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预售仅为499元 主打大户型的MESH路由器
这里是溢图 科技 (原“相机笔记”),特约作者:@晴天披沥
锐捷近期推出了主打大户型的星耀M32 MESH路由器产品,官方定价599元,预售售价499元,也就是最低不到1000元就可以组建一套高性价比的家用MESH网络。我们近期拿到了这套路由器,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实际表现。
产品包装盒上还写着AX 3200,因为2.4GHz最高可达800Mbps,5.0GHz最高可达2402Mbps,加一起就是3202Mbps,也就是说锐捷星耀M32双频并发无线速率高达3202Mbps。路由器的实际三位尺寸是119x128x201mm,可以轻松放在家里的任何角落。
外观设计上,星耀M32通过弧形的等边三角营造出了一种匀称的塔式风格,外观具备一定的辨识度。机身采用分片式的类金属设计,可以有效提升质感,间隔区域则利用进出风隔栅线条来提升散热能力,这对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路由器来说非常有用。锐捷星耀M32路由器同样采用了最近几年流行的内置天线设计,配备了8组独立信号放大器(2.4GHz和5GHz各四组)来保证信号覆盖能力。
路由器支持wifi 6技术,采用的处理器是MT7622B,16MB+256MB存储,顶部提供带灯效的MESH按键,支持独有的MESH技术“易联”,把企业级的漫游算法加入到了这台Wi-Fi 6路由器当中,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无感信号切换。
用户只需按下主路由上的易联按键即可完成MESH组网。主路由会通过双频段发送组网信息,此时将没有配置过的副路由通电,副路由将主动进行双频段全信道扫描,收集到主路由发送的组网信息后,即可完成自动组网。另外为了优化跨楼层MESH组网的体验,星耀M32在天线上面采用了双轴天线技术,即可以同时保障路由器在X轴(水平方向)和Z轴(垂直方向)的信号传播能力。
路由器提供1个千兆WAN口,3个千兆LAN口,没有提供USB接口我觉得可以接受,毕竟主打性价比。
路由器底部也有大面积的散热孔,以及三个防滑脚垫。
除了电源 适配器外还附送一根短的RJ-45网线。
目前家用路由器之间组MESH网络已经比较普及了,但是但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没办法“看见”,用户无法直观的确认MESH路由器之间的实际连接情况,怎么才能能让MESH组网体验达到最佳,以及MESH路由器放在哪、怎么放就成了困扰用户的一大问题。
而星耀M系列MESH组网可视化。星耀M32可以通过指示灯来确认目前MESH网络连接的状态,如果路由器上的信号灯满格,证明两台路由器连接通畅。如果路由器上的指示灯在两格以下,证明MESH连接不理想,建议用户重新选择路由器位置,或者原地通过调整路由器天线朝向来获得更好的组网体验。
锐捷星耀App设计简约,功能易用。用户通过星耀APP,将更够更加快捷地进行网络管理以及拓展功能使用。支持儿童上网守护和客人上网模式,可以对特定终端的上网时段和上网行为进行管控。比如用户可以手动设置孩子联网设备的禁止上网时段,培养孩子正确的上网习惯等等。
星耀APP还可以将老旧打印机改造成云打印机,只需让打印机连接电脑或路由器,即可免安装驱动使用星耀APP远程打印文件, 游戏 加速功能可以提升公用信道的使用率,降低无线干扰,从而降低 游戏 的延迟。
星耀APP还集成了许多实用的网络工具,可以在不额外下载应用的情况下,测试网速、查看信道干扰、进行MESH漫游测试,能让用户更加直观的查看到自家的网络状态。同时,工具箱还支持“一键诊断”功能,可以更加智能地帮助用户排查网络问题,非常易用。
星耀M32同样支持目前主流的WiFi双频合一技术。
通过路由器自带的检测功能,我们可以按提示选择WiFi模式,比如穿墙模式。
除了自家路由器外,也可以无线连接到第三方路由器。
App里还提供了信道干扰相关数据,非常直观。
除了可以手动选择信道外,还可以对2.4G和5G网络分别设置三档功率。
还可以实时查看WAN口的速率。
因为条件所限,我们找到一套建筑面积约130平米的户型,然后把两台星耀M32分别放在了1和2所处位置,其中1为主路由器。
因为户型面积不大,且只是300M的联通宽带,我们在房间六个固定点进行网速测试,可以看到只开启主路由器的情况下,峰值下载速度为353Mbps,有两处位置掉到了320Mbps内。
将两个路由器组成无线MESH网络,峰值下载速率提升到最高371Mbps,相同六个位置里最低的也有346Mbps,比单路由器提升明显。如果是更大的平层或者跃层户型,这一提升会更加明显。MESH的确是目前普通家庭最有效提升WiFi覆盖率和稳定性的解决方案。
开启 游戏 模式后在手机上玩《和平精英》,图里三张图分别位于房间的三个位置,网速表现都非常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而且从房间一同走到另一头的过程中, 游戏 网速也比较稳定,没有因为信号切换导致 游戏 卡顿或者直接卡死。
游戏 模式下用支持WiFi 6的台式机运行《英雄联盟》,一局 游戏 下来网速同样非常稳定,我觉得已经可以不再需要网线了。
随着越来越多高性价比的WiFi MESH路由器出现,家庭用户的无线网络环境迎来了新一轮的改善。锐捷星耀M32 MESH路由器做到了这个价位段路由器该有的一切,内置天线的塔式外观也是合格的家庭摆件,MESH组网便捷直观,稳定性表现也非常不多,App里可以对路由器进行各种细节调整。如果你正好想要购买这款产品,那么直接购买一对组成MESH网络就是最佳选择。
B. 有没有外观个性化的WIFI6路由器
我第一眼看到华硕灵耀魔方MESH路由的时候,都不知道它是路由器,因为外面没有天线,采用的是45°内置天线,所以,它的造型非常个性化。顶部采用同心圆设计,机身为方形,寓意“圆润如天,方正如人”。尺寸是3.54x3.54x3.15cm,和魔方差不多大,单手可握。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对你来说,可以选择时尚的白色。别看它小,华硕灵耀魔方MESH可是WIFI6路由器,性能不俗,两只就能覆盖300平米的大别墅,上网速度可是杠杠滴。
C. 组建Mesh全屋WiFi覆盖网络,享受高效便捷的智能家居生活
智能家居不仅需要无线网络信号快速,更需要其能够覆盖全屋每个角落,因为我们的家具电器往往摆放在各种不同的位置。而对于大户型房屋来说,传统单个路由器的无线信号不足于覆盖全屋,这就需要进行Mseh组网。领势MX8400三频Mesh WiFi6路由器拥有无线添加节点、无缝漫游、无线回程速率不衰减等技术优势,能够轻松搭载全屋WiFi覆盖的千兆网络,为办公炒股、家庭 娱乐 等多种无线网络需求提供稳定畅通的网络信号,也为智能家居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外观上,领势MX8400路由器采用了非常简约的设计,箱体式的造型,配合白色机身,显得十分轻奢 时尚 。无论摆放在家里任何位置,都不会显得突兀,能够轻松与家装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和谐的视觉美感。另外虽然是竖直放置的,但其机身重心偏下,配合底部防滑橡胶,能够得到稳固的摆放。
在性能方面,领势MX8400路由器搭载了高通四核1.4GHz IPQ8174 处理器和双NPU网络协处理器,功耗低、算力强、运行稳定。而且作为支持全频WiFi6的路由器,当然也有OFDMA与 MU-MIMO技术加持。OFDMA也叫正交频分多址技术,它可以使不同子载波间可以通过相互正交避免干扰,缩短了子载波与子载波间的保护间隔,极大的提升了相同带宽频谱下的传输效率,这也是WiFi 6速率比WiFi 5提升的主要原因。
另外MU-MIMO是一种多入多出的天线技术,其可以提升路由器并发通信的能力,提供稳定的多设备联网。我们在家中上网时,设备一多网速就容易卡顿。而领势MX8400路由器单只可以容纳40台设备同时联网,即使面对4K/8K流媒体共享、VR串联等复杂的网络需求,也能轻松应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生活场景:老人在看4K高清电视、大人在办公或炒股、而小孩在玩 游戏 或看直播网课,面对这样复杂的多设备、且数据密集型的网络需求,却依然能够保持稳定通畅的网络体验。
另外WiFi6在传输速度上可以支持到千兆宽带,加上领势MX8400路由器内置高增益全向天线和8颗独立wifi功率放大器,能够提供更快速、更大覆盖范围的无线网络,其双节点的覆盖面积可达350平方,单节点可达150平方。如果觉得领势MX8400双节点组合的覆盖范围还不够,其还可以无线添加节点。而且在无线灵动回程3.0技术的加持下,Velop Mesh节点不会占用5G频道,可以做到无线回程速率不缩减。所以就算是大平层、复试、别墅等大户型,也能够实现真正的全屋WiFi6网络覆盖。
通过领势MX8400进行Mesh组网的操作也十分简便,采用独有的组网协议,搭载蓝牙配对功能。我们可以通过Linksys APP来进行创建组网,设置过程只需要根据APP引导完成即可,另外添加子节点的步骤也同样简便。在创建过程中,领势MX8400路由器会通过灯光的颜色和是否闪烁来展示路由器当前的状态,对照说明书上的灯光解读便一目了然。
Mesh组网完成后,我们可以在Linksys APP上进行网速测速,通过在不同位置在不同节点附近测试各个节点的网速表现。在连接的网络端口上限速度为300Mbps左右的网络条件下,首先在离主节点较近的位置进行测速,可以看到其下载速度达到332Mbps、上传速度为128Mbps。另外我们移到靠近子节点的位置在进行测速,这时候下载速度为327Mbps、上传速度为112Mbps。可以看到两个节点之间的网速并没有明显的衰减,另外是其网速已经接近满速水平。
虽然基于领势MX8400组建的Mesh网络,可以所有节点共用一个WiFi名称,但是随着移动设备靠近不同节点时,还是需要一个网络切换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如果切换不快速,无论是打着 游戏 、看着剧等,都会出现短暂的卡顿、掉线的情况。而领势MX8400拥有无缝漫游技术加持,且支持802.11K/V协议,移动设备在各节点之间切换网络时,能够做到无缝切换,时刻保持流畅的上网体验。
为验证其无缝切换在实际中的表现,我们可以从手游实时的延迟率来看。当固定在主节点进行 游戏 时,其延时基本能够稳定在36ms左右。当从主节点走到子节点进行自动网络切换时, 游戏 延时也只是小幅度提高到40ms,随后又迅速降下来了,在这过程中 游戏 画面并没有出现卡顿,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很好的流畅度。
在高速畅通的全屋WiFi6覆盖Mesh网络下,能够为智能家居提供一个稳定的网络支持,所以我们在对某一件智能家居产品进行远程控制、语音控制时,无论它在什么位置,都能够迅速响应,随时保持在线待命。值得一提的是,领势MX8400还支持苹果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只有要在家里放置一个 iPad作为 中枢设备,便可以通过HomeKit或 Siri语音控制支持 HomeKit 的智能设备。而且就算是传统电器,只要接上一个支持HomeKit的智能插座,就可以直接用HomeKit进行控制了。
总的来说,使用领势MX8400路由器组建的Mesh网络,不仅能够满足居家场景中办公炒股、家庭 娱乐 、直播网课等老中少三代的复杂无线网络需求,也能够为智能家居提供一个稳定的网络支持,让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都保持畅通互联。此外, 其还提供全国免费上门安装服务和3年只换不修的质保服务,解决你的后顾之忧!
D. WIFI6路由器华硕灵耀魔方MESH路由组网简单吗
新手都知道WIFI6,还知道组网,说明你知识面还是很广的。华硕这款WIFI6路由器别看外观小,性能不俗,毕竟是WIFI6的。你说的组网也很简单,华硕灵耀魔方MESH路由通过预组网分分钟搞定,因为不需要手动添加节点,不需要繁杂的注册,一次设置即可搞定双只。更更更重要的是,它支持全国免费上门安装调试服务,一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有什么问题欢迎询问,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E. 中国移动提供的w丨F丨6MEsh有哪些牌子
在安装宽带的时候,一般移动是不会送wifi6 mesh组网的路由器的吧,移动一般都是送的光猫,目前基本上送的基本上都是带无线功能的光猫了,但是要实现高速传输,还是要搭配路由器使用。
如果在安装宽带的时候,送你wifi6的mesh路由,那么基本上都是收费的,如果有人推销,建议直接拒绝,自己在网上选择个适合自己的的,比如比较便宜的tplink mesh路由,360的v6m全屋wifi6路由等。
F. 一键搞定全屋Wi-Fi 6信号——锐捷星耀M18,轻松做到MESH组网
家里的路由器还是好几年之前在联通兑换的,个头比较笨重,放在电视柜下面着实有点难看。这我也忍了,但是当时明明说是加钱换的信号好的,为什么我就感觉不到呢?家里的次卧常年处于无信号状态,每次都要借邻居家的无线信号上网,真的是很不爽。
随着家里需要联网的设备越来越多,电视、空调、净水器、电饭锅等,现有路由器的信号有好多覆盖不到,给生活真的造成了极多的不变,听说现在的MESH组网不错,特别推荐200平以下的大平层户型使用,于是入手了这款锐捷星耀M18无线路由器。
外包装特别的简约,正面是路由器外形图,下方标注了其三大特点:4路独立高性能信号放大器、多台路由MESH组网、定向天线,可见性能很强大。
路由器外形采用的是柱状结构,顶部和底部都是一个等边三角形。高度差不多有20cm左右,天线内置(2根2.4G全向内置天线+2根5G定向内置天线),摆放起来还是很省空间的。
按键与指示灯在顶部,按键周围有光圈,蓝色代表正常,黄色代表易联断开,4格指示灯根据亮灯数量可以判断MESH组网连接强弱。
侧面光滑圆润,两两相接的部分都留有差不多1cm款的条形散热,也让整个外观更富有层次感。
接口方面,两个LAN接口,一个WAN接口,一个充电口,系统重置按键,不是特别的多,但是家庭够用。
底部是路由器的主要设备信息,名称、电源、管理地址等。另外还带有防滑条设置,增加其站立稳定性。
配件:电源适配器,输入100-240V 50-60Hz 0.6A,输出12V 1500mA,1M扁平网线,说明书。
MESH组网
将第一台网线和电源线都连接好之后,按照说明书扫描二维码下载锐捷星耀APP,注册账号,添加设备。
根据指示,完成配置,整个操作特别的简单,就算网络小白,根据说明书和APP引导,也可以独自完成。
主路由绑定成功,APP功能比较齐全,还可以设置儿童守护模式,对于其上网行为给与管控,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加 健康 的上网环境。
主路由还是放置在了客厅位置,这样主卧、厨房、卫生间整个网络都能覆盖,另外一个路由放在了信号不好的次卧。
锐捷M18的一键易联操作真的是太方便了,只需要将第二台路由器插电启动,然后轻轻按一下主路由的一键易联键,然后就就会自行搜索,两台路由指示灯开始闪烁,白色长亮之后,就代表配对完成,根本就不需要人工干预,自己就能找到好朋友。
与一般的MESH组网不同的是,锐捷M18采用的5GHz定向天线以及内部的4颗独立信号放大器,WIFI 6特性加持可以更好的提高穿透力,成对配合使用,回传效果会更强。
单一M18的有效MESH距离为283米,两个配合使用,甚至可以覆盖两个2*120米的足球场,普通家庭使用绰绰有余。
组网方式也特别的灵活,可无线、有线、无线+有线混合组网,根据覆盖需求可进行多台易联(最多1+4台),而且会自动选择最佳链路,根本就无需人工干预。
锐捷M18支持802.11k/v,5G优先,手机在两台路由器之间可以做到无感知切换,只要处于覆盖范围之内,就不存在型号强弱问题,始终给提供最稳定优质的信号,可以尽情享受最畅快的上网体验。
利用自带的APP来测一下网速,普通2.4G情况与5G信号对比,前者虽然信号稍稍有点弱,但是覆盖范围广,后者就明显强很多,覆盖范围相对小一点,不过两者可以进行无缝切换,所以平时使用感觉不到任何影响 。(基于本身家里宽带网速就有点慢,所以对数据有一定的影响)
星耀采用了新一代的WIFI标准,单只M18的无线上网速率可达1775Mbps,借助1024QAM调制后,5GHz速率可以提升到1021Mbps,可以满足家庭主流宽带。没有延迟的上网,无论是电视追剧还是手机玩 游戏 ,更加畅快无阻。
开启儿童上网模式,可以设置禁止上网时段,允许使用项目等,对大小儿童上网都有一个很好的节制,这个在我们家真的超级有用。
总结
锐捷星耀M18作为一款MESH路由来说还是不错的,首先外观颜值过关,摆在家里是加分项,其次网速和信号稳定成绩比较突出,MESH组网适用范围广,两个就可以满足大多数家庭网络覆盖,最多可实现1+4模式,所有的操作无技术门槛,小白也可以轻松完成,可操性满意。如果近期你有购买路由器的想法,星耀M18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G. Wi-Fi 6 X Mesh 领势 MR7350 首发评测
Hi,大家好我是KC,一个 N 线数码玩家的第一次 WiFi6 体验终于来了,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 Linksys MR7350-AX1800 的首发评测。当 WiFi6 遇上 Mesh 会有怎样的体验,有线回程与无线回程性能差距有多大?希望本篇文章能给你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如果你是一个零几年开始接触 PC/Laptop 的用户,迅驰(Centrino)平台一定会给你留下印象,这个由 Intel 推出的无线移动计算品牌将 CPU、主板芯片组以及无线网卡打包。虽然这个捆绑性的 销售上 影响了第三方芯片组和无线网卡供应商的销量,但是三 I(Intel CPU +Intel Chipset + Intel WiFi)组成的迅驰平台确实推进了无线技术的普及。
早期 Wi-Fi 联盟(Wi-Fi Alliance)利用不同的后缀对技术进行命名,例如 802.11a/b/g/n/ac/ax,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命名规则晦涩难懂也不方便记忆。所以 Wi-Fi 联盟在18年修改了命名规则,以类似通信技术第 X 代的方式重新调整了命名,以 Wi-Fi 6、Wi-Fi 5、Wi-Fi 4 分别对应 802.11ax、802.1ac 以及 802.11n。
虽然从数据表上第一眼看起来 Wi-Fi6 只是提升了速率,但实际上 Wi-Fi6 携带了很多新技术,包括:
虽然目前 Wi-Fi6 并未带来 6Ghz Band(1200Mhz 频谱空间),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支持 Wi-Fi 6,在新购入路由器时价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面向未来的 Wi-Fi 6 会更合适一些。
▼Wi-Fi 6 引入的 OFDMA,让多个用户通过不同的子载波段同时接入,提高信道利用率
▼虽然很多介绍 Wi-Fi 6 的文章会提出 TWT(目标时间唤醒) 无用论,但当路由器和设备同时支持 TWT 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长移动设备的续航时间
Mesh Wi-Fi 是一种 Wi-Fi 覆盖系统,一般包括一个直接连接光猫的主路由(主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卫星路由(子节点),主路由(主节点)和子路由(子节点)间可以通过无线/有线/有线+无线混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相比普通的桥接方案,Mesh 组网的一个特点是分布式组网( 多跳 互联),主节点和子节点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点对点连接,每个节点间会根据信号强度自行组成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即使其中某个节点故障/被移除,其他节点间也可以自动重新连接保持数据传输。Mesh 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全家可以使用同一个 SSID 并保持在同一网段内,对于内网访问数据以及使用 NAS 时比较方便,可以方便的实现无缝漫游。
作为 Linksys AC1300 的升级版,MR7350 从 AC1300 升级至 AX1800,2.4G 部分最大速率 574Mbps,5G 部分最大速率 1201Mbps,作为 Wi-Fi 6 路由器自然也支持完整(上行和下行)的 2X2 MU-MIMO。CPU 部分为高通四核芯片,主频 1.2Ghz 可以轻松应对家中大流量应用(视频传输/大文件连续拷贝等)。标称单路由器覆盖面积150平米,支持无线/有线/无线+有线混合 Mesh,灵动回程2.0技术还可以实现 Wi-Fi 5 和 Wi-Fi 6设备混合组网。
▼灵动回程2.0可以实现 Wi-Fi 5 和 Wi-Fi 6 设备混合组网,家中现有的 Wi-Fi 5 设备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这次 MR7350 采用了抽屉式包装,打开盒子依旧是经典的路由器、保修卡、安装指南、电源适配器以及千兆网线*1。
▼电源适配器功率为 24W(12V 2A)
MR7350 采用了可折叠的双天线设计,正面面板采用了类似手机的镜面烤漆设计,内嵌指示灯即使平常放置在桌面颜值也不错。作为 Mesh 路由器 MR7350 的接口部分还是比较丰富的,背面依次为 1000M LAN*4、1000M WAN*1、USB3.0*1(支持SMB)以及 WPS、Reset、DC In 以及电源开关。对于有共享存储需求的用户来说,将 U 盘或者移动硬盘连接至路由器,通过路由器的 SMB 服务就可以在局域网内方便的实现存储分享。
散热部分 MR7350 在机身上下面进行了大面积开孔设计,路由器的正面和背面全部镂空用来提高散热效率,底部也依然预留挂孔支持壁挂安装。
Linksys 产品的安装向导相信很多用户都很熟悉了,下载官方 APP 打开手机蓝牙按照指示向导就可以很方便的完成安装和配置,图文并茂的安装指导相信对于小白用户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
在主路由配置完成后,按照 APP 提示连接节点即可完成 Mesh 组网。对于无线回程用户来说,主节点和子节点之间尽量不要隔开超过一堵墙,组网配置大概需要5~6分钟。
这次测试的场地是朋友新开的摄影工作室,总面积三百平米左右比一般家庭的大平层更大一些,水平跨度较大导致内侧和外侧房间中间墙体有阻隔。
▼场地图
手头使用了2只 MR7350,利用有线+无线混合组网连接组成 Mesh 网络,为了覆盖内侧房间并提供有线接口给办公区2的 PC,将节点放在办公区2位置,无线刚好可以覆盖内侧的摄影棚区域。
测试部分在 NAS 上架设了 Speed Test 服务器用于测试内网上下行速率,测试终端是分别搭载 Intel AC 9560 无线网卡(Wi-Fi 5)的 MagicBook Pro和骁龙865 SOC 的 OPPO Find X2 Pro(Wi-Fi 6)。
▼NAS Qnap TS-251D,使用有线1000M 搭建 Speed Test 服务器
首先使用有线 1000M 确认 LAN 口性能,实测下载 998.57Mbps 上传 1018.98Mbps 跑满了1000M LAN 口速度。
3.1 无线回程 VS 无线+有线回程
之前有很多朋友问我,有线回程重要吗?这次正好测试对比了子路由覆盖区域(办公区2),单独无线回程和无线+有线回程的上下行速率。从实测数据来看无论是上传速度、下载速度还是抖动都有不小的提升,尤其是上传速度有接近59%的提升。对于家中有预埋网线的用户来说,可以使用有线回程的条件下,推荐尽量将子节点连接有线回程来提升传输速度。
3.2 性能测试
由于手头暂时没有支持 Wi-Fi 6 的笔记本电脑,这次测试 Wi-Fi 5 和 Wi-Fi 6 性能对比分别使用了支持 Wi-Fi 5 的 Intel AC 9560 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支持 Wi-Fi 6 的 OPPO Find X2 Pro(骁龙865)。
首先是 Wi-Fi 5 的 AX 9560 在办公区1、影棚、办公区2以及摄影棚四个位置的测试,实测无论是主节点还是子节点上下行速率基本都超过500Mbps(除了摄影棚上传速率略慢)。
而更换为支持 Wi-Fi 6 的手机后,办公区1最高下载速度为 951.74Mbps,已经非常接近有线千兆网络的极限速度了,而在信号最弱的摄影棚上传和下载也都超过了 600Mbps,MR7350 在使用 Wi-Fi 6 设备时的体验已经和千兆有线网络非常接近了。
▼数据测试总结
信号强度测试部分由于笔记本搬动不太方便,使用手机测试了四个点的信号强度。办公区1和2由于距离主/子节点非常近,5G 信号强度基本都在 -40dBm 左右,而信号最弱的摄影棚 5G 信号也仅 -58dBm。全屋 5G 覆盖都 保持在 -65dB 以上,在信号覆盖方面 MR7350 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3.3 Wi-Fi5 VS Wi-Fi6
限于手机的天线尺寸实际性能预估是弱于采用 AX200 的笔记本电脑的, 但即便这样的测试条件下支持 Wi-Fi 6 的设备上下行速率在办公区1、影棚、办公区2、摄影棚四个测试点上下行速率都领先 Wi-Fi 5 设备。
为了方便对比 Wi-Fi 5 和 Wi-Fi 6 设备的性能差异,将上面原始数据以 Wi-Fi 5 四点测试数据平均值归一化到100%,Wi-Fi 6 设备的上传下载速率分别领先 Wi-Fi 5 48%和19%。而且除了上下行速率的优势外,Ping 方面 Wi-Fi 6 设备仅为 Wi-Fi 5 的56%,抖动也仅为 Wi-Fi 5 的45%。在2020年 Wi-Fi 6 设备价格越来越亲民的条件下,升级和更换设备的时候真的应该把 Wi-Fi 6 放到必选项目了。
2020年选择 Wi-Fi 5 还是 Wi-Fi 6 路由器?相信看完本篇文章的测试数据,各位心里应该会有一个答案。作为 AC1300 的升级产品 MR7350 CPU 性能不错,稳定性和易用性也保持了 Linksys 一贯的水准,属于小白用户拿到手也可以方便配置的省心设备。灵动回程2.0 支持和 Wi-Fi 5 设备混合组网也让这款产品的向下兼容性更好,作为新一代 Wi-Fi 6 设备也可以保证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可升级性。
最后简单总结下这款产品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H. 真刚需还是大可不必盘点目前在售的2.5G口WIFI 6路由器
这几年WIFI6路由器可谓是火的一塌糊涂,而且现在消费者购买路由器WIFI6路由器已经是首选路由器了,甚至还认为只要选择了WIFI6就万事大吉了!对于很多家庭而言,也确实没错,因为就目前的市面WIFI6路由器而言,都是千兆路由,所以说这种路由器不管是有线还是无线都是够用的。
但是自从现在有的的家庭宽带速度已经升级到1000M及以上,传统千兆有线网络已经有了被淘汰的趋势。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硬件厂商,比如说路由器、PC、主板、网卡,NAS等厂商都在逐渐给高端产品配置2.5G、甚至是5G、10G的以太网口。
在介绍路由器之前我先简单的科普下2.5G网口以及它的使用场景。
2.5G是相对于我们普通千兆路由器的1G端口来说的。2.5G端口的速度最高可以支持2.5Gbps(2500Mbps)的带宽速率,也就是比传统千兆1.0Gbps的速度还要快2.5倍。这个是基于千兆和万兆之间的网速,其中除了2.5G,更高端的路由器还有5G、10G(万兆)速率的端口。
简单来说我们普通的千兆路由器的端口最高只能支持1Gbps(1000Mbps)的带宽速率,如果家里的宽带超过了1000M,还有就是家里的NAS或者电脑等设备网口也是2.5G网口及以上,那么这么普通路由器的传输速率很明显达到了瓶颈,想要全部发挥传输速率的全部优势就必须入手带有2.5G速率端口的路由器了!
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个没有2.5Gbps以上网络接口的wifi6路由器是没有灵魂的!
目前在售的2.5G网口路由器盘点
可以说华硕路由器一直都是路由器品牌的标杆,而这款华硕AX86U也华硕品牌目前配有2.5G以太网口最便宜的wifi6路由器产品。RT-AX86U在配置上还是非常给力,采用了博通四核1.8GHz的CPU;1G DDR3+256M闪存组合;满血WiFi6 4*4 160MHz;双USB 3.0接口;2.5Gbps网络接口,硬件配置上几乎没有短板。功能上华硕自家的Mesh组网、电竞手游加速以及终身免费的商业级安全防护系统AiProtection肯定也不会少咯,然后再碰上做活动时候的1200左右的价格,我个人认为性价比无敌了!
前几年的华硕八爪鱼在数码界可谓是出尽风头,现在在WIFI6普及的情况下,它当然又推出了一款更猛的次旗舰级路由器,一样犀利的八爪鱼造型,配上正上方的败家之眼信仰呼吸灯,如果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你说还有那个数码爱好者能抗拒它的诱惑?配置上,和AX86U一样,CPU也是BCM4908 4核1.8GHz Cortex-A53 架构,5G芯片都是BCM43684,2.4G芯片也是BCM43684。其他特性支持华硕AiMesh组网,三重 游戏 加速、2.5G 游戏 端口、轻松端口转发、自定义功能强化键和AURA RGB神光灯效等也应有竟有,不差钱的小伙伴直接冲就对了!
如果你觉得2.5G接口不够用的话,那就可以考虑这款不差钱的土豪专属,也是目前华硕家有路由器的旗舰产品,而是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配置了万兆(10G)接口的wifi6家用路由器。既然是华硕的旗舰路由器,其实硬件配置什么的就不用说那么多,基本上都是目前家用路由器的天花板了!
不用说,这就是为那些土豪的别墅或者大房子准备的!华硕灵耀AX6600M设计初衷是为了wifi6 mesh无线组网,支持一个2.5G网口,CPU是BCM6755 4核1.5GHz ARM-A7 架构,所以也算是给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一般是一起买两只装的,当然一只装的也有买。目前JD价格单只一千出头,两只也只3299。
TP路由器一直以来都是给人的是便宜实惠的入门性价比之选,但是这款路由器就属于TP的次旗舰级路由器了,所以配置2.5G网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在配置上,它使用博通CPU,型号是BCM4908,四核1.8GHz Cortex-A53 CPU,1GB内存+256M闪存组合,这些配置可是和两千多的华硕AX88U、AX11000、网件RAX80、RAX200一样哦! 不过有一点需要留意的是这是一个双频无线路由器,在使用无线回传时可能体验没有三频路由器好。
没想到TP的旗舰路由器也能这么凶猛,无线速率能达到万兆以上(11000M),同样标配2.5G网口,也是和上面的XDR6060一样,配备的BCM4908的CPU,不过这对于路由器来说已经很强大了,而且它还是12路功放,还因为三频无线路由器,在使用MESH无线回传时体验也会比较好!
谈到路由器,网件肯定也是不能缺席的。网件RAX120是网件旗下的旗舰级别产品,配置有比2.5G网口更加强悍的5G以太网络,外形是很酷的机翼造型,配置上它使用了高通IPQ8074 14nm 4核2.2GHz处理器、1GB内存,1个2.5G WAN口,3个1000M LAN口,如果你家宽带有1000M,它已经足以应对了。
首先可以看出AX200的造型方面和RAX120一样帅气,虽然没有RAX120一样的5G网口,但是2.5G网口也能轻松胜任千兆家用宽带,而且所不同的是AX200采用博通BCM4908 64位四核1.8GHz处理器,无线三频共12通道豪华配置,512MB闪存和1GB DDR3超大内存也足够家用了,作为准旗舰,这款路由器已经非常豪横了!
可能是目前最火的带2.5G网口的WIFI6路由器了,不过我个人对小米路由器不是很感冒,因为很多年前我用过小米的一款超薄路由器(具体型号我都忘记了),但是体验是真的一言难尽,温度高一点就连不上网,很无解,不到半年我直接扔掉了,之后就一直没碰过小米的路由器了。说实话小米的营销确实做的不错,如果就硬件配置来说,这款路由器可能是我今天说的所有路由器最差的,因为CPU还是IQP 5018 2核1.0GHz Cortex-A53 架构 ,别的路由器最低都是8路功放起步,而它才6路,但是它仍然在宣传页说自己是高端路由器。但是有一说一,它的价格也确实是今天盘点的2.5G口路由器最便宜的,也算是它最大的优势了!
目前小米的旗舰路由器,而且也是市面上比较少有的加价购买还需要预约的路由器。之所以这么抢手,那是因为它确实是堆料狂魔,而且官网定价999(虽然你目前不容易买到)。外形小米确实花了点心思,做的不错!配置上标配2.5G网口,高通IPQ8072 CPU也是行业旗舰,还有12路独立信号放大器。基本上单看配置,小米AX9000就已经能秒掉华硕AX86U了,但是华硕的固件和可玩性就目前也不是小米能比的,各位可以按需购买即可。
这款路由器说实话我也不是很了解,不过外形看上去很霸气的样子。我查了一下,它是攀升&MIFON联合打造的一款WIFI6 游戏 路由器 ,CPU是BCM4908 4核1.8GHz Cortex-A53 架构,8路功放,特色功能是机身带有智能动态屏,实时展示网络动态,支持App控制,同时还设有沉浸式电竞氛围灯,支持腾讯手游加速器。宣传页面说还支持MESH,这个对于组网需求的人可就方便太多了!
其实目前市面上也不止上面说的那些带有2.5G口的WIFI6路由器,比如还有目前最便宜的TPLink XDR3060,还有网件分布式路由Orbi WiFi6 RBR850。随着目前消费者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肯定2.5G口WIFI 6路由器 的普及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对于不差钱的高端玩家,一步到位,选择上面推荐的路由器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但是我们目前的主流千兆路由现在还值得买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千兆有线网络的速率对于目前95%以上的家庭用户都是足够用的,至少往后五年内,我个人觉得还不会被淘汰。今天说的这些路由器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已经使用1000M宽带的数码玩家来说的,作为我们普通消费者,如果预算不多的情况下,根本没必要花那么多钱购买那么贵的路由器。
本文经“什么值得买”社区作者@Stark-C授权转载,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I. 水星水星幻影X18G wifi6 双千兆1800M易展版Mesh路由器怎么样
水星X18G基本上就是TP-LINKXDR1860的换壳加小幅缩水版,如果要问这款怎么样,我个人是不太建议买,毕竟TP的稳定性都不太好,TPXDR1860我是买过的,水星再一缩水,没有理由更强。
水星X18G采用的是全套联发科方案,MT7621DAT双核处理器集成内存,MT7905DAN+MT7975DN负责无线部分,属于入门级的AX1800 WiFi6路由规格,这个路由器有线没什么问题,跑千兆宽带没什么压力,无线部分还有一定的改善空间,可能是目前联发科或者TP-LINK(水星为TP二线品牌)针对这个方案优化还不到位。
而且TP-LINK原版的以后可能还能更新固件改善,水星的路由器以后有没有固件更新就难说了目前如果楼主真的要体验WiFi6,建议还是加点钱选高通或者博通处理器的机型。
J. 入门级定位+旗舰芯片,网件RBK353 WiFi6 Mesh套装评测
面积大、干扰大、墙体多、设备多……这一切都有可能让WiFi信号产生死角,于是WiFi MESH网络来了,也火了。
WiFi Mesh网络产品最高发端于北美市场,国内市场的推出计划略有落后,但经历了这两年的野蛮生长,用“火爆”来形容也不为过。WiFi Mesh面世的背景是为了满足大户型用户对于网络覆盖的需求。WiFi Mesh网络产品依然是下一个最流行的无线技术趋势,对扩充整个WiFi生态圈的产品形态很有意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WiFi Mesh网络及其产品,下面依旧做一些WiFi Mesh相关的科普。
WiFi Mesh网络(无线网状网)也被称为“多跳”的网络,是一个新的无线网络技术,与传统的WiFi网络有所不同。WiFi Mesh网络是一种基于多跳路由和对等网络的网络技术,是一种新的网络结构,具有移动宽带的特性,它可以动态扩展,自组织,自管理,自动修复和自我平衡的典型特点。最早应用于物联网领域,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家用路由器领域一直未有出色的产品面世,直到这两年技术突破才迅速进入家用市场。
WiFi Mesh面世的背景是为了满足大户型用户对于网络覆盖的需求,那么具体什么样环境下需要我们选择一台WiFi Mesh路由产品呢,这里简单列举了几种情况供大家参考。
1、家里房子较大(面积较大或者是多层复式),现有的家庭路由存在WiFi信号死角,例如生活阳台、卫生间等旮旯位置;
2、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依然解决不了传统路由器的无线信号质量问题;
3、家里存在大量需要联网的智能家居设备;
4、你是一名喜欢追赶新技术潮流和新产品的消费者;
不可否认的是,能够实现全屋WiFi信号覆盖的并非只有WiFi Mesh路由一种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市面上一共有两种主流的全屋WiFi方案。
第一种:AC+AP,优点是稳定性好,酒店多数使用这种方案,无缝漫游;缺点是必须要提前布线,安装门槛较高;
第二种:Mesh网络,优点是部署简单灵活(可有线可无线),无缝漫游漫游;缺点是市面假Mesh路由较多,高端Mesh产品价格较贵,且兼容性有待提升;
如果说你家的装修已经很完善且短期不会重新装修的话,每个房间已经有布网线的话,那么两种方案可以任选,但方案一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安装门槛相对较高;如果每个房间没有布网线呢?那么几乎没得选,只有方案二。
如果说你的房子正在装修或者还未装修,强烈建议布网线,并且是6类网线起,有了网线就回到了上面情况。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WiFi Mesh路由已经有了一定了解,WiFi Mesh路由也正是凭借安装简单、新一代技术潮流、WiFi信号全无覆盖等优点获得了无数小伙伴的认可。而接下来我们便通过对网件RBK353 WiFi6 Mesh套装的体验评测来实地看看WiFi Mesh路由的表现。
网件RBK353发布于2021年的1月28日,是网件继RBK852和RBK752后的第三款Orbi系列产品。如果对网件Orbi路由没有足够了解的小伙伴可能对网件的产品名比较懵,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里简单介绍下。
以Orbi RBK353为例,其中RBK35X代表系列,截至目前已经有RBK35X、RBK75X和RBK85X三个系列,而数字越大意味着产品定位越高端,例如RBK75X和RBK85X均是三频路由,而RBK35X仅是双频路由,对于无线Mesh来说,三频和双频的区别在于双频没有专属回程频段信号,子路由的带宽会收一定影响;
而最后的数字则代表MESH套装内路由器的件数,RBK353就意味着整个包装内有三只路由(1只主路由+2只子路由),RBK352则整个包装内有两只路由(1只主路由+1只子路由)。
从定位上可以看出,网件Orbi RBK353属于入门级,但是不同于友商的做法,Orbi RBK353在硬件配置上直接选择了高通IPQ6000,集成4核心ARM Cortex A53 CPU,14nm工艺,1.8GHz主频,芯片定位在中上水平。
而在定价方面,不要奢望网件领势华硕三巨头会多么亲民,Orbi RBK353目前官方售价2199元,和性价比似乎没啥关系。虽然和性价比没关系,但不可忽略是Orbi RBK353一款简单、稳定、省心的成熟之作,适合对于路由器外形有较高要求又不喜欢(擅于)折腾的用户。
作为网件Orbi RBK产品线一员,网件RBK353在包装和产品上均延续了RBK85X系列的诸多特色,外观上可以说是像素级的继承,但是在产品外观设计上,RBK35再一次力求能够为用户带来颠覆感,细节上做了诸多改动,所以在网件Orbi RBK353身上还是有不少看点。
包装依旧是网件Orbi经典的蓝白色系,外层的蓝白硬纸壳材质来提升整个包装质感,内部的瓦楞纸材质为产品提供足够的支撑,以避免运输途中的破坏。正面右侧有产品渲染图,但从渲染图上就能感受到这货的高颜值,左侧便是产品系列名称,特地标明速率达到了1.8Gbps。
背面则是Orbi系列的一些特色功能介绍,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忽略,不过看看有利于了解产品的一些特性。我此次入手的是国行国内版本,按照惯例来说无线地区会被锁区。所以大家后面想入手能够更换无线地区的网件路由产品,那么建议发布之后尽快入手,因为按照网件以往的调性,新品发布之后国内版本并不会马上出,此时国行货都是拿欧美等其他区域的货在售卖,这些版本是支持更换无线地区的(EU 欧洲、PR 中国、NA 北美 、AU 澳大利亚)。
打开包装里面就是家族式的快速上手指南,因为是国内版本,所以家族式的快速上手指南做了本土化。一直以来网件Orbi RBK包装内均没有对应说明书,而这恰好是Orbi的定位,上手简单。
Orbi RBK353采用的是两只装,所以包装内有三只路由,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只路由有主副之分,最快的分辨方式的看路由正面是否有贴有产品标签,有标签的则是主路由(RBR350),没有标签的就是子路由(RBS350)。
所有配件单独包装,有三个一模一样的电源适配器,网件的电源适配器一直被我吐槽,造型上过于传统,与友商相比颜值较差。电源输出标准是12V/1.5A,为适合国情,插头部分为两插固定式(海外为可拆可换设计)。
包装内还附赠有一根“面条”网线,从网线自身的标识可以看得出,这是一根超五类网线。面条线美观度上有绝对优势。但不得不说的是面条网线的强度和抗干扰能力都要弱于正常的超五类网线,虽说应付家中千兆网络问题不大,但是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更换。网线整体长度约为2m。
虽说Orbi RBK353的三只路由有主副之分,但是外观上两者的差异非常小,所以下面的路由外观讲解部分以主路由为主。
路由外观上延续了Orbi家族的一贯风格,采用立式设计,以白色为主色调。但是在细节上网件Orbi RBK353做了诸多优化。首先整体尺寸小了一圈,仅有仅为178*145*61mm(RBK852三维尺寸为254*190.5*71.12mm),重量上主路由0.66Kg,子路由为0.53Kg。
造型上Orbi RBR350并不规则,整体扁平,但是相比RBK852要更加圆润,配合小一圈的体积,RBK353看起来更加的小巧,更易于融入家居环境。
整个机身正面除了Logo没有多余的元素,正反面的断层下方均隐藏的是散热孔,能够将散热孔优雅的设计成装饰点,可见网件PM的用心和对美感的追求。
其实在Logo下方的内凹散热孔中还隐藏有一个呼吸灯,根据灯光颜色等来指示路由当前的不同状态,同时起到装饰作用。
背面和正面差别不大,但机身所有的IO布局在背面,主路由RBR350从左到右分别是Sync组网按键、1G WAN口、3个千兆LAN口、电源接口和重置按键。
子路由RBS350背面的接口则变为Sync组网按键、2个千兆LAN口、电源接口和重置按键。其实在IO上方同样有大面积的散热格栅。
路由顶部采用的是圆润设计,两条缝隙为散热通道,冷空气从底部进入,从顶部流出。
底部是4块大面积的硅胶垫,为产品站立式时提供足够大的摩擦系数,中心位置有一张产品标签,产品的基础必要信息均在上面,例如型号、MAC地址、默认无线等信息。
处理器:Soc是高通的IPQ6000
5GHz频段为高通QCN5052,支持2x2 MU-MIMO,80MHz频宽,最高速率为1200Mbps;2.4GHz频段高通QCN5022,支持2x2 MU-MIMO,速率可达573Mbps;
内存:512MB Flash& 512MB RAM;
LAN口:数量3,全千兆;
WAN口:数量1,1Gbps;
发送/接受:2.4GHz 2*2;5 GHz-1 2*2
电源输入:12V/1.5A;
支持数据传输率:
801.11ax(WiFi 6)2.4Ghz:573Mbps;
801.11ax(WiFi 6)5Ghz:1200Mbps;
再回想起Orbi RBK353包装正面的“1.8Gbps”相信大家应该有所了解,1.8Gbps=1800Mbps=2.4Ghz :573Mbps+5Ghz:1200Mbps。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厂家宣称的路由器无线传输速度只是各频段下的理论值总和,这个值加起来很高但现实中很难实现,这里不是针对某一个品牌,是所有的路由品牌。
正如上文所说,网件的Orbi走的是高效、稳定、易用和覆盖广路线,体现在使用上自然是怎么简单怎么来,这点不管是在网页端还是手机APP端、是配网还是组网都得到了验证。
网页端一如既往的简单明了,但整个UI还是偏传统,虽说上手快,操作起来简单,但美观度上尚有提升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网件引入了Armor Security,可以更好的保护你的网络和连接的设备,但是试用时间结束后需要自己购买,当然我们也可以手动关闭此功能。不过遗憾的是在国内版本上没有找到此选项。
RBR850同时支持AP模式,这对于高阶路由玩家提供了更多的设置空间。相对来说更多的设置需要在网页端完成。从这里可以看出网件的思路是APP满足日常的基本需求,更高阶的设置则依旧保留在网页端,和华硕有异曲同工之妙。
APP操作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者谷歌商店下载对应的APP,然后创建一个账号进行登录,有了此账号后期可以实现远程操控路由。正常登录账号后,添加对应的路由,然后通过手机镜头扫描RBR850机身正面的QR码即可连接新路由,然后进行常规设置即可完整配网步骤。
除了正常的账号密码登录外,“Orbi”应用还支持指纹登录,为防止账号遗失,在注册账号时还必须设置问题回答,安全机制等级较高。
进入到APP路由管理界面,能够直观的看到当前路由状态和分身状态,往下则是6个对应的常用功能模块,分别是设备管理器(查看当前Mesh系统的联网设备),网速(内置的是SpeedTest测速,从实际体验来看测速过程较慢)、Wi-Fi分析(能够直观的看到当前信号强度、查看信号的信道和相关干扰情况,对于有一定网络知识需要调试的小伙伴比较有用)、网络地图(Mesh系统的联网状况)、无线设置和访客网络。
按理说,Mesh组网是一个复杂而又极具技术含量的事,操作起来并不简单。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复杂性,反而引起来路由工程师的重视,通过繁重的幕后工作换得了我们目前比较简单的Mesh组网方式。虽说各个路由品牌的Mesh组网都不难,但是网件Orbi也算是做到了极致。
只需要将主路由配网后,再将分身路由正常通电,待白灯稳定常亮按下分身背后的SYNC按钮,剩下的便是等待,约数十秒的时间,两只路由便自动组网成功。
网件Orbi RBK353优先组无线回程Mesh网络,如果想切换到有线回程,只需要通过网线连接主路由的LAN口和分身路由的LAN口,会自动切换到有线连接,拔掉网线又会自动回到无线回程。
关于无线回程,因为Orbi RBK353仅有双频信号,所以会使用5.8G与RBR350组建无线回程,并释放出2.4G和5.8G供用户使用,因为没有专属回程信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大速率。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Orbi RBR350放置在图中红色标注位置,测试位置分别是A、B、C、D、E。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手机;
信号强度:中国区;
测试网络:电信300M光纤;
(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位置)
尽管在五个不同位置信号出现了波动,但信号强度依旧处于正常范围内,由于E点距离路由较远同时阻隔墙壁较多,所以信号强度衰减到了-77dB,已经影响到日常使用,这就是为什么需要Mesh路由的重要原因之一。
(SpeedTest测速:图中顺序对应ABCDE位置)
从速度测试上也能清晰的看到各个位置的网络状况,AB两处在5G信号下基本是全速状态,而CD亮点由于信号强度衰减,速率也出现了对应衰减,E点此时已经难以保持正常的上网需求,只能维持最基础的网络通信。
其实只要下行速度超过300Mbps/s,上行超过30Mbps,基本就可以断定速度已经达到了满速,
之所以这样决定是因为下行速度超过200Mbps之后就很难断定是因为路由信号衰减而造成的速度下降还是因为电信光猫自身的压制作用。
网件Orbi RBK353主打网状网络技术,所以接下来我会将两个设备进行Mesh无线组网。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一个主路由Orbi RBR350放置在图中红色三角标注位置,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另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测试位置同样是A、B、C、D、E。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从日常的使用来看,E点是WiFi信号的重灾区。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啥要求生活阳台有网络呢?生活阳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机(需要联网)、吸顶灯(需要联网)等设备,所以也需要网络。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手机;
双频信号:双频合一
传输区域:中国,测试的房子不是很大,为了更好的漫游效果,将信号的发射功率调小了;
测试网络:电信300M光纤;
(5G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从单个路由5G信号强度和Mesh网络5G信号强度的对比图上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房间每个位置的信号状况,可以看到D(书房)、E(生活阳台)两个位置的信号有了明显好转,信号强度要远远超过单个路由。之所以这样自然是移动终端自动漫游到了更好的信号源上。
(5G SpeedTest测速: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SPeedtest速度方面,在A点和B点,不管是单个路由还是Mesh组网网络,上行和下行均达到了满速状态;D和E点速率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按照信号强度来说,这样的速率表现肯定是不合格的,这里面主要是因为网件Orbi RBK352是双频路由,回程信号共用一个5G信号,导致子路由的整体吞吐有所下降。
漫游除了改善家中各个位置的信号状况,其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那就是信号漫游时的网络状况,例如我们在《王者荣耀》中打得正酣,你需要从主卧到生活阳台去拿个物品,此时的走位一定会出现信号切换,如果漫游效果不佳的话,延迟掉线是必然的,所以接下来也简单测试下网件Orbi RBK353漫游时的具体表现。
测试环境:建筑面积为81平的两室两厅两卫房子,户型示意图里的深褐色为承重墙。一个主路由Orbi RBR350放置在图中红色三角标注位置,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另一个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图中黑色三角标注位置。测试位置同样是A、B、C、D、E。A点与路由中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距离为3.5米左右;B点相隔一面承重墙,距离为3米左右;C点相隔一面普通墙壁,距离为2.5米左右;D点相隔一道木门,距离为6米左右;E点相隔一面承重墙和两面普通墙,距离为7.5米左右;从日常的使用来看,E点和F点均是WiFi信号的重灾区。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啥要求生活阳台有网络呢?生活阳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机(需要联网)、吸顶灯(需要联网)等设备,所以也需要网络。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由,保持30个终端在线(不进行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手机;
双频信号:双频合一
传输区域:中国,测试的房子不是很大,为了更好的漫游效果,将信号的发射功率调小了;
测试网络:电信200M光纤;
走位情况:从D——A(第一次漫游),A——E(第二次漫游),E——A(第三次漫游),A——D(第四次漫游);
第一次漫游: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88ms;
第二次漫游: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厨房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35ms;
第三次漫游:厨房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58ms;
第四次漫游:主路由(户型图红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副路由(户型图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号,耗时53ms;
而整个漫游过程中,丢包率为0。
如果说以上测试数据并没有太大感知,下面我便说说我自身的一下体验,确实有被Orbi RBK353的漫游实力惊艳到。应该说绝大多数路由厂商都会宣传自家的Mesh产品可根据当前的信号强度和速率来选择最佳的信号接入,但是实际体验并非如此,表现较好的是信号漫游比较及时(前提是漫游前的信号较弱),不丢包;表现差的会表现出漫游效果差,出现丢包等各种状况。但是通过实测发现,Orbi RBK353不仅漫游及时,并且在多个Mesh信号覆盖的区域,Orbi RBK353能够在最快的速度找到当前位置速率最佳的信号并自动切换过去。
网件Orbi的产品理念一直是简单、易用、高效、覆盖广,当第一代Orbi产品完成这个使命后,RBK353作为后续继承者,要做不可不仅仅是继承,而是发扬光大,而从实际体验来看,RBK353确实已经做到了。
例如在简单易用方面,网件RBK353只需插电、按下SYNC按钮即可自动完成MESH无线组网全过程,即使是没有任何网络技术基础的小伙伴也能单独完成;在信号覆盖范围伤,三支装的RBK353可以满足200平以上的房子,只要不是屈指可数的大土豪都可以满足,即使是大土豪也只能额外增加一些子路由即可;在定位方面,网件RBK353虽然是入门级,但是在用料上却不含糊,虽算不上性价比产品,但是却能够满足高负荷的网络环境,做到一劳永逸。
所以说,如果你是对路由有一定要求而又不想折腾,那么网件Orbi RBK系列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比之下,Orbi RBK353就是性价之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