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下,最高库存量和平均库存量为多少"
当库存量为0,立即订货(不考虑送货时间),货物送达时库存量是Q,故平均库存量为Q/2,因陆续送货模型,需考虑送货时间,故送货期耗用=(Q/P)×d,货物送达时最高库存量=0-(Q/P)×d+Q=Q-(Q/P)×d=Q×(1-d/p),平均库存量=Q/2(1-d/p)。
⑵ 最优存货量如何确认
您好,会计学堂邹老师为您解答
需要根据最优存货模型计算确认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⑶ 最优存货批量(急)
j最佳订货量=2*20000*140/3 开平方=1366个
⑷ 如何加强库存管理,确定最优存货量
1、先确定商品或材料的采购周期,从下单到货到的总时间是多长?
2、再确定商品每月的销售量或材料使用量;
3、然后计算出商品每日平均的销售量或材料每日平均的使用量。
4、最后计算出商品或材料的安全库存量=采购周期*商品日销售量(材料的日用量)
5、有的商品或材料中采购周期有时要注意异常时间。
6、可以通计算商品或材料的周转率来反应安全库存量是否最优的,要每月更新,不会造成库存积压和欠料。
⑸ 最优存货量的确认如何做
最优存货量(经济订货批量)的确认:
最优存货量=(2×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单位存储变动成本)的0.5次方
(一)经济订货基本模型
1.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假设:
(1)存货总需求量是已知常数
(2)订货提前期是常数
(3)货物是一次性入库
(4)单位货物成本为常数,无批量折扣
(5)库存持有成本与库存水平呈线性关系
(6)货物是一种独立需求的物品,不受其他货物影响
(二)基本模型的扩展
1.再订货点
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日期×平均每日需要量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假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则送货期=Q/P
假设每日耗用量为d,则:送货期耗用量=Q/P×d
3 .保险储备
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低。
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保险储备×单位储存成本
缺货成本=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年订货次数×单位缺货损失
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缺货损失
关注环球网校最优存货量的确认如何做
⑹ 什么叫最低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依据是什么
是最小库存量,和最大库存量吧?
在库存管理中为了控制库存的存货水平,一般要设定最小和最大库存量。
设定最小库存量,是为了有一定库存,不至于在没有到货的情况下影响生产或发货。
设定最大库存量,是为了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库存的资金周转。
具体最小库存量和最大库存量的计算方法,会有更详细的资料来说明。
⑺ 企业存货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适量是最好的,实际上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差,存货过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而且存货的价格并不唯一,受市场影响会有相应的价格波动,如果价格下降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也许有人会反驳:价格上涨或许企业就盈利了。话是没错,但是要知道企业的发展靠的是眼光和规划,而不是赌运气,所以存货过多或许会产生一时的盈利,但是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存货过少会影响企业的销售业务,同样不利于企业发展。所以想要提高企业效益,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个合理的存货数量。
存货是指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为销售而准备的资产,主要指产成品和可供销售的半成品;为耗用而储备的资产主要指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在商业类上市公司主要指购入后计划转售的商品,在工业类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它们以取得时实际成本计价。确定存货成本的方法有个别认定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公司无论采用何种存货计价方法,均会在报表的会计政策一项进行说明。
存货是上市公司流动资产中重要的项目。它所占的金额通常占流动资产的大部分,一般可达到流动资产金额的50%~80%。但存货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差的一种。存货过多,会影响上市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利润的可靠性;存货过少,又会影响公司的销售。因此,为了提高公司效益,满足销货的需要,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存货量。
举例:上海汽车2000年12月31日存货余额为2.46亿元,与上年水平基本相当,相对于全年15.50亿元的生产成本而言,不考虑同行业水平,基本出于合理范围。
⑻ 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多少合适
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多少合适,没有硬性规定,也没有准确的行业比例。
存货/总资产比重代表企业的可供加工或销售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
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较差、变现能力较弱的资产,在一般企业资产中占有相当比重。存货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比重的大小,也直接关系着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同一企业存货比重的大小,与市场条件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直接联系。比重过大,会导致资金的大量闲置和沉淀,影响资产的使用效率。
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低的话情况:
会是出现资金闲置。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合理标准为1.5~2.0之间。该指标越高债权人权益越有保证。同时比率越高日常经营越不需要短期资金的支持,但比率过高表明资金利用效率越低。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百分之29.14、百分之45.02、百分之21.33,表明公司流动资产结构良好,可变现性强。
货币资金是指可以立即投入流通,用以购买商品或劳务,或用以偿还债务的交换媒介。
⑼ 合理库存如何计算
库存是指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合理库存就是库存量掌握在适度的定额和库存周转量。库存的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是货物在仓库中的周转率,越高越好。
合理库存的一个简单计算方法:
断货不仅会降低消费者购买的满意度和对品牌的忠诚度,还可能瓦解网络,造成经销商倒戈。最重要的是,断货损失掉产品的潜在销售机会和利润,给竞争品牌以可乘之机,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这就要求经销商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库存,以便于进行产品补货。 查了许多资料,目前大家常用的还是“1.5倍安全库存法则”。
1.5倍安全库存法则:
举个例子,假如一家商店上次你拜访时他的存货是10箱,然后他又进了5箱货,一周后去拜访发现他的存货是12箱,那么这次他应该进多少货?答案是不进货。因为这一周他的实际销售量是10+5-12=3箱,而库存数12箱远远大于他一周的销量,所以他不可能断货。 这就是运用了1.5倍安全库存法则
举个例子:
例如,年周转率为12次,那就意味着货物在仓库有12次进出。周转率越高越好俗话形容货如轮转就是这个意思。库存周转率的高低固然与销售和生产有关,但是自身的管理也是大有作为的。笔者曾经在企业工作时,发现总是出现库存位不足与生产销售需求发生矛盾,后经研究发现,原来是库存中有一大批已经放了多年无人处理的东西,经统计居然占库容三分之一有多,后经最高层拍板才一次性处理,使库存回到合理状况。所以要做到库存合理除了要做好销售与生产计划外,仓库自身一定要科学摆放,同时加强检查及时清理“垃圾”,最大程度释放库容,使仓库保持合理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