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主要有哪些要求
要求有:媒体使用维护管理、机房及重要区域出入管理、系统运行安全管理、信息采集存储定密管理、网络传输通信保密管理、人员账户口令使用管理、用户操作权限管理、系统报名管理、系统保密审查和日志管理。
涉密计算机启用前,应进行保密技术检测。其中的数据加密设备和加密措施,必须是经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的。涉密计算机应按照所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管理,并登记在册,不得擅自卸载、修改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防护软件和设备,不得接入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不得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设备。
(1)涉密设备与存储介质管理要求扩展阅读:
1、涉密计算机应严格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设置口令。
处理秘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8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月。处理机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应采用IC卡或USBKey与口令相结合的方式,且口令长度不少于4位;如仅使用口令方式,长度不少于10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星期。
处理绝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应采用生理特征(如指纹、虹膜)等强身份鉴别方式,也可采用IC卡或USBKey与口令相结合的方式,且口令长度不少于6位。涉密计算机口令设置,应采用多种字符和数字混合编制。
2、涉密计算机的软硬件和保密设施的更新、升级、报废等,必须进行保密技术处理。
改作非涉密计算机使用,应经本机关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拆除信息存储部件等安全技术处理措施。
不得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改作其他用途。拆除的部件如作淘汰处理,应严格履行清点、登记手续,交由专门的涉密载体销毁机构销毁。自行销毁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
2. 涉密存储介质的管理实行原则是什么
涉密存储介质的管理应当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日常安全保密管理由使用人负责按照机关单位的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管理办法执行。
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是专盘专用,一人一盘,临时存储,集中管理。
3. 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要求
⒈集中管理
2.借用审批
3.信息核实
4.使用记录
5.保密检查
6.信息清除
以上是基本要求
4. 保管处理过涉密信息或者重要数据的存储介质有什么保密要求
处理过涉密信息的当然要按照涉密存储设备管理,至于处理过重要数据的,通常要按照商业秘密来管理。
5. 涉密移动存储设备保密管理要求
涉密移动存储设备其实就是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专用设备及专用系统的统称,保密管理要求主要包括台账、编号、标识、借用审批、访问控制、集中管理、信息清除、保密检查等等方面。
6. 携带涉密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外出 应当旅行的管理和使用要求有哪些
履行
当然是经过审批才能外带使用,事先保密检查并且开放所需权限。
使用中要记录开关机,信息交换和外接设备情况,回来后要保密检查,清除信息,关闭已经开放的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