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sql数学教程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sql数学教程

发布时间: 2022-05-23 23:22:53

sql 考试题,非常急!试用SQL语言完成操作!

1:
select * from 学生 where 所在系 in('数学系','计算机系') and
姓名 like '张%'
2:
select count(*) as [count] from 学生
3:/*我不是很懂这个题目的意思*/
select count(*) from
(select count(*) as [count] from 选课 group by 学号)
4:/*应该不会有一个人多选高等数学吧,所以不用对它进行筛选*/
select 学号,姓名 from 选课 inner join 课程
on(选课.课程号=课程.课程号) inner join 学生
on(选课.学号=学生.学号)
where 课程号='高等数学'
5:
select 姓名,年龄 from 学生 where 所在系 not in('计算机系')
and 年龄<(select min(年龄) from 学生 where 所在系='计算机系')
6:/*课程里的课程号与课程表字段是对应而且是唯一的?是就用下面*/
select 学号,姓名,成绩 from 选课 inner join 课程
on(选课.课程号=课程.课程号) inner join 学生
on(选课.学号=学生.学号)
where 课程号='C1' and 成绩>90
/*以上代码先去测试下吧,有什么问题在来解决*/

㈡ 数学公式 如何在sql中表达出来,求帮助,求探讨,一起学习

大部分公式在sql中都有对应函数

㈢ 数学方程怎样用SQL表示并计算出来,多谢

例子:

方程:

X
30-----*50=X
40

------解决方案--------------------

select30/(1+50/40)asX

㈣ 八、SQL语言操作数据库表(教材第4章61页除习题15外的所有习题)

1.select *
form 学生选课表
2.select 姓名,年龄
from 表名
where 列名(例如:专业)=计算机系
3.select 学号,课程号,成绩
from 表名
where 成绩>=70 and 成绩<=80
4.
select 姓名,年龄
from 表名
where 专业=计算机系 and 性别=男 and 年龄>=18 and 年龄<=20

㈤ 如何用SQL制作一个课程表

讲的不清楚,至少你得有一张数据库表,表里存着每天上下午的课程安排,比如:
周一
上午
数学
周二
下午
语文
...
用sql语句生成课程表格式:
周一
周二
周三
上午
数学
语文
英语
下午
...
的样式
这样的话,用sql就可以实现了,不过这个也不好写。😓

㈥ sql数据库 语句编写

可以分两来实现:

选修了高等数学课程的学生学号和成绩的语句如下:

selectstudent.sNum,Gradefromstudent,course,sc

wherecourse.cNum=sc.cNum
再进行插入操作就行了

建议你看一个这个博客,对你一定会有帮助

http://blog.csdn.net/twtiqfn/article/details/17791127

㈦ SQL怎么用

掌握SQL四条最基本的数据操作语句: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

练掌握SQL是数据库用户的宝贵财 富。掌握四条最基本的数据操作语句—SQL的核心功能—来依次介绍比较操作符、选择断言以及三值逻辑。当你完成这些学习后,显然你已经开始算是精通SQL了。

在我们开始之前,先使用CREATE TABLE语句来创建一个表(如图1所示)。DDL语句对数据库对象如表、列和视进行定义。它们并不对表中的行进行处理,这是因为DDL语句并不处理数据库中实际的数据。这些工作由另一类SQL语句—数据操作语言(DML)语句进行处理。

SQL中有四种基本的DML操作: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由于这是大多数SQL用户经常用到的,我们有必要在此对它们进行一一说明。在图1中我们给出了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其中的每一行对应一个特定的雇员记录。请熟悉这张表,我们在后面的例子中将要用到它。

INSERT语句

用户可以用INSERT语句将一行记录插入到指定的一个表中。例如,要将雇员John Smith的记录插入到本例的表中,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John','1980-06-10',

'Los Angles',16,45000);

通过这样的INSERT语句,系统将试着将这些值填入到相应的列中。这些列按照我们创建表时定义的顺序排列。在本例中,第一个值“Smith”将填到第一个列LAST_NAME中;第二个值“John”将填到第二列FIRST_NAME中……以此类推。

我们说过系统会“试着”将值填入,除了执行规则之外它还要进行类型检查。如果类型不符(如将一个字符串填入到类型为数字的列中),系统将拒绝这一次操作并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如果SQL拒绝了你所填入的一列值,语句中其他各列的值也不会填入。这是因为SQL提供对事务的支持。一次事务将数据库从一种一致性转移到另一种一致性。如果事务的某一部分失败,则整个事务都会失败,系统将会被恢复(或称之为回退)到此事务之前的状态。

回到原来的INSERT的例子,请注意所有的整形十进制数都不需要用单引号引起来,而字符串和日期类型的值都要用单引号来区别。为了增加可读性而在数字间插入逗号将会引起错误。记住,在SQL中逗号是元素的分隔符。

同样要注意输入文字值时要使用单引号。双引号用来封装限界标识符。

对于日期类型,我们必须使用SQL标准日期格式(yyyy-mm-dd),但是在系统中可以进行定义,以接受其他的格式。当然,2000年临近,请你最好还是使用四位来表示年份。

既然你已经理解了INSERT语句是怎样工作的了,让我们转到EMPLOYEES表中的其他部分: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Bunyan','Paul','1970-07-04',

'Boston',12,7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hn','Adams','1992-01-21',

'Boston',20,1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Pocahontas','1976-04-06',

'Los Angles',12,1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Bessie','1940-05-02',

'Boston',5,2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nes','Davy','1970-10-10',

'Boston',8,45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nes','Indiana','1992-02-01',

'Chicago',NULL,NULL);

在最后一项中,我们不知道Jones先生的工薪级别和年薪,所以我们输入NULL(不要引号)。NULL是SQL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我们以后将进行详细的讨论。现在我们只需认为NULL表示一种未知的值。

有时,像我们刚才所讨论的情况,我们可能希望对某一些而不是全部的列进行赋值。除了对要省略的列输入NULL外,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INSERT语句,如下:

INSERT INTO EMPLOYEES(

FIRST_NAME, LAST_NAME,

HIRE_DATE, BRANCH_OFFICE)

VALUE(

'Indiana','Jones',

'1992-02-01','Indianapolis');

这样,我们先在表名之后列出一系列列名。未列出的列中将自动填入缺省值,如果没有设置缺省值则填入NULL。请注意我们改变了列的顺序,而值的顺序要对应新的列的顺序。如果该语句中省略了FIRST_NAME和LAST_NAME项(这两项规定不能为空),SQL操作将失败。

让我们来看一看上述INSERT语句的语法图:

INSERT INTO table

[(column { ,column})]

VALUES

(columnvalue [{,columnvalue}]);

和前一篇文章中一样,我们用方括号来表示可选项,大括号表示可以重复任意次数的项(不能在实际的SQL语句中使用这些特殊字符)。VALUE子句和可选的列名列表中必须使用圆括号。

SELECT语句

SELECT语句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选取特定的行和列。因为查询和检索数据是数据库管理中最重要的功能,所以SELECT语句在SQL中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实际上,仅仅是访问数据库来分析数据并生成报表的人可以对其他SQL语句一窍不通。

SELECT语句的结果通常是生成另外一个表。在执行过程中系统根据用户的标准从数据库中选出匹配的行和列,并将结果放到临时的表中。在直接SQL(direct SQL)中,它将结果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屏上,或者将结果送到打印机或文件中。也可以结合其他SQL语句来将结果放到一个已知名称的表中。

SELECT语句功能强大。虽然表面上看来它只用来完成本文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关系代数运算“选择”(或称“限制”),但实际上它也可以完成其他两种关系运算—“投影”和“连接”,SELECT语句还可以完成聚合计算并对数据进行排序。

SELECT语句最简单的语法如下:

SELECT columns FROM tables;

当我们以这种形式执行一条SELECT语句时,系统返回由所选择的列以及用户选择的表中所有指定的行组成的一个结果表。这就是实现关系投影运算的一个形式。

让我们看一下使用图1中EMPLOYEES表的一些例子(这个表是我们以后所有SELECT语句实例都要使用的。而我们在图2和图3中给出了查询的实际结果。我们将在其他的例子中使用这些结果)。

假设你想查看雇员工作部门的列表。那下面就是你所需要编写的SQL查询:

SELE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以上SELECT语句的执行将产生如图2中表2所示的结果。

由于我们在SELECT语句中只指定了一个列,所以我们的结果表中也只有一个列。注意结果表中具有重复的行,这是因为有多个雇员在同一部门工作(记住SQL从所选的所有行中将值返回)。要消除结果中的重复行,只要在SELECT语句中加上DISTINCT子句:

SELECT DISTIN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这次查询的结果如表3所示。

现在已经消除了重复的行,但结果并不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如果你希望以字母表顺序将结果列出又该怎么做呢?只要使用ORDER BY子句就可以按照升序或降序来排列结果:

SELECT DISTIN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BRANCH_OFFICE ASC;

这一查询的结果如表4所示。请注意在ORDER BY之后是如何放置列名BRANCH _OFFICE的,这就是我们想要对其进行排序的列。为什么即使是结果表中只有一个列时我们也必须指出列名呢?这是因为我们还能够按照表中其他列进行排序,即使它们并不显示出来。列名BRANCH_ OFFICE之后的关键字ASC表示按照升序排列。如果你希望以降序排列,那么可以用关键字DESC。

同样我们应该指出ORDER BY子句只将临时表中的结果进行排序;并不影响原来的表。

假设我们希望得到按部门排序并从工资最高的雇员到工资最低的雇员排列的列表。除了工资括号中的内容,我们还希望看到按照聘用时间从最近聘用的雇员开始列出的列表。以下是你将要用到的语句:

SELECT BRANCH_OFFICE,FIRST_NAME,

LAST_NAME,SALARY,HIRE_DATE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SALARY DESC,

HIRE_DATE DESC;

这里我们进行了多列的选择和排序。排序的优先级由语句中的列名顺序所决定。SQL将先对列出的第一个列进行排序。如果在第一个列中出现了重复的行时,这些行将被按照第二列进行排序,如果在第二列中又出现了重复的行时,这些行又将被按照第三列进行排序……如此类推。这次查询的结果如表5所示。

将一个很长的表中的所有列名写出来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所以SQL允许在选择表中所有的列时使用*号:

SELECT * FROM EMPLOYEES;

这次查询返回整个EMPLOYEES表,如表1所示。

下面我们对开始时给出的SELECT语句的语法进行一下更新(竖直线表示一个可选项,允许在其中选择一项。):

SELECT [DISTINCT]

(column [{, columns}])| *

FROM table [ {, table}]

[ORDER BY column [ASC] | DESC

[ {, column [ASC] | DESC }]];

定义选择标准

在我们目前所介绍的SELECT语句中,我们对结果表中的列作出了选择但返回的是表中所有的行。让我们看一下如何对SELECT语句进行限制使得它只返回希望得到的行:

SELECT columns FROM tables [WHERE predicates];

WHERE子句对条件进行了设置,只有满足条件的行才被包括到结果表中。这些条件由断言(predicate)进行指定(断言指出了关于某件事情的一种可能的事实)。如果该断言对于某个给定的行成立,该行将被包括到结果表中,否则该行被忽略。在SQL语句中断言通常通过比较来表示。例如,假如你需要查询所有姓为Jones的职员,则可以使用以下SELECT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LAST_NAME = 'Jones'部分就是断言。在执行该语句时,SQL将每一行的LAST_NAME列与“Jones”进行比较。如果某一职员的姓为“Jones”,即断言成立,该职员的信息将被包括到结果表中(见表6)。

使用最多的六种比较

我们上例中的断言包括一种基于“等值”的比较(LAST_NAME = 'Jones'),但是SQL断言还可以包含其他几种类型的比较。其中最常用的为:

等于 =

不等于 <>

小于 <

大于 >

小于或等于 <=

大于或等于 >=

下面给出了不是基于等值比较的一个例子: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 50000;

这一查询将返回年薪高于$50,000.00的职员(参见表7)。

逻辑连接符

有时我们需要定义一条不止一种断言的SELECT语句。举例来说,如果你仅仅想查看Davy Jones的信息的话,表6中的结果将是不正确的。为了进一步定义一个WHERE子句,用户可以使用逻辑连接符AND,OR和NOT。为了只得到职员Davy Jones的记录,用户可以输入如下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AND FIRST_NAME = 'Davy';

在本例中,我们通过逻辑连接符AND将两个断言连接起来。只有两个断言都满足时整个表达式才会满足。如果用户需要定义一个SELECT语句来使得当其中任何一项成立就满足条件时,可以使用OR连接符: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OR LAST_NAME = 'Smith';

有时定义一个断言的最好方法是通过相反的描述来说明。如果你想要查看除了Boston办事处的职员以外的其他所有职员的信息时,你可以进行如下的查询: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OT(BRANCH_OFFICE = 'Boston');

关键字NOT后面跟着用圆括号括起来的比较表达式。其结果是对结果取否定。如果某一职员所在部门的办事处在Boston,括号内的表达式返回true,但是NOT操作符将该值取反,所以该行将不被选中。

断言可以与其他的断言嵌套使用。为了保证它们以正确的顺序进行求值,可以用括号将它们括起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AND FIRST_NAME = 'Indiana')

OR (LAST_NAME = 'Smith'

AND FIRST_NAME = 'Bessie');

SQL沿用数学上标准的表达式求值的约定—圆括号内的表达式将最先进行求值,其他表达式将从左到右进行求值。

以上对逻辑连接符进行了说明,在对下面的内容进行说明之前,我们再一次对SELECT语句的语法进行更新:

SELECT [DISTINCT]

(column [{, column } ] )| *

FROM table [ { , table} ]

[ORDER BY column [ASC] | [DESC

[{ , column [ASC] | [DESC } ] ]

WHERE predicate [ { logical-connector predicate } ];

NULL和三值逻辑

在SQL中NULL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关于NULL的详细描述更适合于在SQL的高级教程而不是现在的入门教程中进行介绍。但由于NULL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并且你也很可能会遇到它,所以我们还是简略地进行一下说明。

首先,在断言中进行NULL判断时需要特殊的语法。例如,如果用户需要显示所有年薪未知的职员的全部信息,用户可以使用如下SELECT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IS NULL;

相反,如果用户需要所有已知年薪数据的职员的信息,你可以使用以下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IS NOT NULL;

请注意我们在列名之后使用了关键字IS NULL或IS NOT NULL,而不是标准的比较形式:COLUMN = NULL、COLUMN <> NULL或是逻辑操作符NOT(NULL)。

这种形式相当简单。但当你不明确地测试NULL(而它们确实存在)时,事情会变得很混乱。

例如,回过头来看我们图1中的EM-PLOYEES表,可以看到Indiana Jones的工薪等级或年薪值都是未知的。这两个列都包含NULL。可以想象运行如下的查询: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GRADE <= SALARY;

此时,Indiana Jones应该出现在结果表中。因为NULL都是相等的,所以可以想象它们是能够通过GRADE小于等于SALARY的检查的。这其实是一个毫无疑义的查询,但是并没有关系。SQL允许进行这样的比较,只要两个列都是数字类型的。然而,Indiana Jones并没有出现在查询的结果中,为什么?

正如我们早先提到过的,NULL表示未知的值(而不是象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表示一个为NULL的值)。对于SQL来说意味着这个值是未知的,而只要这个值为未知,就不能将其与其他值比较(即使其他值也是NULL)。所以SQL允许除了在true 和false之外还有第三种类型的真值,称之为“非确定”(unknown)值。

如果比较的两边都是NULL,整个断言就被认为是非确定的。将一个非确定断言取反或使用AND或OR与其他断言进行合并之后,其结果仍是非确定的。由于结果表中只包括断言值为“真”的行,所以NULL不可能满足该检查。从而需要使用特殊的操作符IS NULL和IS NOT NULL。

UPDATE语句

UPDATE语句允许用户在已知的表中对现有的行进行修改。

例如,我们刚刚发现Indiana Jones的等级为16,工资为$40,000.00,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并清除那些烦人的NULL)。

UPDATE EMPLOYEES

SET GRADE = 16, SALARY = 40000

WHERE FIRST_NAME = 'Indiana'

AND LAST_NAME = 'Jones';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一个单行更新,但是UPDATE语句可以对多行进行操作。满足WHERE条件的所有行都将被更新。如果,你想让Boston办事处中的所有职员搬到New York,你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UPDATE EMPLOYEES

SET BRANCH_OFFICE = 'New York'

WHERE BRANCH_OFFICE = 'Boston';

如果忽略WHERE子句,表中所有行中的部门值都将被更新为'New York'。

UPDATE语句的语法流图如下面所示:

UPDATE table

SET column = value [{, column = value}]

[ WHERE predicate [ { logical-connector predicate}]];

DELETE语句

DELETE语句用来删除已知表中的行。如同UPDATE语句中一样,所有满足WHERE子句中条件的行都将被删除。由于SQL中没有UNDO语句或是“你确认删除吗?”之类的警告,在执行这条语句时千万要小心。如果决定取消Los Angeles办事处并解雇办事处的所有职员,这一卑鄙的工作可以由以下这条语句来实现:

DELETE FROM EMPLOYEES

WHERE BRANCH_OFFICE = 'Los Angeles';

如同UPDATE语句中一样,省略WHERE子句将使得操作施加到表中所有的行。

DELETE语句的语法流图如下面所示:

DELETE FROM table

[WHERE predicate [ { logical-connector predicate} ] ];

现在我们完成了数据操作语言(DML)的主要语句的介绍。我们并没有对SQL能完成的所有功能进行说明。SQL还提供了许多的功能,如求平均值、求和以及其他对表中数据的计算,此外SQL还能完成从多个表中进行查询(多表查询,或称之为连接)的工作。这种语言还允许你使用GRANT和REVOKE命令控制使用者的数据访问权限

㈧ T-SQL基础教程:集合理论

集合理论是由数学家Georg
Cantor创建的,这是一个基于关系模型的数学分支。Cantor的集定义如下:
集合,我们的意思是:任意集合体M是我们感知或想到的,能够确定的、互异对象m(称之为M的元素)的整体。
──Joseph
W.
Dauben和Georg
Cantor(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0年)
定义中的每个字都有着深刻和重要意义。集合定义和集合从属关系是无需证明的公理,宇宙中的每个元素要么是集合成员,要么不是集合成员。
让我们从Cantor定义中的每个词开始。一个“集合”应将其视为单个实体,你的焦点应该放在对象的集合上,而不是组成集合的单个对象上。然后,当你对数据库中的表(如雇员表)编写T-SQL查询时,你应该将雇员的集合看作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个的雇员。这听起来可能并不重要并且很简单,但显然很多程序员很难采用这种思维方式。
“互异”这个词的含义是指集合中的每个元素必须是唯一的。跳跃到数据库中的表,你可以通过定义键约束来强制表中行的唯一性。没有键的话,你就不能唯一地标识行,因此表也就不能取得“集合”资格。相反,该表将是一个多重集合或是一个无序的单位组。
“我们感知或想到的”这句话意味着集合的定义是主观的。思考一下教室:一个人可以被认为是“人”的集合,也有可能被认为是“学生”或“教师”的集合。因此,在定义集合方面你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当你为数据库设计数据模型时,设计过程应仔细考虑应用程序的主观需求,从而为相关实体确定恰当的定义。
至于“对象”,集合的定义不是限制为像汽车或雇员这样的物理对象,而是相关的抽象对象,如质数或线条。
Cantor的集合定义省略掉的内容很可能像所包含的内容一样重要。请注意,定义中没有提到集合元素间的任何顺序,集合元素的列出顺序并不重要。列出集合元素的正式标记符号是使用大括号:{a、b、c}。因为与顺序无关,你可以使用{b,
a,
c}或{b,
c,
a}表示同一集合。跳跃到属性(SQL中称之为列)集合,它们组成了关系(SQL中称之为表)的表头,元素应该是按名称标识──而不是按顺序位置标识。
同样,思考一下元组(SQL中称之为行)的设置,它们构成了关系的主体,元素由其键值进行标识,而不是按位置标识。许多程序员很难适应这种观念,对于查询表而言,行之间没有顺序。换句话说,对表的查询可以按任意顺序返回表中的行,除非你基于特定展现目的,明确要求数据以特定方式的进行排序。

㈨ 数学没学过的学习sql数据库难吗请详细回答一下

有点难,SQl 语句大都都是逻辑比较。 或者,并且,大于,包含 集合这些东西的。 我就是天天写SQl 代码的, 想学先听听视频。 先学习基础,不懂的可以提问,我给你解答SQl 语句, 这个是学习视频网站 http://www.jikexueyuan.com/course/sqlserver/ 。 这个是一个比较优质的IT教学网,大部分基础还是免费的。 不过只要愿意改变,没有啥难事,比改变自己更难的。 希望采纳

㈩ 急,sql语句视频教程 要清楚点哦,不然看不清楚 和相关资料。。。。麻烦各位大侠了,,

use pubs
go
select avg(distinct price) --算平均数
from titles
where type='business'
go
use pubs
go
select max(ytd_sales) --最大数
from titles
go

use pubs
go
select min(ytd_sales) --最小数
from titles
go

use pubs
go
select type,sum(price),sum(advance) --求和
from titles
group by type
order by type
go

use pubs
go
select count(distinct city) --求个数
from authors
go

use pubs
go
select stdev(royalty) --返回给定表达式中所有值的统计标准偏差
from titles
go

use pubs
go
select stdevp(royalty) --返回表达式中所有制的填充统计标准偏差
from titles
go

use pubs
go
select var(royalty) --返回所有值的统计方差
from titles
go

use pubs
go
select varp(royalty) --返回所有值的填充的统计方差
from titles
go

--数学函数

select sin(23.45),atan(1.234),rand(),PI(),sign(-2.34) --其中rand是获得一个随机数
--配置函数
SELECT @@VERSION --获取当前数据库版本
SELECT @@LANGUAGE --当前语言
--时间函数
select getdate() as 'wawa_getdate' --当前时间

select dateadd(hh,-36,getdate()) --向前推进36个小时
select getutcdate() as 'wawa_getutcdate' --获取utc时间
select day(getdate()) as 'wawa_day' --取出天
select month(getdate()) as 'wawa_month' --取出月
select year(getdate()) as 'wawa_year' --取出年
select dateadd(d,3,getdate()) as wawa_dateadd --加三天,注意'd'表示天,'m'表示月,'yy'表示年,下面一样
select datediff(d,'2004-07-01','2004-07-15') as wawa_datediff --计算两个时间的差
select datename(d,'2004-07-15') as wawa_datename --取出时间的某一部分
select datepart(d,getdate()) as wawa_datepart --取出时间的某一部分,和上面的那个差不多
--字符串函数
select ascii(123) as '123',ascii('123') as '"123"',ascii('abc') as '"abc"' --转换成ascii码
select char(123),char(321),char(-123) --根据ascii转换成字符
select lower('ABC'),lower('Abc'),upper('Abc'),upper('abc') --转换大小写
select str(123.45,6,1), str(123.45,2,2) --把数值转换成字符串
select ltrim(' "左边没有空格"') --去空格
select rtrim('"右边没有空格" ') --去空格
select ltrim(rtrim(' "左右都没有空格" ')) --去空格
select left('sql server',3),right('sql server',6) --取左或者取右

use pubs
select au_lname,substring(au_fname,1,1) --取子串
from authors
order by au_lname

select charindex('123','abc123def',2) --返回字符串中指定表达式的起始位置
select patindex('123','abc123def'),patindex('%123%','abc123def') --返回表达式中某模式第一次出现的起始位置
select quotename('abc','{'),quotename('abc') --返回由指定字符扩住的字符串
select reverse('abc'),reverse('上海') --颠倒字符串顺序
select replace('abcdefghicde','cde','xxxx') --返回呗替换了指定子串的字符串
select space(5),space(-2)

--系统函数
select host_name() as 'host_name',host_id() as 'host_id',user_name() as 'user_name',user_id() as 'user_id',db_name() as 'db_name'
--变量的定义使用
--声明局部变量
declare @mycounter int
declare @last_name varchar(30),@fname varchar(20),@state varchar(2) --一下声明多个变量
--给变量赋值
use northwind
go
declare @firstnamevariable varchar(20),
@regionvariable varchar(30)
set @firstnamevariable='anne' --可以用set,也可以用select给变量赋值,微软推荐用set,但select在选择一个值直接赋值时很有用
set @regionvariable ='wa'

select lastname,firstname,title --用声明并赋值过的变量构建一个Select语句并查询
from employees
where firstname= @firstnamevariable or region=@regionvariable
go
--全局变量
select @@version --返回数据库版本
select @@error --返回最后的一次脚本错误
select @@identity --返回最后的一个自动增长列的id

--while,break,continue的使用
--首先计算所有数的平均价格,如果低于30的话进入循环让所有的price翻倍,
--里面又有个if来判断如果最大的单价还大于50的话,退出循环,否则继续循环,知道最大单价大于50就break出循环,呵呵,
--我分析的应该对吧.
use pubs
go
while (select avg(price) from titles) <$30
begin
update titles
set price=price*2
select max(price) from titles
if(select max(price) from titles) >$50
break
else
continue
end
print 'too much for the marker to bear'

--事务编程经典例子
--begin transaction是开始事务,commit transaction是提交事务,rollback transaction是回滚事务
--这个例子是先插入一条记录,如果出现错误的话就回滚事务,也就是取消,并直接return(返回),如果没错的话就commit 提交这个事务了哦
--上面的那个return返回可以返回一个整数值,如果这个值是0的话就是执行的时候没出错,如果出错了就是一个负数,
--这个return也可以用在存储过程中,可用用 exec @return_status= pro_name来获取这个值
use pubs
go
begin tran mytran
insert into stores(stor_id,stor_name)
values('333','my books')
go
insert into discounts(discounttype,stor_id,discount)
values('清仓甩卖','9999',50.00)
if @@error<>0
begin
rollback tran mytran
print '插入打折记录出错'
return
end
commit tran mytran

--事务处理的保存点示例
--做了事务保存点后可以rollback(回滚)到指定的保存点,不至于所有的操作都不能用
use pubs
go
select * from stores
begin transaction testsavetran
insert into stores(stor_id,stor_name)
values('1234','W.Z.D Book')
save transaction before_insert_data2
go
insert into stores(stor_id,stor_name)
values('5678','foreat Books')
go
rollback transaction before_insert_data2
select * from stores

--存储存储过程
use pubs
if exists(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proc_calculate_taxes' and type='P')
drop procere proc_calculate_taxes
go
create procere proc_calculate_taxes (@p1 smallint=42,@p2 char(1),@p3 varchar(8)='char')
as
select *
from titles
--执行过程
EXECUTE PROC_CALCULATE_TAXES @P2='A'

常用的一些聚合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