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管理 » 海关为什么删除立陶宛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海关为什么删除立陶宛

发布时间: 2022-12-27 11:25:07

① 海关为什么要删除出口数据

海关要删除出口数据原因统计进出口的数据在海关总署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好多统计数字,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

海关数据一般出自报关时单据上显示的客户信息,建议报关时将客户名称简化或直接编一个假的,更不要留电话邮箱等信息,海关对报关单据上的客户信息是没有要求的.总之,报关时,在满足海关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单据越简单越好。

编制统计:

根据《海关法》规定,编制海关统计是中国海关总署的一项重要业务。海关统计是国家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负责对进出中国关境的货物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科学、准确地反映对外贸易的运行态势,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

中国海关总署按月向社会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基本统计数据,定期向联合国统计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报送中国对外贸易的月度和年度统计数据,数据发布的及时性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 立陶宛进口商品能过海关了吗

中国没有解除立陶宛的进口制裁,因为立陶宛政府还在执迷不悟甚至还将希望全部都寄托在美国身上。但事实证明,美国往往只会大难临头各自飞,立陶宛的命运已经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祝愿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平平安安,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时,也可以迎难而上,取得成功,没嫌慎如果有什么不懂得者液问题,还可以继续询问,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有所顾虑,我们一直都是您最坚定的朋友后台,现实当中遇到了不法侵害,和不顺心的事情也能够和我详聊,我们一直提供最为靠谱的司法解答,帮助,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只要坚持,阳光总在风雨后,困难一定可以度过去,只要你不放弃,一心一意向前寻找出路。

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哈默莱特,世界上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同一件事情,大家也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我的答案或许并不是最为标准,最为正确的,但也希望能给予您一定的帮助,希望得到您的认可,谢谢!

③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已要求跨国公司在中国和立陶宛之间二选一

【文/观察者网 齐倩】波罗的海弹丸小国立陶宛在美西方鼓动下,走上了反华一线。在中方宣布两国外交降级之后,路透社12月9日独家报道称,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透露,中国已要求跨国公司二选一:与立陶宛企业切断联系,否则将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这一消息得到拥有2700余家会员企业的立陶宛工业家联盟的证实。该联盟负责人称,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中国向跨国企业提出类似要求,“以前这只是可能发生的威胁,现在变成了现实”。

官方数据显示,立陶宛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国家,中国是其第22大出口目的地。但路透社提到,尽管双方直接贸易规模不大,但立陶宛有数百家公司依赖出口经济,为与中国贸易的跨国公司生产零部件、家具、服装等产品。

路透社独家报道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曼塔斯·阿多梅纳斯(Mantas Adomenas)告诉路透社,最近,中方一直向跨国公司发出信息, “如果他们使用立陶宛企业供应的零部件等产品,便将不再被允许向中国市场进出口”。

阿多梅纳斯还声称,现在,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取消了与立陶宛供应商的合同。

立陶宛工业家联盟(Lithuanian Confederation of Instrialists)向路透社证实了这一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该联盟是立陶宛国内大型商业中介机构,设有37个分会和8个地区协会,拥有会员企业2700余家,包括立陶宛大部分生产企业、银行、贸易企业、外国企业代表处、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其会员企业几乎涵盖了立陶宛工业的各个领域,该国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均由该联盟会员单位生产。

“本周,我们第一次看到中方直接向(跨国)供应商施压,要求他们放弃立陶宛产品。”立陶宛工业家联盟主席亚努利亚维丘斯(idmantas Janulevicius)称,“以前这只是可能发生的威胁,现在变成了现实”。

在谈到一家取消立陶宛供应商合同的跨国公司时,亚努利亚维丘斯说道:“对我们来说, 最痛苦的部分是,它是一家欧洲公司。许多立陶宛企业都是此类公司的供应商。

阿多梅纳斯和亚努利亚维丘斯均未提及受影响的公司和供应商名称。

此外,一位立陶宛政府高级官员告诉路透社,立陶宛正在考虑设立一个基金,以保护该国公司免受“中国的报复”,包括向企业提供可能的金融支持(例如贷款)。

汪文斌强调,中方一贯按照 世贸组织的规则办事 。立陶宛背信弃义, 公然违背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时 向中方所做的政治承诺,在世界上制造“一中一台”, 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国际上开创恶劣先例, 性质极为恶劣。 我们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立陶宛工业家联盟主席亚努利亚维丘斯(资料图)

在今年8月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后,立陶宛政府便开始频繁炒作台湾问题,在反华一线上蹿下跳。自此,该国企业日子就不大好过了。

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9月曾报道,中国公司正取消与立陶宛方面的贸易合作。立陶宛一乳制品加工商负责人坦承,台湾地区在市场规模上“根本无法与中国(大陆)相比”。“中国(大陆)人口众多,而台湾有两千多万人口。因此,无论是台湾还是其他任何小市场都无法取代中国(大陆)”

11月18日,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此事导致中方在11月22日宣布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当时,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告诉观察者网,中国有一整套政治、经济、军事的政策工具,足以捍卫国家利益。中国宣布和立陶宛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发出的信号是:第一,立陶宛的行为触及了红线;第二,中国肯定会采取措施报复;第三,除非立陶宛纠正错误行为,否则中方将持续推进相关反制措施。

沈逸指出, 果立陶宛一意孤行,不把台湾的所谓“代表处”关掉,之后还会有梯次升级的措施。 历史 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在触碰“台湾问题”红线后,不付出代价,即使强如美国。

立陶宛“15分钟”新闻网12月2日援引一家立陶宛木材出口商的话报道称,中国海关似乎已经把立陶宛从系统中移除,这导致他们的货品无法在华清关。立陶宛外交部当天证实了这一消息,并且称“已经联系了欧盟委员会,寻求在欧盟层面协调反应”。

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12月3日再度就此事发声,并且希望欧盟为其出头。兰茨贝尔吉斯6日向欧盟致信宣称,中国正以“前所未见”的强度对立陶宛施加“难以接受”的经济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立陶宛政府不惜以经济为代价、炒作台湾问题,该国大部分民众似乎并不认同。立陶宛最新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在对华政策上,只有33.66%的民众支持立陶宛目前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40.59%民众不赞成,另外25.74%没有意见。

仅约1/3受访者支持立陶宛政府对华政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④ 报应来了!中方将立陶宛从海关系统中删除,所有贸易都将全面停止

前段时间,中方宣布降低与立陶宛方面的外交关系以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了。立陶宛方面很顽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就自己的错误行径作出道歉和整改,以至于让很多人觉得可能是中方的反制措施还不够,应该在经济上采取行动。事实上,经济上的行动早就开始展开了,只是没有公开罢了。最近,一艘从立陶宛运输木材的商船在到达上海港口时就遇到了麻烦,上海的海关系统中没有立陶宛这个国家的任何信息,这意味着这船货无法在上海卸货。 对于这件事,立陶宛方面进行了证实,并且表示中国和立陶宛方面的贸易可能因此中断,目前他们正在寻求欧盟出面解决问题。

根据观察者网12月4日的报道,立陶宛外交部在早前证实了一个正在广为流传的消息,即立陶宛这个国家已经被中国海关系统删除,这意味着两国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将全面中断。起因是近日一家立陶宛木材出口商将货物运输到上海的时候,发现海关找不到立陶宛的任何信息,因此所有的和立陶宛有关的商船都无法完成中国海关的手续,即无法卸货。

这件事让所有人都有点措手不及,因为中方此前并未公布这方面的消息,立陶宛更是没有接到任何的通知。随后立陶宛外交部只能“遗憾”地表示,中立双方贸易将“暂停”,立方将尽快寻求让欧盟出面解决这件事。立陶宛倒是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解决不了这件事,想要拉背后的靠山欧盟出面解决,欧盟真的有这个能力吗?

欧盟最近还是非常忙碌的,由于德国总理默克尔卸任,目前欧盟内部在缺少主心骨的情况下,手头上至少有三件事要处理。其一是英国和法国的一系列纠纷,这个说到底也还是英国脱欧之后的后遗症。其二是欧盟内部法律上的纠纷,主要矛盾点在波兰,如果波兰“废除”欧盟法律这件事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以后欧盟的法律法规就形同虚设了。

其三就是欧盟和白俄罗斯的边境难民问题,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处理的时候了,光靠波兰等国家是处理不好的。以上三件事,无论哪一件的重要性都比立陶宛这点事重要,更何况立陶宛这事直接面对的是中国,即便是欧盟派出代表跟中国接触,多半也是没有结果。

从立陶宛屡教不改,一意孤行要在台湾问题上触犯中方底线的时候开始,后面的事情就是注定的。他们以为自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中方拿他们没有办法,事实上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的是办法给立陶宛上课。

现在立陶宛知道去找欧盟出面解决问题,说实在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自己认识到错误,否则找谁的没用。这件事本身就是美国在背后挑起的,出了事不去找美国,回过头找欧盟帮忙,真当欧盟都是“傻子”?立陶宛一边想抱美国的大腿,一边又想要欧盟出面给他解决问题,真把自己当一个大国了?

中方的反制措施肯定不止降低外交关系和海关中删除立陶宛信息,更多深层次的东西还有待立陶宛方面自己慢慢的体验。当初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中方底线,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挑战中国底线后不付出代价。

⑤ 俄乌之争(113)俄乌冲突与这个世界(6)搅屎棍一一立陶宛(中)

在立陶宛这次悍然切断俄本土到加里宁格勒陆地通道的问题上,欧盟也不想因此激怒俄罗斯,所以一直都试图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俄立之间的纷争,但立陶宛却想通过切断加里宁格勒陆地通道的方式,一边为欧盟争取更多与俄对话的筹码,一边拉欧盟下水对抗俄罗斯。

从 历史 和现实上看,这立陶宛的确不是什么好人。国际上他为了一味讨好美国人,一是带头狂妄挑战俄罗斯,天天事事想出风头,不但骂俄反俄,而且抗俄坑俄,做尽了顽劣恶事。二是一心想把欧盟拖下水,为美固化其美欧关系,以达成改善自己四流小国无地位之目的。三是想让借助北约在本国驻军,共同担责抗击俄罗斯(内心一直想打败俄罗斯)。立陶宛内心的上述想法,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俄立两国的对立性,也就无法在外交层面上解决加里宁格勒危机了。

应该讲,如果俄罗斯这时候对立陶宛下手实施各种报复,也是一种必然的选项。而对立陶宛来说,一旦遭到俄罗斯的报复,立陶宛卖惨求助,那欧洲人会更加依赖美国共同抗俄,美国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但立陶宛所要付出的代价必然是挨揍甚至亡国,要自己为自己的愚蠢买单。

同时要相信,俄罗斯若想要收拾立陶宛,绝不会只是有军事打击这一选项。正如阿里汗诺夫所言,俄罗斯可以通过反制裁等手段,摧毁立陶宛一半的经济。当地时间8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方正在与欧盟委员会和立陶宛继续就加里宁格勒问题进行对话,但俄方也做好了对欧盟和立陶宛采取强硬措施的准备。

立陶宛甘当美西方的“反俄”马前卒,时常冲锋在前,就差把自家军火库搬给乌克兰了。另外,在经济制裁上出头招风,处处撩拨俄罗斯,这对俄的经济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但在俄飞地加里宁格勒,现还有俄军的舰队及大本营,加上已布置的战略及战术核武器,这无疑会北约和立陶宛形成巨大压力,估计殴盟惹事也会掂量掂量的。

当然了,在乌克兰战争目下仍看不到结束希望的当下,俄罗斯不大可能会因为立陶宛的挑衅而动武。不过,凭俄罗斯有仇必报的民族特性,绝不可能会坐视立陶宛的挑衅而无动于衷。现在随着俄罗斯的威胁升级和欧盟的劝和,可立陶宛仍然采取了无视和满不在乎,无奈之下,欧盟只好自己出来打圆场称,只要不是通过加里宁格勒转运他国的货物,就不在欧盟的禁止之列。一边想给俄降温败火,一边想给立陶宛留下台阶。但立陶宛就是不给面子,非但没有解除对俄飞地加里宁格勒的过境限制,反而决定加码限制俄运输品种,一派绝对是想把事弄大的架势。

据路透社报道,立陶宛海关发言人表示,自当地时间7月11日起,立陶宛开始禁止新一批受欧盟制裁的货物通过立领土过境到加里宁格勒,包括水泥、木材、酒精和奢侈品等。立陶宛通讯社称,立陶宛短时间内不太可能与欧盟方面就此事达成妥协协议,因此,立陶宛对于加里宁格勒实施的过境运输限制将至少持续到今年秋季中旬左右。可殴盟也不傻,随后便做出了澄清,宣布他们并没有要求立陶宛这么做,这完全是立方单方面的决定。同时,以德国为首的27个欧盟国家,还是一致劝说立陶宛不要在这件事上与俄方“硬刚”。因为,当初立陶宛加入北约与欧盟时,欧洲与俄罗斯签署过协议,保证俄方可以过境立陶宛向加里宁格勒运输物资。这是俄欧之间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契约,协议上并没有注明如果欧盟制裁俄罗斯,立陶宛就可以禁止俄方的商品货运流通,这完全是立陶宛单方面的决定,想给欧盟挖了个深坑!

另外,现德国、法国以及其他诸多欧洲国家,现在的天然气供应依然严重依赖于俄罗斯。俄方供应德国的天然气已经不足高峰时的40%,并且还刚刚宣布因检修设备,断供十天。德国的天然气储备几乎已经见底,如果俄罗斯彻底停供,那么德国的发电及制造业就将完全停摆。而其他欧洲国家“缺气”的状况也与德国大致相同,尽管法国还拥有不少核电站能够发电,但同样在工业及民生领域缺乏天然气,最近甚至还曝出了法国正在私下偷偷购买俄产天然气的消息。可是,对以上情况立陶宛人一律采取了忽视和蔑视态度,仍是我行我素,不予理睬。

你看,这立陶宛人还真是听不懂人话,简直是存心找死!

早安!!

⑥ 我想问一下立陶宛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立陶宛共和国(TheRepublicofLithuania),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是一个历史古国,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及东欧争雄,曾遭沙俄与苏联的并吞,1990年再度争取独立并成功。它也是欧盟、北约、申根公约及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1991年9月14日,中国与立陶宛正式建交。总面积65300平方公里,人口335万(2008年12月)。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最高点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9℃。
中文名称:立陶宛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RepublicofLithuania
简称:立陶宛
所属洲:欧洲
首都:维尔纽斯
主要城市:考纳斯,克莱佩达等
国庆日:1918年2月16日
国家代码:LTU
官方语言:立陶宛语
货币:立特
时区:东二区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人口数量:335万人(2008年12月)
人口密度:55人/平方公里(2008年)
主要民族:立陶宛族,波兰族等
主要宗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65300平方公里
水域率:1.35%
GDP总计:322.92亿欧元(2008年)
人均GDP:9592欧元(2008年)
通货膨胀率:8.5%(2008年)
国旗
立陶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黄、绿、红三色。立陶宛于1918年宣布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采用黄、绿、红三色旗作为国旗。1940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采用左上角有黄色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下部有白色窄条和绿色宽条的红旗作为国旗。1990年宣布独立,采用上述三色旗为国旗。
立陶宛国徽
国徽
立陶宛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
人口
立陶宛人口为335万(2008年12月)。民族有立陶宛族、俄罗斯族、波兰族、白俄罗斯族,还有少量的乌克兰族、犹太族、拉脱维亚族和鞑靼族等。南部人口密度较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主要宗教为天主教东正教,其次是基督教新教、犹太教等。主要语言为立陶宛语和俄语,立陶宛语为官方语言。立陶宛传统舞蹈
节日
【国家重建日(国庆日)】2月16日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重建,立陶宛共和国成立)
【恢复独立日】3月11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发表独立宣言)
【国家日】7月6日(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陶卡斯加冕)。
国家政要
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DaliaGrybauskaite),2009年5月当选;总理安德留斯库比柳斯(AndriusKubilius),2008年12月就职;议长伊雷娜德古蒂埃内,2009年9月当选,德古蒂埃内是立陶宛历史上首位女议长。
国花
芸香
自然地理
立陶宛一处国家公园立陶宛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国境线总长为1846公里,其中陆上边界1747公里,海岸线长99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地势平坦,东部和西部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00米左右,为灰化土壤。主要河流有涅曼河(内穆纳斯河),境内多湖泊。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17℃。
资源地理
森林和水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97.8万公顷,覆盖率为30.3%。有722条河流,4000多个湖泊。此外还有泥炭、矿物建筑材料等。
历史地理
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公元5—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2世纪起受到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世纪形成立陶宛民族。14—15世纪,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部在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558—1583年,立陶宛参加了反俄国的立窝尼亚战争。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1815年整个立陶宛(除克莱佩达边区外)并入俄国。立陶宛人民参加了1830年至1831年和1863年至1864年的波兰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12月至194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独立。1926年9月28日,苏联政府同立陶宛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得逞。根据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归苏联版图,随后苏军进入立陶宛,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再度占领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国务委员会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政区地理
立陶宛最高行政建制为县。全国划分为10个县:阿利图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马里扬泊列、帕聂韦日斯、希奥利艾、陶拉格、特尔希艾、乌田纳、维尔纽斯,下设108个市,44个区。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首莱等。
首都
维尔纽斯维尔纽斯(Vilnius),位于立陶宛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北纬54度41分、东经25度17分)。人口54万人(2008年底),面积394平方公里。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0.8℃。
维尔纽斯郊区以景色优美着称。城市东北郊有优良的浴场,瓦拉库姆皮亚是别墅集中地。特拉凯湖泊群分布在城市西郊,这里湖水清澈,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是游览胜地。特拉凯过去曾是特拉凯公国的首府,至今它还保存着昔日的宫殿遗址,殿中的残存壁画还依稀可见。
宪法
立陶宛前总统阿达姆库斯立陶宛宪法1992年10月25日经全民公决通过,11月2日生效,后多次修订。现行宪法共15章、154条。规定立陶宛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权力一律平等。立为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任命和解除国家领导人的职务;有权弹劾总统,但需经3/5以上议员支持。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任两届。凡年龄在40岁以上且近3年在立连续居住的立公民可竞选总统。如总统病故、辞职、被弹劾或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务等情况,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根据总理推荐任命和撤换部长。
截至2008年7月,立陶宛共有39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
2008年,立陶宛政局基本稳定。以社民党为核心的执政联盟成功维护内部团结,基本完成施政纲领。10月,立陶宛举行议会选举。12月,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民族复兴党、自由运动、自由中间联盟组成中右联合政府,祖国联盟—基民党主席安德留斯库比留斯出任总理。2009年5月17日,独立候选人、前财政部长、欧盟委员会财政和预算委员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当选立首任女总统,7月12日就职。
总统选举
最近一次总统选举在2009年5月17日进行,选举结果如下:达莉亚格里包斯凯特69.1%;阿尔基尔达斯布特凯维修斯11.8%;瓦伦蒂纳斯马祖罗尼斯6.2%;其他三名候选人共12.2%
议会
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立陶宛地图有141个席位,任期4年。议员由25岁以上在立定居的立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中71名议员由全国71个选区中直接选出,其余70名由进入议会的政党产生,获得5%以上选票的政党和7%以上选票的政党联盟可进入议会,并根据各自获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现议会于2008年10月选举产生,其主要党团及议席分别为:祖国联盟—基民党44席、社民党26席、民族复兴党16席、秩序和正义党15席、自由运动11席、劳动党10席、自由中间联盟8席、波兰人选举运动3席、农民人民联盟3席、独立议席4席、新联盟1席。现任议长为民族复兴党主席伊雷娜德古蒂埃内(IrenaDegutien?),2009年9月17日当选。
政府
本届政府为独立后第15届政府,由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与民族复兴党、自由运动、自由中间联盟四个党派联合执政,于2008年12月组成,下设13个部。总理:安德留斯库比留斯。内阁成员包括:卫生部长阿尔吉斯查普利卡斯、社会保障和劳动部长里曼达斯尤纳斯达吉斯、国防部长拉萨尤克涅维切涅、环境部长盖迪米纳斯卡兹劳斯卡斯、经济部长戴纽斯克雷维斯、交通部长埃利吉尤斯马修利斯、内务部长雷蒙达斯帕赖蒂斯、农业部长卡济米拉斯斯塔尔凯维丘斯、教育和科学部长金塔拉斯斯捷潘纳维丘斯、财政部长阿尔吉尔达斯盖迪米纳斯谢梅塔、司法部长列米吉尤斯施马修斯、外交部长维加乌达斯乌沙茨卡斯、文化部长列米吉尤斯维尔凯蒂斯。
司法
宪法法院院长凯斯图蒂斯拉平斯卡斯,2008年4月3日就职,任期至2011年3月。最高法院院长维陶塔斯格雷丘斯,1999年7月8日就任,任期9年。总检察长阿尔吉曼塔斯瓦兰蒂纳斯,2005年11月24日就任,任期7年。
立陶宛现任总统格里包斯凯特
政要
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立陶宛总统。1956年3月1日生于维尔纽斯,1983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日达诺夫大学经济学专业。1983年起在立科学院任职。1983年至1990年在维尔纽斯高级党校任教。1990年至1991年在立经济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4年任对外经济关系部欧洲司长、外交部对外经济司长。1994年至1995年任入盟谈判副代表1996年至1999年任驻美使馆公使。1999年至2001年先后任副财长和副外长。2001年至2004年任财政部长。2004年11月起任欧盟委员会财政和预算委员。2009年5月17日当选总统,7月12日就职。她未婚,无子女。
安德留斯库比留斯:立陶宛总理。出生于1956年12月8日。1979年毕业于维尔纽斯大学物理系。1981年至1984年在维尔纽斯大学研究生院进修。1984年至1990年先后在维尔纽斯大学任实验员、工程师和研究员。1990年参与立独立运动萨尤季斯,1990年至1992年任该组织责任秘书。1992年至2008年连续五年当选第六届至第十届议会议员,先后在议会欧洲事务、自然保护、法律和法制、预算和财政等委员会工作,其中1996年至1999年任第一副议长。1999年至2000年任政府总理。2005年至2008年为议会反对党领袖。2008年12月起任总理。他懂英语、俄语。已婚,有两子。立陶宛现任总理库比留斯
编辑本段
经济
体制
工农业比较发达。独立后通过企业私有化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形势基本平稳。国内有三个自由经济区:考纳斯、克莱佩达和希奥利艾,那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欧洲标准的公路网,4个国际机场,不冻港(东波罗的海岸)和该地区第一个卫星通讯系统。自然资源贫乏,但盛产琥珀,有少量的粘土、砂石、石灰、石膏、泥炭、铁矿石、磷灰石及石油,所需石油和天然气靠进口。西部沿海地区发现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储量尚未探明。森林面积197.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以上。多野生动物,有60多种哺乳动物、300多种鸟类和50多种鱼类。工业是立陶宛的支柱产业,主要由矿业及采石业、加工制造业以及能源工业三大部门组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纺织、化工等为主,机械制造、化工、石油化工、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工业等发展迅速,生产的高精度机床、仪表、电子计算机等产品行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首都维尔纽斯是全国工业中心,全市工业产值占立陶宛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农业以水平较高的畜牧业为主,占农产品产值的90%以上。农作物有亚麻、马铃薯、甜菜和各种蔬菜,谷物产量很低。
立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较发达,糖、奶、肉制品出口有一定优势。现已基本完成市场经济转轨,非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73%。2002年,宏观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金融、税收改革取得成效,私有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供求改善,外资流入增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GDP增幅为5.9%。但支柱产业不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对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投入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
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511.82亿立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14780立特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2年):6.7%
货币名称:立特(LITAS),辅币为立分(CENTAS)。
1立特=100立分
汇率:1美元=3.25立特(2002年12月)。
通货膨胀率(2002年):0.3%
失业率(2002年):11.3%。
工业
2002年工业产值266.52亿立特,同比增长7.5%,占GDP的52.56%。主要工业部门为采矿和采石业、加工和制造业以及能源,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7%、86.2%、12.1%。采矿和加工制造业产值222.93亿立特,增长7.7%,电力、天然气、供水业产值40.63亿立特,增长6%。工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7.9%。
据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1、200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0年2001年2002年
开采泥炭(万吨)24.5526.3251.25
开采石英砂(万立方米)4.075.704.37
化肥(万吨)91.4487.85115.04
造纸(吨)122641473210436
水泥(万吨)56.9555.8159.92
电视机(万台)20.6216.8334.71
显像管(万个)276.2306.8342.7
亚麻纤维(吨)409565973660
套装(万套)54.0548.1436.20
布匹(亿平方米)1.0861.0399240
立陶宛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13.84146.89176.725
输送管道天然气(亿立方米)10.0658.6466.135
农业
2002年立农业产值35.5亿立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其中谷物增长9%,糖类增长17%,油菜增长63%,马铃薯增长45%,肉类增长8%,蛋增长6%,牛奶增长1%。共有6.75万个农场,耕地面积230.13万公顷。全国3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17%。
据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1、200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为(千吨):
2000年2001年2002年
谷物2730.72397.52602.0
马铃薯1791.61054.41531.3
蔬菜329.4322.0261.0
甜菜881.6894.11029.8
亚麻7.24.07.8油菜籽81.064.8105.6
净肉264208224
牛奶172517301752
鸡蛋(亿个)6.927.427.90
服务业
共有批发商11389家,零售商42886家,各类餐饮业实体4998家。从业人员及占从业人口的17%。
2002年零售业销售额154.6亿立特,同比增长12.4%;餐饮业产值为3.268亿立特,增长18.7%。旅游业
2002年共接待外国游客399.94万人次,同比下降4.7%。外国游客人数和比例为:俄罗斯117.28万(29.3%),拉脱维亚114.60万(28.7%),白俄罗斯64.68万(16.2%),波兰30.49万(7.6%),爱沙尼亚23.19万(5.8%),德国11.78万(2.9%),其它国家37.92万。立陶宛人出境者约358.39万人次,同比减少5.7%。主要旅游景点:维尔纽斯老城、特拉盖城堡、百浪港、尼达、希奥利艾十字架山、杜鲁斯基宁盖等。
交通运输
交通体系完备,铁路网与欧洲及前苏联各共和国连成一体,并拥有发达的公路网。运输以公路、铁路为主。
铁路:总长1997.2公里。2002年铁路货运量3678.82万吨,同比增长26.1%;其中国内货运量652.5万吨,同比增长2.9%,国际货运量3026.32万吨,同比增长32.5%。
公路:总长21316公里。干线公路1724公里,国家级公路4864公里,地区级公路14728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1980公里,水泥路面86公里,砂砾路面9227公里,块石路面23公里。2002年公共交通运送乘客1.65665亿人次,增长0.8%。
水运:2002年海运总量2582.14万吨,同比增长15.5%;其中装货量2125.27万吨,同比增长17.2%,卸货量456.87万吨,同比增长8.3%。内河货运量51.50万吨,同比下降5.2%。水路客运量为289.02万人次,同比增加118.4%。克莱佩达是立唯一海港。年吞吐能力:7000多艘船只,70000多名旅客,货物转运量2000多万吨。
空运:2002年航空公司空运旅客37.63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共计5.244亿人/公里,增长8.4%。运输货物、行李、邮件量为3350.9吨,同比增长1.5%。机场进港35.06万人次,同比增长8.8%;出港35.10万人次,同比增长6.9%;中转1.60万人次,同比下降6.3%。飞机起降26013次,其中国际航线23541次。国际机场有:维尔纽斯机场、考纳斯机场、百浪港机场。
财政金融
截止2002年底,黄金外汇储备80.13亿立特,同比增长20%。国家债务总额131.63亿立特(占GDP26.3%),其中外债91.78亿立特,内债39.85亿立特。
2000-2002年国家财政状况(亿立特)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平衡
2000年57.81358.422-0.609
2001年63.44769.748-6.301
2002年104.74110.64-5.9
共有10余家银行,主要银行及资产情况如下:
1.维尔纽斯银行(VilniausBank),资产60.48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41.62亿立特,贷款额27.44亿立特。
2.汉莎-立陶宛储蓄银行(Hansa-LTB),资产39.59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33.60亿立特,贷款额12.06亿立特。
3.立陶宛农业银行(AgriculturalBankofLithuania),资产17.92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11.79亿立特,贷款额9.58亿立特。
4.斯诺拉斯银行("Snoras"Bank),资产9.01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6.86亿立特,贷款额5.48亿立特。
对外贸易
据立海关统计,2002年出口额为202.798亿立特,增长10.6%,进口282.201亿立特,增长11%,逆差79.403亿立特。主要出口商品是矿产品和纺织品,主要进口商品是矿产品和机电产品。
2000-2002年进出口贸易(亿立特)
200020012002
出口额152.375183.328202.798
进口额218.260254.132282.201
差额-65.885-70.804-79.403
立陶宛2002年对欧盟国家出口98.154亿立特,占出口总额的48.4%,同比增长12.0%;对独联体国家出口38.937亿立特,占出口总额19.2%,同比增长7.7%。从欧盟国家进口126.990亿立特,占进口总额45%,同比增长13.6%,;从独联体国家进口73.937亿立特,占进口总额26.2%,同比减少0.9%。
2002年主要出口伙伴国及所占比例分别为:英国13.5%,俄罗斯12.1%,德国10.3%,拉脱维亚9.6%,波兰6.2%。主要进口伙伴国及所占比例为:俄罗斯21.4%,德国17.2%,意大利4.9%,波兰4.8%。
【外国资本】截止2002年底,立获外国直接投资累计131.82亿立特,同比增长23.7%,其中2002年外来直接投资额23亿立特,人均获外国投资总额3808立特。主要投资领域为:加工制造业29.3%,金融20.1%,贸易17.3%,邮政及其它服务业务13.9%。主要投资国家为:丹麦17.2%,瑞典15.3%,爱沙尼亚11.7%,德国9.6%,美国8.7%。
【外国援助】2000年上半年,立共得到各种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1.326亿立特,同比增长61.6%,其中1.03亿是以物资形式提供的。这些援助15.9%来自立本国企业和个人,其余84.1%来自世界35个国家,主要为:美国6000万立特,德国2200万立特,法国790万立特,丹麦450万立特,挪威190万立特,波兰158万立特。
人民生活
2007年初,立全国住宅面积814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1平方米,城市居民22.9平米,农村居民26.3平方米。全国共有医院174所,病床27114张,医生13510人,每万名居民拥有病床80.1张和医生39.9人。截至2007年初,立共有固定电话79.24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471.82万,家庭电脑和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42%和40.3%。
截至2008年底,立居民月工资2174立特(约630欧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20.6%,税后实际收入1667.2立特,增长23.3%,平均养老金770立特(约223欧元),增长29.4%。2008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为5.8%。2008年底,立登记注册的失业人口9.43万人。
编辑本段
军事
国防
1992年11月19日,立陶宛组建军队,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立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国防委员会是协助总统处理国防事务的决策机构,由总统立陶宛士兵、议长、总理、国防部长和三军司令组成。现阶段实行行政领导与作战指挥相分离的军政、军令双轨领导体制,即由国防部文职人员控制军队,由三军司令及其领导的国防参谋部指挥部队执行各种作战训练任务。
立国家安全政策是公开、透明和非对抗性的,认为目前国家安全未受到任何直接军事威胁,不视任何国家为敌人。
军力
2008年,立军队共有16000人,比2007年减少1000人,编为陆军、空军、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军事教育训练机构和部队等,其中陆军有近6000人,空军1000多人,海军600多人。另有8000多名预备役人员。实行职业军人和义务兵混合制,义务兵服役期12个月。目前,立军在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波黑和格鲁吉亚等地派有220余人参加维和行动和国际军事行动。
军费
2008年度国防预算支出为3.7亿欧元,同比增长13.5%,占国民生产总值1.16%。
饮食
立陶宛人主要食物有面食、薯仔、甜菜、白菜、猪肉、羊肉和奶制品等。火腿、香肠、熏猪肉是他们的传统肉制品。他们一般都喜欢烤制食品,也爱吃薯仔或豌豆煮的稀饭和用薯仔泥、奶渣及肉末做的甜饺子,猪肉熏肠也是他们的常用食品。他们喜欢俄式西餐,用餐惯于使用刀、叉、匙作餐具。他们对中国菜肴也很感兴趣,尤为喜欢熟透的风味菜肴。
立陶宛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菜肴要熟透,注重菜品要量大油重。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微辣味道。
③主食以面食为主
④副食爱吃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鱼及蛋类等;蔬菜喜欢薯仔、卷心菜、豌

⑦ 中国人现在还能不能去立陶宛

能去,但是要赴立陶宛签证办理信息:
外国公民申请任何各类的立陶宛签证都需要提供下列文件:
1、有效的出国护照;
2、合格的申请表;
3、近照一张(35*45mm)。
申请外交和官方签证还需提供由外交部、使、领馆或其它国际组织出具的申请书。
申请过境签证还需要提供:
1、表明允许申请人进入立陶宛邻国的签证或证明;
2、付签证费。
申请多次过境签证需提供证明有多次过境必要的相关文件。
申请团体过境签证需要提交该种签证申请信(包括领队的全名,出入境日期,访问目的,旅行路线,组织负责人的全名及联系电话)。
立陶宛签证机构有权要求申请者提交其它文件。
入境须知:
1、须向边防人员提供有效国际旅行证件,该证件有效期须不少于拟离境日期前90天。
2、如计划一年内在立停留累计超过90天,应持特殊签证入境。
3、未满18周岁儿童来立须与父母、父母任何一方或其法定代理人一同入境,但如来立与父母、父母任何一方或其法定代理人团聚,可单独入境。
4、立边防检查站可向下列人员发放普通和过境签证:来立参加政府部门会议人员、急需医疗救助人员、飞行器机组成员。
5、如驾驶车辆入境,须提供本人驾驶执照、车辆证件及车辆维护文件。入境者还须在边境上向经立财政部授权的保险公司购买一次性、有效期不少于15天的车辆民事安全保险,该保险仅在立境内有效。
海关规定:
1、入境申报物品:
(1)200支或250克以上的烟草、烟草制品;
(2)1升以上的烈性酒类、兴奋类饮料,入境携带者需年满18周岁;
(3)2升以上的葡萄酒、香槟酒;
(4)3升以上的啤酒;
(5)500克巧克力或含可可成分的食品;
(6)1000克以上的其它食品;
(7)2盒(瓶)以上的化妆品、日用化工产品;
(8)25克以上的非个人使用的珠宝首饰;
(9)1辆(含)以上的汽车或其它交通工具。
3天内仅可1次携带上述申报物品入境。
2、入境申报并须持有立陶宛授权部门许可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