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子口岸IC卡的原始密码是什么
新办理的ic卡,不管是法人卡还是操作员卡,原始密码都是88888888,.拿到卡后需要更改操作员密码。如果还是登陆不了,可能是密码错误,也可能是你的ic卡已经过期。如果密码正确,却无法登陆,建议联系当地海关数据中心;如果ic卡已经过期,需重新办理新的ic卡。
(1)ic原始密码多少扩展阅读
电子口岸是中国电子口岸执法系统的简称。该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将各类进出口业务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国家职能管理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
中国电子口岸是国家进出口统一信息平台,是国务院有关部委将分别掌管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的口岸公共数据中心,为各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的行政执法数据联网核查,并为企业提供与行政管理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联网办理进出口业务的门户网站。
目前,中国电子口岸已经与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等执法部门联网,提供了海关报关、加工贸易、外汇核销单、出口退税等业务功能。中国电子口岸目前主要开发全国统一的执法功能和网上备案、数据报送企业办事业务。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建设各个地方的电子口岸。
⑵ 社保卡的初始密码是什么
社保卡初始密码有两种情况:1.初始密码为123456;2.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可以免费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核对其缴费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拓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各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
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
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1.5亿人。
2019年下半年开始,人社部明确将社会保障卡作为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和进入考场的有效身份证件。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当地电子社会保障卡应用,为报考人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2020年1月1日起,在内地(大陆)就业、居住和就读的港澳台居民将拥有社保卡,与内地(大陆)居民一样,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
⑶ 门禁卡的原始密码是多少
门禁卡原始的密码是12个F
⑷ 社保卡的初始密码一般是多少
社会保障卡的初始密码是123456。社保卡有两个密码,分别为:社会保障应用密码和银行金融应用密码。社会保障应用初始密码为123456
拓展资料
社保卡的初始密码只有修改完成之后才能够正常的激活,才能够正常使用我们的社保卡,我们的社保卡它是分为两个账户的,一个账户是医保账户,另外一个账户是金融账户,而且这两个账户都是需要分别来进行激活的。
所以社保卡的初始密码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如果说你忘记社保卡的初始密码,那么你就需要去相关的部门咨询,或者说重置一下自己的密码,然后再修改完成密码之后才可以正常的激活,才可以正常的使用。医保账户和金融账户都是分别需要激活的,而且激活以后都是需要修改新密码的,不过这个新密码你可以将两个账户修改成同样的密码,也可以修改成不同的密码。
那么只要今后你在使用卡片的过程中牢记新的密码都可以正常的使用,医保卡在买药的过程中,或者说在医保报销结算的过程中,那么就需要使用到密码了,所以说这个时候一旦忘记密码,就无法正常使用自己的医保。金融账户就是一张普通的银行卡,那么银行卡我们都知道,在支取现金的时候或者说在银行转账的时候都需要使用到密码,当你不知道密码的时候也是没有办法来,正常使用自己的银行卡。
而且社保卡当中的银行卡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有的时候他可能一些手工报销的待遇都会打到我们社保卡当中来,或者一些社保补贴的待遇也会打入到我们的社保卡当中,还有就是也会直接打入到我们的社保卡当中,所以说银行卡的密码也是要牢记的。
如果自己记忆力确实不好,那么我建议还是把它修改成两个密码,统一的这样的方式,因为便于记忆,当然在修改密码的过程中,尽量要免于使用身份证上的一些号码,比如说你的出生日期等相关的号码,这样的话容易丢失,一旦丢失以后很容易被人盗取,所以尽量使用和身份证号码不相关的这样的数字来组合搭配,对于自己的这个密码相对是有一定的保障作用的。因为毕竟我们社保卡在使用的过程中,密码是我们唯一的支付凭证,如果密码一旦丢失,那么就会造成我们账户当中的余额丢失了。
⑸ 电子社保卡密码初始密码一般是多少
各地区的初始密码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
1、社保编号;
2、身份证号6位或8位出生年月。
3、直接咨询所在的社保中心或者电话12333进行咨询。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保险工作。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⑹ 中国农业银行金穗qq联名ic贷记卡的初始查询密码是多少
贷记卡查询密码遗忘,您可致电我行信用卡客服热线4006695599申请重置新密码。
⑺ 电子社保卡初始密码是多少
电子社保卡初始密码一般是123456。
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线上应用的有效电子凭证,由全国社保卡平台统一签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与实体社保卡一样,电子社保卡全国统一全国通用,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缴费及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功能。
电子社保卡将在人社、政府公共服务、金融等领域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应用,重点推进线上查询社保权益记录、线上就医购药支付结算、线上办理参保缴费、线上办理职业资格认证、线上人社公共服务办事凭证等业务场景应用。同时将进一步支持跨部门应用,助力政府公共服务,促进民生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
去药店买药可以亮出电子社保卡的二维码,即可扫码付款,和出示实体社保卡一样。如果是在医院就诊,关注了该医院的支付宝生活号,就诊结束后,就会在支付宝里收到由医院生活号推送的待缴费信息,点击进入后选择“医保支付”,就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一键结算。
将电子社保卡融入了政务服务,扩展到智慧城市建设、民生服务中。与志愿者服务时间管理相结合,推出“电子时间银行”这一创新应用,为志愿者提供长期可靠的记录管理和通存通兑功能,践行社保“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承诺。将电子社保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实现电子社保卡提供图书馆借书、动物园购票等“一码通城”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⑻ 社保卡初始密码是多少啊
社保卡初始密码有两种情况:1.初始密码为123456;2.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可以免费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核对其缴费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拓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各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
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
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1.5亿人。
2019年下半年开始,人社部明确将社会保障卡作为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和进入考场的有效身份证件。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当地电子社会保障卡应用,为报考人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2020年1月1日起,在内地(大陆)就业、居住和就读的港澳台居民将拥有社保卡,与内地(大陆)居民一样,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