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生命密码基因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希望能测天之风云,知人之祸福。
如今,人类已经可以准确地计算天体运行的周期,可以预报天气,甚至能够飞入太空,登上月球。然而,人类对自身似乎还知之甚少:为什么有的人健康强壮,有的人却天生残疾?有的人能长命百岁,有的人却少年夭折?
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各具特征的指纹,把命运同所谓的“手相”联系起来,认为人的手相能预示人的命运。这当然是不科学的。那么,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能左右人的生老病死的东西存在?回答是肯定的,它就是人的基因。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深入进行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在破译生命的密码,告诉你为什么是现在的你,也告诉你将来会不会得病,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你的身体有了问题,你只需带上你的基因图谱,找到出问题的基因治疗一下就会康复。
科学家告诉我们,不同生物的外部形态皆由生物的基因控制。基因控制着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控制着生物的各种遗传性状。人体是一个多细胞体系,每个细胞中都包含46条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每23条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控制性状的基因,就定位于这些染色体上。而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部分,每个染色体级的DNA就构成一个基因组。据估计,人类基因组中约含有10万个基因。任何遗传病的发生都是基因的突变造成的。
通过几十年夜以继日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弄清了1.6万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但是,如何才能使人们对整个基因组所包含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呢?
1989年,人类已经开始启动了人体基因组计划。有关测序工作分三步进行。首先沿着DNA链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路标”,把基因分成许多片段。然后各个击破,具体对各片段进行测序。最后进行精加工,对测序结果作补充和修正。
1999年12月1日,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的216位科学家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已经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的确切位置。
这一重大发现立即为世人瞩目。科学家和新闻界普遍认为,这是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是继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理论之后,人类在认知世界方面的重大发现,为人类打开了通向了解微观生命世界的大门。人体基因组计划负责人弗朗西斯·柯林斯基甚至认为,这项发现的重要程度超过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人类登上月球。
肉眼看不见的基因蕴藏着生命的秘密,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随着对人的基因特性研制药品也不再是空想和神话,人类将拥有一个预防和克服疾病的强大武器。
2. 生命密码933代表什么
生命密码数字933—393能量场会比较凸显,成功的行动家,讲究速度、讲究效率的人,他们希望能快速完成工作或者达成目的,性格行为能量中显得会比较急躁,有时还会催促。这组数字能量的朋友有些品味,对人对事的标准有些理想化。
他们动手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都是很强的,例如:瑜伽、武术、弹琴、运动等等,属心智能量高的性格。因此,拥有这组数字的朋友,一定要学一门技术,因为,天赋潜能就比别人学的快,运用技术让自己的生命丰富和增值。
3. 生命密码是关于什么的
在生物课本里听到过,应该是关于DNA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等一些内容
4. ''人类基因草图''是什么啊!
破译生命密码---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
作为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突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于2000年6月26日向全世界公布。这是本世纪继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以来生命科学的又一重大突破。本世纪生物学家们对基因的物质基础、结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已有相当透彻的了解。近20年来,现代生物技术已被逐步应用于医学、工业和农业等方面。转基因技术、分子克隆技术、药物设计和基因治疗等新兴技术正在走向实用化。“基因”、“克隆”、“DNA”等科学术语已进入日常生活。基因指导着各种生理作用的蛋白质的合成。人的肠子里没长出眼睛,是因为肠子里管眼睛的DNA是关闭的,没有表达,它只在眼睛里才工作。但基因在时序上和组织位置上有着严格的把握,从而构成了生命活动的有条不紊和绚烂多姿,共同奏响一曲和谐的生命之歌。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产生及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 全部DNA序列,它蕴藏着生命的根本奥秘。搞清所有基因的碱基对分布相详情就等于找到了揭开人类生老 病死秘密的钥匙,使征服癌症等疑难病症和延年益寿 成为可能。因此破译全部人类遗传密码这部“天书”是 科学家长久以来的梦想。可是—个人身上有36亿对碱 基,破译这部“天书”将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 入最多的重大事件。
萌发这一计划的主意,还是美国能源部先开的 头。该部的洛斯阿拉莫斯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科学家想弄清楚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幸存者的后代是否有基因突变现象.但苦于没有办法。经过一番思考后得出结论:只有把人体里所有30亿个碱基对的排序 分析清楚,才能判断一个人的身上是否存在基因的突 变现象。
1984年在科罗拉多州举行的一个科学会议上,美能源部科学家建议发动全国的科技力量来做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分析工作,结果支持者寥寥。因为以当时 的技术水平,每分析一个碱基对需要3~5美元, 搞清 30亿个碱基对的排序需要150亿美元的巨资。后来, 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和妥协,很多最初持反对意见的 科学家转而支持人类基因组计划。1988年这个计划正 式获得2790万美元的国会拨款,并于1990年10月1 日正式启动。 ’不久,人类基因组计划发展成一个由多国政府支持的国际项目,先后有美、英、日、德、法及中国等6个国家参加,有16个实验室及1100名生物科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
我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于1994年,1998年8月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在北京成立;随后,中国人类基因组南方和北方研究中心相继成立。1999年7月我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HGSI注册,中国最终参与了人类基因组,并承担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任务的1%,即3号染色体短臂上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
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近年来对生命密码的破译呈现出加速之势,生命奥秘之门即将向人类打开。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深远意义
经上千名各国科学家历经10年的艰辛努力,被比 喻为“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草图已经完成。随着 2001年6月“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的完成,以提示 基因组功能及调控机制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以及 医学(疾病)基因组学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推动医学进步带来了空前的 机遇。比如,第21对染色体破解将有助予找到早老性痴呆症、白血病、先天性痴呆症,以及肌肉蒙缩性侧索 硬化症等许多疑难病症有关的基因,以及治疗这些疑 难病症的方法。
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通过基因不仅可 以实现基因诊断,而且还可进行基因治疗。即通过修 饰基因的结构,调节或改变基因的表达,也可直接把 基因送到人体细胞发挥治疗功效。
生物领域的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
二十世纪的人类自然科学史上有三大工程,一个是曼哈顿原子计划,一个是阿波罗登月计划,另一个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生老病死都与基因有关,如果能够破译人类基因的序列和功能,就有可能真正有效地预防、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因此,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一开始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999年,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式参与了这个跨世纪的国际合作项目。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全球性的自然科学工程,它的最初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用15年的时间构建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图和物理图,并期望从分子角度解开人体生命的奥秘,为现代医疗提供新的手段。它的核心内容是DNA序列图的构建,即分析人类基因组中30亿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的组成。
目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中国和日本等6个国家的16个基因组中心参与了这项计划,已经完成了人体基因序列工作框架图的测定,并与今年同时进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第二阶段,绘制精确的“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
我国参加国际合作并承担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有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北方研究中心,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按时完成了分担的人体1%基因序列工作框架图的测定,其中,北京中心已经成为全球16个测序中心中的十强之一。所谓1%项目,是指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完成的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一个约三千万个碱基对的区域的测序任务。由于这个区域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因此简称“1%项目”。
按照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准,北京中心与国际同步,完成了重复序列多、模板缺失、投入最大而准确率最高的区段,已经实际测定了近两亿个碱基对,向人类基因组数据中心递交的“一致性”序列近四千万,完成了“工作框架图”的100%以上,而且具备了相应的数据分析与基因鉴定能力,能在24小时之内独立完成全部数据的初步分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已经被全球各国所认同,它倡导的“全球合作、免费共享”的“人类基因组精神”,已成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国际合作的楷模。参与这一项目,不仅使我国拥有了相关事务的发言权,也标志着我国已经走在了结构基因组学的世界前列。
人类基因组计划1%中国测序
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中国实验室探密1990年10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1999年9月,中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全部序列的1%。承担"1%"主要测序任务的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坐落在北京顺义空港工业园B区,一座并不显眼的四层楼内。
在对人类23对染色体上多达30亿对碱基的测定上,美国人的贡献率最大,承担了54%,其次是英国,承担了33%,日本为7%,法国为2.8%,德国为2.2%,中国科学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
1998年8月11日,中科院遗传所的“人类基因组中心”开张。1999年2月,中心决定搞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以创造加入“国际测序俱乐部”的条件。同年7月7日,中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登记,申请加入“国际测序俱乐部”。9月1日,在伦敦举行的第五次人类基因组测序战略会议上,北京中心(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作为新的会员加入。目前我国已启动了“中国生物资源基因组计划”,第一个项目是水稻;第二个将是猪,人类的器官移植需要它们;第三个是血吸虫,现在血吸虫病还没有消灭,并且还在回头。
中国科学家今年四月提前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百分之一的测序任务,使得这一由六国参加的重大生物工程于本月二十六日如期完成。通过参与这一国际项目,中国的基因组测序能力一举进入世界四强,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生物产业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人类基因组研究大事记
一九九0年
10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一九九八年
5月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组建塞莱拉遗传公司,目标是投入3亿美元,到2001年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基因组图谱,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
10月23日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声明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部因因测序工作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即在2003年完成。
一九九九年
3月15日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宣布,由于科学家加快工作步伐,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将提前至2000年绘出。
9月中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中国是继美、英、日、德、法之后第六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
12月1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
二000年
3月1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联合声明,呼呈将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公开,以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能自由地使用这些成果。
4月6日美国塞莱拉公司宣布破译出一名实验者的完整遗传密码。但不少欧美科学家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该公司的研究“没有提供有关基因序列的长度和完整性的可靠参数”,因而是“ 有漏洞的”。
4月底中国科学家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间再度提前,预计从原定的2003年6月提前至2001年6月。
5月8日由德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已基本完成了人体第21 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6月26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5. 什么是生命密码
DNA,脱氧核糖核酸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主要功能是信息储存,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构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核糖核酸所需,被喻为人类的“生命密码”
6. 生命密码12组密码解析是什么
三角形三个顶点位置,都标记有一个“☆”,这里我们称他为星位密码。
图中左边T、S、U:代表我们的工作、朋友,同时也代表21岁到40岁的经历状态。
图中上面Q、P、R:代表下属、儿女,同时也代表41岁到60岁的经历状态
图中右边V、W、X:代表晚年、家庭,同时也代表61岁以后的经历状态。
每个生命密码图里,均含有12组联合密码:
IJM、KLN、MNO、
IMT、JMS、TSU、
NOQ、MOP、QPR、
KNV、LNW、VWX
生命密码的起源:
生命密码其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西方古老神秘学,源于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创的数字理论,由希腊哲人兼数学家,也就是数学几何之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被今天的人尊崇为数字、几何、天文、音乐之父:
他是第一个主张“地球为圆形”学说的人。他率先提出饮食会影响心理,并提倡食用易消化而以生食与水煮为主的食物。
他率先传授了身体与心理的关联性,并建议以运动辅助心智发展。他也是首位把音乐应用于医疗用途的人;他写过具有消除愤怒、建立信心与勇气或是抑制饥饿等作用的歌曲,以及其他各种领域的音乐。是现代“数字学”(numerology,又称灵数学或占数术)的始祖。
7. 如何算生日密码,什么是生命密码
一个密码派 app就可以搞定
密码派是一个把生命密码这一传统智慧,巧妙地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用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对人类的情感进行解析的app。它能通过报告帮你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找到与人相处的方式,还能通过生命密码解读,帮你找到财富积累的方法、职业发展的方向、看流年运势的好坏等。
顺便普及一下生命密码,它与星座、塔罗并称为西方三大神秘学,与前两者不同的是,生命密码融合了数字学、心理学、哲学和中国易经的概念。我们平时看的星座、周易,都是告诉你未来将发生什么,却没告诉你怎么去做,但生命密码可以,它能给你指导建议,帮你修正方向。
8. 生命密码是什么意思
生命密码是一种占数术,由毕达哥拉斯研究数学发展而来的占数术。 它的算法就是把出生年月日的每一个个数加总后,找出1-9的其中一个数字。
9. 生命密码 生命是什么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了别的。那么,生与死之间的--生命呢?
我问:"你幸福吗?""幸福?我离百万富翁还有十万八千里呢!"有人如是答。于是,生命在他们眼里就成了股市上跳跃的荧光屏、餐桌上的美味珍馐、豪华别墅加豪华轿车。
打开报纸:洪灾、绝症、暴虐、谋杀……满眼是苦苦挣扎的生命。
"有没有想过某天失去生命的情形呢?""咳,那么忙,谁有空想那个!"是的,我们是太忙了。五彩纷呈的社会,变化万千的信息,我们忙着学习,工作,研究,吃喝拉撒睡玩……因为忙,所以有些人便也忘了生命。
生命是什么?
有人说,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健,老年的愤世嫉俗。
有人说,生命是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厉,爱人的柔情,朋友的关切,是一切感情的组合体。
有人说,生命是夕阳衬落日,青松立峭壁,万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阳春和白雪,是宝刀快马,金貂美酒,是孤月冷歌的漂泊。
我是女子,而自古女子的生命就好像特别轻贱,我不妨也说,女子的生命是貂蝉轻舞的团扇,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是杨玉环抛上树的白绸,是西子坠湖的涟漪,是绿珠溅落的鲜血,是黛玉葬花的悲吟,是窦娥赴刑场的怒火--都说是红颜薄命。
现代的女孩子是幸运的,时代懂得尊重她们,欣赏她们。但是她们的生命却有的挥霍于歌厅舞厅游乐场中,屈服于鲜艳的玫瑰和精巧的礼物下。同时又得感谢上帝造物的公平,有很多的女孩富有才华,懂得自重,用生命诠释另一种美的意义,划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多少人物,平凡的不平凡的,虽然他们都对生命持有不同的见解,但都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活过。不管他们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惊世伟业,也不管他们是多么碌碌无为,都已化作一?黄土。而现在的拥有生命的人们,不管你对生命如何看待,生命短暂,望君多加珍惜。
这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旋在世俗的旋涡中,人人挣不开生活的网,这网使人浮躁,使人不安,使人无奈。人人渴望宣泄内心的不满,人人渴求内心的平衡。年轻人迷上了疯狂摇滚,迷上了火暴足球,让心获得暂时的自由和灵动。中年人承受着生存的压力,却不免让心磨砺的粗糙,以此淡化生活的平淡。老年人用看穿一切的目光,尽可让自己浸润在往日的怀想中,麻木生活的苦痛。我们渴求着什么?我们希冀着什么?不知道。摆在我们面前是生存。而生存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吞噬了我们的灵性与梦想。我真地害怕,也许有一天,我不再等待,也不再守望。
生命是什么?猪栏里的猪吗?没有梦想也可以活得安恬自在;展翅高飞的鹰吗?如果没有蓝空,又怎能扶摇直上?而你,一如你的婉约、典雅,指点迷津般地告诉我:生命是一条河,看它:聚集、奔注、冲倒、挟卷,最后奔流入海,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你又向我展示了一幅画卷:有 岩高崖、斜阳草树、夹岸桃花、晚霞红日,而那股前进的力量催动着这一切,让人感觉生命真地很美;你又说:生命是一株树,它从冰雪中破壳而出,穿枝拂叶挣脱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开出满树的花,蜂围蝶绕,他伸展浓阴,最终结出甜蜜的果。人不就是一棵树吗?哪一个人不希冀自己参天,一株树,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一条河,一株树,这两个意象是一个世纪老人的生命绝唱,让我感受到你内心的澄净、温婉中的那份执着,经历了世事的变化,你的文字中仍不失少女的纯净,却又多了一份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生活总是美好的。但毕竟,在无穷的宇宙中,在万丈红尘中,人是那么渺小,生活中多少魅惑,人随时都可以迷失,即使如那活泼泼生命力旺盛的江河,能汇入大海,但同时也走入了什生命的尽头,多么让人感动,又多么无奈啊!你感叹到: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此语一出,我感觉你不再是那个悲天悯人,用圣母般的目光关照生活的慈母,你让我感觉到你是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一个不用寒暄,可以不眠而谈的朋友,你的话因了几分沧桑而多了几分真实。你又是一个长者,用一种平等的关爱,给人以希冀:愿你的生命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多么真诚,也许这是一个接近凡俗的冰心。
是啊,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个不辍网的劳蛛,即使知道,网不住星星和月亮,但依旧织网;生命是一只不羁的猛兽,即使身受重伤,也要站立着死去;生命是不倦的舞者,即使身戴镣铐,也要舞出生命的绚丽与悲壮。
为了 生你的父母
也为了自己
还有自己爱的人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