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拆分数据存储器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拆分数据存储器

发布时间: 2022-06-23 07:58:04

A. 请教:如何给存储数据的硬盘分区

用这个软件就行了,它就有这个功能(即调整分区大小功能),就算D盘有数据它也会帮你把这些数据自动安全转移到分区后的D盘或E盘。 DiskGenius 4.0.1 专业版破解版(全功能绿色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712241c010198g2.html 下载地址 http://www.gxp.cc/file-2127769.html DiskGenius是一款集磁盘分区管理与数据恢复功能于一身的工具软件。DiskGenius 4.0.1 专业版破解版由微笑一刀破解,运行即为注册版本。 DiskGenius除具备基本的分区建立、删除、格式化等磁盘管理功能外,还提供了强大的已丢失分区搜索功能、误删除文件恢复、误格式化及分区被破坏后的文件恢复功能、分区镜像备份与还原功能、分区复制、硬盘复制功能、快速分区功能、整数分区功能、分区表错误检查与修复功能、坏道检测与修复功能。支持GUID分区表,支持各种硬盘、存储卡、虚拟硬盘、RAID分区。支持VMWare虚拟硬盘,支持FAT12/FAT16/FAT32/NTFS/EXT3文件系统。 V4.0.1 更新内容: 1、增加分区大小无损调整功能(包括扩大、缩小、拆分等)。 2、在当前已经选择了一个分区的情况下执行新建分区命令时自动调用调整分区大小功能,以便从当前分区拆分出一个新分区来。 3、加快了已丢失分区的搜索速度。 4、备份与还原系统分区时,如果可以启动到DOS版,则改为在DOS下自动完成操作。 5、搜索丢失的分区时,忽略搜索到的分区后,如果打开了预览窗口,则将其关闭,以防止出现异常。 6、更正不能在LVM逻辑卷上执行文件恢复的问题。 7、更正格式化FAT分区时,有时候簇大小会超过128个扇区的问题。 8、更正在Win2003下,将空白MBR磁盘转换到GPT磁盘后,保存分区表后又回到MBR格式的问题。 9、纠正恢复已删除的文件后,未过滤掉正常文件的显示的问题。 10、纠正恢复NTFS压缩文件时,复制文件出错后无法继续复制其它文件的BUG。 11、纠正磁盘分区克隆、备份还原分区等功能可能异常中断的问题。 12、纠正按扇区克隆GPT磁盘后,目标盘只剩一个MBR保护分区的BUG。 13、纠正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完整加载FAT32分区中的文件的问题。 14、纠正存在多个磁盘时,可能无法重启进入DOS版的问题。 15、纠正在恢复FAT32分区的误删除文件时,无法复制大于一个簇大小的文件的问题。 16、纠正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Windows PE下,软件无法正常启动的问题。 17、纠正在拆分分区操作过程中,将后部空间改为“保持空闲”后,再用鼠标调整时又自动变成新建分区的问题。

记得采纳啊

B. 51eeprom如何拆分可以存储大于256字节的数

这是用户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你需要自行将大块数据拆分,按照EEPROM的页面大小(典型32字节)进行拆分,并分别按页擦写。

C. 数据库为什么要分库分表

1 基本思想之什么是分库分表?
从字面上简单理解,就是把原本存储于一个库的数据分块存储到多个库上,把原本存储于一个表的数据分块存储到多个表上。
2 基本思想之为什么要分库分表?


据库中的数据量不一定是可控的,在未进行分库分表的情况下,随着时间和业务的发展,库中的表会越来越多,表中的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大,相应地,数据操作,增
删改查的开销也会越来越大;另外,由于无法进行分布式式部署,而一台服务器的资源(CPU、磁盘、内存、IO等)是有限的,最终数据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
数据处理能力都将遭遇瓶颈。
3 分库分表的实施策略。

分库分表有垂直切分和水平切分两种。
3.1
何谓垂直切分,即将表按照功能模块、关系密切程度划分出来,部署到不同的库上。例如,我们会建立定义数据库workDB、商品数据库payDB、用户数据
库userDB、日志数据库logDB等,分别用于存储项目数据定义表、商品定义表、用户数据表、日志数据表等。
3.2
何谓水平切分,当一个表中的数据量过大时,我们可以把该表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例如userID散列,进行划分,然后存储到多个结构相同的表,和不同的库
上。例如,我们的userDB中的用户数据表中,每一个表的数据量都很大,就可以把userDB切分为结构相同的多个userDB:part0DB、
part1DB等,再将userDB上的用户数据表userTable,切分为很多userTable:userTable0、userTable1等,
然后将这些表按照一定的规则存储到多个userDB上。
3.3 应该使用哪一种方式来实施数据库分库分表,这要看数据库中数据量的瓶颈所在,并综合项目的业务类型进行考虑。
如果数据库是因为表太多而造成海量数据,并且项目的各项业务逻辑划分清晰、低耦合,那么规则简单明了、容易实施的垂直切分必是首选。

如果数据库中的表并不多,但单表的数据量很大、或数据热度很高,这种情况之下就应该选择水平切分,水平切分比垂直切分要复杂一些,它将原本逻辑上属于一体
的数据进行了物理分割,除了在分割时要对分割的粒度做好评估,考虑数据平均和负载平均,后期也将对项目人员及应用程序产生额外的数据管理负担。
在现实项目中,往往是这两种情况兼而有之,这就需要做出权衡,甚至既需要垂直切分,又需要水平切分。我们的游戏项目便综合使用了垂直与水平切分,我们首先对数据库进行垂直切分,然后,再针对一部分表,通常是用户数据表,进行水平切分。
4 分库分表存在的问题。

4.1 事务问题。
在执行分库分表之后,由于数据存储到了不同的库上,数据库事务管理出现了困难。如果依赖数据库本身的分布式事务管理功能去执行事务,将付出高昂的性能代价;如果由应用程序去协助控制,形成程序逻辑上的事务,又会造成编程方面的负担。
4.2 跨库跨表的join问题。
在执行了分库分表之后,难以避免会将原本逻辑关联性很强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的表、不同的库上,这时,表的关联操作将受到限制,我们无法join位于不同分库的表,也无法join分表粒度不同的表,结果原本一次查询能够完成的业务,可能需要多次查询才能完成。
4.3 额外的数据管理负担和数据运算压力。

外的数据管理负担,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数据的定位问题和数据的增删改查的重复执行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解决,但必然引起额外的逻辑运算,例如,对于
一个记录用户成绩的用户数据表userTable,业务要求查出成绩最好的100位,在进行分表之前,只需一个order
by语句就可以搞定,但是在进行分表之后,将需要n个order
by语句,分别查出每一个分表的前100名用户数据,然后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合并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D. 我电脑两个硬盘,怎么样把没有系统的硬盘格式化做成两个存储区,求高手指点。

右键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就能看到你的硬盘了。磁盘0是你的系统所在的磁盘。磁盘1就是没有系统的盘了。在右边

我这个盘的CDEF那里。右键就能分区了。如果已经分好一个单独的分区那就右键删除分区。然后新建分区。扩残磁盘分区(这里注意。第一次分扩展的时候,全部分完。不要留)。然后再对绿色的这里扩展分区右键建立新分区,这时候就可以按照你所想的分成2个逻辑分区了。

E. 一个文件可以拆分存放到基本磁盘的不同分区吗

可以。
数据存储在硬盘的时候都以簇位单位簇的配置Windows9x/Me系统中常用的文件簇通常为FAT16或者FAT32格式比如一个256M的硬盘空间可以有数种配置簇的方式:簇大小=4KB:256MB/4KB=655356个簇簇大小=8KB:256MB/8KB=32768个簇簇大小=16KB:256MB/16KB=16384个簇簇大小=32KB:256MB/32KB=8192个簇对于WindowsNT/2000/XP特有的NTFS文件系统来说,虽然也是采用簇方式来存储数据,但它却和FAT16/FAT32有着明显的不同。当分区空间大于2GB的时候,无论硬盘有多大,簇的大小一律维持在4KB。由于簇容量小,所以无论存储何种类型的文件都不会浪费太多的硬盘空间,这也使得整个硬盘的空间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F. 如何拆分fusion drive

自从一个月前在官网订Mac Mini时头脑发热选配了1T Fusion Drive后,就一个劲儿的后悔。Fusion Drive相当好用,从按下电源键到进入桌面只需要8-9秒,开启常用的程序也可以说是秒开,日常使用几乎听不到HDD启动的声音……

可惜这么多优点只能在os X下实现,用Boot Camp助理装Win7时就能发现,分区只能放在HDD那部分。也就是说哪怕os X只占用了不到20G空间,也只能将最多1T空间分给Boot Camp,最前面的128G空间(也就是SSD容量)只能是os X的。硬着头皮在HDD下分区装了Win7,发现使用感觉和os X差距过大,干什么都无比缓慢。

于是果断搜帖子,发现了拆分Fusion Drive为两块独立硬盘的各种方法,包括官网上的教程。可一个一个依次实施后,发现没一个能真正剥离原配Fusion Drive的,只要安装os X,还是自动把两块硬盘合二为一。
折腾了快一个月后,终于得到高人Kfram点拨,学会了真正拆分原配Fusion Drive的方法。赶紧把整个过程写下来,一是防着自己以后忘掉,二是万一有人需要可以参考;我知道这个教程含金量极低,希望老鸟勿喷,谢谢。

第一步,在原配os X中接入移动硬盘运行Time Machine备份一次系统。注意不要把数据量大的图片、音乐什么的都备份进去,只备份基本系统就行了,占地方的个人数据可以直接拖进移动硬盘保存的;保证Time Machine一次备份的占用空间不超过20G就可以了。

第二步,重新开机,在“咣”声后按option键,屏幕有反应后选择从移动硬盘(也就是彩色的那个)启动,随后会进入恢复模式界面。

第三步,在恢复模式主界面中顶栏右起第二个下来菜单中选择启动终端。

第四步,在弹出的终端窗口内直接输入:diskutil cs list,然后回车;出现一屏内部存储器信息。在第三行能看到:+--Logical Volume Group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都是16进制字符,统统复制下来备用。

第五步,再次在终端窗口中输入:diskutil cs delet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这么多个X当然就是刚才复制的了,直接粘贴了事;回车后耐心等待半分钟,原配的Fusion Drive就被拆开了。

第六步,最后在终端窗口中输入:exit,然后回车。终端界面会出现logout [Process completed];完事大吉,关闭终端,回到恢复模式界面。

第七步,最关键的一部,我栽在这里至少10天。千万不要进入磁盘工具查看硬盘拆分的如何,一进去就会被迫按原厂方式修复成一块Fusion Drive了。要坚信自己已经拆开了两块硬盘,直接进入“使用Time Machine恢复系统”界面,按步骤一步一步恢复即可,一定要按容量选好恢复到哪个硬盘哦,小的那个才是SSD。

第八步,Time Machine恢复完后自动进入os X桌面,进入Boot Camp助理,准备好Win7安装镜像文件、4G以上的U盘,按步骤一步步往下走就ok了。关于Boot Camp分区,我是把SSD对等分成了两个,一边60G。

第九步,如果内存很大的话,记得装好Win7后删除休眠文件和页面文件,本来就只有60G的空间,这俩完全没用的文件就占了32G怎么行啊。

行了,完美的双系统终于在Fusion Drive上实现了。还剩下1T的HDD,我格成了HFS系统,因为主力还是要用os X嘛,个人数据都放在HDD上;个别应用需要在Win7下完成的,切换启动只需半分钟不到,就能进入Win7桌面了。拜Boot Camp支撑包所赐,Win7下也可以读取HDD中的信息,不过也只能读了。如果os X和Windows都要经常使用的话,可以考虑把HDD分成两个区,HFS和NTFS各整一个。

我现在的存储架构是:所有的文件都放进一个USB3.0外置的Raid10里,4块2T西数绿盘组成了4T容量,安全又高速。近期常用的文件复制进Mac Mini内置的HDD中,方便随时调用。(其实调用Raid10中的文件比调用内置HDD快了一倍不止,可惜Raid10有点吵,大半夜开久了听着有些头疼。)另外还有一块西数2.5寸的2T移动硬盘,好处是不需要电源线,一根USB3.0就够了;分了HFS和NTFS两个区,分别做为两个系统的备份盘。

之前一直特别后悔选了Fusion Drive没选256SSD,现在感觉好多了,至少拆完后两个系统都是飞速,还多了一个内置的存贮盘,偶尔拿着饭盒出门还是要比只内置SSD的方便一点。

还有,如果有一天,彻底投入了os X的怀抱,再也不打算用Windows了,如何恢复Fusion Drive呢。非常简单,还是进入恢复模式界面,进入磁盘工具,一切就自动整合了,然后再用Time Machine恢复一下系统,完全搞定。

G. 建立的quartus2工程做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存到ram中,ram内存不足,想分割出一部分SDRAM做数据存储

注释一部分无用代码,一些ipcore尽量逻辑资源搭建,实在不行就减少采集数据线数

H. 数据库水平拆分是在单库中拆出多个表,每个表是表名+规则。还是分出多个库,每个库是库名+规则,表名不变

1 基本思想之什么是分库分表?
从字面上简单理解,就是把原本存储于一个库的数据分块存储到多个库上,把原本存储于一个表的数据分块存储到多个表上。
2 基本思想之为什么要分库分表?

数据库中的数据量不一定是可控的,在未进行分库分表的情况下,随着时间和业务的发展,库中的表会越来越多,表中的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大,相应地,数据操作,增删改查的开销也会越来越大;另外,由于无法进行分布式式部署,而一台服务器的资源(CPU、磁盘、内存、IO等)是有限的,最终数据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数据处理能力都将遭遇瓶颈。
3 分库分表的实施策略。

分库分表有垂直切分和水平切分两种。
3.1 何谓垂直切分,即将表按照功能模块、关系密切程度划分出来,部署到不同的库上。例如,我们会建立定义数据库workDB、商品数据库payDB、用户数据库userDB、日志数据库logDB等,分别用于存储项目数据定义表、商品定义表、用户数据表、日志数据表等。
3.2 何谓水平切分,当一个表中的数据量过大时,我们可以把该表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例如userID散列,进行划分,然后存储到多个结构相同的表,和不同的库上。例如,我们的userDB中的用户数据表中,每一个表的数据量都很大,就可以把userDB切分为结构相同的多个userDB:part0DB、part1DB等,再将userDB上的用户数据表userTable,切分为很多userTable:userTable0、userTable1等,然后将这些表按照一定的规则存储到多个userDB上。
3.3 应该使用哪一种方式来实施数据库分库分表,这要看数据库中数据量的瓶颈所在,并综合项目的业务类型进行考虑。
如果数据库是因为表太多而造成海量数据,并且项目的各项业务逻辑划分清晰、低耦合,那么规则简单明了、容易实施的垂直切分必是首选。
而如果数据库中的表并不多,但单表的数据量很大、或数据热度很高,这种情况之下就应该选择水平切分,水平切分比垂直切分要复杂一些,它将原本逻辑上属于一体的数据进行了物理分割,除了在分割时要对分割的粒度做好评估,考虑数据平均和负载平均,后期也将对项目人员及应用程序产生额外的数据管理负担。
在现实项目中,往往是这两种情况兼而有之,这就需要做出权衡,甚至既需要垂直切分,又需要水平切分。我们的游戏项目便综合使用了垂直与水平切分,我们首先对数据库进行垂直切分,然后,再针对一部分表,通常是用户数据表,进行水平切分。

I. 关于PHP及MYSQL一个数据拆分多行多列储存的问题。

哇,这么复杂啊!不理解你的意思!”行的分隔符是空格,列的分隔符是重音号“你把存储的数据搞的这么复杂。A空格B空格1`2`3`空格11`22`331`2`3`到底是列还是行?因为后面有空格,11`22`33也一样!俺你的规则应该变成AB1`2`311`22`33这样才对吧!不过数据最好是以最简单的方式存储,像你这样的话,把数据搞的很复杂。以数组的方式存储比较好。如果你这个数据比较长,要分成你所说的数据的话,会造成错误的,因为没有特殊的标识。因为你是多行多列,并不是一行一列的数据。

J. 戴尔笔记本怎么给硬盘分区

操作步骤:
1、右击“计算机”,选择“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
2、用左键点击左边选项中的的磁盘管理。
3、用右键点击C盘,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压缩卷。
4、最下面的那一个是C盘的大小,输入的地方是输入剩余空间大小。
5、C盘压缩成功。
6、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计算,对剩余空间设置其他的分区。
7、点击下一步。
8、在输入栏中输入你要的分区大小。
9、对新分区的盘符进行选择选择,默认为D盘。
10、队形分区执行快速格式化。
11、点击完成,这样分区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