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最完美的存储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最完美的存储

发布时间: 2022-07-07 03:37:26

A. 为什么说数据存储技术已经比较完美

你好~

因为至少在纠错方面已经没什么需要改进了。
可靠的数据存储是IT行业的关键,也是现代生活的关键。虽然我们把这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这其中存在什么样的谎言呢?数据视频专家,IT写手John Watkinson带你了解数据存储的相关细节,以及对未来存储技术发展的猜想。千万别烧糊大脑噢。
电脑之所以使用二进制,是因为数字简化为0和1后,由两股不同电压呈现出来时,最容易被区分开。
在闪存中,我们可以用一束绝缘电子保存这些电压。但是在其他存储设备中,则需要物理模型。
以磁带或硬盘为例,我们先看看小环境内磁化的方向,N-S或S-N。在光盘中,差异则以有没有小坑表现出来。
生物学里,DNA就是一种数据记录,这种记录以离散状态的化学物质为基础。“比特”的差别会导致变异,而变异则导致进化或是导致某种蛋白质的缺失而致病。数据记录对生命而言至关重要。

二进制的媒介并不在乎所呈现的数据是什么。一旦我们可以放心记录二进制数据,我们就会把音频,视频,图片,文本,CAD文件和电脑程序放到相同的媒介上,然后完整复制。
这些数据类型之间的唯一差别是其中的一些数据需要在一个特定时间内重复生成。
时机,可靠性,持续时长及成本
不同的存储媒介有不同的特点,没有哪种介质尽善尽美。硬盘在读取密集型应用上存储性能最佳,但是硬盘不能从驱动中移除。尽管硬盘的数据记录密度一直比光盘的大,但是你花个几秒钟就可以置换出光盘。而且,光盘的贴标成本也很低,所以适合大规模发行。
闪存可提供快速访问,而且体积很小,不过它的可持续写入周期存在局限。尽管闪存替代了以前的软磁盘,但是软磁盘技术并没消失。它还存在于航空公司,火车票,信用卡和酒店门房钥匙的磁条中。条形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闪存中,存储密度是由单个电荷井的精细构造程度来决定。但是光盘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保存越来越多的信息,而且可解析的数据也越来越小。

U盘中的芯片:没有活动部件,可直接使用
在旋转内存中,无论是磁盘还是光盘的,都存在两个问题:我们要尽可能收集多一点轨道,同时要尽可能多地把数据放到轨道中。
这些轨道极其狭窄,需要主动跟踪伺服系统使磁头可以持续被记录下来,而不受耐受力和温度改变的影响。为了减少磨损,用于收集的磁头和磁盘之间是不接触的。
光盘会盯着轨道,虽然是从微观角度,但却是由磁力驱动,磁头掠过磁盘上方几纳米处的气膜。自相矛盾的是,它是闪存,没有会带来磨损的活动部件。
编码
磁盘会扫描自己的轨道,然后按顺序收集数据。我们不能只是在磁盘轨道上写入原始数据,因为如果这些数据包含了相同的比特,那么就无法区分这些比特,读取器的同一性也会丢失。相反,数据是通过一个名为信道编码的进程来修改。信道编码的功能之一就是保障信号中的时钟内容,而不考虑真正的数据样式。
在光盘中,追踪和聚焦是过滤数据后,通过收集光圈查看数据追踪的对称性来执行。信道编码的第二个功能是去除数据追踪的DC和低频内容,使过滤更有效。圆形光点很难分辨轨道上距离太近的数据。

大众媒体

第一款量产的纠错应用存在于压缩盘中,1982年上市,这是在Reed和Solomon的论文发表22年之后。CD的光学技术是早期的镭射影碟,那么它的不足在哪里呢?
首先,数字音频光盘要实时播放。播放器不会把错误视为电脑本身的功能,所以必须得将其纠正。再者,如果CD使用的系统比Reed-Solomon编码更简单,那么这个系统将会更大--因此,将影响到便携式和汽车播放器市场。第三,Reed-Solomon纠错系统是复杂的,在LSI芯片上部署比较经济。
早在十年前,用于制作压缩光盘的所有技术早已出现,但是直到LSI Logic 公司的芯片性能跨过某个特定门槛,其性能才突然变得经济实用。
同理,之后也是在LSI技术可以用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执行实时MPEG解码时,我们才看到了DVD的流行。
综合
所有光盘用来客服这些问题的技术都被称为分组编码。比如,如果所有可能的14比特的结合体都被排序,且以波形描绘出来,就可以选择出最容易记录的。

分组编码如何限制记录的频率呢?在a) 表示的最高频率点,转换间隔了三个信道位。这样信道位的记录密度就成了三倍。注意h)是无效编码。最长的信道位运行于g),而i) 无效编码。
上图显示出,我们排除了改变太紧密的模式,因此记录的最高频率被减少了三分之一。
我们还排除了1和0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模式,因为那样带来的是我们不想要的直流偏移。267保留了我们许可的模式,比起要记录八个比特的256模式要好,剩下可同时使用的模式少之又少。
EFM
Kees Immink的数据编码技巧使用14个信道位的模式来记录八比特--因此,其名称就是EFM(eight to fourteen molation)。三种合并的比特被放在各组之间,防止边界出现混乱,所以17信道位被用于每个数据的记录。这样是违背直觉的,直到你意识到编码规则将信道位的记录密度提升三倍。所以,我们以3 x 8/17胜出,密度比率为1.41。
是信道编码机制本身增加了41%的播放时间。笔者认为在30年前能做到如此是非常不错的。
压缩光盘和MiniDisc使用的EFM技术借助了波长为780纳米的激光。DVD使用的是其变体,EFM+,激光波长减为了650纳米。
蓝光格式也使用分组编码,但不是EFM。而是信道模拟,称为信道调制,也称1.7PP调制。它的密度比率要稍逊一些,但由于使用了波长为405纳米的激光,所以存储密度有所增加。这种激光其实并不是蓝色的。
磁带记录器的磁头有两极,就好像微型马蹄铁,当磁头扫描轨道时,两极之间的有限距离会产生孔径效应。
下图显示出频率响应就像一个梳子状的过滤器,带有周期性的暗码。传统的磁带记录被限制在下面第一个暗码的波段部分,但是在第一和第二个暗码之间,则由部分响应技术来掌控,这样就把数据容量翻了一番。

所有磁性记录器都存在磁头间隙导致的回放信号a) 的暗码问题。在b) 显示的部分响应中,磁头感知不到奇数位的数据,于是会回放偶数位的数据。一个比特之后,两个偶数位数据就会被恢复。
如果数据太小,以至于其中一个数据(奇数位置)其实就在磁头间隙处,那么磁头的两极却只能识别两边偶数位置的数据,然后输出。这两种数据相加就成了第三级信号。磁头会交替重复生成交叉存取的奇数和偶数数据流。
使用两股数据流的合适信道编码,那么给定数据流的外部层级就可以轮流使用,这样就更具可预测性,而读取器也可以掌握这种预见性使数据更为可靠。这就是现如今让硬盘容量超乎想象之大的PRML编码。
纠错
在真实世界中,热活力或无线电干扰都是影响我们记录的因素。显然,用二进制记录是最难被干扰的。如果有一比特的数据被干扰,那么会引起整个数据的改变,因为1会变成0或者0会变成1。如此明显的改变会被纠错系统检测出来。在二进制中,如果有一个比特是错误的,那么只需把它设置为相反的那个数就可以了。因此,二进制的纠错是比较容易的,真正的难点在于找出有错的那个比特。
使用二进制以及具备有效纠错/数据整合系统的存储设备可以再次生成所记录的相同数据。换言之,数据的质量从本质上是透明的,因为从媒介质量那里,它就已经实现了去耦。
有了纠错系统,我们还能在任意类型的介质上做记录,包括没有经过优化的介质,如火车票。以条形码为例,只有当印有条形码的产品靠近读取器时,纠错系统才会执行任务:要确认已经发现条形码。
市场存在减少数据存储成本的压力,这就意味着要把更多数据放入给定空间内。
没有哪种介质是完美的,所有介质都存在物理缺陷。由于数据越来越小,这些缺陷就显得越来越大,所以缺陷导致数据出错的几率也在增加。
纠错需要在真实数据中加入检测数据,所以让人感觉记录效率会被降低,因为执行这些检测也要占用空间。事实上,少数额外的检测任务会让记录密度翻倍,所以这是存储容量的净增加。
一旦了解到这一点,就会明白纠错是很重要的一项技术。
第一个实用型的纠错代码是Richard Hamming 1950年开发的。Reed-Solomon编码则是1960年发布。纠错代码的发展史其实只有十年。
纠错要向真实信息添加检测数据,要优先于记录,从这些信息中进行计算。这些信息和检测数据一起形成了一种代码字,这表示它具备了一些可测试的特性,如通过特定的数学表达式来区分。播放器会对这些特性进行测试,如果发现数据有错,就不能获取可测试的特性。余数不会是零,而是被称为综合症的一种模式。通过分析这种综合症可以纠错。

在特定有限域上的Reed-Solomon 多项式代码
在Reed-Solomon代码中,有若干对不同的数学表达式,它们被用来计算校验符。一个错误会导致两种综合症。解出两个方程,就可能发现错误的位置以及导致综合症出现的错误模式。
错误被呈现并被纠正
如果没有可靠性和存储密度,那么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切将不复存在。我们的数码照相机所拍的照片会被光点破坏,那样我们会更喜欢使用传统胶卷。

如果没有Reed-Solomon纠错系统,那么压缩光盘怎么会出现呢?
借助纠错系统,记录密度会持续增长,直到极限。每个比特使用一个电子的闪存;一个磁化分子代表一个比特的磁盘;使用超短波长的光盘。或许它会被冠以别的什么名称。在达到极值前,存储容量会呈平稳态势。
力臻完美
最先由Claude Shannon依照科学原理总结出的信息理论决定了纠错系统的理论局限性,就好像热动力学原理对热引擎效率的局限一样。
但,在真实世界里,没有机器会达到理论效率极值。Reed-Solomon纠错代码就是以信息理论设定的理论极值来操作。所以不会再有更强大的代码了。
纠错系统的纠错能力是显而易见的。笔者之所以对此表示怀疑,是因为纠错理论专业且神秘,以至于不懂的人根本不敢涉足,因而只能留给懂这些东西的人来处理。
尽管,纠错系统编码的局限性已经出现,但并不意味着不会再有新突破。纠错和信道编码都需要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而这就遵循摩尔定律。
因此,编码系统的成本和规模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减小,或者其复杂性会增加,使得新应用成为可能。尽管如此,如果未来出现新的二进制数据存储设备,使用的是我们闻所未闻的介质,纠错系统将仍然是基于Reed-Solomon编码。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B. 什么样的企业云盘最完美

严格来说没有最完美的企业云盘,评价企业云盘一般有以下原则:
1、稳定性
企业云盘必须提供稳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文件同步速度的稳定和同步功能的稳定;
2、安全性
企业云盘必须能保证数据的安全,让有价值的数据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国外着名的非商业机构 Qualys SSL Labs 对采用 SSL 加密传输数据的网站作出评估,坚果云获得了 A 评级,Dropbox 获得了 A+ 评级,坚果云的安全性值得肯定。
3、易用性
企业云盘必须满足容易使用的特性,不需要太强的技术背景就可以使用,无论管理层还是员工层都可以轻松上手;
4、提升工作效率
好的企业网盘能提升办公效率,比如坚果云的slogan为【不改变习惯,只提升效率】,IDC调查显示使用坚果云后,平均节约2.1%的时间,按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相当于每个员工每月多出来5小时的工作时间。
5、可嵌套办公
dropbox被誉为企业网盘的业界标杆,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拥有极强的扩展能力,可以开启webdav,集成第三方软件嵌套办公,而坚果云则是国内唯一支持 WebDAV 协议的云储存,支持众多第三方软件集成办公。
6、干扰少
企业网盘不像个人网盘,企业网盘最好不需要多次弹窗以免干扰,尤其是不能有广告。
7、移动办公

移动办公渐渐成为出差拜访客户、资料搜索等常见操作的首选,企业网盘最好能够满足各个系统,拥有全平台的客户端是最好的。

C. 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存储介质是什么

这个价位选择余地很大,也都是主流配置,一般家庭和外出都能满足
个人认为目前性价比较最高的是佳能A640和三星S1000
我刚买了佳能IXUS70,多配一块1G卡一块电池,2250

论品牌,还是佳能,专业厂家,不过在相同功能下价格较高
论性价比,还是三星,还送卡送电池送包送架,缺点是太耗电
论外观,绝对属索尼,秉承了他家电视电脑一贯的流畅炫酷作风

其次,要看你购买的侧重点了,如果是家用,那么选择功能强大的,能够保证长久不落伍,如果是旅游使用,那么就需要小巧轻薄的,最好能够单手操作,能保证在你肩扛手拉大包小包拖家带口位置狭小的地方也能不留遗憾照单全拍。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直接去买佳能的单反套机吧!

购买策略:去电脑城买,会比电器城便宜,因为电器城对每个代理商的返点高,这部分利润都被他赚去了。看上市时间在6个月左右购买最合适,市场趋于成熟,一些缺点也已经经过修改,且价格经过宣传调价已进入稳定期,样子还不过时。

最后,提醒几点特别值得注意的:1,充分考虑电池的问题,现在流行锂电,需要专用充电器,一般配置都是一块电池,一般不停的照相一天就没,遇到不可恢复的景致万一赶上没电就不好办了,如果配电池要先捏捏荷包哟,同样的情况使用普通五号电池的话就方便多了,到哪都有卖的,可是机器个头就会偏大。2,关于像素的问题,不要单纯看促销员吹像素高低,我们一般用相机不是存电脑就是冲个五六寸的相片搁相册里,有五百万足够了,太高没用,谁没事冲个十八寸的摆着呀,而且还要搭配CCD来看。3,光学变焦指数是硬性指标,而数码变焦通过电脑软件很容易实现,光变越大越能拉到比较远的地方,可是越大也越容易造成抖动,通常3倍就够了。4,广角和光学防抖是现在流行的功能,的确对于菜鸟很有用。5,液晶屏越大看着越舒服,可是也越费电,要考虑好。6,虽然摄像对于照相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建议购买能够拍摄640*480,30祯以上的,即使不当DV用,能拍个短片片断什么的也是好的呀!

D. 什么介质保存数据的时间最长

在目前来说,磁带还是时间最长的存储介质。不过保存大量的文件却成本高不说,还占用大量的空间和时间。硬盘一般有10年左右的保存时间。

厂家宣传CD、DVD可以保存一百年,那只是实验室里的理论数据。实际上,如果保护得好,比如注意防潮,高温,变形等等,一般盘片可以的话,五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光盘备份有其优点,刻完后一般不可再写,也就是一般不用再担心别人用你光盘时再更改你所写的数据,也不用担心文件会受病毒的影响。体积小,便于保存。方便传递。

当然光盘刻录也有其局限性,正版的读写光盘,如索尼的刻录盘,理论寿命是10年,但是实际一般是8年左右,这还得保管的非常好,控制好温度,湿度,防止暴晒等。用光盘备份的话,推荐买正版的光盘,山寨的有些盘一年使用寿命都不到。

机械硬盘是较传统的备份方式,机械硬盘也分等级的,分为黑盘,蓝盘,绿盘。像一般服务器上用的都是黑盘,运转速度快,稳定。一般家庭使用的电脑,都给你用的是绿盘,价格便宜,容量大。

(4)最完美的存储扩展阅读

云存储和社交媒体:

云存储是21世纪科技厂商的新发明,包括微软、谷歌、苹果等巨头都拥有自己的云服务,各种其他互联网厂商也都涉足云技术领域。显然,将资料上传至云端,可以在任何地方下载到设备中,这种存储机制听上去是很完美的,无需担心天灾人祸导致数据丢失。

至于成本,是比较昂贵的。比如苹果iColud,50GB的年存储价格需要600多元,同时由于系统的显着,无法使用更便宜的第三方云服务来备份其系统文件(仅限照片、视频、文档等用户数据)。

即便是价格便宜的第三方云服务,数据格式可能也会受到限制。当然,还要担心网络的安全性和被黑客侵入的可能,但总得来说,云服务在目前来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与云服务相似,社交媒体也可以作为一种在线备份的形式,如相册、消息等,当然社交媒体的文件类型和服务限制更多,另外一些社交媒体也允许用户通过谷歌等云服务来备份数据。

E. 重要数据怎样存储,哪种存储方式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

谈到这里
我不得不向你陈明一种观点
不管你把东西放哪都是有危险的
就像 把钱放到保险柜 保险柜可以撬 存到银行 可以被抢
没有完全的安全
洗成照片 不好保存
硬盘坏? 这恐怕是外行话把
现在让我们剖析一下硬盘
众所周知
硬盘是在真空中工作的
磁针浮在盘片上很短距离进行数据的读写
你所担心的是物理坏道 也就是磁针擦住了盘面留下了划痕
但硬盘的盘片不像光盘 受划痕后无法读取上面的数据
硬盘是磁性材料做的 而光盘是一种激光塑料做的
两种盘的读法不一样 简而言之 就是 电磁 和 激光
那你肯定会问为什么硬盘还会坏呢
硬盘坏 是除盘片之外的地方出了问题
导致数据无法读出
而你要认清一点 数据是存在盘上的 即使划伤了依然有办法能把里面的数据救出来
但会很麻烦 需要反还硬盘的制造原厂 而且你为此也要有一些花费

当然那已经是最坏的打算了

你完全没必要让你的硬盘受伤
当然 即使不受伤 数据的储存也会有年限
建议你进行以下操作:

在你的电脑上划出一个20G的分区

不要建文件夹

把你需要存的照片都放在里面

建议放之前都改名 而且是汉字

数码照片 就打10M一张的 20*1000=20000 20000/10=2000
大概就能放2000张

然后对该分区用ghost备份

再去买一个15G左右的 150左右 移动硬盘 把这个文件装进去

找个稳当 干燥的地方 把移动硬盘放好

当然 除非这些照片对你真的很重要

不然你也没必要 这么做

切记 存数据 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F. 现在什么存储方式比较稳妥除了硬盘、光盘

目前比较稳妥的也就硬盘了,不过菜不能放一个篮子里,最好重要数据在优盘或者其他硬盘里备份,网盘备份也可以,当然特别重要的数据记得加密。

G. 红薯好吃,保存不易,那究竟怎样储存红薯更完美呢

红薯又称为甘薯、番薯、地瓜、山芋等,这是一种高产并且适应性极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红薯可以说是全身都是宝,红薯块根既可以作为人们的主粮,又可以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而且红薯的根、茎、叶又都是十分优秀的饲料。一般早熟品种的红薯在八月底和九月初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收获了,晚熟品种大约在十月中旬就开始收获了。


二、贮藏初期管理

红薯在刚入窖的20~30天内,这个时期的红薯呼吸作用旺盛,窖内温度湿度比较高,所以要做好通风、降温散湿的工作。不要封闭窖门,等到窖外的气温接近10℃时在进行封窖,一般使窖内温度稳定在11~14℃,相对湿度在80%~90%。

三、贮藏中期管理

在进入窖内30~40天左右一直至第二年温度回升之前都称之为越冬期,这个时期的管理重点是保温防寒。首先是贮藏量应达到总容量的70%左右;可以选择在红薯上覆盖20cm左右的稻草,以提高红薯的温度;在窖口气眼处可以加盖塑料膜或者草垫,在边沿上还可以封土保护。此时还要注意防范老鼠的入侵。

四、贮藏后期管理

立春之后,气温就开始慢慢的回升,这个时期的管理重点是通风换气、稳定窖温。减少覆盖,加强通风换气,以利于红薯的正常呼吸。需要注意的是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窖内温度,做好保温和散热,使窖内温度最好稳定在11~14℃。红薯安全贮藏的环节是很多的,只要环环紧扣,就一定会达到安全越冬贮藏的目的。如果大家只是家庭有少量的红薯需要储存,可以选择将红薯切片,放在房上或是向阳干燥的地方进行晾晒,晒干后就可以放在室内干燥的地方进行储存。

H. 储存介质和方法哪种较好保存时间最长

1、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是目前高端电脑主要配备的存储介质,虽然价格昂贵,但存储速度更快、没有机械部件的设计理论上也更适合长时间保存数据。不过,实际的应用体验似乎并非如此,由于闪存的记忆细胞会因为限制而会失去电荷,最终导致数据丢失,所以固态硬盘并非完美。
2、云存储
云存储是21世纪科技厂商的新发明,包括微软、谷歌、苹果等巨头都拥有自己的云服务,各种其他互联网厂商也都涉足云技术领域。显然,将资料上传至云端,可以在任何地方下载到设备中,这种存储机制听上去是很完美的,无需担心天灾人祸导致数据丢失。

I. 资料长期保存用什么存储介质好

选择 硬盘和U盘。。
DVD盘和CD盘,储存是有年限的。
而U盘和硬盘又是不同的技术。。
他们表示二进制的方式不同,一种是磁盘,一种是Rom(半导体)
相对来说,磁盘会比较安全一些,时间也会比较久,这也是有前提的,这硬盘不太经常用。。
最后推荐 LZ一个保存技术资料的好办法。。
存到空间上。。那是最好的。。。

J. 海量数据存储有哪些方式与方法

杉岩海量对象存储MOS,针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最优化解决方案,采用去中心化、分布式技术架构,支持百亿级文件及EB级容量存储,

具备高效的数据检索、智能化标签和分析能力,轻松应对大数据和云时代的存储挑战,为企业发展提供智能决策。

1、容量可线性扩展,单名字空间达EB级

SandStone MOS可在单一名字空间下实现海量数据存储,支持业务无感知的存储服务器横向扩容,为爆炸式增长的视频、音频、图片、文档等不同类型的非结构化数据提供完美的存储方案,规避传统NAS存储的单一目录或文件系统存储空间无法弹性扩展难题

2、海量小文件存储,百亿级文件高效访问

SandStone MOS基于完全分布式的数据和元数据存储架构,为海量小文件存储而生,将企业级NAS存储的千万文件量级提升至互联网规模的百亿级别,帮助企业从容应对几何级增长的海量小文件挑战。

3、中心灵活部署,容灾汇聚分发更便捷

SandStone MOS支持多数据中心灵活部署,为企业数据容灾、容灾自动切换、多分支机构、数据就近访问等场景提供可自定义的灵活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跨地域多活容灾、数据流转、就近读写等,助力业务高速发展。

4、支持大数据和AI,统一数据存储和分析

SandStone MOS内置文件智能化处理引擎,实现包括语音识别、图片OCR识别、文件格式转换等批量处理功能,结合标签检索能力还可实现语音、证件照片检索,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非结构化数据。同时,SandStone MOS还支持与Hadoop、Spark等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接,一套存储即可满足企业数据存储、管理和挖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