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密码管理 » 诗经为什么是先民密码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诗经为什么是先民密码

发布时间: 2022-06-29 10:32:08

❶ 《诗经》所反映的先民的生活有哪些特

1.在作者眼中,《诗经》所反映的先民的生活有哪些特点?请分条概述.
答:
2.读下列问题,联系原文作答.
(1)第二段“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一句中,为什么会“贫血”?
答:
(2)文末最后一段划线句“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一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1.①平凡而丰富②自由、单纯而天真③充满原始的浪漫与激情
2.(1)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因为远离了自然,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
(2)说明《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民歌之作(,自始至终都反映着劳动人民自然、纯朴、真实的生活和情感.这样写显得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❷ 为什么说诗经是中国古代社会民风民情的百科全书

根据《风》《雅》《颂》三部分的实际内容,认为《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的专论《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明确说明:《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20世纪中期俄国费德林院士也称:“《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网络全书.”~

❸ 诗经为何是先民的解码

因为《诗经》是西周自春秋五百多年诗歌的总集,大多是诗官从民间收集得到,所以也可以说是民歌的总集。

研究《诗经》就是对西周春秋年代生活的研究,让我们从中看到先民们的生活,所以就如你说的,是先民的解码。

❹ 为什么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 305篇(另有《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6篇“笙诗”,只存篇名)。《诗经》在先秦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到汉代,《诗》被朝廷正式奉为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来源与编集:
关于《诗经》编纂成集的过程,有种种说法。据秦汉时期一些典籍的记载,《诗经》作品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周朝廷设有专门采集民间歌谣的官员,称“行人”,他们四出采访、收集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政治得失。采诗的工作由于得到各诸侯国的协助,所达到的地域相当广阔,所以各地民歌得以集中起来。二是周朝还有“献诗”的制度,公卿士大夫在某种场合要给天子献诗。《诗经》中的不少“雅”诗,就是这样汇集到一起来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诗经》曾经过孔子的删订。如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删诗之说基本上不可信。《诗经》经多人长时期的收集整理,大约在公元前 6世纪中叶最后编定成书,这是在孔子出生之前,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说过“诗三百”的话,可见他所看到的《诗》和现存《诗经》的篇目大体相同,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请观周乐,鲁国乐工为他演奏的各国风诗的次序也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那时孔子年仅8岁。至于《论语·子罕》中孔子所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的话,这只是说明孔子整理校订过舛误的《诗经》乐曲。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的形式。《墨子·公孟》篇说:“诵《诗》三百、歌《诗》三百、弦《诗》三百、舞《诗》三百。”《仪礼》、《周礼》、《礼记》和《国语》里,也分别提到《诗》可以用管、箫等乐器演奏;鲁国乐工也曾为季札演出过“风”、“雅”、“颂”各部分的诗。这些都说明《诗经》在古代与音乐、舞蹈有密切关系。只是经过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乐谱和舞姿失传,只剩下歌词,就成为现在所见到的一部诗集。

❺ 古代读书人为什么要读《诗经》呢

诗经是什么?我们为为什么要读?打开任何一部文学史或者文学史的教科书,说到诗经,总会谈到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有人说是诗歌选集,总有这样的说法。

这种说法对不对?也对也不对。对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的着作是一个诗歌集,不是一个人作的,也不是一个时间段产生的;不对的是,这个说法混合了诗经和后来文人的诗集的区别。

诗经是歌唱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在创造自己文明传统的时候的歌唱,反过来说,是先民唱着诗经创造了我们的精神传统,所以诗经是我们的精神家底。

这个唱是个唱词,和后来的作诗不一样,而唱也能呆板地理解,它是一种演出,它会用不同的声部,两个抒情主题或者更多。

后来很多诗人的诗里都有问答,这种诗和诗经是完全不同的,诗经完全是两个诗人在唱,和一个诗人写一首诗让里面角色对唱是不一样的。

所以把诗经理解为选集或颂集,只要涉及到集,实际就只说对了一半,是有偏颇的。而且中国人编集字比诗经晚了好几百年。

❻ 《诗经》为什么称为是早期史学典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❼ 《诗经》是孔子收集古代各种诗歌编订而成,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诗经》是国代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这期间五百多年的一些诗歌一共是305篇,在先秦时期称为《诗》,在西汉的时候被称为儒家经典,叫做《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对我国后世文学诗歌都有重大的影响。

❽ 为什么说《诗经》是一部“古代文明百科全书”答:

摘要

❾ 在作者眼中,《诗经》所反映的先民的生活有哪些特点

1、在作者眼中,《诗经》所反映的先民的生活特点:
①平凡而丰富;
②自由、单纯而天真;
③充满原始的浪漫与激情。
2、出自洪烛《横穿<诗经>的河流》,本文以充满深情的笔调抒写阅读《诗经》的感受,以“《诗经》是一条河流”为行文思路,语言凝练而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诗经》的崇敬之情,对《诗经》中自然质朴生活的神往之情。
综观全文,标题“横穿《诗经》的河流”中“《诗经》的河流”一语意义丰富,其一,在作者看来,《诗经》即如文字构成的一条河流;其二,《诗经》反映的生活大多与河流有关;其三,“《诗经》的河流”比喻的是中华民族曾有的生活方式。

❿ 为什么说诗经是我国古代社会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记载了王公,市民的生活情况。国风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