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ql注入ie浏览器应该怎么设置
一、SQL注入漏洞的判断
一般来说,SQL注入一般存在于形如:http://xxx.xxx.xxx/abc.asp?id=XX等带有参数的ASP动态网页中,有时一个动态网页中可能只有一个参数,有时可能有N个参数,有时是整型参数,有时是字符串型参数,不能一概而论。总之只要是带有参数的动态网页且此网页访问了数据库,那么就有可能存在SQL注入。如果ASP程序员没有安全意识,不进行必要的字符过滤,存在SQL注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为了全面了解动态网页回答的信息,首选请调整IE的配置。把IE菜单-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显示友好HTTP错误信息前面的勾去掉。
为了把问题说明清楚,以下以http://xxx.xxx.xxx/abc.asp?p=YY为例进行分析,YY可能是整型,也有可能是字符串。
1、整型参数的判断
当输入的参数YY为整型时,通常abc.asp中SQL语句原貌大致如下: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YY,所以可以用以下步骤测试SQL注入是否存在。
①http://xxx.xxx.xxx/abc.asp?p=YY’(附加一个单引号),此时abc.ASP中的SQL语句变成了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YY’,abc.asp运行异常;
②http://xxx.xxx.xxx/abc.asp?p=YY and 1=1, abc.asp运行正常,而且与http://xxx.xxx.xxx/abc.asp?p=YY运行结果相同;
③http://xxx.xxx.xxx/abc.asp?p=YY and 1=2, abc.asp运行异常;
如果以上三步全面满足,abc.asp中一定存在SQL注入漏洞。
2、字符串型参数的判断
当输入的参数YY为字符串时,通常abc.asp中SQL语句原貌大致如下: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YY',所以可以用以下步骤测试SQL注入是否存在。
①http://xxx.xxx.xxx/abc.asp?p=YY’(附加一个单引号),此时abc.ASP中的SQL语句变成了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YY’,abc.asp运行异常;
②http://xxx.xxx.xxx/abc.asp?p=YY&nb ... 39;1'='1', abc.asp运行正常,而且与http://xxx.xxx.xxx/abc.asp?p=YY运行结果相同;
③http://xxx.xxx.xxx/abc.asp?p=YY&nb ... 39;1'='2', abc.asp运行异常;
如果以上三步全面满足,abc.asp中一定存在SQL注入漏洞。
3、特殊情况的处理
有时ASP程序员会在程序员过滤掉单引号等字符,以防止SQL注入。此时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试一试。
①大小定混合法:由于VBS并不区分大小写,而程序员在过滤时通常要么全部过滤大写字符串,要么全部过滤小写字符串,而大小写混合往往会被忽视。如用SelecT代替select,SELECT等;
②UNICODE法:在IIS中,以UNICODE字符集实现国际化,我们完全可以IE中输入的字符串化成UNICODE字符串进行输入。如+ =%2B,空格=%20 等;URLEncode信息参见附件一;
③ASCII码法:可以把输入的部分或全部字符全部用ASCII码代替,如U=chr(85),a=chr(97)等,ASCII
B. 怎么百度搜索sql注入点的搜索语法
.“加引号”法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的页面链接地址后面增加一个单引号,如下所示:
http://www.xxx.com/xxx.asp?id=YY’
然后访问该链接地址,浏览器可能会返回类似于下面的错误提示信息:
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 错误’80040e14’
字符串的语法错误在查询表达式’ID=YY’中。
/xxx.asp 行8
如图1.3所示,页面中如果返回了类似的错误信息,说明该网站可能存在SQL注入攻击的漏洞。
.“1=1和1=2”法
“加引号”法很直接,也很简单,但是对SQL注入有一定了解的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都会将单引号过滤掉。如果再使用单引号测试,就无法检测到注入点了。这时,就可以使用经典的“1=1和1=2”法进行检测。
如果正常页面链接地址为:http://www.xxx.com/xxx.asp?id=YY,在浏览器中分别输入以下两个链接地址,分别查看它们返回的结果值。
Ø http://www.xxx.com/xxx.asp?id=YY and 1=1。
Ø http://www.xxx.com/xxx.asp?id=YY and 1=2。
如果存在注入点的话,浏览器将会分别显示为:
Ø 正常显示,内容与正常页面显示的结果基本相同。
Ø 提示BOF或EOF(程序没做任何判断时),或提示找不到记录,或显示内容为空(程序加了on error resume next)。
如果没有注入点的存在,也很容易判断。
上述两种链接一般都会有程序定义的错误提示,或提示类型转换时出错。
注意事项
可能的SQL注入点一般存在于登录页面、查找页面或添加页面等用户可以查找或修改数据的地方
C. 求教谁给讲讲SQL注入攻击的步骤
第一步:SQL注入点探测。探测SQL注入点是关键的第一步,通过适当的分析应用程序,可以判断什么地方存在SQL注入点。通常只要带有输入提交的动态网页,并且动态网页访问数据库,就可能存在SQL注入漏洞。如果程序员信息安全意识不强,采用动态构造SQL语句访问数据库,并且对用户输入未进行有效验证,则存在SQL注入漏洞的可能性很大。一般通过页面的报错信息来确定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
第二步:收集后台数据库信息。不同数据库的注入方法、函数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注入之前,我们先要判断一下数据库的类型。判断数据库类型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输入特殊字符,如单引号,让程序返回错误信息,我们根据错误信息提示进行判断,还可以使用特定函数来判断。
第三步:猜解用户名和密码。数据库中的表和字段命名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通过构造特殊的SQL语句在数据库中依次猜解出表名、字段名、字段数、用户名和密码。
第四步:查找Web后台管理入口。Web后台管理通常不对普通用户开放,要找到后台管理的登录网址,可以利用Web目录扫描工具快速搜索到可能的登录地址,然后逐一尝试,便可以找到后台管理平台的登录网址。
第五步:入侵和破坏。一般后台管理具有较高权限和较多的功能,使用前面已破译的用户名、密码成功登录后台管理平台后,就可以任意进行破坏,比如上传木马、篡改网页、修改和窃取信息等,还可以进一步提权,入侵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