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机器字长和内存容量的区别
机器字长指的是电脑每次处理数据的二进制位数,因为电脑内部处理的数据都是二进制形式,那么机器字长越长,那么每次处理的位数越多,从而电脑的精度高,速度快。内存容量指的是内存条的容量,它主要用来存放临时数据,就是我们在处理数据时没保存之前都是放在内存中,那么内存越大,能存放的临时文件就能越多,那么速度就比内存小的快。哪里不懂再问,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B. 字,字节和字长有什么区别
字节(Byte /t/ n. [C])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情况下一字节等于有八位, 也表示一些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和语言字符。 字长:字长是直接用二进制代码指令表达的计算机语言,指令是用0和1组成的一串代码,它们有一定的位数,并分成若干字长段,各段的编码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某台计算机字长为16位,即有16个二进制数合成一条指令或其它信息。16个0和1可组成各种排列组合,通过线路变成电信号,让计算机执行各种不同的操作。 知识拓展:字节和字长的区别 : 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数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节的长度是固定的,而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C. 白中英 计算机组成原理P73例二 为什么字长扩展了,存储容量还不变呢
这里说的容量是以字为单位的吧,字长扩展字数没变。。。但是总的容量其实是变化的
D. 问:什么是位扩展,什么是字扩展
存储芯片的扩展包括位扩展、字扩展和字位同时扩展等三种情况。1、位扩展位扩展是指存储芯片的字(单元)数满足要求而位数不够,需对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进行扩展。例:用1K×4的2114芯片构成lK×8的存储器系统。分析:每个芯片的容量为1K,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容量要求。但由于每个芯片只能提供4位数据,故需用2片这样的芯片,它们分别提供4位数据至系统的数据总线,以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字长要求。设计要点:(1)将每个芯片的10位(1k=2^10)地址线按引脚名称一一并联,按次序逐根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10位。(2)数据线则按芯片编号连接,1号芯片的4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D0-D3,2号芯片的4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D4-D7。(3)两个芯片的端并在一起后接至系统控制总线的存储器写信号(如CPU为8086/8088,也可由和/M或IO/组合来承担)(4)引脚分别并联后接至地址译码器的输出,而地址译码器的输入则由系统地址总线的高位来承担。当存储器工作时,系统根据高位地址的译码同时选中两个芯片,而地址码的低位也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从而选中它们的同一个单元。在读/写信号的作用下,两个芯片的数据同时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或者同时将来自数据总线上的字节数据写入存储器。2、字扩充字扩展用于存储芯片的位数满足要求而字数不够的情况,是对存储单元数量的扩展。例:用2K×8的2716A存储器芯片组成8K×8的存储器系统分析:由于每个芯片的字长为8位,故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字长要求。但由于每个芯片只能提供2K个存储单元,故需用4片这样的芯片,以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容量要求。设计要点:同位扩充方式相似。(1)先将每个芯片的11(2*2^10)位地址线按引脚名称一一并联,然后按次序逐根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11位。(2)将每个芯片的8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D0-D7。(3)两个芯片的端并在一起后接至系统控制总线的存储器读信号(这样连接的原因同位扩充方式),(4)它们的引脚分别接至地址译码器的不同输出,地址译码器的输入则由系统地址总线的高位来承担。当存储器工作时,根据高位地址的不同,系统通过译码器分别选中不同的芯片,低位地址码则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选中它们的相应单元。在读信号的作用下,选中芯片的数据被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3、同时进行位扩充与字扩充存储器芯片的字长和容量均不符合存储器系统的要求,需要用多片这样的芯片同时进行位扩充和字扩充,以满足系统的要求。例:用1K×4的2114芯片组成2K×8的存储器系统分析:由于芯片的字长为4位,因此首先需用采用位扩充的方法,用两片芯片组成1K×8的存储器。再采用字扩充的方法来扩充容量,使用两组经过上述位扩充的芯片组来完成。设计要点:每个芯片的10根地址信号引脚宜接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10位,每组两个芯片的4位数据线分别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高/低四位。地址码的A10、A11经译码后的输出,分别作为两组芯片的片选信号,每个芯片的控制端直接接到CPU的读/写控制端上,以实现对存储器的读/写控制。当存储器工作时,根据高位地址的不同,系统通过译码器分别选中不同的芯片组,低位地址码则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组,选中它们的相应单元。在读/写信号的作用下,选中芯片组的数据被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或者将来自数据总线上的字节数据写入芯片组。
E. 存储器的扩展方式哪三种
存储器的扩展方式有字扩展、位扩展、字位同时扩展。存储器芯片与单片机扩展连接具有共同的规律。即不论何种存储器芯片,其引脚都呈三总线结构,与单片机连接都是三总线对接。另外,电源线接电源线,地线接地线。
目前生产的存储器芯片容量有限,在字数或字长方面与实际存储器要求有所差距,所以要在字向与位向两方面进行扩充,才能满足实际存储器的要求。
cpu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时,首先由地址总线给出地址信号,然后再发出有关进行读操作与写操作的控制信号,最后在数据总线上进行信息交换。
(5)字长扩展和字存储容量扩展区别扩展阅读:
存储器的扩展技术:
总片数=总容量/(容量/片)。
例:存储器容量为8K×8b,若选用2114芯片(1K×4b),则需要的芯片数为:(8K×8b)/(1K×4b)=16(片)。
(1)位扩展。
只在位数方向扩展(加大字长),而芯片的字数和存储器的字数是一致的。即b前面不一样,K前面保持一样。
例:用64K×1b的SRAM芯片组成64K×8b的存储器,所需芯片数为:(64K×8b)/(64K×1b)=8(片)。
位扩展的关键就是将两个存储芯片当成一个存储芯片来用,让两个存储芯片同时工作,同时被选中,同时做读操作,同时做写操作,要想保证同时,就是把两个芯片的片选,用相同的信号进行连接。
(2)字扩展。
仅在字数方向扩展,而位数不变。即K前面不一样,b前面保持一样。
例:用16K×8b的SRAM组成以64K×8b的存储器,所需芯片数为:(64K×8b)/(16K×8b)=4(片)。
(3)字和位同时扩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位扩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字扩展
F. 字扩展与位扩展
位扩展:当主存储器的字长与单个存储芯片的字数相同而位数不相同时,可采用位扩展方式来组织 多个存储芯片构成主存储器。
字扩展:当主存储器的字长与单个存储芯片的字长相同而字数不相同时,可采用字扩展方式来组织多个存储芯片构成主存储器。
G. 微机原理总的存储器字扩展问题
存储芯片的扩展包括位扩展、字扩展和字位同时扩展等三种情况。
1、位扩展
位扩展是指存储芯片的字(单元)数满足要求而位数不够,需对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进行扩展。
例: 用 1K × 4 的 2114 芯片构成 lK × 8 的存储器系统。
分析: 每个芯片的容量为 1K ,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容量要求。但由于每个芯片只能提供 4 位数据,故需用 2 片这样的芯片,它们分别提供 4 位数据至系统的数据总线,以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字长要求。
设计要点 :
(1) 将每个芯片的 10 位(1k=2^10)地址线按引脚名称一一并联,按次序逐根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 10 位。
(2) 数据线则按芯片编号连接,1 号芯片的 4 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 D0 -D3 , 2 号芯片的 4 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 D4 -D7 。
(3) 两个芯片的 端并在一起后接至系统控制总线的存储器写信号(如 CPU 为 8086/8088,也可由 和 /M 或 IO / 组合来承担)
(4) 引脚分别并联后接至地址译码器的输出,而地址译码器的输入则由系统地址总线的高位来承担。
当存储器工作时,系统根据高位地址的译码同时选中两个芯片,而地址码的低位也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从而选中它们的同一个单元。在读/写信号的作用下,两个芯片的数据同时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或者同时将来自数据总线上的字节数据写入存储器。
2 、字扩充
字扩展用于存储芯片的位数满足要求而字数不够的情况,是对存储单元数量的扩展。
例 : 用 2K × 8 的 2716 A存储器芯片组成 8K × 8 的存储器系统
分析:
由于每个芯片的字长为 8 位,故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字长要求。但由于每个芯片只能提供 2K 个存储单元,故需用 4 片这样的芯片,以满足存储器系统的容量要求。
设计要点 : 同位扩充方式相似。
(1) 先将每个芯片的 11(2* 2^10) 位地址线按引脚名称一一并联,然后按次序逐根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 11 位。
(2) 将每个芯片的 8 位数据线依次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 D0 -D7 。
(3) 两个芯片的 端并在一起后接至系统控制总线的存储器读信号(这样连接的原因同位扩充方式),
(4) 它们的 引脚分别接至地址译码器的不同输出,地址译码器的输入则由系统地址总线的高位来承担。
当存储器工作时,根据高位地址的不同,系统通过译码器分别选中不同的芯片,低位地址码则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选中它们的相应单元。在读信号的作用下,选中芯片的数据被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
3 、同时进行位扩充与字扩充
存储器芯片的字长和容量均不符合存储器系统的要求,需要用多片这样的芯片同时进行位扩充和字扩充,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例 : 用 1K × 4 的 2114 芯片组成 2K × 8 的存储器系统
分析: 由于芯片的字长为 4 位,因此首先需用采用位扩充的方法,用两片芯片组成 1K × 8 的存储器。再采用字扩充的方法来扩充容量,使用两组经过上述位扩充的芯片组来完成。
设计要点 : 每个芯片的 10 根地址信号引脚宜接接至系统地址总线的低 10 位,每组两个芯片的 4 位数据线分别接至系统数据总线的高 / 低四位。地址码的 A 10 、 A 11 经译码后的输出,分别作为两组芯片的片选信号,每个芯片的 控制端直接接到 CPU 的读 / 写控制端上,以实现对存储器的读 / 写控制。
当存储器工作时,根据高位地址的不同,系统通过译码器分别选中不同的芯片组,低位地址码则同时到达每一个芯片组,选中它们的相应单元。在读 / 写信号的作用下,选中芯片组的数据被读出,送上系统数据总线,产生一个字节的输出,或者将来自数据总线上的字节数据写入芯片组。
H. 字、字节和字长有什么区别
字长、字节、字、字位的区别:
(1)概念不一样
同一时间处理二进制数位数叫字长,字长是直接用二进制代码指令表达的计算机语言。
字节(Byte )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情况下一字节等于八位,也在一些计算机编程语言中表示数据类型和语言字符。
在计算机领域, 对于某种特定的计算机设计而言,字是用于表示其自然的数据单位的术语。在这个特定计算机中,字是其用来一次性处理事务的一个固定长度的位(bit)组。
字位,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之为字位(bit,又称比特)。
(2)储存单位大小不同
字位 :最小的存储单位(可以容纳0和1其中之一)
字节 :常用的计算机存储单位。1字节 = 8 位(这是字节的标准定义)
字 :即机器字长,是自然的存储单位。计算机是多少位的,一个字就又多少位。(如64位的机器,一个机器字长就是64位)
(8)字长扩展和字存储容量扩展区别扩展阅读
计算机存储单位一般用bit、B、KB、MB、GB、TB、PB、EB、ZB、YB、BB、NB、DB……来表示。
位 bit (比特)(Binary Digits):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 0 或 1,最小的存储单位。[英文缩写:b(固定小写)]
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B),最常用的单位。
一个数位组是数个二进位的组合。早期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数位组含有的二进位数目不尽相同。 但目前数位组在应用上已经统一,即,一个数位组通常由8个二进位组成。16个二进位合成一个字(word). 32个二进位构成一个复字(double words)。
字节又被译为“字节”,即是在电脑内一个英文字所占的最基本单元,而一个中文字是占两个字节的。
参考资料
网络-字长
网络-字节
网络-字
网络-字位
网络-存储单位
I. 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指令字长分别是什么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存储一串二进制代码(存储字),这串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存储字长,存储字长可以是8位、16位、32位等。
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用存储器中存储地址寄存器MAR的编址数与存储字位数的乘积表示。
指令字长:是指机器指令中二进制代码的总位数,指令字长取决于从操作码的长度、操作数地址的长度和操作数地址的个数,不同的指令的字长是不同的。
(9)字长扩展和字存储容量扩展区别扩展阅读:
为了适应指令和数据字长的可变性,其长度不由存储字长来确定,而由字节的个数来表示。1个字节(Byte)被定义为由8位(Bit)二进制代码组成。
随着存贮信息量的增大,有更大的单位表示存贮容量单位,比吉字节(GB, gigabyte)更高的还有:太字节(TB ,terabyte)、PB(Petabyte)、EB(Exabyte)、ZB(Zettabyte)和YB(yottabyte)等。
一台机器的指令系统可以采用位数不同的指令,即指令的字长是可变的,如单字长指令、多字长指令。
J. 存储器容量扩充方法有哪几种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字扩展与位扩展,但是它们两个合起来才是一种完整的存储器扩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