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优化用sql语句INSERT INTO
如何优化用SQL语句INSERT INTO
T-SQL脚本优化技巧:
1)对于SELECT/UPDATE语句必须显示的定义所有的列,避免使用星号。
2)在执行SELECT/INSERT/UPDATE/DELETE语句时,请考虑执行规划的重用,尽量考虑用SP-EXECUTESQL存储过程。
3)优先使用 SELECT...INTO,然后使用 INSERT...SELECT,以避免大量死锁。
4)如果需要删除所有的数据,用TRUNCATE TABLE 代替DELETE 。
5)避免使用DISTINCT 语句。
6)如果你需要有限的记录,通过TOP N代替SET ROWCOUNT来控制排序取值。
7)避免使用SARGABLE的语句在WHERE子句,比如: OR, <>, !=, !<, >!, IS NULL, NOT, NOT IN, NOT LIKE 和LIKE,因为这些操作很难利用已知的索引。
8)避免使用NOT IN,可以采用IN,EXISTS NOT EXISTS和LEFT JOIN 加空值判断
--NOT EXISTS, 效率最高 SELECT a.hdr_key
FROM hdr_tbl a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dtl_tbl b WHERE a.hdr_key = b.hdr_key) --LEFT JOIN SELECT a.hdr_key
FROM hdr_tbl a
LEFT JOIN dtl_tbl b ON a.hdr_key = b.hdr_key
WHERE b.hdr_key IS NULL --NOT IN ,效率最低 SELECT hdr_key
FROM hdr_tbl
WHERE hdr_key NOT IN (SELECT hdr_key FROM dtl_tbl) 9)使用EXISTS判断记录是否存在。
--不好的写法: IF (SELECT COUNT(*)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lumn_name = 'xxx') --正确的写法: IF EXISTS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lumn_name = 'xxx') 10)避免在GROUP BY中使用HAVING 语句。
11)GROUP BY的语句要尽量简单,不要进行GROUP BY语句的嵌套,避免在GROUP BY中包含多余的列
考虑在GROUP BY的列,进行ORDER BY排序,特别在多用户的环境下。
12)如果需要在一个包含JOIN的SELECT语句进行GROUP BY,请考虑用子查询代替JOIN. 如果必须使用GROUP BY, GROUP BY 的应该列在同一张表。
13)如果WHERE条件语句有多个AND条件,请确保至少有一个列有索引,如果没有可以建立多列复合INDEX。
14)对于SQL 无法执行自动优化的WHERE条件语句,可以通过HINTS显示的制定INDEX来提高查询的效率。
--可能不好的写法: SELECT * FROM tblTaskProcessesWHERE nextprocess = 1 AND processid IN (8,32,45) --正确的写法: SELECT * FROM tblTaskProcesses (INDEX = IX_ProcessID)WHERE nextprocess = 1 AND processid IN (8,32,45) 15)尽可能避免在WHERE条件语句中使用函数计算。
--不好的写法: WHERE SUBSTRING(firstname,1,1) = 'm' --正确的写法: WHERE firstname like 'm%' 16)在WHERE条件语句中,避免在函数中包列,如果无法避免,请考虑在该列建立INDEX。
㈡ mysql 有关 insert into set的问题
insert into set为mysql的扩展语法,适合插入单行
insert into value 为标准SQL语法,能一次插入多行数据
㈢ SQL语句 怎么把一个表的数据复制到另外一个表里面
1、复制旧表的数据到新表(假设两个表结构一样)
INSERT
INTO
新表
SELECT
*
FROM
旧表
2、复制旧表的数据到新表(假设两个表结构不一样)
INSERT
INTO
新表(字段1,字段2,.......)
SELECT
字段1,字段2,......
FROM
旧表
3、复制表结构及数据到新表
select
*
into
目标表名
from
源表名(要求目标表不存在,因为在插入时会自动创建)
4、只复制表结构到新表
CREATE
TABLE
新表
SELECT
*
FROM
旧表
WHERE
1=2
即:让WHERE条件不成立.
(3)sqlinsertintoset扩展阅读
基本SQL语句
1、数据表的建立
CREATE
TABLE
数据表名称(字段1
类型1(长度),字段2
类型2(长度)
……
)
2、
数据记录筛选
sql="select
*
from
数据表
where字段名=字段值
order
by字段名[desc]"
3、更新数据记录
sql="update
数据表
set字段名=字段值
where
条件表达式"
4、删除数据记录
sql="delete
from
数据表
where
条件表达式"
5、
添加数据记录
sql="insert
into
数据表
(字段1,字段2,字段3
…)
values
(值1,值2,值3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SQL
㈣ insert into 语句怎么写(Sqlserver)
插入书写方式:
1、 INSERT INTO t1(field1,field2)VALUE(‘001‘,‘002‘);
最好的做法明确插入的每一列,列于查错,而且漏列的几率会降低。
2、INSERT INTO t1 (field1,field2) values (‘001‘,‘002‘),(‘003‘,‘004‘)......;
能够批量插入数据最好批量插入,但是数据过于庞大时,最好分批次批量插入。
3、INSERT INTO t2 (field1,field2) SELECT col1,col2 FROM t1 WHERE ……;
这里由于可以指定插入到talbe2中的列,以及可以通过相对较复杂的查询语句进行数据源获取,可能使用起来会更加的灵活,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在指定目标表的列时,一定要将所有非空列都填上,否则将无法进行数据插入。
容易出错的地方,当我们写成如下方式3的变形简写格式:
变形: INSERT INTO t2 SELECT id, name, address FROM t1。
此时,如果略掉了目标表的列的话,则默认会对目标表的全部列进行数据插入,且SELECT后面的列的顺序 必须和目标表中的列的定义顺序完全一致 才能完成正确的数据插入,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值得注意。
(4)sqlinsertintoset扩展阅读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语句结构
结构化查询语言的3个部分:
一:数据查询语言(DQL:Data Query Language)
其语句,也称为“数据检索语句”,用以从表中获得数据,确定数据怎样在应用程序给出。保留字SELECT是DQL(也是所有SQL)用得最多的动词,其他DQL常用的保留字有WHERE,ORDER BY,GROUP BY和HAVING。这些DQL保留字常与其他类型的SQL语句一起使用。
二:数据操作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其语句包括动词INSERT,UPDATE和DELETE。它们分别用于添加,修改和删除表中的行。也称为动作查询语言。
三:事务处理语言(TPL)
它的语句能确保被DML语句影响的表的所有行及时得以更新。TPL语句包括BEGIN TRANSACTION,COMMIT和ROL
㈤ sql命令INSERT INTO字段太多应该怎么写
字符串不长,我写过更长的。
愿意的话也可以分成两个变量,如:
sq1="INSERT INTO 会员(帐号,密码,问题,答案,email,公司名称,经营范围,联系人,电话,传真,即时通讯工具,网址,省份,城市,地址,简介,币,上次登陆时间) VALUES('"
sq2=sq1+"&session("user")&"','"&session("pass")&"','"&session("tswt")&"','"&session("tsda")&"','"&session("email")&"','"&request("gsmc")&"','"&request("jyfw")&"','"&request("lxr")&"','"&request("dh")&"','"&request("cz")&","&request("qqmsn")&"','"&request("webhttp")&"','"&request("province")&"','"&request("city")&"','"&request("newlocation")&"','"&request("gsjj")&"',100,'"&now()&"')"
排错最好是先输出一下sql的值,看看没错了,再执行下一步。
㈥ sql2000的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命令使用
(1)数据记录筛选:
sql="select*from数据表where字段名=字段值orderby字段名[desc]"
sql="select*from数据表where字段名like'%字段值%'orderby字段名[desc]"
sql="selecttop10*from数据表where字段名orderby字段名[desc]"
sql="select*from数据表where字段名in('值1','值2','值3')"
sql="select*from数据表where字段名between值1and值2"
(2)更新数据记录:
sql="update数据表set字段名=字段值where条件表达式"
sql="update数据表set字段1=值1,字段2=值2……字段n=值nwhere条件表达式"
(3)删除数据记录:
sql="deletefrom数据表where条件表达式"
sql="deletefrom数据表"(将数据表所有记录删除)
(4)添加数据记录:
sql="insertinto数据表(字段1,字段2,字段3…)values(值1,值2,值3…)"
sql="insertinto目标数据表select*from源数据表"(把源数据表的记录添加到目标数据表)
(5)数据记录统计函数:
AVG(字段名)得出一个表格栏平均值
COUNT(*|字段名)对数据行数的统计或对某一栏有值的数据行数统计
MAX(字段名)取得一个表格栏最大的值
MIN(字段名)取得一个表格栏最小的值
SUM(字段名)把数据栏的值相加
引用以上函数的方法:
sql="selectsum(字段名)as别名from数据表where条件表达式"
setrs=conn.excute(sql)
用rs("别名")获取统的计值,其它函数运用同上。
(5)数据表的建立和删除:
CREATETABLE数据表名称(字段1类型1(长度),字段2类型2(长度)……)
㈦ SQL 的 增删改查 语句
SQL常用语句一览
(1)数据记录筛选:
sql="select*from数据表where字段名=字段值orderby字段名[desc]"
sql="select*from数据表where字段名like'%字段值%'orderby字段名[desc]"
sql="selecttop10*from数据表where字段名orderby字段名[desc]"
sql="select*from数据表where字段名in('值1','值2','值3')"
sql="select*from数据表where字段名between值1and值2"
(2)更新数据记录:
sql="update数据表set字段名=字段值where条件表达式"
sql="update数据表set字段1=值1,字段2=值2……字段n=值nwhere条件表达式"
(3)删除数据记录:
sql="deletefrom数据表where条件表达式"
sql="deletefrom数据表"(将数据表所有记录删除)
(4)添加数据记录:
sql="insertinto数据表(字段1,字段2,字段3…)values(值1,值2,值3…)"
sql="insertinto目标数据表select*from源数据表"(把源数据表的记录添加到目标数据表)
㈧ 如何使用SQL语句修改表内的数据
修改表中内容
修改用到update语句,语句格式为:UPDATE 表名称 SET 列名称 = 新值 WHERE 列名称 = 某值
即 update 员工表 set 部门id=01 where 员工id=0004
SQL联合主键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1 Int Not Null,
字段名2 nvarchar(13) Not Null Primary Key (字段名1, 字段名2),
字段名3…………
字段名N………… )
(8)sqlinsertintoset扩展阅读
主键是数据库表的一个重要属性,建立主键可以避免表中存在完全相同的记录,也就是说主键在一张表中的记录值是唯一的。 建立主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数据库提供的GUI环境中建立,另一种是通过SQL语句执行建立,下面分别介绍。
在数据库提供的GUI环境中建立(以SQL7为例)。输入表信息后按Ctrl键同时选中多行,然后点上面的主键按钮就行了。
通过SQL语句执行建立。又分两种,一是在建表语句中直接写,二是建表之后更改表结构。
在建表语句中直接写: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1 Int Not Null,
字段名2 nvarchar(13) Not Null Primary Key (字段名1, 字段名2),
字段名3…………
字段名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