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密码管理 » 战争时情报密码叫什么名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战争时情报密码叫什么名

发布时间: 2022-06-25 06:56:29

❶ 详细说一下关于二战时的美军的纳瓦霍密码

纳瓦霍密码:“风语者”的神秘武器

“鸟语”引发奇想

美军遭遇珍珠港袭击后,被迫对日宣战。但交战初期,美军的密码屡被日军破译,致使其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就在美军高层为此焦急万分的时候,1942年初的一天,位于洛杉矶的美国海军办公室来了一位自称菲利浦·约翰斯顿的美国白人。他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建议———征召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纳瓦霍人入伍,使用纳瓦霍人的语言编制更加安全可靠的密码。

约翰斯顿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个构想,是因为他从小就跟随父亲———一位长期在印第安人保护地传教的牧师,在纳瓦霍人聚居区生活,所以对纳瓦霍人和他们的语言非常熟悉。而在当时,纳瓦霍语对部落外的人来说,无异于“鸟语”。因为这种语言口口相传,没有文字,其语法、声调、音节都非常复杂,没有经过专门的长期训练,根本不可能弄懂它的意思。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通晓这一语言的非纳瓦霍族人全球不过30人,而其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极具军事头脑的约翰斯顿认为,如果用纳瓦霍语编制军事密码将非常可靠而且无法破译。

美国海军认定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立即答应协助约翰斯顿实现这一构想。1942年2月28日,在圣迭戈的艾略特兵营,约翰斯顿找来4名纳瓦霍人进行演示试验。在演示前,对此十分感兴趣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上将克莱登·沃格将军亲自写出6段战争中常用的信息,其中一条是“预期敌人会使用坦克和俯冲轰炸机在黎明时攻击”。按照纳瓦霍语,信息被逐字逐句地翻译为“敌人坦克-俯冲轰炸机 -预计-攻击-早晨”,其他5条信息也被熟练地翻译出来。这给沃格将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周后,沃格专门致函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建议为太平洋舰队两栖作战部队招募200名纳瓦霍人。不过,这项大胆的计划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担心纳瓦霍密码不能适应繁多的几乎是数不尽的军事活动,因为军事术语在纳瓦霍语中的确比较匮乏。但是,经过一番争论之后,招募纳瓦霍密码战士的计划还是被通过了。于是,神秘的“鸟语”开始登上大雅之堂。

无敌密码”诞生

1942年5月5日,首批29名纳瓦霍人被征召入伍。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圣迭戈的新兵训练营中和通讯人员一起设计了最初的纳瓦霍密码。这种密码由211个字组成,大部分为纳瓦霍词,也掺杂了一些新词汇,这是为了弥补纳瓦霍语中军事术语的不足。例如,“战斗机”被称为“达-哈-提-西”,纳瓦霍语意为“嗡嗡叫的鸟 ”;“俯冲轰炸机”被称为“几尼”,意为“小鹰”。另外,密码战士还设计了一个系统,用来与英语26个字母相对应。例如,字母A为“沃-拉-其”,意为“蚂蚁(ant)”;字母E为“迪兹”,意为“麋鹿(elk)”。另外,针对那些没有能够列入211个密码的词语,他们根据纳瓦霍语专门创建了一个大约500个常用军事术语的词汇表以便用来对照拼读。

纳瓦霍人很快便显示出记忆密码和在战时传递信息的能力。他们成功地从飞机或坦克等移动目标上传递密码。计划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另外200名纳瓦霍人也于1942年7月20日被征召入伍。1942年10月2日,约翰斯顿也被征召入伍,并被授予上士军衔,专门负责训练纳瓦霍密码战士。可是,就在约翰斯顿踌躇满志地实施他的大胆计划的时候,一个细心的密码员发现,由于纳瓦霍语中没有的词的对照表重复使用频率太高,根据这些词语,纳瓦霍密码几乎不用费什么劲就能被破译。为解决这一问题,约翰斯顿和一些技术专家把对照表的26个字母增加为44个,使得那些常用的字母如E、T、A、O等有了多种选择余地。例如字母A除了原来的“沃-拉-其(蚂蚁)”外,还可以叫作“比-拉-沙纳(苹果apple)”和“ 齐-尼赫(斧子axe)”。这样一来,其破译难度大大增加。被美军称为“无敌密码”的纳瓦霍密码终于诞生了。

作战南太平洋

到1943年4月,第二批200名纳瓦霍人完成了训练,而此时,第一批纳瓦霍密码战士即“风语者”已经随海军陆战队在南太平洋上作战了。很快,纳瓦霍密码就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攻占硫磺岛一役中,6名“风语者”使用神秘的纳瓦霍密码及时准确地为美军传递信息情报。在战斗开始的前两天,他们通宵工作,没有一刻休息。整个战役中,他们共接发了800多条消息,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日本人尽管能够截获这些情报,但对这些近乎“天书”的文字感到束手无策,而当时美军已经破译了日军的密码。不久,美军便很轻易地攻下了战略要地硫磺岛。负责联络的霍华德·康纳上校曾感慨地说:“如果不是纳瓦霍人,如果没有纳瓦霍密码,美国海军将永远攻占不了硫磺岛。”参与硫磺岛战役的拉尔夫 ·斯托其上尉在一份报告中称,纳瓦霍密码是“最简便、最快速和最可靠”的密码,“日本人的脑袋都要想破了,但我们几乎不用担心泄密会发生”。

出色的实战成绩吸引美国海军决定更大规模地征召纳瓦霍人入伍。他们曾经设想以每月50人的速度再征召303名纳瓦霍人,但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那些被招募的纳瓦霍战士也逐渐成为其他部队的“宝贝”。为此,海军陆战队不得不把名额削减到每月25人,甚至试图从其他部队索要纳瓦霍新兵,但这些努力并未获得完全成功。由于“风语者”供应不足,这严重影响了美国海军的通讯工作。尽管如此,因为纳瓦霍密码既保密又很少失误,仍然逐渐成为美军最信赖最钟爱的密码。

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纳瓦霍密码可能已经算不上高明,但它走过的那段光辉历程将永远不会被忘记。(

❷ 抗日战争通讯电播密码叫什么名字

以前的无线电信号传输是无法传输字母的,因此创造了莫尔斯电码,将英文字母以长、短电码替代,类似现在计算机编码的0和1
按照每个英文字母固定的莫尔斯电话拍发,接收方就可以还原电文,这叫明码电文
明码是没有密码的,因此不适合军事、外交,因此就需要加密
加密,就是在原有明码上,加上一些约定的做法,这个就是密码。接收方按照这种约定(这就是密码本)进行运算后(解码),即可得到电文本身
密码其实是很复杂的数学运算。只有复杂的加密过程,才能保证密码的有效性。

❸ 战争中所需破译的密码是什么

是对方通讯用的密码。己方的密码有专门的充电员做。如果破译对方的密码,那么等于对方在作战中的行动,就大大掌握了主动权。

❹ 太平洋战争中的秘密武器-纳瓦霍语密码,究竟是什么

1942年6月4日,号称“赌徒”的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在偷袭珍珠港得手之后,又着手实施了一个新赌局——偷袭美军的中途岛。这一天南云忠一率领浩大的日本舰队开始对中途岛进行空袭,结果只进行了第一轮空袭,就被严阵以待的美军机群和航母打了个措手不及。在这次战役中日本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有332架飞机(包括备用机)被击落或炸毁,共2,500余人阵亡。中途岛海战成为了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中途岛的惨败使日本再也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的海军作战,丧失了在太平洋的主动权。

纳瓦霍人祖祖辈辈生活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交界处已经400余年。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将他们押送到新墨西哥州560千米外的定居处,而在二战开始时,美国政府还在对纳瓦霍人的羊群发动围剿。但可笑的是,这些纳瓦霍士兵还为曾经奴役自己的祖先、杀死自己羊群的人去打仗,甚至成为了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的秘密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纳瓦霍密码仍然被作为美国的最高机密,其相关人员不得对外透露任何信息,每当有人问起他们的事迹时,他们只会回答说:“我是个话务员。”。但正义总会到来,他们最终也获得了自己该有的荣誉,1968年这些机密被公布于世,他们获得了自己该享有的荣誉,但此时大多数人已经去世。2001年7月26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国会举行隆重的颁奖的仪式,为这些沉默半个世纪的纳瓦霍密码员颁发美国政府最高勋章——国会金质奖章,并称赞纳瓦霍语密码为“无敌密码。”

❺ 中国古代的间谍技术:最早的军事密码叫什么

“阴符”,可算是最早的军事密码。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阴符依长短不同,代表相应的情报。

❻ 二战时期最早使用的密码是什么

恩尼格玛密码机(德语:Enigma,又译哑谜机,或谜)是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

❼ 二战德国谜密密码

英纳格玛(ENGMA)是由德国发明家亚瑟·谢尔比乌斯(ArthurScherbius),被誉为“超级密码”,并使密码编译从人工手写时代跨越到了机器操作时代。并且为德国在二战时期的密码加密做了不小的贡献。

英纳格玛(ENGMA)又称恩格尼码,在所有用于军事和外交的密码里,最着名的恐怕应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方面使用的ENIGMA(读作“恩尼格玛”,意为“谜”)。

(7)战争时情报密码叫什么名扩展阅读

恩格尼码的诞生: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所有密码都是使用手工来编码的。直截了当地说,就是铅笔加纸的方式。在我国,邮电局电报编码和译码直到很晚(大概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还在使用这种手工方法。

手工编码的方式给使用密码的一方带来很多的不便。首先,这使得发送信息的效率极其低下。明文(就是没有经过加密的原始文本)必须由加密员人工一个 一个字母地转换为密文。

考虑到不能多次重复同一种明文到密文的转换方式(这很容易使敌人猜出这种转换方式),和民用的电报编码解码不同,加密人员并不能把 转换方式牢记于心。转换通常是采用查表的方法,所查表又每日不同,所以解码速度极慢。

而接收密码一方又要用同样的方式将密文转为明文。其次,这种效率的低 下的手工操作也使得许多复杂的保密性能更好的加密方法不能被实际应用,而简单的加密方法根本不能抵挡解密学的威力。

解密一方当时正值春风得意之时,几百年来被认为坚不可破的维吉耐尔(Vigenere)密码和它的变种也被破解。而无线电报的发明,使得截获密文易如反掌。无论是军事方面还是民用商业方面都需要一种可靠而又有效的方法来保证通讯的安全。

1918年,德国发明家亚瑟.谢尔比乌斯(Arthur Scherbius)和他的朋友理乍得.里特(Richard Ritter)创办了谢尔比乌斯和里特公司。这是一家专营把新技术转化为应用方面的企业,很象现在的高新技术公司,利润不小,可是风险也很大。

谢尔比乌斯 负责研究和开发方面,紧追当时的新潮流。他曾在汉诺威和慕尼黑研究过电气应用,他的一个想法就是要用二十世纪的电气技术来取代那种过时的铅笔加纸的加密方 法。

亚瑟.谢尔比乌斯 谢尔比乌斯发明的加密电子机械名叫ENIGMA,在以后的年代里,它将被证明是有史以来最为可K的加密系统之一,而对这种可K性的盲目乐观,又使它的使用者遭到了灭顶之灾。

❽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使用的什么密码,为什么那么快就被日本破译了。

近年来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李鸿章当年在日本与伊藤博文进行了7次谈判。十分遗憾的是,当年清朝驻日使馆发送电报的密码在1892-1893年左右,也就是甲午战争前一两年被日本情报机关破译。李鸿章赴日谈判时,日方对光绪和李鸿章之间的联系了如指掌,对光绪给李鸿章的赔款2亿俩白银的底线也十分清楚,于是在谈判中寸步不让,最终获取了最高的利益。

电报密码,破译很简单的。

❾ 莫尔斯电码,常用的军事情报,部署如密码,战争在梅捷,胜利在望都要靠它吗

中国已经独一无二开始量子通信的布局,这意味着在将来的对垒中,我们可以破译对方的机密信息,而美日只能干瞪眼。

❿ 战争时期的密码是怎么回事

主要是通讯密码,即用数学编码方式对通讯信息加密后再发出,以降低军事机密泄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