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语言32位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之间怎么强制转换
负数转无符号数
有什么意义?
用
(unsigned
int)
可以强制转换。转换后的数要用
%u
格式输出才能见。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x=-1946090562;
unsigned
int
y;
y
=
(unsigned
int)
x;
printf("x=%d
y=%u",x,y);
}
输出:
x=-1946090562
y=2348876734
㈡ C语言中字符串和整数小数相互转换的函数都有什么
字符串转换函数如下:
字符串转换为整数 atoi
2.字符串转换为长整数 atol
3.字符串转换为浮点数 strtod
4.字符串转换为长整数 strtol
5.字符串转换为无符号长整型 strtoul
㈢ c语言和java 使用socket通信的时候 数据大小端转换的问题
我也搞网络编程搞好久了,大小端这个问题倒是没有遇到过啊,我同事做Java,我做IOS都一样的,都是小端的。
建议你用抓包软件抓下包看看,还有就是注意发送时数据对齐问题,不同的系统可能一样的类型长度就不一样,比如在mac系统中long型有8字节,但是在IOS、VC中就只有四个字节,一般使用socket发送数据时都是打包发送的(头部一般都是固定的结构体),这个问题必须要注意
㈣ c语言编程:将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并输出。急求谢了。
可以通过ASCII码将小写字母转化为大写字母。
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二进制,但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信息是具有约束意义的字符。当我们需要查看存储的信息时,就需要对二进制解码。因此只要编码和解码的规则一致,我们就可以将我们理解的信息存储到计算机,或者从计算机中取出。
至于编码和解码的规则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方案是ASCII编码,也是当前计算机系统采用的方案。 ASCII 码使用指定的7 位或8 位二进制数组合来表示128 或256 种可能的字符。
标准ASCII 码也叫基础ASCII码,使用7 位二进制数来表示所有的大写和小写字母,数字0 到9、标点符号, 以及在美式英语中使用的特殊控制字符。这里我们只说基础ASCII码。
0~32以及127共34个是控制字符或者通信专用字符。比如:CR代表回车,FF代表换页,BS代表退格等。通信专用字符像ACK代表确认等。
33~126共95个是字符
48~57代表0~9十个阿拉伯数字
65~92:共26个大写英文字母
97~122共26个小写英文字母
知识拓展:
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㈤ C语言数据类型的转换
让我来说说这个问题吧。
一.自动转换
自动转换遵循以下规则:
1) 若参与运算量的类型不同,则先转换成同一类型,然后进行运算。
2) 转换按数据长度增加的方向进行,以保证精度不降低。如int型和long型运算时,先把int量转成long型后再进行运算。
a.若两种类型的字节数不同,转换成字节数高的类型
b.若两种类型的字节数相同,且一种有符号,一种无符号,则转换成无符号类型
3)所有的浮点运算都是以双精度进行的,即使仅含float单精度量运算的表达式,也要先转换成double型,再作运算。
4)char型和short型参与运算时,必须先转换成int型。
5)在赋值运算中,赋值号两边量的数据类型不同时,赋值号右边量的类型将转换为左边量的类型。如果右边量的数据类型长度左边长时,将丢失一部分数据,这样会降低精度,丢失的部分按四舍五入向前舍入。
二.隐式转换
隐式类型转换分三种,即算术转换、赋值转换和输出转换。
1.算术转换
进行算术运算(加、减、乘、除、取余以及符号运算)时,不同类型数招必须转换成同一类型的数据才能运算,算术转换原则为:
在进行运算时,以表达式中最长类型为主,将其他类型位据均转换成该类型,如:
(1)若运算数中有double型或float型,则其他类型数据均转换成double类型进行运算。
(2)若运算数中最长的类型为long型.则其他类型数均转换成long型数。
(3)若运算数中最长类型为int型,则char型也转换成int型进行运算。算术转换是在运算过程中自动完成的。
2.赋值转换
进行赋值操作时,赋值运算符右边的数据类型必须转换成赋值号左边的类型,若右边的数据类型的长度大于左边,则要进行截断或舍入操作。
下面用一实例说明:
char ch;
int i,result;
float f;
double d;
result=ch/i+(f*d-i);
(1)首先计算 ch/i,ch → int型,ch/i → int型。
(2)接着计算 f*d-i,由于最长型为double型,故f→double型,i→double型,f*d-i→double型。
(3)(ch/i) 和(f*d-i)进行加运算,由于f*d-i为double型,故ch/i→double型,ch/i+(f*d-i)→double型。
(4)由于result为int型,故ch/i+(f*d-i)→double→int,即进行截断与舍入,最后取值为整型。
3.输出转换
在程序中将数据用printf函数以指定格式输出时,当要输出的盐据类型与输出格式不符时,便自动进行类型转换,如一个long型数据用整型格式(%d)输出时,则相当于将long型转换成整型(int)数据输出;一个字符(char)型数据用整型格式输出时,相当于将char型转换成int型输出。
注意:较长型数据转换成短型数据输出时,其值不能超出短型数据允许的值范围,否则转换时将出错。如:
long a=80000;
printf("%d",a);
运行结果为14464,因为int型允许的最大值为32767,80000超出此值,故结果取以32768为模的余数,即进行如下取余运算:
(80000-32768)-32768=14464;
输出的数据类型与输出格式不符时常常发生错误,如:
int d=9;
printf("%f",d);
或
float c=3.2;
printf("%d",c);
将产生错误的结果。
同一句语句或表达式如果使用了多种类型的变量和常量(类型混用),C 会自动把它们转换成同一种类型。以下是自动类型转换的基本规则:
1. 在表达式中,char 和 short 类型的值,无论有符号还是无符号,都会自动转换成 int 或者 unsigned int(如果 short 的大小和 int 一样,unsigned short 的表示范围就大于 int,在这种情况下,unsigned short 被转换成 unsigned int)。因为它们被转换成表示范围更大的类型,故而把这种转换称为“升级(promotion)”。
2. 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给各种数据类型分等级,依次为:long double, double, float, unsigned long long, long long, unsigned long, long, unsigned int 和 int。这里有一个小小的例外,如果 long 和 int 大小相同,则 unsigned int 的等级应位于 long 之上。char 和 short 并没有出现于这个等级列表,是因为它们应该已经被升级成了 int 或者 unsigned int。
3. 在任何涉及两种数据类型的操作中,它们之间等级较低的类型会被转换成等级较高的类型。
4. 在赋值语句中,= 右边的值在赋予 = 左边的变量之前,首先要将右边的值的数据类型转换成左边变量的类型。也就是说,左边变量是什么数据类型,右边的值就要转换成什么数据类型的值。这个过程可能导致右边的值的类型升级,也可能导致其类型降级(demotion)。所谓“降级”,是指等级较高的类型被转换成等级较低的类型。
5. 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时,char 和 short 会被转换成 int,float 会被转换成 double。使用函数原型可以避免这种自动升级。
三.强制转换
强制类型转换是通过类型转换运算来实现的。其一般形式为:(类型说明符)(表达式)其功能是把表达式的运算结果强制转换成类型说明符所表示的类型。自动转换是在源类型和目标类型兼容以及目标类型广于源类型时发生一个类型到另一类的转换。例如: (float) a 把a转换为实型,(int)(x+y) 把x+y的结果转换为整型。在使用强制转换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类型说明符和表达式都必须加括号(单个变量可以不加括号),如把(int)(x+y)写成(int)x+y则成了把x转换成int型之后再与y相加了。
2.无论是强制转换或是自动转换,都只是为了本次运算的需要而对变量的数据长度进行的临时性转换,而不改变数据说明时对该变量定义的类型。
例1:
main()
{
float f=5.75;
printf("(int)f=%d,f=%f\n",(int)f,f);
}
f<--5.75
将float f强制转换成int f float f=5.75;printf("(int)f=%d,f=%f\n",(int)f,f); 本例表明,f虽强制转为int型,但只在运算中起作用, 是临时的,而f本身的类型并不改变。因此,(int)f的值为 5(删去了小数)而f的值仍为5.75。
㈥ C语言读写二进制文件读取 大小端,该怎么解
先看下面的代码,然后我在简短的解释一下。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string>#define nmemb 7/****************************************************Date types(Compiler specific) 数据类型(和编译器相关)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 Unsigned 8 bit quantity */typedef signed char int8; /* Signed 8 bit quantity */typedef unsigned short uint16; /* Unsigned 16 bit quantity */typedef signed short int16; /* Signed 16 bit quantity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32; /* Unsigned 32 bit quantity */typedef signed int int32; /* Signed 32 bit quantity */typedef float fp32; /* Single precision */
/* floating point */typedef double fp64; /* Double precision */
/* floating point *///int32#define BigtoLittle32(A) ((( (uint32)(A) & 0xff000000 ) >> 24) |
(( (uint32)(A) & 0x00ff0000 ) >> 8) |
(( (uint32)(A) & 0x0000ff00 ) << 8) |
(( (uint32)(A) & 0x000000ff ) << 24))//int16#define BigtoLittle16(A) (( ((uint16)(A) & 0xff00) >> 8 ) |
(( (uint16)(A) & 0x00ff ) << 8))/************************************************************
* Conversion little endian float data to big endian
* *************************************************************/float ReverseFloat(const float inFloat)
{ float retVal; char *floatToConvert = (char*) & inFloat; char *returnFloat = (char*) & retVal; // swap the bytes into a temporary buffer
returnFloat[0] = floatToConvert[3];
returnFloat[1] = floatToConvert[2];
returnFloat[2] = floatToConvert[1];
returnFloat[3] = floatToConvert[0]; return retVal;
}struct matrix
{ int row; int column;
}s[nmemb];void set_s(int j, int x, int y)
{
s[j].row = x;
s[j].column = y;
}bool is_bigendian()
{ int a = 0x1234; char b = *(char *)&a; //b == the Low address part of a
//printf("%c ", b);
if (b == 0x34)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int main()
{ if (is_bigendian()) { printf("BigEndian ");
} else { printf("LittleEndian ");
}
FILE *fp;
set_s(0, 1, 50);
set_s(1, 1, 80);
set_s(2, 4, 20);
set_s(3, 50, 1);
set_s(4, 80, 2);
set_s(5, 100, 3);
set_s(6, 100, 4); int ans = sizeof(struct matrix); printf("size: %d ", ans); printf("size: %d ", sizeof(s)); if ((fp = fopen("test", "wb")) == NULL) { printf("EROOR "); return 1;
} for (int j = 0; j < nmemb; ++j) { printf("row: %d column: %d ", s[j].row, s[j].column);
}
fwrite(s, sizeof(struct matrix), nmemb, fp); for (int i = 0; i < nmemb; ++i) { float *m = (float*) malloc(sizeof(float) * s[i].row * s[i].column);
bzero(m, sizeof(float) * s[i].row * s[i].column); for (int j = 0; j < s[i].row; ++j) { for (int k = 0; k < s[i].column; ++k) {
m[k + j*s[i].column] = k;
}
}
fwrite(m, sizeof(float), s[i].row * s[i].column, fp); free(m);
}
fclose(fp); printf("11 "); /*
printf("%d ", sizeof(float));
FILE *fp;
if ((fp = fopen("test", "rb")) == NULL) {
printf("EROOR ");
return 1;
}
fread(s, sizeof(struct matrix), nmemb, fp);
for (int i = 0; i < nmemb; ++i) {
printf("row: %d column: %d ", s[i].row, s[i].column);
}
for (int i = 0; i < nmemb; ++i) {
float *m = (float*) malloc(sizeof(float) * s[i].row * s[i].column);
bzero(m, sizeof(float) * s[i].row * s[i].column);
fread(m, sizeof(float), s[i].row * s[i].column, fp);
for (int j = 0; j < s[i].row; ++j) {
for (int k = 0; k < s[i].column; ++k) {
printf("%lf ", m[k + j*s[i].column]);
}
printf(" ");
}
printf(" ");
free(m);
}
fclose(fp);
*/
return 0;
}
fopen和fclose是很常见的,在这里就不做解释了。我们来看看fwrite和fread,本来以为这个很麻烦,但是用过之后发现这个二进制文件读写才是最简单的。
size_t fwrite(const void * ptr,size_t size,size_t nmemb,FILE * stream);
fwrite()用来将数据写入文件流中。
stream为已打开的文件指针
ptr 指向欲写入的数据地址
写入的字符数以参数size*nmemb来决定。
size表示写入一个nmemb的内存大小。
fwrite()会返回实际写入的nmemb数目。
size_t fread(void * ptr,size_t size,size_t nmemb,FILE * stream);
fread()用来从文件流中读取数据。
stream为已打开的文件指针
ptr 指向欲存放读取进来的数据空间
读取的字符数以参数size*nmemb来决定
size表示读取一个nmemb的内存大小。
fread()会返回实际读取到的nmemb数目,如果此值比参数nmemb 小,则代表可能读到了文件尾或有错误发生,这时必须用feof()或ferror()来决定发生什么情况。
返回实际读取到的nmemb数目。
详情参见上面的代码。
另外就是大小端的问题了。关于大小端的具体解释网上有很多,在此不作解释。参考上面写的代码,我判断了自己机器是大端还是小端,并且实现了int16,int32已经float数据类型的大小端转换,大端转小端,在使用相同的代码一次小端又变成了大端。
PS:float的大小端转化我之前一直以为写的是错的,因为好多数据转化之后输出都是0。后来发现可能是与float类型在内存中的存放有关,我们的程序是对的。
㈦ C语言数值转换
按位展开呗 分别取出各个位置的数 分别乘与16的n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