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鸡常用疫苗怎样保存、运输和使用
疫苗的保存、运输和使用方法是否得当,对其效果影响很大,在生产中必须给予重视。
(1)疫苗的保存
各种疫(菌)苗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说明书上规定的条件保存,绝不能马虎大意。一般活菌苗要保存在2~15℃的阴暗环境内,但对弱毒疫苗,则要求低温保存。有些疫苗,如双价马立克氏病疫苗,要求在液氮容器中超低温(-190℃)条件下保存。这种疫苗对常温非常敏感,离开超低温环境几分钟就失效,因而应随用随取,不能取出来再放回。一般情况下,疫(菌)苗保存期越长,病毒(细菌)死亡越多,因此要尽量缩短保存期限。
(2)疫苗的运输
疫苗运输时,通常都达不到低温的要求,因而运输时间越长,疫苗中的病毒或细菌死亡越多,如果中途再转运几次,其影响就会更大。所以,在运输疫苗时,一方面应千方百计降低温度,如采用保温箱、保温筒、保温瓶等,另一方面要利用航空等高速度的运输工具,以缩短运转时间,提高疫(菌)苗的效力。
(3)疫苗的稀释
各种疫苗使用的稀释剂、稀释倍数及稀释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严格按规定处理。否则,疫苗的滴度就会下降,影响免疫效果。例如,用于饮水的疫苗稀释剂,最好是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也可用洁净的深井水,但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的消毒剂会杀死疫苗病毒。又如用于气雾的疫苗稀释剂,应该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如果稀释水中含有盐,雾滴喷出后,由于水分蒸发,盐类浓度提高,会使疫苗灭活。如果能在饮水或气雾的稀释剂中加入0.1%的脱脂奶粉,会保护疫苗的活性。在稀释疫苗时,应用注射器先吸入少量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充分振摇溶解后,再加入其余的稀释液。如果疫苗瓶太小,不能装入全量的稀释液,需要把疫苗吸出放在另一容器内,再用稀释液把疫苗瓶冲洗几次,使全部疫苗所含病毒(或细菌)都被冲洗下来。
(4)疫苗的使用
疫苗在临用前由冰箱取出,稀释后应尽快使用。一般来说,活毒疫苗应在4小时内用完,马立克氏病疫苗应在半小时内用完。当天未能用完的疫苗应废弃,并妥善处理,不能隔天再用。疫苗在稀释前后都不应受热或晒太阳,更不许接触消毒剂。稀释疫苗的一切用具,必须洗涤干净,煮沸消毒。混饮苗的容器也要洗干净,使之无消毒药残留。
总之,疫苗在使用时要勤抽快打,不要拖延时间,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Ⅱ 根据《疫苗存储和运输管理规范》,冰箱存放疫苗的要求和原则有哪些
疫苗应该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效期长的放在里面,短的放在外面;疫苗与冰箱壁间隔1厘米以上;冰箱冷藏室保持温度在2-8摄氏度,并每天记录两次温度;一个礼拜对冰箱清理一次,包括核对疫苗效期、除霜等。
Ⅲ 疫苗的种类有哪些在保存、运输、使用疫苗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疫苗是指由病源微生物及其产物制成并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的生物制品,用细菌制成的叫菌苗,用病毒制成的叫疫苗,习惯上统称为疫苗。现在广泛应用的是弱毒疫苗和灭能疫苗。弱毒疫苗的免疫力较强,免疫产生快,免疫持续期长,但有不安全的可能;灭能疫苗安全,但免疫产生慢,持续时间短。
疫苗在保存、运输、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疫苗的保存、运输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各种疫苗保存期限因温度而定,不得超过所规定的期限,超过有效期的制剂不能使用。农村专业户运输疫苗时,可将疫苗放于手提式冰瓶内装冰块并密封瓶口,运到后即用4℃冰箱保存;如无冰箱,将疫苗瓶放入广口瓶或竹筒内,用绳子吊入深井中离水面几十厘米处,一般可保存一个月左右。
第二,按照瓶签的说明,准确无误地稀释疫苗,并充分摇匀,现配现用。液体疫苗使用前要用力摇匀,剩余的下次不能再用,废弃前要煮沸消毒。
第三,瓶子破裂或瓶塞不紧,有沉淀、色泽发生改变的,制剂内有异物、发霉或有臭味的,无标签或瓶签模糊不清的,无检验号码或过期失效的疫苗均不能使用。
第四,做好预防接种记录,内容包括:接种日期、鸡的品种、数量、日龄,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保存温度、稀释剂和稀释浓度、接种方法、责任人等。
Ⅳ 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要求
(一)用于疫苗储存的冷库容积应当与储存需求相适应,应当配有自动监测、调控、显示、记录温度状况以及报警的设备,备用制冷机组、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路电路。
(二)冷藏车能自动调控、显示和记录温度状况。
(三)冰箱的补充、更新应当选用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用冰箱。
(四)冷藏车、冰箱、冷藏箱(包)在储存、运输疫苗前应当达到相应的温度要求。
(五)自动温度监测设备,温度测量精度要求在±0.5℃范围内;冰箱监测用温度计,温度测量精度要求在±1℃范围内。
Ⅳ 疫苗冷链运输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疫苗冷藏有详细规定:第三十条:(仓库温湿度条件)企业应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并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常温库、阴凉库和冷库。其中常温库温度为10~30℃,阴凉库温度不超过20℃,冷库温度为2~10℃;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5~75%之间。第三十二条:(运输疫苗、生物制品设备)经营疫苗或生物制品的企业,应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品种相适应的冷藏(冻)储存、运输设施及设备。第八十三条(运输中保温和冷藏)对有温度要求药品的运输,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或冷藏措施。第八十四条(疫苗运输)运输疫苗的冷藏车辆及冷藏(冻)箱应能自动调控和显示温度状况。第八十六条:(药品运输时间)药品运输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将运输车辆作为药品的储存场所。
疫苗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由于疫苗对温度敏感,从疫苗制造的部门到疫苗使用的现场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失效。为了保证计划免疫所应用的疫苗从生产、贮存、运输、分发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有妥善的冷藏设备,使疫苗始终置于规定的保冷状态之下,保证疫苗的合理效价不受损害。冷链的配套设备包括贮存疫苗的低温冷库、冰徘速冻器、普通冷库、运送疫苗专用冷藏车、疫苗运输车、冰箱、冷藏箱、冷藏背包以及计算机和零配件等。
疫苗的运输、保存及使用过程均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存在着偏差将导致免疫缺失,使疫苗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主要有:
一、高温运输:由于受条件限制,县以下动物防疫机构很少配备冷藏车,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多采用保温瓶或保温箱,很难避免高温运输,甚至温度忽高忽低引起复冻融,而降低了疫苗的效价。
二、保存不当。生物疫苗一般都怕热,特别是冻苗,需保存在低温环境,冷冻真空干燥的疫苗,冷冻需保存在-15℃的环境中,灭活苗需低温保存在2-15℃环境中,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保存不当主要有不按规定温度保存,冷冻保存与低温保存不分,疫苗任意放置,高温存放,温度忽高忽低。
Ⅵ 新冠疫苗是否需要冷链如何保证新冠疫苗在运输和存储过程安全有效
我国新冠疫情形势与国外不同,疫苗使用策略也不一样。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主要策略需要结合国内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目标来考虑。当前,重点人群接种疫苗的意义,一方面是对这部分人群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总体疫情防控。
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行业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学习等人员。
Ⅶ 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由什么部门制定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适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的疫苗储存、运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的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还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的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还应当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应当配备从事疫苗管理的专职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并接受相关业务培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应当建立疫苗储存、运输管理制度,做好疫苗的储存、运输工作。
【法律依据】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第五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应当装备保障疫苗质量的储存、运输冷链设施设备。
(一)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应当根据疫苗储存、运输的需要,配备普通冷库、低温冷库、冷藏车和自动温度监测器材或设备等。
(二)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配备普通冷库、冷藏车或疫苗运输车、低温冰箱、普通冰箱、冷藏箱(包)、冰排和温度监测器材或设备等。
(三)接种单位应当配备普通冰箱、冷藏箱(包)、冰排和温度监测器材或设备等。第六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的疫苗储存、运输设施设备管理和维护要求:
(一)用于疫苗储存的冷库容积应当与储存需求相适应,应当配有自动监测、调控、显示、记录温度状况以及报警的设备,备用制冷机组、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路电路。
(二)冷藏车能自动调控、显示和记录温度状况。
(三)冰箱的补充、更新应当选用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用冰箱。
(四)冷藏车、冰箱、冷藏箱(包)在储存、运输疫苗前应当达到相应的温度要求。
(五)自动温度监测设备,温度测量精度要求在0.5℃范围内;冰箱监测用温度计,温度测量精度要求在1℃范围内。
Ⅷ 储存疫苗的正确做法是
疫苗的正确保存方法。
一、先说说疫苗的分类:
疫苗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按剂型可以分为疫苗稀释液一体的和疫苗稀释液分开保存的两种模式,一般来说灭活苗往往合为一体,活疫苗往往是分开保存的。
疫苗的保存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保鲜保存(2°-8°)和冷冻保存(-15°以下)两种,一般说来,灭活疫苗采用保鲜保存,活疫苗采用冷冻保存,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疫苗耐热保护剂的应用,有很多厂家也将活疫苗采用保鲜保存的方法,例如硕腾动保。
对于灭活疫苗来说,由于疫苗没有活性,所以对温度要求不是太敏感。可是对于活疫苗而言,温度是保存一种疫苗最主要的注意事项,温度越低就越不利于疫苗的生命活动,疫苗的分裂和繁殖就会处于静止状态,这样疫苗的活性就会保存的更持久。
所以,严格按照说明书病妥善保存疫苗是非常有必要做的必修课。
可是我们难免会有放错疫苗的时候,这里主要分为4种情况
情况一:本应保鲜的灭活疫苗放到冷冻了
答:本应保鲜的疫苗一般是疫苗稀释液混合一起的液体,这种液体一般添加很多的其他成分,冷冻后很容易形成疫苗的分层,造成效果下降。
情况二:本应冷冻的活疫苗放到保鲜了
答:这个问题一般不是太大,可是会影响疫苗的保存时间,如果保鲜保存的时间不长,取出来用问题还是不大的,但是如果保存时间较长(3周以上),最好就不要使用了,以免影响效果。
情况三:本应保鲜的冻干粉和稀释液同时放到冷冻了
如果将冻干粉和稀释液一起放到冷冻了,效果就可能不如单独将冻干粉放到冷冻室了,但是应该还是能使用的,只是效果会打折扣。
情况四:本应保鲜的活疫苗冻干粉放到冷冻了
答:如果单单是冻干粉放到冷冻了,那么恭喜你,问题并不大,你只需要做的是使用前将冻干粉和稀释液温度放到一致就可以使用了。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有人将冷冻的冻干粉取出后立即用稀释液混合了,这样如果是冬天的话影响可能不是很大,可是如果是夏天,放于室内的稀释液温度达到30多度,刚取出的冻干粉疫苗温度零下15度,四五十度的巨大温差会严重破坏疫苗的结构和活性,从而造成疫苗人为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