并可以多次使用,极限为1千次左右,虽然不能当硬盘,但用于备份也是不错的。
⑹ 光盘是怎样保存数据的被保存的数据全部只是0和1的不同排列组合吗(数据如:图片,文字,视频,音频)
电脑里的基本电路、运算方法是根据二进制来设计的,也就是说是用用0和1进行运算。但储存起来不方便,太大,所以电脑设有专门电路,将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来保存。而输入和输出则保留十进制。当然,实际上,很多数据又通过压缩的方式来达到最有效的空间利用。所以,光盘的资料是十六进制和一些被压缩的数据。
⑺ CD-ROM是输入设备,能存储声音和图像吧
CD-ROM是指光驱……
它是负责读取光盘上的信息,不具有存储功能!
相当于你的眼镜可以看东西
但是不能存储看到的东西
要靠你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