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帽儿胡同的胡同特色
帽儿胡同,位于北京老城区鼓楼和地安门之间,东城区交道口地区,东连南锣鼓巷,西接北京的龙脉地安门中轴线,是北京幸存的25片胡同保护区中的一条非常着名的胡同,是当今北京城十大胡同之一,排行第四。 有着百年历史的帽儿胡同虽然经历了岁月蚕食,但胡同依然保存着原来的风貌。
帽儿胡同,呈东西走向,全长585米,宽7米。帽儿胡同两端与繁华热闹的大街相接,内里不时有各色轿车穿梭,浓密的林阴道下,时尚的跑车与古老的三轮车交错行驶在红门灰墙间,隐隐中透着帽儿胡同的非凡地位。 四合院
帽儿胡同现存的四合院 帽儿胡同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地区。现存完好的四合院有:帽儿胡同5号、帽儿胡同9号(可园)、帽儿胡同11号(文煜宅)、帽儿胡同13号(冯国璋故居)、帽儿胡同21号(梓潼庙文昌宫遗址)、帽儿胡同37号(婉容故居)、帽儿胡同45号(清提督衙门、民国保安队部)等。在帽儿胡同的开头,还和有名的南锣鼓巷相交,过去一点还有着名的菊儿胡同,当年的军机首辅,大学士荣禄的府第就在那。尾上那边有出名的烟袋胡同,曾经爬上去过的石狮还完好地摆放在11号门前,胡同,后海;老墙,绿树;中国悠长浓厚的京味文化,便都融在了空气里。
1号文昌庙(现仅存一块刘墉题写的御制碑),现为居民院。
5号院,靠近胡同东口,朱门黛瓦,是一所典型的清代四合院,但大门总是关得紧紧的。
13号院的门洞已经改为住家,在旁边开了个门,从外面看不出院子里到底有多气派,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总统冯国璋被迫下野后,曾在这里闲赋,一年后就在这所院子里病故。院子至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建筑。
乙38号为东城区少年美术馆主要服务接待设施:38号为汇福达宾馆;
乙43号为海丽舍茶馆;幕府拉兹印度餐馆;
45号院曾经是清朝的提督衙门、民国保安部,解放后,改为中央实验话剧院,又在院子里盖起了职工宿舍,上世纪80年代建的一座塔楼,与周围的四合院显得极不协调。当年的提督衙门早已荡然无存。
文煜宅
位于帽儿胡同7-13号,是一处由五座院落并联而成的大宅第,占地面积共11000平方米,规模广阔,布局谨严,山池亭榭俱全,在现存的私家宅院中非常少见。这座宅院 中的“可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保护范围包括其他四座宅院。
可园
落成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约26米,面积约4亩左右,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中心为沼池,后院中心为假山,各自独立,通过东部的长廊贯通。前后院各有一座正厅或正房位于正中位置,面南背北,并在西厢的位置上各有一座小厅,与东部的长廊相均衡。
可园建筑均用灰色筒瓦,墙面以清水砖墙为主,未刷白粉,较为质朴。厅榭等均为红柱,长廊为绿柱。梁枋上作苏式彩画,但并未满铺,仅在箍头、枋心包袱位置加以装饰。全园存在着明显的中轴线和正厢观念,布局疏朗有致,建筑精巧大方,山石玲珑,水池曲折,且有多株珍贵的松、槐、桑等古树,整体至今保存尚好,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胡同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胡同小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胡同17号3号
帽儿胡同小学始建于一九五零年十月,由房佩庭等几位热心教育的先生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 “新民小学”,专门招收没上学的少年儿童。
1951年政府接收正式命名为“东城区帽儿胡同小学”。首任校长赵国衡。
1960年教育局选派第一位共产党员红军长征时的“红小鬼”刘萍同志〈女〉任校长。
1966年教育局选派一级教师胡燕华〈女〉接任校长。经历“文化大革命”后,一九七八年由教育局委任张德忠接任书记兼校长。
2001年7月,周心悦因工作需要调入我校,同年底正式接任校长一职。
秘密电台
帽儿胡同2号,那里曾经是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秘密电台隐蔽地。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在刘仁领导下,向北平城内派遣人员,设立秘密电台,其中一部就设在帽儿胡同2号。
负责帽儿胡同2号秘密电台的是地下党员赵振民。赵振民原来在冀中军分区工作,1943年被刘仁派到天津做地下工作,负责抄收延安新华社的明码电报。1946年7月被派往北平担任地下电台的报务员。
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对通讯器材管制很严。为了搞到器材,地下党在西四北大街开了一家“龙云电料行”。赵振民白天当伙计,晚上和另一名地下党员李雪一起,组装发报机。
地下电台工作纪律非常严格。报务员、译电员和交通员的工作严格分开,双方不接触。报务员只负责收发电报。译电员负责将电报译成密码,或把密码译成电文。电报一律密写,交通员既不知道内容,也不知道电台在哪。取送电报都在胡同里进行。
1949年1月,国民党北平守军在东单广场修建了临时飞机场,解放军就从城外用炮火轰击。开始命中率低,地下电台及时将着弹点汇报给平津前线指挥部,炮兵据此修正弹道,终于用炮火封锁了飞机场。地下电台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冯国璋故居
冯国璋故居位于帽儿胡同11号,冯国璋生于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四日(1859),卒于民国八年(1919)。字华符,河北河间县人。
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冯担任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后任江苏督军,曾反对袁世凯称帝。1916年10月经国会选举为中华民国副总统。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冯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1918年去职。
故居原是一组较大规模的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大宅园,现已分开。西为住宅,东为下房,中为花园,构成一座气势宏大的建筑整体。现存的11号院,原为住宅的主要部分,坐北朝南,共分五进院落。大门一间,两旁有八字墙、上马石。
清提督衙门、民国保安队部:帽儿胡同45号。 即步兵统领衙门,俗称九门提督,其职能是执掌京师治安,并协理部分刑名。
婉容故居
帽儿胡同35号、37号。溥仪妻婉容婚前的住所。 是婉容之曾祖父郭布罗长顺所建。原只是较普通的住宅。婉容被册封为皇后后,其父封为三等承恩公,该宅升格为承恩公府。作为后邸,加以扩建。西路四进院落。东路为三进院落。后院有假山、水池,东有家祠。西路正房即为婉容所居。正房五间内的隔扇、落地花罩雕缕精细。东院花厅装修基本保存原状,明间迎面墙满嵌巨镜一方,传为婉容婚前演礼之处。
梓潼庙文昌宫
位于帽儿胡同21号。文昌帝君是文昌星与梓潼帝君合而为一的文教之神。文昌本为古星官名,是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周、汉、晋以来,将文昌配于郊祀。梓潼帝君本为雷神,宋、元道士声称玉皇大帝命梓潼帝君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文昌星和梓潼帝君都被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将两者合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故称文昌帝君。文昌庙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清代嘉庆六年(1801)曾大修。文昌庙有山门、钟鼓楼、魁光殿、桂香殿(祭文昌帝君)、御碑亭;还有关帝殿、财神殿、大悲殿,总计全庙大小殿堂楼屋89间。每年
春秋二祭(春祭在二月三日,相传是日为文昌帝君生日),规模仪礼如关帝庙。文昌庙原来只有道士,后遂以和尚为首,庙内和尚属佛教华严宗(贤首宗)。辛亥革命后,文昌庙停止祭祀活动。庙址前半部现为帽儿胡同小学。《明御制护国文昌帝君庙旧碑》仍立院内,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景观
胡同路南从北大小东门迁来的“那里”酒吧,酒吧店堂借鉴了四合院天井的建筑手法,来酒吧的多是年轻人,还有一些老外,泊来的酒吧与古老的胡同两种不同背景的文化在这里和平共处。
胡同的西口就是什刹海后门桥,旁边的火神庙与帽儿胡同隔着一条马路,向右转弯迎面是高耸的鼓楼。地安门大街车水马龙,商店林立嘈杂喧闹,与静静的胡同形成强烈的反差。早年的火神庙香火兴旺的时候,曾经吸引众多善男信女虔诚地前来烧香拜佛。回过头再看一眼古朴的帽儿胡同,真希望它再活100年,为后人留下历史的见证,因为它是北京人的根,是北京这个古老文明城市的魂。
国家话剧院位于帽儿胡同45号,因拆迁,于2011年迁往广安门外甘石桥305号。 帽儿胡同旧迹多、名人多、故事多。 帽儿胡同5号、6号、7号(今7号、9号、11号、13号、15号)原来是两个宅第连成的一组建筑群,东、西两个宅子各有一个花园。东园就是可园。可园是清光绪年间武英殿大学士文煜的私家花园,是个仿苏州拙政园、狮子林的大四合院。全园南北长不过100米,东西宽不过30米。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名“可园”。
冯国璋
冯国璋当民国代总统时,从文家买下了这两处宅子。1918年冯国璋下台后,就困居在帽儿胡同。1919年12月28日,因伤寒不治,冯国璋在帽儿胡同去世。经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批准,为冯国璋举行了国葬,全国下半旗哀悼三天,在北京公祭一个月。后移灵至故乡河北河间安葬。
冯国璋死后,他的家人将宅子的一部分(今帽儿胡同13号)出租给朱家溍的父亲朱文钧。1922年至1929年,朱家溍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朱家溍
朱家溍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世孙,当代着名学者、考古专家、清史专家、戏曲研究专家。其父朱文钧早年留学英伦,是故宫博物院创始人;而他本人,则被喻为“文物界的国宝”,在文物收藏与鉴定方面的造诣堪与张伯驹比肩。
婉容
婉容大婚之前就住在这儿,俗称娘娘府。 郭布罗·婉容的祖先是达斡尔族,属正白旗,为清朝屡建殊勋。1906年婉容就生在帽儿胡同荣源府。
婉容的父亲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是位开明人士,他主张女孩子应该和男孩子同样接受教育。移居天津后,婉容就读于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学英语,弹钢琴,特别喜欢爵士音乐,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1922年婉容以家族势力入选皇后,与溥仪完婚,时年17岁。
载涛贝勒负责总办大婚典礼的一切事宜,议定大婚经费100万两。为了筹措这笔浩大开支,清室备文向民国政府追讨历年积欠的“优待费”,答复是“碍难照办”。继而向英国汇丰银行抵押借款,将41箱金银器皿、两大木桶瓷器玉器,用11辆汽车运往东交民巷英国汇丰银行。
1922年12月1日零时前后,迎娶婉容的凤舆出宫,前往帽儿胡同,揭开了末代皇帝大婚的盛大典礼的序幕。
这一天,从帽儿胡同到皇后宫邸,沿途观者数万,军警林立。汽车、马车、洋车难以计数。迎亲队伍有步军统领衙门马队、警察厅马队、保安马队、军乐两班……最后是皇后所乘的22抬金顶凤舆及清室随从。
1946年婉容病逝于吉林延吉监狱,时年40岁。
② 为什么说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党情报工作发展的最高峰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09年4月27日,原题:《我党对敌情报战史略》
■为什么说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党情报工作发展的最高峰
主持人: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潜伏》引起了人们对战争年代我党情报工作的兴趣。我曾看到一则材料说,这一时期我党情报工作发展到了最高峰。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刘晶芳(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博导):我党情报工作始于上世纪20年代,是在周恩来领导下建立的。早期情报工作对党的发展和民主革命的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人们对这段历史了解的较多,而对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情报工作情况了解的较少。
从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情报工作历史看,解放战争时期确实可以说是我党情报工作发展的最高峰。整个情报系统为揭穿蒋介石提出重庆谈判的和谈骗局提供了重要依据,为配合军事作战,特别是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夺取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当时,情报工作主要的领导机构为中央社会部、中央情报部。中央社会部1939年10月成立,康生任部长,孔原、潘汉年、李克农任副部长。1941年7月,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情报部,9月中央军委参谋部情报部门并入,部长康生兼,副部长叶剑英、李克农兼。中央情报部和中央社会部合署办公,实为一套机构,两个牌子。1946年10月,康生去陇东参加土改工作后,中情部由李克农负责。1948年5月,中央进行人事调整,李克农任中央社会部代理部长(部长康生在山东)、中央情报部部长,副部长为谭政文、陈刚、刘少文。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个时期中情部和中社部加紧部署情报工作,重点加强了东北、华北、上海、南京的情报系统建设。这些系统之间没有横的联系,主要有负责上海、南京的潘汉年情报系统、吴克坚情报系统;负责上海的刘少文情报系统及王石坚北方情报系统。其中,吴克坚情报系统是1946年我党在南京、上海建立的情报组织,由吴克坚负责,助手有何以端和周竹安等。该系统在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等关键时刻,获得过国民党大量重要情报,被周恩来赞为情报“迅速、准确”。蒋介石身边的速记员沈安娜就是吴克坚情报系统的成员。
■历史上,由国民党特务主动转变为红色特工的情形并不少见
主持人:《潜伏》中,“军统”特务余则成主动转变立场,成为红色特工,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发生的多吗?余则成的历史原型是谁?
孙果达(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这种情况历史上并不少见。譬如,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上海区第二站站长余某就是主动成为一名红色谍报员的。他主管的站共设政治、社会和经济三个小组,让我地下党员担任社会组组长,使他可以直接阅看军统对所属区、站的各种指令、通报及通知等重要文件,与《潜伏》中余则成在军统天津站的日常工作非常相似。还有率领中国代表团在芷江接受日军投降的谢某,曾在抗战中率部与日军浴血奋战,后因为不满国民党发动内战和特务的横行而主动成为红色谍报员,最后在1947年9月,因为我北平地下党的秘密电台被侦破、电台台长的叛变而被捕牺牲。要说原型的话,我觉得上面两人都可以算。
■“无限不重复式”密码的奥秘
主持人:情报工作中,密码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密,这里面有何奥秘?
孙果达:余则成用来翻译电码的是一本书,这是一本普通的书,又是一本奇妙的密码书。这种以一部长篇小说为底本的密码叫“无限不重复式”密码,即已经用过的密码决不再用,这就保证了通讯的安全性。其主要方式是通讯双方都有一部相同版本的书,事先约定以某一或某一组阿拉伯数字为书中某几页中某几行的首字,这样收听方只要确定了对方传来数字所对应的第一个文字,就可以依照来电的阿拉伯数字逐个从书本中找出相对应的文字,再拼凑起来就是电报完整的内容。要破译这样微妙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是非常困难的。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隐藏在重庆的间谍就曾经用这种密码指挥日机对重庆的轰炸,给重庆造成了严重损失。为此,当时重庆方面还专门从美国请来了破译专家。
王锦辉(中央党校党史部博士研究生):与密码直接相关的就是电台工作,电台是情报工作的重要阵地。我党在国统区建立的电台多为秘密电台。上海和北平分别建立了地下秘密电台系统。
上海有三个秘密电台,其中之一是李白所用电台。李白是党在情报通讯战线上的卓越战士,先后三次被捕,坚贞不屈。为了不让敌人测出电台,他奇迹般地用仅有7瓦功率的电台保持着与党中央的联络,传达了党中央对上海局的一些指示,将国民党陆军的部署、序列,海军的各舰驻地,长江江防计划及国民党空军少尉俞渤在共产党策动下驾机起义的计划等情报发送中央。上海解放前夕,被蒋介石亲批“坚不吐实,处以极刑”。1958年拍摄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依据李白烈士的事迹而编成的。
1947年,在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部长刘仁的具体指导下,北平成立了由三个报务员组成的秘密电台,建立了北平地下电台与解放区的联系。为保护电台,三个电台轮换作业,电台的波长、呼号和密码经常变换,报务员不断变更住地。1948年10月,傅作义准备偷袭石家庄、西柏坡,电台及时将情报发送出去。平津战役开始后,地下党几乎每天都向解放区发送如敌军调动、敌军军用列车去向的情报。同时,为平津前线司令部提供了许多有关城墙、城门的资料,有效保证了平津战役的胜利。
■陕甘宁边区的一件特大要案
主持人:《潜伏》中有一个情节,由于余则成的努力而破获了潜伏在延安的“军统”特务“佛龛”。历史上确有此事吗?
孙果达:确有此事。自1939年以来,戴笠就千方百计地派特务去延安,还利用叛徒张国焘办特种训练班,专门训练派到延安去的特工人员。这些活动虽然收效不大,但还是有人混入我重要军事机关,混到我边区政府主要领导人身边当秘书,甚至很深地潜伏进了我军高度保密的神经中枢军委二局。这些特务小组的破获是当时陕甘宁边区的一件特大要案,共逮捕特务43名,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剧中关于“佛龛”被抓后与我党地下交通站被捕的负责人秋掌柜交换一事也有历史依据。1947年10月,我情报工作发生一起多年来未曾有过的重大事件。我党当时负责情报工作的中央社会部直接领导的一个规模较大、涉及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有五部地下秘密电台的王石坚情报系统被敌人破坏,王石坚等44名情报干部被捕,牵连被捕的达123人。过度的痛苦和焦虑使李克农像大病一场。我党长期潜伏在胡宗南身边功勋卓着的熊向晖,在回忆录《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说周恩来曾经对他表示:“要考虑选一个被我们抓到的军统头目,把王石坚换回来。”后来因为王石坚的叛变而没有实施交换行动。
③ 平津战役的新保安 现在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新保安镇位于河北省怀来县西部,是怀来县第二大镇。该镇东距北京130公里,西距张家口80公里,北靠矿藏丰富的八宝山,南临流水潺潺的桑干河,京张高速公路、京张公路、京张铁路横贯全竟。全镇共有10534户,25626人,总面积8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7公顷。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新保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京卫要塞之所。解放战争中平、津、张战役总攻的序幕从这里拉开,国民党35军1.9万人被歼于此,“新保安”三字由此载入《毛泽东先集》等历史巨卷成为古城历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
基础雄厚,发展迅速。我镇集三千年发展历史,聚数万人民群众之智慧,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成一方重镇,致物阜民丰。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充分发挥资源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走出了一条多轮驱动,多业并举的经济发展路子。二十年来,该镇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资源丰富,特产众多。主要矿产品有:煤炭、石灰石、白云石、高磷土等。优质的煤炭由镇煤炭销售公司出口到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石灰石是张家口市主要工业原料基地。闻名全国的三辣(尖辣椒、鸡腿葱、紫皮蒜)与错季蔬菜,水果稻米倍受京津市场青睐。
交通发达,通讯便利。京包、丰沙铁路和110国道京张公路横贯全竟。新保安火车站备有年发煤20万吨的专用线,城内程控电话基本普及,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可直通国内外;水电充足,设施齐备,地下水源丰富,洋河引水灌渠长流不断,并入京津唐电网的沙岭子电厂和下花园电厂为本镇提供着充足的电力资源。
市场繁荣,商贸兴旺。该镇街道理宽阔,店铺林立,久有经商买卖习俗,秦为商贸云集重地。近年来为招商之便,国道沿线4.5公里定为经济开发区,设新保安市,镇内四条大街,为农副产品专业市场,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旅游开发,商机无限。
新保安镇民风淳朴,民谷多样,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宏大,黄龙山庄旅游景点集原始、自然、生态一身,其独特的局域气候,奇丽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云中草原碧草如毯,山花烂漫,山雉鸣唱,蚱蜢起舞,四周峰峦叠嶂,白云悠悠。身在其中,上观苍穹,下瞰人寰,其情其景美不胜收。
社会稳定,治安良好。该镇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文卫事业发达,镇内设有8座小学,2所中学,2年国营矿山医院,1所中心卫生院,23个卫生室。少儿入学,群众就医十分方便。
④ 北平无战事是真实历史吗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讲述国民党垮台前两年国共谍战斗争,虽然大部分人物都属虚构,但却力求接近历史背景的真实,这比那些胡编乱造的戏说历史剧前进了一步。尽管如此,该片还是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人希望得到的历史真相,而非历史真相本身。
⑤ 百家讲坛的主讲嘉宾
注:顺序为主讲嘉宾的姓名拼音字母。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特邀专家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从事医学工作20年 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程遂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系教授、副院长 淳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 丁牧: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董平: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段怀清: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方北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傅小凡: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教授 高日晖:文学博士、大连大学副教授 高有鹏: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韩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韩田鹿: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胡金兆: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北京市文联退休编审 纪连海:北师大二附中高级历史教师 贾英华:中国传记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家 江英:教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正师职,大校军衔 姜安: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 姜鹏: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康尔: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两办)主任 李昌集: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李敬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李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副主任 李清泉: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博士 李任飞: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李晓: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李寅: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中国清宫史学会理事、中国紫禁城学理事 厉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教授 刘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刘心武:当代作家 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刘金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 吕立新:书画鉴定专家 罗大中:中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 马骏:法学博士、国防大学教授 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学者,作家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梅毅: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 梅铮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孟宪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钱斌: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乔良:现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空军少将,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苏升乾: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孙丹林: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渤海大学特聘教授 孙国亮: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 孙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唐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馆博士 王立群: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王士祥:郑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王树增:国家一级作家、大校警衔 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王卫平: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全国着名中医内科专家 魏新:山东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作家,诗人 翁思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 吴桐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 徐放鸣:现任江苏师范大学美学教授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杨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淦铭: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于涛: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博士 于钟华: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喻大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腾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北京市高级教师 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院长 曾仕强: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张一清: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大千:脑科医学专家,中西医结合内科教授 张宏杰:作家、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张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员 张望朝: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赵林: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赵世民: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赵英健: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 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学博士、心理学博士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岭:87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剧、红学家 周汝昌:着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周思源: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朱翔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北京四中校长助理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注:顺序为主讲嘉宾的姓名拼音字母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毕淑敏:破解幸福密码 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程遂营;六大古都:黄河上的故都【等待播出】 丁牧:宋徽宗之谜 丁万明:资治通鉴【等待播出】 丁一平:回望周朝【等待播出】 杜建录:杜建录说西夏【等待播出】 董平: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奇人王阳明 方北辰:三国名将·吴国篇(周瑜、吕蒙、陆逊、朱然、陆抗、吴将回眸);三国名将·魏国篇(曹操、邓艾、张辽、许褚);三国名将·蜀国篇(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赵云) 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 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国史通鉴(天下大势;春秋战国篇;秦汉三国篇;第三部两晋南北朝【等待播出】);奇人王阳明;中国故事爱国篇之《文天祥》;中国故事富强篇之秦朝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 傅小凡:崇祯那些年;大明疑案(上部、下部【等待播出】);走近朱熹 冯晓虎:大师的脚印之爱因斯坦【等待播出】 范德伟:博物馆之旅之满城汉墓 高日晖:范进中举 高长山:唐宋八大家下部【等待播出】 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葛剑雄谈地域文化 何毓灵:博物馆之旅之考古殷墟 韩升:盛唐的背影;寻找曹操;风云唐太宗;中国故事爱国篇之《郭子仪》;武则天【等待播出】 韩田鹿:三言二拍;大话西游;话说聊斋(第一部、第二部【等待播出】) 韩秀云:身边的经济学;股市风云 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之张仲景;郝万山说健康(第一部、第二部) 胡阿祥:说国号 胡金兆:京剧大师程砚秋 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莲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 贾英华:末代皇族的新生(上部、下部);你所不知道的溥仪(第一部、第二部【等待播出】) 江英:回首开国大典 姜安:战国说客双雄(张仪、苏秦) 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品读《资治通鉴》(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等待播出】);中国故事爱国篇之《霍去病》 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身边的礼仪 康保成:戏里戏外说历史(杨家将、长生殿、赵氏孤儿) 康尔:传奇紫砂壶 康震: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曾巩、欧阳修、王安石、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大结局);北宋:文人的担当;中国故事爱国篇之《杜甫》 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鲁迅;我读经典之《〈论语〉的魅力》;老舍的幽默;从《说笑》看钱钟书的幽默;啼笑姻缘的爱情三模式 林岩:唐宋八大家下部【等待播出】 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 李建华:《红楼梦》·丝绸密码 李敬一: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和他的词;司马迁;屈原 李蕾:红旗渠的故事 李清泉:英雄项羽 李任飞:名相晏婴;管仲【等待播出】 李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诗经》中的不老爱情(后续节目【等待播出】) 李炜光:正说包公 李晓:商贾传奇 李寅:清东陵密码;清代皇陵谜案;雍正和他的甄嬛们;清十二帝后宫疑案:揭秘清代帝陵 李强:大宋谜案 厉华:信仰的力量 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下部);中国故事爱国篇之《于谦》、《袁崇焕》;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千古爱情;王阳明【等待播出】 刘金田: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 刘强:竹林七贤 刘兴林:大秦崛起【等待播出】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 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 刘庆柱:解读中国古代都城;地下长安【等待播出】 刘卫华:博物馆之旅之神秘中山国 林乾:雍正【等待播出】 吕立新:水墨齐白石;写实徐悲鸿 吕玉华;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柳宗元》 罗大中: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名医是这样成名的(许叔微、喻嘉言、徐灵胎、吴鞠通、张锡纯、皇甫谧) 马茂军:赵普【等待播出】 马骏:二战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拿破仑;品读《孙子兵法》(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即将播出】);中国故事爱国篇之《卫青》 马骏杰:甲午,甲午;中国故事爱国篇之《邓世昌》、林则徐【等待播出】、郑和下西洋【等待播出】 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中国故事富强篇之明朝 毛峰:战国策【等待播出】 梅毅: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 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 蒙曼: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玄宗出世、开元盛世、盛世危情、物华天宝、长恨悲歌);大隋风云(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中国故事爱国篇之《辛弃疾》 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莫砺锋: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 彭林:彭林说礼 钱斌:千年一笔谈 钱文忠: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一部、第二部);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钱文忠解读《千字文》【等待播出】 乔良:新解三十六计 邱紫华:历史人物的悲剧 商传:永乐大帝;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故事爱国篇之《郑成功》 苏升乾:清明上河读宋朝 隋丽娟:慈禧;我读经典之《兼爱与非攻》 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 孙国亮:客家人 孙华:蜀地探秘之三星堆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 唐博:清案探秘(第一部、第二部) 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吕后);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文景之治);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大风歌;王立群读宋史(宋太祖、宋太宗);北宋文人的担当;王立群说成语;中国故事爱国篇之《屈原》、《苏武》、《岳飞》;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中国故事富强篇之《汉朝》 王启涛:蜀地探秘之《李冰与都江堰》;心怀天下范仲淹 王士祥:隋唐考场风云 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王双怀:大唐贵妃 王卫平:春秋吴国风云录 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 王新陆:解读中医 魏新:东汉开国 翁思再:梅兰芳;伶界大王谭鑫培 吴建民:吴建民论国际风云;吴建民看中国外交;吴建民盘点2004国际形势;吴建民盘点2004中国外交;评点《战国策》 吴桐祯:成语趣谈 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感悟人生》;大故宫(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中国故事爱国篇之《戚继光》;中国故事富强篇之清朝 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心事有谁知;端午时节话屈原;中国故事爱国篇之《陆游》:诗歌爱情 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 叶广岑:杨贵妃下落之谜;从四合院到秦岭深山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我心目中的陈嘉庚;大年初一说经典 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奇人王阳明 于赓哲:狄仁杰真相;发现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大唐巾帼传奇;中国故事之《颜真卿》:开元盛世(上部、下部【正在录制】);中国故事富强篇之隋朝、唐朝 于涛:走近曹操 于钟华:书法档案 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溥仪;囚徒天子光绪;中国故事之《林则徐》 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 翟双庆: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第一部五脏篇)【正在播出】、第二部【等待播出】 曾国平: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智商与情商 曾仕强: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 张一清:解码汉字之王朝名称有讲究 张大千:名人酒故事 张宏杰:成败论干隆(上部、下部) 张擎:蜀地探秘之金沙遗址 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 张志君:向古人学家教 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等待播出】);北宋文人的担当;中国故事之《范仲淹》;中国故事富强篇之宋朝 赵林:英雄史诗特洛伊;希腊神话与雅典奥运 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 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 赵中男:朱棣身后那些事儿 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慈禧、康熙、道光、嘉庆);清代皇陵谜案 赵玉平: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的启示、刘备的谋略);水浒智慧(第一部梁山头领那些事儿、第二部【等待播出】、第三部【正在录制】) 周国平:爱的四重奏 周非:中国神话 周岭:周岭解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节日(端午节、春节);奏折的秘密【等待播出】 周汝昌:周汝昌鉴赏唐宋诗词;评《红楼梦魇》;新解红楼梦系列(曹雪芹其人其书、红楼梦的艺术个性、周汝昌答疑红楼梦);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着 周思源:红楼六家谈系列(亦石亦玉话宝玉、孰优孰劣话黛钗);新解红楼梦系列(是是非非王熙凤);品水浒系列(从生辰纲下落谈《水浒传》);华夏春秋志系列(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传奇太后系列(文明太后);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千古一后;风云南北朝之苻坚 周文顺:焦裕禄 朱翔非:中华孝道;汉儒传奇【等待播出】
⑥ 平津战役中西营门突破口一战的具体情况
天津战役是自解放战争开始以来,人民解放军面临的最大的一次城市攻坚战。三十八军全军指战员为能在这次硬仗中担任主攻,感到由衷地自豪。军部决定让一一二师和一一三师并肩突破,一一四师随后跟进。军党委还向全军部队发出了“一仗、二胜、三好”的战斗号召。具体点儿讲,就是要打好入关第一仗;取得军事、政治两胜利;创造更多的“完成任务打得好,遵守政策纪律好,互相礼让团结好”的三好连队。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总攻开始。我军数百门大炮向预定目标一齐开火,顿时火光四起,浓烟翻滚,整个城垣都被黑烟灰尘所笼罩。很快,一一三师突破正面轰开了40多米的缺口,一一二师的正面也炸出了20米的缺口。 10时15分,三十八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曹里怀在指挥所里,接到三十八军左翼主攻师一一三师报告:突击连三三七团三连已经把第一面红旗插在天津城上,小西营门的突破口已被打开了。接着右翼主攻师一一二师也报告打开了突破口。 发起总攻仅15分钟,按预定计划我炮火射击尚未完毕,但突击连就已经冲了上去。如此神速的进展,使曹里怀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担忧。他怕我军炮火误伤了手下的战士。但很快他就解除了忧虑:我军炮兵发现红旗插上城垣后,便主动停止了破坏射击,发出了延伸射击的信号,而且打得又准又狠,虽然敌人组织了五次疯狂的反冲击,但都被打退了。随后,两个师的先头部队并肩突进城内,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在忠庙大街和西关外大街,又突破了敌人的第二道防线。
三十八军的各级指挥员们打起仗来,均喜欢靠前指挥。此刻曹里怀早憋不住了,他向军长李天佑、政委梁必业请示并得到批准后,立即带了两个警 卫员和一个参谋,冒着敌军的炮火,沿着一一三师突击的路线向城内奔去。 进城不远,就在花园大街找到了一一三师指挥所。副师长唐青山和参谋长李忠信早已到前边指挥去了,指挥所里只剩下了师长贺东生和政委王树君。由于部队进展神速,电话兵架线已跟不上部队的前进,贺东生也正为前线的情况不明而着急。 于是曹里怀就邀贺东生一块到前面去指挥。
贺东生也是一位听到枪响就往前冲的烈性子。在山东当团长时,他指挥打仗就不离前沿阵地。一见冲锋受阻,他总是把棉袄一甩,拎起驳壳枪就往前冲,有时警卫员拉都拉不住。 两人钻进一辆刚缴获的装甲车,直奔市区开去。 此时,天已经黑下来,坐在铁甲车里更是什么也看不清。周围枪声不断,子弹不时地打在铁甲上“叮当”作响。两人都是第一次乘坐装甲车,曹里怀对贺东生说道:“老贺,这玩艺还真有点用,比你光膀子上前线强多了。” 贺师长一边从观察口向外张望着,一边答道:“好是好,就是太闷人,哪有我在下面跑着痛快。”说着,打开车门就想下车。正在这时,恰巧一颗流弹“当”的一声打在车门上,警卫员连忙把车门关上了。曹里怀笑着说道: “对不起,老伙计,还是委屈一会儿吧。”
两人驱车来到永明街一带后,曹里怀立刻把一一三师的和一一二师的几个团长找来,重新调整了部队,并强调首先是要突破到金汤桥,将守敌拦腰斩断,而后再谈扩张战果。随后,两人又开着装甲车向前面赶去。
当装甲车进入老城后,他们发现一群战士正被敌人的火力堵在一条胡同里出不来。原来敌人在丁字街头修了个大地堡,重机枪严密地封锁着街道。 而街上光秃秃的找不到任何障碍物,炸药包也送不上去,直急得战士们团团转。 曹里怀看清了地形,对战士们说道:“我们来给你们开路。”说罢驱车朝前冲去。战士们在装甲车和机枪的掩护下,一拥而出,喊声震天,很快就解决了当面之敌。落在后面的几个战士,还调皮地用枪托敲打着装甲车,嘴里不住地喊着:“同志,该请你们指导员给你们记个功。” 贺东生的警卫员小张跳下车,冲他们喊道:“什么指导员?车里坐的是二○三和三○一(首长代号)。” 那几个战士一愣,“啊”的一声,跑向部队,边跑边喊:“同志们,刚才坐‘坦克’的是咱们的副军长和师长。快冲呀!”指战员们的情绪更高了。
在战斗中,三三四团二连大胆迅速,插向海光寺,在坦克的配合下勇猛冲锋,为后续部队扫清了障碍,开辟了前进道路;三三八团八连大胆穿插,发展神速,于15日凌晨2时30分便首先攻占了会师地点金汤桥,第一个将五星红旗插在了桥上;三三九团一连大胆插入敌阵,发扬战场喊话的威力,创造了一个连俘敌1845名俘虏的最高纪录.. 早晨5时,当三三七团打到警察署时,与东面突入友军部队会师。我军即乘势大胆穿插,分散追敌,向敌核心阵地发起攻击。三十八军三三四团首先打到天津警备司令部,与守敌展开激烈拼杀,逐屋争夺。该团二营六连副排长率领战士傅泽国、王凤义冲入地下室,活捉了城防司令陈长捷。战至下午4时,敌残部全部被我歼灭。战斗随告结束。 国民党号称“固若金汤”,并自信能守一个月的天津城,从冲击发起到整个战斗结束,只用了不到30个小时!
⑦ 北平无战事的真实历史
解放战争后期,为防止北京城大量的历史遗迹都损毁,驻守国民党爱国将领决定把北京平稳地移交给共产党领带的人民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