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有关分段存储管理描述正确的是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有关分段存储管理描述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 2022-07-08 05:36:38

㈠ 分段存储管理需提供二维地址

一. 分页存储管理
1.基本思想
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被划分成若干固定大小的区域,称为“页”,相应地,内存空间分成若干个物理块,页和块的大小相等。可将用户程序的任一页放在内存的任一块中,实现了离散分配。
2. 分页存储管理的地址机构
15 12 11 0
页号P 页内位移量W
页号4位,每个作业最多2的4次方=16页,表示页号从0000~1111(24-1),页内位移量的位数表示页的大小,若页内位移量12位,则2的12次方=4k,页的大小为4k,页内地址从000000000000~111111111111
若给定一个逻辑地址为A,页面大小为L,则
页号P=INT[A/L],页内地址W=A MOD L
3. 页表
分页系统中,允许将进程的每一页离散地存储在内存的任一物理块中,为了能在内存中找到每个页面对应的物理块,系统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页面映射表,简称页表。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
页表:
页号 物理块号 存取控制
0 2
1 15(F)
2 14(E)
3 1
4. 地址变换
(1) 程序执行时,从PCB中取出页表始址和页表长度(4),装入页表寄存器PTR。
(2) 由分页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自动分成页号和页内地址。
例:11406D=0010|110010001110B=2C8EH
页号为2,位移量为C8EH=3214D
或11406 DIV 4096=2
11406 MOD 4096=3214
(3) 将页号与页表长度进行比较(2<4),若页号大于或等于页表长度,则表示本次访问的地址已超越进程的地址空间,产生越界中断。
(4) 将页表始址与页号和页表项长度的乘积相加,便得到该页表项在页表中的位置。
(5) 取出页描述子得到该页的物理块号。 2 14(E)
(6) 对该页的存取控制进行检查。
(7) 将物理块号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中,再将有效地址寄存器中的页内地址直接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的块内地址字段中,拼接得到实际的物理地址。
例:0010|110010001101B
1110|110010001101B=EC8EH=60558D
或 14*4096+3214=60558D
5. 具有快表的地址变换机构
分页系统中,CPU每次要存取一个数据,都要两次访问内存(访问页表、访问实际物理地址)。为提高地址变换速度,增设一个具有并行查询能力的特殊高速缓冲存储器,称为“联想存储器”或“快表”,存放当前访问的页表项。

二.分段存储管理
1.基本思想
将用户程序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段,每段可以定义一组相对完整的逻辑信息。存储分配时,以段为单位,段与段在内存中可以不相邻接,也实现了离散分配。
2. 分段存储方式的引入
方便编程
分段共享
分段保护
动态链接
动态增长
3. 分段地址结构
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定义了一组逻辑信息。例程序段、数据段等。每个段都从0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
段的长度由相应的逻辑信息组的长度决定,因而各段长度不等。整个作业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15 12 11 0
段号 段内位移量
段号4位,每个作业最多24=16段,表示段号从0000~1111(24-1);段内位移量12位,212=4k,表示每段的段内地址最大为4K(各段长度不同),从000000000000~111111111111
4. 段表
段号 段长 起始地址 存取控制
0 1K 4096
1 4K 17500
2 2K 8192
5. 地址变换
(1). 程序执行时,从PCB中取出段表始址和段表长度(3),装入段表寄存器。
(2). 由分段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自动分成段号和段内地址。
例:7310D=0001|110010001110B=1C8EH
段号为1,位移量为C8EH=3214D
(3). 将段号与段表长度进行比较(1<3),若段号大于或等于段表长度,则表示本次访问的地址已超越进程的地址空间,产生越界中断。
(4). 将段表始址与段号和段表项长度的乘积相加,便得到该段表项在段表中的位置。
(5). 取出段描述子得到该段的起始物理地址。1 4K 17500
(6). 检查段内位移量是否超出该段的段长(3214<4K),若超过,产生越界中断。
(7). 对该段的存取控制进行检查。
(8). 将该段基址和段内地址相加,得到实际的物理地址。
例:0001|110010001101B
起始地址17500D+段内地址3214D=20714D
三.分页与分段的主要区别
分页和分段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不要求作业连续存放.但在概念上两者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了实现非连续分配,以便解决内存碎片问题,或者说分页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由系统确定,将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分段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四.段页式存储管理
1.基本思想:
分页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内存的利用率,而分段系统能反映程序的逻辑结构,便于段的共享与保护,将分页与分段两种存储方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作业的地址空间首先被分成若干个逻辑分段,每段都有自己的段号,然后再将每段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页。对于主存空间也分成大小相等的页,主存的分配以页为单位。
段页式系统中,作业的地址结构包含三部分的内容:段号 页号 页内位移量
程序员按照分段系统的地址结构将地址分为段号与段内位移量,地址变换机构将段内位移量分解为页号和页内位移量。
为实现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应为每个进程设置一个段表,包括每段的段号,该段的页表始址和页表长度。每个段有自己的页表,记录段中的每一页的页号和存放在主存中的物理块号。
2.地址变换的过程:
(1)程序执行时,从PCB中取出段表始址和段表长度,装入段表寄存器。
(2)由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自动分成段号、页号和页内地址。
(3)将段号与段表长度进行比较,若段号大于或等于段表长度,则表示本次访问的地址已超越进程的地址空间,产生越界中断。
(4)将段表始址与段号和段表项长度的乘积相加,便得到该段表项在段表中的位置。
(5)取出段描述子得到该段的页表始址和页表长度。
(6)将页号与页表长度进行比较,若页号大于或等于页表长度,则表示本次访问的地址已超越进程的地址空间,产生越界中断。
(7)将页表始址与页号和页表项长度的乘积相加,便得到该页表项在页表中的位置。
(8)取出页描述子得到该页的物理块号。
(9)对该页的存取控制进行检查。
(10)将物理块号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中,再将有效地址寄存器中的页内地址直接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的块内地址字段中,拼接得到实际的物理地址。

㈡ 什么是分段存储管理

页和分段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概念上两者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 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确定,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一个系统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 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维一的,即单一的线性空间,程序员只须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地址。 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需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㈢ 2010年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及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06年考试题及答案B
一. 选择(每题1分)

下列各题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号写在相应空位置上。

1.系统总线又称为_______,这是指模块式微处理机机箱内的底版总线。

1)主板总线 2)内总线 3)片内总线 4)局部总线

2.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台式PC机中Pentium 4微处理器的主频一般为

1) 0.5GHz左右 2)1GHz左右 3)3GHz左右 4)5GHz以上

3. .按诺依曼结构理论,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组成部分:

1) 运算器2)控制器3)打印机4)复印机

4.程序设计人员不能直接使用的寄存器是__________

1) 通用寄存器2)指令指针寄存器3)标志寄存器4)段寄存器

5. Pentium微处理器的结构之所以称为超标量结构,是因为下面哪一种原因?

1)Pentium微处理器不仅能进行32位运算,也能进行64位运算

2)Pentium微处理器内部含有多条指令流水线和多个执行部件

3)数据传输速度很快,每个总线周期最高能传送4个64位数据

4)微处理器芯片内部集成的晶体管数超过100万个,功耗很大

6.在任何时刻,存储器中会有一个程序是现役的,每一个现役程序最多可以使用___________

① 3个段② 4个段③ 5个段④ 6个段

7.Pentium微处理机配备了5个控制寄存器。其中没有定义,而供将来使用的是__________

1)CR1 2) CR2 3)CR3 4)CR4

8.Pentium地址总线是32位的,它的内部数据总线的宽度是:

1)16位 2)32位 3)64位 4)36位

9.Pentium的寄存器可分为浮点寄存器、系统级寄存器等___大类。

1) 2 2) 3 3) 4 4) 5

10.属于系统级寄存器的是________。

1) 系统地址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2) 通用寄存器和系统地址寄存器

3) 通用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4) 系统地址寄存器和段寄存器

11. 下面是关于CPU与 Cache 之间关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条描述是:

1)Cache中存放的是主存储器中一部分信息的映像

2)用户可以直接访问Cache

3)片内Cache要比二级Cache的容量大得多

4)二级Cache要比片内Cache的速度快得多

12. 在保护方式下,段寄存器内存放的是_________。

1) 段基址 2) 段选择符 3) 段描述符 4) 段描述符表基址

13. 通常,人们把用符号表示计算机指令的语言称为——————。

1) 机器语言 2) 汇编语言 3) 模拟语言 4) 仿真语言

14. Pentium系统之所以为超标量计算机是因为采用了___________。

1) 并行流水线结构 2) 数据与指令分离的Cache结构

3) 转移预测技术 4 ) 提高了时钟频率

15.Pentium系统内约定,一个字的宽度是___。

1) 1字节 2) 2字节 3) 4字节 4) 8字节

16.Pentium用来作为堆栈指针的寄存器是:

1)EIP寄存器 2)EBP 寄存器 3)ESP寄存器 4)EDI寄存器

17.Pentium微处理机可访问的物理存储器的范围是__________。

1) 4GB 2) 64TB 3) 4MB 4) 16GB

18.存储管理是由分段存储管理和__________组成。

1)分段部件 2)分页部件 3)分页存储管理 4)虚拟管理

19. Pentium微处理机的分页存储管理系统把页的大小定义成__________。

1) 16KB 2) 4MB 3)4KB 4) 4GB

20.经分段存储管理部件分段之后生成的线性地址由__________与12位偏移量组成。

1) 段地址寄存器和10位页目录索引 2) 段描述符表和10位页表索引

3) 10位页目录索引和10位页表索引 4) 10位页表索引和虚拟地址

21.段选择符(段寄存器)中请求特权级字段共__________位。

1)1位 2) 2位 3) 3位 4) 4位

22.多段存储管理方式中,每一个程序都拥有它自己的__________,以及多种属于它自己的存储器段。

1) 段描述符 2) 段选择符 3) 段选择符和段描述符 4) 段描述符寄存器

23.符合汇编语言变量命名规则的变量名是__________。

1) MOV 2) CX 3)DATA 4)LPT1

24. Pentium微处理机是———微处理机

1)16位。2)32位。3)64位。4)准64位。

25.Pentium 微处理机配置的超标量执行机构允许————以并行方式执行。

1)一条指令 2)两条指令 3)三条指令 4)四条指令

26.Pentium标志寄存器上各标志位信息反映的是———。

1)寄存器堆栈中每一寄存器中的内容。

2)Pentium微处理机的状态信息。

3)Cache操作信息。

4)存储器状态信息。

27.当前,在Pentium机中,常用来在系统中的各部件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操作的系统总线是:

1)ISA 2)EISA 3)PCI 4)VESA

28.下面关于微处理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1)微处理器是用单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的处理器

2)一台计算机的CPU可能由1个、2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成

3)日常使用的PC机只有一个微处理器,它就是中央处理器

4)目前巨型计算机的CPU也由微处理器组成

29.Pentium机中的寄存器、Cache、主存储器及辅存储器,其存取速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1) 主存储器, Cache,寄存器,辅存 2)快存,主存储器,寄存器,辅存

3) 寄存器, Cache,主存储器,辅存 4)寄存器,主存储器,Cache,辅存

30.用MB(兆字节)作为PC机主存容量的计量单位,这里1MB等于多少字节?

1) 210 2) 220 3) 230 4) 240

31.Pentium 微处理器在保护模式下对存储器进行访问时,段寄存器提供的是

1) 段选择符 2) 段基址

3) 段描述符 4) 偏移地址

32.下面是关于PCI总线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1) PCI支持即插即用功能

2) PCI的地址线与数据线是复用的

3) PCI总线是一个16位宽的总线

4) PCI是一种独立于处理器的总线标准,可以支持多种处理器

33.Pentium微处理器在实施分页存储管理时,其最小页面的大小是

1) 256B 2) 4KB 3) 1MB 4) 4MB

34.下面关于总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1) 总线的位宽指的是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位数

2)总线标准是指总线传送信息时应遵守的一些协议与规范

3) Pentium机中的PCI总线不支持成组传送方式

4) 总线的宽带是指每秒钟总线上可传送的数据量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

1.Pentium微处理机的段寄存器(也称段选择符)是———位的寄存器,用它可选择

----------------个段的逻辑地址。

(1)32位(2)16位(3)8位(4)64位

(5)16KB(6)64TB(7)4GB (8)3.2GB

2.. Pentium 微处理机实现的是———和———两级存储管理。

(1)主存储器(2)磁盘(3)分段管理(4)Cache

(5)分页管理(6)二级Cache

3. 在保护方式下,Pentium微处理机可以访问———字节虚拟存储器地址空间和

———————字节实地址存储器空间。

(1)256KB(2)512KB(3)1MB(4)512MB(5)1GB

(6)4GB(7)21GB(8)32GB(9) 1TB(10) 32TB

(11) 64TB(12) 16TB 注:GB = 千兆TB = 兆兆

4.Pentium 微处理机段的转换过程是,由系统给出的地址以及程序给出的地址都是————,它是

由————和————组成。

(1)实地址(2)逻辑地址(3)一个32位的基地址(4)一个16位的

段选择符(5)一个只能在段内使用的32位的偏移量(6)20位的段的界限

5.Pentium 微处理机共配备有————段寄存器,它们都是————的寄存器,它们的作用是用来——。

(1) 8个(2) 16个(3)6个(4) 32位的(5)16位

(6)从寄存器中选出所需的地址(7)从段描述符表中选出所需的段描述符

(8)从段描述符中选出32位的基地址(9)从段描述符中选出段的界限。

6.Pentium 微处理机浮点部件寄存器堆栈是由————个、————位的寄存器构成。

(1) 16个(2)32个(3)8个(4)3个(5)16位

(6)32位(7)64位(8)80位

7.Pentium 微处理机浮点部件的状态字寄存器内容反映的是————。

(1)浮点部件的全部状态和环境(2)浮点部件的数值(3)浮点部件的总

线状态(4)Pentium 微处理机的状态和环境

8.总线是一种————,是由系统中各部件所共享,在————的控制之下将信息准确地传

送给————。

(1)公共信号(2)数据通道(3)专用地信号连线(4)主控设备

(5)中断源(6)从属设备(7)信号源(8)存储器

(9)寄存器

三. 填空题:(每空1.分)

1.目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的原理,其基本结构属于冯·诺依曼结构。

2.Pentium的指令指针寄存器EIP中存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算器中进行的各种算术运算操作归结为__________两种最基本的操作。

4.Pentium微处理机规定了4个寄存器用于控制分段存储器管理中的数据结构位置。其中GDTR和IDTR称为___寄存器,LDTR和TR称为__________寄存器。

5.中断包括__________INTR和__________NMI。

6. 指出下列指令语句中源操作数是__________;目的操作数是__________。

MOV AX,0CFH

7.假设BX寄存器上的内容为0100H,下列指令执行后AX寄存器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MOV AX, 1200H;(AX)=________

MOV AX, BX;(AX)=__________

ADD AX, BX;(AX)=__________

8.总线操作周期的4个操作阶段分别是————,————,——————,————。

四 . 判断题(对:√;错:×)(每题1分)

Pentium系统属于RISC类微处理机。
RISC类的微处理机,为了减少访问内存的次数而增加寄存器的数目。
Pentium数据寄存器可以存放8、16、32位二进制数据。
Pentium系统的段寄存器为32位寄存器。
Pentium的V流水线和U流水线都可执行任何指令。
对一个段进行访问,必须将这个段的描述符装入到段寄存器中。
Pentium段描述符是由8个字节共64个二进制位组成。
Pentium分段用于程序保护,分页用于把程序映射到大小固定的虚拟页上。
Pentium在进行分页转换中,页目录项的高20位页框地址是与物理存储器中的物理页是相对应的。
线性地址是同一标准的不分段的地址空间内的32位地址。
利用索引字段可以从拥有210个段描述符的段描述符表中选出任何一个段描述符。
Cache的命中率是指命中Cache的次数与访问Cache的次数之比。
当程序有高度的顺序性时,Cache更为有效。
Pentium处理机是32位微处理机,因此其内部数据总线是32位的。
RISC类微处理机采用大量通用寄存器,从根本上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尤其适于在多任务处理的环境。
系统地址寄存器只能在保护方式下使用,所以又称其为保护方式寄存器。
异常是指微处理机检测到的异常情况,异常又进一步地划分为故障,自陷和异常终止三种。
运算器是存储信息的部件,是寄存器的一种。
通常,微处理机的控制部件是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部件等组成。
Pentium微处理机配备有5个32位的控制寄存器:CR0、CR1、CR2、CR3、CR4。保存着跟任务有关的适合于所有任务的机器状态。
在Pentium微处理机的指令指针寄存器EIP内存放着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在全局描述符表 GDT(Global Descriptor Table)中存放供所有程序共用的段描述符。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超标量技术?试说明超标量技术在Pentium上是怎样实现的?(3分)

2.试简单说明Pentium将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的过程。(3分)

3.试简单说明Pentium浮点部件的流水线操作8个操作步骤及操作过程。(4分)

一.答案:

1.(2)2 .(3)3. (4)4. (3)5. (2)

6.(4)7. (1)8.(3) 9 .3) 10 .1)

11 .(1) 12.2) 13.2) 14.1) 15.2)

16.3) 17 .1) 18. 3) 19.3) 20.3)

21.2) 22.1) 23.4) 24.2) 25.2)

26.2) 27.3) 28.1) 29.3) 30.2)

31 1) 32 3) 33 2) 34 3)

二.答案:

1. 2) ,5) 2.3), 5) 顺序可以换

3.11) ,6) 4. 2),4) ,5)

5.3) 5) 7) 6. 3),8)

7. 1) 8.2),4),6)

三.答案

存储程序控制
当前代码段内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偏移量
相加和移位
全局描述符表和中断描述符表局部描述符表和任务状态
可屏蔽、不可屏蔽中断
AX 0CFH
1200H 0100H 0200H
总线请求和仲裁阶段 寻址阶段 数据传送阶段 结束阶段
四.答案:

1. 错2. 对3. 对4. 错5. 错

6. 错7. 对8. 错9. 错10对

11错 12 对 13错 14错 15错

16对 17对 18错 19对 20错

21错 22对

五.答案

1.什么是超标量技术?试说明超标量技术在Pentium上是怎样实现的?(3分)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或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执行2条指令)的技术,称为超标量技术。

在Pentium上,采用了U流水线和V流水线,从而实现了超标量操作运行。

2.试简单说明Pentium将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的过程。(3分)

系统或程序给出的地址都是逻辑地址,经由分段部件,将逻辑地址转换成线性地址,若不分页,这个线性地址就是物理地址。

若需要分页,则再由分页部件,将线性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

3.试简单说明Pentium浮点部件的流水线操作8个操作步骤及操作过程。(4分)

Pentium的浮点部件也采用了流水线操作技术,流水线操作由8个操作步骤组成:

预取PF,首次译码D1,二次译码D2,存储器和寄存器的读操作EX,

首次执行X1,二次执行X2,写浮点数WF和出错报告ER。

其中,预取PF和首次译码D1与整数流水线中的前两个操作步骤共用,浮点部件的第3

个操作步骤开始激活浮点指令的执行逻辑,然后执行后5个操作步骤。

㈣ 关于分页存储器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看看操作系统原理吧

㈤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分段系统的基本原理

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定义了一组逻辑信息。例如,有主程序段MAIN、子程序段X、数据段D及栈段S等,如图4-17所示。每个段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实现简单起见,通常可用一个段号来代替段名,每个段都从0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段的长度由相应的逻辑信息组的长度决定,因而各段长度不等。整个作业的地址空间由于是分成多个段,因而是二维的,亦即,其逻辑地址由段号(段名)和段内地址所组成。
分段地址中的地址具有如下结构:
在该地址结构中,允许一个作业最长有 64 K个段,每个段的最大长度为64 KB。分段方式已得到许多编译程序的支持,编译程序能自动地根据源程序的情况而产生若干个段。例如,Pascal编译程序可以为全局变量、用于存储相应参数及返回地址的过程调用栈、每个过程或函数的代码部分、每个过程或函数的局部变量等等,分别建立各自的段。类似地,Fortran编译程序可以为公共块(Common block)建立单独的段,也可以为数组分配一个单独的段。装入程序将装入所有这些段,并为每个段赋予一个段号。 为了实现从进程的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功能,在系统中设置了段表寄存器,用于存放段表始址和段表长度TL。在进行地址变换时,系统将逻辑地址中的段号与段表长度TL进行比较。若S>TL,表示段号太大,是访问越界,于是产生越界中断信号;若未越界,则根据段表的始址和该段的段号,计算出该段对应段表项的位置,从中读出该段在内存的起始地址,然后,再检查段内地址d是否超过该段的段长SL。若超过,即d>SL,同样发出越界中断信号;若未越界,则将该段的基址d与段内地址相加,即可得到要访问的内存物理地址。
下图示出了分段系统的地址变换过程。
像分页系统一样,当段表放在内存中时,每要访问一个数据,都须访问两次内存,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机的速率。解决的方法也和分页系统类似,再增设一个联想存储器,用于保存最近常用的段表项。由于一般情况是段比页大,因而段表项的数目比页表项的数目少,其所需的联想存储器也相对较小,便可以显着地减少存取数据的时间,比起没有地址变换的常规存储器的存取速度来仅慢约10%~15%。

㈥ 在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主要是对()

在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主要是对内存的管理。

存储器管理的对象是主存,其的主要功能包括分配和回收主存空间、提高主存利用率、扩充主存、对主存信息实现有效保护。存储管理方案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多个用户使用主存的问题,其存储管理方案主要包括分区存储管理、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段页式存储管理以及虚拟存储管理。

(6)有关分段存储管理描述正确的是扩展阅读:

虚拟内存技术还提供了以下功能:

1、寻址空间

操作系统让系统看上去有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内存空间。虚拟内存可以是系统中实际物理空间的许多倍。每个进程运行在其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这些虚拟空间相互之间都完全隔离开来,所以进程间不会互相影响。同时,硬件虚拟内存机构可以将内存的某些区域设置成不可写。这样可以保护代码与数据不会受恶意程序的干扰。

2、内存映射

内存映射技术可以将映象文件和数据文件直接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在内存映射中,文件的内容被直接连接到进程虚拟地址空间上。

㈦ 关于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的页表数,下面哪种说法比较正确() A.整个系统有一个 B.整个系统有多

答案为D,C是分页式页表数描述准确的

㈧ 什么是段式存储管理

段式管理,是指把一个程序分成若干个段进行存储,每个段都是一个逻辑实体,程序员需要知道并使用它。它的产生是与程序的模块化直接有关的。
段式管理是通过段表进行的,它包括段号或段名、段起点、装入位、段的长度等。
此外还需要主存占用区域表、主存可用区域表。

㈨ 存储器分段的问题

如果说推动存储管理方式从固定分区到动态分区分配,进而又发展到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动力,是提高内存利用率,那么,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程序员)在编程和使用上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有些要求是其它几种存储管理方式所难以满足的。
因此,这种存储管理方式已成为当今所有存储管理方式的基础。

㈩ 有关存储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有关存储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存储器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B、内存储器容量小、速度快 C、外存储器容量小、速度快 D、内存储器都是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