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数是( )
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数是13。
1k=1024=2的10次方,8k=1k*8=1k*2三次方,10加3等于13。
cpu在内存或硬盘里面寻找一个数据时,先通过地址线找到地址,然后再通过数据线将数据取出来。 如果有32根,就可以访问2的32次方的字节,也就是4GB。
(1)某存储器芯片有32根扩展阅读
传输原理
TXWAKE位的值被放置到地址位,在发送期间,当SCITXBUF寄存器和TXWAKE分别装载到TXSHF寄存器和WUT中时,TXWAKE清0,且WUT的值为当前帧的地址位的值.因此,发送一个地址需要完成下列操作:
1、TXWAKE位置1,写适当的地址值到SCITXBUF寄存器。当地址值被送到TXSHF寄存器又被移出时,地址位的值被作为1发送。这样串行总线上其他处理器就读取这个地址。
2、TXSHF和WUT加载后,向SCITXBUF和TXWAKE写入值(由于TXSHF和WUT是双缓冲的,它们能被立即写入)。
3、TXWAKE位保持0,发送块中无地址的数据帧。
Ⅱ 若CPU地址线为32根,则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最大容量是______________。 A.1M B.256M C1G D.4G
地址总线宽度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简单地说就是CPU到底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16位的微机我们就不用说了,但是对于4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4GB)的物理空间
Ⅲ 某72个引脚的内存条,其数据线引脚为32根,内存条上的动态存储器为2M×36共4片,故计算机内存总量为( )M
这个问题是一个电脑原理问题,
一:每台电脑都有他自身所能才承载内存,但这个内存电脑不会完全的利用,它会将其中的一部分单独的划分出来。
二:每台电脑也会在电脑原有的内存上自主地虚拟一部分的内存来为电脑分析数据一个计算分析平台。
所以,最后你看到的比你想象中的要少上很多。
Ⅳ 计算机组成原理问题
最终组成的
存储器
是:2M*32
则:这个存储器是:按字
编址
(1个字是32位)
则:地址总
线条
数:32根,所以:
数据寄存器
(MDR)的位数32位
因2M=2^21,所以地址线条数:21根,所以地址寄存器(MAR)是21位
Ⅳ 帮我解答下问题
这不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嘛
Ⅵ 汇编:寻址能力以及读取数据能力的单位问题(初级)
寻址时,以8bit的一个字节为基本管理单位,表示字节是管理的最小单元,可以对指定的一个字节内容进行数据操作(读取内容,改写内容)。程序指令不能按更小的数据单位比如半个字节或一个bit进行操作。
但这并不表明每一次操作必须只操作一个字节,而不能对多个字节同时操作。
打个比方:
在有四个泳道的泳池边,一个班级的学生练习游泳。这时的管理方法就是每4个学生一组,一组一组地下水,这样的学习和指导效率显然比只用一个泳道只指导一个学生要高几倍。
计算机运行时,程序指令大多数是顺序、连续执行的(转移类的指令只占总指令数的20%左右),大多数的数据也是用数组或连续存储方式靠在一起存储的。这被称为指令和数据的局域性特征。
利用CPU内部的队列式缓存,读取某一字节时顺便将附近的几个字节也读到CPU内,这些附加的字节有很大的概率(80%以上)可以被接下来的程序指令用到,使得内存访问的次数大幅度减少(内存访问是耗时最多、最影响CPU效能发挥的操作),程序的实际运行速度可以大幅度提高,CPU的运算速度可以更充充分地发挥。
将这种每次读取2字节(16位CPU)或4字节(32位CPU)的方式固定地用硬件实现,硬件结构也更简单,硬件效率更高。
所以,CPU在进行内存访问时,总是会充分利用数据总线,同时读写多个字节,而不逐字节读写。
Ⅶ 单片机习题解答
185. ORG 0000H
AJMP 0040H
ORG 0040H
MOV SP,#00H当执行完左边的程序后,PC的值是( C )
(A)0040H (B)0041H (C)0042H (D)0043H
186. 对程序存储器的读操作,只能使用( D )
(A)MOV指令 (B)PUSH指令 (C)MOVX指令(D)MOVC指令
187.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至少应有一条( D )
(A)传送指令(B)转移指令(C)加法指法(D)中断返回指令
188. 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应是( A )
(A)98H (B)84H (C)42 (D)22H
189. D MCS-51在响应中断时,下列哪种操作不会发生( A ).
(A)保护现场 (B)保护PC (C)找到中断入口 (D)保护PC转入中断入口
190. 用MCS-51串行接口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应选择( A )
(A)方式0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3
191. MCS-51有中断源( A )
(A)5个 (B)2个 (C)3个 (D)6个
192. MCS-51响应中断时,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必须的( D )
(A)当前指令执行完毕 (B)中断是开放的
(C)没有同级或高级中断服务 (D)必须有RETI指令
193.使用定时器T1时,有几种工作模式( C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94. 计算机在使用中断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时,保护现场的工作方式应该是( C )
(A)由CPU自动完成 (B)在中断响应中完成功之路
(C)应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 (D)在主程序中完成
195. .下面哪一种传送方式适用于处理外部事件( C )
(A)DMA (B)无条件传递进 (C)中断 (D)条件传递
196. 6264芯片是( B )
(A)EEPROM (B)RAM(C)FLASH ROM (D)EPROM
197.用MCS-51用串行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选择( A )
(A)方式0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3
198.使用8255可以扩展出的I/O口线是( B )
(A)16根 (B)24根 (C)22根 (D)32根
199. 当8031外出扩程序存储器8KB时,需使用EPROM 2716( C )
(A)2片 (B)3片 (C)4片 (D)5片
200. 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线是( C )
(A)11根 (B)12根 (C)13根 (D)14根
201. MCS-51外扩ROM,RAM和I/O口时,它的数据总线是( A )
(A)P0 (B)P1 (C)P2 (D)P3
202. 当使用快速外部设备时,最好使用的输入/输出方式是( C )
(A)中断 (B)条件传送 (C)DMA (D)无条件传送
Ⅷ 某存储芯片有数据线32根,地址线30根,则其存储容量有多少GB
30条地址编码线可以编码2^30个存储单元
32条数据线,说明每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字长为32位
则存储容量=2^30*32=2^35bit(位)=2^32B=2^22KB=2^12MB=2^2GB=4GB
Ⅸ 某存储器芯片有地址12根,数据线16条。存储容量是多少怎么算就步骤
主存容量为8KB。
ram芯片的存储容量 =地址线条数×数据线的条数bit = 字数(存储单元个数)×字长。
地址线12根,表示能指示2^12个内存单元;而数据线16根,表明通过数据线每次可以传送16位(每根线每次只能传送1位),即2B(16bit= 2*8bit = 2B),那么可以理解为内存单元的大小等同于数据线每次的传送位数,同样为2B,所以主存容量为2^12*2B=8KB。
(9)某存储器芯片有32根扩展阅读:
每一千个字节称为1KB,注意,这里的“千”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1000,而是指1024。即:1KB=1024B。但如果不要求严格计算的话,也可以忽略地认为1K就是1000。 4)。
每1024个KB就是1MB(同样这里的K是指1024),即:1MB=1024KB=1024×1024B=1,048,576B这是准确的计算。如果不精确要求的话,也可认为1MB=1,000KB=1,000,000B。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存储产品生产商会直接以1GB=1000MB,1MB=1000KB ,1KB=1000B的计算方式统计产品的容量,这就是为何买回的存储设备容量达不到标称容量的主要原因(如320G的硬盘只有300G左右)
每1024MB就是1GB,即1GB=1024MB,例如一张软盘是1.44MB、一张CD光盘是650MB、一块硬盘是120GB。一篇10万汉字的小说,如果我们把存到磁盘上,需要占用100,000汉字=200,000B=200,000B÷1024≈195.3KB≈195.3KB÷1024≈0.19MB。
Ⅹ 某储存芯片共有32根地址线,求储存容量
大约是这个样子,我们知道8位会具有256个二进制量。把四个8位连乘就会得到你想看到的结果256×256×256×256=储存容量。这是理论值实际会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