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森林的存储结构定义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森林的存储结构定义

发布时间: 2022-06-15 06:45:32

A. 数据结构!!!!!!!!!!!!!!!!!

书上写的挺简单,不过要用到实际中去就困难了,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是以后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就像大一要学习高数 大物一样,是一门基础课程~至于学到什么程度就看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啦!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1.数据结构的概念

2.抽象数据结构类型的表示与实现

3.算法,算法设计的要求,算法效率的度量,存储空间要求。

(二)线形表

1.线形表的类型定义

2.线形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3.线形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三)栈和队列

1.栈的定义,表示和实现

2.栈的应用:数制转换,括号匹配,行编辑,迷宫求解,表达式求值

3.栈与递归实现

4.队列。

(四)串

1.串的定义,表示和实现

2.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五)树和二叉树

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2.二叉树,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

3.树和森林:存储结构,与二叉树的转换,遍历

4.霍夫曼树和霍夫曼编码

5.回溯法与树的遍历

(六)查找

1.静态查找表

2.动态查找表

3.哈希表

(七)图

1.图的定义和术语

2.图的存储结构

3.图的遍历

4.图的连通性问题

5.拓扑排序与关键路径

6.最短路径

(八)内部排序

1.排序的概念

2.插入排序

3.快速排序

4.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树形选择,堆排序

5.归并排序

6.基数排序

7.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B. 图论中什么叫森林

二叉树在图论中是这样定义的:二叉树是一个连通的无环图,并且每一个顶点的度不大于2。有根二叉树还要满足根结点的度不大于2。有了根结点之后,每个顶点定义了唯一的父结点,和最多2个子结点。然而,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区分左结点和右结点。如果不考虑连通性,允许图中有多个连通份量,这样的结构叫做森林。森林也可以看成是好多棵互不相连的非空的树,只有一棵树也可以算是森林。不过森林不一定是一棵树。森林也可以是有根的,这时候森林中的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根。
我的理解是: 二叉树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森林;

C. 数据结构中,采用什么方式存储森林

建议重新仔细地看一下数据结构中,对于根、孩子、兄弟的定义!

D. 森林的结构特征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大面积并且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水文湍流调节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构成地球生物圈当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森林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俄国林学家G.F.莫罗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动物及其与环境的综合体.森林群落学、地植物学、植被学称之为森林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之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林业建设上森林是保护、发展,并可再生的一种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E. 数据结构里"树"和"森林"的定义是什么

树是一种特殊的图,这种图是连通的,并且边数恰好比顶点数少一
即 树集= { G=(V,E) : |V|=0 或 G连通且|E|=|V|-1}

森林是很多棵树组成的图
严格定义 森林集 = { G=(V,E) : 存在V的划分(V1,V2,...,Vn),使 对于任意i!=j,u属于Vi且v属于Vj,有(u,v)不属于E 且 G1=(V1,E1)、G2=(V2,E2)、...Gn=(Vn,En)都属于树集(Ei={(u,v) : u,v属于Vi 且 (u,v)属于E}) }

F. 森林的界定和定义标准是什么

森林法第四条 森林分为以下五类:

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释义】本条是对森林种类划分的规定。

一、森林种类划分的意义。所谓森林种类的划分,是指按照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的主导目的为标准,将森林划分成不同的种类。森林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划分,如可以按照森林的树种、地理位置、森林的结构等许多方式进行划分。森林种类划分的意义在于,由于森林不仅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且还要有相应的质量和合理的结构,以保证国家和社会对森林多方面的需要,因此,通过划分不同的林种,并以此确立不同林种的经营管理和利用、保护制度,来适应和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森林的多方面的需要。

二、森林的具体分类。按照本条的规定,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类。

1.防护林 指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防护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减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本条第一项的规定,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林、护路林以及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

2.用材林 指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上用材林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在我国,人均占有木材蓄积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以来林产品的供应一直十分紧张.难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用材林,对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经济林 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经济林是人们为了取得林木的果实、叶片、皮层、胶液等产品作为工业原料或者供人们食用所营造的林木,如油茶、油桐、核桃、樟树、花椒、茶、桑、果等。经济林的共同特征是都属于多年生、成林后可以多年受益的木本植物,这也是与草本植物的农作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4.薪炭林 指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在我国,有大约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居民的烧柴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一个影响农民经济、生活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差,群众直接砍伐林木用于烧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进一步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同时,薪炭林在生长时期,与防护林一样,可以起到保水、保土、护坡、护岸等作用。因此,发展薪炭林,对于解决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特种用途林 指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用于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的森林和林木,由于具有特殊的用途和功用所以在森林资源中处于特殊的位置,目前,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特殊用途林增加其数量;另一方面需要对其实施特殊的管理和保护,以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按照本条第五项的规定,特种用途林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G. 在数据结构当中森林是指什么叶子是指什么根是指什么权是指什么网是指什么

森林:是m(m>=0)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对树中每个结点而言,其子树的集合即为森林.
叶子: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子或终端结点(结点拥有的子树数称为度)
根:位于第一层的结点就是根,每棵树有且仅有一个根.
权:与图的边或弧相关的数叫做权.一般标在路径的上面.权可以表示从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的距离或耗费.带权的图通常称为网

H. 谁看懂 清华大学 出版的代码!!有关数据结构的前插法


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复旦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大纲
时间:2006-08-16 被阅读次数:447

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复旦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大纲

复旦大学2007年入学研究生
《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数据结构
考试题型:简答题、编程题
参考书目:《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C++描述)》殷人昆,清华大学出版社
总分:100分
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基本方法,着重强调考生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编程语言的要求
数据结构考试中所有的算法,要求用C或C++语言描述。
一、数组
考试内容
数据;顺序表;字符串匹配。
考试要求
1. 理解数组的存储结构,掌握在顺序存储的情况下,数组元素与存储单元的对应关系
2. 理解顺序表的结构和特点,掌握顺序表上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3. 掌握字符串比较的基本算法(包括KMP算法)。
4. 具有用数组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链表
考试内容
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稀疏矩阵。
考试要求
1. 理解单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三种链表形式的存储结构和特点,掌握其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2. 理解稀疏矩阵的存储结构和特点,掌握稀疏矩阵上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3. 具有用链表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如:用链表实现的多项式的运算)的能力。

三、栈和队列
考试内容
栈;队列。
考试要求
1. 理解栈的定义和结构特点,掌握其存储方式(顺序存储与链接存储)和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2. 理解队列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其存储方式(顺序存储与链接存储)和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3. 具有用队列和栈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如:表达式的计算、优先队列)的能力。
四、递归
考试内容
递归。
考试要求
1. 理解递归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掌握用递归的思想描述问题和书写算法的方法。
2. 掌握汉诺塔、迷宫等问题的递归解法。
3. 掌握用栈实现递归问题的非递归解法。
五、树和森林
考试内容
树、二叉树、森林、堆。
考试要求
1. 理解树的结构,掌握树的主要概念。
2. 理解各种二叉树的结构,掌握其特点,具有运用二叉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掌握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法的实现原理和性质,能将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应用于求解二叉树的叶子结点个数、二叉树计数等问题,掌握遍历的非递归实现方法。
4. 掌握线索化二叉树的结构和基本操作。
5. 理解堆的原理,掌握基本操作的实现方法。
6. 理解树和森林的定义和存储结构,掌握树和森林的遍历等方法的实现。
7. 理解霍夫曼编码的基本原理,掌握基于霍夫曼树生成霍夫曼编码的方法。
六、集合和搜索
考试内容
集合;等价类;静态搜索结构;二叉搜索树;最优二叉搜索树;AVL树。
考试要求
1. 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掌握集合的各种存储方法。
2. 掌握等价类的生成算法。
3. 掌握针对有序顺序表的折半搜索、斐波那契等搜索方法。
4. 理解AVL树的定义和特点,掌握AVL树调整操作的实现原理。
5. 掌握最优二叉树的构造原理和相关算法。
七、图
考试内容
图;连通分量;最小图;最短路径;活动网络。
考试要求
1. 理解和图相关的各种基本概念,掌握图的各种存储方式。
2. 掌握图两种搜索方法和连通分量的生成方法。
3. 掌握两种最小生成树的生成方法。
4. 掌握各种求最短路径的方法。
5. 掌握用顶点表示活动和用边表示活动的两种网络结构特点和相关操作的实现算法。
八、排序
考试内容
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外排序。
考试要求
理解各种排序方法的实现,掌握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各种排序算法的特性,能够进行横向比较。
九、索引结构与散列
考试内容
静态索引结构;动态索引结构;散列。
考试要求
1. 理解线性索引结构、倒排表、静态搜索树的结构和特点。
2. 理解B树的结构,掌握各种操作的实现算法。
3. 理解散列的实现原理,掌握各种操作的实现算法。
第二部分 操作系统
考试内容包括进程、存储管理、输入¤输出和文件系统这四个基本成分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内容同时涉及分布式操作系统、机群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主要组成部分、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不同实现方法;从资源管理和应用程序与硬件系统接口的观点掌握操作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对其各种软硬资源的管理技术。要求考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型:填空与选择题、解答题、计算题
参考书目:William Stallings. Operating Systems: Internals and Design Principles. Four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1
总分:50分
考试的内容和要求细则
一、操作系统概述
考试内容
1. 计算机基本构成、处理器的内部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2. 操作系统的概念、演变历程、特性、分类、运行环境、功能
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考试要求
1. 回顾计算机基本原理,了解操作系统所管辖的软、硬件资源;
2. 了解操作系统的关键概念,从整体上把握操作系统的特性与功能等概念;
3. 就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展开案例分析。
4. 建立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和应用接口的职能概念。
二、进程
考试内容
进程、进程描述及进程状态转换
考试要求
掌握进程的本质特征,明确进程的动态特性,熟悉进程状态间转换的原因,建立进程是资源分配单元和一种运行实体的基本理念。
三、线程、对称多处理SMP和微内核
考试内容
1. 线程的概念,定义线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线程的功能特性与实现方式;
3. 对称多处理SMP体系结构;
4.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微内核与单内核)及其性能分析。
考试要求
1. 理解引入线程作为基本运行实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掌握线程各种实现方式及其特点;
3. 熟悉SMP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微内核与单内核)。
四、并发性
考试内容
1. 并发性问题及相关概念,如临界区、互斥、信号量和管程等;
2. 进程互斥、同步和通信的各种算法;
3. 死锁的概念、死锁的原因和条件
4. 死锁的预防、避免和检测算法。
考试要求
1. 能够利用信号量、管程等技术解决互斥合同步问题;
2. 理解死锁的概念和产生死锁的充分必要条件;
3. 熟练掌握死锁的预防、避免和检测算法;
4. 了解处理死锁问题时避免饥饿的方法。
五、存储器管理
考试内容
1. 分区存储管理、覆盖与交换;
2. 页式管理及段式管理;
3. 段、页式存储管理方法及实现技术;
4. 虚存的原理及相关的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
考试要求
1. 了解存储管理的功能及存储管理对多道程序设计的支持;
2. 掌握段、页式存储管理方法及实现技术;
3. 重点掌握虚存的原理及相关的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
六、单处理器调度
考试内容
1. 处理器的三种调度类型;
2. 进程调度的各种算法及其特点。
考试要求
1. 了解长程、中程和短程三种调度类型;
2. 重点掌握进程调度的各种算法及其适用环境。
七、多处理器调度和实时调度
考试内容
1. 多处理器对进程调度的影响
2. 多处理器环境下的进程和线程调度算法;
3. 实时进程的特点;
4. 限期调度和速率单调调度方法。
考试要求
1. 了解调度粒度的概念;
2. 熟悉多处理器环境下进程和线程调度算法;
3. 了解实时进程的本质,掌握限期调度和速率单调调度方法。
八、设备管理和磁盘调度
考试内容
1. 操作系统中输入/输出功能的组织;
2. 中断处理;
3. 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的软件接口和spooling技术;
4. 缓冲策略;
5. 磁盘调度算法;
6. 磁盘阵列。
考试要求
1. 了解输入输出设备及操作系统中输入/输出功能的组织;
2. 掌握中断处理、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的软件接口和spooling等技术;
3. 重点掌握各种用于提高性能的缓冲策略和磁盘调度算法;
4. 了解可提高性能和可靠性的各种磁盘阵列配置方式。
九、文件系统
考试内容
1. 文件系统特点与文件组织方式;
2. 文件系统的数据结构;
3. 目录的基本性质及其实现方法;
4. 磁盘空间的管理。
考试要求
1. 了解文件系统特点与文件组织;
2. 掌握文件系统的基本数据结构;
3. 了解文件、目录的基本性质及其实现方法;
4. 重点掌握磁盘空间的管理、文件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文件系统的安全性及保护机制等。
十、分布式系统
考试内容
1. 分布式处理的特点、类型;
2. 多层体系结构、中间件技术;
3. 机群系统;
4. 分布式进程管理相关的操作系统设计问题。
考试要求
1. 了解分布式处理的特点、类型;
2. 掌握多层体系结构、中间件技术和机群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重点掌握进程迁移、分布式全局状态的认定、分布式互斥与死锁预防等技术。
十一、可信计算机系统
考试内容
1. 计算机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机制;
2. 可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考试要求
1. 了解计算机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机制;
2. 掌握计算机安全设计方面的一种综合性方法——可信系统。

怎么样? 值得参考叭?

I. 计算机问题

《专业知识》考试范围
一、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二、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数制及其转换�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四、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五、软件基础知识;程度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
二、多媒体计算机及关键设备�
三、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第三章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一、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与技术�
二、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结构及分类�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第四章 Internet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结构、分类和使用方式�
二、Internet的基础知识、网址与域名系统、TCP/IP协议�
三、Internet的连接与服务功能�
四、WWW与浏览器的应用�
五、Internet和Extranet�
计算机软件及使用�
第一章 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
一、Windows2000/xp的特点,Windows2000/xp的运行环境及安装方法�
二、Windows2000/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
四、控制面板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
五、Windows2000/xp多媒体的管理及使用�
第二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xp�
一、Word2000/xp的功能;Word2000/xp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Word2000/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文档排版的基本知识与操作;表格的基本操作;图形及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与操作�
四、页面设置与文档打印�
第三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xp
一、Excel2000/xp的基本功能;Excel2000/xp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Excel2000/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工作表、数据图表的建立、编辑、管理及格式化操作�
四、单元格的计算以及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五、数据管理与分析的一般功能和使用方法�
六、页面设置与报表打印�
第四章 C语言程序设计
一、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二、C语言的历史和特点,常见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的使用�
三、C语言的基本语法与简单程序设计,包括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程序流程控制语句;函数、编译预处理与存储属性�
四、指针及其应用�
五、高级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包括数组、字符串、结构、联合、位域、枚举和文件,位运算
计算机理论
第一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一、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二、数据模型与数据视图�
三、 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及关系模型�
四、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五、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六、数据库的设计,数据依赖的概念及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七、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常见数据库系统产品的名称、特点,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的使用
第二章 网络技术基础�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拓扑结构及分类;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化�
二、物理层,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物理传输媒体、编码与传输技术及传输系统�
三、数据链路层,差错检测与校正,数据链路层协议�
四、局域网,多路访问协议及IEEE802局域网标准族�
五、网络层,数据交换方式,路由选择与拥塞控制算法,常见高速网络技术,网络层协议�
六、网络互联的概念,网桥、路由器与路由协议�
七、传输层与应用层的功能、服务与协议�
八、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常见网络管理协议�
九、Internet原理与接入技术,TCP/IP协议族 ,DNS域名系统,WWW技术;电子商务的概念、体系结构与技术�
第三章 数据结构�
一、数据结构及算法的基本概念与术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二、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
三、串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串的模式匹配�
四、栈、队列及其存储结构,递归算法�
五、数组及多维数组的定义、运算和存储结构,数组的压缩存储�
六、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存储结构、遍历算法和几种特殊类型的二叉树�
七、树与森林的定义、性质,树与森林的存储结构与遍历算法�
八、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存储结构及相关算法�
九、排序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排序算法�
十、查找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查找算法,支持查找的几种特殊数据结构�
第四章 软件工程基础�
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软件生命周期�
二、软件需求分析�
三、软件计划与软件设计�
四、软件复用技术�
五、软件编码与软件测试�
六、软件维护�
七、软件质量与软件工程管理�
八、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J. 森林的定义

森林指的是由乔木、直径1.5cm以上的竹子组成且郁闭度0.20以上,以及符合森林经营目的的灌木组成且覆盖度30%以上的植物群落。包括郁闭度0.20以上的乔木林、竹林、和红树林,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等。
俄国林学家G·F·莫罗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动物及其与环境的综合体。森林群落学、植物学、植被学称之为森林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之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林业建设上森林是保护、发展,并可再生的一种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森林与所在空间的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地球上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或历史上,森林是一个为狩猎而留出的荒地),涵盖大约 9.5 %的地球表面(或 30 %的占总土地面积)。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大面积,并且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调节水文湍流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
其他称谓
人类文化的摇篮、大自然的装饰美化师、生命的资源、野生动植物的栖殖场、金色的宝库、绿色宝库、天然氧气制造厂、绿色的银行、天然的调节器、煤炭的鼻祖、天然的储水池、防风的长城、天然的吸尘机、城市的肺脏、天然的监测仪、自然界的防疫员、天然的隔音墙、天然蓄水库、地球之肺、天然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