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这是什么鱼
金鲳鱼。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鯵,地方名称黄腊鲳,金鲳,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鲹科,鲳鲹属。 该鱼体侧扁,卵圆形,臀鳍与第二背鳍略相等,都显着比腹部为长。头侧扁,尾柄细,体披小圆鳞,不易剥落。鱼肉为白色,细嫩,鲜美可口,为南方沿海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
‘贰’ 这是什么鱼
学名翘嘴红鲌,俗名大白鱼、翘嘴巴、翘壳、白丝、兴凯大白鱼、翘鲌子、翘白、白鱼等。翘嘴鱼
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眼大而圆,鳞小,前部略向上弯。体背为浅棕色,体侧则为银灰色,一张突出而翘起的大嘴格外引人注目,由此而得名。江苏这也有叫鯵条,肉质细嫩,有刺,野生鲹条离水就死。‘叁’ 这是什么鱼🐟
如图 , 鳢属鱼类 具体哪种不知 学名
鳢科 Channidae 鳢属 Channa 鱼类
头大而宽扁,吻短而圆钝,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过上唇。鳞较大,头顶鳞片扩大,但不规则;头侧鳞片也较大。背鳍和臀鳍基部长;胸鳍和尾鳍均为圆形;无腹鳍。体缘黑色乃至灰黑色,腹部灰白。眼后头侧有2条黑色纵带,伸至鳃盖,上带且弯向胸鳍基底;体侧有7-9条尖端向前的“人”字形横带;尾鳍基底有1黑色眼状斑,斑周珠色或为1圈珠色亮点;全身布满珠色亮点,背鳍与臀鳍各有多行珠色亮点,尤以雄性更显着。
‘肆’ 这是什么鱼
梭鱼梭鱼(Mugilsoiuy):海鱼,体纺锤形,细长,头短而宽,有大鳞。脂眼睑不甚发达,仅遮盖眼边缘。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体型较大,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梭鱼身体细长,最大的梭鱼可以长到1.米长。梭鱼的头短而宽,鳞片很大。梭鱼的背侧呈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梭鱼生活在沿海、江河的入海口或者咸水中。梭鱼喜爱群集生活,以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对梭鱼有了较多的认识。屠本峻在《海味索隐》中说它"不嫌入淤而食泥"。梭鱼常常用下颌刮食海底泥沙中的低等藻类和有机碎屑。梭鱼的鳃耙密集,牙齿退化成微小的毛刷状。梭鱼幽门胃的肌肉很发达,象一个沙囊,非常适合研磨和压碎泥沙中的食物。梭鱼在开阔的温暖海域产卵。每到产卵季节,梭鱼将卵子和精子直接释放到海水中。受精卵孵化出来的幼鱼靠浮游生物为食。梭鱼有一个长长的流线型的身体。这使它在水中能迅速游动。梭鱼有一个向前延伸的下颌。上下颌上长着尖锐的牙齿。两只宽大的背鳍和叉形的尾巴可以给梭鱼提供足够的前进动力。梭鱼喜欢在海面上蹦蹦跳跳。它们常常跃出水面,连续不断地做跳跃动作。识别梭鱼并不困难。梭鱼的眼睛周围的颜色是略带红色的黄色。因此,我国渔民分别把它们叫做"白眼"、"青眼"、"红眼"和"黄眼"。梭鱼属于鲻形目的鲻科。鲻科有种鱼:梭鱼,北方叫红眼鱼、肉棍子;棱梭,又称犬鱼、尖头西;鲻鱼,俗称乌鲻、白眼。其共同体是体呈纺锤形,性活泼,常跳跃、喜栖息于咸淡水交界处,进入河口及港湾内,为港养鱼类之一。不同点是,棱梭个体较小,一般体长00毫米左右,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沿海,我国仅产于南海和东海。梭鱼、鲻鱼体形较大,一般00-00毫米,大者00-00毫米。梭鱼为黄渤海主要港养鱼种,鲻鱼为东海和南海主要港养鱼种。梭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鲻鱼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梭鱼、鲻鱼在我国南、东、黄、渤四大海域均有产出。梭鱼为黄渤海常见经济食用鱼类,主要栖息在海口河川咸淡水交汇处,以水底泥中微生物为食,春季三四月份于河口附近产卵,幼鱼时常随潮溯河在河口处生存,成为海港主要养鱼对象之一。渔民利用幼鱼的溯河性,与月上旬将幼鱼随潮纳入港内放养,幼鱼生长很快,秋天就可长到00毫米,10月末即可收获。根据梭鱼的生活习性,其捕捞方法为定置网、钩钓等。食用梭鱼的最佳时期在春季,民间有“食用开凌梭,鲜得没法说”的说法。开凌梭是指春暖冰开后被捕获的第一批梭鱼。每逢冬季梭鱼便潜入深海越冬,处于休眠期的梭鱼极少进食,腹内胆汁、杂物少,春风送暖,冰凌开化,万物复苏,农历惊蛰前后梭鱼集群游入海口附近的河道内觅食,此时被捕捞到的开凌梭鱼鲜美,食之即不用刮鳞也不必剖肚,只须清水文火慢慢炖煮,其汤汁乳白、肉质鲜嫩、味美诱人、营养上乘。当今步入小康社会的一族,不惜高价,以争相品尝开凌第一梭的鲜美为快,梭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因而身价倍增。梭鱼-繁殖方式梭鱼的繁殖季节各地有异,渤海湾为月底到月初,浙江为月初至月初。性成熟年龄雄鱼为~龄,雌鱼为~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硅藻和小型生物为食。人工饲养时可投喂米糠、豆饼及酒糟等饲料。每年定期结群到港湾河口处产卵。人工繁殖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以雄鱼龄以上,雌鱼龄以上为好。适当多选些体重0.~1千克的个体,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选留亲鱼应在秋季成鱼起捕时进行。亲鱼放养前,应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和野杂鱼。每亩放养亲鱼0~0尾。培育池应适当施入有机肥料,保持水质一定肥度,透明度厘米左右,同时需投喂各种精饲料,保证亲鱼有充分的营养。亲鱼培育池的盐度一般以10‰左右为宜。在淡水或‰以下低盐度水中养成的梭鱼,催产前必须经过“盐水过渡”。在春季强化培育期间,必须定期向池中加注新鲜海水,有利于亲鱼的性腺发育。雄鱼选择以轻压腹部近生殖孔处有浓稠乳白色精液流出为好。雌鱼应选择腹部膨大柔软而富弹性感,生殖孔红润略突出者。并用取卵器插入生殖孔从卵巢取卵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如卵呈米黄色,饱满而有光泽和周围有1个半透明的圈,卵径0.0毫米以上,卵粒间粘连松弛,放入水中搅动能散开的,可选作催产用的亲鱼。催产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如雄鱼成熟较差,可适当提高比数。催产剂有鲤鱼、梭鱼的脑垂体,每千克体重剂量1~0毫克;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0~000国际单位;或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0~00微克。单独或混合使用,一般采用1次或次注射。成熟的卵子,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圆润饱满,晶莹透明,有1个油球,成熟的精液上放1滴海水,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急剧窜游的质量好,即可挤卵子、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卵在盐度10‰以下为沉性,在1‰左右为半浮性,在1‰以上为浮性。因此,静水孵化盐度应在1‰以上,流水孵化盐度在‰~1‰,pH~,水温1~0C。孵化时间一般为~小时。梭鱼-生活习性广盐性:从%的高盐度海水到%的淡水的浅海、河口、盐水沟、内咸水湖、淡水湖泊、大小池塘梭鱼都能生活。底质不拘,不仅能生活于平原水域,也能在海拔10米的高厦水域生长。广温性:从0-℃范围水温都能忍受,以1一℃为最适生长温度。但梭鱼对水温变化的适应需在逐渐变沮的.嗜况下才能适应,如果在短时间内温度骤然升降,就会造成死亡。PH值:梭鱼最适生长PH值为.一.,可适范围为.一.左右及总碱度1.毫克阱的硬水中。溶解氧:梭鱼对氧有较大的生态耐性,耗氧量随个体增大而增大。当水中溶解氧含量为.1一.毫克”哄时,对生长最有利。摄食习性梭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一些丝状藻类、概足类、多毛类、软体类和小型虾类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摄食如米糠、豆饼粉、花生饼粉、干水蚤以及人工配合饵料等。梭鱼的摄食强度,有昼夜、季节、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日周期中,昼、夜均摄食,但通常在黎明前后及日落前后的摄食强度大于夜间;在生长周期中,体长0-0二的梭鱼摄食强度大;在生殖期之前,摄食强度较大,食道和胃部总是充满食物,在生殖期和产卵徊游期,则很少摄食和不摄食。从季节上看,以春来夏初和秋季为摄食的旺盛季节,到了冬天,因水温降低,鱼进入越冬期,此时鱼摄食极少或停止摄食。徊游梭鱼属近岸半徊游性鱼类,无长距离徊游现象,但可随季节、水温和本身的发育状况,做近距离、小范围的迁移运动。鳍鱼常栖息于浅海或河口水深1一拓m处,当天气变冷,则游至深海越冬。但个别也在较深的海湾和浅海中越冬。鳍鱼在较深的海区产卵,孵化后的小鱼苗则随潮漂游至近岸河口,滞留于咸淡水交汇处摄食生长。梭鱼一般生长在近海,每年定期结成大群到港湾、河口处产卵。一月间,黄渤海沿岸出现大量当年生幼鱼,并进入江河口处。买寒时则游至较深海区越冬。每年月份,梭鱼便在各河口区产卵,只做短距离回游,至1月份始到海水深处越冬,翌年开春即到近海河口生长育肥,形成渔汛。梭鱼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肉质鲜嫩,美昧可口,蛋白含量很高,是高级宴席上的佳肴,尤以春天的开凌梭最为名贵。烹制的梭鱼,以头为香,故民间有“丢了车和牛,不丢梭鱼头”之说。梭鱼除禁渔期外,可长年进行捕捞。梭鱼-营养含量热量(11.00千卡)蛋白质(1.0克)脂肪(.0克)胆固醇(.00毫克)硫胺素(0.0毫克)核黄素(0.1毫克)尼克酸(.0毫克)维生素E(.毫克)钙(1.00毫克)磷(1.00毫克)钾(.00毫克)钠(1.0毫克)镁(.00毫克)铁(0.0毫克)锌(0.毫克)硒(1.0微克)铜(0.0毫克)锰(0.0毫克)梭鱼-烹饪方法潮式蒸梭鱼其实梭鱼比鲻鱼好吃,鲻鱼肉粗味腥,在这边大家既愿意钓它,又不想钓到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钓到它时.它的冲力很够劲特刺激,溜鱼非常过瘾,斤的鲻鱼.象迪佳粹仙峰能拉的弯弯的,能将竿头拉到水面-次,0.mm普通钓线能拉断,所以大家愿意钓它,为什么不想钓它,首先大家是为钓梭鱼而来,往往钓到它就将鱼窝搅了,此窝很难再钓到梭鱼,且其肉不好吃。而梭鱼就比较好吃,关键是吃法,过去我也不喜欢吃梭鱼,只喜欢钓梭鱼,跟“老渔民”讨教后,才知道梭鱼肉水气大,需用盐腌制数小时,腌出水分。或先腌后凉待去除部分水分后,肉就比较筋道且香,为什么民间有梭鱼头鲤鱼腰这种说法,其实鲜梭鱼头没有多大吃头,即无肉味道也不是多好,何以如此说,指的就是腌制好的咸梭鱼,隔水蒸熟,揭开脑盖,用筷子蘸食其脑,那真是难得的美味。Seagate品牌的别称,通常在台湾香港被叫做“梭鱼”
‘伍’ 这种鱼是什么鱼
可能是船丁鱼它的学名叫蛇鮈,是长江一种常见的小型鱼。头大尾小,体呈方形长锥体,船丁鱼的体形如古代造船使用的一种钉子,细长的体长为体高的7~8倍,所以长江流域的很多当地钓鱼爱好者都称此鱼为船丁子鱼。因为它含肉率高,肉味鲜美,是一种高蛋白的优质鲜味经济鱼类。随着野生资源量的下降,目前,野生船丁鱼市场价格高达80~100元/千克,因此更受人们喜爱!
‘陆’ 这种鱼是什么鱼
如图 , 齐氏非鲫、 吉利慈鲷 学名
慈鲷科 Cichlidae 非鲫属 Tilapia 鱼类
下图为 齐氏非鲫 Tilapia zillii,俗称 吉利慈鲷
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能耐污染、低溶氧及混浊水;繁殖能力强,生长快速,对疾病的抵抗性高,故广为被引进繁殖。性凶猛,领域性强,对本土原生鱼种造成伤害。杂食性,以浮游生物、藻类、水生植物碎屑、腐植质及小型动物等为食。
‘柒’ 这是什么鱼
革胡子鲶
塘鲺,鱼类,可食用,学名胡子鲶,在分类上属鲇形目、胡子鲶科。属于热带、亚热带鱼类,广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又称塘角鱼、胡子鲶。国内常见两个品种:本地塘鲺(胡子鲶),埃及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
本地塘鲺,即胡子鲶,角角鱼、角角丁、又名土塘鲺。体色发黄,多为野生,个体较小,最大一般500g。
埃及塘鲺,即革胡子鲶,又名埃及塘鲺。体色发黑,多人工养殖,个体很大,一般可达数千克。
中文学名
塘鲺tang shi
拉丁学名
Clarias fuscus
别称
塘鲺鱼、塘角鱼、角角鱼、角角丁、黄腊丁、胡子鲶、鳅鱼、滑鱼
‘捌’ 请教这是什么鱼,有什么方法可以把鱼鳞去掉
可直接剥皮 ,大眼鲷科 Priacanthidae 大眼鲷属 Priacanthus 鱼类
(为鲜美的食用鱼,适合红烧或煮姜丝清汤。)
下图为 短尾大眼鲷 Priacanthus macracanthus ,俗称 红目鲢
初次烧这类海鱼,可以选择清蒸、放汤及红烧 这类简单的烹调方法。
清蒸大眼鲷 是一道十分鲜美的家常菜,营养丰富,最适宜上班族的快手菜。
材料:大眼鲷、葱末、姜丝、盐、 胡椒粉、生抽、熟油(自己喜好也可加入蒸鱼豉油)
方法:
1、大眼鲷去皮去内脏洗净后抹干水,再用适量盐和胡椒粉涂抹鱼身。
2、碟上铺适量姜丝,然后将鱼放在上面,再铺适量姜丝在鱼身上。
3、隔水蒸8分钟。
4、淋上香葱熟油,再淋入适量生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