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校做录播教室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有什么实际的价值
一、录播系统简介:
录播系统可以把现场摄录的视频、音频、电子设备的图像信号进行整合同步录制,生成标准化的流媒体文件,用于对外直播、存储、后期编辑、点播。
二、录播系统的应用领域:
教育行业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传播(如精品课程、微格教学、公开课等)、公检法数字法庭数字审讯、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数字多媒体报告厅或会议室的建设、视频会议录播、企业培训和多媒体知识库建设等。
录播系统有助于推动各行业多媒体资源生成、传播和管理,形成社会经济效益。
详细点讲呢, 对课程的全部录制,制作成MP4或者别的文档,可以通过后台直接在校园网上看直播,或者是在网络上观看,可以对优秀老师的教学录制然后其余老师学习或者是学生可以自己在温习一遍老师讲的课程。四个摄像头主要是对老师的一个远景还有特写,学生的两支摄像头也是一个远景一个特写。让可让更科学化,简单化。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现在有些重点学校如果想晋升学校教学等级的话必须要装录播系统。教育局就是这么指定的。
Ⅱ 中小学录播室需要哪些设备大约需要多少经费
中小学录播室需要:摄像机、视音频调音台、音响、电脑、DVD刻录机、电视机或投影机、录音机、光盘等。经费多少,取决于配置的档次高低。低档3W左右。中档6-10W。高档30W以上。
Ⅲ 录播教室录好课从哪里考出来
只需要用u盘把文件拷贝出来就可以了,录播室的视频是在主机上的
录播系统能将授课或演讲者之影像(Video)、声音(Audio)及上课讲义(VGA),以硬件设备方式即时记录成标准的网络格式,并通过网络及服务器同步直播。观众以IE及Mediaplayer即可收看现场影音及图文内容。当演讲结束立即可将内容刻录成光盘保存或存放于服务器中,提供随选点播(VOD)服务。
系统可将视频、音频及计算机屏幕同步录制到单个文件中。支持多路信号任意组合,最高支持8路高清视频信号或VGA信号的任意组合录制。
Ⅳ 我们学校的录播教室用的录播服务器怎么不是IBM、DELL、联想万全等牌子呢不知道会不会出问题
随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开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推动了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精品课程建设已成为各大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录播系统成为主要的方式。该系统应用了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协同控制录制机、摄像机、拾音器、调音台等现代视听设备,营造出现代化多媒体视听教学环境。使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和利用,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充了教学资源,减轻了工作学生跟踪拍摄及教师讲课的劳动强度。此外,声像并茂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更易于领会接受授课内容,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但是当前录播教室存在的几个问题却非常困扰使用单位。
第一、基本都在采用录播服务器来录制和存储数据。各商家的录播服务器大都来自散件市场的零配件自己组装的工控机,各方面性能和传统的IBM、HP、联想等专业服务器品牌有非常大的差距,把非常重要的课件数据由这些服务器来处理冒比较大的风险;
第二、基本都在采用WEB(IE)直接访问录播服务器的方式来进行直播,这类直播对服务器和网络的性能要求非常高,有10人左右看直播就有可能彻底让服务器宕机让网络堵塞。更重要的是录播服务器由于还在同步进行录制的数据处理这时候远程访问会加大服务器宕机的风险,影响课程的录制。由于采用的是远程直接访问视频对网络带宽压力非常大,通常大型专网才能容纳不到十人访问,在远程用户访问同时其他网络工作全部停止。商家保证的100人以上的远程直播、点播只存在理论可能。
第三、基本都在采用录制各路视频源、VGA源的方式形成多个视频文件,再由后期进行编辑,增加工作的负担。
因为学校经常遇到下列情况:
教师考评,来自外校和教育系统领导无法在上课结束直接拿走课堂视频。
校外学生来听课,比如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等模式
第四、由于当前的录播服务器采用的基本是硬件工控机+软件压缩编码的方式,视频流非常大,需要网络上行和下行一样宽度,所以系统运行基本都需要专网(或VPN),离开大型专网,所有的数据传输和录制都无法运行,这样让户外和校外的现场教学变成不可能了,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3G、无线、ADSL)显示多种教学模式。
这些隐患都是当前录播服务器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怎么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功能上的飞跃呢?我了解到仁业有一款方案是可以把现有的录播教室升级成编录播云教室。把上课过程录制下来(一般有一台或多台摄像机和PPT、课件等电脑屏幕信息)并编辑上字幕、标示等切换形成完整的视频文件在课堂结束就可以方便学生拷走或直接就能在点播页面看到编辑好的精品课。同时通过多用户智能流的技术实现海量用户在内网或外网直接访问收看上课过程。我想这种方式可能录播教室是未来的方向。
Ⅳ 录播课程可以存储到哪里
很多在线教育平台,都支持老师把录播课程放到平台上,这样既方便学生下载观看,也方便对课程进行整理分类,利于老师的管理工作。我建议你把视频上传到esoho教育云,那里不但收费便宜,而且也能确保视频安全。我的回答不知你是否满意?
Ⅵ 录播系统录制的课如何存到存储服务器
如果是佳美迅的话可以直接设置保存路径到指定存储服务器位置的
Ⅶ 录播教室里怎样保存主播外的其它视频
录播主机都有硬盘也可以支持外部存储
Ⅷ 录播室对教学的好处
录播室,可以把自己的课保存下来,以后教学可以使用。也可以让学生回家复习用。
Ⅸ 学校为什么需要建录播教室有什么规定吗
教育技术和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的最好路径和抓手,是中国未来教育的大方向大趋势,而自动录播教室的建设又是各级教育部门资源建设及学校之间帮扶互助的有效解决途径,对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如此,录播教室的搭建是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三通两平台五课堂”的重要建设内容。政策上的鼓励,经济上的扶持都是为了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所以,搭建录播教室是很有必要的。更多录播教室参考资料来自:www.newwide.cn 或 www.crazytv.cn
Ⅹ 录播教室设备的构成都有哪些
建设校园电视台对未来教学的重要性
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开放性、交互式的多媒体视频教学逐步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数字化校园电视台的建立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学习的能力,并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互动式的视像网络教学平台。另外校园电视台可以让学校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对学校重大事件进行记录宣传,请学校里面各个系的佼佼者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以供同学和老师观摩共同学习等等。
1、系统设备和结构需求
校园电视台是主要服务于学校学生实训,精品课程采编、直播、存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项目。在网络设计中,操作应直观简单,具有课程节目制作快捷方便的特点。应保证系统具有较先进的存储技术,并保证系统的高性价比。使整个系统经济、高效、可靠的运行,并且整个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简便、低成本的升级扩展性能。
2、业务需求
系统设计需求满足学校实训教学使用,另外满足整个学校的精品课程录制、编辑制作、演播导播、录播及现场直播的需要。
方案设计
1、设计目标
校园电视台工程的建设目标是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充分调动潜能、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指导思想,力争成为反映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的艺术舞台,成为积极向上、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校园媒体。在节目生产制作流程上,达到无带、高效、便捷化。
(1)合理性:
在这个素质教育的时代里,学校教育的好坏将与学生的校园自我锻炼机会多少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校电视台将为学生带来很多的锻炼机会,这些机会覆盖于编辑、策划、组织、主持、采访、拍摄、制片、设计能力等方面,它们将大大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对学生们的未来起到一定影响。
(2)隐形价值:
为学校的管理做宣传,帮助学校更好的管理学生;校园电视台将成为学生、老师和领导们沟通的桥梁,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校园电视台将以宣传校园新闻、文化、学生生活为主,同时帮助校园组织做宣传工作等,以此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学校,参与学校活动与组织,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校园电视台的栏目将在某些方面起到教育意义;可以宣传诸如学生就业指导等内容,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
2、设计原则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设计方案拟将校园网、内部有线电视网、录课教室互联网联通,实现在各办公室或教室内的终端计算机上可以直接收看各教室内教学过程的现场直播,各教育频道的实时节目,内部视频服务器上已录制保存的节目,和校园电视台播放设备播放的音像资料,亦可在各教室的电视上收看相关节目,必要时还可实现对互联网上直播相关节目。以期达到视频教学资源高效传输,为教师学习提供较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
建立学校优秀、骨干教师课程库,完成学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录制,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录制。实现课堂教学直播。通过网络把教学或实验室的活动和课程向全校实况转播或直播。教务处进行教学评估、评比,通过网络管理监控更方便、准确、客观。
搭建相互观摩、借鉴的网络平台,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建立电子阅览室,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享受名师资源的最佳的主动学习环境。
会议及学术报告的录制和直播,实现局域网、校园网同步直播,会议结束能立即刻录光盘。方便学校重要课程留存档案和兄弟学校之间的资料交流。结合以上设计原则,在对该系统进行结构设计时兼顾以下几点:
2.1先进性
从现场节目录制、直播、存储,到后期节目的采集、上载、编辑、直播均采用了无带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时效性,避免在上载、制作、下载过程中多磁带复制造成的时间浪费。全高清设备的使用满足三到五年内设备的先进性,符合国家三网融合,全高清,全接口的高标准要求。
2.2兼容性
从核心的摄像设备,到现场导播切换系统,再到后期非线性课件制作系统,都可以对全格式的高/标清视音频资料做到无缝兼容。
2.3扩展性
视频切换系统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考虑学校拍摄设备的多样性,同时考虑到非线性课件制作系统即将承受更大的节目制作、存储量,并力求做到在系统结构基本不变、现有设备基本无须替换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大存储容量及高带宽大幅度增长的需求,我们提供专用外挂磁盘阵列存储系统来为素材存储使用保驾护航。
2.4安全性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系统的关键,在系统构建硬件方面,应采用并发技术及相应的存储等技术。非线性课件制作系统可实时采集素材进行编辑,硬盘录像机则可作为素材存储用,以备后期重新编辑的需要。
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